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 Wagon(旅行車)在中國不流行?

Wagon是以轎車為基礎,把後備廂加高到與車頂齊平,增大了載物空間,在歐洲叫做RV (Recreation Vehicle),國內習慣把他叫做旅行車。在歐洲這種車非常受歡迎,為什麼在國內就遇冷了呢?


更新:

  1. 我是在同級別的SUV與Wagon之間對比,得出如下結果。所以請大家不要再糾結級別這件事了。
  2. ※多,代表優勢,對於價格來說,就是性價比高的意思。Wagon性價比不高,個人認為主要是因為國產的wagon太少。
  3. 增加了通過性(可能主要用於路肩上停車)。
  4. 我看很多人噴我,說不存在體面問題。我想說,請不要對號入座。我指的在乎體面的人群,不是各位高逼格人士。畢竟廠商要吸引的,是廣大普通消費者。

綜合幾項對比因素,SUV只有在操控方面佔劣勢,可是操控在國內消費者購車時優先順序又很低,所以自然而然地,SUV成為了中國市場的Wagon。


《三體》作者劉慈欣還寫過短篇小說,名叫《西洋》,裡面大膽假設當年鄭和船隊沒有返航,而是一路跑到美洲大陸,並對其進行統治,整個世界格局因此改變。在1997年,英國要求中國交還北愛爾蘭。紐約變成中國的一塊「飛地」,類似當年在英國統治下的香港。在故事中,中國轉身變成列強,歐美人習慣把自己看低一線,對中國人有種「崇洋媚外」的態度。

我也學劉慈欣那樣,做個不嚴謹假設,假設中國當年洋務運動成功,工業起步較早,汽車工業至今已世界領先。歐洲人看中國人,也會有種莫名其妙的崇拜。歐洲網民會說:你看中國人是多麼務實,汽車本質就是個承載工具,中國的汽車都會進行加長,人家這才叫真正明白自身需要。不像我們歐洲人,明明牛高馬大,卻要擠在擁擠的高爾夫里,這是不成熟市場的表現。後排在中國的使用率很高,中國人喜歡用車接上父母小孩一起出行,要比我們更注重親情。

SUV在中國很流行,人家這才叫有汽車文化。高底盤很適合旅遊時進行探索,不像旅行車僅限於走鋪裝道路。SUV的後備廂比旅行車高,實用性比旅行車更強,真想不懂那麼好用的車,在歐洲為何流行不起來?歐洲人真的不懂車,有錢我一定會買台SUV,真覺得開旅行車是件很俗氣的事情,尤其是手動擋的旅行車。還有還有,我們歐洲人整天自己修車,人家中國人都是交給4S店來完成,專業事由專業人做,這才叫高效社會……


以前寫為什麼中國流行suv的時候寫過。

流行什麼車,和這個國家的國情分不開。

美國汽油便宜,道路寬,停車位大,大皮卡能拉遊艇能拉房車,賣的就好。

歐洲城市老,道路對操控要求高,喜歡轎車,即使要拉點東西,也是優先旅行車,需要操控啊。

中國或者城市龜速,或者高速路直線,操控的排序很靠後。旅行車相比都市suv性價比不高。自然流行不起來。

皮卡在中國也沒流行起來不是,中國你開皮卡,油貴,排量稅高,還得貼反光條。猛禽就是小眾車。


汽車板塊最逗的就是中國人不懂車。

日本都是MPV,中國不流行,你們不懂車,觀念有問題

美國都是皮卡,中國不流行,你們不懂車,觀念有問題

歐洲都是旅行車,中國不流行,你們不懂車,觀念有問題

為什麼不流行?

你自己買車的時候就知道:

不是別人不懂車,是你自己不買車


因為人家知道什麼車適合自己,不像你被旅行車洗腦了。


採訪歐洲同事為什麼要買wagon,思路基本是:我是中產了,起碼要segment D吧,hatchback pass。要能裝沒事全家旅行去個宜家什麼的,三廂車pass。不想做奶爸,mpv pass。我們這旮沓路平但路窄彎多環島多,要高速過各種彎,操控要好,suv pass。於是只剩下wagon了。。。重點在最後一條:操控要好。這是歐洲和中國美國市場最大的需求的差別,這個差別影響了車的尺寸,種類,懸掛風格,動力總成選型和匹配。中國都是直路,紅綠燈轉彎都是步行速度,高架匝道過個彎慢的恨不得停下來,也沒環島。偶爾去山路上放縱自己,你再車神也會立刻被前方龜速如履薄冰的寶馬堵的服服帖帖~所以確確實實沒有需求。


每個國家都有最適合每個國家國情的車型。

歐洲山路多而且歐洲人喜歡戶外活動,最喜歡的是RV休旅車,美國地廣人稀路平且直,日常各種大宗採購或者運一些大玩具往荒郊野地跑,喜歡皮卡沒毛病,日本土地和能源資源欠缺,kcar滿街跑很正常,中國城市天天大工地市郊路況差,路上誰體型大誰開得自在,SUV吃香,這都是各國國情的反映而已。

