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日本平安時代紫式部所著《源氏物語》中的光源氏?

《源氏物語》(日語:源氏物語/げんじものがたり Genji Monogatari),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長篇小說,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寫實小說,代表日本古典文學的高峰,成書在長保三年至寬弘五年(1001年至1008年)間。

(我不知道誰改成守望先鋒中的源氏了,隨手改,我不是題主。)


謝謝 @燕仰和 @崔軒鳴的邀請。

討厭光源氏的人多了去了,罵他渣男、負心、色魔、變態、不要臉、噁心的人也數不勝數,無論在哪裡,我都不會替他洗白,以及掩飾。然而我對源氏的評價是八個字:

瑕不掩瑜,無冕之帝。

我不討厭源氏,是因為我不會站在今天的角度、以現代社會的道德標準來評價這位虛構小說的男主角,那毫無意義。具體可以參考 @櫛笥尚侍 的答案,她說出了我大部分的心聲,也一針見血地指出目前絕大部分答案的共同謬誤。

源氏這個人,光與暗並存,優秀和卑劣同在,於跌宕起伏的人生中不斷成長,給我的感覺相當真實。他並不完美,卻是那樣地引人入勝,值得細細玩味。

對於這位複雜的男主角,遴選三個最感興趣的方面略做評價:

一、關於男女情事——品味極高,眼光毒辣

(圖片來源:大和和紀《源氏物語》漫畫)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源氏物語》可以被視為一部男女情愛史,尤其對涉世不深、情竇初開的年輕女性,震撼更深。源氏本人才貌雙全,出類拔萃,又恰恰生在一夫多妻制的平安王朝,因此妻妾頗多,情人無數。

仔細研讀原文,我發現源氏在挑選喜愛的女性時,品味高得驚人。

「在女人之中,他最愛身分高貴的人。」

將源氏一生中比較有分量的女性一一列舉如下:

※ 正妻

葵姬:左大臣之女(母夫人為桐壺帝之妹,本為皇太子妃人選)。

紫姬:兵部卿親王之女(母夫人為已故貴族之女,父為藤壺皇后之親兄長)。

三公主:朱雀帝之女,二品公主(母藤壺女御,為朱雀帝東宮時「添卧」。朱雀帝未曾立後,而藤壺女御為藤壺皇后之異母妹,身份高貴)。

※ 妾侍

花散里:麗景殿女御之妹(此麗景殿女御為源氏之父,桐壺帝的妃嬪之一)。

空蟬:伊豫介之妻(父已故衛門督,空蟬本是要進入桐壺帝後宮做嬪妃的)。

筑紫舞姬:筑紫守之女(曾作為五節舞姬入宮,於新嘗祭上向天皇獻舞)。

末摘花:已故常陸親王之女。

明石姬:明石道人之女(母夫人有皇族血統)。

※ 情人

藤壺皇后:先帝四公主,桐壺帝皇后(先帝與皇后之女,血統高貴無匹)。

六條妃子:已故皇太子妃(父已故左大臣,本為皇后人選,當世第一才女)。

朧月夜:朱雀帝尚侍(右大臣之女,本為朱雀帝皇后人選)。

夕顏:頭中將情人(父為已故某貴族,家道中落)。

源典侍:桐壺帝之典侍(宮中高階女官,身份僅次於尚侍)。

※ 紅顏知己 / 曖昧對象

槿姬:朱雀帝齋院(桃園式部卿親王之女)。

秋好皇后:朱雀帝齋宮,冷泉帝皇后(六條妃子與已故皇太子之女)。

玉鬘:冷泉帝尚侍,髭黑大將之妻(頭中將與夕顏之女,源氏養女)。

露水情人沒有囊括在內,因為對源氏來說意義不大。單看這份名單,各位朋友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跟源氏有各種關係的這些女人們,哪一個是身份低微的?

就中比較低的兩人:明石姬生了女兒,母憑女貴。夕顏則是因為父母早亡而家道中落,本人其實出身並不差,且她生了玉鬘。

這些女人要麼是無比高貴,要麼是才貌雙全,要麼對源氏的政治前途有所助益,才得以與他結下較為深厚的緣分。

在挑選妻妾和情人時,源氏可不是一任精蟲上腦便不管不顧——名單里的每一位,對源氏來說,和她們發生關係(無論是肌膚之親,亦或只是精神交流),他都不虧。

再者,對於他比較看重的女人,源氏的評價可謂是一針見血:

藤壺皇后:她對人雖不能言善辯,然而言必有中。即使尋常細事,亦必安排妥帖。如此英明之人,世間豈能再得!她秉性溫柔沉著,其敦厚周謹與風韻嫻雅之處,無人可與並比。

槿姬:彼此寂寞無聊之時,便互通音信,談些無關緊要的話。但我也得隨時留心,不敢略有放肆。如此高雅之人,現今世上恐只剩她一人了。

朧月夜:講到容顏美麗,她是數一數二的人。尚侍朧月夜確是當代名家,但是過於瀟洒,亦是美中不足。

明石姬:出身雖然低微,卻懂得道理。只是由於出身不如別人,反而氣度過分高傲,也終是美中不足。

花散里:心情始終不變,真可讚佩。這也是很難做到的事。我當初賞識她那謙虛恭謹的美德,因而與她結識。

六條妃子:欲求情趣豐富、姿態艷雅的範例,則首先想起此人。然而脾氣古怪,難於親近。女子心中偶有怨恨,原是合乎情理之事,但她長記在心,固執不忘,以致怨恨越來越深,真乃痛苦之事!

葵姬:此人態度莊重嚴肅,這原不能說是缺陷。只是全無親昵之趣,終日一本正經,可說是個過分規矩的女子。照理推想,此人十分可靠;但對面相處,只覺沉悶難堪。

由此可見,源氏追求女性,乃至於與她們相處,絕非只看重容貌、僅憑一時身體快感來決定親疏的「肌膚濫淫」之輩。相反,他更看重女性的才華、談吐、性情和人品。

單就處於那個時代的男性而言,源氏對女性,是更重視思想與內涵的。他當然脫離不了時代的窠臼,所以三妻四妾、情人無數。但這並不能說明源氏不懂得愛情。相反地,他是個很重情的男人,對待紫姬更是那個時代的模範丈夫。這兩人的心心相印,恩愛長久,亦是經歷過異地和生死的考驗的。我在其他答案里詳細展開過,櫛笥尚侍的答案也總結得非常全面,在此不做贅述。

源氏的眼光毒辣,在與他沒有肉體關係的女性上,也是可窺一斑:

譬如六條妃子的女兒,被源氏所看好,以年長冷泉帝十一歲的條件入宮,很快便和冷泉帝青梅竹馬的弘徽殿女御平分秋色(立中宮主要是政治原因);

譬如幼年起便寄居鄉下的玉鬘,雖然還脫不了村姑氣息,卻被源氏相中,努力勸說她做冷泉帝的尚侍,結果初次進宮便令冷泉帝念念不忘(那時玉鬘已為人妻);

譬如源氏和紫姬共同悉心教養的獨生女,一入宮便得到皇太子的專寵(她不是第一個入宮的),今上即位、紫姬和源氏相繼過世後,這位皇后依然聖眷多年不衰。

源氏深諳情愛之道,他知道怎樣讓女性開心,更知道什麼樣的女子是最令男人眷戀的。

僅憑美麗的臉蛋和高貴的身份,就可以高枕無憂嗎?

