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汽車廠商的壟斷行為體現在哪些方面?


汽車行業的壟斷主要體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一、渠道

1、進貨渠道受限

現在幾乎所有的汽車品牌都會進行所謂的授權經營,就是如果你沒有廠家授權,就不能直接從廠家進行批售,如果你是網路外(非授權)經銷商,抱歉,你只能到授權經銷商手裡拿車子,那麼你的價格、資源方面相對就沒有優勢了。另外,經銷商銷售車輛除了進銷差價以外,廠家一般還會額外的給予授權經銷商促銷費用、返利、市場活動、技術培訓等支持,所有這些都是針對授權經銷商的那些非授權的經銷商就是想干也干不過,想買車子,只能乖乖去4S店,這就造成了渠道的壟斷。

2、非責任區域銷售罰款

據了解,有的廠家會對銷售在非責任區域內的車輛進行(變向)處罰,即如果你是A地區的經銷商,如果你把車子買到B地(其他經銷商的勢力範圍),那麼品牌就會對這些車進行處罰,經銷商一算,辛辛苦苦掙了一點錢,全給罰款了,也就懶得再跨區域銷售了,這就造成了區域的壟斷。

二、配附件

1、嚴防供應商零件外流

隨著國內汽車市場的逐步成熟,一二線城市的汽車市場基本趨於成熟,雖然廠家都在關注渠道下沉,積極備戰三四線城市,但是,光靠銷售就能活得滋潤的日子已經是一去不返啦,所以現在無論是廠家還是經銷商都很關注售後的盈利性。車輛維修是誰都可以學的,不管你是廠商還是經銷商,都沒辦法阻止別人開店修車,但是,咱可以控制配附件啊!主機廠作為零配件廠商的最大客戶,需求不是丁丁點點,所以對於供應鏈的控制也非常強,嚴防車輛零件外流是配附件工作中重要的一塊。

2、嚴查經銷商零部件外采

除了嚴防配附件的流出,廠家一般還是要求經銷商控制外采率,就是規定你,用的配件和附件中原廠的東西必須佔多少比例,超過會如何如何等等。

這樣,如果你需要修車,要換一些重要的零部件,就算你找到技術再牛逼的師傅,也只能幹瞪眼,沒零件啊!就算路邊攤上有一個一模一樣的零件,你就敢往上面換么?

控制配附件供應,這也就造成了售後的壟斷。

三、市場活動支持及物料支持

開4S是需要成本的,所以作為一個網路外的經銷商你想拿到廠家的營銷材料?沒門!所有一手的新鮮物料訊息,你只可能在授權的經銷商那裡看到,得到,廠家搞一個免費大酬賓活動,你隨隨便便到一家路邊小店就能拿到么?不可能!這個也就造成了營銷活動的壟斷。

四、技術支持

這個門路就更深了,作為普通的維修站,你沒有廠家的技術支持,很多問題你沒法處理,廠家那邊一般會對常見的維修難題進行匯總,在內部的維修平台進行分享或者直接提供電話支持,特別是設計機電系統這一塊兒的,不是機械的問題,如果你不知道代碼,不管你怎麼搗鼓也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乖乖去4S維修吧,這個造成了維修技術的壟斷。

如上,這是部分品牌的「壟斷方式」,從售前到售後,從渠道到技術都有各式各樣的門檻,作為一個普通的消費者,有些時候不得不服啊。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講,雖然種種行為都可以算作壟斷,但也只是一種規範市場、確保品牌信譽的委屈求全的辦法而已,倘若放開所有的渠道,那產品的品質又該如何保證呢?事有利弊,不可一概而論啊。


進口汽車可是太子黨的生意,你們這是要反啊


造車的核心技術,是早期對風險的識別。即FMEA。一個設計,設計者讀出了全部的顧客聲音和社會環境,也知道這樣的設計規避了多少風險,而效仿者只看得到設計,卻看不到為什麼這樣設計。所以,即使那麼多合資公司,那麼多技術支持,這些核心技術看不到,永遠造不出好車。

