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高等教育的意義是什麼?

和同學一起討論過這個問題~~國內是否把國內所謂的高等教育抬的抬高了?以至於受過所謂高等教育的人覺得自己在找工作的時候應該比別人有優勢?沒有接受過很高高等教育的人對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預期過高?教育不是為了找工作!出國上過好大學的人就應該是向向陽生長的植物一樣 追求好工作嗎?出國過的人就應該好嗎?


回答高等教育的意義是什麼的問題,我先依據我國高等教育的現狀問一個問題:假如大學生在大學裡僅僅是學到了一門技術或是技巧,那麼這樣的教育體制和專業技術學校有什麼區別?

真正的高度等教育,所帶給人們的,應該是除去那些教科書和試卷之外的東西。我自己接受高等教育的經歷讓我真切地體會到,我們現在的高等教育制度,哪怕是最為知名的高校,在教育學生方面也難以稱得上合格。

現在絕大部分大學生的學生時代生活是怎麼樣度過的?上課——看書——考試;中間夾雜著逃課和打遊戲,戀愛和旅行,社團活動以及其他,這些都沒什麼,看似也是正常不過的現象。上大學時,即便是中國頂級的大學,教師也經常在課上給學生劃考試重點,這樣的老師被學生譽為「好老師」、「一定要選他的課的老師」;大多數學校的考試,只要學生找來上屆的卷子做一遍,基本上考試也就沒什麼太大問題,這樣其實逃課也沒有什麼關係,而很多學生也的確是如此,之後考個比較不錯的分數,由於其經常逃課也不怎麼學習,最後突擊兩天考出個好成績,這樣的學生被周圍的人,甚至是老師稱之為:「頭腦聰明」。

我們的教育工作者或是教育制度給了學生不好的引導,學生會以為在這個世上所有的努力都像考試那樣立竿見影;學生們也會認為,那個寄托在考卷上的分數,就是他們取得的成績的象徵——亦即是教育制度下勝者的標誌。

當學生們進入社會時,發現社會上的事情,並非是現在努力馬上就能見到結果的時候,他們付出努力的行為往往也會淺嘗輒止;當這群學校內的「精英」走出象牙塔時,他們甚至連最基本的社群生存技能都不具備。

我國的大學對於戀愛這件事情,基本上所持的態度都是一致的:不鼓勵也不支持,典型的中國式態度表現範式,就和「原則上通過」一樣詭異。我之所以提到這個,是因為對於任何一個完整的人來講,愛的能力都是至關重要的能力。不要小瞧這個「愛的能力」,很多大學生即便是到他們畢業之時,也未必懂得愛是什麼,如何愛自己的戀人、父母、朋友、老師,如何愛自己身邊的人。

我們的高等教育制度不教學生入何去愛,也不教受學生如何思考和批判,更不會花費心思去培養他們的獨立人格。大學裡的基層學生管理機構,更確切地說是管制機構,像是監督學生「學習」的行政機關,而學習的概念又是如此地狹隘,強制學生上自習並規定時間,學院自己組織考試等(這種現象很普遍,越是好學校越容易出現)。

高等教育給予學生們的空間過於狹隘,他們到了大學依舊路徑依賴於高中的路,只不過因為客觀原因,大學裡學生們的表現更像是對高中教育體制的反叛但是最終又不得不歸於屈服的表現。

獨立之思考,自由之精神,乃是大學精神之原本;高等教育留給社會必然不是立竿見影式的嚴格符合「投入——產出」模式的產物,高等教育的意義也不是他為社會創造了多少物質財富,一切對外炫耀物質財富以標榜自己學校功績的教育工作者,均為淺薄無知的人,高等教育的本質在於發現——了解——改變世界,通過認識自己或是社會,激發出超出自己之前認知範圍的能力和思想,推動社會不斷向前進步,這不正是高等教育帶給人們的最大饋贈嗎。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龍應台。

通過受教育來獲得更多選擇的權利和機會,讓自己的人生獲得更多的主動和可能,從而在命運競爭的代際接力中,讓下一代在獲得交接棒的瞬間,能夠擁有一個比自己更好的起跑線。能做到此,就已經算是實現了教育的價值,也許這才是對於普通人而言,教育最真實的意義所在了。