不,那是遠遠不夠的。這些外在條件所帶來的新鮮感稍縱即逝,一個女人最動人的地方,在於她的才華、情趣、人品和良好的性格——這才是能在漫長的共同生活中,讓男人感到放鬆、可靠、有趣又不會厭倦的根本之處。

這一重觀點,放諸今世也很有道理。源氏對女性的審美,遠超乎「肌膚濫淫」的皮相之美,以及單純地沉溺於肉體帶來的歡愉。就這一點,與那個時代的大多數男性比起來,源氏已經相當出色了。

二、關於兒女教育——愛之深,則計之遠

(圖片來源:大和和紀《源氏物語》漫畫)

作為父親,源氏對一雙子女的教育,不可謂不盡心竭力。這也是我最欣賞他的地方。

源氏是個很有責任感的男人,對女人如此,對子女更是如此。他有子女三人,除卻冷泉帝自幼不在身邊長大、薰君根本不是自己的兒子外,夕霧和明石小女公子,是他幾乎投注了全部心血教養而成的。

他理所當然地寵愛著這雙兒女,掌上明珠正是如此。然而,在他們前途攸關的人生大事上,源氏是怎麼處理的呢?

按理說,像他這樣權傾天下的重臣,自當為兒女鋪路——不計代價、不擇手段——這在當時,是人人認為理所當然的。

可源氏既不草率,也不短視。且看他對行過成人禮後的夕霧的安排,長大後讀來,我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源氏本想封夕霧四位官爵,世人也都如此預料。但夕霧還很幼稚。源氏雖然獨攬大權,世事可以任所欲為但若教兒子一躍便登四位,反而變成權臣故技,固此打消此議,決定封他六位,賜穿淡綠官袍,並仍特許上殿。

對男孩子而言,成人禮就是變成男人的重要儀式,更關鍵的是,貴族公子自此就可以參政了。

在所有人都預料源氏會安排獨生子較高的官位做政治起點時,他卻給了夕霧一個被人瞧不起的末位小官,讓兒子很長時間都在親戚面前抬不起頭來。而且這還不夠,源氏接著又把夕霧送到了大學寮,讓他和眾多學者一起研習學問。

夕霧的祖母,也就是葵姬之母太君,對此番安排甚為不滿。她心疼孫子受了委屈,向源氏抱怨。源氏是這樣回答的:

聰明兒子勝過愚笨父母,世間少有其例。而且世世相傳,勢必一代不如一代,相去愈遠。只因有此顧慮,故欲使小兒入學。大梵谷貴之家的子弟,陞官晉爵可以隨心所欲,榮華蓋世,驕奢成習,則往往視研習學問為苦工,而不屑從事。此等子弟只知耽好遊戲,而官爵自會隨意晉陞。於是趨炎附勢之人,在腹中蔑視譏笑,而在表面則阿諛奉承、以博得其歡心。在這期間,這子弟儼然成了偉大人物,尊榮無比。然而一旦時移勢變,父母死亡,家運衰落,這人就被世人所輕侮而孤苦無依了。如此看來,凡人總須以學問為本,再具備大和智慧而見用於世,便是強者。目前看來,這措施似乎耗費時日,教人焦急,但將來學優登仕,身為天下柱石,則為父母者即使身死,亦無後顧之憂。

天下父母心!這才是源氏的深謀遠慮,以及眼光長遠之處啊!

我還未為人父母,然而這番話實實在在地引起了我的共鳴。父母一時權傾天下有何用?子女須得耐心教導,使其擁有勤勉獨立的意志,以及真才實學、可以謀生的技能,這樣即便父母去世,他們仍能獨當一面,過得不差。

喜歡平安王朝歷史的朋友,請以這段話來對比關白藤原道隆的作為,以及他的兒子伊周與女兒定子皇后的命運吧——道隆在世時,兒女皆煊赫無比;他一去世便,情勢急轉直下,以至於一個被流放、另一個被逼迫出宮。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世態炎涼,莫過於此。

源氏深諳此道,苦心培養出了一個優秀的兒子。在他過世之後,夕霧不負眾望地成為了下一任朝廷柱石,令人敬仰。

再來看明石小女公子。若說源氏對兒子還管得比較嚴格,令他用功讀書(行幸時他和朱雀院、冷泉帝在岸上有說有笑,夕霧卻和其他學生一起在小船里絞盡腦汁地吟詩作對、苦不堪言),對女兒則寵愛有加,說是溺愛也不足為過。

不過,對於這個寶愛得像眼珠子一樣的獨生女兒,源氏在她的前途問題上,依然沒有一意孤行。

明石小女公子是註定要當皇后的人。源氏準備把她送入宮當皇太子妃,按理說,父母都希望女兒得到專寵,不願意看到有別家的女公子來與愛女爭寵。這也是人之常情。

可源氏是怎麼做的呢?

皇太子年僅十三,卻已長大成人。因此高官貴族爭欲遣送女兒入宮奉侍。但聞源氏太政大臣已有此志,並且排場特別隆重,左大臣及左大將等都覺得自己的女兒無法爭寵,便打消了這個念頭。源氏聞之,說道:「如此反而怠慢了。後宮之中,必須有許多美人爭艷斗媚,較量分寸之差,這才富有意趣。大家把千金小姐籠閉在家裡,豈不太可惜么?」他就叫自己的女兒延期入宮。諸人本當靜候明石小女公子先行,然後依次送女兒入宮。如今聞此消息,左大臣便遣送家裡的三女公子入宮,人稱之為麗景殿。

表面上看起來,是源氏贊成後宮美人爭寵,其實是他足夠精明,知道「有好大家分」才能長遠的道理。皇太子/天皇註定了不可能身邊只有一個女人,這些妃嬪,身上寄託著各自家族的期望,只要她們得寵、生下皇子,前途便不可限量。

大家懾於源氏的威勢,不敢送女兒進宮,心裡卻沒一個不想的。倘若源氏一意孤行,皇太子必定不悅,眾臣心中必定不樂,短期對女兒雖然好,可時間一久便危機四伏。尤其是源氏一旦過世,明石小女公子就失去了保護人,那時候,集三千怨懟於一身,也許會逼她看破紅塵。

與其圖一時之快,埋下隱患無數,倒不如一開始就姿態放低,把事情里外都做得很好看。

明石小女公子本來就具有過人的素質。與人爭寵,哪怕沒有源氏撐腰,她也是十拿九穩的(性格好、人可愛,沒有男人不喜歡)。所以無論後宮有多少妃子,都不會是她的對手。對皇太子而言,吃不到嘴裡的反而新鮮;源氏深諳男人的心理,不如一次性讓他吃個夠,有了比較,反倒更容易凸顯出明石小女公子的優勢。

