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香港 TVB 那麼受歡迎?
TVB死忠粉一枚,看過的tvb劇集數量已經完全數不清了。
我習慣把tvb的劇集分為兩個種類,一種是《溏心風暴》之前的作品,一種是《溏心風暴》之後的作品。在這裡絕對沒有貶低這部劇的意思,只能說由於這部劇在香港造成的空前轟動,讓tvb的電視從業者意識到師奶這一收視群體的重要性。
自那之後,「一家人齊齊整整坐在一起吃飯」的鏡頭開始逐漸增多,並且成為了產生戲劇衝突的重要情境。另外,也因此湧現了很多熱衷於喊口號的「溫馨家庭」,比如《公主嫁到》和《當旺爸爸》,此兩部劇,no law to see!我為什麼開始看tvb?
《溏心風暴》之前的劇集為大陸的觀眾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門。
此前,在tvb的各個劇集中,精英文化是主導。第一種,職業劇,比如《壹號皇庭》《妙手仁心》《衝上雲霄》,那時候還沒有美劇的大舉入侵,在大陸的我們終於看到,原來人還可以有這樣一種活法。每天出入中環的各種高檔場所、西裝革履、為人豁達、觀念開放、充滿正義感和社會責任感。第二種,可以稱之為豪門恩怨商戰劇,代表有《創世紀》《天地男兒》《我本善良》等,同樣的,這種類型的劇集讓大陸觀眾看到,原來人不一定只有黑白,但是只要他堅持原則不觸犯法律(不直接害死人),那麼他就是正義的。第三種,刑偵劇,最典型的《刑事偵緝檔案》、《鑒證實錄》。與大陸刑偵劇的人物角色臉譜化,案情簡單化相比,tvb的刑偵劇簡直溫情滿滿、獵奇滿滿、罪犯一般非帥即美,並且背後的故事感人泣下。第一次知道人格分裂,是因為tvb;第一次知道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也是因為tvb;第一次知道原來女人可以喜歡女人,還是因為tvb。第四種,愛情喜劇,典型的《天降奇緣》《十萬噸情緣》。劇情輕鬆搞笑,有情人終成眷屬,主題向上,並且三觀正確。綜上,這樣的tvb讓我不得不看。其實,現在tvb的劇集類型也無非是以上幾種,只不過弱化了精英文化這一點,更強調家的概念,看起來更「接地氣」。另外,由於在香港電視市場一家獨大,沒有有力的競爭對手,製作方和演員青黃不接,下坡路也在所難免。
即使越來越爛,為什麼還要看?
tvb對我的影響非常大。首先,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東北人,因為tvb,我能聽懂粵語,雖然我不會說也不會寫。看金像獎頒獎禮的直播,不需要字幕也可以完全聽懂他們在講什麼;之前去廣州出差,在跟當地人交流的過程中,只要對方口齒足夠清楚,就能聽懂對方講的話。對於這一點,我也很驚訝。
其次,由於我現在一個人在外地工作,下班之後閑來無事就會打開電腦,看著劇集中的一家人熱熱鬧鬧,甚是放鬆和享受。最後,tvb陪伴我走過了許多歲月,看他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真心希望tvb可以重拾輝煌,不過可惜tvb近些年的作品就像是選出來的港姐,一年不如一年。唉……1.喜歡粵語,喜歡香港文化2.從小開始看TVB.已經有一定的情結了3.劇情相對來說不拖拉,而且比較合理,三觀也比較正,而且看一些職業劇,例如法證先鋒,衝上雲霄,一號法庭這類的能夠加深自己對不同領域知識的了解,當然,也因此會有很多人因為TVB而想要成為律師。4.最重要的就是看的很入迷,當真正喜歡一件事的時候可能理由就沒那麼重要了吧。
第一、不同人群喜歡不同種類電視劇原因在於節奏不同,TVB劇比內地劇、韓劇節奏快,比英劇、美劇節奏慢,比較適中。
第二、很多人會對白種人臉盲,再加上語言限制,看了字幕就來不及看人臉,就算看了人臉也可能會認錯,或者名字記不住,還要分析快節奏的劇情,實在無福消受。
第三、就我個人而言,鍾愛TVB演員的表現派演技,一看內地假惺惺的體驗派就一頭冷汗。並不是說體驗派不好,而是門檻高,不是誰都可以把握。表現派好像大眾喜聞樂見的連鎖店快餐,製作便捷,但可以用固有程序保持風味;體驗派好像滿漢全席,牛逼哄哄的,但沒幾個人能做得好吃。
第四、宣揚普世價值,宣揚真善美,貼近民生,親情至上。
