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PC遊戲業界是怎樣一個生態?(PS3和XBOX360世代之前)
STEAM還沒有崛起,跨平台(XBOX,PS3,PC)同步發售的概念還沒有,盜版橫行。PC用戶多但是滿足遊戲配置要求的少,銷量前景差的年代裡,PC遊戲是個怎樣一個存活狀況?為何很多PC獨佔(比如RTS)遊戲還能繼續出續作到今天?
違反了很多(遊戲齡)年輕一代的常識的事是日廠在PC界*曾經*狠下功夫。
而且有相當一部分都有正規引進中文版。
這個「相當」裡面包括幻水2(Konami),FF7(Square),煉金前兩代(Gust),KOF99EVO(SNK),自慰(Falcom),龍戰士(Capcom),洗衣機大戰(SEGA)…等等。
最扯的是幻水2和艾莉工坊國內流通的偽正版均有不可迴避的重型Bug,當初反拷貝技術幾乎空白你們盜個版都能盜壞,真不上心。所以任何人再好意思高呼國內購買力可以拯救凋敝日廠我都不信,
死抱著PC不撒嘴的典型代表工畫堂大量遊戲都有中文代理版,偉大正確永遠健康的國人市場咋沒給人盤活呢………………開發環境互通只是對於開發商來說換平台不用重做一遍,
對於用戶的影響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同一類型的作品遊戲機有,PC它未必就沒有…PC其實主要是拯救了需要反覆確認情報以及操作需要高精度指定的一部分遊戲。
RTS就不說了,在PC普及RTS之前同類創意的遊戲它是這幅尊容的。像這種遊戲的精度和著急度你要求用手柄這不是活活難為人。
很多人認為我是對電腦遊戲世界的嘀嗒捂脖不清楚才天天黑蒸吹遊戲機,讓一讓讓一讓,我當年第一個明確沉迷過的遊戲是這個。 這可是九幾年的DOS遊戲,自帶一些關卡,最大樂趣是自己畫版面。遊戲機是靠著N年後觸摸屏的發展才能搞出Mario Maker的。同理,這個滑鼠精度帶起來的除了RTS,還有Simulation遊戲。
我媽當年天天大半夜摸著起來打霸王大陸那勁頭我是沒有,在沒有觸摸屏的界面上你讓我去玩模擬城市或者英雄無敵…殺了我吧。具有利用「游標優勢」的遊戲其實才是共通年代前的閃光點。顯卡優勢是這幾年才有的事,死守PC的一批人忘了死守原點,悲哀啊。PC的優勢相對遊戲機很簡單,
開發費用低(感謝dos和Windows以及任地獄授權費)主頻高(感謝X86)內存多解析度高(感謝家電商們不升級電視機),
有滑鼠和按鍵足夠多的鍵盤。有各種奇怪的外設可以快速進化。所以競爭也很簡單,比如給不起授權費的波斯王子和雷曼(在PC賺到錢以後移植了)。
比如104個按鈕還嫌不夠的各種模擬。比如越跑越慢吃內存不吐骨頭的策略遊戲(同學你聽說過野蠻么)。比如遊戲機上連基本字型檔都塞不下的某大國語言遊戲。比如解析度不夠就太丑的某些遊戲(我說的simcity,不要想歪)。當然還有遊戲機上根本操作不了的RTS。以及那些不可能通過遊戲機廠商審核的遊戲。差異化競爭啊。
PC基數大,正版率小,屏幕解析度高,有滑鼠和鍵盤,有網卡,玩家素質高動手能力強對BUG容忍度極高。就針對這幾點下手。
曾經的PC銷量冠軍《神秘島》,標準的解謎AVG,要求CD媒體,高解析度,滑鼠操作。日本PC業全是美少女遊戲就是這個原因,電腦性能太差,只能顯示靜態圖片,解析度高,正好放圖。
《DOOM》流行的原因不是因為什麼最早的FPS,而是因為它是最早的區域網對戰遊戲。其實95年的遊戲機也能聯網對戰,但是普及率不到千分之一。
RTS完全被PC壟斷,最火的時候,一堆主機廠商往遊戲機上搬RTS,還有優秀的原創作品《百劍》,死的渣都不剩。
《DIABLO》遊戲機版死掉的原因是系統和手柄不太兼容,跟其他ARPG比毫無優勢。就算是D3到了遊戲機上也是被魂吊打的,就別說跟MH ZELDA對抗了。所以也只能在PC這一畝三分地上耕耘。
MMORPG也是一個被PC壟斷的類型,別看PSO是最早的3D MMORPG,但是後繼無人,FF11在遊戲機上混的半死不活,跟PC MMORPG的熱度差遠了.PS3和XBOX360世代之前 pc遊戲的開發和ps2開發技術差異很大,所以相互之間的移植版不太多,基本井水不犯河水。大多數質量也不怎麼樂觀。