結果我們都知道了——在源氏過世之後,夕霧太政大臣與明石皇后各自把持了朝政與內宮,將天下權力全部囊括於自家人的手中。

源氏對子女教育的卓越遠見,哪怕是對今日的父母,都有相當多的借鑒之處。

三、關於政治——吃一塹,長一智

(圖片來源:大和和紀《源氏物語》漫畫)

我認為源氏最真實的地方,除了男女情愛,便是他政治觀念覺醒的過程。儘管這個男人是虛構的,這個過程卻非常地真實。

源氏幼年喪母,他的父親桐壺帝於諸皇子中,最為寵愛他。多方原因作用的結果,便是源氏目中無人、渾然不把政治當回事:他可以冷落父皇苦心為他選擇的、作為後盾的正妻,可以不顧名譽地勾搭前皇太子妃,可以在父親過世、靠山全無的情況下染指皇兄的寵妃,可以肆無忌憚地與皇兄的齋院曖昧,以及最最忌諱的——在朝廷已經風向大變的情況下,全然不知謹言慎行,反而驕矜地與失勢官員聚集在一起,吟詩作賦、譏諷時事。

所以最終被流放了。

須磨、明石的幾年,源氏吃足了苦頭,一度差點喪命。這次貶謫帶給他的不止一個情人、一個尚在她腹中孕育的女兒,更帶給他刻骨銘心的認知——對男人而言,權力,是多麼重要的東西

以前他可以不在意,因為有父皇無微不至的保護;

而現在他什麼都沒有了,只能靠自己。

靠自己的雙手和智慧,靠自己的血緣和人脈,靠朝廷與皇室間的博弈,找准自己的立足點,然後逐漸將掌控天下的勢力握於手心。

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縱觀《源氏物語》,你會發現,與其他人相比,源氏委實不是一個特別有野心的人;或者說,他其實非常聰明。這個男人覬覦的,並不是天皇這個被外戚架空的、表面光鮮的位置,他更看重的是實權:

人事調動的權力,獨霸朝綱、一呼百應的威勢,女兒和養女成為後宮之主、生下自己血脈的皇子的延續——這些才是源氏真正想要的。

他曾經是個理想主義者,而從須磨回京的現在,他更懂得如何操縱現實,來為自己的理想服務。

此世即吾世,如月滿無缺 (「この世をばわが世とぞ思ふ望月の欠けたることもなしと思へば」) 。

藤原道長曾在志得意滿時,於宴席上吟詠這首和歌。登上准太上天皇高位的源氏,推其心情,大約也是如此。

然而,我欣賞這樣的源氏:成長是個艱難痛苦的過程,哪怕貴為皇子,也無法避免這個過程中的折磨與歷練。整部物語,令我看到了一個富有才華卻驕矜自詡的男孩,如何經歷重重打擊,變得冷靜、理智、寬容,逐步成長為一代天下柱石、一個成熟的男人。

至於兒女情長與不倫戀情,我表示理解——源氏是個正常的男人,他和世間男人一樣,有正常的情慾和荒謬的幻想,也做出過一些如今看來驚世駭俗的行徑,雖然在那個時代看來並無什麼問題。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愛情,享受著幸福的婚姻;儘管最後因為不可抗拒的外力而失去了(女三宮下嫁),但曾經的快樂也是真的,我們誰都無法否認,源氏是個幸運的男人。

將權力、愛情和家庭同時擁入懷中,如同攬著日月,光耀奪目地擁舞在天地間——這就是我眼中的光源氏。

—FIN—

P.S.

關於紫式部創作的《源氏物語》的男主角原型是誰,學術界一直眾說紛紜,其中,藤原道長即原型擁有較多的支持者。

但我在評論區看到,有人認為光源氏的原型是源義經和源賴朝,這根本就不可能!紫式部生於平安時代中期(973?-1014或1031年?),《源氏物語》創作於1001年至1008年間。源義經(1159年-1189年6月15日)和源賴朝(1147年5月9日-1199年2月9日)皆生於平安時代末期。一百年前的古人,怎麼可能以百年後的人為原型著書?

後來發現昨晚題目可能被篡改過,也許是這個緣故吧。

另外,與源氏物語無關的討論一概刪去,不再提醒,請見諒。


國人看源氏物語容易把光源氏和中國人熟悉的人物形象類比。無論是賈寶玉這樣的虛構人物還是潘安宋玉這樣的歷史人物,都有點偏向於文弱書生這條路線。紫式部寫源氏物語還是以感情為主線,描寫太多官場鬥爭有跑題的嫌疑,所以反應出來的源氏形象偏軟一點。其實按照日本那邊的情況,光源氏戰鬥力還是挺強的。

光源氏的原型之一是在原業平,伊勢物語的主人公。源氏物語對源中將的設定,包括著名美男子、御女千人、好詩歌、皇室直系被貶、給天皇戴綠帽、拐騙小學女生這些都是來自於業平。他的炮友據說高達3700人。

業平年輕時的職位相當於現在的北京公安局長兼武警總隊司令(後來被一腳踹去東京軍區當司令了),當時的人也評價他喜好詩歌但學識很一般(也不是太爛,他是歌仙之一,和紫式部、康秀、小町一樣),跟菅原道真這樣的文弱書生很不一樣。平安京仿照長安建設,各個區域到了晚上都是封閉的,一般的貴族要四處訪友也沒那麼簡單,業平這樣的身份監守自盜才是最有效率的,一般的小意外都能擺平。業平在貴族家裡和後宮留下那麼多神話傳說,卻僅僅影響他升遷而不是導致更嚴重的後果,也多少能說明問題。

業平最炸裂的事迹莫過於和還是小學生的藤原高子私奔,被藤原家抓回來打了個半死,高子嫁給清和天皇封二條後,兒子後來成為陽成天皇,追封皇太后,基本上源氏物語的主線就齊備了。至於其他的女主角,考慮到3700這個巨大的數字,可以認為都已經覆蓋到了。

跑來答這個問題是因為看了一個漫畫《應天門》

主人公是在原業平和菅原道真,沒節操和不高興的組合,居然是個推理漫畫,類似於御手洗系列和京極堂系列的風格。


家永三郎在《日本文化史》中對光源氏的評價非常經典:「即便是像光源氏這樣,無論是容貌,出身,還是地位,才情都遠超一般人的超人似的人物,在無可改變的命運面前也終究顯得蒼白無力。」光源氏的原型一說是藤原道長。那個在宴會上吟誦「此世乃我世,如月滿無缺」的「漂亮公卿」,在女兒彰子生產時,除了奮力祈禱誕下男嬰以外,什麼都做不了。這是那個社會的悲哀。


謝 @燕仰邀

看到題目底下的回答,忍不住哈哈哈然後呵呵呵,此回答僅作駁斥部分答主觀點之用,對光源氏的具體評價我改日再寫專欄。

關於光源氏「無病呻吟」:

政治並不是源氏物語的主旋律,畢竟紫式部寫這本書主要還是教彰子取悅男人,再加上身份和立場問題,她也不能過多涉及,因此感情線是主線。

但這不代表書中沒有政治(不然你以為賽畫是幹嘛,男人爭著把自己的女兒送進宮是幹啥),也不代表光源氏是個只知道傷春悲秋的無能的男人,一個親媽死了親爹無力保護後媽不待見得罪一批人的傢伙,忍著慾望把乾女兒送進宮,明明看不上還因為一個預言就和村姑睡覺生娃讓自己最疼愛的老婆養閨女最後還把人家送進宮當皇后的男人,你跟我說,這叫無病呻吟?

