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同一武器自用型和對外軍售的差距在哪裡?


謝邀——

這個問題其實是很複雜的,我們知道,武器是極其特殊的商品,國家之間的軍售往往並不糾結於武器系統性能本身,而在於政治、經濟、外交之間的緊密程度,與國內政壇的政治鬥爭路線、技術轉移程度、技術支援體系和訓練體系、武器配套方面相容性問題也有密切關係。比如中國出再高的價錢也買不到F22,同樣的,中國防空導彈物美價廉也沒能攻破土耳其市場,其原因不言自明。對於已經銷售的武器系統,自用版與外貿版有什麼區別更是難以說得清。哪怕相同型號的武器出口不同的國家版本性能甚至都不一樣,因此如果要逐條說明確估計夠寫出一本書了,軍事強國(美國、蘇/俄)對弱國出售的武外貿版器往往會進行各種性能限制閹割只有少數例外;歐洲中等強國對其他中等國力國家(歐洲武器的價格也往往坑爹,只能是有著相當強國力的國家才有錢買)出售的武器則很少閹割有時甚至會比自用版有所改進;我國軍售份額佔比這些年也是逐漸增加,不久之後可能會成為世界第三大武器出口國,出口武器的型號、性能比自用版往往低一些,或者將國內競標中的淘汰型號拿出外售(比如珠海航展上那一大堆),當然也有諸如VT4主戰坦克這樣的高端產品。在這裡我也只能舉幾個例子說個大概。

-----------------------我是分割線-------------------

盟國之間的軍售:以近年來比較有代表性的F35為例,號稱21世紀最大的戰機項目F35以美國主導13國參與研製,其中最受我國關注的就是美日之間的F35合同。

日本空自的現役主力戰鬥機為三菱組裝的 F-15J 和 F-4EJ。日本「自己研製」的 F-2 雖然也是戰鬥機,但主要擔任對地對海攻擊任務,而且還很新,不在
F-X 計劃之內。F-15J 雖然也有年頭了,但還有繼續升級的餘地,也有足夠的剩餘機體壽命。F-4EJ 的基本設計是 50
年代的東西,全盛時代是越南戰爭時期,已經相當老舊,儘管經過深度升級,還是難掩老態。更重要的是,戰後日本已經習慣於在東北亞享有海空裝備的技術優勢,現有裝備對於殲-10、殲-11
已經沒有優勢,對於以殲-20 為代表的中國新一代戰鬥機更是望塵莫及。日本曾長期懇求美國出售 F-22 戰鬥機,但美國出於種種原因,始終禁止向任何盟國出口
F-22。現在 F-22 已經停產,日本再也沒有可能獲得 F-22,只有退而求其次,在 F-18E、F-35
和「颱風」之間選擇下一代戰鬥機。這一選擇很可能最終得到擴大,在 F-15J 退役的時候也用於接替 F-15J,據說最終訂購批量有可能增加到 120
架以上。

  F-X 計劃雖然邀請 F-18E、F-35 和「颱風」參加,但「颱風」從一開始就沒戲。「颱風」對大改的蘇-27 都沒有多少優勢,對殲-20
那樣具有隱身、
超巡、超機動的第四代戰鬥機就更談不上優勢。「颱風」的歐洲出身意味著戰後一直使用美製戰鬥機的日本航空自衛隊(簡稱空自)需要改變技術支援體系和訓練體系,在機載武器配套方面也和現有的美製體系有相容性問題。戰後日本在重大武器系統上沒有使用歐洲技術的先例,「颱風」幾乎不可能得到採用。由於同樣的原因,法國「陣風」索性放棄參加
F-X,沒有必要陪太子讀書。

日本防衛省對 F-X 計劃的評估實行百分制,50 分為性能,22.5 分為價格,22.5 分為日本工業份額,5
分為售後服務。日本宣稱洛克希德提供最好的售後服務,很難想像波音或者歐洲「颱風」集團在售後服務方面會相差很多,但這畢竟只有 5 分,不是很重要。

  日本宣稱 F-35 價格最低,這是一個意外。日本宣稱「颱風」和 F-18E 需要改裝美國空軍標準的硬式空中加油,才能和日本的 KC-767J
加油機配合使 用,所以抬高了「颱風」和 F-18E 的價格,使得 F-35 勝出。這是一個很牽強的理由。「颱風」的價格可能很高,但 F-18E 的離廠價是
F-35A 的一半。美國法律規定,美國公司不得以低於向美國軍隊提供的價格向外國出售軍事裝備,因為美國軍事裝備的研製都含有納稅人的貢獻。F-18E
加裝硬式加油無論如何不可能使價格加倍,如何算出價格比 F-35 更高是一個迷。另一方面,KC-767J 加裝軟式加油很容易,義大利空軍的 KC-767
就是用軟式加油,和「颱風」配合使用。日本 KC-767J 加裝軟式加油還有利於戰時為美國海軍 F-18E 加油,同時保留硬式加油能力還可以為美國空軍和日本空自的
F-15、 F-16、F-2 加油。當然,和重開生產線的 F-2 的 1.93 億美元單價相比,預計單價 1.27 億美元的 F-35 是便宜很多了。

  日本將參與制造 F-35 的 300 個主要部件中40%的製造。日本有可能放寬軍品出口的限制,這樣日本航空工業參與制造的部件可以整合到 F-35
的全球生 產,出口到其他國家的 F-35
上。洛克希德建議日本參加機翼和尾翼的製造,並建議日本建立一座總裝廠。日本參與越多,投入越大,今後擴大訂購的可能性就越大。相比之下,歐洲「颱風」陣營願意提供
95% 的技術,波音願意提供 70-80% 的技術。從技術轉讓來說,F-35 的轉讓量是最低的。從 F-86F、F-4EJ 到
F-15J,日本一直保持了按技術轉讓許可從基本原材料開始製造完整戰鬥機的能力。F-35 將代表了日本不再具有這樣的能力。

日本宣稱 F-35A 報價最低,原因竟然是 F-35A
不需要改裝就能使用 KC-767 匹配

義大利空軍一定要鬱悶了,義大利 KC-767
是怎麼給義大利「颱風」空中加油的呢?

關於日本購買F-35的價格,可以說是眾說紛紜,有說美國給日本的報價翻了一倍的,也有說一年上漲50%的,實際上這些說法都並不正確。

  買東西前,首先要弄清,我買的是什麼。

  如果一個人說,我買的是飛機,那就大錯特錯了。以美國為例,所有的軍事採購,購買的都是「武器系統」(Weapon
system)。這和買車不一樣,一輛車,單價多少錢就賣給你多少錢;一架飛機,除了飛機本身的出廠價格,還有各種各樣的費用。比如說,F/A-18需要購買各種吊艙,F-16需要購買頭盔瞄準具,幾乎所有的戰鬥機都要購買副油箱,還有備用發動機、其他備用零件,還有維護檢測設備,還有訓練支持設備,還有各種數據、手冊、支持服務……這些都不是戰機的「標配」,買不買,買多少,隨你。

另外,還有很多和這個項目相關的費用,比如研發費用,比如基建費用(新機庫、新跑道等等),比如操作費用(包括燃油、導彈等武器、人員、支持、升級等等費用)等等,這些錢也可以算在一個戰機項目里。這些不同的口徑,除以戰機的總數,都可以得到一個「單價」,但是,不同口徑下的單價可以相差十萬八千里。

  以F-22項目為例:

  重複性飛離價格(URF):1.45億(當年幣值,均值)

  平均採購單價(APUC):1.91億(當年幣值)

  項目獲得單價(PAUC):3.58億(當年幣值)

