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感覺時間過得越來越快?


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其實,多數人都有這樣的感受:隨著年齡增加,時間過得越來越快。

這個問題其實包含兩個層面的含義。首先,在我們的回憶中,越近的時間流逝的越快。在我們的記憶中,兒時的一個夏天彷彿無比的漫長。而當我們成年以後,夏季的時光甚至在我們還沒有留意到它到來的時候就悄悄溜走了。同時,我們對「現在」的感受也在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加速。一段無聊的旅程對孩子來說特別難熬,所以他們總是問:「到了嗎?到了嗎?」 而成年人的耐心卻要好得多。

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890年。心理學家讓年輕人和老人做出對時間的比喻。年輕人想出來的比喻通常是「平靜無波的大海」,現在流行的「歲月靜好「這個詞大概也就是這個意思;而老人的比喻大多類似「加速飛奔的火車」。類似的試驗在過去的100多年內被多次重複,都得到了相同的結果。

法國哲學家Paul Janet在1897年提出了人類對時間流逝的心理感受速度的理論。在他的理論中,1年的時間在人的記憶中所佔的比重是不一樣的。比如,當你1歲的時候,1年就是你生命的全部。當你50歲的時候,1年只是你生命的2%。這樣,你的生命越長,1年時間所佔的比重就越小。這意味著讓一個5歲的小孩為聖誕節等待24天,相當於讓一個54歲的的人等待1年。

一位奧地利設計師Maximilian Kiener製作了一個互動網頁來表現基於這一理論的時間加速效果(Why Time Flies)。強烈推薦大家都去玩玩,打開後往下滾動滑鼠就行了。

當你一歲的時候,一年就是你的一生的全部(100%)。但是,隨著你逐漸長大,這個比例迅速下降。

當你八歲時,一年就只是你一生的12.5%了。

當你18歲時,一年只是你一生的5.56%。你大學的第一個暑假在你的記憶中和你76歲那一年一樣長。

在30歲以後,這個比例下降的速度慢慢放緩了。每一年都差不多短。當你35歲時,一年只是你一生的2.86%。

當你98歲時,一年只是你一生的1%。如果你有幸活到了這一天,再來回顧你的一生,你會發現,其實在你7歲的的時候,你的一生已經過去一半了

然而,這個理論並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同。我也覺得這個是一個過於簡化的模型,得到的結果不是很嚴謹。在我們的經驗中,當我們感受時間流逝的時候,並不總是在回顧我們的一生。而且,多數人對三歲以前都沒有什麼記憶,讓這段時間在一生中占這麼大的比例實在有些說不過去。

這個理論實際上體現了我們使用對數的方式感知世界。當我們開始接觸一個事物的時候,我們對它的認識增長很快。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速度會慢慢降低。這種認知方式不僅限於時間,我們對其他事物的認知也是如此。比如,當你只有2塊錢的時候,其中的1塊錢顯得很多。但是,當你已經是億萬富翁的時候,那一塊錢就微不足道了。

對這種現象的另一種解釋是記憶。這種理論認為,我們的大腦通過記憶片段來估計時間的長短。在人生的早期,我們會遇到無數的第一次:第一次上學,第一次游泳,第一次旅遊,第一接吻...... 這些經歷都在我們大腦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深刻記憶。隨著我們漸漸長大,這樣的記憶片段越來越少。當我們回顧過去的時候,就會得到這樣的錯覺:人生的早期是一段非常漫長的時光。

這些理論試圖解釋為什麼我們對過去時間的感知隨著年齡增長而加速,但並沒解釋為什麼我們對「現在」這一瞬間的流逝速度的感知也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加快。Youtube上Veritasium頻道的一個視頻向我們展示了這一現象(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Ix2N-viNwY)。

實驗是這樣設計的:讓年輕人和老人分別估計1分鐘的時間。當他們感覺1分鐘時間到了的時候,和真實的時間比較,就可以看出他們對時間流逝速度的感知和真實速度的差別。實驗結果表明,年輕人對時間的感知很準確。比如,上面圖中的年輕人在1分2秒的時候叫停,而下面的老人感知中的1分鐘,卻是真實時間的1分45秒。

這種現象可能和大腦中的神經元脈衝的速度有關。隨著人的年齡增加,神經脈衝的速度會逐漸降低,這種變化會導致我們對時間的感知變慢,那麼我們就會感覺外界的一切都會加速。就像一台頻率很低的電腦無法跟上快速的信息輸入一樣。

在我們無法延長生命或者為大腦超頻的情況下,看著時間像一江春水一去不回,這無疑是一件十分悲哀的事情。不過,如果你希望延長你感知或記憶中的時間,你可以嘗試一下童年時的方法:多接觸一些新的事物,在大腦中留下一些印象深刻的回憶,比如,旅遊、嘗試新的興趣愛好,或者學習一門新技能。另外,恐懼和無聊也能減緩你對時間的感知,不過這個估計不是你想要的結果。


我有一種感覺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你專心做一件事的時間越來越長了,這樣一天內做的事情的件數就少了,你也就感覺一天似乎沒幹什麼就過去了。

回想一下,你小學和中學的時間表是這樣的:

哇,一天做了 8 件事哦!