到底怎麼看書的,說!出來我保證把你們揍得半死!

關於光源氏和紫姬:

你們哪隻眼睛看到他倆不幸福了?你們哪隻眼睛看到光源氏只把紫姬當替身了?你們哪隻眼睛看到光源氏在紫姬死後才發現她是他真愛了?

兩個人明明每天虐狗虐到死好嗎?光源氏對自家媳婦知無不言的好嗎?

他倆的問題在於最後缺乏交流,但這個溝通問題和情感不到位沒關係。先不說他倆本身後來就存在誤會,可哪怕是再恩愛的夫妻,誰又沒誤會過?更不用說那是古代,知無不言也不是什麼話都能說的。對光源氏來說,寵幸三公主是義務,因為自己哥哥的囑咐,皇家的顏面,他總得擔著。

這樣的溝通問題導致紫姬怨恨而死我們只能覺得惋惜,因為到最後都沒解除誤會,但不代表全都是光源氏的錯,事實上他已經做好了他能做的所有,這鍋他不能背。

而且最後兩個人也是心心相印,紫姬生病光源氏衣不解帶地照顧,看著丈夫操勞紫姬逼著自己養身子,這叫沒感情?Are you kidding me???

具體的請看 @明石中宮 的這個回答吧:葵姬,紫姬,四女公子,誰的心裡更苦? - 明石中宮的回答

至於光源氏的「戀母情結」,這一點我保留意見。不過看得出很多人對精神分析了解不足,請移步我的這個回答http://www.zhihu.com/question/26592302/answer/97034416?f3fb8ead20=e2f995884214ac16bf01009f3317e7b2

關於光源氏渣男不負責:

你肯定沒仔細看書,光源氏再花心,對於和自己睡過的女人,都是負了責任,盡心照顧的。可是其他男人呢?單說頭中將就外室一堆,還和自己的老婆仇人一樣。你閱遍全書你會發現,光源氏對女人已經算很不錯的了。

為什麼光源氏不一生一世一雙人——你讓一個古代男人這樣,你逗我?

至於他的不負責任,你們想沒想過,那是因為他根本沒那個意識,他的負責(或者說那個時代的男人的負責)就是我給你名分給你吃穿用度

這一點上,他沒做到?

關於光源氏種馬強暴:

這書里哪個男的不種馬,你挑出來給我瞅瞅。

這些男人們誰不是喜歡上大於等於三個妹子,哪個不是一夫多妻,哪個不是看到喜歡的妞得不到就想辦法強(皇帝除外畢竟他不需要這樣),最老實的黑鬍子看到玉鬘不也是強行下手?

夜遊走婚這玩意,在當時就是個習俗,甚至被貴族視為風雅,而且你們以為妹子的三觀和你們一樣,好吧我繼續打臉:

「今是良夜你我知,美好姻緣恰似月。」便將她抱入房裡,隨即將門關上。那女的因事出突然,頓時不知所措,渾身發抖,也不掙扎,如小鹿般柔馴甜美,別有一番情趣。她兩眼茫然,叫道:『俄不認識你呀,這如何是好?」源氏公子對她說道:「我是從人都容許的。你喊也無用,還是不作聲的好。」女的聽了這話,便知他是源氏公子,心中略有安慰。她感到實在難堪,又不忍心故作冷酷,讓公子失望公子飲酒過量,哪裡育將機會放過。這女子又半推半就,無力堅拒,兩人就此成其好事。她年輕溫柔,異常可愛,令公子百般愛憐。無奈春夜苦短,天色漸明,心中不勝惆悵。那女的更是依依不捨,春心繚亂之極。源氏公子對她說道:「我還未請教芳名呢。要不然我今後怎麼找你?我想你也不願意就此情斷吧。」

還是那句,別用你現代人的思想去揣測古人。

關於夕霧和紫姬:

@艾拉姚的分析很有趣,不過恕我直言,感覺菇涼還是對源氏有一些誤解:

第一,拿光源氏和藤壺對比夕霧和紫姬本身就不合適。夕霧對紫姬本就只是驚鴻一瞥,然後念念不忘,身為當事人的紫姬甚至壓根都不知道有個傻瓜喜歡自個;光源氏和藤壺中宮則是好幾年下來朝夕相伴的感情,兩情相悅的初戀(藤壺中宮對光源氏也是有感覺的,只是出於禮數忍著)。

感情基礎就不一樣,你覺得拿他們對比合適么?

其實光源氏和夕霧的童年是非常類似的,母親死去,父親無力保護自己(一個死了媽一個流放了爹),在這樣空虛寂寞孤單的情況下都有那麼個女子走進了他們的生活,沒錯一個是藤壺中宮,一個是雲居雁

所以夕霧對雲居雁的重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或許真的是比光源氏更尊重女性,但也很可能只是兩小無猜的感情基礎太過深厚。

而且,探討他倆做不做得出苟且之事這個得考慮幾個問題,第一內大臣和光源氏那麼不對盤,自家女兒又哭天搶地,他不可能不防著夕霧,苟且的成功率不好說。

第二,按照內大臣的火爆脾氣,如果打定了心思送雲居雁進宮,你覺得真干出點啥事會影響結果嗎?想想朧月夜!

至於婚後,夕霧為了雲居雁和別的女人保持距離怎的只是他愛雲居雁嗎?

錯!

因!為!他!懼!內!啊!

讀過書的都知道,雲居雁結婚之後身材變差了,性格變糟糕了,又任性又潑辣,就一個不受寵的藤典侍還經常被冷嘲熱諷,被說成是「始終不可容赦的厭物」(要注意這妹子可是長得像雲居雁喲),兩個人談個戀愛搞出那麼多事兒,找別的女人,你覺得夕霧敢嗎?敢嗎?敢嗎?

咱就說三公主那段,朱雀帝可是打算把她嫁給夕霧的,看看小男孩的反應:

另外,中納吉夕霧聞此消息,想道:"朱雀院曾親口勸誘,欲將三公主嫁我。現在只須找個中間人前去說合,他定不會拒絕。"他有些朝秦暮楚了。既而又想:"雲居雁現已視我為終身依託之人。多年來,我從未移情別戀,亦未拿她的薄情為借口拋棄她。現在豈可突然改變,令她悲傷呢!一旦與神聖的公主締姻,萬事皆不能隨我之意。倘二者兼要,勢必兩不討好。"夕霧生性敦厚,此乃心念,未曾對人說及。但卻時常注意三公主擇婿之事。倘另擇他人,心中亦是怫然不樂。

典型的吃著碗里看著鍋里,只不過沒自家老爹膽兒肥。

(這點上薰君也夠嗆,其實他們父子仨人生境遇尤其是童年經歷好相似,你看喜歡女人的過程都差不多,要不是中途殺出個浮舟,他會不會對大君的妹妹下手,難說。)

