如何培養孩子自己解決問題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孩子是否能成功解決問題,更多地取決於他的經歷而非聰明程度。
不少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年齡小,不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際上,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會運用一些策略和辦法來解決問題。家長最好不要包辦代替,在孩子不需要的時候擅自幫助孩子或替孩子作決定,因為一旦失去鍛煉機會,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退化,遇到問題就會束手無策。應給孩子足夠的機會、適當的鼓勵和具體的指導,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上好孩子成長過程中這不可或缺的一課。
讓孩子學著自己解決糾紛
當幼兒園老師反映,孩子和小夥伴玩時,不會自己處理問題,芝麻綠豆大的小事也向老師告狀。老師說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學會與同伴溝通,不要什麼事都告狀,一味依賴大人。
我覺得老師說得很有道理,為了幫助孩子改掉愛告狀的毛病,我還認真地諮詢了育兒專家。專家告訴我,3~6歲的孩子自我意識剛萌芽,有了初步的獨立意識,但他們的是非辨別能力和實際處事能力又偏弱,為了解決問題,最常用的辦法就是「告狀」,其目的是向成人求助,因此家長要多教給孩子一些解決矛盾與衝突的策略。
我努力地根據專家的建議進行嘗試,在我的刻意引導下,孩子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漸漸有了長進,告狀也越來越少。有一次,她的臉頰被小朋友弄傷了,我當時有點急,要去找對方家長,孩子卻說,媽媽,他不是故意的。我覺得孩子真是長進了,遇事不但能夠自己處理,還學會了包容。
充當孩子的「腳手架」
我覺得鍛煉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父母要適時放手,給孩子更多嘗試、體驗的機會。心理學家大衛·伍德曾說,家長應當充當「腳手架」,為孩子解決問題提供一個框架,讓孩子自己動腦筋、想辦法去解決。我在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就注意採用「腳手架方式」,並引導孩子把注意力放在解決問題的方法上。
之前和孩子一起讀撥撥鼠繪本館繪本《什麼最重要》時,書中的媽媽就是用「腳手架方式」對於老師留了一個特別難的作業而苦惱的孩子給予的是大量的傾聽,話很少,效果卻不一般,她給家長示範了如何全神貫注地去傾聽孩子;如何陪伴孩子感受焦慮和壓力;如何鼓勵孩子去嘗試;沒有說教,讓孩子自己去探索。最後孩子自己解決了問題完成老師的作業,找到了:如果颱風摧毀了地球上所有的東西,要重建整個世界,什麼是最重要的。
通過自己的經歷和實踐,孩子能夠學會自己解決問題,家長要相信孩子的能力,給孩子足夠的機會和信心,讓孩子大膽去嘗試。
可能很多家長都知道一個道理:如果要讓孩子學會解決問題,那麼首先應該鼓勵他們多去嘗試,多去感受失敗直至找到正確的方法。
道理都懂,可為什麼一到實際操作時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呢?因為家長往往會因為對負面狀況的厭惡和恐懼而忍不住要去控制孩子或者替孩子做一些事。想吃零食的慾望可以忍,但消除恐懼的願望是沒有辦法憋住的。比如孩子喝完牛奶後,本來需要鼓勵孩子去洗玻璃杯,但由於不希望孩子不小心打爛杯子,或者擔心孩子洗不幹凈,於是就幫孩子代勞了。
懶惰之心人皆有,家長之所以願意去給孩子洗杯子,除了對孩子的愛,更多的就是對於這些負面狀況的「懼怕」,因此不得不去做。
長期這麼做的後果是什麼呢?孩子一方面從來沒有機會去接觸這些實踐機會,沒有打碎一個玻璃杯的經驗,更沒有清掃玻璃渣的經驗,而且父母總是在不斷告訴孩子打爛玻璃杯很糟糕,所以一旦當孩子不小心打爛一個杯子後,他會條件反射地認為自己是很糟糕的,並且是無法善後的,因此只能向家長求助,讓「行家」來解決這個問題。久而久之,「我是糟糕的、解決不了問題的、承受不起失敗的」這樣一些執念就會在孩子腦袋裡紮根,孩子連問題都不願意去面對了,又談何解決呢?
