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沒有投資《魔獸》電影是真的嗎?

新聞上看到暴雪收回了魔獸電影的版權並爆料暴雪並沒有投資魔獸一分錢,原因是當初談合約的COO PaulSams和傳奇簽的內容大意是「暴雪在電影上不投入一分錢,也不限制傳奇影業電影版權的運作,但是要求控制劇情和電影品質」。但魔獸的內部評價很糟糕,最後導致COO離職?

這是真的嗎?

感謝答主提醒,貼上原創鏈接

魔獸電影即將上映,為何暴雪躲著走?


這篇文章里的論據,不是「內部人士透露」,就是捕風捉影的推測。個人認為不可全信。

我們先明確中國公司在影片中的職能。無論是中影、騰訊、太合還是華誼,他們都是以發行方(Present)的名義加入影片名單的,他們的老闆也只是發行人(Presenter)。

發行方主要負責將影片販售給院線、電視台和在線視頻網站,是一個類似經銷商的角色。發行方可能參與制作,也可能不參與制作,不少發行方都是地區性的。

在海外版本的影片里,中國公司的定位就僅僅只是「協力」而已。

電影《魔獸》的主要發行方是環球影業和傳奇影業,在全球各地也都有合作的當地發行方。

與發行相應的是製片(Production),也就是負責影片投資、製作、決定大小事務的核心製作公司。電影《魔獸》的製片方有傳奇影業、暴雪娛樂和亞特拉斯娛樂三家。

需要注意的是,有時候原作方也能獲得製片方的頭銜,所以暴雪確實有可能因為原作的關係而被列入其中。但作為對比,我們最好知道《哈利·波特》的製片方里沒有 J.K.羅琳、《指環王》的製片方里沒有托爾金基金會、《生化危機》的製片方里沒有 CAPCOM,在電影《刺客信條》里,育碧影業也是作為「聯合製片」而非作為「製片」出現的,暴雪參與影片的程度應該高於上述公司。

在製片人(Producer)名單里,先後順序分別是亞特拉斯娛樂的創始人和合伙人、傳奇影業的(前)主席和(前)總裁,以及導演鄧肯·瓊斯的小夥伴(監製了《魔獸》以外導演的全部電影)。

在執行製片人(較製片人低一級)里,有傳奇影業的(前)高級副總裁,一名外聘的執行製片人,以及暴雪娛樂的兩人。其中邁克爾·莫海姆就是暴雪總裁兼聯合創始人,保羅·薩默斯是暴雪的(前)首席運營官。

接下來的三位聯合製片人,全都是暴雪員工。

克里斯·梅森是暴雪的高級副總裁,主管劇情和版權衍生物。他是暴風之子的成員,欽定了魔獸系列的劇情,連《守望先鋒》里「士兵76」的名字都出自他十年前的漫畫作品。他還是遊戲里薩爾、沃金、瓦里安、奈法利安、拉格納羅斯的配音演員。尼克·卡朋特是暴雪的藝術總監。羅波·帕爾多是暴雪的前首席創意官,也是《星際爭霸》、《魔獸世界》的主要設計師之一。

除此以外,暴雪副總裁麥克·賴德還率領 33 名暴雪員工,直接參与了影片製作,主要負責故事、美術概念設計和市場宣傳工作。其中包括故事部門的主管詹姆斯·沃夫、動畫部門的主管小菲利普·希爾布蘭德,暴雪 CG 的概念美術師克里斯·圖尼希和喬納森·貝魯布等人。

暴雪為影片投入了 18 名美術師,與劇組僱傭的美術團隊一同完成了《魔獸》的概念設計。尤其是影片的角色設計,大多是由暴雪方面完成的。中國玩家很熟悉的「暴風之子」王煒,就負責了杜隆坦、奧格瑞姆和黑手的設計。