但夕霧也和光源氏一樣,有旺盛的政治慾望,在權力面前,愛情依舊得讓步,典型例子就是落葉公主那茬,其中的因素參雜太多,講起來忒麻煩,就不討論了。

因此啊,雲居雁和夕霧的感情的確很動人,但這做不了夕霧尊重女性的證據,起碼不夠充分

畢竟,不是誰都娶會個悍婦當婆娘(原諒我用這樣的字眼形容雲居雁,其實我挺喜歡她的),也不是誰都會喜歡上自家的悍婦老婆(比如內大臣和四女公子),他倆的感情相比其他貴族,更加世俗,但也更加可愛,沒有距離感。

綜上所述,光源氏就是島國平安京時期所能產出的最最最優秀的男人,他兼具時代賦予的所有優點(體貼女性,溫和,才貌雙全等)和缺點(好色,專橫,慾壑難填等),並且這些特質被紫式部有意無意地放大化了。

所以我們看到的光源氏並不像賈寶玉那樣複雜,紫姬也不像黛玉那樣魅力四射, @艾拉姚甚至作出了一個很精闢的評價「美麗但不可愛」,因為這些人物本身或多或少地就具有樣板性

源氏的悲劇就像 @若紫回答中所言,這樣完美無缺的人,面對命運還是蒼白無力。

源氏和紫姬的愛情悲劇在於,再美好再真摯的感情,在命運面前也是沒辦法還手的,在時代的影響下還是會破碎的。

這就有點像是本性的追求和世俗的追求的衝突,愛情本身是美麗的,真摯的。但是那個時代的風氣就是一夫多妻,本身就是女人的背後有政治,本身就是愛情等於權力,權力就是一個男人成功與否的標誌。

光源氏說到底就是個普通的封建男人,時代讓他的思想依舊跳不出當時的圈圈。所以這個人很矛盾,正如 @Akira所說,他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既深情款款,又負心薄倖。

還是那句,這是時代的悲劇,時代造就了他這樣的性格。他和紫姬已經可以說是那個時代最美麗的愛情,你們也不想想,如果不是愛情太美,這本書又怎麼會流芳百世?( @明石中宮 說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別因為結尾的不圓滿忽略了過程的幸福,好嗎?(而且結局本身也挺美的)

用光源氏和紫姬對應寶黛本身就不太合適,雙方的感情的時代大背景就不一樣,感情的內核也是完全不同的。

我倒覺得源氏和紫姬更像《長恨歌》(白居易)裡面的唐明皇和楊貴妃,趕明兒有空我掰扯掰扯。

那個時代已經被我們拋棄了。

那個時代對愛情的定義和我們是不一樣滴。

不專一也好,輸給政治也好,不過是時代的悲劇罷了。

可千百年之後,愛情的定義還是會變的,旁人看著我們的故事,又會不會覺得我們可憐呢?

我們之所以對著他們的故事唉聲嘆氣,說到底,就是因為我們已經拿到了他們曾經拿不到的東西,沒錯,我們其實就是一群逼逼叨叨何不食肉糜的人

人家幸福不幸福只有人家知道,人家覺得光源氏好不好只有人家才有資格評價,我們能做的,只有在看書的時候盡量讓自己的價值判斷貼近於當事人,走進那個時代那個背景,否則要做到絕對的客觀,恕我直言,不可能。

至於對光源氏具體的評價,改天我寫個專欄吧,寫太累了懶得動,而且最近也沒怎麼看這本書了_(:з」∠)_

以上對源氏物語的分析純屬個人見解,歡迎討論,不喜勿噴。

最後,別再問我為什麼對源氏物語的觀點和曾經不一樣了。

一直強調,好書不能只看一次。我早就在不停地看書中一直更新著自己的看法,只不過以前的回答我覺得有趣索性留著而且懶得改罷了。

如果沒有人向我們提供失敗的教訓,我們將一事無成。我們思考的軌道是在正確和錯誤之間二者擇一,而且錯誤的選擇和正確的選擇的頻率相等。

——劉易斯·托馬斯

PS:

在閱讀文學作品方面還是再次提醒大家一下吧,脫離時代背景分析小說人物劇情那不叫分析,那叫耍流氓。

很多人看書的時候很容易走進「自己的觀點是最寶貴的」的誤區。

其實這句話本身沒錯,但是經常會用錯。

的確,一千人心裡一千個哈姆雷特,書到了你手中你想怎麼分析怎麼分析,但你如果想真的了解到作者的意思,按照當時的思想去解讀是永遠都迴避不了的工序。

你可以說你從這本書里拿到了東西,但不代表你真的讀懂了這本書。

比如下面這個回答,很關注細節,寫的很好,然而╮(╯▽╰)╭(並沒有撕逼的意思)

《源氏物語》中有哪些細思恐極的細節? - 貓三娘子的回答


警告:本文作者為留美博士李霧先生,版權歸他,請勿做其他商業用途。

源氏物語千年紀

本人自認對日本文學多少知道一點。從川端康成的《古都》、《雪國》到公部安房的《沙女》,從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潮騷》到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也算讀過幾部日本小說。不過,也要到不久前讀了《紐約時報》上的一篇遊記之後,才知道去歲(2008)竟是《源氏物語》成書千年紀。

轉機過東京,居然未曾注意。

《源氏物語》是本奇書。男人寫男主角女見女愛,這不稀奇,《紅樓夢》就是;女人寫這麼個角色,就讓人拍案稱奇了。待到讀畢全書,卻又警覺,其實跟源氏公子相好的女子,夕顏、若紫,末摘花、花散里、明石君等,或是父母雙亡,或是父親改娶,或是家道中落。總之是生在門第決定命運的平安朝(日本的「大唐盛世」),不甘下嫁卻又難以高攀的苦命人。紫式部常常提醒讀者:只要有過一夜情,源氏公子就會一直照顧這位女子的生活。即使只算露水夫妻,源氏的皇親地位,也讓她們在社會上獲得某種尊嚴。而那些衣食不愁的貴婦,不要說藤壺女御和六條御息所那樣的王妃太子妃,就是地位較低的空蟬,就是源氏的髮妻葵上,對他都是很有保留的。源氏的繼弦三公主為他生了個兒子,竟還是別人的種。原來女人寫風流男子,到底與男人不同,少了男作家的意淫氣息,多了女人在不得自主時代的身世悲涼。

這本書當初還是大學裡看的。如今後現代批評橫行,愛講文學的共時性,於是不少古典作家都被套上Modern(現代)桂冠。比如,簡.奧斯丁被某些教授稱作英語文學的第一位現代小說家。當時聆聽道理若干,通通忘掉了,只記得主要一條是她寫出了人物與人物生長地點間的內在聯繫,她的故事只能發生在英國。確實,若干年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奈保爾宣布小說已死,理由就是小說只寫某一特定地點的男女之情,這一定域性限制使得小說難以表達全球化時代的人際複雜。從這一角度衡量,我們大概可以說:被稱作世界首部小說的《源氏物語》,其女作者紫式部可算世界首位現代小說家,她的故事只能發生在日本。

