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水軍是什麼水平?

是否是東亞最弱呢?如果是的話,為何海洋國家不注意發展水軍呢?


很差

首先糾正一點,日本不是海洋國家,海洋國家形容的是以海洋為生產生活模式基準的國家,以漁業和商貿的地中海國家可以被認為是海洋國家。而日本不是這樣的,日本只是一個呆在島上的大陸國家罷了,日本始終是奉行農本主義的國家,和歐洲的哪些海洋國家毫不相干,日本走向海洋其實也可被看作明治時代西化的一部分。

戰國的水軍底子基本就是依憑瀨戶內海和日本近海劫掠的海賊,比如著名的九鬼嘉隆,以及村上武吉,來島通總等,大名通過和這些地頭蛇們合作或招安繼而擁有水上作戰力量。到了江戶時代,由於戰端已消,就該鳥盡弓藏了,隨著鎖國體制的建立,水軍存在的必要性也就沒有了,因此幕府禁止建造並沒收了各類大船,日本水軍至此也就基本上消亡了。

那麼我們在來看看當時日本船的性能

由小至大來看,主要分為三種,相信很多人也都聽說過

既所謂「小早,關船,安宅」

這三種船都是平底的漿船,風帆是其輔助動力,平時用帆,戰時用漿。

上:由近至遠 「小早,關船,安宅」

下:內部構造

這三種船的尺寸都不大,小早基本就是十米左右,關船形式各異,但最大不會超過四十米,安宅基本是關船的火力防禦加強型,尺寸差異不大。這種船隻的主要結構既是在船舷豎起木板進行防禦,大型船會在船底上搭建封閉式船艙,形成一種奇特的箱體結構。其主要進攻方式是弓箭,(火繩槍很貴的)以及接舷白刃戰。

這些船即便在當時看來也是非常「古典」的船隻。其結構水平基本停留在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戰船,事實上如果你去參考當時為數不多的圖像資料(比如《洛神賦圖卷》),你會發現兩者存在很多相似之處。

《洛神賦圖卷》中的船隻。

古典時代船隻的設計思路,舢板上邊蓋高樓。艨艟鬥艦的設計很可能與日本戰國時代的船隻是一致的。

由於沒有龍骨,使得這種船隻遠洋能力為基本0,抗衝擊能力極差,上下合體的結構使得船隻重心不穩,抗浪性極差,也無法配備重型火器(而且關鍵是沒有,也太貴。),再加上日本缺少硬木,使得船體非常脆弱,經受不了沖角戰術,這種船隻唯一的優勢是機動性較好,近距離接舷能力較強(一旦把水戰轉為耍刀片兒的肉搏戰時,日軍的優勢才能體現出來了),不過總的來說非常不適合進行做戰,以致於後來被朝鮮水軍痛打。

由於戰爭的客觀需求,日本人在無法推進技術進步的條件下,採取橫行添加功能的設計思路以提高其作戰能力(比如明代為單眼銃提高火力和速度多綁兩個銃管變成三眼銃....),日本戰國時代的這三型船隻其實本質都是以「小早」為底盤不斷擴大體積,堆疊建築載具的產物,三者並無本質的不同。

所謂「小早」既是小型關船的略稱,「早」字在日文中的意思既是快,因此小早一稱很形象地描寫了這種船隻的特徵,又小又快。因為他就是個在中國內河常見的舢板嘛...

當然,我並不是說這種船的源流來自大陸,而是傳承自更古老的獨木舟,不過好像更像舢舨了...總之,這是一種非常原始的結構,很多文明都獨自發明過這種造型的小船,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

上:古墳時代的陪葬品

下:日本武士偷襲蒙古水軍

問題是,這個結構你用的時間有點太長了,太廣了...白江村你就用這破船,偷襲蒙古人也用這破船,遣明船你用這破船,戰國還用這破船,這就比較無語了,日本在戰船技術上沒有任何大的進步。只是隨著戰國時代不斷地堆大了體積而已,繼而出現了日本的主力艦船「關船」。

關船取的既是「海上關所」的關的意思,不過講真你這麼袖珍的關所也就在瀨戶內海欺負一下漁船。如果說日本戰國大名是村長打仗是歪曲事實和貶低的話,那麼說日本水軍是是舢板打架其實真沒太大問題。

關船的基本構造可以理解為在小早上面加了個箱型船體。看上去像是在一塊木條上放了一個盒子。這種設計趨勢可能早在室町時代開始就已經出現了。其緣由可能是為了提高水戰的遠程武器的射程,在這一邏輯的推動之下不斷加高加固船體,最終形成了這樣獨特的箱型結構。(如下圖)

室町時代戰船的想像圖

由於相關的圖像資料極少,室町時代戰船形制只能依靠推測。不過大體可以看到架高船體的趨勢是很明顯的(如果復原圖是對的話...).

