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三聖即主尊彌陀左大勢右觀音是表法凈土實修方法嗎?光從外在念一句佛,能否就斷定此人沒如理如法修念?
問題相關鏡像來源:是不是有很多學佛的人學的觀點極端了?為什麼?
此疑問,來自"3.整天念「阿彌陀佛」,然而我覺得他們並沒有什麼學識、智慧、思想或過人之處,貌似對佛學也不怎麼理解。"是不是有很多學佛的人學的觀點極端了?為什麼?的相關回復,共有四則回復如下:
一、以下是點贊最高的一則師友的回復
3、整天念「阿彌陀佛」,然而我覺得他們並沒有什麼學識、智慧、思想或過人之處,貌似對佛學也不怎麼理解?
回應:梵語japa:指唸誦,稱誦、唱誦」,以聲音切入。
梵語anu-smrti:指憶念,以思維切入。
以上是完全兩種不同領域,部份民間信徒卻將兩種領域合而為一變成「口唸」。
佛指「覺悟」,佛經所指的「念佛」於梵文是buddha anu-smrti,即是「憶念覺、佛隨念」,指憶念覺的智慧、言教、身教,然後學習效法,全部跟回憶有關。
如果部份民間信徒有「學識、智慧、思想、過人之處、對佛法理解」,就不會如此神神化化地「唸唸有詞」了。
二、3.整天念「阿彌陀佛」,然而我覺得他們並沒有什麼學識、智慧、思想或過人之處,貌似對佛學也不怎麼理解。
念佛就相當於敲擊佛的網站,接受清凈的能量。佛法是清凈的,清凈可以生出智慧,因為智慧是自性本來自然含藏的,不需要外界的接觸和經歷就能獲得。
三、3.整天念「阿彌陀佛」,然而我覺得他們並沒有什麼學識、智慧、思想或過人之處,貌似對佛學也不怎麼理解。
第一、別人可能比較少看或看不懂佛經或者看般若空性(我以前看也挺一頭霧水的),又或者是因為沒有時間可以靜下來聞思佛理,只能抓緊時間多念佛了。第二、你的智慧不智慧、有沒有學識的標準是什麼呢?第三、別人的過人之處,要在你眼前呈現嗎?你有多少接觸別人的時間,了解對方了嗎?
四,3.整天念「阿彌陀佛」,然而我覺得他們並沒有什麼學識、智慧、思想或過人之處,貌似對佛學也不怎麼理解。
3吾病就醫 得葯未知其所以然 故窮研病理、藥理 如今墳頭草已尺許高矣
彼行將就木之人 不知輕重緩急 將與吾類也汝得葯既服 信醫耶 信葯耶 焉知彼於佛不具如此之信耶 何故此為常情 彼為極端 附註:以上所引個別回復中,涉及感性經驗(包括種種感應等等)與理性認識(文字般若等等)的關係問題。特援引當代我們社會主流哲學觀點如下:
(1)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相互滲透。在人的實際認識過程中,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總是交織在一起的,既沒有純粹的感性認識,也沒有純粹的理性認識。感性認識是在理性認識的參與下進行的,是用概念、判斷等理性認識的形式來表達的。因而感性認識中包含著理性認識;理性認識以感性材料為基礎,而且理性認識要以語言(一定的聲音)和文字(—定的圖形)這種感性形式來表達,因而理性認識中包含著感性認識。總之,理性認識和感性認識是辯證統一的,統一的基礎是實踐。
(2)割裂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統一,會導致經驗論和唯理論。經驗論認為,只有感性認識是可靠的,而理性認識是不可靠的。唯理論認為只有理性認識是可靠的,而感性認識是不可靠的。兩者各執一端,都是錯誤的。實際工作中的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也犯了類似經驗論和唯理論的錯誤。實際工作中的經驗主義片面誇大感性經驗的作用,輕視科學理論,把局部經驗當作普遍真理,到處搬用,教條主義片面誇大理論和書本知識的作用,輕視感性經驗,一切從本本出發,把理論當成萬古不變的教條,生搬硬套。
謝邀。
《溫馨提示:真巧合,題主問題引用了本人「部份發言」,但千萬不要混淆視聽,漠視上文下理、斷章取義,只將本人部份語句輯錄,大雜燴一樣,此乃對本人及讀者不公平的,題主動機有誤導別人之嫌,讀者必須明察秋毫》
( &> o &< )
否則筆者被人拖出去重打20大板就不得了,筆者屁股不算肥大,恐拍承受不了,我很怕痛的。
如果沒有人再「惡意編輯」,筆者秉持分享精神,現在回答如下:
以下連結道出了念佛的怪圈及盲點,更解釋了念佛的本意,如果題主願意花時間研究,可能會令閣下知道念佛功德何來?
