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從古典到現代,究竟是審美能力的提升還是審美關注點的轉移?

最近突然有一個想法,好像我們身邊不是很懂藝術的人更傾向于欣賞古典藝術而不是現代藝術。如果藝術發展是審美關注點的轉移,為什麼身處現代的大眾更能接收古典時代的審美關注點而不是現代藝術的關注點?如果是審美能力的提升,那麼是在什麼評判標準下的提升?或者是兼而有之?


很多人進入不了審美的領域中,就好像他們讀不懂哲學或歷史,他們的言談從未脫離形而下的世界。

古典藝術至少提供給所有觀察者言說的可能。他們能以各種體態進入,但言虛假的進入,藝術的討論中。古典之後,一旦形象開始變形,藝術的討論就變得難上加難,多數人變成無言的啞巴,他們感到羞辱,便紛紛逃離,瘋狂地拆毀一切讓他們蒙羞的東西。

俄爾普斯失去了歐律狄克,他再也不和女子說話,他高歌自然,樂曲動人心魄,但他只有林間的動物、樹木陶醉其中。俄爾普斯不再討好其他女人了,因此當一隊祭拜酒神的隊伍經過他身旁,瘋狂的信徒將他砸死,撕扯他的肉體。口舌失去了靈魂,琴弦告別了手指,鳥獸前來哀悼,大地為之撼動。一場血腥的謀殺,就當它沒發生過吧。

今天的大眾,和那些信徒又有何不同呢?當代藝術不提供言辭,不用文學的語言同大眾交流後,他們就惱羞成怒,他們就視而不見。藝術難道只是文學的附庸嗎?

現代性教我們要為一切學科立其獨立的法則。藝術家不斷努力,用視覺的語言,用直接的無聲的話語建立了自己的體系,這是藝術的發展,不是倒退。但也因此,大眾不會評論了,不會說話了。他們面對的是毫無形象的畫面,他們被羞辱了。

當然,很多人也是看不懂古典藝術的,他們不知道構圖,也不知道風格。但他們認得畫中的東西。他們看到幾個人,一座山,不過,人和山哪兒不能看到呢?因此,在畫面中,他們仍活在現實之中,從未進入藝術的世界。他們用道德約束藝術家的工作,其實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那毫無價值的自大。

藝術還會發展,在感性和理性的鋼絲橋上跳舞,一會兒接近哲學的終極,一會兒用視覺語言羞辱眼睛和大腦。這是當代人之幸,因為一個不受約束的藝術,是驚心動魄的,是最娛樂的。他向人揭示道理,向社會提出問題,又愉悅我們的身心,給我們生活的靈感。

我看到蔡國強用煙花造出了一朵鬱金香,也看到高氏兄弟讓陌生人互相擁抱;看到張曉剛對殘酷歷史的溫柔批註,看到張洹解放他自身;看到徐冰幽默的調侃中西文化,看到王南溟為大地做詩。我將無所畏懼投入最有趣的藝術實踐,觀看,欣賞,體悟當代人的生活,我開始學會說話,用視覺的語言表達自身,在這裡,巴別塔沒有倒塌。


謝邀。

「不懂審美的人」看的是像與不像的區別,而不是美與丑的區別。

中西繪畫都有具象寫實的一個階段,對於沒有繪畫理論基礎的人來說,欣賞這樣的藝術不需要太多「成本」,故而有所評判。

所以我們常聽人們講:古典主義的畫好,宋代的畫好,所有藝評人都會說好,但藝評人說的好和一般人說的好是不一樣的。

而藝術史在意的是懂行的人怎麼評價,藝術也是由懂行的人所主導。


謝邀!