那家長要如何避免陷入對孩子的絕對禁止狀態中呢?要改變性格肯定是不可能的,比如去要求一個追求完美的母親去忍耐髒亂的家,這幾乎就很難辦到。但我們可以從改變做事的方式上入手,只需要在起步階段做一個小小的調整。
之前我們禁止孩子去體驗,是因為在我們的計劃里並沒有包含去處理杯子被打碎或者沒有洗乾淨這樣的情況,我們所有的行動計劃都是為拒絕這些問題的出現而制的,當問題不可避免地出現時,我們就會陷入抓狂和無能為力的感覺里。這就像本來已經買好了周五晚上的電影票,一直在祈禱晚上不要加班,卻在下午5點被告知要開會一樣,要多崩潰有多崩潰。
真正讓人崩潰的不是那個糟糕的絕對狀況,而是我們對它毫無準備,甚至一直在幻想它不要出現。當人在崩潰的情緒里,是沒有辦法正常思考的,如果沒有外力幫助恢復掌控感,當下唯一能做的就只剩下平復情緒了。所以,臨時宣布加班的領導會被員工問候老祖宗,而終於打破了杯子的孩子會得到一頓臭罵。孩子在最需要家長告訴他怎麼辦的時候,得到的答案是「你怎麼什麼都干不好?」,這是不是很諷刺?
事實上如果我們能夠提前為這種混沌狀況做好準備,就可以防止陷入崩潰。比如,多給孩子準備幾個杯子,當孩子果不其然打爛一個後,他會得到一系列超有安全感的明確指示:
「別動,小心割到手!」
「把媽媽的廚房手套拿來,沒有手套不能碰玻璃渣哦!」
「你今天已經表現得很棒了,杯子碎了沒關係,自己動手才是乖孩子!」
「媽媽買了一打杯子,明天給你換個新的,記得下次洗杯子水別開這麼大。」
甚至在你的抽屜里,已經備上了一包創可貼,萬一孩子已經割到手了,他還能得到進一步的安撫和善後處理。
這這樣的互動模式下,孩子也會逐漸習慣與失敗帶來的混沌相處,並且能夠跟著大人的情緒快速進入解決問題的狀態,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總是有備無患的好習慣。
請一定要記住,解決問題靠的不是非凡的智力,而是一個好的心態和習慣。
「38歲的周慶是重慶大學計算機學院的教授,他用帶博士的方式帶著孩子玩,表示「結果讓人很驚艷」。2017年6月19日至23日,4名8歲左右的小朋友參加了選題、查資料、實地調研、論文、PPT、思維導圖、演講、辯論、等共計15個大活動。「其實,和普通的孩子一樣,這個年齡的孩子精力集中的程度有限,不可能正兒八經獨立完成任何環節。」周慶說,他逐步引導孩子們,將各個環節從易到難、從簡到繁。就拿選題來說,周慶給孩子們準備了10個和猩猩有關的選題,一個個討論。「所謂討論,其實就是引導他們發言。」周慶說,在所有的環節中,他更注重交流的過程。除了選題,周慶還和孩子們查資料、觀看紀錄片,甚至教他們在一些官網和論文網站上查閱資料。周慶列了一些「小目標」,包括:讓孩子在陌生人面前演講將近20頁的PPT,自行設計問題採訪10位遊客,將30個概念組織成一幅圖畫,並寫出符合大學標準的800字論文等。「
但是,用帶博士的方法帶孩子真的好嗎?
其實,不要糾結於「博士」兩個字,重點在於這種活動的實質是結合了——體驗式學習(Experiential
Learning,通過親身實踐獲得知識)、基於問題的學習(Problem- based learning,通過解決問題進行學習)和探究式學習(Inquiry-based learning通過自主學習、深入探究、小組合作進行學習)。
而以上三種學習方式為什麼會有成效?因為成熟的現代理論研究——建構主義——認為個體是這麼學習的:對於個體不能僅僅灌輸知識,相反,個體必須在與世界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建構知識。知識建構紮根於以往的知識,在將新的知識和以往的知識作比較的過程中,學生的知識不斷增長。
幾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都在爭論人類是怎麼學習的,成熟的理論出現後,現在發達國家大部分老師的教學都圍繞建構主義和多元化智力進行。順便說一句,由於建構主義認為人的知識不僅僅來源於灌輸,所以持有這一觀點的教育世界第一芬蘭反對只用檢驗知識灌輸效果的標準化考試來評價一個學生。
那麼,教育發達國家的教師是怎麼運用建構主義教學的呢?
「小組合作在美國小學課堂非常常見,老師經常將全班學生分組,要求他們搜集與本小組課題相關的資料,課題有吸塵器、拉鏈、食物攪拌器和萊特兄弟的飛機等實用課題。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後,他們還要輪流向全班展示和講解研究結果。通過分組合作,培養了學生查找資料、自主學習以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這時候,也許會有一種觀點說——我家孩子畢業後又不做科研,基於問題式的學習有什麼用嗎?
