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讀》雜誌為什麼停刊了?


因為雜誌太燒錢了,好記者太貴了。不賺錢自然停刊了。咋賺錢呢?這是一個先有雞蛋後有蛋的問題,我同意一個觀點:三年內,中國不會誕生任何好的雜誌了。好雜誌的標準是,有市場影響力且可自負盈虧。


剛和馬昌博電話,確認。

戰略性轉型,挺好,一年前就跟他說把紙版停了得了。


「諸位親,壹讀不是被迫停刊,而是主動轉型,我們現在是一個已經實現了良好營收的傳媒機構。紙質雜誌作為一個落後生產力被壹讀傳媒戰略放棄了,我們經過探索終於很開心滴找到並確定了新路。現在我們六成營收在我們久負盛名的動畫視頻,三成在同樣久負盛名的新媒體和媒介服務,以後壹讀傳媒會變成一個更強大的基於移動互聯網的傳媒機構。謝謝大家,請祝福我們吧。」

——轉自一位學長的朋友圈,原文來源大概是《壹讀》微博


應該是成本高而收入低。紙媒的新聞太貴了。是奢侈品。


我記得一個月前還在知乎和人聊到《壹讀》,我就說這本雜誌估計要死。結果昨天就收到簡訊說,雜誌停刊了。

從雜誌創刊到停刊,兩年來一路走來,覺得非常可惜。雜誌內容很好,可惜渠道經營好糟糕。各個報刊亭都找不到賣這本雜誌的,以至於不得不去網上訂閱。這得要多麼真愛粉才會去做這樣的事。我覺得《壹讀》真的是很好的商業案例,告訴我們沒有渠道,產品再好也沒用。


《壹讀》停刊了,好難過。是以前很喜歡的雜誌。我第一次買這個雜誌還有一個與別人的故事呢。

難道紙媒真的在互聯網浪潮之下衰落了嗎。我還是喜歡紙質雜誌,總覺得電子雜誌少了一份人文氣息。

早在幾年前,美國的一份很有影響力的新聞雜誌就停刊了,越來越多的紙煤都開始衰落。人們越來越浮躁,寧願在網上看有趣的文章,卻不願意安靜地坐下來看幾個小時的雜誌了,更不用提大部頭的小說了。

如果未來真如科幻小說和電影中描繪的一樣,到處是冷冰冰的虛擬投影和各種高清屏幕,人們可以非常便利地獲取信息,但沒有了人文熏陶,還會是和我們一樣的人嗎?人是否會進化成為外貌沒有變化但內心與我們的真善美完全不符的物種呢。

人們總是在追求更好更極致的生活體驗,產品經理削尖了腦袋取悅用戶,於是4k電視、量子點電視層出不窮,完全沒有必要用在手機上的2k屏幕也漸漸成為了標配。

好多人都想要擁有一輛特斯拉,寶馬也出了電動汽車。特斯拉甚至為了迎合中國消費者,主動建充電樁。谷歌早就開始研究無人駕駛汽車,現在蘋果也要摻和進來。

我現在反而越來越覺得O2O技術的前景並不廣闊了,大量熱錢流入資本市場,vc和天使投資人們都沖昏了腦袋,想在方興未艾的互聯網中創造出BAT的神話。美國不注重O2O,反而更在意的是萬物互聯,雷軍也以此用智能硬體創造小米帝國。

人心這麼浮躁,所有人都像沒有長全羽毛就想飛的鳥。所有人都在追求「專註 極致 口碑 快」,但自己的心靈能否跟上自己的步伐?

或許紙媒的衰落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我此刻就像一個辛亥革命後仍不剪辮子的老封建。但我們沒有理由不擔憂在互聯網時代,會出現如同工業革命後貧富差距極大的社會問題。

此文最先發表在我空間里,稍做修改貼了上來。或許和原題無關,有時間再修改。


從第一期到去年最後一期,我都有。今年沒打算訂,結果停刊了?!

為什麼今年沒訂,覺得這個雜誌折騰的厲害。兩周一期本身就怪異,中間動不動就休息,然後改版改尺寸,後來又改成月刊,太怪異了。索性不定了。

說說內容,實際一開始發現和 看天下 有點像,後來覺得內容很淺,如果一期看下來,這兩周不用上網了,大都是網路的綜合。

主題內容往往遊走的重點的邊緣,各種資料的收集,感覺就沒有自己深度採訪挖掘的記者,也就沒有自己的內容。

也就一說。


馬昌博自己曾經糾正過說「壹讀並不是停刊,而是不再公開發行。」也就是說,壹讀這份雜誌在未來的日子裡將會以內部發行的形式存在。

本人也是壹讀傳媒產品的關注者,壹讀儼然已經形成自己的風格,喜歡壹讀的朋友相信也不會拘泥於形式和介質的變化。讓公司養活一個創收10%的利潤卻要花費40%的成本的產品,在商言商,著實說不過去!


最近老是在膜。作大死


剛才從淘寶網上買了10本壹讀2013和2014。很喜歡壹讀的調調,感覺編者觀點先明而且能把一些複雜的東西講的簡明易懂,反正特別適合我這種沒太有文化的人(?_?)。我記得一年前我還能搜到正規的訂書渠道。現在只能從淘寶買過刊。不過我沒看過的都是新的。壹讀視頻也做的很好。微信主頁我也關注了,但是用手機看容易眼疼,總覺得還是看書比較有味道。不管壹讀選擇了什麼路,支持到底!!!(? ??_??)?


紙媒成本高,讀者少,沒廣告投,總賠錢..


一直覺得這雜誌的渠道非常詭異。曾經在一個小書電里見過覺得是一本非常好的雜誌後來、、、、、就真的沒有後來了、、、、、、那簡直神一樣的找不到了,尤其是書店關門以後。


年底還接受15年的訂購,一月的雜誌沒有任何預兆,所有一月未售的被追回,淘寶官方店下架過刊,我覺得這些都很蹊蹺啊。。。


因為雜誌印刷、發行等虧本太厲害,索性直接停了。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離線」雜誌停刊?
紙媒編輯有哪些約稿妙招?
行業紙質媒體(雜誌)還有發展空間嗎?有多大?
該選擇讀法律碩士,還是去時尚雜誌社做喜歡的雜誌編輯?
成為一名雜誌編輯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TAG:媒體 | 互聯網 | 雜誌 | 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