  因此,不要見到兩個價格數字就拿來對比,要首先高清這兩個價格分別對應的口徑是什麼。

F-35是用來取代F-4EJ的,並不是日本的下一代主力制空戰鬥機

  一般而言,政府、承包商給出的價格通常是飛離價格(Flyaway cost)或者重複性飛離價格(Recurring Flyaway
cost),這兩個價格在大批量階段基本上沒有差別,本文不多作介紹。這個價格在國內也被稱為出廠價格,一般只包括機體、航電、發動機,是飛機從生產廠轉場飛行至軍事基地時,整架飛機的價格,這也是「飛離」(Flyaway)二字的含義。通常飛離價格只用來評價有人飛機的價格,而不適用於無人機。

  平均採購單價(Average Procurement Unit
Cost,APUC)是在飛離價格的基礎上,增加了附件、初始備用件、支持設備的價格的平均,因此會比飛離價格明顯高出一些。

  項目獲得單價(Program Acquisition Unit Cost
,PAUC)是一個項目所有的資金總數,除以所有生產出來的戰機總數後的值。這個戰機總數包括試飛用機和生產型。PAUC在APUC的基礎上,增加了軍事基建(機庫等等),和研發、測試、評估費用兩大塊;對於F-22這樣的生產數量小、研發費用高的項目,PAUC就會比APUC高出很多。

  以上三個口徑是美國國防部和其他政府機構最常用的三個口徑,其他的口徑還有很多,比如Weapon system cost、Life cycle
cost等等,本文不再一一介紹。

  另外,我們還經常看到這樣一種價格:一個採購項目,只公布了合同的總價,沒有公布嚴格定義下的單價;但是,用合同總價除以採購數量,也可以得到一個單價;這個單價應該算作什麼樣的口徑呢?——
哪個口徑都是不是。不論是PAUC、APUC還是UFC、URF,都有著嚴格的定義;而用這種用簡單的方法計算出來的價格,包含的內容往往難以確定,會有很大的誤差。

  比如,我們看看美國給韓國開出來的F-35A的報價:108億美元60架,除一下就是1.8億一架。但是,這個合同包含的東西都有什麼呢?

  它包含的內容有:

  F135發動機,9台備用發動機;

  電子戰系統,

  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和情報/通信;

  導航和識別(C4I/CNI);

  自主物流全球支持系統(ALGS);

  自主後勤信息系統(ALIS);

  全任務訓練武器;

  教學能力和其他子系統;

  F-35獨特的軟體重新編程中心;

  飛機轉場和空中加油支持;

  支持設備;

  工具和測試設備;

  通信設備;

  飛機備件和維修部件;

  人員培訓和培訓設備;

  出版物和技術文件;

  美國政府和承包商工程和後勤人員服務;

  以及其他相關物流要素和程序支持

  可以肯定的是,這肯定不是出廠價格(飛離價格),因為這比飛離價格包含的內容多得多;而且,其中有一些東西,比如軟體重編程中心、以及轉場空中加油支持等項目,都是美國自己計算APUC時所沒有的。所以,拿著這種除出來的「單價」和其他「單價」互相對比,是極為不精確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日本的F-35項目,100億美元購買42架F-35A除出來的結果是2.38億美元,但日本政府最後實際購買的「單價」是1.07億美元(102億日元)的原因
—— 日本政府公布的這個「單價」指的應當是「飛離價格」,是不能和這種「除法單價」相對比的。當然,這其中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因素,購買的戰鬥機是哪一個批次。

眾所周知,隨著一件商品產量、生產速率的增加,價格就會逐步下降。戰鬥機其實也是這樣。但是為什麼我們印象中戰鬥機的價格一直在上升呢?因為,上升的是「目標價格」,而不是「實際價格」。一個軍方的項目,會在項目開始工程研製的時候確定一個「目標單價」,這個價格是未來投入全速生產時的價格,或者是整個生產階段價格的平均。由於人的天性總是會樂觀地估計未來的問題,所以歷史上絕大多數飛機最後的實際價格都會比當初的目標價格高出不少。哪怕是被譽為「成本控制典範的」超級大黃蜂項目,其最後的平均採購單價也比預期上漲了20%左右;而嚴重的項目如F-22,其平均採購單價上漲了109.7%(F-35僅上漲了45.5%;均不包含通貨膨脹因素)。

  而戰鬥機還有一個通常不為人知的價格,就是每批次的實際價格。由於軍事採購項目通常不會對外公開,因此一般人很難知道每一批的具體價格。眾所周知,戰機的採購是以財年(FY)為單位的,每財年採購一個批次;那麼這個批次就會有一個平均的價格。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F-35項目便得越發透明,這個價格也就被網民和媒體們挖了出來。而這個價格一般而言就是逐步下降的(僅限於近些年的一些採購項目,具體原因本文不詳述)。

  以F-22為例:

其第一批次的平均飛離價格(URF)接近4億一架,隨著生產的逐步進行,產量、生產速率逐步提高,價格持續降低,最後達到1.3億左右。前後加權平均起來,其整個項目的平均飛離價格就是1.45億美元。

  對於一些採購周期比較長的項目,還會出現這樣一種狀況:當生產到全速生產階段(FRP)時,價格趨於穩定,但是,美元卻在持續貶值,也就是說,東西本身的價值沒變,但是1美元代表的價值更少了。因此,在價格曲線的後部,可能會出現價格的略微上漲,F-35項目就是這樣:

可以看到,從第一批次的2.5億開始,到FY2014,F-35的單價已經降到了1.2億左右,未來將持續下降到8000萬左右;然後會因為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的因素,而導致價格的持續略微上升。

  儘管這一過程違背了大多數軍迷的印象,但F-35從LRIP 1批次的2.5億的URF,降到現在的1.2億的URF,卻是無可爭辯的事實。

  這就解釋了這樣兩個問題:1、為什麼日本買的F-35A比韓國貴;2、為什麼日本第一批4架F-35的單價是1.07億美元(102億日元),第二批兩架的單價卻「上漲」到了1.58億美元(150億日元)。

  ——因為,日本要從第二批次開始,自己生產F-35A。

  我們知道,戰機價格的下降是由於生產量的增加、工人的熟練程度增加導致的,那麼,熟練工人生產出的戰機的單價,必然低於非熟練工生產出的飛機——日本的工人就是「非熟練工」。這也就是為什日本F-35A的總的」除法單價「高於韓國的F-35:因為韓國不要求自己生產,他們的飛機是洛·馬生產的。同時,日本的合同中可能還包括部分技術轉讓費用,但沒有得到資料的證實。

  同時,我們可以看到,日本自己組裝的第一批F-35A的單價是1.58億,明顯低於洛馬第一批的2.5億的單價,因為,日本只負責一部分生產,而很多零部件生產商,還是那些原來給洛馬供貨的熟練生產商。

  說到底,日本購買F-35A的「高價」,是日本自己選擇的。返包合同可以給他們帶來工作崗位和技術輸出;同時還可以讓自己的媒體更有噱頭炒作,「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日本深諳此道。

最後,性能問題——由於F35尚未裝備外軍(英/日)一架,因此具體閹割了哪些部分不好說,日本作為非JSF項目夥伴國,以FMS(對外軍售,不是軍援)的渠道購買F-35A;第一批4架由洛馬生產組裝,目前的計劃是在第LRIP
8批次。該批次預計於2016年交付,計劃初始裝機軟體為Block 3I(前面說了,Block 3F要到至少2017年8月才能交付)。Block 3I的軟體功能和Block
2B一樣,只具備基本的近距空重支援任務和初始的空對空能力。所能使用的武器包括AIM-120C,GBU-32/31,GBU-12,全部為內置。可見,確實不包括AIM-9X。這也就是為什之前美國方面建議日本,先把這幾架F-35A放在美國和其它各國一起訓練,待到2019年IOTE結束之後再返回日本,因為這樣可以省去從日本返回美國升級Block
3F的麻煩。2018~2019年之後,日本的F-35A就會具有掛載全部SDD武器的能力,也包括AIM-9X Block
1。不過,該導彈只能外掛。由英國研發的ASRAAM格鬥彈具有在內彈倉掛載的能力,但是,是否會在Block 3F階段集成到內彈倉,目前還沒有看到確切的報道。此外,按照美國的說法,機密的隱身塗料和電子對抗系統會與美軍的有所區別(顯然會有閹割)。

以上美日F35的軍售例子充分說明了軍備貿易的複雜性——即使是在鐵杆盟友之間,貓膩也是如此之多。那麼,非盟友之間呢?