大學的時間表是這樣的:

咦?一天彷彿只能做 4 件事了?工作後的時間表是這樣的:

一天只能做 1 件事了呢……


感謝 @劉柯 邀請。

我專門為這個話題寫了一篇微信公眾號,喜歡看插科打諢吐槽版的同學,歡迎移步微信公眾號神經貓學術觀察(ID:neuron_cat)看完整版:

為什麼越長大越覺得時間過得快?

前面的回答已經挺詳細了,特別是 @Mandelbrot 解釋的兩個模型很棒!我就從腦科學領域講講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對了,最後關於題主補充的開腦洞的問題,我也嚴肅認真地回答了一下,歡迎大家來和我一起吐槽。

1. 我們腦中的「時間感應器」

其實時間感(time perception)在腦科學研究中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它比較複雜…首先我們應該把時間感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生物鐘(biochronometer),第二部分是人體的內部時域處理能力(temporal processing)

生物鐘屬於一種比較宏觀的時間感,除了人類以外,絕大多數動物和植物也有生物鐘,比如植物的花開花謝,鳥類的遷徙,魚類的洄遊和產卵,熊的冬眠等等都是依靠神奇的生物鐘作用的。在人身上最明顯的體現就是晝夜節律(circadian rhythm),簡單點說就是我們為什麼會知道什麼該睡了什麼時候該醒著,就算我們在極端情況下無法看到日升月落,還是能大概預估每天的時間

內部時域處理能力(temporal processing)屬於比較微觀問題,其中包括同時性(simultaneity)、時域順序(temporal order)和持續時間的感知(perception of duration),簡單點說就是我們怎麼能感受到每分每秒時間的流逝,怎麼對時間過了多久做出判斷。由於時間感這種感覺和其他的感覺不一樣,我們並不能像視覺、嗅覺、聽覺和觸覺那樣明確地說我感覺到了時間。而且和其他感覺都有專一的處理腦區也不一樣,至今為止,研究者並沒有找到一個單獨的腦區負責處理時間,所以特別難以研究。

目前,大部分研究認為內部時域處理能力主要由小腦、基底神經節和大腦皮層這三個腦部區域控制

目前在認知神經科學方面,主流觀點認為人體內部的時域處理主要是大腦通過整合不同的感覺來估算的,所以對於時間感的研究主要還是通過設計不同的模型來測定圖像、聲音、顏色等的間隔頻率和大腦計數、整合之間的關係。最主要的模型有大腦起搏計數器模型(pacemaker-counter model)、頻譜模型(spectral model)和時間片段模型(time slices model),時間片段模型我會在後面詳細介紹。對於其他模型感興趣的同學,推薦閱讀一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Ivry博士和Schlerf博士在2008年發表在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上的綜述,介紹得特別深入淺出有意思。

大腦的不同區域在遇到不同情況時候會有特異性的響應機制。

2. 人類的生物鐘也有年齡差異

瑞士的科學家們Dalmann et.al. 在2014年的一篇綜述中,對生物鐘的起源和發展做了詳實的介紹。早在40年前,科學家們就通過讓受試者待在沒有自然光源的地方進行3-5天的隔離測試發現,人類的晝夜節律大致是24-25個小時,這和地球自轉一周,也就是一天的時間相符,這也是經過長期進化的結果。

在日月交替的控制下,我們的眼睛接受了明暗的變化,然後把信息傳導到腦中一個叫做視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euclei,SCN)的腦區,這個部位屬於調節新陳代謝的下丘腦的一部分,是調節晝夜節律的起搏器。不過最有趣的是,雖然晝夜節律通過長期的進化和視覺控制緊密相關,但實際上人類的晝夜節律和外在的光照並沒有很大關係,而主要是一種內在的節律,也就是說人身體中的每一個細胞和器官都有固定的節律,並且這種節律主要和體溫以及激素的分泌有關