電影的概念設計採用了交叉作業的形式,許多概念美術師直接來自暴雪。「王煒是一名來自中國的暴雪美術師,因其出色的同人繪畫受到暴雪僱傭,」 比爾·威斯登霍佛說。「他為獸人畫的第一張畫就定義了角色的氣質。我們當時畫了好幾張杜隆坦,結果他畫了一張,我們立刻就愛上了,他也繪製了奧格瑞姆和黑手。」

暴雪和影片的美術部門通力合作,雙方創意激蕩,共同構成了《魔獸》電影的主心骨。

「我們和暴雪溝通得很多,討論要如何將他們創造的世界轉化成影像,」巴奎特說。「他們的美術師創造了生物和武器,我們則負責場景」。這是非常具有創意的合作關係。

原文有頗多臆測之處,比如保羅·薩默斯作為首席運營官,負責的是公司整體運營,而不是國內網遊行業常說的「遊戲運營」,不存在所謂「不過暴雪是一家重研發的公司,生態鏈應該是研發的老大們&>Paul的」。而「暴雪自己開始組建影視部門」的公司主體其實是「動視暴雪」,主要負責《小龍斯派羅》和《使命召喚》的影視劇改編工作,和暴雪娛樂基本沒有什麼關係。

至於宣傳方面的工作,本來就應該是傳奇東方影業和國內發行方的工作。暴雪專門投入六位員工參與影片宣傳,又特意製作了和電影聯動的主題幻化道具,說是不聞不顧未免誇張。

考慮到暴雪總裁邁克爾·莫海姆僅僅是執行製片人,而非製片人。暴雪可能出資不多,或是僅以版權和人力成本入股。而傳奇東方影業如此大規模的異業合作,也不符合暴雪一貫的調性,暴雪可能在電影授權方面出讓了較多的權利。但作為主要製片方,說暴雪完全不參與分成,可能性不大。

由於我們都看不到暴雪娛樂、傳奇影業、亞特拉斯娛樂的三方合同,所謂內部人士的真偽也無從分辨。關於合約細節、投資比例、暴雪滿意與否,沒有進一步討論的必要。

但從上文中我們至少可以知道,身為製片方的暴雪絕非把版權賣了再監修這麼簡單,而是直接參与了影片製作的諸多方面。

備註:

1、本文中的製片人、執行製片人概念以 PGA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為準,國內的監製和製片人體系不適用於本片。

2、Present 一詞,我有意翻譯成發行,而非容易混淆的出品。因為國內的「出品人」含義眾多,並不是一個便於理解的辭彙。

3、想了解更多暴雪娛樂、傳奇影業、亞特拉斯娛樂在影片中起到的作用,可以閱讀:

電影《魔獸》的緣起與創作 - 任意鍵 - 知乎專欄


利益相關,所以匿了。

1.暴雪爸爸這次被坑了,合同條款里明確一切有關電影的周邊權益全都由中方說了算,所以產生了爸爸好像不太愛惜羽毛了這種感覺。其實內部關於這次也是爭議很大。

2.暴雪爸爸這次確實沒投錢,或者應該這樣說,爸爸是用技術入股,品牌影響力入股。(非常同意樓上的一個回答,暴雪爸爸的Logo掛在大屏上本身就是投資)


不管真相如何,這篇文章至少反映出許多人的誤(gong)解(shi)。知識產權不算錢。


從好萊塢製片角度看就能知道答案。

傳奇跟環球負責招募與投資製片團隊,燈光、藝術、CGI指導、服裝、美術設計、選角導演到整個劇組都由傳奇與環球一手包辦,電影的實際創作過程是2年半時間,期間的開銷全部出自於主要投資者。