以印俄軍售T90S為例:蘇俄的出口武器經過歷次中東戰爭、兩伊戰爭、海灣戰爭等考驗之後惡名遠播,猴版T72、猴版米格23、猴版米格29······貌似先進的武器坑慘了小兄弟們。其實蘇聯同類武器自用版相當先進,只是外貿版閹割的太厲害了——比美國賣給北約盟友的更甚(冷戰中美國軍援給北約小兄弟的武器其實很良心好伐?)。好吧,遠的不說,說說近的。印度於2001年與俄羅斯簽署了購買310兩T-90S主戰坦克的合同,以相對較低的價格獲得了這種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陸戰裝備。按照合同約定,俄方還將同時向印提供生產T-90S的全套技術並許可印在其國內自行生產1000輛。然後······世界新聞報-俄先進坦克在印度「中暑」 http://news.qq.com/a/20111201/000850.htm這兩條是我隨手百度的,以印度人的尿性······你懂得!

好吧,請無視那個丑爆了的「小高層」這是印度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嚴肅點!人家領導視察呢!印度女總統76歲高齡親自駕駛俄制T90坦克 霸氣威武

最後,以印度人一向跪舔的性格和俄國人一向坑爹的尿性,T90S閹割了什麼東西呢?

總得來說——裝甲降級、火控系統降級、空調沒有、主動防護系統拆掉、炮彈印度造不出來那就用舊的、發動機本來就很一般,在印度炎熱的環境里更是水土不服。

什麼?你說外形上看不出來?來看看俄國自用版

高下立判——「窗帘」坦克防護系統沒有了,接觸-5反應裝甲降級了,這些一目了然。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武器揮淚大甩賣,這些魚龍混雜的武器坑了不少不識貨的買家,但還是有不少好貨的,這些也逃不過火眼金睛買家的法眼。

中俄武器貿易:90年代的中國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風雲變幻,極其複雜,各個戰略方向上處處都受到打壓,武裝摩擦愈演愈烈。而此時我國的軍事裝備今天看來簡直慘不忍睹——陸軍還在用著一大票比坦克兵年齡還大的59,海軍的主力是60年代水平遠洋導彈艇051(雖然號稱驅逐艦),96年台海危機中空軍飛行員還在殲六前喊著「首戰用我,用我必勝」。此時蘇聯解體向中國敞開了先進武器庫的大門,即使在蘇聯不是主力的武器對於中國來說也是「放進籃子就是菜」(877EKM潛艇、956驅逐艦)由於俄羅斯極度缺乏外匯和輕工業產品,中國得以在此時撿了便宜,首批購買的蘇27戰鬥機直接就是後貝加爾軍區國土防空軍已裝備的機群,從作戰部隊直接飛過來的,與蘇軍自用版沒有任何區別。同樣,海軍進口的首批兩艘956現代級驅逐艦也和蘇聯海軍自用版沒有區別——

1997年6月,中國當局在俄羅斯總理切爾諾梅爾金來華訪問時宣布購買兩艘現代II級(956E)導彈驅逐艦,總值8億美金,並保留六艘的優先選購權,這是50年代中蘇蜜月期以後,相隔數十年中國再度向俄羅斯訂購水面作戰艦艇。除了船艦系統外,中國同時也引進配套的卡-28C反潛直升機;卡-28是卡-27的出口型號,而卡-28C是此系列中較新的衍生型,主要改良包括提升航電的數字化與自動化程度,並增設數字化資料處理/傳輸系統。卡-28是中國獲得的第一種真正功能完整的反潛直升機,除了用於956型之外,也搭配052B/C、054A等新型國產艦艇。

建造交付

中國購買的這兩艘都是80年代末期在聖彼得堡日丹諾夫廠開工、1995年左右因資金缺乏而停工956A型驅逐艦 ,分別是工廠編號No.878(原訂舷號為698)與No.879(原訂舷號為690)。其中No.878在1998年9月改名為葉卡捷琳堡號(Yekateringburgex),該艦在1997年時 已經安裝了部分設備、電纜、排水管道、130mm艦炮、AK-630 30mm機炮以及配套的MR-123-02火控雷達、533mm魚雷管等,並進入打磨側壁的階段,工程進度達到65%,而No.879艦在1995年10月改名為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號(Alexander Nevsky), 至1997年時仍停在船台上,已經完成隔艙安裝的作業,工程進度為35%。

中國這筆購買合約於1996年12月正式簽署,包括配套的9M-38(SA-N-7)防空導彈系統與3M-30超音速反艦導彈 ,總值八億美元,對於當時危在旦夕的北方造船廠無疑是一份救命禮物;也藉由此次機會,北方船廠為建造這兩艘驅逐艦的船塢進行了現代化工程。相較於原本的956型,956E改用更新型號的主機鍋爐以及自動化無線電通信系統。在1999年7、8月,北方造船廠與波羅的海艦隊在波羅的斯克海軍基地對完工的No.878艦展開航行測試與國家測驗,隨後又進行了導彈與火炮測試。

1999年12月底,No.878艦完成測試,在聖彼得堡於盛大的儀式中交付中國海軍,命名為杭州號,舷號136,在1999年12月25日交艦成軍,2000年1月初啟航返抵中國,由俄方與中方海軍人員以及船廠專家聯合操艦。二號艦於1999年4月下水,2000年6月27日開始海試,於8月15日完成,9月由中俄雙方聯合驗收,11月30日交付 中國海軍,命名為福州號,舷號137;該艦仍由先前操作杭州號回國的同一批中國海軍人員接收,不同的是福州號的返國行程完全由中國海軍人員操作,最後於2001年1月26日在國內成軍。這兩艘956E型都配屬於東海艦隊,駐防浙江寧波基地。這兩艘956型的交付都是如期如質,讓中國海軍留下不錯的印象。

訂單追加

第一批956型於2000年到貨時,中國海軍為國產051B型驅逐艦開發的垂直發射防空導彈系統(HHQ-8)正面臨嚴重的技術瓶頸; 由於HHQ-8的性能指標並未優於956型的Shtil-1,因此中國隨即決定放棄這個陷入泥沼的國產計劃,先購入更多956型來填補空檔,同時也引進956型的防空雷達與導彈系統來裝備兩艘新造的052B型驅逐艦,使解放軍海軍儘快獲得較為有效的區域防空艦艇。2002年1月3日,中國與俄羅斯正式簽署購買另外兩艘956型(稱為956EM)的合約,總值高達14億美元;這兩艘艦仍以前蘇聯時代就預定建造的956型工程為基礎,分別是廠方編號No.891)與No.892。

2003年6月北方設計局展示了一種小幅改良的956型驅逐艦,包括改用更寬敞、保修能力更好的固定式直升機庫,並以兩座卡shtan安裝於機庫左右側的近迫武器系統取代原本的AK-630(這也是中國海軍首度引進此型武器),而艦尾AK-130艦炮也遭到取消。而中國購買的956EM就很接近這個改良型956型的模型,不過機庫設計仍為伸縮式。除此之外,俄羅斯也表示956EM在武裝與電子系統等方面都有相當幅度的改進,包括使用升級的3M-80EBR反艦導彈(射程提高到240km),使用較新的 9M-317(SA-N-12)防空導彈 取代原本的9M-38 ,艦炮火控雷達升級為MR-184E。