「不要盡想有用,而要多想無用」,「不要過於追求效率,而要考慮過程」,「不要急於競爭,而要和主流價值保持距離」。——王安憶

這些飽含人生哲理與人文情懷的文字,出自作家王安憶數年前在復旦大學研究生院畢業典禮上的致辭,題為《教育的意義》。以上是她對畢業學子所提出的三個「淺顯的囑咐」。

不過讀罷此文,筆者卻並未被其滿篇的人文氣息所感染,因為此言看似諄諄教誨,但煽情的背後卻是不說人話————此言絕非對王安憶不敬,對於絕大多數即將奔赴職場、走入社會、承擔世俗責任的學子而言,如何立足在追求有用、效率與競爭的社會規則面前勝出,才是他們的燃眉之急,也是達到「追求無用、追求過程、不急於競爭」境界之前,必須闖過的關口。

社會是與象牙塔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把學術圈裡的人生智慧與價值理念,放到熙熙攘攘的現實里,不能不說是真理往前跨一個大步變成了謬誤。畢竟對於絕大多數散盡千金的家庭而言,教育首要考慮的是投資回報率,人都是要吃飽飯才能談理想和情懷的。

同樣是談教育的意義,作家龍應台的話語雖然也充滿情懷,但絕對更接地氣,「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此言沒那麼多看似高深的哲理,卻因包含情懷所以不落俗套,也因其直指現實而足夠打動人心,我想這才是一位前輩歷經人世滄桑後,在理想與功利之間,給後輩關於教育的意義之問,最真切睿智也最質樸現實的提醒。

《南方周末》曾有期《窮人的孩子沒有春天》的專題報道,其中提出:由於教育不公平帶來了社會不公平,導致「越是重點大學,農村孩子越少」、「家庭越窮,上的學校越差」現象愈演愈烈,只有解決教育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階級固化,從而改善階層流動性。

筆者以為此言差矣,教育從來都是固化社會階層的工具,而不是促進社會階層流動的工具。古代的「寒門英才」是相對皇親國戚而言的,與真正的底層人民相去甚遠。社會階層固化導致的資源分配不公,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絕不是政府政策性干預所能逆轉。

這一點,可以從人力資源市場得到清晰的印證:用人單位招聘時,把人力資源按學校好壞貼標籤依次掐尖錄用,好學校自然更有好待遇、好前途。而在比拼清北、985的道路上,絕大多數三線城市、普通學校、貧寒家庭早已輸在起跑線上。這看似是就業領域的「學歷歧視」,實則是社會通過教育將不同階層人群進行再篩選。

社會資源分配規則從來都是勝者為王、贏者通吃,強者恆強而弱者彌弱,這在任何社會制度、行業領域都是顛撲不破的真理。所以,教育的作用不在打破社會階層固化,而在於維護現有秩序並為其服務。此言聽起來確實讓人沮喪,但現實就是如此令人窒息般的屹立不倒。

儘管教育是維護現有社會秩序的工具,卻又是個體向上流動的必經之路。我們不得不接受這個看似矛盾的現實:儘管此路已經越來越狹窄,但讀書仍然是絕大多數普通人一生中唯一相對公平的出路,不論有無親爹乾爹,分數面前人人平等。其他道路對資本、人脈、個人天賦等方面的門檻要求更高,更是與絕大多數人絕緣。

正如《捕蛇者說》所描述的那樣,捕蛇者為了躲避苛捐雜稅的滅頂之災,就只有在毒蛇的威脅中死裡求生。現實就是如此,看似矛盾的現象背後,有著牢不可破的內在機理。所以,無論宏觀層面高等教育的投資回報率有多低,繼續投入高考的百萬大軍之路仍然是個體選擇的最佳策略。正應了先賢盧梭的那句名言「人生而自由但無時不在枷鎖之中」。

