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出版社的書定價普遍較高的原因有哪些?
印象流,無確切統計數據,但印象中確實是較其他出版社而言定價相對較高,為什麼?
- 版權引進費高,如《抉擇時刻》、《滾雪球》之類 。
- 翻譯費高,注意,這和翻譯質量並不一定成正比。
- 很多書字數多,頁碼厚,時間緊,罵聲多,所以翻譯的壓力還是很大的,因而翻譯費也高。
- 財經暢銷書的價格剛性較強,銷量大,買這些書的人不差錢,如《喬布斯傳》。
- 印裝質量總體較高,因而製造成本也較高。
- 很多中信的書又大又重,鋪貨量大,時間催得緊,因而倉儲物流成本也較高。
- 中信的書營銷做得不錯,這塊預算也比較大,最終還是算到書價裡面去了。
- 考慮實際成交折扣和退貨周轉回收的問題,我覺得中信的書還是很貴,但這並不怎麼影響銷量。
- 總體而言,中信的書還是符合現代商業邏輯的。橫向、縱向來看,和出版業大趨勢總體一致。
謝邀。
一提到定價的高低,往往會想到是不是成本高導致了價格高,這個是大眾能夠接受的順理成章的想法,但我想中信社圖書的定價絕不是簡單的以成本來定價的。引進版權的圖書與一般圖書相比,額外增加的成本是翻譯費。這個費用是相對固定的,對於不同銷量的圖書來說對價格的影響不同,圖書銷量大的其影響就相對小。
那麼,一個出版社整體定價的高低應該有個更全面的考慮。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取決於中信社的定價策略——走高於市場平均定價的策略。相應的從圖書內容、印裝上與其相適應,也是質量較高。
第二,是讀者對價格的適應性。90年代末,圖書界有個黃金18元的說法,市場書定在18元最好賣,2000年後28元成為主流價格,而現在大多的暢銷書在38元、48元這樣的價格。讀者對圖書的適應價格在提高。
第三,對細分讀者領域的判斷。我看了看中信的圖書品種,集中在管理、經濟、勵志、理財類,這類讀者群購買力較強,能承受的價格也較高。
最後,簡單說說中信社哪些書定價過高,往往是那些非引進版權的、32開的、頁數不是很多的圖書,這些書的定價也在30元以上。圖書價格的高低,有個直觀的判別方法,就是用書定價除以印張數。對於正常紙張非彩印的圖書,如果這個數字大於4了,那就是很高的定價了。圖書還有具備商品的屬性。一方面是根據成本定價;更重要的是,根據需求定價。只要讀者願意並且能夠承受,價格就是合理的。
高或者不高是相對的。對於專業類書籍,一本畫冊幾百元,一本專業書籍百十元,你說高不高?
道理是一樣的。需要,就是合理的。因為長得好看。
一,作者版權費,其中有些是暢銷書作者,有些作者甚至是諾貝爾獎 獲得者,有些作者即便給出很高的版費,人家也不願意自己的圖書在中國出版。所有這些造成市場研發費用過大。二,翻譯所佔成本也比較大,不光精通英語,還需要翻譯作者是這方面的專家。比如《思考,快與慢》,《21世紀資本論》,就算你精通英語,如果不是這方面的行家,估計也很難翻譯出來。三,中信的市場營銷費用也很高。四,做工精美,紙張過硬。圖書封面設置精美,工藝也很多,比如覆膜,燙金,燙銀,腰封,激凸等。五,即使這樣,我認為中信圖書的利潤率還是挺高的,因為具有不可複製性,不像公版圖書誰都可以印,比如西遊記,安徒生童話,具有全國唯一性。否則就是侵權,盜版書除外。 附:經管類圖書個人最喜歡的三個品牌:湛廬文化 中信出版 機械工業 ,湛廬文化的圖書是理論與實踐結合,中信偏重理論,機械工業偏重實踐。 當然這三個社的書價都挺貴的。
中信圖書具有一定的專業性,集中在管理、經濟、理財類,除了因為這部分人的購買能力高,另外一個原因是越具專業性的圖書,讀者對其價格彈性越小,一是因為替代商品較少,二是需求剛性較大,因此出版商可以要求更高的定價。
財經類的書,價格彈性不高,只要選題好,有貨,用戶對價格不敏感;再者,渠道成本越來越高,線上的打折,線下的讓利,相互之間衝突不大
印象流的問題,印象流的回答1、主打財經類書籍或暢銷書。而大部分財經類受眾往往不是沒錢看書,而是沒時間看書。暢銷書往往是公司採購發放的對象,價格彈性比較小。和整個出版界比價格高,放在財經類或者是暢銷書類中比,價格應該算正常。2、雖然價格高,但是初始折扣也夠高,實際價格也就不過如此。
我覺得一本書訂價高不高主要是看它值不值.