以上摘自百度百科

而基洛級潛艇各種版本的區別請看——基洛級潛艇 _百度百科應該說度娘上的資料還是很詳細的。

事實證明,進入市場經濟時代的俄羅斯武器還是很業界良心的——只要買家夠識貨的話。俄羅斯也不再像蘇聯時代那樣對外銷武器性能進行各方面的閹割,這是砸自己的牌子啊!各個軍工廠的職工還等米下鍋呢!這些外銷武器不但不再閹割,而且有時會應用戶需求進行各方面改進,而改進型號往往比俄軍自用版性能更好,更典型的例子來自蘇30MKK項目

蘇30MKK的研製歷史不再多說,我們來看看蘇30MKK比原版蘇27有哪些提高——

早在蘇-35UB 雙座教練戰鬥機的研製之初,該項目總師柯內舍夫就決心在這一新設計機型的基礎上發展一種雙座戰鬥轟炸機,而不是在已經成熟的蘇-27UB
基礎上換些電子設備掛幾枚空地導彈來做秀。考慮到俄羅斯軍方和杜馬中某些保守勢力對於向外國軍事訂購人(是誰誰自己心裡清楚)出口最新軍事技術裝備持強烈否定態度,蘇霍伊局和 KnAAPO
決定讓新型飛機沿用國防部已經批准的出口編號,也就是後來的蘇-30MKK。不過,在蘇霍伊集團和國家武器進出口總公司在上報俄政府和軍方的材料中,依然將這一機型稱為蘇-30MK。這一手在當時不但糊弄了俄國內的保守勢力,也把某些所謂的軍事觀察家們著實戲弄一番。這裡還要提到一點,當時的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是這一軍售項目的主要推動者。正是在總統辦公廳的強力於預下,蘇-30MKK
這一具有強大對地/海攻擊能力的戰鬥轟炸機才得以「孔雀東南飛」。

和蘇-35 一樣,蘇-30MKK 是在蘇-27SK
的基礎上以電腦輔助設計技術(AD/CAM/CAE)對機身結構進行重新設計後製造出來的。工程技術指導是副總工程師薩福諾夫。蘇-30MKK 和蘇-35UB 是
KnAAPO 第一批採用這種應用技術設計製造出來的飛機,在外國軍事訂購人確定了採購意向之後,正以 CALS 工藝技術進行蘇-35UB
工程項目的設計小組迅速轉向,第一架蘇-30MKK 原型機從最初準備投入設計到實際製造出飛機只用了 9 個月的時間,除了 KnAAPO
自身強大的技術實力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兩種飛機在構型上非常類似,為設計小組和試製車間提供了方便。

在開發生產飛機的過程中對其結構進行了一系列改變,運用了新型鋁鑄造合金,並更廣泛地使用了複合材料。首先是作了旨在增大航程和加大載荷以及機身強度的一系列改進。為了達到增大航程的目的,為飛機配備了帶加大尺寸油箱的新式外翼(油箱外壁是機翼可拆部分的第
13 翼肋,而不是以前的第 9
翼肋)和加大面積、高度和厚度的新式垂直尾翼,在這種由碳纖維增強材料製成的垂直尾翼內部設置了整體油箱,機翼和垂尾中的整體油箱為飛機增加了近噸的燃油。與蘇-27
相比,蘇-30MKK 的垂直尾翼弦長和高度都有所增大。其實蘇-30MKK 在設計之初就沿用了蘇-35UB 的機體結構,這也是為什麼蘇-30MKK
的垂尾乃至整個氣動外形與蘇-35UB 非常相似的原因,但絕不是當初某些西方軍事記者認為的,蘇-30MKK 採用如此設計是為了裝備更大的 UHF 天線。

蘇-30MKK 的垂尾頂部

蘇-30MKK
對機身頭部和中央尾錐形梁的結構進行了修改,雷達整流罩錐體改成可拆卸式的,在機頭設備艙接近雷達和光學雷達部件的位置開設了艙口。在機頭段左邊設置空中受油系統的伸縮管,而光學雷達的瞄準器(感測器)則從飛機軸線向右移。

  蘇-30MKK 配備有空中受油系統,可用伊爾-78 空中加油機或配備了標準加油吊艙的同型飛機為其加油。受油率 90~2,300
升/分鐘。空中加油應在高度為 2,000~6,000 米,速度為 450~550 千米/小時時進行。受油伸縮管配置在座艙左前方,並配備了夜間受油照明燈。

  在所有蘇-30 系列飛機中,蘇-30MKK 是當之無愧的「大塊頭」,其最大起飛重量達到 38,000
千克,僅次於蘇-27IB/34。這也使蘇-30MKK 的最大極限載彈量創記錄的達到 12,000
千克,這也是目前世界上先進戰機中,載荷最大的,不但超過同門師兄蘇-30MKI(8,000 千克)也超過了美軍 F-15E(11,113 千克),甚至超過了
Tu-16 中程轟炸機。最重要的是,蘇-30MKK 允許在 38,000 千克的極限重量之下起飛(滿載滿油狀態)!

中國空軍的 Su-30MKK 機群

  值得注意的是,以前的蘇-27/30 在進入到馬赫數 0.70 到 0.9 範圍內時,其使用過載會降到 7g 左右的問題在蘇-30MKK
上己經得到解決。這也是蘇-30 系列中唯一達到這一指標的型號,另外,在側衛系列飛機中,也只有蘇-30MKK 和蘇-35/35UB 及蘇-37
解決了這一問題。其實這也不足為奇,因為蘇-30MKK 和蘇-35UB 在結構上本來就極其相似,兩者間超過 85% 的零部件可以互通使用。

  蘇-30MKK
的飛行員座艙是串列雙座式的,座艙蓋也由兩部分構成,即固定風檔和兩個飛行員共同的可向後上方打開並可拋部分(艙蓋),后座位置稍高一些,以保證其在各個方向都有良好的視界。兩個飛行員的工作位置都裝備了第二批
K-36M 型彈射座椅,分別安裝在後仰的 1 號和 2 號座艙壁上。與最初的蘇-27UB 和後來的蘇-30MKI
有所不同的是,在飛行員座艙的某些重要部分進行了特別加強,機身油箱和飛機的其它一些重要部位也進行了結構上的特別加強處理,提高了飛機的作戰生存能力。

蘇-30MKK 採用的綜合式航電系統是開放式結構的,各子系統除了有自己的主控電腦外、還以一個中央電腦為中心構成綜合信息網路。蘇-30MKK
的中央電腦是由國家航空系統科學研究院和拉明斯克耶儀器製造設計局聯合研製的,項目總師是詹治卡瓦。核心為 MVK 任務計算機,運算速度可達 100 億次/每秒。採用
1553B 數據匯流排(蘇-27SM 也採用該匯流排),新程序及新一代計算機通過多路數據傳輸匯流排與航空電子主系統和武器系統交聯。信息綜合的結果,蘇-30MKK
在戰況意識、人性化、自動化、數據鏈等方面達到與西方戰機相媲美的水平,高度計算機化的結果使其航電系統能以軟體升級或更新積木式硬體的方式不斷提升。

  添加了 A737GPS 的 PNS-10 綜合導航系統,是以慣性導航為中心並加上其他自動校正設備的綜合導航及飛行系統,可以接收美國 GPS 信號及俄國
GLONASS 信號,衛星導航系統的定位誤差小於 100
米。此外還有近距無線電導航系統,根據燃油使用狀況及剩餘量計算飛行距離的系統。複合導航系統能根據任務規劃或燃油剩餘等狀況為飛機設定最適合的飛行路徑,並交由自動飛行系統操作,例如指引飛機與空中加油機交會、趕赴戰區、接近敵機等。