《如何看待這句話 : 念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
Handsome :回應這個問題,就必先要搞清幾個字~念、佛、經、咒,如果連這四個字都搞不清楚,又憑什麼回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008965/answer/247884601《年輕人如何修念佛法門?》
Handsome : 如果不明念佛之意,念十世也是無法契入極樂浄土的.....?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786919/answer/225149519?《為什麼要意念佛,心無一念的口念佛不好嗎?》
Handsome :憶念佛、稱名,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領域,「稱名」是呼喚求救的意思......?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059286/answer/205611405?
《「老實念佛」不好嗎?為什麼越來越的的人說沒有用?》
Handsome :在印度雨季的三個月期間,僧眾集結在一起修行居住,這期間僧侶不允許隨意外出......???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2080291/answer/194938848《怎麼修凈土法門?》
Handsome ;真正念佛,就是應如「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云:「二人相憶,二憶念深」......????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407569/answer/153020522?《人生面臨絕境時,至心念誦佛號菩薩聖號能否得到人生轉機?》
Handsome :過去曾在20年歲月分別將中文佛號、梵音佛號、中文咒語、梵音密咒作出修持......???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2367229/answer/199303669《佛說阿彌陀經經文說一心不亂,可否請師兄用最易明表達解說?》
Handsome :以下是筆者將所得「念佛、稱佛名號」之傳承,於此刻作一次相關撮要分享,不存在讀者相不相信......?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458829/answer/209558054?言歸正傳......
問:凈土三聖即主尊彌陀左大勢右觀音是表法凈土實修方法嗎?光從外在念一句佛,能否就斷定此人沒如理如法修念?
答:題主所問,聞重點在「光從外在念一句佛,能否就斷定此人沒如理如法修念」,這是整句發言之題眼所在。
明白以上連結所說的經文內涵,可能會得到適合解釋。
有人不懂得japa是什麼,胡說八道,竟然認為瞎說?
佛陀時代,所有牽涉japa叫「念誦法門」,佛陀的名號、陀羅尼是一種音頻,透過梵音呈現,全部代代有傳承,剛才有答主形容為是「瞎說」,只顯發言者的無知,意所想、口所言、身所行,稱「三業」。
japa:以聲音切入。 an~usmrti以:以思維為切入。
此乃兩個不同的手段,竟界定為瞎說?難道發現這今世不準備在說話嗎?以聲音切入作為修鍊手段,就好比我們用說話跟別人溝通,這是一個切入點。
梵音影響人類三脈七輪,佛號本身就是由原力所呈現的一種密碼,由16母音、35子音,配合60種技巧,所產生的一種念誦法門,千萬不要無知啊!
P.S 放馬過來,匿名提問?這個面具下的人,猜猜我知不知道你是誰?
幫助本人賣廣告,實在痛哭流涕地感恩......
看到問題,腦子裡浮現了一個成語「掩耳盜鈴」師友,你以為匿了名大家就不知道你是誰了嗎? 「師友」哈哈哈。還匿名?其次,你說了一大段我都不知道你到底想表達什麼?你斷章取義複製別人的文章片段,究竟有什麼目地?別人有清凈的傳承和系統的學習,所以對念佛有很完整的解釋,我們很多人看了都非常受益的。如果你有不同意見,可以交流啊,你這樣算什麼??鬼鬼祟祟的見不得人嗎?還是沒話找話博關注??放心,我一定不會關注你的
謝邀:
佛教中有不同的宗派,而作為一個宗派,能夠成立,有幾方面的因素:宗派的名稱、傳承、判教體系和獨特不共的行法。
- 佛教宗派是由一代代祖師大德傳承下來的,理論體系,修行法門是完備。這就是所謂的「正統」」傳承「。你要學某一宗,那麼必然要依此宗的傳承來。此宗祖師大德的言論、經典為準,而不是自己一個人瞎捉摸,或者隨便以誰的言論為準。
回應:梵語japa:指唸誦,稱誦、唱誦」,以聲音切入。
梵語anu-smrti:指憶念,以思維切入。
以上是完全兩種不同領域,部份民間信徒卻將兩種領域合而為一變成「口唸」
- 這種說法純粹瞎說。「意在身先行」。最簡單的道理,請問開口念佛,這一念是從哪裡起的?必定心中先起念佛這一念,然後由口發出。難道嘴巴自己會動的?舉個俗氣點的例子:你開口罵人"XX的"的時候,是誰「指揮」你的口的?難道你罵人了,你說不關我事,是我嘴巴自己罵的,我心裡沒罵你,你看別人會不會揍你?