也正是現實的殘酷如斯,才更加印證了教育之於普羅大眾的必要,一如龍應台所言「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通過受教育來獲得更多選擇的權利和機會,讓自己的人生獲得更多的主動和可能,從而在命運競爭的代際接力中,讓下一代在獲得交接棒的瞬間,能夠擁有一個比自己更好的起跑線。能做到此,就已經算是實現了教育的價值,也許這才是對於普通人而言,教育最真實的意義所在了。


高等教育(本科)的意義在於:

1. 職業培養和技術培養,畢業生能有一份比高中畢業更加可觀的工作。這是最直觀的一個目的,也是大部分人最關注的一個問題。可實際上,幾十年以後再看你的職業,往往和你本科的專業沒有任何關係。我個人認為大學的目的在於以下幾點。

2. 培養基本的人際交往能力、溝通和演講的能力、文理常識、高級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學習新知識的能力。有這樣幾種能力以後,就算你面臨一個全新的環境和職業,你也有可能夠適應和學習。

3. 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思考。在面對各種輿論觀點信息中,學生需要有根據信息,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這一點,我個人認為,中國教育里是缺失的。

4. 公民精神。作為一個社會的一份子,需要有服務社會參與社會的責任感。放在歐美國家,直接的表現就是參與選舉投票、志願者服務、參軍、等等。這一點我也認為,中國教育里是缺失的。

5. 健康的生活。作為大學生,你了解的知識面會更廣,能夠自我判斷和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一般學歷越高,吸煙率會越低,健身的頻率會更高。

6. 從整個國家和社會來說,受教育可以提高整個國家和社會的生產力水平、科技水平、文化水平、國際影響力。

7. 接受教育,尤其是女性接受教育,是提高整體公民素質最重要的一個方法。現在歐美國家的研究已普遍證實,母親的學歷是預測孩子未來的收入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的最重要的一個指標,而不是父親的學歷。因為在目前母親承擔大部分養育工作的大環境下,受教育水平高的女性,首先能夠判斷和選擇相對健康的方式養育孩子;其次,也能夠做到有計劃的生育,分散到每個孩子的精力也就更多,孩子獲得的資源和關注也就更多,也就越有可能成功。

大學的目的有很多,這是我目前想出來最重要的幾點。:)


從社會學的三個角度,高等教育的意義分別在於

一、功能論

1)繼續幫助學生完成社會化。在小學和中學,學生們的確一直在學習如何社會化。但是他們的很多教育往往由父母完成,而自我的佔比較小。不可否認的是,在教育過程當中,學生、老師及家長都很重要,但是對於一個即將邁入社會的成年人來說,離開家庭去遠方上大學,更能培養他們的多種能力,例如交流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自我保護等等。

2)作為意識形態的灌輸渠道。這個觀點是我在專欄「城與邦」里看到 @Simon Luo 寫的。詳情請點擊鏈接:教育系統,意識形態鬥爭的戰場│城與邦

3)篩選人才。獲得社會地位除了依靠家庭外,還能通過競爭。人們必須挑選符合某個職位的人才來維持、參與一個小群體或者說公司的運轉,而學校使用頒發證書這種方式,承擔了挑選適合的candidate的使命。

4)為社會提供技術的支持。大學教授通常不僅僅授課,也會做科研,他們會參與公共機構的一些研究。近些年美國大學的綜合排名常常以教授的科研能力作為評估標準之一,由此可見大學的一個功能是作為研究中心提供技術平台。

二、衝突論(衝突體現在為了群體利益犧牲個體)

1)為資本家提供勞動力。在學校上學的過程當中,學生會學習到如何適應科層制度、安排自己的私人時間和學習(工作)時間,為職場生活做準備,但說白了學生其實是在學習順從資本家。

2)消除民族的溝通障礙,讓社會變得穩定。其實我個人覺得沒什麼問題啦,但文化是通過競爭留存的,民族壁壘消失的同時,少數民族的特點也會一點點消失。

3)生產資本。教育機構提供了維持經濟秩序的知識、技術,從這個角度看,教育其實是資本的一部分。嗯……我想到的第一個很微觀的例子是《天才槍手》里的班克,他用自己知識去變現——幫人舞弊——當然方法不可取。