看得出資源都是來自於專業的好萊塢團隊,暴雪並沒有這些資源,就算投入資金,佔比也是極其小的。

另外暴雪沒能成為主要投資者的原因,我認為有三點

第一,暴雪沒有興趣參與其中

第二,暴雪沒有專業的製作團隊與資源,傳奇跟環球不但有資源,而且可以通過熟練的管理模式與人脈壓拍攝成本。

第三,暴雪沒有能力承擔風險。

暴雪雖然收入多,但並不是賺多少就能拿到多少,每年給股東的錢是一筆,擴張遊戲工作室的規模也是一筆,遊戲的開發與花銷也很大,如果盈利給了股東之後又拿來維持日常開銷,剩下的一部分也投入到電影拍攝,是一件風險很高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電影可以賺很多,但同時製作成本極高,好萊塢稍微像樣的商業片起價都在九千萬美元到1.1億美元之間,而且需要大量宣發成本,動不動可能宣發就翻倍,魔獸的成本1.7億,算宣發可能最高達3.4億到3億之間,而且作品需要應對市場需求,如果導演出問題的話,那麼作品質量也會影響票房。

回報率問題,大部分電影如果不是大爆,在院線有125%回報率都已經算是很賺,何況各地院線的分賬比例不同,大部分都在五成上下浮動,全球匯率也有差異,就算全球10億美金,除開分賬後可能也只拿到5億,對比成本凈賺2億上下,還要聘請專業的公司理財,大概能賺1.8億。

全球10億是很不錯的成績,而大部分1億多美金投入的電影,票房離回本都差很遠,所以不能保證大爆的前提下投入好幾億到一部風險很大的電影身上是個選擇題,一旦賠本對暴雪的股價影響非常大。

電影投資的好處就是,可以同時間僱傭很多團隊,一齊拍攝好幾部作品,2到3年內就可以退出5到6部作品,而遊戲就算好幾千人一齊開發,也會因為內部矛盾和各種很cooooool的設計靈感而拖延。

高效率高風險倍數回報,低效率低風險高回報


補充一下,強調一點,作為稿件的原作者,強烈抵制題主貼的這個既不寫原作者,又瞎改稿的。可以看一下原文: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c3MjAwMA==mid=2659639618idx=1sn=79dac32feb2d32e5ea0dc433051d31edscene=1srcid=0606LsbMqKvrVjV0hUtZjQXR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

1 這篇稿件的信源,來自於網易,暴雪,網之易,暴雪中國,以及騰訊,及其合作夥伴等方。

因為信息的敏感性,以及有的信源也並不清楚其中確定的信息只提供了輔助信息如paul離職的細節等。所以我沒辦法透露具體信源是誰,來自哪個公司。

2 稿件中,很明確的列出了信息的來源,以及哪些是已知事實哪些不是,可以選擇信,也可以選擇不信。

我只是對於暴雪和網易在這場原本應該唱主角的營銷狂歡里,可能還沒有打擦邊球的玩得歡覺得奇怪,同時對這場奇怪進行了探究,然後得出的是這一個結論,從我和很多內部人士以及圈內人的角度看,似乎正是因為這樣,才是合理的。

3 因為稿子寫得比較急,處理得不是特別好,我這裡重新梳理一下。

為什麼暴雪和網易對於魔獸電影這件事這麼不積極呢?(或許圈外人感覺不出來,我和很多媒體人跟暴雪項目跟了很久,知道積極的樣子是怎樣的)

明明是很好的提高遊戲在線的機會,為什麼沒有相應的運營活動來同步推?

為什麼早前會有人出來兜售魔獸電影的手游改編權呢?(這一點我沒寫,跟卡公說了之後,他去求證了一下,然後寫進了稿件里)

為什麼這麼多不知所謂的合作?在魔獸電影之前暴雪可是非常珍惜自己羽毛的。

……

在和眾多圈內自己內部人士探討之後,得出的結論可能是如下原因,僅僅是可能

a 暴雪本身和電影收益的關係不大,所以不費心

b 暴雪對於電影版權沒有控制力,或者說控制力很小

c 暴雪對電影本身,或者說傳奇的做法有意見

d 暴雪覺得電影跟遊戲本身很難起協同作用

e 傳奇不希望暴雪干涉他們的發行計劃

……

而這些可能的點,如果要成立,特別是第二點,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暴雪沒有參與投資。

4 得票最高的同學可能比較懂電影

但是對於暴雪。。。只能說,hehe

研發大於一切,即使是暴雪粉都知道

and paul管的就是遊戲市場和遊戲運營,公司里食物鏈下層

我只舉這一個反例,並不代表其他觀點我都贊同。

5 高票回答中,也說了,根據署名去推測,也是用可能,或許,也許

so,這就不是捕風捉影了?