- 從另一個角度講開口念佛,心口合一。又怎麼不是憶念呢?所以凈土宗講念佛有四種:「觀想、觀相、實相、持名」。而又因為持名念佛一法,我們凡夫最易下手(基本人人可念,人人能念,上至80歲老人,下至幼童),收機最廣,而最為凈土宗所推崇。
所以印光大師也言: 持名、觀像、觀想、實相,四種念佛,唯持名最契機。持至一心不亂,實相妙理,全體顯露,西方妙境,徹底圓彰。即持名而親證實相,不作觀而徹見西方。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門,成佛之捷徑。今人教理觀法,皆不了明。若修觀想實相,或至著魔,弄巧成拙,求升反墜。宜修易行之行,自感至妙之果矣。
- 再來看看經中怎麼說的:《佛說阿彌陀經》: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 《佛說般舟三昧經》佛言。菩薩於此間國土。念阿彌陀佛專念故得見之。即問。持何法得生此國。阿彌陀佛報言。欲來生者當念我名。莫有休息則得來生。
-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舍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
整天念「阿彌陀佛」,然而我覺得他們並沒有什麼學識、智慧、思想或過人之處,貌似對佛學也不怎麼理解?
- 這種說法都懶得吐槽了:去把凈土宗歷代祖師的生平過一遍。。。再來說對於佛學有沒有理解。
- 多的不貼了:永明延壽法師中國凈土宗第六代祖師,亦為法眼宗三祖。延壽大師在常住永明寺期間常為七眾弟子授菩薩戒,日定一百零八件佛事為常課,主要是受持神咒、禮佛懺悔、誦經、坐禪、放生、說法等,每夜則於曠野施食予鬼神等類。此外每日定念十萬聲阿彌陀佛聖號。
清代雍正皇帝在御制《萬善同歸集》序文中云:「近閱古錐言句,至永明智覺禪師,觀其《唯心決》、《心賦》、《宗鏡錄》諸書,其於宗旨,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至高至明,至廣至大,超出歷代諸古德之上,因加封為『妙圓正修智覺禪師』。其倡導之地,在杭之凈慈。敕地方有司,訪其有無支派,釋人承接,修葺塔院,莊嚴法相,令僧徒朝夕禮拜供養。誠以六祖以後,永明為古今第一大善知識也!」又於《宗鏡錄》序文贊延壽大師曰:「實為震旦第一導師」。
- 別的不說,能說這種話的,先去把大師的《宗鏡錄》過一遍再說,此書的義理都不說了。只說曾經看時,光看祖師文筆都快跪下了。當真是句句成詩。祖師一日十萬佛號,也是整日念佛,是否也是「沒有什麼學識、智慧、思想或過人之處,貌似對佛學也不怎麼理解」?