不是提升也不是轉移,而是擴展,是多元化。


古典藝術大多數都是商品。

教皇:拉斐爾啊~我要給我的教堂畫個天花板。懂不?我給你錢。

拉斐爾:好的!屁顛屁顛開始畫~。

富商:達芬奇啊~我要給我的老婆蒙拉麗莎畫個肖像。懂不我給你錢。

達芬奇:好的!屁顛屁顛開始畫。

所以古典藝術往往都是按照需求定製的。符合人類的天然審美~

關於當代藝術。

我在另外一個回答里講過了。

我的知乎回答:當代藝術需要被公眾理解嗎? 證據~ 你們不懂資本。 炒家和收藏家,跟股市遊資一樣。 有人炒能增值就行。 別特么說公眾不理解,鑒賞家和作者自己都不理解都沒… http://www.zhihu.com/question/40967870/answer/118631306

藝術的變化差別像什麼?你們發現沒有?

就像社會商業的變化一樣~文藝復興時期,大家買衣服也好,買傢具也好都是定做,

近現代這些商品都變成設計品,預先設計好~

到了現代,只要是能炒的,紅木傢具也好,耐克球鞋也好都炒了一遍,由於有炒作,設計方向就變得更傾向於吸引炒家關注。

當代藝術和古典藝術的主流其實差別不大~


原因:核心是關注點在轉移。

而「審美能力」無法被確定地評估,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只是有更多的途徑(現代教育,書本,文獻而非以前的師傅和教會)(不代表願意進一步了解和主動使用和)接觸的批評工具(新的語言,體系和標準)。例如古羅馬有賀拉斯的《詩藝》和南朝齊梁間有《畫品》,這些批評著作與杜尚之後的現代及後現代批評語言有明顯區別,但無法說有很普遍說服力的高低之別。

審美這件事,是一個私人又集體的事,之所以是私人是基於Empiricism中的經驗,之所以集體,是因為所謂的「All in the form of XXXX」是一個集體平均下來的個人在偶然中的幻覺。

這其實可以換成這樣一個問題:人對待審美對象的方式發生怎樣的變化?

主流形式隨時間而變動,但私人體驗依然存在。例如:

審美藝術關注點實際上關注的是形式(所謂的內容和形式實際上相生相隨,甚至只是一回事)。對於創作作品的人而言,他們選擇作品的形式,是基於「取悅」這個動機,無論是「取悅」自己對抗無聊倦怠反抗生活,還是取悅客戶換得報酬。人的無聊感(Boredom)和喜新厭舊總是一直存在,所以藝術形式的更新在人類歷史上實在是常見。而對於任何形式,實際上是個Range,兩極是抽象至上和具象至上,歷史中的各種形式潮流實際上在這個Range中在兩極間來回搖擺。

藝術給人的感覺和性體驗類似。想像一下擇偶標準,人們喜好的外貌因時因地因人而不同,例如長相,胸型,身材比例,臀部形狀,膚色,肌肉,姿態,發質等。你對異性哪點滿意和哪點不滿意只有你自己清楚,這是一件極其私人的事。無論是古典形還是現代形,人頭腦中的評價信息只有來自於"你自己",」周圍人「,從其它媒介」能聽到的聲音「,並且你可能並不認同其他人的標準。大家只是在分布在這個Range中,並彼此在相互影響中緩慢移動。可以想像一下,這其實挺像一個高密度液體流動的過程。

另外,無論是古典主義還是現代主義(甚至後現代主義),都會有一大堆特徵可以被枚舉,且他們自身就包裹著巨大的矛盾和分歧(包括主題,形象,態度,標準, etc)。其實這些labels 本身就蘊含著太多迷思,甚至可以說只是一些有區別的印象和記憶中的某些痕迹。

-----------------------------------------------------------------------------------------------

偏題:對於有的人,每當面對一件有吸引力的作品,先是一剎那的幻覺,然後只是材料和手法,然後就走開了。可能還有兩種境界:1) 把雕塑看成原子;2) 把畫布看穿,什麼也沒有。


不是提升也不是轉移,而是本體化,藝術成為它自己了,有了獨立存在的價值,不再模仿現實世界。


我認為這應該是一個社會學的話題,而不單單反饋在藝術領域。

用最簡單的一句話說:大部分人不能超脫時代而存在。

絕大多數有現代教育經歷的人,所接受的教育,包括藝術教育,來自前代不知多少人的總結和普及。而在當時代新出現的不管是科技、知識還是藝術,在沒有被歸納統一成學科或派別時。大眾的認知能力都是非常差的(因為在當時的教育知識體系里,並沒有這些內容)。也僅僅少數研究或接觸該領域的人士能夠進行相關的辨別。