大型關船剖面圖

至於安宅船,呼稱來源不詳,不過基本是在關船基礎上再加大加粗加厚罷了,沒有什麼特異之處。不過這種日本當時最大的船型在中國和朝鮮的標準看來,也只能屬於中等艦船。現在有比較明確記載的「巨型」安宅船不過三十米左右。而且這種大船也根本不是當時日本水軍的主力,只是作為指揮船的象徵式存在。在豐臣氏侵朝期間,所派遣的最大型安宅船也不過只有三十二米左右,而且一共只有兩艘。當時日軍面對的朝鮮主力戰艦板屋船的平均長度就是三十米左右。而由於這種箱形結構和條形船體的硬傷,使得這種船隻體積越大重心越不穩,抗撞擊能力越差,成了一個笨拙的胖子 。所以你不難想像忠武公李舜臣如何用13隻板屋船吊打333隻日本軍船。

關船與板屋船的對比。

李舜臣:呵呵。

元均:我X,日本人來了!燒船,跑路!!

李舜臣:我X#$%

在這種奇特的艦船構造之上,日本水軍的戰術也被大大地限制了。始終停留在中世紀海戰的三大套路之上,弓箭,放火,白刃。在瀨戶內海相對平穩的水勢中,一堆盒子漂著對射,近了就扔炮烙燒船,然後登船肉搏。這基本可以概括戰國水戰的全部戰術了,無不充滿了冷兵器時代的色彩,(除了日本特色的大規模火槍對射)。

然而同時代的世界,炮擊作戰已經日趨重要,艦船的機動性,以及火藥武器的射程日趨重要,即便封閉的明朝見識了西洋軍船的火炮之後也意識到了這一點,試圖跟上火炮上艦的歷史進程,而朝鮮亦受到明朝的影響,進行了同樣的改革。然而這時的日本,由於根本沒有見過火炮(第一門西洋火炮,實際是小型弗朗機,十六世紀八十年代才進入日本,大友家。),也根本不具備製造的能力與條件,更買不起(德川家轟擊大阪城時曾花重金從荷蘭人處購買了幾門加農炮,相當於明朝的紅衣大炮)。這些條件加上日本戰船結構的硬傷**(重心不穩,無法設置舷炮,船體過脆,容易被後坐力震壞。同時期的明朝福船也面臨類似的問題,最終只能設置一門大型火炮在船頭,以及小型弗朗機在船舷。),使得日本水軍無法跟上海軍發展的歷史進程,做不了哪怕一點微小的工作。

同時,開頭就說了,由於日本本身亦非海洋國家,其主要利益不在海上,他沒有發展海軍維護海上貿易線路的需求,相反,作為農業國家,要時刻警惕海上跑來跑去的傢伙,因為這些經商的人沒有被束縛在土地之是,非常不好管,隨時可能轉化成危害國家的煽顛力量,因此是政府打擊的重要對象。明朝與德川幕府遠離海洋走向鎖國的內在邏輯根本是一致的,都是建立在農業社會上的政權會採取的國策,在這種戰略之下,就更沒有海軍發展的可能了。

經過了入侵朝鮮,日本船隻稍微進行了一定的改良,安宅船上出現了小型弗朗機和國產石火矢*(其實是大型火槍啦)。不過隨著德川家康天下一統,日本水軍的進化也就到此為止了。直到天才勝海舟的到來,才終結了日本水軍東亞吊車尾的歷史,揭開了日本海軍稱霸太平洋的序幕。

勝 海舟(1823年3月12日-1899年1月19日)

攝於洛杉磯,1860年。


首先明確一下,日本是海洋國家的事情是明治維新以後的事情,從古至今日本理解為是都是居住在島嶼上的大陸國家。

日本雖然依靠金銀貿易,成為大航路的一種重要一個航路,但是在日本傳統階級眼裡,商人

是屬於賤役。

大名賴商人的錢在日本社會認為是德政,甚至商人都認為是理所應該。

這個環境下,推動水軍的一個發展重要因素自然不存在。

而日本對於海洋也沒有特殊的需求,糧食能夠自給自足,不需要通過海運來滿足其必須品。

沒有需求,沒有貿易的土壤,海洋科技樹肯定不需要點,專心點種田和武士就夠了,至於海軍馬鹿什麼的,才不需要呢!


謝邀~之前不打算碰這題,因為關於日本戰國水軍如何之爛高票答案已經說得很棒了。不過看完後我決定還是補充幾點......