4)階層或者說身份的認同。這是美國社會學家Randall Collins的文憑主義,他認為學校有時候不能幫助學生進行階級的上升,因為很多技能都是學生畢業後在工作中學習到的。舉個例子,在高考剛恢復的時候,前幾批大學生都獲得了較高的社會地位。可是近幾年,同樣的學位只能夠幫助人們進入中產階級。

5)減緩社會中的就業壓力。這有點類似於計劃生育。暫時想不到例子,以後再來補充。

三、符號互動論

1)幫助個體得到有效的交流、學習critical thinking(我認為國內翻譯的批判性思維並不準確,所以這裡用英語。)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做不到全神貫注地去討論一個知識點,但是學校會強制學生們圍在一起和老師討論某個話題,以達到思維訓練的目的。

2)讓學生們展開自己的人際資源網路、尋覓未來的伴侶。學校相對來說是個比較安逸的環境,學生的總體質量是可推測的,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找到三觀匹配或相似的人。

3)教育的自我實現,或者說教師對學生的期望產生的影響。有些老師覺得一個孩子不夠聰明不能學好某門學科,他就不會再對這個學生付出精力,也會在行為上刺激學生。這是個惡性循環,那個孩子因此可能就真的學不好了。這種錯誤預期和判定讓一些孩子受到了心靈傷害。

以上這些理論中的一些是我從各個書本里看到過的,不是完全我個人的主張。我認為衝突論有時過於偏激,存在很大爭議,可能只適用於某個情境下。我傾向於功能論和符號互動論。


更於2017/03/09

和朋友聊起這個話題,我提起哥大小哥,他在波士頓長大。他爸爸是哈佛商學院的,後來去了麥肯錫。我朋友說他家裡很精英。我說不算,他也是拿著 Need-based financial aid。他很痛恨美國的教育系統,也很唾棄很多哥大別的同學,一個個全部都準備去金融。我說精英教育應該是讓他們世界著想,而不是光想著怎麼賺錢。我朋友說 :"Those peeple should educate them [the public], lead them, and empower them to change."

延展一下第一個忠告:看任何書的時候拿個鉛筆,寫得好的,贊成的反對的圈起來,不懂的也圈起來,簡短的寫下問題。到時候有時間去查,特別難找的問題當然是上知乎了。最重要的是邊看邊提問(這個主要針對非小說)。

----------------------------------------------------------------------------------------------------------

首先一件忠告: 真的要多讀書(read books),少刷微博/fb/Twitter/朋友圈。

註:這一篇文章都是用Google語音輸入打出來的,真的是非常的准,節約很多時間。

這篇文章寫得比較長,希望大家可以讀完。有什麼不贊成的可以評論。

我覺得這篇文更多的是講高等教育對於個人的意義,而不是對社會的意義。當然對社會的意義可以從對於個人的意義延伸。

教育最重要的是培養一個人的批判性思維。這個比學到的專業知識更加重要(大部分人畢業之後能用到多少課堂上的東西)。無知真的是非常可怕。 幾年前認識了幾個在帝國理工讀書的同學,那時候是我第一次見到年輕人讀那麼多不同的書。政治、哲學、文學等等。他們組織的吾論學社每隔段時間都會邀請倫敦的同學討論各種各樣的有意義的東西。那個時候我就在想,這樣才是每個人應該接受的教育。

1966年簽訂的聯合國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第三部分第十三條:

「本公約締約各國承認,人人有受教育的權利。它們同意,教育應鼓勵人的個性和尊嚴的充分發展,加強對人權和基本自由的尊重,並應使所有的人能有效地參加自由社會,促進各民族之間和各種族、人種或宗教團體之間的了解、容忍和友誼,和促進聯合國維護和平的各項活動。(略)

(丙)高等教育應根據成績,以一切適當方法,對一切人平等開放,特別要逐漸做到免費;