比如印象派剛產生時代,人們是怎麼看待印象派的。以至於印象派這個類別風格都是後人總結歸納出來的。以下內容節選自雅昌藝術網【印象派這個詞在當時是一個很不好的名字】

-----------------------------------------------------------------------------------------------------------------------------------------

「比如說像很著名的塞尚,他在第一次1874年的展覽就參加,但他自始至終非常受不了當時的人們對印象派的態度,所以他後來就離開了巴黎,回到他自己的家鄉,因為塞尚的父親是一個做皮帽商的商人,積累了一定錢財以後他就盤下了一個小銀行,所以這個小銀行的收益能夠讓塞尚可以比較衣食無憂地進行他的工作,當然歷史書上還有很多其他的資料告訴我們,比方說塞尚的父親因為不喜歡他身邊的女人,甚至要斷掉他的經濟,每一個印象派畫家實際上都經歷過蠻坎坷的創作過程。因此在這份名單裡邊,比方說塞尚我就不大會提到。

  另外一個很值得討論的名字是馬奈,因為馬奈先生是這一群人的一個先驅,人們會講說藝術史在十九世紀的法國藝術的革新當中第三次的革命,是馬奈和他的年輕的朋友們一起掀起的,但是這個馬奈也不大肯承認自己是印象主義者,所以我第一個概念要跟大家談到的就是印象派本身是一個很不好聽的一個名詞,和我們今天在談到印象派覺得我們很喜歡他們的顏色,我們很能夠理解印象派的畫家對風景的態度,這和當時的狀況是截然不同的一種狀況,所以當時的巴黎有很多巴黎的報紙和雜誌有很多這樣的漫畫,這個漫畫說的就是說人們看印象派展覽應該給每一個人發一個高蹺,只有這樣我們才看得清那些畫,畫的是什麼。甚至有一些漫畫直接說那些男士看印象派的肖像說:「看完我回家會覺得我太太沒那麼丑。」就這樣的挖苦和諷刺一直伴隨著印象主義繪畫的誕生。」

------------------------------------------------------------------------------------------------------------------------------------------

同理,從馬車邁入汽車時代的大眾,他們也是無法理解汽車這個玩意兒的。

社會制度的更替,是不是也遭到了當時舊制度人群的瘋狂反抗。

當然,科技進步、制度更替因為與人的生活密切相關,所以其反響程度也比藝術猛烈的多。

所以我認為結論應該是「藝術關注點的轉移」,原問題用審美關注點的轉移我覺得是不恰當的。比如唐代女性以胖為美,現在呢?


美術方面:古希臘古羅馬-文藝復興前後-現代審美開始,三個大框架。審美的變化突破藝術家所在當下的藝術局限性。

莫奈是現代審美的開端,他突破傳統渲染上色法,外光畫派,科學研究光學反射,沒有固有色,是突破。

康定斯基突破畫面的再現性敘事,以畫面本身的構成美感做審美

杜尚突破傳統藝術觀念,以錯位的工業產品當作品挑戰你的藝術觀念。

審美觀點沒有轉移,是突破。


人很難在沒有參照物的情況下理解自己所接觸的東西。因為沒有錨定。

一個窮人,住在山裡,天天吸新鮮空氣,吃有機食物,喝礦泉水。就算他生活不如城裡人,但從這些角度來講,他享受的是強於城市人的。

但他並不會理解身邊的空氣到底有多新鮮。農家蔬菜有多好吃。農閑時候去山裡打點野味是多麼棒的口感。因為他沒吃過城裡那些批量生產的東西,沒吸過北京的霧霾。

所以,一個城裡人,去了鄉村,雖然他只短暫停留,實際上他比呆了一輩子的村裡人都更能體會空氣更好,怎麼個好法,區別在哪。

因為他有了兩套信息,經過對比,獲得了對比的感受,也即第三種不同的信息。

而一輩子呆在城裡,或者鄉村的人,只能獲得各自的一套信息。

穿梭於城裡和鄉村的人,如果不刻意進行比較體會,也只有兩套信息。

藝術也是類似的情況。普通人本來並不知道身邊的東西很美,藝術家畫出來,雕出來,如人體,靜物,讓他們有了錨定。他們才能發現這些美。

不同的錨定會讓你以不同的角度去評估理解一個事物。如果能把活著和死了的大師集中在同一個地方,對著同一個東西做一堆主題相同的作品,可能你看了會突然茅塞頓開。因為這些大師的角度可能完全不同。並不存在一個誰最好看之類淺薄的問題。