SCN腦區與各個臟器和每個細胞自身的生物節律同步,以此來調節睡眠、飲食、生理期和社交生活節奏等等。

耶魯大學的Anthony van den Pol是研究視交叉上核中激素受體的先驅,他們早在1992年就發現視交叉上核中神經元和膠質細胞(一般認為這種細胞為神經元提供養分,並輔助神經元建立神經連接)有高密度的大麻素受體,沒錯,就是你想的那種可以導致成癮的大麻。也就是說在這部分對於調控生物鐘起到重要作用的腦區中,對於藥物成癮的敏感度特別高。後期類似的研究也證實,除了成癮類藥物的受體之外,這個腦區還可以被下丘腦垂體合成的激素直接激活,比如促甲狀腺激素、促腎上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生長激素等等。這也許也可以間接的證明,為什麼人們在對某個東西成癮,或者是注意力高度集中地投入某件事情的時候,會有廢寢忘食的感覺,就是因為適量的激素可以控制生物鐘進行準確作用,但過量的激素會引起SCN神經元的大量敏感放電,擾亂了生物鐘。

並且,當我們年紀漸長,體內的激素水平也會產生明顯變化,大部分生長類激素和促進激素的分泌都會降低,所以這就是當人老了以後,對時間的感覺會不再敏感,特別是晝夜節律會不明顯。另一方面,生物鐘的節律還受到體溫的影響,一般來說,人的體溫升高就容易引起睡意,在睡著以後,體溫又會慢慢下降。當人變老以後,隨著新陳代謝的降低,體溫的變化會遲緩很多,也會平穩很多,也再次說明年紀越大晝夜節律越不明顯。正是由於這種不明顯的晝夜節律,讓人預估時間的能力降低

所以年輕人跟隨著日升月落的節奏能更精確的判斷時間,而老年人由於晝夜感不明顯,所以更容易覺得時間過太快:誒,我明明感覺一天才剛剛開始,為什麼太陽這麼快就落山了。為了改善這種情況,也有一些解決方案

1. 可以在更年期過後適當地補充一些激素,以保證大腦中的激素水平,從根本上保證大腦的節奏不被打亂;

2. 通過調整作息和睡眠質量來人為地重構生物鐘,比如盡量減少白天的打盹時間,又比如在睡前先洗一個熱水澡提高體溫引起睡意,然後通過身體慢慢降溫來達到深度睡眠狀態;

3. 如果是某些疾病引起睡眠障礙,可以在醫囑下服用一些改善睡眠的藥物,比如褪黑素等等。

3. 我們的身體內有一台精確的「內部時鐘」

解釋到這裡,也許有一些反應快的小夥伴會提出來,你前面說的生物鐘有點道理,但是這起碼要等更年期以後才會有這些影響,為什麼我童年時對時間的感受和我現在對時間的感受也有差別呢?這就涉及到更微觀層面的內部時域處理能力了。目前,對於內部時域處理能力的研究還在初始階段,還沒有一套完整的理論,先奉上幾個假說:

3.1 呼吸和心跳頻率假說

最廣泛被接受是心跳呼吸頻率理論,其實這個理論本質上還是和激素分泌和新陳代謝有關。生理學家認為人的身體本身也有固定的節奏,這個節奏最明顯的體現就是呼吸頻率和心跳頻率,也就是每分鐘的呼吸次數和心跳次數。據觀察,呼吸頻率和心跳頻率隨著年齡、性別和生理狀態的改變而大不相同。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網上數據顯示,初生嬰兒的心率為每分鐘130-140次,隨著成長逐年下降,到3歲是下降到86-105次/分,到7-14歲時約為76-90次/分,成年以後在75-85次/分這個範圍內正常波動,而老年人一般是67-80次/分。由此可見,隨著時間的增長,我們的心跳和呼吸頻率都在變慢。所以在我們的幼兒時期,因為心率和呼吸速率快,大概心跳了2次才過去一秒鐘,所以我們覺得時間很漫長,而長大和衰老的過程讓心跳和呼吸變慢,所以相對來說,我們的身體就感覺時間的流逝變快了

3.2 大腦的時間片段和神經適應假說

這是我至今看到的最有趣的一個假說,今年7月份瑞士意識研究中心的Herzog博士和德國烏爾姆大學的Kammer博士以及瑞士蘇黎世大學的Scharnowski博士在神經生物學頂級刊物Plos biology共同發表了一篇名為《時間片段:何為感知的持續?》(Time Slices: What Is the Duration of a Percept?)的文章,名字很拗口,但是內容很有意思,文章解釋了大腦是如何通過時間片段來感知時間的。

在很早以前就有研究證實,我們的視覺其實並不是連續的,像製作動畫片那樣,視覺採集系統先捕捉到一幀幀的圖像,再傳入大腦進行處理和整合,然後再呈現給我們動態的影像,所以我們在「實際看到某個東西」和我們「真正意識到這件東西」之間會有一段滯後的時間,而我們的大腦對於時間的流逝的判斷也和這個視覺處理的過程息息相關。