第五、最近兩年TVB也開始學英劇美劇搞快節奏重口味之類的,但又模仿不到精髓,有點邯鄲學步的意思。律政劇的中心思想可以看出開始傾向於左派,出賣當事人被告的律師主角受到歌頌,法官和律師合夥作假證供伸張正義之類的劇情時有發生,這在過去的TVB劇中是絕不可能出現的,不知道我黨在其中做了什麼工作還是他們自我閹割。
個人觀點(其實很多和樓上有重複):1,專業,敬業2,職業劇和時尚劇有一定專業知識背景,符合滿足大眾興趣和審美3,承載文化——雖然台詞總是那些「枯燥無味的廢話」,但其實是在不斷「灌輸」著香港或者說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價值觀,這也是我喜歡TVB的最主要原因。看著電視劇里的「虛情假意」,反思自己身處現實社會應該堅守什麼樣的原則。
TVB的核心競爭力有警匪片、懸疑劇,這是大陸和台灣沒有的優勢,像最近的《潛行狙擊》《怒火街頭》,第二個特點就是群戲,沒有另一個製作單位有這樣的特點,這種人多營造出來的錯綜複雜、撲朔迷離,看起來就像鄰居或是親戚家的情況,可不就是嬸嬸婆婆們的心頭好。
坦白說,更多的是一種習慣了。順便學一下粵語……
我去年由於對大陸劇以及TVB2000年之後的劇集的深惡痛絕以及對美劇的厭煩,我翻了2部90年代老劇出來看,邊看邊讚歎(因為有大陸劇做對比),一部是《大時代》,一部是《我本善良》。我根本就不關注劇情了,我邊看邊搜索編劇以及編曲,同時看了一些文章,我覺得大勢已去,時代造就精品,我所要做的不是寄希望於TVB,而是翻80-90老TVB出來,當舞台劇來欣賞:1. 劇本。當時的編劇都是拚命三郎,而且最重要的是:夠狠提供相關背景:我長大的城市經常被叫做「四川十大暴力城市」,而且90年代本來就是個無比混亂的時代,我的成長經歷就是:我目睹過學校師兄被撕票之後的靈堂,我有聽過我阿姨給我描述的在醫院裡面黑幫的射殺,我也會對我同桌(本市公安局長小孩)描述暑假買drug的經歷嗤之以鼻,然後對初中時候我們班用某種葯代替drug產生幻覺的行為感到無比好笑。也曾經吃面的時候看到某男在用菜刀追自己婆娘,看了一眼繼續吃面。我沒有誇張任何情節,我生長的時代決定我無法接受目前所有大陸劇,我上次還嘲笑我那香港朋友看花千骨,除了我上次給quora推薦的《娘要嫁人》,畢竟是蔣雯麗這群60後領銜,而且編劇是嚴歌苓。所以我無法容忍不夠「狠」的編劇,因為這些人根本沒有經歷過真正的社會,無法反映現實社會。大時代有多狠,看看原版就知道了,大陸版本已經被刪節了,丁蟹撒尿來洗手的場景都拍出來了;而且一般電視劇的主角都不會死光,至少留一個,但是這部戲的處理就是:讓他們全部死掉。2. 編曲和歌詞:顧嘉輝的演唱會去年我專門找來聽,老頭非常有創造力,把粵曲元素和現代歌曲融合,創作出了canton pop,而且後期他也有去紐約進修。我每次聽我小時候80年代的TVB武俠歌曲的時候,就跟打了雞血一樣,現在偶爾不小心聽到大陸的配樂,我就想說:what the heck is that?歌詞就不用介紹了:多半黃霑做的,質量不容懷疑。比如我的最愛,82版本的天龍八部的配樂就是兩位大師的合作:黃霑和顧嘉輝也是本人會唱的不多的粵語歌之一(由於某香港人每次的打壓和糾音,我早就失去了學粵語的動力),另外一首我唱的熟的是《獅子山下》。:D
女兒意 英雄痴
吐盡恩義情深幾許
塞外約 枕畔詩
心中也留多少醉
磊落志 天地心
傾出摯誠不會悔
獻盡愛 竟是哀
風中化成唏噓句
笑莫笑 悲莫悲 凝悲忍嘆
此刻我乘風遠去 無可奈
往日意 今日痴 從今痴淚
他朝兩忘煙水裡
磊落志 天地心
傾出摯誠不會悔
獻盡愛 竟是哀
風中化成唏噓句
笑莫笑 悲莫悲 凝悲忍嘆
此刻我乘風遠去 無可奈
往日意 今日痴 從今痴淚
他朝兩忘煙水裡
3. 演員:骨灰級的主角配角們。 當年的演員有多努力?周星馳每次都要跑去偷看萬梓良的劇本,因為萬梓良喜歡把重點部分標記,所以一到那個鏡頭,周就會卯足了勁去飈戲。而且我小學的時候看的俠客行是梁朝偉主演的,包括絕代雙驕也是,所以他搞笑的神情給我留下印象太深刻,以至於我完全無法接受他後來在電影裡面裝深沉。俠客行80年代版我不貼大陸版了,大陸版誰演的?我同學,我中學和小學隔壁班同學,也是一個機關大院的,張紀中做的導演,你們搜索一下就知道我為什麼完全不能忍!