至少,筆者當年為小說里濃厚的唐詩意味所震動,讀到一半,翻出地圖查緯度。暗想風物如其相似,長安和京都的緯度必定接近。果然,西安北緯34度,京都35度,兩地之差不到1度。怪不得唐詩里的月亮,唐詩里的春花,唐詩里的秋葉,特別是白居易《長恨歌》里的景色,都可以不差時辰地搬過去。

意識到日本人能將華夏文化學得如此之好,與唐代兩國文化中心的緯度相合有關係,這

要拜《源氏物語》的定域性描寫之賜。

小說第二十一回《乙女》(本文一律用原文漢字章名)里,男主角源氏公子強調兒子夕霧的教育必須是「和魂漢才」——「漢才」指中國的學問和教養,「和魂」則是根據日本常識,靈活應用「漢才」的能力(試與「中體西用」比較——張之洞解為「中學治身心,西學應世事」)。作者紫式部(Murasaki Shikibu)的名字本身,大概就是「和魂漢才」的例證。紫色的讀音Murasaki原是日語;但「式部」卻是漢字官名,讀音也接近漢語。最有趣的是,Shikibu中的那個ki音是從哪裡來的?顯然是「式」字仄聲古音的遺留——這就是我們的傳統文化,如今在粵語里,還聽得出來,官話中卻已渺無痕迹。

說實話,小說里那些風流故事,今日讀來略顯單調。這部書的吸引力,還在於一千年前的「和魂漢才」。

漢才是到處都在的。還是第二十一回《乙女》,夕霧十二歲時入大學寮讀書,要為自己選字。古人名是父母給的,字卻是自己取的,同輩間用。所以入學時要選字,以備同學稱呼。這一漢家舊儀,竟在《源氏物語》里見到隆重而詳細的描寫。倒是我們自己,今天大概很少有人知道,介石其實是蔣中正的字。《易經》豫卦六二爻辭謂「介於石,不終日,貞吉」,其象辭曰「不終日貞吉,以中正」,名與字通過《易經》相連。當時革命同輩間以字行,後來在大陸就一直稱他蔣介石了。不過,在台灣仍有很多人稱先總統蔣中正,蔣公的紀念堂也叫作「中正紀念堂」。

小說里寫到京都御所(皇宮)和賀茂神社等建築,至今猶在。那年游京都,見到大吃一驚:原來我們的祖先是這樣的!原來唐代的宮殿古樸簡渾,沒有故宮那麼多繁複花樣,也不把牆壁塗成一片大紅,古人至多漆上一種較為自然的土色的紅。從前讀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不明白義帶隆重的「典雅」一品,怎麼會是「落花無言,人淡如菊。——現在「典雅」常與「富麗」或「堂皇」連用,似乎該是「綺麗」那一品的「月明華屋,畫橋碧蔭」,才對得起「典雅」兩字。站在真正的唐代皇家建築面前,看著那原木的本色,方才省悟,原來唐人的典雅,真的是人淡如菊。

源氏公子與女人間的試探、問候,都是互贈和歌(waka,一種五行短詩)。源氏每次都這樣,似乎唐人寫詩都沒有如此頻繁,實實在在是孔老夫子教訓兒子所說的「不讀詩,無以言」。而且源氏欣賞的,真的是那種「落花無言,人淡如菊」的風味。女人的和歌寫得意圖直白了一點,詞語的色彩強烈了一點,他就覺得老大沒勁,認為對方的教養配不上。

不過,這習俗里似乎深有和魂。第四回《夕顏》中,連破落人家的侍童,給源氏送花時,都會把花放在散發著濃郁香氣的白色扇子上。小說里寫得很詳細:源氏給女人送詩,詩寫在信箋,信箋結以綢帶,綢帶插上鮮花。箋、帶、花的顏色配製要合於時令、詩中情緒和女人的身份。這一份對美的追求和追求時的細緻,令人嘆為觀止。而且昔日貴族的禮儀,今日已是全民習俗。走在日本普普通通的店家,看著每一隻瓷碗都那麼素雅,每一個壽司飯盒都描著粉花,真要感嘆這個民族的唯美文化。

至於《源氏物語》一書本身,自然也是漢才與和魂的聯姻。由於家學淵源,作者紫式部有很高的漢學素養,但她借書中人之口,一再說女人不宜修習太多中國典籍,這會使女人的文字顯得比較「硬」,有損女性之柔和。小說需要一種比較鬆散的文體。而那些誕生在記錄手段稀缺昂貴的上古之世的文字,如中文和拉丁文,都是異常簡潔的。歐洲小說的興起,要待民族語言成熟、作家從拉丁文下解放出來之後。但歐洲最早的小說家,同時也要依靠拉丁文的文學傳統。紫式部繼承了唐代的漢家文教,同時又發展了比較鬆散的民族語言——漢才與和魂結合之下,幸運的紫式部,她竟然寫出了世界第一部小說。

另一方面,任何一部偉大文學作品的誕生,都有它的外部社會條件。紫式部本身的資質之外,不能不提及的是社會對女性的相對寬容。第十回《賢木》里,朱雀帝聽聞源氏公子和宮中女官朧月夜暗通款曲,卻很大方地想:如果朧月夜進宮前已與源氏有染,難捨舊情也是人之常情,他並不責怪源氏。要有這樣的寬容,一干年前的女子,才能寫一部男人到處偷情的故事,而且寫了不影響自己的聲譽,滿朝文武還贊好。

本文刊於南方周末2009年六月版


既深情款款,又負心薄倖。


我個人認為,光源氏的一生,探求的大多都是自己的執念。

還記得源氏物語剛開始的時候,光源氏,頭中將還有其他人在討論各種類型的女子時。明顯看出來頭中將和其他人遠比光源氏經驗豐富,對女子的評論也更加豐滿。可以感覺到光源氏對此十分的感興趣,以後接觸的許多女子也未免會拿自己當時聽到的理論比較一番。看的久了,我甚至覺得光源氏是為了探尋世間各類女子的本性才與這麼多人發生了關係。因為到後面,即便是六條妃子生前遺言讓源氏將自己的女兒當做親生女兒來撫養,源氏也不是沒有起過二心。再到後面夕顏的女兒玉鬘住在源氏府上的時候,源氏也總是說些不合時宜的話讓玉鬘心中懊惱。再加上書中有一章,寫源氏在沒有看清未摘花的面貌前變和她發生了關係。後來發現未摘花長得醜陋便和紫姬就著這個由頭開起了玩笑。我看到這些才覺得,源氏心裡愛的不過只有紫姬一個人罷了,剩下的其實都是他心中認為不同女子都有不同可人之處的執念罷了。

再說藤壺女御和紫姬。

光源氏對藤壺的感情,有一半是建立在別人評價藤壺和自己早逝的母親十分相似上的。再加上那時候光源氏可以算的上是無依無靠,整個宮裡只有藤壺女御真心待他,一來二去產生了感情也不奇怪。

雖然紫姬是光源氏的真愛,但是光源氏對紫姬另眼相待還是因為她是藤壺的侄女,她倆長得十分的相似。光源氏對藤壺女御求而不得,情感便悉數轉移到了紫姬身上。趁紫姬年幼親自教導,培養成順著自己心意的樣子,或者可以這樣說,培養成他心裡藤壺女御的樣子,還是執念。