所以沒必要糾結為什麼RV在中國賣得不好,就是不適合罷了。就像漢堡包成不了中國人主流的主食,不過是習慣問題。

PS:歐洲也興起了SUV熱,英國等國家的月銷冠軍車開始有SUV的身影。原因是現在的SUV普遍使用轎車化平台,日常操控已經很不錯,於是他們也和中國人一樣,越來越喜歡選擇視覺效果大一點、底盤高一點,通過性強一點的SUV了。


真是特碼的太搞笑了。

敢情在中國開SUV就是:中年大叔不懂車,為了面子,人云亦云,不知道自己該買什麼,隨波逐流,操控跟屎一樣,除了底盤高,其他都被所有車吊打,翻了車,其他車都沒事,開SUV的非死即傷……

瓦罐車,代表的是高文化,高素質,對高品質生活的不懈追求,對汽車文化的深刻了解,開上了瓦罐,你就再也不是普通車主了,而是升華成為最卓爾不群,最超凡脫俗,從此藐視一切SUV MPV SEDAN HATCH TRUCK 4*4 ....

瓦罐要是會說話:臣妾就是三廂的屁股加個頂,臣妾承受不起啊!


丑!


瓦罐也就只有在歐洲比較稍微流行一點。其實歐洲最流行的也並不是瓦罐。歐洲賣的最好的是兩廂小車。因為歐洲城市老,道路規劃都是幾個世紀前的,道路窄。像巴黎停車,默認掛空檔,往前把別人車頂一下,往後頂一下,才能把車開出來的現象,註定SUV不流行。瓦罐放眼全世界都是小眾車。

美國人有開瓦罐嗎?人家買瓦罐還不如買mini van。

日本汽車文化這麼發達,在日本也根本看不到瓦罐。

用車都是根據自己的實際使用環境跟用途而來。

還有一大原因就是瓦罐的外形不被人所接受。。

如果真的那麼好看。。瓦罐至於這麼冷門嗎??


因為旅行車在中國性價比低。看下明銳普通版和旅行版的區別。完全相同的配置,旅行版多了後雨刮和感應雨刮,終端售價貴了2萬。什麼時候價格回歸正常了,還是有很多消費者準備下手的。

旅行車最大好處搬家時候就明白了。真的能裝。當然,外觀也可以用來「裝」。


流不流行我倒不關心,但是對於那些張嘴就是國人品味咋咋,suv跟wagon比沒什麼優勢云云的雲車評大神,我只有一句話送給你們:人民群眾喜歡,你不喜歡,你算老幾?


這個主要還是用車環境、消費水平、車型特點共同決定的。

首先是車型特點,比如我們用一輛三廂車當基本車型,把後背廂砍掉就變成了兩廂車,優點是價格更便宜車身更短更靈活,缺點就是載物空間不足;把後備箱加高就變成了旅行車,優點是載物空間更大,缺點是更貴舒適性更差(因為把行李廂和乘員倉打通了,共鳴箱變大而且行李廂的噪音會傳到乘員倉里);把後備箱砍掉車廂高度加高就變成了城市SUV,優點是載物空間更大車身更短更靈活,乘員倉空間更大;缺點是價格稍貴舒適性更差(和旅行車一個原理),操控性更差(重心變高)。

所以根據車型本身的特點,旅行車的優點在B級和C級車上體現的更明顯,缺點也變得可以接受。因為A級及以下車型本身尺寸不大,動力一般也都偏弱,操控性更是乏善可陳,旅行車僅僅增載入物空間對使用性並沒有太大改變。而SUV車型增加了載物空間的同時也讓乘坐空間變得更加寬敞,犧牲的僅僅是本來也不怎麼樣的操控性,相比而言比旅行版更佔優勢。

B級和C級車本身空間就很充裕,同時因為價格更貴在動力性、操控性、舒適性上都比較不錯,這個價格SUV和旅行車各有千秋,就看到底是喜歡操控性還是喜歡大乘坐空間。

D級車主要是三廂車的天下,因為這種車型主要並不是家庭使用,追求的就是舒適性,對載物空間需求很低。

歐洲其實最受歡迎的是兩廂小車,因為歐洲城市化率很高,歷史悠久城市街道狹窄,路網發達路況較好。在城市生活的人們一般都用小巧靈活的兩廂車代步,旅行車、SUV和MPV一般都是爭奪家庭第二輛車的市場,這種需求通常都是改善性的,因此B級和C級的旅行車賣的比較好。

中國最受歡迎的是麵包車和SUV,主要是國人目前主力消費區間在12萬元以內,一個家庭多是只有一輛車,因為人均擁車率很低主要功能既有平時代步也有載人出行,因此對乘坐性能要求高。12萬元以內基本就只有A級或以下車型,能同時增載入物空間和乘員空間的SUV車型更符合國人的購車需求。


某法國車廠當年在廣州的所做所為

對於敗壞旅行車的名聲,多少也出了一點力吧!