  電傳操縱裝置與蘇-30MKI
的相同,裝有新的數字式飛控電腦,發動機可接受自動飛行系統的操縱,這意味著裝置了最新研製的發動機全權數字控制系統(FADEC)。其飛行限 制較蘇-27SK
放鬆不少,飛行操縱更為人性化。

  這一點尤其被外國軍事訂購人的飛行員所讚賞。來自珠海航展的消息說,外國軍事訂購人已經自行開發出一整套的全權數字式四餘度電傳操縱裝置(FBW),這一
FBW 系統具備 CCV 操控能力,可使飛機在沒有俯仰的情況下利用直接力的控制實現上升和下滑等一系列非常實用的動作。俄羅斯人相信,外國軍事訂購人最終將用自己的
FBW 系統裝置在所有的蘇式飛機上。

  通訊系統方面,有可進行空對空及空對地雙向加密語音通信的無線電通信能力,其中甚高頻/超高頻(VHF/UHF)波段可在 400
千米以內使用,高頻(HF)段最大距離 1,500 千米。飛機裝有 TKS-2
型戰術加密高速數據鏈,可接受地面站台指揮,也可進行機對機指揮。按照拉明斯克耶儀器製造設計局的說法,蘇-27
等俄羅斯戰機雖然也配備早期的數據鏈,但限於數據處理能力和傳輸速度,只能向戰機傳遞目標航向,預定攔截點等簡單信息,而 TKS-2 可以充分支持蘇-30MKK
實行聯合網路作戰,實現編隊內的信息共享,比如編隊的雷達可以交替進行開機以擾亂對方的電子偵察系統。

  裝有 TKS-2 的飛機可以一次指揮 15 架蘇-30MKK,也就是說最多以 16 架蘇-30MKK 組成的編隊在其中 1
架長機的指揮下作戰。網路內的 16 架蘇-30MKK
會自動聯接僚機數據,共享信息,由長機自動分配目標或由后座武器操作員手動分配,僚機可在完全不開雷達的情況下進行「隱密」攻擊,也就是由長機提供火控數據給僚機,僚機以此為發射出去的導彈進行無線電指令制導。另外在這裡要補充一點,所謂「指揮」一說是俄羅斯的軍事用語,在西方被稱為「信息共享」。其實美國空軍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已經廣泛運用的技術手段,只不過被俄羅斯人換了個叫法而已。加上製造商在那裡顧弄玄虛,結果被所謂「防空指揮中心」愚弄的不止是當年蘇聯部長會議軍事工業委員會的委員們……

  飛機的火控系統分為兩部分,由 SUV-VEP 空對空火控子系統以及 SUV-P 空對地火控子系統組成。其中 SUV-VEP
包括雷達、光電探測器、頭盔瞄準器、全向雷達告警器、空對空及空對地數據鏈。雷達告警器精度很高,可定出輻射源方位,滿足 Kh-31P 反輻射導彈的發射需要,且可顯示
4
個最具威脅的地面目標,環視紅外線探測器除了提供導彈預警外也可控測飛機,並可提供導彈火控資料,通過數據鏈可接收僚機的火控資料,使本身不開雷達作戰。作為對空火控系統的
SUV-VEP 也負責控制 Kh-31A反 艦導彈的發射。火控計算機性能也予以提升,以便發射 R-77
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及進行多目標攻擊並執行反輻射等任務。現有的火控電腦可同時制導 6 枚
R-77,不過前提是雷達也能同時對付那麼多空中目標。未來如果有能應付更多目標的雷達,則需要新火控計算機以提升制導 R-77 的數量。

Su-30MKK 航電系統拓撲圖

自蘇-27 系列飛機公開之後,跟這個系列飛機一樣其動力裝置的命名也十分混亂。1996 年蘇-37 公開的時候,也曾提到過該機採用的大推力 AL-37FU
發動機。在情況明朗後發現當時的蘇-37 上裝置的依然是 AL-31F 的推力矢量改型。其推力遠未達到宣傳材料上的 14,500 千克,僅為 12,800
千克。

  早在前蘇聯時代就制定了分階段改進 AL-31 系列發動機的計劃,但到今天為止真正的大推力型發動機還沒有正式投入生產。對俄羅斯軍方來說,其蘇-35/37
飛機也需要推力更大的動力裝置。因為第五代發動機在最快的情況下也要在 2010 年以後才能被製造出來,所以對 AL-31
系列的改進該型工作就被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來。

  作為發動機的主要研製單位,留里卡-土星設計局在軍方和蘇霍伊設計局的支持下進行的改進工作已接近尾聲。將在 AL-31F
的基礎上安裝新型渦輪,使發動機工作效率從 0.86~0.87 增至 0.92~0.93。新型渦輪的換裝為用戶提供兩種選擇,要麼將發動機的推力增大 1,500
千克,從而達到 14,370 千克,要麼將渦輪前溫度降低 110℃,發動機的輸出功率維持不變,從而使發動機工作壽命增至原先的 2.5
倍。當然,兩者不可兼得。

  負責 AL-31F 發動機生產任務的莫斯科「禮炮」機器製造聯合企業則提出更為複雜的改進計劃。「禮炮」 廠的前身為 1912
年建立的「土地神」航空發動機製造廠,是俄羅斯第一家航空動力製造企業。與留里卡-土星設計局和蘇霍伊設計局有著長期密切合作的歷史。這家代號為 45
的工廠自進入噴氣時代以來就為蘇-7 和蘇-9 飛機生產 AL-7 系列發動機,蘇-17 和蘇-24 使用的 AL-21 系列發動機也是該廠生產的。「禮炮」廠也是
AL-31F 發動機的締造者之一,該廠全程參與了 AL-31F 發動機的研製和生產。由該廠生產的 AL-31F
系列發動機已大量出口,是俄航空企業中創匯能力僅次於 KnAAPO
的單位。「禮炮」廠也是目前俄羅斯航空發動機企業中的領頭羊,擁有相當的技術實力使其不斷進行發動機的改進工作。

「禮炮」機器製造聯合企業負責 AL-31F
發動機的改進計劃

  在該廠提出的 AL-31F-M1 改進計劃中,將換裝一個 KND-924-4 型大尺寸低壓壓氣機和 SAU-235 型數字控制系統。該壓氣機共有 4
級,最大尺寸為 924 毫米。「禮炮」廠已經完成了 AL-31F-MI 型發動機的製造工作,完成第一階段改進的發動機已被安裝在蘇-27 上做了 20
多次試飛。試飛結果充分證明經過改進的發動機在飛行包線內均能穩定工作。在換裝了新型壓氣機後,發動機的最大推力(在不開加力狀態)已從原來的 7,674 千克增至
8,315 千克,最大加力推力由 12,500 千克增至 13,240 千克。發動機的重量也從原來的 1,547 千克增至 1,557
千克。但發動機的控制系統減去了 40 千克重量,且可靠性提高了 3 倍。

  俄羅斯空軍對該發動機的改進極感興趣,計劃在完成蘇-27 和蘇-30 型機的維修時,用 AL-31F-M1 型發動機替代 AL-31F
型發動機,同時也計劃將該發動機安裝在其它的蘇-27 和蘇-30
系列飛機上,這無需對飛機結構進行改進。預計與空軍一起進行的改進型發動機的聯合試驗將在一年內完成。