我們看到的物體是一幀一幀的「時間片段「,大腦處理這些時間片段的時候分為無意識和有意識兩個階段

這個研究設計一個兩階段的測量模型,這個模型可以精確地把採集圖像和處理影像的兩個階段分開。研究發現,大腦在第一個階段採集環境中的視覺信息時間大概是幾毫秒,在這個階段,這些單獨的信息片段會緩存在我們「無意識(unconscious)」的狀態中,就類似於電腦的後台處理一樣。第二階段,這些圖像轉移到「有意識(conscious)」的狀態進行整合處理,這段整合時間大概有幾百毫秒,最後再把這些整合好的信息「打包」輸入,完成了這兩個階段以後,我們大腦的「工作區域」才正式接受這些信息,然後開始進行後續的分析判斷做出相應。當然在正常的大腦處理過程中,這段兩個階段其實非常快,以至於我們基本不會感受到中間的這段誤差。而大腦的這種相應措施,也是一種長期進化優化的結果,因為面對周圍紛繁複雜的信息,只有通過這套整合機制的篩選,才可以讓大腦最有效率的去處理最清晰的信息。

重點來了,大腦的內部計時就是依靠判斷這部分從「無意識」到「有意識」到最後接受清晰信息的過程的時長來決定的。是不是有點太複雜?讓我來解釋一下,也就是我們人類通過長期的進化後,大腦已經形成一些固定的操作模式,基本上「無意識」的圖像採集過程和「有意識」的圖像整合過程是一個基本固定的時長,也就是「實際看到某個東西」到「真正意識到這件東西」之間的這段誤差基本是在一個極其微小的範圍內變動,所以大腦通過這個快速的時間差來判斷時間的流逝。

對於兒童來說,他們看到的東西基本上都是新的,也就是說他們經歷過的很多事情其實都是人生中的第一次,所以大腦在採集和整合這些信息的時候,會花費更多的神經資源,自然而然那部分「無意識」和「有意識」之間的誤差也會延續更長一些的時間(哪怕只增加幾十毫秒)。所以在幼年時期,我們感覺這些時間彷彿被拉長了一樣,覺得時間流逝變慢了。 相反, 大多數經驗對於成年人來說是重複的,我們的大腦在接受了相似度高的信息時會很快做出判斷和整合,神經學上有個術語叫做「神經適應(neural adaptation)」就是大腦自動忽略一些感覺和處理過程,把這段誤差的處理時間縮短了,所以成年以後主觀感知的時間就彷彿很過得快。

3.3 注意力控制假說

前面介紹的時間片段假說其實和心理學界的注意力控制假說雖然解讀的角度和理解的方式不一樣,但本質上是一致的。以色列的認知心理學家Dan Zakay用「注意力閘門模型(attention gate model)」來解釋為什麼人在無聊的時候時間過得特別慢,為什麼我們聚精會神地完成一件工作、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候,會感覺時間過得特別快。他把注意力集中的這個過程,形容成是有一個控制注意力的閘門。當我們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的時候,注意力閘門是打開,這時候大腦的精力投射在基本類似的事情上面,連續不斷地處理單一的信息,所以覺得時間流逝很快。結合時間片段假說來解釋就是,當注意力集中的時候,在一段時間內高強度的處理類似的信息,所以「無意識」和「有意識」的誤差時間變短了, 所以我們感受到的時間相比起實際流逝的時間會短得多。反過來,在無聊的時候注意力的閘門關閉,大腦開始向外界搜索多種多樣的信號,然後不斷的比較和整合信息,所以覺得時間變得漫長無比。

噹噹當,請注意老司機要開腦洞了!!

題主還提了一個特殊的要求:」有沒有可能現在的一天24小時真的受到了某種「力場」、「磁場」什麼的影響走得比以前快了,因為表上指針及所有計時的東西都跟著變快了,所以實際上我們沒辦法知道,但是心理上就感覺到不一樣,才會產生時間過得越來越快的感覺?好像星際穿越那種山中一小時人間已七年奇奇怪怪帶有點科幻的感覺,一起來開腦洞!」

他的這個補充問題好像並不是要解釋為什麼一個人從小到大越來越覺得時間過得變快,而是某種個體差異:為什麼小時候的他感覺時間過得慢,而為什麼長大以後他就覺得時間變快了,是不是在現在這個年代有些什麼和從前不一樣的地方?