6 到底有沒有投資,只有兩種方式得到答案

a 查看暴雪財報,過去的財報中有沒有除去往常都有的費用之外的費用

查看之後的財報看,有沒有電影收入分賬

查看以後可能公布的電影分賬數據。而且還要看暴雪是佔到幾成,如果5%以下,應該也不表示是投資了。

b 簽合同的人出來說一下咯

不過還有一種方法,我發個信問mike咯,不過暴雪的pr很有一手...可以等等看有沒有第二篇

看了下其他回答,知乎用戶水平下降明顯。既不知道題主在問什麼,也不知道稿件本身在討論什麼。


版權本身就是資本,為什麼還要投資?


三刷路過

評價電影拍得有多爛用言語已經不夠了。

你們去打開7.0宣傳片看看,再看看魔獸電影。

你就知道暴雪爸爸為什麼不滿意。

傳奇影業缺錢你說啊,電影投資不過是爸爸一個季度的凈利潤,

特效做的跟手游一樣,材質紋理糊弄誰呢?

我要是暴雪我也得急,下一部非得直接全CG電影雪恥,暴雪有情懷,不缺錢,不拍一部反應爸爸實力的電影狠狠地扇環球影業和傳奇影業臉的電影爸爸是不會罷休的。


第一,何為電影。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視頻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悲喜劇與文學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電影是一種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及聽覺藝術,利用膠捲、錄像帶或數位媒體將影像和聲音捕捉,再加上後期的編輯工作而成。

電影是一種綜合藝術,亦正如藝術本身,有著複雜而繁多的科系,電影世界裡有很多不同類型的電影,也有很多種電影的分類方法。

製片廠/公司的主要制度特點包括類型電影的配方式生產、流水線配比、大規模製造、明星制營銷和首輪影院體系。由於製片廠強調集體的智慧和細密的分工,最初電影人的完備雛形被消解在集體的合作之中,電影的創作和經營等關鍵職能也被分解,這個體系需要統一的指揮和調度職能,特定電影的控制權被集中到製片人手裡,形成了製片人中心制。大量的拍片機會造就了大批業務嫻熟的職業導演,支撐了好萊塢的大規模生產以及技術升級後帶來的產業發展的黃金時代。

電影作者論是導演研究的重要理論,對導演實踐具有重要指導作用。該理論由法國新浪潮主要人物:特呂弗、戈達爾、夏布洛爾等人提出,主張電影像小說、音樂、繪畫一樣是一個人的作品,即電影作家——導演個人的作品。不是所有導演都能稱為「作者」。電影作者資格包含:⑴在一批影片中體現出導演個性和個人風格特徵,把個人的東西帶入題材,導演不是一個執行者。⑵影片應具有某種內在涵義,是後天形成而非先前存在的。⑶電影作者是對電影製作全面控制的人,無導演、編劇的區分。戈達爾、特呂弗、安東尼奧尼、費里尼、希區柯克等人是電影作者的代表人物。具備電影作者論資格所拍的電影才是「作者電影」。作者電影與類型電影相對,也稱藝術片。作者論的實質是強調電影導演是主要創作人和最終定稿人,其判定依據是導演對作品的控制。

電影種類動作電影奇幻電影

喜劇電影恐怖電影

冒險電影愛情電影

警匪電影科幻電影等等。

《魔獸》電影,首先是電影,然後才是遊戲改編電影或者CG技術應用電影,然後才是製作方、版權方等等。可以讓非遊戲觀眾看,劇情第一,能看懂、起碼不太差,歐美市場差說明歐美觀眾更挑剔、或更多選擇。