特別是日廠,往往兼容性十分糟糕。比如卡表的鬼武者1 pc 居然沒法在流暢運行鬼武者3的電腦上流暢運行。解決方法不是沒有——裝鬼武者1時代的舊版顯卡驅動。鬼武者3也頗有今日戰場女武神1pc的尿性,畫面倒是不怎麼落後,但是鎖幀鎖解析度 可修改的畫面設置少得可憐根本沒有pc遊戲的樣子。不過pc原生的日式遊戲質量倒是很不錯,法老空的英雄傳說和伊蘇系列本來一直是pc遊戲。後來移植psp大賣得了甜頭之後就背叛了革命。然後出高清重置在pc上騙錢。1,PC遊戲不需要給硬體平台授權費,誰都可以開發,有時候老黃還會塞錢給你讓你開發農企幻燈片2,PC構架多年沒變,win系統的向下兼容性也說得過去,不會出現主機上換個平台等於重新做一次遊戲這種情況。因為多年的累積,技術比較成熟,開發成本低。沒有授權費+成本低,那麼pc遊戲可以用比主機遊戲低的銷量回本,也許pc遊戲賣十萬份的收入,就抵得上主機上賣二十甚至四十萬份的收入,所以活到現在也不奇怪。
關於日廠對pc的態度其實一直都比較開明。記得mgsv發售後很多主機玩家對於如此佳作跨平台導致小白橫行,其中特別以日系遊戲粉絲和索尼愛好者居多。
事實上mgs系列在pc上早就出過,其中mgs1的pc版無論畫面表現還是內容完整度都堪稱所有版本中最佳(唯一的遺憾是psycho mantis的拔手柄的設計沒有沿用),而負責mgs1的pc移植的是哪家?沒錯,就是微軟……90年代走過來的玩家,玩過MD,DC,在PS出來之後因為買不起轉投PC陣營,就說說PS時代及之前PC遊戲帶給我的印象吧。
第一,專業。在次世代之前,PC欺負TV遊戲限於性能問題算是欺負到了極致,什麼榮譽勳章,什麼GTA,什麼戰地,初代都是PC版。體育類遊戲也是兩邊都有,兩邊都一樣的爛,主要是拼授權看誰能用更多的明星真實姓名。
第二,豐富。因為PC的開發門檻相對較低,所以很多腦洞大開的遊戲或者是獨立遊戲也出在PC版,能夠在玩家記憶中流傳到現在的,牛蛙算一個吧。而且因為缺少直接監管,PC上的,嗯,這麼說吧,FBI WARNING的遊戲,是其他平台無法比擬的,在此為天堂鳥公司默哀一秒。
第三,硬核。《博德之門2》超過50萬字的文本,《文明》需要全盤規劃才能玩的下去,《驅逐艦指揮官》能夠不沉船的開出港就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這些遊戲即使從商業角度也只有PC版才能承載,TV遊戲玩家群體根本對此不屑一顧,這個市場要的就是短平快的遊戲享受
第四,精準。RTS和FPS很長一段時間是PC專屬,因為手柄和光線槍的定位始終追不上滑鼠的精確度。在次世代遊戲把車槍球壟斷之前,對國內大部分玩家來說,TV的四大招牌是RPG,SLG,WE,真三國無雙
雖然沒有那些主機遊戲,但我們有DOOM,Quake,Half-Life,CS,CC,Red Alert,Fallout,Age of Empire,Battlefield 1942,Civilization, Metal of Honor,Call of Duty啊。那時候PC遊戲和主機遊戲區別很大,遊戲玩家也未必能夠欣賞對方。
現在主機上流行的遊戲,比如巫師,Call of Duty,Battlefield ,有多少不是起源於PC?都是些什麼回答…過去的PC遊戲出現專業化的傾向,鐵杆PC玩家集中在這一類,也就是需要大量背景知識才玩的了的遊戲。比如小鬍子養成計劃,維多利亞,文明,模擬城市,IL2,艦隊指揮官,獵殺潛航,足球經理什麼的。走現實模擬的路線,不過越來越沒市場的感覺了…主機的更強調娛樂性。目前有風格融合的傾向,但總體而言PC遊戲是在逐漸衰退的。
日本曾經有段時間pc上面出黃油出的很瘋狂,我當時買個盜版碟一大堆黃油不信你可以去ex網站上門搜pc98,主機能嗎?不能。
那年代主機上的遊戲大約80%都不上pc,造成pc上高品質遊戲數量較少,翻來覆去就是那麼幾個如intelplay之類的開發商還在開發良心的好遊戲
推薦閱讀:
※回合制遊戲還有未來嗎?
※男朋友愛玩遊戲應該生氣不?
※《輻射》系列遊戲的世界觀中,戰前及戰後各勢力的科技發展情況如何?
※為什麼大部分RPG遊戲里的鑰匙只能使用一次?
※Steam 平台的成功之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