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村上春樹的小說是「非日本的」?
最近喜歡村上的小說,看完之後也會找一些別人寫的讀後感來看,經常看見文章里提到村上的文章是「非日本風格的」,所以想了解一下什麼是日本風格的文章,為什麼村上寫的東西是「非日本的」
日本文學傳統有「物哀」的審美觀,「雪月花」的典型意象。總體上格局比較小,很有西方近代頹廢主義的味道,傾向為藝術而藝術。突出的特色包括對細節與心理接近病態的描寫,對小感覺的審美,對無常變化的感慨,然後也有一些「禪意」的東西。村上則是在現代社會的背景中反思人和他人、世界的關係,人的存在、孤獨、自由之類的。村上更多的繼承了西方的文學傳統,學的是西方戲劇,《海邊的卡夫卡》中大島引述的也全是西方作家。在《巴黎評論》對村上的採訪中,他表達了對美國文學和爵士樂的熱愛。現代社會和西化是緊密相連的,西方文化才有作為主體的「人」的概念,由此才有自由、孤獨、冒險的範疇,以及人面對技術社會的困境(價值缺失、荒謬、非理性力量的主宰)。所以說村上是「非日本的」。
但我覺得不能這麼簡單的看這個問題。村上自己說自己的小說關注的是日本人的存在境遇,而正因為日本被捲入了現代性,所以恰恰可以說村上是很地道的新日本式作家。村上的風格是獨一無二的,固然有其借鑒於俄國小說的原始混沌、對沉重世界的體驗和反思(群魔、卡拉馬佐夫兄弟)和美國小說凝練表達、偶然性/未知性、夢境、情境化(雷蒙德·卡佛、雷蒙德·錢德勒)的部分,但刨開這些,還有唯有村上才能使出的表達方式和主題。不願意深究,深究起來複雜而麻煩,簡單舉幾個例子:超自然夢幻和極度精確的現實主義的無縫結合;對難言感受的奇特比喻(又很形象);很奇怪而又不能說不生動的角色以及他們依託於現實卻又因其各自的奇特而使人感覺超於現實之上的關係和交往。很遺憾不能列作品中的具體例子,因為篇幅有限,這裡包括的村上獨特性也只是一點點。而這樣的獨特性一定來自於村上的個人體驗。這種體驗有多少普世的成分我們不得而知,畢竟村上是社會的邊緣者,但是這其中必定,哪怕很少,還是有作為日本這個時代普遍感覺的東西。否則,村上的作品也不會如此叫座。這就是我所說的新日本式的意思。
可以對比川端康成、三島和村上的作品看看,一下就懂了。如果嫌長,像芥川的一些短篇(尤其地獄變)也可以。在初高中看見別人說,村上春樹的風格更加西方化、現代化。當時我也不理解。
在我看來,標準的日本風格文學就是川端康成。拿川端康成的任意一部作品和村上春樹的《沒有色彩的多崎作與他的巡禮之年》做對比,感覺就會很清晰深刻。需要再加一個定語,非傳統日本,他仍然是日本式的,描寫了很多日本社會在步入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前夜的脈動,因為這種社會現狀對於日本來說也是第一次的,這種社會變化是在全球化下進行的,這種社會模式帶有一種普遍性,著重挖掘人的現代性困境,所以非日本的潛台詞是非傳統日本,而日本文學也是發展的,不是一層不變的。你想要了解的日本文學是傳統的帶有物哀、禪意、細膩的感受的文學,在川端康成那裡達到了一個高峰。
愛你就像愛生命
推薦閱讀:
※還有誰像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和村上春樹這樣經常入圍卻拿不到獎?
※想要「了解」村上春樹的思想,他的哪些書是必讀的?
※村上春樹作品中的主角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共性?
※村上春樹的《當我談跑步時 我談些什麼》究竟是在表達什麼?
※村上春树能和夏目漱石媲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