順便提一句,這也是我為什麼不喜歡紫姬的原因,她美但是不可愛。我總覺得紫姬的存在,只是作者覺得光源氏太完美了,必須也要有一個和光源氏差不多完美的人才配的上他。紫姬美顏絕倫,溫婉大度,待人謙和有禮,實在是人妻的典範。但是比起她我更喜歡不苟言笑的葵姬還有心思縝密又有點自卑的明石姬,因為她們更加真實。

最後,我覺得源氏在自我剋制的方面,相比自己的兒子夕霧相去甚遠。源氏因為按捺不住,不顧藤壺是自己父皇妃子的事實輕薄了她。因為和自己兄長的女人朧月夜偷情流放到了須磨(雖然有政治原因)。不顧六條妃子的囑託對她的遺孤起了歹心。以至於後面看到源氏總是教導夕霧和別的女人保持距離的時候,不禁覺得源氏甚至有些虛偽。

相反夕霧在男女之事上的處理,比源氏好太多。雲居雁的乳母嘲笑夕霧官職卑微。夕霧沒有輕易發怒,更沒有像他父親那樣偷偷摸摸的做出苟且的事情,而是等到自己陞官了以後明媒正娶了雲居雁。

雖然一部分原因是源氏出於自己的經歷,明令禁止夕霧和紫姬接觸,但夕霧還是窺見了紫姬的容貌。換位思考,假設源氏是夕霧的話,那時候估計早就忍不住了。再看夕霧是怎麼做的,他只是在紫姬死了之後哀痛不已,不為別的,只想重現朔風那天的驚鴻一瞥,順便聽聽美人的聲音罷了。我覺得這才是真感情。夕霧遠比源氏要尊重女性。

拋開源氏的長相才華不說,我覺得他不過也只是一生追求執念,又不善於克制的普通男人罷了。


光源氏的情商很高,常人所不及。

我記得有這麼一段情節:有一次他出去尋花問柳,回來之後,便看到紫姬躺在床上。他不去問你是不是生病了,想當然得到的回答肯定是啊我沒事。而是直接走過去,從背後抱住紫姬(個人很喜歡背後來的擁抱啊啊啊啊),把她擁入懷中。

用來表達思念的「今夜月光很好」,也同樣出自源氏物語。


就像夸父追日那樣,這是個一生都在追逐月亮的男人。

陰晴不定的月亮,陰柔皎潔的月亮,就是光源氏心中「永恆的女性」,因為遙不可得,所以他永不滿足。直到一次又一次的得到與失去,時光流逝,最終紫姬的死給了他最沉重的打擊,才有了最後的「雲隱」。

生母的早亡,讓他本能尋求母性的慰藉,藤壺對他的吸引,以及他們的孽緣,更是加劇了他在人間的種種追逐。憑他的種種天資與地位,他在那個一千多年前的平安京,是無往不利的,他可以推開一扇又一扇的閨門,卻並不去辨別哪一扇門後是最終的歸處。

我也認為紫姬是他的真愛,因為只有紫姬才是他一手按照理想栽培出來的,不像其餘女性他總有無可奈何的地方,這是紫姬最大的幸,也是她最大的不幸。

紫姬的作用就在於,這個男人窮盡一生追逐著夢想中的女性,探尋著陰晴不定的陰柔女性美,可他意識不到,其實月亮一早就陪伴在他身邊了。

非要等到失去了才大徹大悟,豈不悲嘆?


完美又複雜的男人。

在紫式部的筆下,他是個顏值和年齡成正比、舉手投足永遠矜貴無瑕的男人,任何東西都無法影響他的美貌。

書中對他的性格已經有了很獨到的見解:越是得不到的越是想要,女子有過露水情緣就難以忘記、越是冷酷他越放不下,且若是有人同他爭一爭就更想要了。

乍一看年輕時的光源氏就是個現在所認為的被各色女人寵得任性的渣男。

看書的時候一直奇怪,這樣一個男人為什麼最終會愛上紫姬呢?

紫姬誠然也很美好、善良,且少女時期尤為可愛,但她並不是那種欲拒還迎讓他欲罷不能的人。按常理說,這樣的男人應該更容易被若即若離的小妖精型美女抓在手裡才對啊。

他會愛上紫姬而不僅僅把她當成替代品,可能還是表現了他的另一面,他漂泊不定的人生里需要一個避風港,需要一個給他安全感的人。在他獲得實權前,他的身份和地位其實是比較尷尬的,是沒有足夠安全感的,而他又慣於恃才多情,又任性衝動,女子多愛他也怨他。

吃了苦頭以後就逐漸變成了一個精明的政客,懂得了收斂,然本性並沒有更改,這也直接導致了紫姬最後對他不能暢所欲言、多有猜忌。

紫姬死後,他自己也多有袒露心聲:自己以往總忌諱鍾愛於一人、執著於一事,然而如今也成了紫姬死了,光源氏也不在了。死後才知情濃又有何用呢?

看完全書,我是討厭不起來光源氏的,儘管無處不在對他美貌的描寫真的讓人很討厭。

他從頭至尾是個矛盾又心思重的人,愛藤壺又覺得對不起父皇又覺得放不下又心寒她的冷酷,勾引空蟬又覺得對不起她老公又可憐自己痴心又恨對方無情,愛紫姬又覺得各處女子都值得憐惜又四處奔走花言巧語安慰,最後紫姬重病聽說女三宮不舒服又要去看一看說說好聽話。

真累啊,極力避免自己鍾愛一人卻早已深陷泥潭而不自知,對於眾多女子的責任感又讓他難以遁世,這樣的完美男人實在難當。

實際上他與紫姬都是浮萍,而他卻以為紫姬永遠會是自己的港灣,永遠是那個被他帶大不知嫉妒的女孩。

望這世上永遠不要有如此惜花之人。


惜花之人,多情卻無情。


剛好最近看到中古時期的日本文學,在聶珍釗版的外國文學史(一)中對光源氏的形象,有如下論述,我個人是比較贊同的。

另外,如果也有考研外國文學方向的小夥伴(或者是專業要學外國文學的小夥伴,或者是對外國文學感興趣的小夥伴),我本人很推薦聶珍釗的這一套教材(再對比了三套教材之後,當然我手上還有兩套教材還沒看呢,目前來說,聶版的不錯,一是編排合理,邏輯清晰,二是四本的量分布,每一本看起來沒那麼厚重,心裡壓力也會小很多呢)可以先看這一套理清文學史的思路,再補充看其他的教材,畢竟每套教材的側重點都不一樣,當然文學作品也要看。

(不好意思,略跑題,順帶提一下。)只是覺得聶版的文學史編的很用心,單從一開始的導言部分就可以看出差別了【是差別不是差距,我沒有說哪一套絕對是好的,只是目前我看到的相比而言】因此,也有理由相信這一段論述的可參考性,反正我本人覺得還是可以接受的,當然僅作參考而已,這一部分論述可能並非一定完善。