第二,何為CG。

計算機動畫(Computer Animation),是藉助計算機來製作動畫的技術。大致可以分為二維動畫(2D)和三維動畫(3D)兩種。

CG」原為Computer Graphics的英文縮寫。隨著以計算機為主要工具進行視覺設計和生產的一系列相關產業的形成,國際上習慣將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視覺設計和生產的領域通稱為CG。

CG動畫的製作比起傳統動畫片的製作來說是非常有效率的。首先在CG動畫製作本身方面,已經節省了一定開支。一部動畫影片,若普通傳統動畫公司,整個從業人員約有3000到4000人,每月產量可以達到200本,這種工作效率是非常驚人的。當然,這忽略了人力物力的投入。而CG動畫無需實質性的紙張,幾乎完全動用計算機製作,節省了物理成本,也有助於環保。

廣義:CG電影是指影片本身在真實場景中拍攝並由真人表演為主,但穿插應用大量虛擬場景及特效的影片。通常的手法是在傳統電影中應用CG技術增加虛擬場景、角色、事物、特效等對象,以達到真假難辨,增強視覺效果的目的。

狹義:CG電影是指是整部電影中所有的視覺產物(場景、角色、物品、特效等等)全部由計算機生成的CG動畫或CG圖片所構成的影片。但其視覺效果全然區別於傳統的2D動畫片。一般採用離線渲染,區別於實時渲染的DEMO和引擎電影(所以有人用「CG級」形容一些次世代DEMO)。

第三,何為爭議。

褒貶不一、泥沙俱下,爭議多是好事。

最大爭議是「CG」,電影包括CG,CG不能代表電影,在CG不怎麼廣泛應用之前已經有很多好電影了。

都說《魔獸遊戲》CG好的,它可以正常上映嗎?院線排片嗎?你付費嗎?二刷三刷嗎?可以得奧斯卡嗎?有盈利的票房收入嗎?

魔獸CG做的不錯,只是廣告片,宣傳魔獸文化、暴雪企業文化,通過遊戲盈利的。

目前木有任何媒體/官方承認或者支持「魔獸遊戲」相關CG就是一部或多部電影吧?

現實是免費在電腦電視影院觀看(預告片、CG等等短片),哦,不是免費應該有電費、流量費、影視設備費、時間成本等等。

不排除個別公會、土豪包場3DIMAX點映播放《魔獸》相關CG、短片等等。

當然,CG「很效率」「很節省」其實未必準確,我們不能以偏概全。因為CG動畫寫實的製作費用非常高昂。舉例來說,若要拍攝一個窗帘在陽光下輕輕飄動的鏡頭或者是一片樹葉隨風飄落的過程,恐怕搭景拍攝要比用CG作成同樣效果來得方便廉價得多;但是,若要拍一個成千上萬人大場面的全景,用CG絕對會更划算了。所以,若是靈活運用CG技術,只是在影視方面就可帶來無窮的效益。

爭議之一,電影的成功市場說了算。

《魔獸》電影成功與否,現在說有點早,雖然國內票房已經11億了,(數據來源:逃票票20160615)看第二部第N部票房收入了。

不要和已經獲獎的奧斯卡影片比較,這不公平,起碼要一年以後或者更久。

爭議之二,電影的成功和電影創作團隊合作密不可分。

目前成功獲獎的電影,毫無疑問是導演和編劇演員攝製等等電影製作團隊同心協力的成果。其中包括能獲獎但市場不暢銷的電影、藝術電影、紀錄片、爭議電影等等。

電影都有成功的失敗的,沒辦法。

爭議之三,電影的成功與否和製片人、投資方、版權方有一定關聯,但無足輕重了。

《魔獸》只是投資方的一次個投資項目,經營項目就有成功失敗的結果/覺悟。

《魔獸》是典範的合拍片,是成熟的電影市場利益集團多方博弈,是把雙刃劍。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魔獸》電影也是版權方暴雪公司合作項目,不可能免費授權讓製作方隨便拍,收一部分版權費,留一部分票房分成,甚至於魔獸系列片的續作授權費、票房分成,以及雙方合作權利和義務、責任和毀約等等細則。