本喵嚴肅認真地想了一想,最大的差異應該就是小時候空氣清新,長大以後有霧霾了吧?而霧霾對我們的時間感的影響,好像還真能用我們前面介紹過的幾個假說來解釋:

  1. 生物鐘假說,霧霾遮天蔽日,既能防導彈又看不見日升月落,所以現在的人因為霧霾的庇護,生物鐘已基本紊亂,今天和明天一個樣,所以覺得時間呼呼就過去了;

  2. 眨眼假說,這和心跳呼吸理論異曲同工,人的大腦也可以通過你眨眼的頻率來預估時間,在霧霾之中,每天都淚汪汪,基本上不需要通過眨眼來保持眼睛濕潤,所以大腦中的眨眼計數器基本上屬於半歇菜狀態,眼睛一睜一閉每天就過去了,時間過得飛快;

  3. 注意力假說,霧霾之中伸手不見五指,大腦必須儘可能集中注意力處理各種信息,注意力閘門打開,時間流逝飛快……

所以小夥伴們,為了延長自己的時間感,讓每天都過得更長更充實,除了多接觸新鮮事物之外,請買一個防霧霾口罩和空氣凈化器吧(此處應上廣告)。

圖片來源於網路,兔猻表情包由本喵手賤製作

轉載請給神經貓留言,喵嗚!

http://weixin.qq.com/r/BDlRSQXEhFj7rUEq92wW (二維碼自動識別)

參考文獻:

· Ivry, R. and Schlerf, J. (2008). Dedicated and intrinsic models of time perception.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Vol.12 No.7. Pages 273–280

· Dallmann, R., Brown, S. A. Gachon, F. (2014). Chronopharmacology: new insights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Annu. Rev. Pharmacol. Toxicol. 54, 339–361

· van den Pal, Finkbeiner, S.,and Cornell-Bell, A. (1992). Calcium Excitability and Oscillations in Suprachiasmatic Nucleus Neurons and Glia in vitro.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737: 2646-2664

· Johnson, Carl (2004). Chronobiology: Biological Timekeeping. Sunderland, Massachusetts, USA: Sinauer Associates, Inc. pp. 67–105.

· Herzog, M., Kammer, T., Scharnowski, F. (2016) Time Slices: What Is the Duration of a Percept?. PLOS Biology 14(6): e1002493.

· Ahrens, M., Sahani, M. (2011) Observers exploit stochastic models of sensory change to help judge the passage of time. Current Bioogy. 8;21(3):200-6.

· Rao, S., Mayer, A., Harrington, D. (2001). "The evolution of brain activation during temporal processing". Nature Neuroscience. 4 (3): 317–323.

· Dan Zakay, D. (2014). Psychological time as information: the case of boredom. Frontier Psychology 2014; 5: 917.


謝邀。拖到已經有120個回答以後才來回答這個問題。大部分能夠賣弄的理論都被講光了。那就只好來講一個有趣的案例吧。關於推動「記憶」研究的人,這個世界上除了科學家以外,還有他們的研究對象。所有的研究對象中,最著名的大概就是「H.M.」了。「H.M.」在7歲的時候發生了一次自行車車禍,在大腦上留下疤痕,後來便一直犯有癲癇。癲癇病伴隨著他的成長過程,從青春期到成年,癲癇發作的次數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1953年,H.M.的醫生建議給H.M.做手術,拿掉大腦內側顳葉的一部份,用來治療癲癇。這種拿掉一部分大腦的手術在當時非常流行,四,五十年代光美國就做了超過兩萬例。H.M.的醫生拿掉了他大腦中的海馬區,一部分杏仁核,和這兩個部分周圍的一些組織。H.M.從此成為了一個記憶只存在30秒的失憶病人。吃飯吃了一半,會忘記之前自己吃了什麼東西,做測試的時候需要有人每隔一段時間就提醒他這個測試怎麼做。

從某種程度上講,H.M.是一個沒有過去和未來的人。他的一切記憶只進行到他27歲手術那年。在那之後,他的記憶只有30秒。

在一個1992年的對HM採訪記錄中,採訪者問他,你覺得你不太能記清事情有多久了?HM說,我也說不清是幾天,幾周,幾個月還是幾年。。。「能有一年了么?」 「差不多是一年多吧。」 HM說。對於HM來講,39年前的手術,不光是讓他失去了記憶,也讓他對於時間的感知扭曲起來。對他來說,時間就好像停滯的一樣,不存在過得快過得慢的問題。研究了他50多年的Suzanne Corkin後來寫了一本書來回憶她的研究對象HM。她給書起名叫 The Permanent Present Tesnse. 永遠的現在進行時。


我也這麼覺得,尤其是在上知乎的時候

可能跟量子力學有點關係


顯然時間是不會過的越來越快的,只是人的感覺上如此。簡單的講,覺得時間過得越來越快是很正常的,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吸收的新知識、新信息越來越少。

