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弗洛姆的幾本書(《逃避自由》 《為自己的人》),很喜歡,但不知道在現代心理學的眼光看去,他的理論和想法還正確么,有什麼局限性?另外還有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呢?
01-02
首先,我覺得題主把「正確」看得太重了。題主有必要反省一下:正確的定義是什麼?從社會科學、心理學、哲學等領域來看,我們找不到什麼理論是「正確」的,因為這些理論是無法證明的。或者更準確的說,用卡爾波普爾的看法,是無法「證偽」的。因此,都不是「科學的」理論。如果你要追求所謂「科學」的正確性,那麼,你得去自然科學領域尋找。對於人文社科類理論來說,正確與否的問題其實並不重要,僅僅存在各個人的觀點、立場的差異。在有的時候,或許可以說是對某些問題的解釋的有效性的問題。但從來都不存在所謂的絕對的正確或錯誤。 比如,我們不能說黑格爾、尼采、薩特、福柯是正確的而康德、費爾巴哈、叔本華、哈貝馬斯是錯誤的;反之亦然。
局限性一定是存在的。馬克思早就說過的歷史的局限性,誰都躲不開。比如,弗洛姆對同性戀的看法,從《愛的藝術》來看,就有時代的局限性。
首先需要明白的是,弗洛姆作為法蘭克福學派的一員,身兼多重身份,他是批判學派、精神分析、人本主義的交匯點,而這些領域的研究方法,都和現代心理學的取向不同。現代心理學目前發展出的是通過實驗收集數據,再以精密的統計方法來分析變數之間的因果相關,從而判定假設真偽的方法。心理學一直在尋求自己的科學地位,因此如今的實證主義總算為她贏得了正統科學(比如物理學、化學等)的尊重。在現代實證心理學之前,心理學的發展與哲學有分不開的聯繫,即主要通過邏輯思辨的方式來闡發理論。論據支撐主要是社會現象的觀察,或者嚴密的論證,或者是個案研究(像弗洛伊德那樣)。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研究方法,即思辨與實證的分歧,以現代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它們當然缺乏「科學性」。對於這兩種取向孰優孰劣至今仍在爭論。不過有時候形而上學的思考比冰冷的數據來得更有人情味,更加可靠,說到底,只要能夠很好地解釋社會、人類的現象以及個體的行為,並提出引導的建議和方法,無論哪種取向,都是好的。弗洛姆的理論依然正確。至於馬斯洛,作為人本主義的代表人物,他的理論影響廣泛,至今仍然被不斷引用和發展,「需要層次理論」很好地對人的行為提供了一種解釋,因此我認為他還是正確的。
所以,有一個困惑
弗洛姆《為自己的人》一書,
為應該讀 為 wéi 自己的人? 還是 為wèi自己的人? 如果讀 為 wéi ,那麼意思為,成為自己的人。如果讀 為 wèi, 那麼意思為,為了自己的人。原文英文版標題為 Man for himself 那麼在此看來,應該是讀為wèi?為了自己的人?
最近也在看他的書,確實很喜歡他這種人道主義的觀點和理論,雖然感覺沒有更加深入到很多心理學的本質問題上,但是生活和實踐生活本身就讓這些樸實的道理得到證明了。
推薦閱讀:
※不想工作正常嗎?
※看了噁心的圖片渾身不適,如何緩解?
※韓國大型賽事為何頻出黑哨?
※為什麼大家都不喜歡吹牛的人?吹牛真的傷害到我們了嗎?
※晚上一個人睡覺會害怕,不敢閉眼睛,害怕有鬼怪出沒,一宿一宿睡不著,怎麼辦?
TAG:心理學 | 心理 | 動機 | 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Maslow | 逃避自由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