念佛一法,「淺者得其淺,深者得其深」。「淺人當作淺法看」,對於佛法沒有圓信圓解,不深入經藏之人,當作淺薄法門,當作愚夫愚婦的法門,卻不知道「大道至簡」,不知此念佛一法「至直捷穩當,至圓頓了義,不可思議」不知「若人專念彌陀佛,號曰無上深妙禪」。不知「豈知念得阿彌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極則教理,都在里許,千七百公案,向上機關,亦在里許,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三聚凈戒,亦在里許。」
- 為什麼不知呢?因為若修行沒到這步,上段種種話,是不會「入理入心」「深刻體念」的,是不懂其中的道理的,這就是「淺者得其淺,深者得其深」。你真實際去修行了。自然知道此一法門的妙處、深處。真明白了,即心即佛,念此一句佛號,本即「作佛」。這時候你的一句佛號,即是你的願作佛心,與菩提心相應。即是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個時候,念佛一法的圓頓、深妙之處自然有體會。自然「得其深」。此時佛號還是那句佛號,「心」已不是那個「心」。
其實這些疑問,這個問題不該有的,這就是學佛不依經典,不依傳承。所以無法分辨,很容易被各種各樣的言論左右。若真要學凈土法門,把凈土的經典好好讀讀,把歷代祖師的言教、註疏好好讀讀,依之老實修行。而不是網上誰的言論。學佛遠離知乎。。。
- 別人有修無修不重要,自己有沒有實修才重要。
- 凈土宗的念佛實際上是一種「定功」。什麼叫功夫到家呢?逆順境中第一個念頭永遠是「南無阿彌陀佛」。功夫再好的,是夢醒一如,念念都是佛號。
- 雜阿含經里也有念佛升天的經文,具體那部經我忘了。
簡單說:他們不需要有太多的智慧和學識,只要把凈土三經的內容看懂,然後照做就可以了。這是凈土修行的核心保證。而懂佛理,說白了就是在這個照做的基礎上再加一層保險,即我不是一味的相信,而是通過理論分析,這是極其可能和有效的,所以,願意照做。然而,只是可能,還是需要願意相信這個,願意往生凈土這樣的核心才會出現照著做的這件事,即信願行。所以,我說,懂佛理只是加一層保險,然而不能說是核心的保證。而下面 ,就從這個保險的角度通過佛理去說一下,為什麼凈土宗是符合佛理的核心緣起法則的,而且修行方式是會見效的。
為什麼凈土的存在符合緣起法則呢?即即便站在根本乘的角度,也不能否定凈土的存在性:去極樂世界是按照臨終一念而去,符合去生到任何世界的投生之理,只不過此時一念的內容是呼喚阿彌陀佛往生凈土的深切願望。無論是什麼樣的眾生,只要臨終一念是這樣的,那麼就可以去極樂世界。而這個臨終一念達到這個狀態,其實不能說就很輕鬆,但是,總比證得涅槃,解脫要容易多了。最低的保證值,是在須陀洹果上的,即能保證自己不墮惡道的心性本領。低於這個保證就會有風險,所以,凈土宗是要信願行的,行就是在念佛,和諸善奉行,諸惡莫做上的。這其實說白了就是等於在訓練自己爭取達到這個最低保險標準了。你無時無刻都是念念向善,那麼還不能保證往生善道嗎?然而,低於這個保證,雖然有風險,不是一定不可能。就連上座部也必須要承認,惡人不是死後一定下地獄的,因為死後去哪的關鍵,還是在於臨終一念上,惡人若因為特殊因緣,死後的業力牽引讓他的臨終一念不是負面的思想或情緒,那麼照樣可以投生善道。那麼同樣的道理,因為佛的願力和自己的深切願望,那麼為什麼不能往生凈土,因為極樂世界從種種表述來看,不就是善道中的世界的一種特殊形式嗎?所以,去極樂世界未必需要修行很好的善人才行。然而,修的越不好,心越雜染,向惡,那麼自然往生的幾率就會越小,但始終不能說沒有幾率。
去未必需要高素質。然而,去後,什麼時候能從蓮花包真正生出來,就是另一個問題了。在極樂世界中,蓮花包是個非常微妙的設定。去看看阿彌陀經吧,上品中品下品往生的眾生,都需要在蓮花包里呆多少時間。對於下品往生的眾生,是要在蓮花包里呆N長時間來凈化自己的罪業的,以劫來計算了。而上品和中品往生的可以在蓮花包里呆一天就夠了。所以。這個是個關鍵點,一者呆在蓮花里,的確要比各種輪迴要好一些,所以是佛的慈悲願力的顯現。二者,蓮花包成了隔絕罪業者和那個清凈世界的屏障,即在罪業沒有凈化到可以出蓮花包之前,眾生就不能從蓮花包里走出來進入這個清凈世界。也就是說,眾生要在蓮花包里從低素質,中素質變為高素質後,才能從蓮花包里出來,所以不存在某些上座部人理解的非要高素質才能去,當然,也不存在低素質會污染那個凈土的事情。阿彌陀佛對西方凈土的創造是很周全的。一者保證慈悲,二者往生者依然符合緣起這個究竟至理,而不是違反而妄設。
以上說的是凈土的成立和往生的原理。現在再來看看念佛本身的作用,如果刨除我上面說的和阿彌陀佛的願力相應,以及善念的熏染對往生的作用,念佛本身從根本乘的角度來說,是很方便的修行四念處的方法。看似簡單的念佛,持之以恆的做,既可以修定,也可以修觀。前者很好理解,因為一心一意的關注佛號,自然是在修定的。而後者,就要看看修觀的核心是什麼,簡單說那就是去極其深刻的體會身心的剎那無常或說生滅,而佛號聲,無論六字還是四字,不斷的循環念下去,每個字都是在即生即滅的變化,所以,是一個非常方便觀察身心無常的方法,無論是普通的張嘴念,默念,還是特殊的金剛持念佛,這些都是可以成為觀察身心剎那無常的方便法,所以,大乘中的具行法師通過不斷的念佛成就了,因此,如果從純理論的角度分析,念佛是非常好的解脫法門,是符合根本乘和大乘的教理的。所以,綜上所述,凈土宗的法門,即是往生的慈悲法,也是解脫的方便法,可以說是一種法門兩種作用,極其巧妙。
彌陀教我念彌陀,口念彌陀聽彌陀,彌陀彌陀直念去,原來彌陀念彌陀。-夏蓮居老居士
謝謝題主的邀請。
念佛所謂「念」者,心念是也,不單是口頭朗誦。
禪宗所言「念佛」者何人?念佛者是誰?是這舌頭?這口?這聲帶?那為何人死後口舌皆存,卻不念佛號?