實際上,大多數人每天過的生活,昨天、今天和明天,沒有什麼大不同,可以說,絕大多數都是想同的。每天工作兩點一線,面對同樣的工作內容,同樣的人,甚至說同樣的話,大腦在記憶中存儲這些信息的時候就自動給它們「壓縮「了,把一些重複的、無意義的信息丟棄了。所以說在成年階段,也許過一周的生活跟過一天的生活沒什麼區別,沒有新的信息進入,把這個人從周一直接」瞬間移動「到周五,他的生活不會有任何變化。這段時間的有意義的記憶很少,就會覺得時間過的快。

而成長階段的兒童、青少年,每年都在吸收這個世界的新鮮事物、新的信息,上學時候每一天都在學習新的知識,做新的作業。所以每一天都是不同的。這樣同樣的時間段里,小孩子大腦需要處理的信息量就很大,關於這段時間的記憶很多,就會覺得時間過的慢。

其實在成年人的生活中,也不會總覺得時間過的很快。比如在工作非常繁忙的時期,就會覺得時間過的反而比自己預期的要慢,因為自己可能一天就幹了之前一周的活、說了之前一周的話,信息量增加了,今天的自己已經不是昨天的自己了,這樣的記憶大腦才能深刻的留住,不會隨意丟棄,所以這段時間的記憶量會增加,就會覺得時間過的慢了。

如果能在成年生活中也保持童年、學生時代的不斷學習、吸取信息的模式,就不容易感覺時間過的快了。當然,這對大多數人來說很難做到。畢竟,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願意接受新鮮事物的好奇程度是在不斷下降的。這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因為有個人的時間越來越不夠用了


以前我也跟朋友聊過這個話題,朋友也是用高贊的那套理論講給我聽。

朋友說,當你覺得時間過得越來越快,是因為同一段時間在你生命中的比例占的越來越少了。

在你一歲的時候,一年是你生命的百分之百,在你兩歲的時候,一年是你生命的二分之一,三十歲的時候,一年是你生命的三十分之一。同理,等你越來越大後,你就會覺得時間過的更快。

我聽後覺得好像是這樣,但又覺得不是,這個觀點邏輯有不完善的地方,我總覺得很容易被推翻。

但最後我們兩個都同意了一個說法,這是我倆聊出來,即便跟別人撞,也純屬巧合。

在你小的時候,你專註於做某件事,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那件事情上,大腦就會覺得時間過的慢。而現在,你可以同時做很多事情,你會看電影、看書、聊天刷朋友圈,工作等,它們把你的時間碎片化,全部填充滿,這樣的多線程,讓你花在每件事上的時間都變短了,所以你會覺得快。


你之所以覺得時間一年比一年過得快,是因為時間對你一年比一年重要。


我大腦神經那章學的不好→_→談談我最近看的一本書,《當下的力量》。

從另一個角度來解釋了為什麼我們越長大時間過得越快。

因為我們把鐘錶時間內化為心理時間了。何謂鐘錶時間?即是我們給自己定的目標,比如我今晚要完成這篇論文,我要在30歲之前結婚,我要在畢業多少多少年內事業達到一個什麼樣的高度……這些都是鐘錶時間,它是很客觀的,我們主觀地為它賦予了意義。而在這個時間到來的時候,我們要達成某個客觀目標。我們很容易為了達成目標而忽視了過程,把過程視為了達到目標的一種工具。我們拚命拚命地跑,我們疲憊,我們痛苦,我們焦慮,我們抑鬱,可能只在達到了目的的那一剎那開心一下,中間都是不愉快的。我們把鐘錶時間背在身上,內化為了心理上的時間。

何謂焦慮?焦慮就是我明明在這,卻想去那裡。我們腦子裡堆滿了未來要做的一百事,裝滿了對未來的一千種憂慮,卻不能專註於眼前這一件事。我們活在未來活在過去就是不活在現在。你說,如果我們都沒有認真活過今天,怎麼會覺得今天長呢?今天它是你過去的倒影未來的踏板,不,不是這樣啊。

它是個禮物啊。

小時候的記憶是那麼清楚而神奇啊。不提春天的花夏日的蟬秋天的葉,就連一天的時光,都是那麼甜。路邊的小石子踢來踢去,小水窪里孕育了好多好多蝌蚪,小皮筋怎麼跳也跳不厭,看一集《貓和老鼠》哈哈大笑,可能笑得比我現在一周都多。那時候什麼也沒有背負啊,沒有過去的痛苦未來的恐懼,只有無窮無盡的生命力和彷彿怎麼過也過不完的一天。