  「禮炮」廠已經著手 AL-31F-M2 改進型發動機的製造工作。在第二階段升級工作中,發動機上還將換裝新的渦輪冷卻系統,可使推力進一步增至
14,100 千克。第三階段升級工作將在今年內完成,這種被稱為 AL-31F-M3 型發動機將在結構和製造工藝上有較大的改變。發動機將換裝 KND-924-3
型風扇。這種三級式風扇採用了大展弦比葉片,並應用了葉片、葉輪盤一體化設計技術。儘管與 KND-924-4
相比風扇的級數減少了,但增壓比及工作效率都會有較大提高。採用此型鳳扇的新型發動機最大加力推力增至 14,609 千克。後兩種改進型發動機的聯合試驗將在 2006
年以前完成。雖然現在還不知道蘇-30MKK 將採用哪一個升級計劃的發動機,但來自莫斯科的消息表示外國軍事訂購人在生產蘇-27 飛機的同時並沒有引進 AL-31F
發動機的生產許可證,將來也沒有這個計劃。這表明外國軍事訂購人將用自己研製的發動機裝置在蘇-27 和蘇-30MKK 上(太行至今不太行)。

  在電子對抗系統方面,以全向雷達告警接收器為中心,外加主動電子干擾系統及被動干擾系統、全向紅外線探測系統,以及一個管理整個系統的電腦。蘇-30MKK
的雷達告警裝置是最新研製的,體現俄羅斯最新的電子技術。既可警告、自衛,又可提供火控資料。告警系統偵測並定出具有威脅的雷達波方位後,由 LCD
向飛行員提出警告、進行主被動干擾、根據資料庫確定輻射源型號,並可指示雷達照射威脅來源,並將數據記錄下來供日後分析。其精確度足以提供 Kh-31P
反輻射導彈射擊需要,對照 Kh-31P 有 200 千米的最大射程,蘇-30MKK 的雷達告警器精確警告範圍應大於 200 千米。

  主動電子干擾系統位於翼端吊艙,被動電子於擾系統仍為 APP-50 箔條/曳光干擾彈發射器,在尾錐附近共有 96 個干擾彈。

  航電綜合與座艙配置是由拉明斯克耶儀器製造設計局負責的。除了 SILS-30
抬頭顯示器(HUD)、備份用的飛行姿態顯示器、高度表、速度表等儀錶,其他都由 2 個 17.8 厘米X12.7 厘米的 MFI-9
型彩色液晶顯示器(LCD)取代。

Su-30MKK 前后座艙

  前駕駛艙中,2 個顯示器並列,后座的 2 個顯示器則上下串列,顯示器功能可互換,且可根據客戶需求改變 LCD 的大小、數量、配置等。除了 HOTAS
雙桿操縱系統外,兩手邊的控制面板有飛行、導航、火控、通信、發動機控制系統。飛行員任務配置上,前座飛行員執行飛行、發射空對空導彈等空戰任務,后座飛行員負責對地攻擊、空戰指揮、夜間攻擊等任務,其中空戰指揮由數據鏈自動聯接飛機,共享信息,除了可由長機后座飛行員指揮,也可由電腦自動配置。

  該座艙界面提供很好的態勢感知能力:威脅輻射源位置、自衛系統操作狀況、空對面攻擊武器工作狀況、僚機信息等都可由 LCD 中取得,加上其數據鏈可聯接 16
架蘇-30MKK 共享信息,因此每一架飛機都相當於一個信息源,機隊自己就能構成一個預警、指揮體系,減少對預警機和地面指揮中心的依賴。

經過這樣的大手術,很多軍迷就會問了,我國引進的蘇30MKK比印度引進的蘇30MKI到底哪個好?

反正這倆我都沒開過,那我們來看看俄國人自己是怎麼評價的——

KnAAPO 副總經理克洛托夫高度評價外國軍事訂購人積極掌握蘇-27 和蘇-30MKK
戰機性能的表現,並對使用中飛機的出勤率和保障力量之間完好搭配感到滿意。到目前為止沒有一架蘇-30MKK
因為質量問題而發生事故或停止飛行,除了飛機的質量值得信賴之外,良好而專業的地勤維護也是必不可少的。克洛托夫指出通過蘇-30MKK
項目雙方良好的互動合作關係已經更上一層樓。在整個蘇-30MKK 項目進展期間,沒有出現在南亞市場發生的情況。這是因為無論 KnAAPO
還是外國軍事訂購人都是實事求是的人,他們對於自己的目標和達到目標所需的工作非常了解。外國軍事訂購人在採購了三批蘇-30MKK
之後,將很快簽署第四批飛機的合同。他還特彆強調,俄羅斯空軍已經開始按照蘇-30MKK 的標準改進所有現役的飛機,這再一次說明蘇-30MKK
是成功且可靠的產品。所謂在出口中「厚此薄彼」的說法又一次不攻自破(甚至可以說和原來的傳聞恰恰相反)。

 印尼武裝部隊四星上將,有著 2,500 小時飛行經驗的布迪.摩蘭蒂司令在 2001 年實地考察了蘇-30MKK 和蘇-30MKI
後表示:「這兩種飛機是在不同飛機的基礎上,採用不同的設計思路研製出來的兩種截然不同的飛機。蘇-30MKK
是具有三代半飛機(西標)的機體結構,裝置三代發動機和雷達火控系統的戰機;而蘇-30MKI
則是裝置三代半發動機和雷達火控系統,具有三代飛機機體結構的戰機。如果讓我做出選擇,我則寧願選擇前者。因為對現代化戰鬥機而言,發動機、雷達和機載火控系統是相對容易改變的。但是飛機的機體結構和氣動布局是無法輕易進行修改的,因為那將是『傷筋動骨』的大手術。」

印尼2003年4月購買了兩架源自 Su-30MKK
的型號

  俄羅斯國家武器進出口總公司特別顧問 Johnchin 在回答筆者關於蘇-30MKI 和蘇-30MKK
的問題時表示,一個國家在發展或引進軍事技術裝備時都是按照各自的需求來制訂採購計劃的,國情和發展戰略的不同導致各國在具體項目上的作法不同。反過來講也可以通過軍事技術的引進,對使用國的軍事發展策略一窺無遺。無論是蘇-30MKI
還是蘇-30MKK 都是在這一指導思想下發展出來的產物。

  印度一向自詡為僅次於美俄兩強的世界第三軍事超強,所以在軍事裝備的外購或研發中總是特意追求最新最先進的技術裝備。當年以色列建議出售「獅」式多用途戰鬥機給印度被拒絕,就是因為當時英國和法國等西方國家許諾將提供最先進的技術用於印度
LCA 戰機的開發。後來發生的情況眾所周知,飽受資金缺乏和技術儲備不足困擾的 LCA
到今天也沒有能夠交付給印度空軍。當俄國的飛機工廠因為缺乏足夠發展資金而推出蘇-30MKI
這一先付款後享受的「釣魚工程」時,被推力矢量噴管和相控陣雷達搞的眼花繚亂的印度人在沒有看到原型機的情況下就簽署了十幾億美金的合同,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過於大膽的舉動。畢竟蘇-30MKI
與 JSF 不同,俄羅斯空軍自身並沒有批量採購蘇-30MKI
這一類型飛機的計劃。另外裝置全動前翼和推力矢量發動機的「超機動性大型戰鬥轟炸機」在實戰中的用途令人感到迷惑,在花重金購買飛機的同時卻不去購買配套的武器系統,這一切都值得深思。

  反觀蘇-30MKK,由於外國軍事訂購人本身就是一個在世界軍火市場中舉足輕重的供應者,擁有豐厚的實際經驗。早在俄國人之前外國軍事訂購人就已經通過廣泛而靈活的多種合作模式,利用他國資金髮展出諸如基礎噴氣教練機、輕型多功能戰鬥機、中型坦克和自行火炮等技術含量較高的出口型武器裝備。對這種請君入甕式的商業操作技巧可說是輕車熟路,其自身就非常了解未成熟技術在型號設計和運用上將會遇到的種種問題。因此當別人向他們提出類似的提議時,深諳其道的外國軍事訂購人自然不會輕易接受。