的確,日本水軍長期以來主要作用除了極少的遠洋貿易,大多數時候都是運輸兵糧。唯一的作戰機會差不多就是在瀨戶內海彈壓海盜。因此數百年來幾乎毫無發展。基本上到了16世紀時的日本水軍本質上還和平安末年源平合戰時差不多。而同比東亞的中國,造船技術基本那基本上是比較弱的,但絕無高票答案說得那麼誇張...因為平安末年隨著日宋貿易的重新進行,日本當時已經有能力小規模地仿造中國宋元時期作為遠洋貿易主力有的「遮洋船」了,因此絕不至於退化到魏晉。不過,不可否認的是,由於那些有必要發展水軍的領主們的對手多是海賊或者臨接勢力實力相近的水師。而戰事多是在內海,或者近海進行。由於作戰環境的原因,大多數水軍艦船的發展並不重視穩定性和遠航性能(因而日本大多數船隻均是木板釘裝,無水密隔艙,且龍骨在日本中世已知的船隻中幾乎沒有),反而由於作戰的需要,船艦被加裝越來越高的井樓,多達數層的封閉式船艙,和越來越厚的裝甲(早期多用木製隔擋板,竹束,後期出現鐵甲)。

基本上說來,日本水軍主要只有小早,關船和安宅三種船型。當然實際上遠不止這三種船型。比如肥前松浦氏就有自己「松浦船」 -- 一種具備跨海能力的船隻,熊野灘的熊野水軍也有自己的特色船隻「真熊野船」 -- 一種輕便的戰船 。不過總的來說,日本水軍確實只有小早,關船和安宅三種主力作戰船隻。其中靈活的小早(舢板)和行動快速的關船是作戰的主力(高票答案中配圖室町時代的戰船,那種船實際叫「井樓船」,是關船的一種改裝;而關船改造了更大的船艙後便可以編程「運糧船」),而安宅船的數量早期相對較少。

小早有時也叫「弓小早」,因為它主要的作戰武器就是士兵手中的大弓。這種船動力完全依靠槳櫓,圖中的小早是村上水軍所用:

而關船,則是水上作戰中最主要的戰艦,而關船也可能是中世日本擁有最多改裝版本的日本水軍艦船。下圖便是「井樓船」 。井樓的目的主要是軍事用途 - 得以在水戰中瞭望並居高臨下射擊敵人:

總得來說,安宅船的數量較前兩者遠遠為少。不過隨著戰國末年戰鬥規模的擴大,安宅船出場的機會越來越多。安宅船這個名字的由來,比較流行的有幾種說法,一種是說這種船型是由淡路國的豪族,擅長水戰的安宅氏最先開發,於是被命名為安宅船。另一種說法是由於這個船在日本人看來非常大,可供數百人乘坐,因此稱「安宅」。當然,還有說這船是根據越前的一個地名命名的,總之是眾說紛紜。安宅船別名「海の城」,一般長度在20米以上,約600到1000石積,實際上大小相差不等,較大的安宅船體積上基本和南宋的「遮洋船」相當(一般在20-25米,最大可載重千石,也稱「千石船」)。當然,超過百尺,也就是30米的安宅船也不是沒有。這種安宅船被稱作「大安宅」。1632年幕府將軍?德川家光在近江的琵琶湖裡曾經造過一艘長近50米的大安宅船,命名為「御天下丸」,不過船體過重,航行能力基本為零。近50米的「御天下丸」實物早已不存。直到幕末,日本實物存在的最大安宅船是江戶幕府的將軍御船「天地丸」,全場34.6米,寬7.6米。不過由於設計原因,還有船體過大,雖然可以在近海航行,可是行動力很差。更多地是被用來作為展示幕府將軍「天下人」權威的道具。

下圖為『將軍乗船図』中所描繪的大安宅?天地丸(東京國立博物院藏):

此外,戰國末年日本「開發」了非常有名的「鐵甲船」。其實就是在大安宅外面裝備了一些鐵板以抵禦對方的焙烙火矢和石火矢的「裝甲安宅船」。至於海戰武器的話,早期日本水軍主要憑藉弓箭(火箭),焙烙火矢和棒火矢(石火矢)。到了戰國後期鐵炮(火繩槍)普及後海戰也引入了鐵炮,還有就是日本本土產的佛郎機。據說織田信長與毛利家爆發的第二次木津川海戰時,織田方的「鐵甲船」就安裝了一些佛郎機,還配備了鐵炮隊,因而在對抗毛利水軍時獲得了壓倒性勝利 (織田水軍6艘VS毛利?村上水軍600艘大小船隻,結果織田方大勝)。然而,戰績如此彪悍的鐵甲船後來就鮮見於史料。不過,後來成為豐臣秀吉政權下大名的有戰國海賊大名之稱的九鬼嘉隆在志摩鳥羽城疑似又造過一艘鐵甲船。關於此船的細節記載目前已經不存,但是據說是防禦力很高的巨型安宅。造好時最初命名為「鬼宿丸」,後來在文祿?慶長之役的閑山島海戰中憑藉厚重的裝甲突圍成功,戰後改名「日本丸」......應該是當時日本水軍中最強的船隻。