那麼快樂的日子,大腦銘刻得清清楚楚。


當你有一百塊錢的時候,增加百塊塊錢的收入你會覺得很多。可以消費在很多事物上

當你有了數百萬的時候,幾千塊對於你來說只是很少,甚至於花費不了什麼。

同等時間,經歷過的時間約多,記憶越多, 想要完成的事物越多,感覺上時間就會越短。


要少刷點知乎,當因政治敏感封禁時你會感覺到時間的快速流逝。


時間隨年紀變快這一點,幾乎人人都感受過。

若是還沒有,不要緊,遲早會來的。

有個「比例理論」(Proportionality Theory),直觀地將其描述了。

當你八歲時,一年在感覺上就相當於人生的八分之一;四十歲時,便銳減到四十分之一。

不過,直觀歸直觀,理論本身也免不了取巧和偷懶。

實際上,心理學上有個叫「情境變化模型」(Contextual Change Model)的東西,能更好地解釋這個現象:

關於一件事,存儲的記憶越多,人就越覺得做這件事花的時間長。

這兒有個小實驗,大家可以給朋友展示一下,看有沒有效果。

A ——————

B ——————————————

步驟很簡單:AB兩條線段,一長一短,在紙上畫的時候,你只需要保證用時一致,比如都用三秒畫完。

然後,你就可以問問朋友:你覺得我畫哪條線段用的時間長些?

當初我做實驗的時候,幾乎所有同學都覺得畫B線段用時更長。

為什麼呢?

因為人腦傾向於認為,「內容」越多,「時間」越長。

小時候,生活是充滿未知的。孩子像張白紙,任由世界在上面塗塗寫寫,每天都是新鮮不同的內容。

年齡越大,紙越滿,新鮮的東西越來越少。

我們三點一線,朝九晚五,今天是昨天的翻版,明天是今天的重複。

那雙曾經對世界敞開的探索的眼睛,慢慢變得半閉不睜。

不就那麼回事嘛,我們說。

結果,生活裝在記憶里的「內容」少了,哪天驀然回首,便覺得「時間」快了。

所以呀,歸根結底,不是時間快了。是我們的「線段」短了。

宏觀來看,從生到死,時間確然在加速。

新鮮記憶減少,大腦對熟悉事務處理速度變快,都造成了「加速」的錯覺。

除此之外,對時間的感知,還存在許多微觀層面的魔法現象,也許你曾經經歷過。

先舉幾個例子:

1. 等待面試無比漫長。

試想一下,面試前的你,緊張焦慮,坐立不安,一遍遍看時間,確認有沒有叫到自己的名字。你深呼吸,心裡默念準備好的台詞。腋下的汗水浸濕了襯衫,讓你暗暗抱怨。

2. 失眠時度分如年。

失眠的時候呢?你輾轉反側,煩躁不已,不時側身看鬧鐘,埋怨第二天要早起,為什麼自己還無法入睡。

3. 遭遇車禍,或是巨大恐懼來襲時,時間彷彿被定格。

怎麼解釋呢?

這三點的共通之處,是有很高的情緒喚起(Emotional Arousal),也就是你能明顯感覺到自己的情緒。

恐懼的瞬間更不用說了,那可能是性命攸關的時刻。

所有這些,都會激起腦中情緒中樞杏仁核(Amygdala)的強烈反應。反過來,高漲的情緒會讓大腦變得敏銳,處理更多外界信息,收集更多「內容」。

回到前文所說,當「內容」變多時,感知上的「時間」便被拉長了。

再來看三個例子:

4. 度假旅行一晃而過,可回來一想,又覺得出去了很久。

有個專門的詞形容,叫「假期悖論」 (Holiday Paradox)。之所以稱為悖論,是因為人在「經歷時」(Experiencing)和「事後回憶」(Reminiscing)之間存在偏差。

假期的時光總是過得飛快。但回頭來看,假期里滿是日常中沒有的新鮮經歷。比如,日常中每天只有兩件新鮮事,而假期中每天有六件。

於是,我們便會覺得假期包含更多「內容」,時間的感知也就被相應延展。

5. 專註一件事,時間便如白駒過隙。

人專註的時候,往往對外界信息的獲取是打折扣的。

試想,當你沉浸在閱讀中時,往往注意不到周遭發生的事。也就是說,專註期間,大腦獲取的「內容」相對較少,所以時間便如輕舟過山,眨眼即逝。

6. 回程總比去程快。

相比回程,去程中有更多的新鮮事物。當大腦熟悉了途中的景物,一是信息處理變快,二是新鮮「內容」變少,那麼時間的感知自然而然就被削減了。

通常,我們對時間的感知是大腦預先設定好的,不受主觀控制。

所以,時間的壓縮與拉伸,真的不由我們說了算嗎?

如果我說,能將時間變慢,你信嗎?