50多年之後還是在打臉,這個世界是不公平的(常青藤大學將近20%的人來自美國收入前1%, $640K,的家庭)。就算是免費的高等教育也不會是完全公平。如果你的成績不是特別好,進入了一般的學校,的確相比進入名校的學生,未來成功的幾率會更小,但是這並不代表進入名校的同學就一定充分利用好了資源,之前的我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

先看一下接受高等教育的這幾種人群。

1. 非常聰明的數學、醫學、科學、工程天才。高等教育基本上就是義務教育。以後基本上從事研究,為人類的進步做出偉大貢獻。小部分人會比較有商業頭腦,進而創立科技公司。例如Deepmind 的創始人 Demis Hassabis,Elon Musk, Wolfram (13歲發表物理論文,牛津覺得太簡單,去了加州理工,21歲博士畢業,之後對計算機感興趣創立了Mathematica)。

2. 社會科學學者。比說經濟、法律、政治等等。這一類人,不僅僅學到了紮實的知識,高等教育還給他們帶來了更多的人脈和機會。一般一輩子都會利用他們所學到的知識主動的去改善周圍的世界。 大部分這類受過精英教育的人,奉獻自己的同時也為自己帶來了名望和金錢。

3. 大部分人。智商正常,主要原因是可以以後找一份好的工作(做研究的希望一般被打破,小部分人有勇敢強大的心,繼續深造)。大學的 instrumental value (工具性價值) 大於 intrinsic value (內涵價值)。就是說文憑比學到的東西更重要。不管在哪個大學都存在,三分之一哥大畢業生選擇金融方面工作。 好的大學算是職場的敲門磚。所以如果你在一般的大學,你必須在畢業以後努力工作趕上名校的這些人。贏回起跑線的差距。

4. 混日子的人,除非家裡有錢,遲早後悔的人。

5. 再教育。算是第三種人的反例。

前兩種人分開, 我是想說大部人未來努力成為第二種人的可能性會比第一種大(人對基礎科學的天分和興趣很早就能看出來,之後成功性很小)。

前4種人我都有朋友,舉例(懶得看可以跳過 tl;dr)

1. 物理系墨西哥同學,已經發表了很多論文,參加過多次國際物理講座,覺得有意思,暑假在我們系給同學教課。

Nat Sci生物和物理Major 的同學,暑假受麻省理工邀請參加iGEM國際生物基因比賽獲得金牌和瑞士生物公司投資。(現在不準備研究打算學牙醫。不管你應該做什麼,過自己喜歡想過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2. 一個在Yale-NUS讀書的朋友,和他聊天你就會發現他的思想在一個完全不同的高度。邏輯和語言的組織能力非常強。未來打算從政。

另外一個朋友,中大附中 ,UCLA經濟政治科學在讀,12歲的時候鋼琴十級15歲小提琴在拉巴赫的PARTITA。 日法阿拉伯語在學。火車迷。

一小哥,哥倫比亞(拒了哈佛、普林斯頓、某頂尖文理學院全國兩名的全獎的offer)double major 人類學與哲學 GPA3.99, 20歲三年畢業的學霸。一個學期看的書裝滿整個行李箱(非課本)。

3. 我之前對大學畢業以後的規劃完全沒有方向。像我在UCL物理系讀了兩年基本沒聽過課, 學費基本等於買NOTES和考試費。很大原因是UCL的物理系教的很差,尤其是lab。該怎麼說呢,別人覺得很厲害其實自己覺得不開心還浪費時間。還好拿了 First,申請到了交換,在美國意識到通識教育的重要性,並且下定決心要努力學習找一份好工作(碼農)。

4. 好朋友,前室友。家裡特別有錢,對之前在英國的學習真的是沒怎麼上心。最後種種原因退學嘗試創業一段時間,現在打算去澳大利亞讀廣告,未來接手爸爸的上市公司。

----------------------------------------------------------------------------------------------------

我能受到這麼好的教育是很幸運的(當初真的不知道會來英國)。我希望以後能解決環境問題。高等教育是一種特權,我們有必要運用我們所學的知識為世界帶來貢獻(我認為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是每一個有能力的人的職責)。 當然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進投行為了錢也無可厚非,但是應該把掙到一部分的錢捐給慈善機構、 貢獻多少不是重點,而是有讓世界變得更好的心。有多少人做到了?