說禪宗,說凈土,說天台,乃至上座部,藏密,東密,漢傳……皆為戲論名相。何以故?法如筏喻。
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參話頭也好,都是方便之法,都是「以幻修幻」,最終達到「凈念相續」,達到「動靜二相,瞭然不生」,達到「離生喜樂」的所謂初禪境地。
但眾生久遠劫來,根性不同,業果差別。八萬四千法門雖殊途同歸,但往往也讓普通人聞及佛法如煙如海,望途生畏。由此凈土一門以敬信而入,持佛名號而行,借聖賢無量慈悲大願之力,以念佛往生西方法門,為後世眾生廣開佛法方便之門,令其於佛法中種下善根,永不退轉,漸修漸進。此為念佛傳承正法心燈之義。如理如法?
如誰的理,如誰的法?
佛。
哪個佛?
釋迦牟尼佛。
請把釋迦牟尼佛請出來垂示哪個如理、哪個如法。
請不出來,但是有佛之遺教、傳承之僧團。
…… ……
北傳 、南傳、原始傳都出來了。
舉經文、講史實、擺道理、用邏輯、 …… ……
不知道有沒有北傳的弟子發願終生宣揚大乘是佛說。
不知道有沒有南傳的弟子發願終生宣揚大乘非佛說。
不知道有沒有原始傳的弟子發願終生宣揚原始佛教。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那麼心解脫呢?
那麼自覺覺他呢?
那麼身邊那麼多不識字的老太太天天去廟裡燒香拜佛求平安,有人能去給他們講講《雜阿含經》么?
插播個歷史。
清朝末年的時候,西學東漸,中國流行起了民主。
因為認為西方民主國強大,所以提倡民主,順應世界潮流。
這個時候,有個叫孫文的人,立志反清搞革命,要建立民主國,人民做主。
逃亡了半輩子,直到袁世凱推翻大清朝。
這時孫文已許諾不參與第一任民國大總統的競爭。
孫文開始建立國民黨,因為民國的決策由參議院決定。如果參議院里的參議員全是國民黨,那國民黨就控制了國家。那麼國民黨首自然成了一把手,大總統就被架空了,這叫釜底抽薪。
這時參議員成了關鍵人群,參議員又由民眾選舉。
於是袁世凱也開始成立什麼進步黨、可惜太差勁,又找來梁啟超、楊度成立民進黨。
這樣以孫文、宋教仁、黃興等為核心的國民黨與民進黨展開激烈競爭。
他們都共同下基層向一幫習慣了封建統治的平民宣揚「民主」。
後來國民黨取勝。
袁世凱覺悟了。
直接拉出北洋軍,老子就是掌控實權的大總統,誰敢架空我?
這期間很多民主人士也覺悟了,國民黨也不民主呀!
孫文說:「這是特殊時期,要堅定不移以黨首的意見為指導。」
…… …… ……
所以嘛!做人也好,學佛也罷!一定要懂得「透過表相看本質」。
你要是早點看一個叫蘇格拉底的人講:「民主就是個偽命題」。
還拼著命跟著人家搞民主么?
