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提高音樂上的節奏感?

大學以後才開始自學電子琴,

感覺自己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缺乏節奏感。

其實,理論上我覺得自己很理解,什麼二分音符,四分音符之類的,都明白。

但是,在實際中,在彈琴的時候想表現出來,卻很難。

也有老師說,要用腿打拍子,如果不行,就慢一點。可是我只能保持一會兒,過了一陣就亂了。而且用腳打拍子,打折打著就覺得腿酸頭疼,很噁心。

能否請知乎的大牛們給一點培養節奏感的方法。謝謝!


蟹妖(受寵若驚狀),

於是我又想搬運《Fundamentals of Piano Practice》(《基礎鋼琴練習法》)里的內容了…只是因為書中的內容比我講得好,而且真要我講自己練琴的經驗實在是力有不逮(只到車耳尼599的第70條…)

關於「節拍器」,在這本書中有整段講解,主要講了一點:「想節奏感好,就要自己心裡數拍子數得准。如果想檢驗自己數得是不是准了,就用一節拍器。但是節拍器不能代替你心裡數拍子。

摘錄如下。

第45頁,「Accurate Tempo and Metronome」(準確的節奏與節拍器的用法)

先是幾條原則,看了心裡有印象就好,因為重點是後面關於節拍器的用法

Start all pieces by counting carefully, especially for beginners and youngsters.

開始學一首曲子的時候,仔細數拍子,尤其是對於初學者和小朋友,更應該仔細數拍子。

Use the metronome to check your speed and beat accuracy. …… For example, I tend to slow down at difficult sections and speed up at easy ones, although I think it is actually the opposite when playing without the metronome. …… As soon as the student gets the timing, it should be shut off.

用節拍器來檢查你自己數得是否準確了。… 舉例說,我以為我會把難的地方數快,而把簡單的地方數快,但是實際上老是把難的地方數慢,把簡單的地方數快。…但是一旦數正確之後,就應該把節拍器關掉

要把節拍器關掉?聽起來很讓人納悶,所以以下是解釋。

Metronomes should not be over used. Long practice sessions with the metronome accompanying you are harmful to technique acquisition and leads to non-musical playing. When the metronome is used for more than about 10 minutes continually, your mind will start to play mental tricks on you so that you may lose the timing accuracy. For example, if the metronome emits clicks, after some time, your brain will create anti-clicks in your head that can cancel the metronome click so that you will either not hear the metronome anymore, or will hear it at the wrong time.

節拍器不應該過度使用。如果一次很長的練習期間節拍器一直開著,就有可能對技藝的學習造成影響,且會使彈出的聲音顯得機械化且沒有音樂性。當連續使用(無論是發聲的還是不發聲的)節拍器10分鐘時,你的腦子裡會響起幻覺的節拍聲,對你的節拍準確度造成影響。比如說發嘀答聲的節拍器,你聽了一段時間這樣的節拍聲之後,腦子裡就會產生相應的「反節拍」(在每次節拍聲要響起的時候預先響起),於是就會將你聽到的真正的節拍器的聲音擾亂,這樣你要麼就會漏拍,要麼就會搶拍。

This is why most modern electronic metronomes have a light pulse mode. The visual cue is less prone to mental tricks and also does not interfere acoustically with the music. The most frequent abuse of the metronome is to use it to ramp up speed; this abuses the metronome, the student, the music, and the technique. If you must ramp up the speed gradually, use the metronome to set the tempo, then turn it off and then keep on practicing; then use it again briefly when you increase the speed. The metronome is for setting the tempo and for checking your accuracy. It is not a substitute for your own internal timing.

現代的電子節拍器具有閃光模式,可以迴避可能帶來的聲音干擾,因為視覺提示不會讓你腦子裡產生反節拍,也不會對聽見的音樂造成干擾。如果覺得只要一直開著節拍器,然後把節拍器的速度提高,彈奏的速度就會相應提高,那就是一種很多人常犯的誤解,這種方法會對學生、老師和所彈的音樂都造成困擾。如果你非得一點一點提高速度,正確的使用節拍器的方法應該是這樣的:把節拍器設為想要練習的速度,聽一小會節拍聲,然後關掉,繼續練習;練習一段時間後,每次覺得可以加速了,就把節拍器速度加快一點兒,再聽一小會節拍聲,再接著練習。節拍器是用於檢查你自己心裡數得準不準的;節拍器永遠不能代替你自己心裡數的節拍。

除此之外,書裡面有些內容和「節奏感」有間接的關係。這些內容都比較細微,但是拼起來以後,可能能用於發現意想不到的問題。

第44頁在講「慢練」時,說一了「腦子裡想到的曲子要比真正彈的行進得更快」:

An important skill to practice when playing slowly is to think ahead of the music. When practicing a new piece fast, there is a tendency to mentally fall behind the music and this can become a habit. This is bad because that is how you lose control. Think ahead when playing slowly and then try to maintain that lead when you get back up to speed. By thinking ahead, you can usually foresee flubs or difficulties coming and have the time to take appropriate action.