努力學習/工作(問自己為什麼要學,為什麼要做,不喜歡的話未來的打算是什麼,現在該如何準備)

做最好的選擇 (當初拒了帝國理工,去UCL完全為了交換,大二下學期才知道結果。要是能一直在美國更好,但是當初並沒有這個選擇。所以是做出了最好的 informed decision)

Liberal arts education太重要了,沒有這個機會的話多讀書,了解、批判別人和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一輩子都在試著學到新的東西。

最後一件忠告: 真的要多讀書,少刷微博/朋友圈 (有多少有意義的事情你都還沒幹,看著別人的雞毛蒜皮八卦緋聞只能說你的內心是空的)

回歸高等教育的意義

  1. 純粹的知識、技能
  2. 批判性思維
  3. 為人類造福(或大或小都很重要)
  4. 推廣高等教育 (算是第三點吧)

未來有可能補充,for now,

以上


現在中國的高等教育,更多地起「智商鑒定器」的作用。

除非特別貧困,除非創業所需,否則,連高等教育都沒有經歷過,一般就意味著——你的智商不夠。


教育的真正意義,是培養你的智慧,借著它攏出所有問題的答案。你知道智慧是什麼嗎?它是一種無限的包容力,允許你自由的思想,沒有恐懼、沒有公式,然後你才能發現什麼是真正的、正確的事物。

--------克里希那穆提


if (IQ_enough == true){
if Passion_to_academy == true{
AdvancedEducation = PreparationtoFurtherStudy;
}
else{
AdvancedEducation=Investment;
Reward = goodJob + highSalary;
}
}
if (IQ_enough==false){
printf("You are not entitled to receive advanced education.");
AdvancedEducation=IQColander;
}


現在排名第二的答案很贊同,不過覺得說的還是不夠。

1.智商鑒定器。

篩選智商、天性、環境三六九等。

2.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在同齡人里聚集相近的群落,完成社交的分化。好的讓它更好,不好的自然生長。

3.學校和社會的過渡。

半社會半校園。

4.解決畢業生就業的良方。

本科生讀研究生,碩士,博士等等,國家層面上的必行措施。

5.科研的一部分。

也是國家戰略方面。錢多了沒辦法花啊。

6.防止暴恐事件過多發生。

集中教育比分散容易的多。

隨手打,勿怪


是為了讓我們知道,知識並非只是廣闊,還很深邃。


只有一句話贊同一半,教育不是為了找工作。應該說職業教育是為了找工作,高等教育不是。但最後大家還都是要找工作的,所以也沒差,只不過我發現國內碩士博士很多腦子裡想的還是找工作,其實也挺可惜的。


高等教育如何定義和定位?什麼是高等教育?什麼又是好的高等教育?

我覺得首先,高等教育是相對於初等教育和技能教育而言的,後兩者顯然不應與高等教育劃等號。高等教育之所以高等,是基於更本源、看似更簡單卻更重要的東西的思考啟迪。我認為它的關鍵詞應該含有關於每個人自我認知、探索宇宙、獨立思考、多元價值觀和選項很多並且沒有唯一正確答案。

顯然,把學生培養成做題機器、找到一份好工作、人性淡漠、功利主義、全部按照一個模子刻出來,並按套路走下去,這不是真正的教育。工作掙錢結婚生子老去,不過是按照別人的想法過自己的一生。沒有人告訴我們自己的一生多麼可貴,按自己的意願生活對於自己主宰的人生而言多麼重要。沒有人告訴我們,你可以過不同的生活,你可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你可以做自己。但首先你要認識自己。然而這方面我到現在還很困惑。

這就是我上大學四年研究生一年的答案。歲月留給我們更深的迷惘,中國的高等教育沒有起到應有的啟迪啟發作用,所以我們自己尋找答案。然而在此之前,很多人都沒活明白。


『』教育,讓一個人變得更加優秀。」這話沒錯,至少我們希望是這樣!