難的不是畫一個直徑10cm的圓,而是給你一張紙,你知道畫直徑為多少的圓是對的。識別出顧客想要的是10cm,是幾十年上百年積累才能做到的。而效仿者只知道人家畫10cm,也跟著畫10cm,但是人家一個產品上畫了100個圓,你總不能100個圓全都一樣啊,必須得改幾個啊。然而改了幾個,所有圓之間的配合就全都不對了,你根本不知道哪個圓能影響什麼,你不知道為什麼直徑是10。

那些新興的和聯網車企,同樣造不出來好車,只有好的營銷模式,不會有好的產品。汽車這個行業,沒有幾十年以上積澱,根本做不出可靠的產品。每一個尺寸每一個細節,都是有原因的。

舉個例子,把車停在45度坡上,有的車就打不開車門了,因為配合出了問題,有的車不受影響。這才是設計的精髓。國內只能仿出樣子,仿不出里子。幾十年的積累後,才可能造出好產品。

好車,不只好在用了什麼發動機,排量多大。參數表上的參數是讓你消費的。好車好在這台車積累了百年經驗,每一個小細節的配合都恰到好處,甚至在顛簸路面上行駛也聽不到嘎吱嘎吱的響聲。這些參數表上看不到,但在使用中總是不給你帶來麻煩。這些是國產品牌那些把參數表做漂亮的「好車」辦不到的。汽車行業,企業的經驗累積太重要了。

國產的進口車,即使中國人已經明明白白的看到人家怎麼造車了,也造出來品質同樣完美的車了,但是也不知道是怎麼做到的,只知道按他們說的做,這台車就會很好。所以即便國內的合資汽車行業看得到人家怎麼干,也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干。老老實實給人家干,就能造出好車,同樣的套路,拿出來就失效了。

利益相關,德系豪車質量管理。


大致是價格壟斷。另外根據查出的奧迪和克萊斯勒的問題,應該是屬於價格協定,成為觸碰反壟斷的導火索。


瀉藥

汽車行業一直以來都給人以高度市場化的印象,然而近期不少業內人士對此紛紛表示質疑。蓋世汽車網近期針對汽車壟斷話題發起的調查結果顯示,有七成以上的人士認為汽車行業存有壟斷行為,且多表現為縱向壟斷。

所謂縱向壟斷,是指同一產業或品牌中處於不同經濟層次、無直接競爭關係的商家之間通過某種聯合所實施的排除、限制競爭的行為,在汽車行業的表現為汽車製造商對經銷渠道、下游產品價格的絕對控制,從而實現壟斷。具體而言,汽車行業可能包括有以下幾種情況:

1、 進口車通過「總代理制」掌控絕對話語權

一輛歐洲售價9.1萬美元(約合56萬元人民幣)的寶馬6系650i到中國後售價暴增至200萬元,一輛排量為3.0T的新款奧迪Q7,在北美售價僅為7.8萬加元(約合人民幣46萬元),而國內價格卻超過100萬元。不少車企將此歸結為中國汽車進口的高關稅,而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饒達表示,我國進口汽車需要繳納三種稅,即關稅、消費稅和增值稅,按照我國的稅率,排量超過4.0升的進口車按稅額最高一檔徵收,完稅後價格增加一倍左右。而事實上絕大多數進口汽車沒有到這個排量,納稅低於這一稅率,然而在中國的售價卻高得離譜。因此,有專家表示,進口汽車的總代理制的經銷模式才是其在華撈金的「重要庇護傘」。

據了解,早期中國通過允許成立多個總代理商的形式控制汽車進口貿易。隨著汽車銷量的不斷增加,2005年我國頒布了《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該辦法要求跨國公司統一銷售渠道,收回原先總代理商的總經銷權,最終形成了一家總經銷商對市場支配權的絕對「壟斷」。總經銷商享有絕對的話語權,可以自行挑選經銷商,並對經銷商的經銷行為進行規劃。因此,總經銷商在車輛價格的制定、車型數量的敲定、以及售後維修等方面無疑有很大的操作價格的空間。