一本書如果訂價很高,但是如果值的話,普遍來說是不會認為定價太高的.(參考大多數專圖書)
印象中中信出版社內容新穎,所以圖書質量參差不齊,銷量上不去,導致成本居高不下,部分圖書質量差的話就會給人訂價很高的印象.作為對比,部分機械工業出版社的書訂價也很高,但是很少給人訂價高的印象.中信的書主要目標讀者群是中產階層和商界精英,在常人看起來有些過高的書籍價格其實在這些人看起來都無所謂的。
其次書籍質量的過硬,以及大量的外文引進書版權費都比較高決定了書籍成本不會低。
綜上所述,中信的書籍價格較高是很正常的。
1、渠道強勢,預期銷量大,在引進版權時出價有底氣。在部分書目中的優質版權,已形成壟斷格局,這是規模優勢。
2、高額的版權引進費用,需要精美的包裝、高調的宣傳和推廣,這是爆款策略。
從版權引進,到翻譯,到包裝,到宣發,每一個環節成本都偏高於行業平均水平,最終這些都會在定價上表現出來。
這些方面的知識,可以參考中信出版譯作《爆款:如何打造超級IP》。
3、從傳播的角度講,知識的質量和受眾人群數量呈金字塔結構,越是高端的內容,就越只能在小眾的圈子裡傳播,只能通過高定價來獲取利潤。商業財經類書籍的受眾人群要少於一般通俗讀物,多於一些工具類軟體叢書,這也是為什麼一些軟體教程類圖書定價離譜的原因。
樓主可以想一下中信書店都開在哪些地方,面對的消費者是哪些人群。
品質高就行了
中信出版社做的都是暢銷圖書,基本招收的都是優質稿件,這是需要付給作者版稅的。
1.除了上面基本說的,成本是定價考慮的基本因素。(稿費、紙張、發行、宣傳等吧啦吧啦)
2.碼洋(冊書×定價),出版行業非常看重這個,書的定價越高意味著碼洋越大, 在申領項目、資金,上報有關單位時有更大的優勢,說白了就是政績工程的一部分,你懂的。 ——樹上微出版感覺國內的書還是便宜的很啊。。
現在基本上都68+了吧?
拜託別把翻譯費加進去行嗎?就我所知的情況,引進費用很高的書給的翻譯報價也是「呵呵呵」,高不到哪去。
還有,不是定價高,而是大部分書的價錢沒提上來,以及國人不願意花錢在這上面,當然,歸根結底是因為窮。就是因為老羅給他們做了很好的口碑廣告,以致他們自己覺得有資本。
推薦閱讀:
※在出版社做編輯沒有錢途,是不是意味著選錯行了?
※了解編輯的各位老師們怎樣看待和評價編輯工作?
※出版社編輯的日常工作都有什麼?平時是怎麼運作的?
※古籍讀哪個出版社的最好?
※《微博改變一切》為什麼會是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的?上財的出版社很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