慢練的目的是讓你的記憶比手走得更快。當快速練習新曲子的時候,很有可能你回憶的速度是落後於彈的動作的。這個落後的現象不是很好,因為當落後時你就沒法控制(曲子的速度和節奏的平穩等等)。所以(在好像能很快地彈出來時候)要慢練,在慢練的過程中,一定要始終讓回憶的速度走在彈奏的動作的前面。只要能讓回憶的速度走在前面,你就能提前預知可能發生問題的地方,並做好準備。

可能是醬紫的吧,我自身也還需要練習一下才明白得了。


題主別著急,第一,你的練習量肯定不夠,至少基礎的節奏單元肯定都不熟。

練習唱歌可以培養節奏感,就是跟著原唱模仿。這個是最簡單有趣的方法。

練電子琴的話很多歌都是有自動伴奏的設計的,就相當於節拍器了。更適合提高節奏感了。

培養節奏,很多同學最大的誤區就是通過「理解學習」。認為學了音符和拍號的基礎知識,認識了幾分音符,就能彈出節奏了。

其實節奏感最重要的是這個「感」字。

通俗的說,也就是「懂」和「會」的區別。

我以前討論過非常多的大腦,生理學與演奏的關係。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我優酷的《生理學與演奏》系列播單。在這裡太理論化的東西我就不多說。主要說一下基本原理和具體練習方法。

我們先看一下原理:

首先,人的大腦是分左右腦的,左腦主觀邏輯思維,右腦主管感性思維(大體是這樣,具體的腦神經科學我不懂那麼多)

什麼是邏輯思維呢,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表意識,比如我讓你把你的電話號碼每個數字加在一起,你可能需要一個數一個數的去數,你是可以自己意識到的。而右腦呢,可以理解為潛意識,就是你生活中很多自然的動作,比如你走路時突然滑到,你的身體是有一個迅速的調整動作來防止你滑倒,而這個時候你並沒有去「想」把自己的腳調到什麼角度,腿邁到什麼位置。

那麼如果我們平時演奏節奏,如果是按照學習節奏譜的方式,一個拍一個拍去對照的話,比如,前八後十六,在你彈的時候,你想的是「腳踩下去彈一下,腳上來彈倆下」用的就是邏輯思維。而邏輯思維是要比感性思維慢幾百萬倍的。這個也很好理解。你做幾個2位數加減法都需要好幾秒。而摔倒時身體需要計算的信息是比這個量大太多太多了,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科技仍然無法製作出比擬人類身體靈活度的機器人,因為這個計算量要設計到動作的實時反饋實在是太大了。

第二,就是人的注意力是有一定容量的。所謂「一心不能二用」,這個用在邏輯思維的時候尤為明顯。

大家在演奏的時候不僅僅需要注意節奏,其餘的注意力還要分配在技巧,歌唱等等方面。所以如果你沒有注意培養節奏「感」的話,就相當於是在「同時計算兩個算術題」(當然不排除有些數學天才使用感性計算的,這裡我們以普通人為例)。

所以我們應該怎麼去訓練節奏感呢。做重要的就是通過重複把節奏單元存在肌肉記憶里。通俗講就叫「熟能生巧」,某一動作經過正確的一定數量的重複,就會逐漸進入你的潛意識中,也就是你會自然的演奏出來,不需要再去「想」了。

第二就是我們可以有意識的練習分腦。方法也很簡單,在練習的時候腳打拍(打的是拍號的分母部分),同時嘴裡豎著拍(也是拍號的分母部分),

在這裡一定要開著節拍器或鼓機。節拍器第一可以起到監督糾錯的作用,因為你彈錯了就合不上了。第二節拍器本身就會給你的耳朵帶來刺激,相當於直接「刻在你腦袋裡」(就好像你最炫民族風聽多了後不由自主哼的也是他一樣_(:зゝ∠)_耳朵被強X了的感覺)

比如在4/4拍中,如果你練習的是十六分音符,那麼你需要【腳踩一下,嘴數1下,手彈4下】,【而不是踩四下彈四下,因為這樣不能鍛煉到你平均把一段時值分成幾等分的能力,在這裡就是十六分音符的感覺】,節拍器也是要開到分母,比如練習的是十六分,節拍器也要開四分的,否則也體會不到十六分音符的感覺了。這麼做的就用到了剛才的注意力原理,因為你嘴和腳的注意力被邏輯思維佔用了,就強迫你不去「想」音符了。這樣訓練之後的好處的,當你想彈唱的時候,就不會因為「想」彈就沒法「想」唱了。或者把這個注意力容量留給視奏也是必需的。