其實「鐵甲船」長什麼樣我們並不知道,不過,就如前文所說,日本水軍很喜歡給自己的盒子加高加厚。下圖是1614年大坂之役時德川方的水軍。是大型的關船覆蓋有竹束裝甲(由於頂部覆蓋裝甲,因此不能採用風帆),靠著是兩邊一共40個櫓的動力。注意,該船已經配備了本土產佛郎機:

在文祿?慶長之役時,日本水軍的表現可謂「大放異彩」,多次被明朝?朝鮮水師揍得七葷八素,屢次上演了團滅。事實上,日本水軍馬鹿完全成為了相對善戰的陸軍的負擔。除了最後一場露梁海戰,長達多年的戰事中,日本水軍基本無戰果可言。東亞「吊車尾」名至實歸(雖然元時的蒙古海軍很強,不過退回漠北後直到上世紀30年代都不存在海軍的建制)。其時日本水軍的大將?脇坂安治本身也不算什麼將才,更沒聽說過有什麼「海戰名人」屬性,讓他去指揮近萬人的水軍,還主要對陣李舜臣(相對的,藤堂高虎對陣元均運氣就好多了)......本身就挺作死的......

不過,日本的水軍到了江戶時代倒真不能說毫無寸進。如高票回答所稱的「不過隨著德川家康天下一統,日本水軍的進化也就到此為止了。直到天才勝海舟的到來,才終結了日本水軍東亞吊車尾的歷史」,嗯,確切的說,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的...因為在1613年,仙台藩的藩主?伊達政宗在西班牙帝國的國王菲利普三世的使節Sebastián Vizcaino幫助下,仿造了一艘遠洋船。模板就是大航海時代時大名鼎鼎的西班牙大帆船 -- 蓋倫帆船(Galleon)。而伊達政宗仿造的這艘日產蓋倫帆船,被命名為「サン?ファン?バウティスタ號」(也有稱「伊達丸」的說法), 西班牙語「San Juan Bautista號」。 建造這艘船動員了數千船工,最後建成後,船體長度有55米,排水量達500噸,具備優秀的航行能力。毫無疑問是當時亞洲國家最優秀的艦船了。這艘船最後參與了慶長遣歐使節的外交?探險行動,跨越太平洋,到達墨西哥港口Acapulco後返航(使團後來是乘坐西班牙船隻前往歐洲。關於慶長遣歐使節的故事,感興趣的知友可以移步一觀我之前的回答:伊達政宗向西班牙國王割土借兵一事可信度為多少? - 宋陽的回答)。

Nicolás de Cardona在他1632年提交給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三世的報告中附上了一張彩圖(見上圖),描繪了Acapulco的城鎮和海灣。其中他標註了字母D是一艘來自日本的船,因此,他標註的這艘船極有可能就是「San Juan Bautista號」而這艘在西班牙人幫助下日本建造的「San Juan Bautista號」工藝相當精良,在返航日本途中停留在菲律賓,被當時殖民菲律賓的西班牙政府回購,加裝火炮後立刻被投入到西班牙在亞洲和荷蘭人的戰鬥中(這艘船本身就是仿造軍船建造的。蓋倫帆船有可能是當時最優秀的遠洋船隻設計,既可以用作探險,又可以用作貿易運輸,且具有強大的戰力,可以進行海上格鬥,誠是大航海時代居家旅行必備之良品)。如今,在日本的宮城縣石卷市前兩年又重建了這艘船:

其實在日本建造 「San Juan Bautista號」的時候,本來是老天賜予日本一個天大的餡餅 -- 當時的日本可以憑藉西班牙的造船技術,一躍而成為擁有東亞最優秀造船術的國家。不過,就如高票答案指出的,日本其實是一個被大海包裹的「大陸國家」而並非「海洋國家」。直到幕末「黑船來航」帶來的巨大衝擊之前,日本一國上下都沒有理解海權之重要。1613年那次曇花一現的遠洋探險,隨著江戶幕府關於「伴天連追放令」的頒下,葬送的不僅僅是「基督教」在日本的發展,也葬送了日本早兩百年成為「海洋國家」的希望。


那要看跟誰比了,在東亞應該首屈一指。不過長期的海洋力量來自於海權,而海權是自然而然建立的。這就意味著作為純粹的大陸民族的日本,在古代是不會擁有具有延續性的強盛海軍的。

而戰國時期比較體現日本海軍規模和戰鬥力的則是朝鮮戰爭時期,最典型的戰例便是露梁海戰。和之前鳴梁海戰的菜雞互啄不同,此次明軍拿出了真正的海戰技術。

明水師方面共來援1.3萬人,攜各型艦支五百餘艘。裝備精良,且性能遠超日軍艦艇同類配備。以福船為例,福船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戰艦之一,吃水約3.5米,排水量在數百噸(有一號、二號等規格)規模,按照此前戚繼光給福船配備的武備,每門福船配備如下:

火器:包括大發火貢1門,大佛郎機6門,碗口銃3門,噴筒60具,鳥銃10支,煙罐100個,火箭300支,火磚100塊,震天雷20個,灰罐100個。

彈藥:粗火藥400斤,鳥銃火藥100斤,弩葯1瓶,大小鉛子300斤,火繩60條。

冷兵器:葯弩10張,鉤鐮10把,砍刀10把,過船釘槍20支,標槍100支,鐵蒺藜1000個,寧波弓5張,鐵箭300支,弩箭500支,藤牌24面,篾盔、釘槍、腰刀每人一副。

而日軍方面,最大的船也只有福船的四五分之一大小,火器以鳥銃(即早期的滑膛槍)為主,火炮缺乏數量,威力與射程也遠不及明軍火炮。

除去火器外,明軍還大量使用火箭,其中不僅有單發火箭,還有多發火箭,其中一種百虎齊奔箭,可以把上百支火箭連在一起,在點火後齊射出去。為了增加火箭射程,明軍還裝備了多級火箭,例如「火龍出水」,是以5尺毛竹為箭筒,筒內裝火箭數支,筒體下面兩側各縛火箭筒2個,作為推進器,水戰時,可在距離水面三四尺處點火,箭筒即可在助推火箭的作用下飛行二三里遠,「如火龍出於水面」,當助推火箭燃燒盡時,腹內火箭便點火飛出,飛向敵船等目標引燃之。

此外,明朝水軍甚至發展了燃燒性火器,例如「飛天噴筒」,內裝硫磺、樟腦、松脂、雄黃、砒霜,以兩分法打成藥餅,封在發射筒內,戰時點燃引信後,筒口可噴出十數丈高的火焰,而且由於裝葯的性質,其煙霧帶毒,燃燒物質一旦被噴在對方船帆上,就會牢牢地粘在上面燃燒,無法撲救。

而關於水雷,中國很早就使用的記錄,據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武編》一書記載:「水底雷,以大將軍為之。埋伏於各港口,遇賊船相近,則動其機,銃發於水底,使賊船莫測,舟楫破,而賊無所逃矣。用大木箱,油灰沾縫,內宿火,上用繩絆,下用三鐵錨墜之。」火龍經也有數種水雷的記載。而在露梁海戰中的水雷,則是水雷在歷史上首次在大規模海戰中使用。

與日軍相比,這是技戰術水準的全面領先。這些數據,與高分答主相配合,就不難發現日本戰國時期水軍與明水師實力之差距了吧。


我覺得忠武公要從棺材裡爬出來了。


菜鳥試著回答一波~請高手們多多指教。

1.資源問題:

戰國時期 錢糧都拿去採購陸戰裝備、軍糧等。而且在信長兵農分離政策之前。幾乎沒有常備軍可言

在大部分人民都還是靠土地吃飯的時候 船隻是作為內陸-島的貿易用、甚至跟外國貿易都用不上自家船。 船絕對是最後的優先順序。

從各大名的重視程度可以看到 火槍都還嫌貴呢? 怎麼可能會花錢改造船。

明朝鄭和下西洋的那種船隊 都是錢堆出來的。 是日本小大名不可能做到的事。

九鬼等的海盜(倭寇) 是靠海吃飯的 自然優先順序高 所以海軍實力強。

大名等都還要花過路費才能通過。我相信都想投入水軍。但沒辦法啊 陸軍都顧不了。

2.戰術問題:

戰國時代 打的都是攻城、陸戰,單獨靠船是無法佔領地盤的的。

從戰術角度 船只能是切斷路線、岸上轟擊。

以日本的地形 只有九州、四國可能會被這種戰術拖死

本島是不會被海軍打敗的。 所以海軍基本無用 無法取到決定性的戰鬥。

3.武器問題:

大筒都還是大阪春之陣拿來嚇淀君的稀有東西。 在此之前都是玩具 精度非常低

而且超級貴 一般大名玩不起。要大量配置在船艦上還不太可能。

火槍的精度,威力 以及局限性都還沒完善。更別提在船上射擊

因此船和船之間還只是冷兵器對戰(接弦戰+弓箭)

除了可以載更多人的需求,船體堅固程度(抗火炮)不是當時首要戰術的考慮。

對比同年的大航海時代,可以看到日本船隻的落後。

主要還是火器發展的落後導致船體技術一直不需要提升。

4.德川幕府的政策:

由於看到秀吉傾全國之力攻打朝鮮失敗,德川其實非常忌諱戰略侵略外敵。

鎖國之後,國家海上軍事方針就完全收回。 完全沒有出航征伐其他國家的計劃。

因此就算國家有錢了 也不想花錢在改造船隻上 因為沒有外敵 沒有需求

同時自己不造 更不準別人造。

導致船隻建設沒人重視,海軍沒有常備軍,投資沒有前途。民眾看不起靠海吃飯的氣氛下

自然船艦發展停滯

直到那台黑船出現。。。。。。


日本從來就不是什麼海洋民族,最多算是個海灘民族


不贊同大家都認為日本各路水軍都統一使用三種日本類型船隻的錯誤概念。

當時中日韓海洋貿易旺盛,和葡萄牙也有交流,北九州地區的幾支水軍應該也有很多中國類型的船隻,用於遠洋貿易,只是國內貿易時,使用日本類型船隻會更方便,也就是說吃遠洋貿易的水軍的船隻類型會更多樣化,比如肥前松浦氏就有自己「松浦船」

造大船造小船不是將領一拍腦門決定的,也不是看看手裡的木料有多少決定的,而是對應于軍隊的編製,大將用大船,小將用小船,小隊長就只能用哨探船了,至於為啥哨探船特別多,那是因為古代哨探真的很重要啊,但是又不需要太多兵力,至於為啥不取消小船隻造大船,小將造反獨立轉投其他勢力怎麼破?日本水軍是由無數勢力的小股水軍合併而成的,又不是現代不軍隊,肯定得要是金字塔管理法

不贊同龜船與朝鮮普通戰船形制大異的說法,板屋船和龜船差距很大,而其實小狹船是可以改裝成小號龜船的,就是沒龜船的火力而已,龜船的前鋒肉盾的防禦力還是有的,鳴梁海峽用來堵口不比龜船差,所以朝鮮水軍並不是只有12條板屋船參戰,但是一個月小狹船估計只能改裝成幾艘小龜船,所以朝鮮水軍參戰軍艦估計不超過20艘

這個只是李舜臣的臨時改裝而已,《李忠武公全書·卷九》「收拾兵船,分付諸將,妝作龜艦,以助軍勢。」一個月能完成的,看起來還像龜船的,也就只有狹船能夠勝任

日本西國水軍長期依靠哨探船的狼群戰術圍攻對付大船,所以織田信長才用鐵甲覆蓋的戰船應對哨探船的狼群戰術,因為哨探船的手榴彈對鐵甲沒效果,龜船也是利用同樣原理製造成鐵甲覆蓋的戰船「 龜船之法,衝突眾敵,而(眾)敵不能害,可謂決勝之良策」。狹船太小,改裝了鐵甲也不能安裝火炮,所以沒有龜船的火炮攻擊力,但是防禦力還是有的

多數史料作一百三十艘,唯《李忠武公全書》作三百三十艘。因為鳴梁海峽口子太小,暗礁太多,所以日軍的大安宅船為了避免擺烏龍自己觸礁,打算最後一艘艘的過,帶著兩千艘運輸船和一百多小早船看戲,前面就交給一百三十艘關船打頭陣,打算利用水流的便利,關船迅速衝到朝鮮身邊,發揮日軍近戰的優勢,再打一個大勝仗,結果先是中了漩渦減速,被朝鮮火炮痛擊,陣型打亂,還把主將船給暴露出來,估計就這樣就報銷了十幾艘,還卡在最狹窄處被半沉的船卡的動憚不得,好不容易突破,隨後水流改變後被朝鮮軍利用船的個頭反衝撞,又報銷十幾艘,剩下的被卡住根本過不來,總之戰鬥就結束了,日軍放棄消滅朝鮮水軍的機會不再繼續進攻,而朝鮮水軍也選擇撤退從此打游擊,因為陸地被佔領,還被追擊,數量一直上不去,再也沒有大的殲滅

鳴梁的地形確實對朝鮮水軍有利,日本水軍擅長近戰使用手榴彈,沒有火炮只有大口火槍,在鳴梁完全被虐,朝鮮水軍殘存的12條船是開局那個燒龜船的傢伙提前逃離戰場保存下來的,其它全被一個陸軍將領帶領被日本水軍近戰包圍後用手榴彈滅了,但是鳴梁的地形日本水軍就只能被朝鮮水軍當靶子了。來島通總是豐產秀吉的寵臣,家族世代海盜但是本人長期不從事水戰,不過估計實際指揮和參謀的是老水軍。朝鮮水軍的大船確實性能比日本水軍的大部分小船更好,劇情很真實,比例戰術碰撞地形都很真實。另外朝鮮水軍其實只有11艘板屋船而不是12艘,只是最早只有:「自壬辰至於五、六年間,賊不敢直突於兩湖者,以舟師之扼其路也。今臣戰船尚有十二(二艘龜甲船、六艘板屋船以及四艘小狹船),出死力拒戰則猶可為也。今若全廢舟師,是賊所以為幸,而由湖右達於漢水,此臣之所恐也。戰船雖寡,微臣不死則不敢侮我矣」。不久,全羅道右水使(正三品)金億秋、彌助項僉使(從三品)金應誠、鹿島萬戶(從四品)宋汝棕、平山浦代將(正四品)丁應斗、巨濟縣令(正六品)安衛等將佐帶領五艘板屋船與二十八艘小狹船投效到李舜臣的麾下,李舜臣所部戰船增至四十五艘,軍力三千。必須說一說,朝鮮水軍的兩種船(板屋、小狹)普遍比日本水軍的兩種船(實際上是三種安宅、關船、小早,有一種只是略加大船體後在船上加了個外殼增加防禦而已)個頭大、性能好