其實這樣的疑問不無道理,因為除了知識,其它的能力對於孩子的一生來說也很重要。可是,「人生是一個面對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能啟發我們的智慧,激發我們的勇氣;問題是我們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為解決問題而付出努力,能使思想和心智不斷成熟。人可以拒絕任何東西,但絕對不可以拒絕成熟。拒絕成熟,實際上就是在規避問題、逃避痛苦。規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趨向,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時處理,你就會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承受更大的痛苦。」
比如,買什麼樣的車性價比又高又喜歡?你瀏覽了大量汽車網頁、去了當地汽車展銷會、諮詢了幾個朋友,學會了很多購車知識,最終挑選了一款對你來說是最好的車。你解決了人生中「選擇什麼樣的車」這個對你來說非常重要的問題。
比如,怎麼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你諮詢了父母、老師、朋友,做了各種職業心理測試,學習了十幾堂應聘課程,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註冊了十幾個招聘網站,投了上百份簡歷,參加了幾個招聘會,甚至是經歷過各種跨專業、轉行、跳槽,最終找到了一份又喜歡又擅長又高薪的工作。你解決了人生中「以什麼為職業」這個對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的問題。
經歷了那麼多,如果現在時光倒流,讓我們回到小時候,你最希望自己學會哪種能力?
沒錯,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人生實苦,磨礪霜刃,微笑向前。對每一個人來說,基於問題學習的能力非常重要。不少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年齡小,不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際上,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會運用一些策略和辦法來解決問題。有的家長認為,反正我的孩子生活中一直在解決問題,有必要提高專門學習嗎?答案是,有必要!因為我們經常不知道自己正在解決問題,更別說總結、反思和提高了。很多人經常忽略或逃避問題,由此造成一定的心理問題。所以,做一些事來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非常重要。
在家庭中怎麼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那就是,讓孩子多練習基於問題的學習。具體過程如下:
提出問題——父母提出孩子在生活中或學習中會遇到的一些問題,並要求孩子用適當的方式解決問題。注意問題要符合孩子的年齡,切忌讓年齡較小的孩子過早的接觸較嚴肅的理論,否則會扼殺想像力。父母可以同時提出幾個問題,或讓孩子進行選擇。最好給孩子設定一定的獎勵來鼓勵孩子積極解決問題。
分析問題——父母要和孩子討論交流關於問題的種種,比如對問題的看法、對解決問題途徑的設想、解決問題的計劃等,期間注意引導孩子獨立思考,注意尊重孩子意見。
解決問題——父母引導或陪伴孩子去向身邊的人提問、與小朋友討論、觀看相關書影音、實地考察、親身體驗。注意,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和朋友、同學一起討論和完成整個過程。
記錄、總結與反思——寫《解決問題的追蹤日記》。專門讓孩子準備一個耐用的筆記本,讓孩子記錄解決各種問題的時間、開始、經過、結果、和反思。父母可以查看和指導,孩子可以給父母朗讀日記並定期翻看,並留下幾頁一直更新記錄解決問題的方法。注意,記錄的形式不限於文字,還可以是照片、繪畫、錄音和視頻等。
比如,學習上的問題——開頭新聞里的周慶老師提出了大猩猩的一系列問題來讓孩子選題,
然後引導孩子們討論、朗讀文字、看繪本、看紀錄片、去動物園、採訪路人、辯論、寫「小論文」。
比如,生活中的問題——如何做出一盤西紅柿炒蛋?這時候,孩子說肯定要先買菜、然後說我覺得是這麼炒的,接著,父母引導孩子提問、去看菜譜或炒菜的視頻,帶孩子去市場教孩子買菜,回家後教孩子洗菜、切菜、炒菜,品嘗並提出改進意見,最後讓孩子多練習,直到炒出一盤好吃的西紅柿炒蛋。然後,這些天的過程每天都要記錄在《解決問題追蹤日記》里,裡面不僅有過程的敘述,還要把學到的買菜炒菜的知識寫好,最後記錄自己的感悟和快樂心情,家長看了日記過後,提出表揚並兌現獎勵。
隨著解決問題經驗的積累,其能力也在不斷提高,而且有了獎勵、有了挑戰,必定會使整個過程充滿樂趣。你的孩子會愛上解決問題的!所以,引導孩子進行基於問題式的學習,有利於孩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各位把爸爸媽媽們,快快行動吧!
推薦閱讀:
※如何不受身邊他人和環境的影響?
※如何構建自己的知識架構?並不斷和修正知識結構,把知識轉化成能力。
※對於一個十分粗心的人,怎樣培養自己讓自己變得細心?
※"一個人上過大學不代表什麼,但是在這個年代沒上過大學的人肯定說明什麼問題。"具體都說明了哪些方面呢?
※如何練就一張巧舌如簧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