  外國軍事訂購人對大型軍事技術裝備的採購是根據其自身的需求和未來發展戰略的需要,經過相當程度的研究和討論後做出的決定。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至今的幾次全球局部衝突,深感美軍高科技精確打擊能力的外國軍事訂購人幾經修改,終於提出建設一支具備「攻防兼備、火力與信息一體」的進攻型空軍。

保持強悍的空中戰力、具備遠航程和大載荷的蘇-30MKK,在配備了相控陣雷達和諸如 M400 一類的信息偵察吊艙後,蘇-30MKK
將獲得前所未有的信息獲取與整合能力和全天候精確打擊能力。配合其 TKS-2
型戰術加密高速數據鏈組成的聯合網路作戰系統,整個機群的飛行員都可獲得較為完整的戰場信息。作戰部隊實現了由過去的單打獨鬥向體系作戰的轉變,使之成為系統對抗中的信息感測器和火力攻擊平台。這將賦予外國軍事訂購人在東亞地區僅次於美國太平洋戰區空軍部隊的遠程遮斷和穿透打擊能力。

與作風嚴謹、處事老練的外國軍事訂購人相比,印度人則好像唱詩班的孩童一般天真,他們總是在所謂的高新技術和最新裝備面前表現的不知所措,總是被巧舌如簧的國際軍火商牽著鼻子走。往往在搞不清楚事情的狀況下就匆忙做出決定,甚至在採購了價值不菲的高科技裝備後也沒有想好怎樣有效運用。

  就在蘇-30MKI 後不久,印度人又被蘇-47 這一所謂的標準俄式五代戰鬥機所吸引。當全世界的空軍專家都在猜測蘇-47 是否就是在蘇-27
的機體結構上換裝一對向前掠構形的機翼的改進型的時候,新德里的將軍們卻好像新年大採購一般跑去簽訂合作研製蘇-47 的協議。當發現俄羅斯空軍根本未將蘇-47
作為真正五代戰機看待時,印度人又隨隨便便地停止了合作。

以上原載《軍事力量》叢書 2004 年 8月號

----------------2014.12.11 補充------------------

不同型號蘇-27/30的主要區別對比清單 來自新世紀側衛及中國型號的特徵識別

說了那麼多,最後來看看我們自己——我國的重工業發展起點低,底子薄,武器系統研製常年落後於其他軍事大國,因此外貿武器裝備長期也就只能佔據低端市場,主要向亞非拉國家出口各種輕武器、五對輪(59式和它的子孫們)、殲六殲七強五等這些落後於時代的戰機。改革開放前,按照毛主席:「我們不當軍火商」的教導,我國武器常常以象徵性的價格甚至無償援助給亞非拉國家以支持當地革命。進入市場經濟時代後,兔子們的節操迅速被吃掉,於是就有了——科威特:中國產PLZ-45自行火炮讓美軍很不爽和中國PLZ45自行火炮性能超美M109G,出口沙特獲好評還有這個中國PLZ45自行榴彈炮運抵阿爾及利亞······什麼?兔子只出火炮么?不!兔子還提供各種五對輪——中國外貿坦克簡史(組圖)

-
陸軍論壇 什麼?陸軍裝備科技含量低?我們還有這個——從航展看中國空軍反隱身天網 這裡貌似有點偏題了,我撿重點說吧——更為重要的是,JY-27A、JY-26和YLC-8B都只是外貿版本,在陣列規模、發射功率上比高配自用版大約減少了一半,探測威力減到70%左右。據稱去年美軍將F-22隱身戰鬥機部署到韓國烏山基地參加美韓聯合軍演時,我軍新型警戒雷達對F-22的航跡基本上做到了"全程掌握"。最後,還有海軍裝備,小錢錢,真心甜——盤點中國的外貿軍艦故事鏈接里全是乾貨,自己看看有啥區別。(照顧到軍迷們的熱情,我盡量不用鐵血的鏈接)

補充:就在昨天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剛剛下水了一艘出口孟加拉國的輕型護衛艦「獨立」號(難道下一艘是自由號?),與之前為外國量身定做的幾艘外貿艦艇不同,獨立號是以我國近年來大量裝備的056輕型護衛艦為藍本設計的,目前從外觀還看不出艦面作戰裝備與自用版的不同,但是艦橋沒有切角處理,艦尾沒有壓浪板這兩處閹割是肯定的(估計是費用原因把一些不是特別重要的地方簡化了)。

········································我是分割線········································

由以上這些典型軍售案例我們可以初步了解到軍售的複雜性,因此實在很難說清楚同一武器自用型與對外軍售的差別在哪裡。每一個出口武器型號的背後都有著複雜政治考量,哪些武器性能需要閹割?哪些武器需要改進?哪些武器需要為了外貿而專門設計?這些都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需要考量的不僅是武器本身,更是它的設計人員、政治目的、經濟文化背景以及武器的使用者。

以上。


我補充一下美系對外軍售武器性能不輸本國的情況

F-16I 以色列版

美國專門為以色列製造的F-16I型「雷暴」戰鬥機,是在美國空軍1991年9月開始服役最新的改進型號F16C/D Block50/52整體設計基礎上,美、以雙方經過了多項重要改進。它使用普惠F100-PW-229改進型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達52000磅,載油量更大,機背加裝可移去的保形油箱(CFTs),使作戰半徑達820公里,最大航程為1500公里,能夠使F16I無需空中加油就能達到伊朗、敘利亞的腹地。增加攜帶武器數量。同時,對地攻擊能力也得到極大提高。裝備了AN/APG-68(V)9多模態雷達,探測範圍比其它型號的F-16增加了30%,能引導導彈擊落遠在50公里外的敵方戰機。

F-16 E/F Block 60/62 阿拉伯王子的高科技玩具

阿聯酋採購的Block 60/62系列即F-16E/F。後者裝備了AN/APG-80有源相控陣雷達,性能和F-35配備的AN/APG-81不相上下。

目前,美國在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技術領域遠超其他國家,歐洲的「颱風」、「陣風」、「鷹獅」至今仍未能完成AESA雷達的研製裝備工作,因此在國際競標中頻頻輸給美國三代改進型戰機。目前,F-16 Block 60/62系列已具備了部分四代戰機的特點,部分作戰性能已超過了「颱風」等三代半戰機。

F-16IN 印度版 號稱「最強」三代戰機

洛馬為印度空軍「量身定做」了F-16IN「超級毒蛇」戰鬥機,作為F-16的「終極加強版」,大量整合F-35戰機的技術,綜合性能大幅提高,與印度空軍的「中型多用途戰機」(MMRCA)互相競爭採購案。

(一)主動式電子掃瞄陣列雷達:F-16IN有3款先進的主動式電子掃瞄陣列雷達(AESA)可選用,分別是先進作戰雷達(RACR)、尺寸可變的捷變波束雷達(SABR),及APG-80雷達。在3款雷達中,以APG-80雷達最成熟,其他2款是發展中的新世代雷達。APG-80雷達於2005年問世,目前配備在F-16 Block60上,是目前各國空軍現役的少數幾款AESA雷達。

APG-80雷達具有對空、對地工作模式,能同時進行空對空的搜索與跟蹤、空對地的目標瞄準、地貌追沿飛行等,使戰機具備同時執行多種任務的優勢。而且雷達的綜合性能優異,包括較佳的態勢感知與探測、高解析度的合成孔徑地面繪圖、地貌追沿操作時的完全交叉模式(fully interleaved modes)、空對空的多目標追蹤能力等,都有傑出的性能表現,有效提升F-16IN的功能與性能。