此戰,朝鮮水軍有大船11板屋、中船2龜船、小船32小狹、民船數百,日本水軍有大船50安宅、中船100關船、小船200小早、民船數千,十倍於朝鮮,但是安宅無法戰鬥狀態通過鳴梁海峽怕觸礁自傷,所以只有中船50關船、小船100小早負責打頭陣。實際上日軍只衝了一波就撤退了,這樣都能死一個來島通總,可見來島通總是在負責打頭陣

此戰之後,日本水軍繞遠路,放棄了迅速滅亡朝鮮的計劃,李舜臣也就沒有別的辦法了,當年日軍輕敵讓他攢出一隊無敵龜船水軍,現在日本人死也不給他這個機會,李舜臣就只能一路游擊等到明軍水師來接替虐日本水軍

在戰爭爆發前,朝鮮水軍在冊兵員高達十六萬人,看起來規模十分龐大,但這個是含所有水軍在冊軍籍人員,朝鮮水軍又是一兵三保制,所以實際上理論的年日常在職軍人大約只有四分之一,即四萬人左右。由於水軍同樣施行的是的府兵制度,人數上又要分二運,每運再分三番,日常兵員就更為稀少。16世紀末朝鮮軍艦為近海平底槳帆船,需要大量的槳手來維持船舶動力,因此,在和平年代時,一個水軍萬戶12000戶,一兵三保只有3000戶兵,二運每運1500兵,三番後只剩500兵。一鎮十營。編製1200人的營,一兵三保,實際要分出300人的槳手名額有事臨時徵調,而剩下300人做為常備人員,又要再細分為二運,每運150人,然後分為三番,每番不過50人。而在十一月至次年正月,600人(1200人,300兵300槳手)的編製實際在營兵員僅維持在30人,除水操外,其他月份也只有60人。也就是說,兵額在600人(1200人)的一個水軍營地,除水操(3~6日)時動員一半,和戰時全額動員外,平常只有總兵額的5%~10%的兵員。

遭遇突襲的慶尚道水軍35232人3萬戶30營,在這種府兵輪番編製之下,全道在番兵員不過二三千人。因此當時慶尚道水軍將領,如元均,在倉促之下,只得港內軍艦大部鑿沉,僅帶七八條大船逃走。朝鮮16萬水軍,有4萬兵、4萬槳手,一隻板屋戰船沙工櫓格80人,炮手射手77人,合計157人,理論有500艘大船(實際可能是300大船、800小船)應對日軍第一波次700船(理論上大船100、中船200、小船400,但是小船未必能過海)。慶尚道水營理論有100艘大船,元均水營手裡理論有30多艘大船,只能全部士兵當槳手帶走四分之一的大船,但是很可能元均水營手裡就只有20艘大船,剩下的是40艘哨探船,畢竟水軍需要大量哨探船,哨探船更容易製造。幾十天後李舜臣、元均取得玉浦之戰勝利,艦隊規模板屋船28艘、挾板船17艘、鮑作船46艘,兩個水營就有如此規模了,估計光李舜臣水營就有板屋船20艘,挾板船17艘和民船鮑作船46艘。李舜臣與李意祺一起整頓全羅道等半島西側水軍,兵力擴至戰船74艘、挾船92艘,也依然是大船、小船數量接近,這還不算元均的半島東側水軍,可見早期的潰敗中保留了大量大船,全朝鮮300大船、800小船,大船保留了三分之一,所以戰鬥力依然強悍。

日本當時千萬人口,百萬漁民,700船,小早基本就是十米左右長,關船形式各異,但最大不會超過四十米長,大多是二十米長,安宅是二十米長,也有三十米的,關船和安宅船的差異主要是,關船源自小早是平底船,安宅船源自中國海船是尖底船,按100運大船各120人、200中船各8人、400小船各10人,考慮到小船未必能渡海,那就全是大船中船,日本水軍可能就有4萬人(其中水軍戰兵只有不到1萬,水手1萬,另配陸軍2萬),運送15萬陸軍去朝鮮,要運至少4趟來回,作為先鋒的小西行長和加藤清正共3萬人是第一批次登陸,根據《三國志魏書》,來回至少也要十天