先看看普遍意義下一個優秀的人(不討論道德)長啥樣:

一個優秀的汽車修理師傅總是能準確的判斷故障汽車哪裡出了問題,並經過一番鼓搗讓汽車正常的跑起來(解決問題),而且他自己的車或許一直沒什麼大毛病(發現問題,預防問題)。一個優秀的醫生,就說扁鵲吧!他是個神醫,但他說他的哥哥更厲害,因為扁鵲的藥到病除是治病(解決問題),他哥哥的防範於未然是除病(發現問題)。一個優秀的銷售員,他們或許了解商品或許洞察人心或許口若懸河,這一切的能力儲備(口頭或書面的積累,總結能力)都是為了把客戶留住把商品賣出去(解決問題)。有一天他摸到了一些規則(無論黑白)自己成了老闆,他開始考慮公司的生存和發展問題(發現問題 ,前瞻性的問題)。

似乎,一個優秀的人總是能很好的解決問題,並不斷的積累總結提高,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在今天,談及中國的教育問題,似乎每個人都有發不完的牢騷!我也是!!但是我今天不想發牢騷!我要正能量一把~

作為一個理工科學生,你要畢業,離不做實驗和寫論文。 對一個本科生或碩士生來說從做實驗到寫畢業論文,這就是從解決問題到書面總結的過程;對博士論文的要求來說就不僅僅是解決一個現有問題,而是發現一個新的為未被注意到的問題。

就我個人的體會來說,教育企圖訓練我兩方面的能力:「做事兒的能力」和「說事兒的能力」。做事分兩個層次:1.解決問題的能力 2.發現問題的能力(更高的層次)。說事兒也有兩個方面:1.口頭(旨在合作和共享的訓練) 2.書面(重在積累和總結)。 這與上文提到的優秀的人的長相有點吻合。

對於高等教育中劃分的專業,那只是一類問題的領域,至於解決問題的基本工具 ,以數學和英語為例,掌握的越多越好,主要還是根據要解決的問題本身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換言之,理工科高等教育企圖培養出有能力或者知道如何去解決非特定問題的人,並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夠不斷的積累成長。

而事實上,能否如此?應試教育、實驗和論文只是手段。關鍵還是看自己是否悟到,然後「知行合一」。


別人開始噴社會怎麼怎麼差的時候,我想著是去改變社會而不是沉淪進去,這大概就是教育的意義吧。


馬東老師說:高等教育教給我們的,是去掉那些書本知識之後,剩下來的那些真正屬於你自己的東西。

曾看過某位哲人說過,大學就是把一群同齡人放在一起,看著身邊的人就像一面面鏡子,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高等教育的目的或許正是在於此。在一次次的低沉、迷茫、找尋、拼搏、努力、懈怠、享樂、反思、總結中,將自己一層一層剝開,自己的思想體系一點點形成。


如果我們非要理想的談教育的意義,對人德行的塑造,對人類文化的傳承,那也行,不過,我想,在中國,更多的還是要談教育對國家的推動,對民族的復興,那麼,教育的意義就是梅貽琦先生所說的造就專門之人才。


「對於抽象理論體系的思考和完善能力」


有些工作單講工作能力需求上,可能有無所謂學歷並無大礙、

重點是大學四年只要你不是玩了四年遊戲混著過了四年,基本都在高中畢業後這四年里更穩定了三觀,更熟悉了比如自學和全局視野等方面的東西,雖然整體學術環境越來越差,但是大部分大學生都還是四年里積累了不少這種學術性的味道的,與沒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相比有些知識方面的敏感性要更好一些。

當然,這些東西想超越其實不怎麼費勁。


想起我一個政治經濟學教授在課上說過的話:"A university is about changing the world we live in, not adapting to it."


向外,探索未知的世界

向內,發現未知的自己


推薦閱讀:

怎麼看浙江音樂學院?
大學中的輔導員角色是怎麼來的,有什麼發展史嗎?這個群體主要的任務是什麼?
請問,蘭州大學有沒有一個能哭的地方?
華南理工大學能否碾壓武漢大學?
口腔醫學是最好的大學專業?

TAG:高等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