(二)網狀化作戰功能:未來作戰強調資訊整合,網狀化作戰架構以及與機載資料的快速融合,不僅能提供飛行員所需的整個戰區空間圖像,還能迅速提供飛行員完成作戰任務的最佳解決方案。F-16IN是第一款整合資料鏈路功能的多用途戰機,印度空軍的作戰資料鏈(ODL)未來能整合在F-16IN,有助於該機配合印度空軍的現役戰機聯合執行任務。從任務的計畫、導航、通信、目標處理到戰機返回基地,在任務各階段都能整合戰機各系統的狀況、戰術態勢等資料,讓飛行員獲得完整的訊息。

(三)全彩全數位化玻璃座艙:F-16IN沿用了F-16 Block60型的座艙技術,配備一套現代化全彩全數位化科技的玻璃座艙,飛行員可藉由數位化座艙顯示器和頭盔瞄準具,快速且便利的獲得各項資訊。座艙內配有3具大型彩色顯示器,能將戰機本身感測器或友軍其他感測器傳來的資料進行快速融合處理,並顯示各項重要資訊,大幅降低飛行員的工作負荷,能更專註於執行任務。

(四)戰鬥生存性:F-16是一種輕型單發動機式戰機,其紅外線信號和目視可辨度都低於雙發動機戰機。為了進一步降低戰機的雷達信號強度,美國將匿蹤塗料塗在F-16的幾處關鍵部位,使F-16的匿蹤性能不斷獲得提升。因此,F-16IN具備較低的雷達信號,有助於減少被敵方雷達探測與捕捉的機率,提高作戰生存性。此外,為提升F-16IN的生存性,F-16IN也配備機載電戰系統和拖曳式誘餌,可避開或克制現有的大部分防空威脅。F-16戰機慣有的傑出機動性,以及F-16IN特別加強的飛行員感知能力,也有助提高戰機的戰鬥生存性。

(五)動力系統:F-16IN配備一具F110-132A型發動機,是F110系列發動機的改良型,推力達32,000磅,較目前F-16C/D的F110-129型的29,000磅多,F-16IN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增強戰機的戰術優勢。F110-132A型發動機不僅推力較強,還保有F110系列發動機的諸多優秀特質,包括高安全性、可靠度、維護性、耐用度等,也整合數位化發動機控制的先進技術,進一步提升耗油效率與發動機性能。

最後,F-16IN還首次把受油錐和保形油箱結合起來,形成帶受油錐的保形油箱。

韓國世宗大王號驅逐艦

嚴格來說是美國授權的宙斯盾系統,軍艦本身是韓國產品。滿載排水量達13500噸。

裝備MK41垂髮128個單元,數量超過了美國自己用的伯克級,而美軍伯克級的垂髮還需要容納一定量的阿斯洛克和戰斧導彈,不可能全裝備防空導彈。

世宗大王級還安裝一套32單元垂髮,用來發射韓國自行研製自的「天龍」對陸攻擊巡航導彈。另在後煙囪後部兩側,還有16單元垂髮,用來發射韓國自行研製的「紅鯊魚」反潛導彈。對艦方面裝備有16枚韓國自研「海星」反艦導彈,射程有150公里,超過美國同類型的「魚叉」反艦導彈。

沙烏地阿拉伯的「宙斯盾」型LCS瀕海戰鬥艦(只是規劃,沒有實際行動)

沙烏地阿拉伯人想要的LCS是一艘重型武裝艦。他們對該艦的要求是:

?SPY-1F「宙斯盾」系統,同挪威海軍新型護衛艦上的系統一樣。

?一座57mm艦炮。

?兩座八聯裝Mk41垂直發射裝置,能夠發射16枚標準地對空導彈或64枚「改進海麻雀」導彈。

?兩座四聯裝「魚叉」艦導彈發展裝置。

?兩座20mm近程武器裝置。

?兩座三聯裝Mk32反潛魚雷發射管。

?四座50mm遠程艦炮。

?箔條發射裝置。

?通用動力公司的聲納。

?一個水雷探測中心。

?一座能容納兩台MH-60R直升機的機庫。

由於各種艦載任務模塊上有許多變動,所以很難與美國海軍版的LCS直接比較。有關人士稱,如果配置「宙斯盾」系統,沙烏地阿拉伯的LCS速度稍有降低,但最高速度仍能達到40節。


簡單說,高端裝備絕大部分會被閹割或者用競爭失敗的型號代替出口,常規的槍支彈藥會在材料和加工精度上縮水。當然,考慮到政治因素,也會有部分高端裝備完整出口


貌似沒人提彈道導彈

由於MTCR等協議的限制,射程在300km以上的導彈出口非常少見,舉兩個比較典型的例子

1.閹割版

中國東風3號出口沙特時去掉了它的自用版所攜帶的兆噸級熱核彈頭,改為同等重量的常規彈頭,由於其威力有限且導彈本身的精度較差,所以並不能顛覆性的改變地區局勢

未證實的消息顯示,沙特又購買了一批東風21,依舊是常規彈頭,但精度很高

2.特殊關係下的完整版

英國從美國進口的三叉戟系列導彈

唯一一例洲際導彈交易(核彈頭英國自備),鑒於兩國間關係的極度特殊性,並不能以一般軍貿看待


先說國內,以北方和小北方為首的武器出口公司。就是說他們買的武器和大眾認知的武器至少有15年的差距。就不說和那些預研的相比了,不是我們沒推銷過,是他們不買。天朝的武器出口國家你懂得。肯定自己用的好很多,這就是痛

國外就更加混亂了,政治。。一系列問題。還有各種武器出口禁令。但一般都是自己用的好,美帝都會在一些關鍵部件上縮水。


無法一概而論,只能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比如一個回答中舉例的各種強大到奇葩的f16配置,遠超米空軍自備的版本,更是讓國民警衛隊飛官們大流口水。

孤立地看這一個型號,確實很強。然而究其原因,無非是米帝的高級貨f22不賣,f35難堪空優大任而且量產比較晚,f15老舊不堪也貴,買個f16金絲猴版倒是比較實惠。


PUPU 2004年的文章至今還在毒害一批人。Su30 MKK和Su35半毛錢關係沒有,用的也是最老式的倒卡雷達。和MKI到底哪個好,看看今天毛子自己裝備哪一型就知道


可以百度一下蘇-17、蘇-20和蘇-22的配置區別


其實沒區別,毛子所謂的猴版也就是在熱成像什麼上做手腳,但毛子熱成像也不先進,可以從英法以色列進口。如果買不到可以考慮中國。現在很多國家都看不上毛子自用火控。

主要區別其實是炮彈,毛子兔子和鷹醬都不向其他國家出售鎢合金穿甲彈,更不要說貧鈾。不過如果選用120mm滑的話是北約通用炮彈,可以買到德國特種鎢合金穿甲彈。

鎢合金穿甲彈穿深大概700-800mm,普穿只有400-500mm。96a裝甲只能防禦後者,所以兔子拒絕向巴基斯坦提供鎢芯穿甲彈。


手機內存,有的8G,有的2G,有的網路支持移動,有的支持聯通。

還有的,沒有wifi,沒有藍牙,你想要什麼就可以配置什麼。


推薦閱讀:

中國產兵器在國外戰績如何?
如何看待DF21D和美國潘興很像?
二戰德軍和日軍的單兵作戰能力強在哪裡?都有哪些特別之處?
如何看待美國宣布 10 億美元對台灣軍售?
為什麼不把GAU機炮裝到坦克上?

TAG:軍事 | 軍事研究 | 武器 | 貿易 | 國際貿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