在當時確實是最好的。

但如果有人作為現代女性卻對對「當時」充滿憧憬且覺得所有現代獨立女性都憧憬(且不配)給當時的「最好」提鞋。

無疑是需要到烏干達的密林里挨幾個山地大猩猩的巴掌的。


微博 :看書小屋

《源氏物語》被譽為日本古典文學的高峰。作者是日本平安時代的著名女文學家紫式部(973-1015),紫式部本姓藤原,字不詳。因其長兄任式部丞,而當時宮中女官往往以其父兄的官銜為名,以顯其身份,所以稱為藤式部;後來因她所寫《源氏物語》中的紫姬深為世人喜愛,遂改稱紫式部。紫式部出身於充滿書香氣的中等貴族家庭,是一位極富才情的女子,其祖父等輩及兄長都是當時有名的歌人,父親更是長於漢詩和歌,對中國古典文學頗有研習。

桐壺帝在位的時候,出身低微的桐壺更衣,獨得桐壺帝的寵愛。後此更衣生下一位皇子,其他嬪妃,尤其是弘徽殿女御也愈加忌恨。更衣不堪凌辱折磨,生子不到3年,便悒鬱而亡。小皇子沒有強大的外戚做靠山,很難在宮中立足。桐壺帝不得已將其降為臣籍,賜姓源氏。源氏不僅貌美驚人,而且才華橫溢。12歲行冠禮之後,娶當權的左大臣之女葵姬為妻,但葵姬不遂源氏的意。於是源氏追求桐壺帝續娶的女御藤壺,據說女御酷似源氏生母。不久,兩人發生亂|倫關係,生下一子,後來即位稱冷泉帝。源氏到處偷香竊玉,強行佔有了伊豫介的後妻空蟬 ,還向比他大7歲的嬸母六條妃子求歡,並同時輾轉在花散里、末摘花等眾女子之間。當他騙拐一位不明身份的弱女子夕顏(其實卻是葵姬之兄頭中將的情人)去荒屋幽會時,這女子不幸暴亡,源氏為此大病一場,病癒進香時遇到一個女孩,她酷似自己日思夜想而不得相見的藤壺,得知她是藤壺女御的侄女,名叫紫姬,就趁紫姬熟睡把她帶回家中,收為養女,朝夕相伴,以寄託對藤壺的思慕。幾年後紫姬出落得亭亭玉立,高貴優雅,才藝超眾,十分可人。源氏便把她據為己有。葵姬生下夕霧小公子時,因六條妃子生魂附體而過世,之後紫姬被扶為正夫人。

  桐壺帝退位以後,右大臣弘徽殿女御的兒子登上皇位(朱雀帝),源氏及岳父左大臣一派從此失勢。恰巧源氏與右大臣女兒朧月夜偷情之事敗露,源氏噩運臨頭,在右大臣弘徽殿女御操縱下被迫遠離京城,到荒涼少人的須磨、明石隱居。當地有一明石道人是同源氏公子有姻親的,然隱居鄉野。其女名喚明石姬,從小悉心培養,儀錶不凡(文中說不亞於皇女),琴藝當世獨一無二(文中說其琴技是什麼的唯一傳人),字跡優美流暢(文中說不亞於高貴的貴族)。為排遣寂寞,源氏公子與明石道人的女兒明石姬結合,後生一女,被選入宮中做了皇后。由於天降異兆,朱雀帝又重病在身,朝政不穩。源氏奉召回京輔佐朝廷。不久,朱雀帝讓位給冷泉帝。源氏升任太政大臣 ,源氏及左大臣一門恢復了往日的繁華氣派。源氏建造了集四季景物為一體、蔚為壯觀的六條院寓所,將昔日戀人統統接到院里來住。源氏近40歲時,將朱雀帝之女三公主納為正妻,紫姬終因心力交瘁,病卧在床。早已覬覦三公主美貌的頭中將之柏木趁源氏探病的機會,與三公主幽會,被源氏發現。柏木懼悔交加,一病不起,英年夭折。三公主生下容貌與柏木毫無二致的私生子薰後,落髮為尼。源氏深感自己和藤壺亂|倫之罪的報應臨頭,心如死灰。恰巧紫姬不久又逝,源氏失去了精神支柱,了斷塵緣,隱遁出家。幾年後死去。

  源氏之子夕霧為人方正嚴謹,並不像父親一般處處留情。源氏刻意不讓夕霧仕途太順利,意圖培養。夕霧從小與表姐雲居雁青梅竹馬,兩情相悅,但云居雁之父葵姬之兄嫌棄夕霧官位不高,又一心想送女兒入宮,因此不答應夕霧求婚。夕霧思慕雲居雁不得,恰逢唯光大夫家送入宮中作舞姬的女兒藤典侍酷肖雲居雁,因而與她私通,後成為夕霧側室。後來夕霧終於和雲居雁結為連理,生育許多子女。柏木過世後,與之生前交好的夕霧前往安慰其夫人時,愛上了柏木遺孀落葉公主。落葉公主自感命運凄涼,一直不肯接受夕霧的求愛,最後夕霧在侍女們的幫助下才得遂心愿。源氏過世之後夕霧任太政大臣,位高權重。

源氏之子薰生性*嚴謹。20歲來到宇治山莊愛上了莊主八親王的大女公子,不料遭到拒絕。大女公子病故後,他尋回外貌酷肖大女公子的八親王的私生女浮舟,填補心靈的空白。可是匂皇子深夜闖入浮舟卧房,假冒薰的聲音,佔有了浮舟。當浮舟意識到自己一身事二主後,毅然跳水自盡,被人救起後削髮出家。儘管薰一往情深,多次捎信,以求一見,但終未了此心愿。

同一本《紅樓夢》,魯迅先生曾說:道學家看到「夢」,儒家家看到「淫」,才子佳人看到「情」,革命家看到「排滿」。同一本《源氏物語》也可以有不同的解讀,可以和上文一樣依照中國人的現代的價值觀解讀成一個採花天才的風流傳奇的一生,也可以用日本人對於美學的理解,對於情與愛,性與靈那曖昧的分離和統一,對這本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直到一千多年後的今天對日本文學仍有深遠影響的愛情巨作有截然不同的,或燦爛如櫻花綻放,或沉黯如黃昏永駐的解讀。


對妹子來說genji大概就是種馬渣男還傑克蘇,擱現在,即使他顏值再高也分分鐘讓他滾粗。

但是對一部分漢子來說這貨絕逼人生楷模啊,撩妹手段一流,蘿莉養成,老少通殺,簡直不要太爽。


會不會是反社會人格?


你是不是閩江學院中文系的?我們期末就考這道大題。


我覺得光源氏是情深而又不堅的全書中最悲情的人物,早熟讓他看開了太多事。


只知道日本的「物哀美」來源於此~


我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光源氏計劃。


推薦閱讀:

日本有哪些相對中國落後的地方?
有哪些優秀的日本獨立音樂推薦?有能影響到歐美的音樂人嗎?
為什麼日本武士刀的製作那麼複雜,大概的價格是多少呢? 中國有什麼刀可以與之媲美么?
為什麼日本女人總是要強調可愛?
如果說日本茶道的精神是「和敬清寂」,那麼中國的茶道精神是什麼?

TAG:日本 | 日本文化 | 源氏物語書籍 | 如何看待評價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