disclaimer:我不是完全不接受大陸劇,我要看演員,編劇和導演表,目前我最愛的大陸劇就是這幾部:《紅樓夢》80年代版;《紐約人在北京》,我愛姜文《大宅門》 《幸福就像花兒一樣》我N年前給我香港朋友推薦這部,當時孫儷還沒跟她那口子火起來,還沒演出甄嬛。以及我上面提到的《娘要嫁人》還有一大堆80-90年代的大陸電視劇,我突然忘記好多名字了
比如《好爸爸壞爸爸》,《16歲的花季》總之,電視劇主創人員必須是60後。:)Geez, I"m soooooooooo OLD.我們這一代人能看懂電視劇的時候正好電視已經普及,但是電腦還沒普及,所以只好守著電視機,所以只能等電視台編排啦~
最初啟蒙的應該是94版朱茵張智霖的《射鵰英雄傳》,當然,那時候我才兩歲,還是看不懂的~等到五六歲的時候看的,一遍又一遍,朱茵真的把黃蓉的俏皮演的淋漓盡致啊~ 紫霞仙子在我心目中的地位都沒有黃蓉高。後來《神鵰俠侶》小龍女(李若彤飾)真的太靚啦~可惜郭靖和黃蓉就差很多啦。再後來《天龍八部》,王語嫣(李若彤飾)和段譽(林志穎飾)都是我很喜歡的顏值高的靚仔靚女啊。從此入了古裝坑再也出不來。
本土的電視劇能夠看靚仔和靚女的都是言情劇,但是對於我這種從小愛柯南比愛百變小櫻多的推理懸疑愛好者來說,本土的《重案六組》雖然也可以入的眼,但是畢竟顏值就差點啦。
後來就看《談判專家》《陀槍師姐》……各種破案。(稍後補充)tvb很多電視劇比較寫實,會讓人覺得就是身邊發生的事。
體現在細節上的精良的製作,尊重華人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 這兩個,大陸戲都做不到。
首先,是一種習慣,小時候內地娛樂節目貧乏,是TVB的劇集陪我們走過了童年,甚至是青少年的時光。所以當我們看到TVB的時候,先不論劇集是否好看,第一個感覺便是,親切。第二,TVB還是有很多認真演戲的演員,很多時候,使他們撐起了一部劇集。
1、認真TVB拍劇雖然很師奶,但是很認真,有誠意做事情,香港的文化就很敬業,打工也要打出精彩來2、價值觀「最緊要是一家人齊齊整整吃餐飯」,「阿媽喊你得閑回屋企飲糖水」。小時候看這種台詞簡直不明所以,大了明白這大概是香港很重要的價值觀,追求世俗的成功之外,家庭是不可忽視的核心。反觀大陸劇除了婆媳就是宮斗,搞毛啊,小孩子看了都不知所謂
1 港劇起碼說清楚了故事是什麼,內地很多電視劇連最基本的故事情節都讓人摸不著頭腦;2 TVB的演員大多經過培訓班之類的,演技什麼的還是很自然的(這也跟有不少老戲骨以及很多劇集類型化有關);3 節奏比較快,敘事不拖泥帶水,鏡頭也很簡潔;4 很多編劇確實有水準,這點和英美劇比較像;5 產量高,覆蓋層面很廣,有師奶劇有偶像劇有劇情劇,符合大眾的要求
雖然很多橋段都抄美劇的,但還是比國產的狗血家庭婆媳倫理偶像劇好看多了。
1.香港電視台的選擇性很少,在近年沒有增發拍照的情況下,只有tvb和亞視,而亞視的產量不是很高。2.tvb對於很多人來說,象徵是一個時代。是很多人的回憶(起碼對我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回憶)3.tvb的劇集模式學習美劇,相對於內地電視劇來說,要成熟的多。4.誰都願意在銀幕前看看帥哥和美女,tvb滿足了很多這種要求的觀眾