在就是我們要掌握好「基本節奏單元」,比如前附點,前八後十六,我歸納為十六種。把這些基本節奏單元當成一個整體,前八後十六在你腦中就是「噠啊噠噠」,而不是你還要現去推算怎麼彈。

還有就是扒帶,對人全面樂感(當然包括節奏感)的提高非常大,具體可以看我以前關於扒帶的回答。扒帶的作用是其他練習無法替代的。當然跟著樂隊即興演奏,跟著鼓機即興,也可以培養小節感和節奏感。

附上我的極簡基本功節奏練習上冊有從零基礎到訓練十六分音符的方法。

視頻封面節奏練習 1 四分音符【紅魚吉他-極簡基本功】youku.com視頻

(為了不影響閱讀體驗,這裡就發一集,可以到我優酷頻道:紅魚吉他,找到極簡基本功-節奏上冊的播單觀看)

國外的爵士樂學習者還會使用一種「二四節拍器」的練習方式,第一可以提高我們的節奏感,第二可以熟悉爵士樂的二四重音的這種律動。

這種使用節拍器的方式和我們平時的方式不太一樣。比如我們平時練習4/4拍,120BPM的速度,我們只需要把節拍器調成120BPM,每小節響四下就可以了。這種「二四節拍器」,我們需要把我們的節拍器速度調到原來的一半60BPM,然後想辦法讓節拍器在我們原來一小節里的第「2」和「4」拍上響。這樣的話我們彈琴的起始時間點就需要調整一下了。我們就需要在60BPM節拍器的響兩下的「正中間」開始彈了。可能開始的時候經常會被「拐」回節拍器的正點上,但是適應一段時間,你也可以做到了。當然不要忘記了我們的【嘴】,【腳】。這個是非常好的鍛煉分腦的方式。二四節拍器學會後還可以再把節拍器調到原速的四分之一30BPM,練習「二」和「四」單獨的練法。「二節拍器練法」的話你需要兩種節奏「感」了,第一需要的是把一段時值平均分成四段的能力,第二就是在節拍器30BPM兩響之間找到第一個響距第二個響四分之三的位置做為你演奏的起始點才能合上,這麼說起來可能比較亂,自己試一下就明白了,「二節拍器練法」的目的是讓節拍器只在你原來的第「2」拍上響一下。不懂的可以看我的視頻。

(同樣為了不影響閱讀體驗,這裡就發一集,可以到我優酷頻道:紅魚吉他,找到極簡基本功-節奏下冊的播單觀看,裡面我原創的奇數拍練習曲,感興趣的還可以進到播單里去聽一聽。有5/4,6/8,7/8,9/8,15/16,19/16等不常用拍號。 )

視頻封面節奏練習下冊1 節拍器的另類用法 【紅魚吉他】youku.com視頻

歡迎關注我的知乎或私信交流

優酷頻道:紅魚吉他

個人聯繫方式見簽名


謝邀。先用手打拍子然後唱譜,注意,拍子不是隨便打的,之所以建議用手就是因為比較直觀,往下半拍,往上半拍,合起來一拍。

然後分手練習,一邊手打拍,一邊演奏,協調不過來的話可以用節拍器,從慢到快。


節拍器


節拍主要就是在重音上,聽搖滾不錯,最好能唱。以前后街,西城,艾薇兒的歌曲普遍節奏感比較強。可以試試。


科學的來說 聽說讀寫 4個字

聽: 聽到節奏型能夠用記譜的方式記下來

說: 自己能打

讀: 看懂別人的譜

寫: 自創

4種能力全面發展,節奏就不會不好。

雖然,有點空話之嫌,但是它卻是最科學的總綱領。

如果只是想略知一二,而不想深究,不想學記譜之類,也有好的方法。

第一,養成正確的打拍方式。打拍子是不需要啪啪啪啪啪的打出聲音。發出聲音並不是打拍子的必要條件。節奏的每一拍其實是很形象的東西。拿V字舉例,左半邊往下的那一划可以看做是每一拍的前半拍,右邊往上的那一划可以看做是每一拍的後半拍。打拍子的目的就是在於明確這個V字,你的動作只要能夠幫助你把握到這個V字即可。用手劃,晃頭,用腳都可以。

一拍一個V

最初的時候,最小二分之一拍的節奏型用V字一般都能很好把握,而最小四分之一拍的節奏就需要更多的練習了。

第二,建立8拍的概念。一般的歌曲,1-2個8拍就是一句話,4個8拍就是一個小段落。明確一首歌的8拍結構 也能幫助你把握歌曲的節奏穩定。


推薦閱讀:

26歲學電子琴,節奏感特別差怎麼辦?

TAG:音樂 | 節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