2、 控制經銷商最低售價

由於渠道單一,各大經銷商在實際經銷過程中往往處於被動的地位。汽車廠商在向經銷商壓庫存的同時,還會對售車最低價進行了限定,並美其名曰「保護品牌美譽度」,一旦突破底線,經銷商將面臨懲罰。如此一來,此舉無異於限制了經銷商之間基於市場需求的公平競爭。而《反壟斷法》第六條明文規定,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不得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競爭。並在第十四條規定,禁止經營者與交易相對人限定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最低價格。

不過目前這種情況是否屬於壟斷仍在調查中,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表示,協會正在對進口車汽車價格進行摸底調查。

3、 強制經銷商搭售滯銷車型

除了強壓庫存,一些廠商還針對經銷商制定了強制搭售的商務政策,要求經銷商在批售熱銷車型的同時搭配銷售一些滯銷車型。此舉從廠商來講,無非是為了消化庫存,但是對經銷商而言,無疑等於增加了銷售壓力,並不得不以犧牲利潤為代價。

根據《反壟斷法》第十七條,禁止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沒有正當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時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條件。顯然,搭售也屬於反壟斷法遏制的行為之一,只是對於條款中對於「正當理由」的界定需要有更多的闡述。

4、 零部件壟斷成「利潤奶牛」

比起整車銷售,近年來經銷商更過的經營利潤來自於零部件以及售後維修服務等。然而,絕大多數廠商對於零部件銷售渠道也採取了壟斷的經營方式。經銷商必須銷售主機廠的原廠零部件,不得銷售來自市面上的其他零部件。一旦消費者買了非原廠配件的零部件將不再享受保質服務。

不僅如此,汽車廠商對於供應原廠備件的供應商也持非常強勢的態度。不允許供應商直接向市面供應零部件產品,特別是經銷商,否則採取減單或者取消配套資格的懲罰措施。而這樣做的目的顯然還是為了保證利潤,據某歐美合資品牌4S店的零件採購部門負責人透露,零配件廠為汽車生產企業配套加工的配件,汽車生產企業在出廠價的基礎上加價30%供貨給4S店,4S店為了利潤,在廠家默許下又加價30%甚至更高賣給車主,最終4S店賣給車主的配件,價格比出廠價翻了幾番。

《反壟斷法》中第十七條指出,禁止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沒有正當理由,限定交易相對人只能與其進行交易或者只能與其指定的經營者進行交易。而汽車廠商為了自身利潤,不顧市場優勝劣汰的競爭規律,限定規則消費的做法,顯然侵犯了消費者自由選擇、自由消費的權利。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汽車行業的縱向壟斷已經存在一段時間。此次由進口車掀起的反壟斷呼聲警示我們,汽車行業的一些舊的經銷模式已經不適應新時期汽車行業的發展現狀,侵犯了消費者的基本權益,政府與車企需共同努力謀求改革,尊重和保護消費者的基本權益。

大自然搬運工,文章來自 蓋世汽車網


從oem到最底層的技術壟斷。

他們從來不會成體系的分享設計思路,為什麼這個零件需要濕熱循環實驗1800小時,為什麼這個零件的公差可以放到0.5,另一個零件只能放到0.05。

也許有人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了解到其中的某一部分,然而沒有整體體系是無濟於事的。

在他們眼裡,中國只是BCC,最優成本國家。而哪怕中國團隊在不關鍵部件上設計出了更優秀的方案,也會被否決。就是為了保持技術壟斷。


渠道壟斷,價格壟斷。


拋磚引玉,

說白了,是大陸市場很難山寨出一些核心進口部件。

其他的同合資廠個人覺得沒什麼不同。


只有渠道壟斷。要和政府搞好關係。


錢……


推薦閱讀:

汽車發動機與變速箱的「匹配」具體指什麼?
為何沒有汽車廠商考慮推出低端的小型的適合在市內行駛的電動汽車?
什麼原因導致日系品牌的汽車今年在華銷售走低?
日系車的高可靠性是因為技術落後嗎?
十代思域品控如何?

TAG:反壟斷 | 汽車行業 | 汽車廠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