這個世界上,真理永遠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上。一個國家、或者組織、企業必須由「精英」領導統治。絕不可能交給一幫沒有遠見的平民去表決。
就好像在商業中,有個詞叫「二八原則」。
所以不要忘了初心。
求解脫的,若欲自證,則能自證。自己有沒解脫自己知道,干正事要緊。
一定要發掘自己的真正需求,並為之奮鬥不息,知非即舍。
考據家有考據家的使命,商人有商人的使命,軍人有軍人的使命。
漢傳弟子要為漢傳承上啟下、南傳依南傳繼往開來、沒有傳的可以自己開宗立派。
這就是如理如法。
千萬別在一棵樹上弔死。這世間的知見,存在利益或者立場,自然沒哪一個不是偏見。知見不合的,默擯即可。
當然若你發心要掃除一切他見,做一位像方舟子一樣的鬥士,亦是可行,但不違本心。
若有人說我不如理如法,或者邪見、偏見,我一定欣然接受。人家說的自然是實話,因為他是如理如法,是正信正見的代表,我自然不如理如法,或者邪見、偏見。
變換個名詞而已嘛!
假使在我的標準中,把一個人列為魔。並不妨礙他人將其供養為佛。
所以自己踐行自我的發心即可,你的影響力大,自然傳播的遠,這樣他見自然被你消滅。
但是一定諦審自己的發心,自己的行是否符合自己的心。
再講個學誠大和尚的往事。
學誠大和尚年幼出家,依止圓拙長老,圓拙長老傳的是弘一法師南山律宗的法脈。
當年廣化寺的學戒五比丘之一。
學誠大和尚青年才幹、行解並重、心口一如、持戒嚴明是有目共睹的。
23歲就住持了廣化寺。
趙朴老視察廣化寺時,題詩讚揚:「律己其志剛,接物其氣柔;學修不出門,聲教及遐陬;如何辦道場,儻於此間求。」
並一直栽培學誠大和尚。
直到學誠大和尚接了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的重任。
這時,他肯定就不能專弘律宗了,要倡導八宗並弘,三系融合。
因為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佛教協會會長。
一碗水就得端平了。
這就是如理如法。
所以找到自己的發心,比什麼都重要。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略有所誤:如何評價馬雲以及他的電影《功守道》?
凈土三聖的安立施設,是以外在具體形象,來表示凈土之踐行方式,在《楞嚴經》中特別提到大勢至菩薩與觀音菩薩的成就辦法,實為凈土的入口。 @二貝工人 師友回復的答案,就是最好的註解。因此當一個人整天念佛時,切莫做意分別,尤其在你還沒有他心通的時候,因為你不知道他念佛是以觀音而念還是以大勢而念,還是彌陀念彌陀。
於《楞嚴經》經中,二十五位大菩薩聖者,各各宣說悟入三摩提之法門。觀音自述耳根圓通法門,居二十五聖者之末,但文殊評選則居二十五聖之首。文殊表智慧,觀音表大悲,表法,以智顯悲,智悲平等。
大勢至菩薩則位於倒數第二位報告,在觀音菩薩之前。
此經的緣由,因為阿難被外道咒所迷惑,佛叫文殊菩薩持楞嚴咒救護,隨此對以阿難人道為代表的欲界輪迴眾生開演悟入如來慧見,經中原文也是這樣說的"王及大臣、長者、居士,俱來隨佛,願聞法要。"
。由此,我們可以理出脈絡如下.阿難以聲音而迷,又以聲音而醒,聲音的不同則是來源不同,前者咒音源於外道師,後者咒音源於佛陀,見證是文殊。此為之後文殊為聽法請法的以阿難為代表的欲界眾生,評觀世音法門為第一埋下伏筆,為其潛在前因。
而阿難被公認為佛身邊強記多聞第一,說明比量知識抵不過現量聲音。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凈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文殊菩薩,尊佛教誡,對大勢至心念法門與觀音耳根法門,做了如下分判
" 諸行是無常,念性元生滅,因果今殊感,云何獲圓通?
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
此方真教體,清凈在音聞,
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
又對此娑婆世界眾生做教誡:
" 今此娑婆國,聲論得宣明,眾生迷本聞,循聲故流轉。
阿難縱強記,不免落邪思,
豈非隨所淪,旋流獲無妄。"
複次,對觀音法門再再教誡:
"大眾及阿難,旋汝倒聞機, 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你可以看看凈宗法師的開示和視頻。也可以百度 弘願寺 的網址進一步了解學習。畢竟沒有調查或調查不深入,憑自己想像或臆斷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從佛法最基礎的學起吧,知識斷層不能分辨你所遇之人是否是正信之人,是你自己的問題,對於你所問之人,不做評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