柏拉圖認為藝術是對模仿物的模仿,而不能觸及到真正的理念世界,是很悲觀的態度,甚至認為藝術家不如工匠。

我以為當代藝術大概就是對理念世界的探索,這難道不是一種發展和提升嗎?


有些地方提升啦、還有一些退化啦、還有一些變化啦(出現/消失)~~


如果這裡古典藝術指本土文化的古典藝術。

如中國人看國畫,看書法。或更市場一點,江南人看吳冠中的畫,廣東人看黎雄才的畫(私以為黎比關的山水更具本土特色)。那很大程度在於閱讀者的語境原因。

當你閱讀自己熟悉的文字與自己生活的環境。那種代入感,閱讀理解能力是相對的簡單方便。

而現代藝術由於題材,表達手法,與觀眾互動等形式多樣,需要閱讀者具有更寬廣的知識儲備與強大的閱讀能力才能讀解作品。

特別是很多綜合藝術涉及到大量其他領域的行為裝置等。這對閱讀者各方面修養,特別是藝術常識要求較高。所以暫時註定達到普及。

如果就純繪畫(雕塑現在包含太多。除了寫實。波普一點好理解。其他可能也。。)層面。很多技法可能不畫畫的人不會觀看。習慣盯小局部看。那就可能覺得粗糙,顏色生硬,人物無趣。或不寫實,太過抽象看不懂等。

畢竟繪畫到現在經歷了太多,收到的影響也太多。越歷史複雜的載體表現的可能性就越高。

→_→簡單來說看不懂正常。。。。。。。。。。全部都看懂才不正常。。。

由此推論。古典寫實敘事型的本土人士觀看理解是可能的。現代敘事的也可能(例如歷史題材。。)

而其他更個人。或觀念性的讀不懂太正常。。所以一般大家會傾向能讀懂的。

這跟審美能力提升關係不大。

→_→我一直認為現在我朝得審美走歪了。非常不健康。真心越來越。。。。。求每個345678910現城市城鎮都來個美術館或博物館或小型音樂表演廳。否則真的藥丸。

如果世界來說,審美更加多元了。

至於提升主要看標準在哪裡。美得標準是什麼。

如果說話語權。那所謂第三世界的確具有更多話語機會。


是越來越多樣化,不見得現在的人不能欣賞現代主義時期的印象派繪畫。而當代藝術家們正在開拓的領域就留給未來的大眾吧。

另,當代藝術的多樣化導致對象不太可能普遍化。


古典藝術是這樣的:我要雕琢個美女。腿這麼站,手這麼擺。稍微豐腴一點,脖子長一點。很好,這樣最自然,這應該就是最美的了。

現代藝術:骨瘦如柴是美。胖如家豬是美。垃圾是美,破爛是美。這是美,那是美。想要重新定義美,自然無法和正常人的審美交匯。

拿烹飪打比方,古典藝術就是怎麼好吃怎麼做,現代藝術就是怎麼怪怎麼做,然後說我這菜好吃。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推薦閱讀:

非常羨慕和嫉妒日本古代和現代文化的完美結合,怎麼樣才能復興中國文化?
在日本的小吃街上,不能邊走邊吃,在別的小吃店裡不能吃外帶的食物,對嗎?
為什麼英國人哈日?日本和英國這倆島國有什麼共同點?
英國工業革命前西方發展程度比中國高嗎?
怎麼讀懂中國古代地方志中的「星野」?

TAG:藝術 | 文化 | 價值觀 | 思維 | 審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