裡面最特別的就是人情味。鄰里街坊、兄弟姐妹、單位同事,之間的關係來往。中國傳統社會是以村落為核心的,這些事情給人們找回了那種最傳統的價值觀。
小時候坐在地上看醉打金枝,陀槍師姐,小學邊做作業看掃黃先鋒,掃黑先鋒,初中守著看阿旺,酒店風雲,賭場風雲,高中熬夜看金枝欲孽,大學追劇潛行狙擊,看使徒行者…太多太多了。現在上班了,看看警犬巴達,律政強人,真的,成長中看TVB就是一種習慣,一種感情寄託,看著那些老不換的配角,就覺得親切。昨天又翻出家好月圓。作為一個四川妹子,覺得TVB和香港就是美好快樂的生活,老朋友。就這樣。雖然很多人說TVB不行了,但是我還是會繼續看的,老朋友落寞了,不會不要他的。
因為習慣,從小看到出來工作,一家人坐在電視旁邊就是TVB,不管是放學時候的卡通片。還是8點以後的電視劇。這是廣東常見現象了。。。
看完這個你就知道內地劇和港劇的區別了!
我來說說我看TVB的原因吧。
我不是廣東人,大學以前只看過一些很經典的TVB劇,都是引入到大陸換成普通話的那種,那時候並沒有TVB的概念,只有一個統稱的理解,港劇。
高考考來了廣東,學校以廣東人為主,為了更好地融入這個群體,便開始了看TVB學白話的過程,就大一第一學期就把幾年的TVB劇全看完了,也順利地實現了半年會聽,一年會講的過程。
雖然學會了白話,但TVB卻從此離不開生活了,原來的電視劇品味並沒有變,一直很喜歡看歷史題材的劇,美劇也偶爾看看,但一些家庭倫理、愛情糾葛、青春偶像劇是從來不看的,只是從此以後看的劇里又多了一項:TVB,我更習慣把它當作是一種類型的劇,和歷史、科幻等等都是一種類型,不論是家庭倫理還是警匪片,都是TVB,因為有著獨特的標籤。
舉個例子,作為一個從來不看家庭倫理劇,高中時還嘲諷我媽看台灣幾百集《意難忘》的人而言,我居然一直在看《愛回家》,現在已經播到了814集,我也不知道是怎麼看過來的,就好像習慣了每天中午休息點開優酷,輸入愛回家,然後跟隨著那一家姓馬的人的生活,或哈哈大笑,或感動情深,現在想來這也許就是TVB的本質吧,原來的TVB有著各種大劇,金庸的武俠惟妙惟肖,現在的大陸各種翻拍都不敢恭維,但現在的TVB更像是為了香港人的日常生活而打造的生活調味品,更多發生在身邊的故事,更多家庭的小感動,跟多能觸及心靈的地方,雖然我經常開玩笑說,TVB是看完了就不記得劇情的片子,因為場景、演員乃至劇情很多都驚人相似,也沒有很多大製造,但卻樂此不疲,更多也許追求的是一種細緻的感動,至少他們是在用心去拍一些生活,而不是單單為了錢,而不是於正之流,也沒有那麼多奇奇怪怪的服裝師、化妝師,更體現出一種生活中的用心。
做一個比喻吧:
大陸劇:更像是擁有財富之後貼上來的庸脂俗粉,他們有著花花綠綠奇奇怪怪的裝扮,他們年輕而有活力,但他們卻沒有真心在此,沒有一個女人該有的內涵美劇:更像是高高在上的女神,顯得高貴而脫俗,但卻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
TVB:則像是始終陪伴在身邊的糟糠之妻,她一直陪伴你,雖然容顏不在,卻在生活點滴中給予無盡的支持和愛推薦閱讀:
※為什麼廣東省可以看TVB?
※如何評價《使徒行者》這部港劇?
※在大學裡怎樣跟一個喜歡看《古惑仔》的,很有野心的人相處?
※beyond的《喜歡你》第一次演出時什麼時候?
※如何評價《使徒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