明軍南方福船:多為三十米,大發火貢1門,大佛郎機6門,碗口銃3門

朝鮮軍:多為三十米,大佛郎機、小佛郎機、碗口銃

日軍:多為二十米,碗口銃

所以朝鮮水軍六千可以不算襲擊擁有四萬日本水軍保護的日軍運輸隊

朝鮮水軍(約兩萬人)於9月1日開船,前往釜山。在花樽龜尾,遭遇日軍大船5艘不滿員各8人(滿員16人),在多大浦,有日軍大艦8艘滿員各60人,在西平浦,有日軍大艦9艘各60人,絕影島有日軍大艦2艘各60人。朝鮮水軍首先撞沉日軍在釜山外海的四艘警備船各8人,乘勝擊鼓揚帆,列長蛇陣直抵日軍港口。日軍在釜山鎮城東五里的海邊一座山下,分三部停泊大小船隻470餘艘(大船70艘各120人、中船120艘各60人、小船280艘各18人,共2萬人),朝鮮水軍進逼陣前,日軍持火炮、火繩槍及弓箭登山,居高臨下,建立六個陣地,以此山為主要火力點,與釜山鎮、沿岸波碇戰船一起,向朝鮮水軍發起反擊。朝鮮水軍擊毀、撞沉日軍大小一百餘船(約五千人,因為近岸,實際損失只有千餘)

日軍船手眾近1萬隻占水軍總兵力3萬多的四分之一而已,另外1萬是槳手,2萬是陸軍,第二年,船手眾損失三分之一,則其他必然也三分之一


日本人對自己的水軍的形容最到位……《海賊》


連華為水軍都不如。


看到別的答案說不怎麼地的時候我第一反應是:不可能啊,我遇到的戰國水軍舉報又團結黑起人來又凶,吹日本戰國都吹到天上去了,這樣的水軍還不行?!

然後仔細一看原來你們說的水軍是海軍……


當時沒有互聯網,所以應該沒有吧


乍眼一看,我還以為題主問的是日本戰國時期水軍的水平如何?我就在想,難道當年的傳媒就那麼發達,需要僱傭水軍來造勢了嘛…


貌似可以出海


也就薩摩漁夫出海乾干倭寇的勾當,還有什麼海軍這概念


先了解一下歷史知識。

日本

日本戰國時代(1467—1573年),106年。而後是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的安土桃山時代(1573~1603)。

中國

1467年,明朝第八代皇帝——明憲宗朱見深(1447-1487) ——成化三年,;

戰國一共經歷了,中國明朝的年代有

+憲宗朱見深——成化(1447-1487) 21年

+孝宗朱佑樘——成化(1470-1505)19年

+武宗朱厚照——弘治(1491-1521) 17年

+世宗朱厚璁——嘉靖(1507-1566)46年

+穆宗朱載垕——隆慶(1537-1572)7年

+神宗朱翊鈞——萬曆(1563-1620) 1年

=111年-統計年代重複的年數5年,剛好106年。

1573年,明朝第十三位皇帝——十歲的明神宗朱翊鈞(1563年—1620年)繼位——為萬曆元年。

朝鮮半島

朝鮮王朝(1392年—1910年),又稱李氏朝鮮,簡稱李朝,是朝鮮半島歷史上最後一個統一王朝 。

朝鮮世祖 李瑈 1417年—1468年,在位期間13年 世宗嫡次子,端宗之叔父。

  朝鮮睿宗 李晄 1450年—1469年,在位期間1年 世祖嫡次子。

  朝鮮成宗 李娎 1457年—1494年,在位期間25年 世祖嫡長子德宗李暲嫡次子,睿宗侄子。

  燕山君 李隆 1476年—1506年,在位期間12年 成宗長子。

  朝鮮中宗 李懌 1488年—1544年,在位期間38年 成宗嫡長子,燕山君之弟。

  朝鮮仁宗 李峼 1515年—1545年,在位期間1年 中宗嫡長子。

  朝鮮明宗 李峘 1534年—1567年,在位期間22年 中宗嫡次子。

  朝鮮宣祖 李昖 1552年—1608年,在位期間21年 中宗庶七子德興大院君李岹之第三子,明宗庶侄。

再複習地理知識。

東亞(East Asia),亞洲東部的簡稱,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日本、韓國、朝鮮和蒙古共五個國家。東亞面向太平洋,地勢西高東低,典型的季風氣候,自然資源非常豐富。

那麼,到底誰的海戰能力強呢?

第一肯定是大明,第二呢,應該就是日本了,第三呢,應該是中國海盜,第四就是朝鮮王朝了,第五才是蒙古部落了。


推薦閱讀:

日本古代的髮式演變是怎樣的?
知乎的日本戰國史欄目是不是已經完了?
如果知乎放到日本戰國會被提問什麼問題?
日本歷史中的外號分別指誰?
豐臣秀吉自稱日吉丸,是否認為自己是日本大神日吉權現的轉世?

TAG:日本 | 歷史 | 日本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