暴雪遊戲相關員工/美工也不可能免費給《魔獸》電影打工,遊戲CG是暴雪比較熟悉的,資料庫也是比較完善的,分則輸,合則贏。

菠蘿/部落就是版權方上下人等,臉萌/聯盟就是出品方製作發行,艾澤拉斯大陸永恆之井就是全球票房收入大增大盛。

眾志成城,同心協力打贏這場未來魔獸文化暢銷世界的戰爭。

觀眾朋友們(含魔獸粉、以及產供銷團隊)努力工作實現夢想,點燃希望鑄就信仰。

完美力量,歡樂共享。


我傾向於沒投錢

但是出了力和名

結果影片沒達到暴雪的期望


難道

你沒

看到

開頭

那個

暴雪

標誌

嗎?


知足吧!要真按照暴雪的風格辦事今年你唯一能看到的是4月1號暴雪放出的電影CG,正式上映至少5年+。


不是聽說暴雪爸爸這部魔獸之後就把版權收回了嗎,說真的,我最討厭暴雪這種天天做遊戲不務正業的電影公司


基本上大部分人的共識是:

  • 暴雪可能沒投錢,但是以版權和技術、人員參與制作,也有參與分成,不過不佔大頭;
  • 暴雪對這次魔獸電影的表現不是很滿意;
  • 下一部很可能要等到天荒地老了……


舅舅黨又復活了?


如果不是暴雪爸爸的魔獸世界!

你以為我腦殘啦去凌晨的首映呀!

目前唯一的三刷就是它!

說句不好聽的話——很多電影上映的時候我都是這樣對自己說「等幾個月網上看會死呀」!!!


三部的內容 一部拍出來了


電影不盡人意鍋要全推給傳奇?粉爹也有基本法啊(雖然我也是爹粉)

首先肯定參與投資的,因為電影里有logo和暴雪高層的名字。

第二劇情改成這樣暴雪是默許或者是參與過的,還記得大明湖畔因劇本被拿下的山姆雷米嗎?上一個導演能因為劇本和劇情被拿下,你鄧肯瓊斯多(⊙o⊙)啥??

第三看到好多人把暴雪的cg水平和電影版,圖樣了好嗎!遊戲cg和電影是兩碼事,那麼簡單就能拿來用,暴雪拍電影了。好萊塢也沒有比較成功的真人cg電影,貝奧武夫應該就算不錯的了。

第四 這一點有異議,我同時在幾個特效工作室的頁面上發現了暴雪cg,但並不能說明暴雪cg的歸屬。很可能是聯合製作。


應該投資了沒看見電影開頭大大的玻璃渣嗎

作為一個玩家 電影確實和暴雪的cg質量差距有點大 但是想想cg的成本 wod兩三分鐘的cg大概花了2000w美刀 120分鐘的話就要七八億美刀 再加上宣傳啥的9億刀少不了吧 按這次電影的票房來看 double一下也虧成馬了吧。。嗯就算質量上去 中國人民買賬的還是那些人 美帝人民還是信仰星球大戰多的多 再退一步暴雪拍真人難道真的能拍成史詩級別? 不完全交代清楚還是讓非遊戲玩家看了


貢獻了版權也算投資吧,但是很可惜,不是親媽就是不疼娃,這片拍的,希望暴雪能出自己親自上陣的長篇動畫,只要把守望先鋒拍成長劇就好了,好看到爆。


相信未來我們每個人心中的幻想以自己的能力就可以展現在世人面前


推薦閱讀:

與清朝同期的日本江戶時代的市民(庶民)文化是怎樣的?與中華文化又有何等關聯?
如何評價導演 Ron Howard?
為什麼大家會崇拜變態罪犯漢尼拔?
很多電影裡面都喜歡用箭如雨下來展現弓箭的殺傷力,有科學依據?
怎樣寫影評?

TAG:電影 | 暴雪娛樂Blizzard | 魔獸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