時間,當然不是紀伯倫筆下永恆的時間。

那是超脫的,無限的,甚至,是不存在的。

我所說的「變慢」,是和你的大腦做個認知遊戲:餵給它更多「內容」,讓它把「時間」拉長。

具體來說,就是——

多去體驗,多去發掘生活中的新鮮,跳出既定的生活框架。

如果倦了,就去旅行;如果三點一線,就在陌生的角落多留下足跡。

將你那半閉的探索的雙眼重新睜開,好好看看這世界。

像個孩子一樣。

回答節選自為什麼年齡越大, 覺得時間越快? - 壹心理 - 知乎專欄


這個問題要弄懂,先明確幾個時間的概念。

首先你居住的外部環境時間屬於物理時間(地球時間)。

你的腦神經傳遞時間屬於反應時間。

你的感知時間變慢指的是感覺時間(心理時間)

首先,覺得時間變慢,和相對論無關。真正的物理時間變慢必須是在不同的參考系中觀察,而你一直處在地球,你的參考系一直沒變,所以你身體所感知的物理時間一直沒變,也就是說,你5歲所經歷的一天和你50歲所經歷的一天的物理時間都是一樣的,都是地球的24小時時間!

那麼到底是為什麼導致你感覺時間(也就是心理時間)過的快了?

其實這個是初中物理問題就能解答。

首先問題解決必須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你得承認,人的腦神經信號傳遞反應速度是會隨著你年齡的增大而變慢的,而且你不得不承認,不信你看看那些打籃球的,玩cf的,玩競技遊戲的,為什麼年齡越小越好,過了25玩競技遊戲的就根本沒有幾個,並不是因為他們的智商下降經驗下降,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反應速度下降,而你的反應速度其實就是你的腦神經的信號傳遞速度。

然後承認腦神經的傳遞速度下降,這個問題其實就解決了。我先舉個蒼蠅的例子。大家都知道,蒼蠅反應速度很快,好像歷史上就看到奧巴馬空手撕蒼蠅的精彩畫面,正常人是很難抓到蒼蠅的,因為你的運動在蒼蠅的眼睛裡都是慢動作,在它看你的動作,跟你看大象的動作有的一拼,蒼蠅的世界裡,人類好像是空間里的像素點一點一點的在移動。

好了,下一步,類比回來,其實,你小時候就是那隻反應迅速的蒼蠅,隨著你年齡的增長,你的反應速度逐漸下降,但是地球一直沒變,環境一直沒變,相當於小學數學初中物理說的,時間等於距離除以速度,距離不變,腦神經速度變慢變小,計算得出反應時間變長,一天還是24小時,代入下面公式:

你的感覺時間(心理時間)=物理時間(地球時間24小時)-反應時間(腦神經的傳遞時間)

年齡增大,物理時間不變,反應時間增大,那麼感覺時間也就變小,感覺時間變少,就是你時間感覺過得越來越快,回答完畢。(有疑問可以再把我前面定義的幾個時間多讀幾遍,真的是初中物理的難度)

下一題。


壓力使然,節奏使然。


因為混日子太輕鬆了。如果在過日子,即使是主婦也不是簡單的,每一件事認真做和混完全不一樣。

試一下一天跑十公里背200個單詞,其實時間還是很慢的。


這個問題以前不是有人問過了嗎?

我覺得主要原因是

小時候世界對你是全未知的

你不知道今天吃什麼 不知道播放動畫片的規律 甚至不知道下一分鐘會發生什麼事

每天對你來說又新奇又刺激

大腦為了創建回憶的文件夾噼里啪啦每天輸入個不停

而現在的你啊 每天起床就奔辦公室

每天堵的同一條路

做同樣的工作

到了晚上你都忘記午餐吃了什麼

其實你這個月已經點它第八次了

這對你來說不是痛苦 也不是什麼有趣的事

大腦為了節約能量

把你每天做的差不多的事複製一下就好了

所以你的記憶里除了日期啊

剩下的都是CTR+V啊


生活中遇到的新刺激越少,心理時間就會越快。大腦中負責「時間信號」傳遞的化學物質可能是多巴胺。注意力越集中,大腦時鐘走得越快,心理時間就越漫長。不斷遇到新刺激會讓人感到特別漫長,而刺激減少就會感到時間過得很快。所以,盡量去追求新的生命體驗吧,多巴胺會讓你的歲月放緩。


時間過得快,說明你日子過得舒服。如果你是個苦逼倒霉蛋,那就是度日如年了。


相對論,其實時間的流逝速度一直都是那麼快,只是隨著心情好壞和身體感受來感受時間快慢,比如你花一分鐘做俯卧撐會覺得很久,而花一分鐘是啊遊戲就覺得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推薦閱讀: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有任何發展嗎?
總是拖延不想做作業怎麼辦?
如何看待榮格在心理學的貢獻?為什麼我感覺他是個神棍?特別是看完他自傳後。?
重度拖延症,不敢做任何事?!
為什麼有些人一開車就開始罵別人開車差?

TAG:心理學 | 時間 | 相對論 | 量子物理 | 神經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