來看個實際的,引用新車評網「誰最能裝?廣州車展旅行車後備廂橫評」這個文章的數據

這個旅行車後備箱的參數比較全了。個人挑幾個SUV比較一下

先選哈弗H6,這個價位和明銳旅行類似看看後備箱尺寸(數據來源汽車之家車輛配置頁面詳解)

對比可看出,明銳旅行的後備箱默認長度更長,但是高度不足,放倒以後進深也不如H6。

再看看A4allroad,優惠完以後基本上35~40之間,對標漢蘭達(圖片來自汽車之間中型SUV對比數據)

A4allroad的各項數據都不佔優勢,更何況漢蘭達還能多2個座位,個子較小的成年人還能坐的比較舒坦那種。

所以Wagon比SUV空間大?大在哪裡?同價位後備箱空間不比SUV大,但是車內乘員艙空間明顯同價位SUV更大,坐姿更舒服,底盤也高一些。油耗兩種車型也沒有明顯差距。那麼除了操控這個實在是因人而異的差距,其他Wagon優勢在哪?

所以不要認為wagon比SUV更高級,只不過是SUV在中國比wagon更適合國情而已

歐洲流行喝涼水,你喝么?歐洲流行天體浴,你曬么?歐洲流行什麼,你就要來什麼?

車輛車型的流行取決於當地的環境,消費水平,法律法規等諸多因素。wagon是美國人發明的,最終卻在大西洋的另一端紅火了,為啥?wagon更加符合歐洲的用車環境和需求而已。

所以在中國貼合道路環境,用車環境,消費水平和法規政策的車才能火。五菱宏光類MPV,以及SUV都是基於如此。

水土不服的wagon還是在你們這群小眾的香蕉人里裡面去流行吧


wagon是兩廂車.國內流行的兩廂車_只有傳統意義的麵包車。另,例如阿特茲旅行等,r36,邁旅,高旅等,要麼未進入中國市場,要麼價格並不親民。不是不流行,只是沒有給過機會。


喜歡什麼買什麼 需要為什麼嗎?


汽車發展規律每個國家都是一樣的,我們80~00年相當於德國日本45~60這段時間。70~80年才是歐美旅行車發展的時間,80年後suv在美國之類的地方打敗了旅行車。我們是直接從麵包車跳躍到Suv,之前進口的那些旅行車人民當年生活水平更本達不到。用車環境包括心態也更加接近美國,假如未來中國道路硬化越來越好,旅行車還是有機會普及的。普及旅行車還得國產車廠發力,把旅行車價格降下來就像Suv。


首先,亮明我的態度:旅行車不火很正常。

歐洲人用旅行車最多的場景就是一家人周末去超市大採購,然後塞滿整整一後備箱的食物、生活用品。因此歐洲人對於車的後備箱有極大需求。

但是你告訴我這在中國有卵用?自從有了京東、一號店,我都不記得上次去大賣場是什麼時候了。

別說什麼去遠方自駕,這種情況一年能有幾次,大家心裡都有逼數吧。而且中國的路況,遠距離自駕還是SUV放心一點。

旅行車的最大優點是實用性,但是缺點也很明顯:

1、價格比三廂版的轎車貴很多

2、由於是一般都是標軸的,所以後排空間不如國產的加長軸距三廂版

以上兩個是顯性的缺點,我自己的親身體驗中,旅行車還有一個剛上手不易察覺的,需要慢慢體會才能感知到的缺點:

旅行車的隔音降噪,由於共鳴箱效應不如三廂車。而且當你後備箱放了東西後,尤其是塑料袋或者泡沫盒子之類的,整個開車的過程都極其不爽!

當然以上缺點SUV也有,我這裡只是比較旅行車和三廂車而已。

另外,旅行車隨著時間的推移,尾門會有或多或少的變形,這時候異響就隨之而來了。

我自認是一個耳朵比較挑剔的人,不希望開車的時候被各種異響滋擾。所以儘管我知道旅行車更實用,但考慮到這些缺點,我還是會慎重、慎重、再慎重。


隨著國內用戶對用車的理念變化,逐步在更理性化。

目前wagon在國內不流行,不光是文化問題。

首先,道路設施不完善,到處修路,井蓋,坑,積水,無數的減速帶,農村非板油路等等,現如今的中國家庭,都是一車多用,導致很多人都去購買SUV

再次,價格,大多以進口的模式,價格高

文化,80後之前的大多數人群對於旅行車的美給予否定,不認可,而擁有購買力和決定權的恰恰大多在那個人群中

理念,目前國內很多買車車主的單純目標,並不是把車當成工具,當成家庭用車。而更多的是為了彰顯自己的身份和收入水平,從而能在職場和商場中幫自己立足,而攀比之風和務實主義的的取捨可能是決定因素


推薦閱讀:

你為什麼買跑車?
25萬買什麼車性價比最高?
朝鮮有哪些汽車?
如何評價觀致汽車停產,奇瑞掛牌轉讓觀致25.5%股份?
日系車為何很少用渦輪增壓或機械增壓?

TAG:旅行 | 汽車 | 旅行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