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讀phd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補充一下:
LZ本來是很明確地要去美國讀研的了,但現在有一個保研去北大的機會,有點糾結。自己最理想的狀況是申請到西北的IMC專業,但這個項目風險比較大,把握並不是很高,所以在想要不要現在國內把碩士讀完,反正最終肯定還是要出國的。但phd讀的時間確實有點長,目前還沒有在學術界發展的打算,5年的phd又有點浪費時間,心塞。聽聽過來人的看法,求打醒!再補充一次:本科學的是傳媒,北大保研的專業是傳播學,國外的申請主要是marketing. 開這個專業master的學校非常少,如果讀phd的選擇面會大很多。
想像一下吧:
現在你獨自一個人進入了一個狹小的房間,這個房間只有一台電腦。
然後外面一個人說,你打開這個門就可以出來了。
然後他把門關上,然後在上面上了一百個鎖。
這裡是有吃的的,所以你是不會餓死。這裡也有床,你可以睡覺,這裡也有空調,你不會凍死也不會熱死。
於是你每天就對著四面光禿禿的牆,和一個電腦。
就這樣,幾年過去了。
某一天你可能發現,你已經分不清現實和想像了,長期被關在這個狹小的空間中,你可能無法感知白天和黑夜,你可能就要喪失語言能力。
如果你運氣好,你可能某一天想到了開某一個鎖的辦法,於是你試試這個辦法,一般來說失敗的;但更多的時間,你連一個失敗的辦法都想不出來,你只能對著電腦打發時間。
你可能會被關在這裡開始有點變態了,使勁兒的大吼,使勁的撓牆,暴飲暴食,幾十個小時的玩電腦,拚命的做俯卧撐,躺在床上不停地睡覺,蹲在牆角里把頭埋在腿里哭。
不過這改變不了什麼,因為被關在這裡的只有你自己,而這裡的牆很厚,外面的人是聽不見的。
這就是了,至少是一小部分,在美國讀phd的人的體驗。
來美國讀博的這一年我22歲。是唯一被從本科直接錄進來的博士。第一次開會其他博士大談自己感興趣的方向,我卻什麼都不知道。第一個學期是我一場噩夢。讀不完的論文,聽不懂的課程,甚至有一個三個人的課還沒上完我大哭起來把導師嚇了一跳。一直以為不喜歡學習,機緣巧合來讀博,我是熱鬧的人,讀博卻是孤獨的事情。可是半學期過去,我快愛上這裡的一切,學院提供一切需求,遇見的導師都豐富知識,樂於幫助。最重要的,我從一無所知的人,一點一點看清楚知識的樣子,嘗到知識的甜味,對陌生領域的孤獨探索,對未知的渴望。第一個學期全A結束,並且在做著各種實驗。很累,卻很滿足。沒想過伴著月光的日子成為常態,整個大樓剩我一人的寂寞,新鮮知識和模糊的東西清晰時刻的激動和歡喜。沒有一日可以停下來,一直在奔跑中。我真感激,有腳踏實地的幸福,伴著日出和星光。
寫給正在考慮直接申請博士的本科生
美國教育給我的第一個極有衝擊力的印象,是對錯誤的寬容。記得曾讀到過一個心理學的調查,發現中國學生和德國學生相比,成就動力要顯著低於對方。而造成這個現象的一大原因是中國學生中「害怕做錯」的心理的普遍性和嚴重程度要遠大於德國學生。中國的傳統教育方式是學習「聖賢」,換在現在是「聽老師的話,做乖孩子」。因此在國內,「犯錯」意味著背離集體的傳統,代價是很大的,其後果會帶來對這個人整體的否定。如果是孩子犯了錯,那麼同時還意味著失去父母的肯定甚至寵愛,從心理學上講,這種代價是巨大的。因此國內幾乎沒有對錯誤的寬容氛圍。我記得本科在實驗室的時候,若是我實驗出了操作方面的差錯,我從來不會說想要告訴老闆,因為若是告訴了老闆當天實驗室的氣氛多半會比較陰鬱。在這個實驗室一年半,我從來沒有因為犯錯而遭到苛責。當我由於技術不熟練出了差錯,現在的老闆會說:「Don』t worry. It』s always a learning process. You just need to practice it.」是的,「it』s a learning process.」這是我現在老闆的口頭禪。不管你做得多麼不好,你都可以擁有前進的希望。這種對犯錯非常寬容的思維方式保證了注意力被集中用於前行而不是悔恨過去。作為學生,我覺得這對我的激勵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與對錯誤的寬容相輔相成的是對實驗、對科學客觀的態度。我迄今都記得本科做實驗的時候,實驗結果和預期不符時老闆難看的臉色。哪怕我重複了許多遍保證結果確實可靠,哪怕我對假設的失敗有合理的可能解釋,在老闆眼裡,我依然是一個loser。我現在的老闆,卻是用完全不同的邏輯來看待這些。在我做了一年後,做出的結果完全無法解釋假設的時候,老闆過來安慰我,說,data沒有好壞之分,這就是data,就是事實,這就是science。有時當我做出來一個假設不相符的結果,我的老闆甚至會很興奮,因為這證明我們的假設需要修改,而新的假設往往通向新的發現。這不是我老闆一個人的邏輯,很多美國的研究人員都持有這種態度。在他們眼裡,沒有「bad data」,他們稱其為「interesting data」。回顧科學史上西方國家做出的重大發現,有不少都來源於實驗中的意外。我想,這種客觀的科學態度(而不是一味想要驗證自己假設的急功近利)應該正是那一系列發現的基石。
如果分析這種踏實客觀的科學態度,你可以看到中美文化的巨大差異。中國人喜歡盯著某些目標——好工作、好職位、好收入、好名聲,大家認為「成功」的方面,自己一個也不能少。一直盯著遠處的後果便是常常忽略了腳下。大目標一個接一個說得比唱得都好聽,但就是不看重當下,缺少實幹。這種現象,我個人感覺,在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中有增無減(也許是因為他們可以有更光輝燦爛的未來目標)。中國人生活在「未來」。而在美國,也許是因為重視個體的文化傳統使得美國人不那麼看重別人眼中的「成功」,也許是因為美國普遍的「enjoy life」的人生哲學,美國人——至少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更傾向於在眼前就選擇做自己比較喜歡的事,做好事情並享受其過程。由於自己喜歡,自然會下功夫踏踏實實地做。美國人生活在現在。這樣也不難理解,為何國內科學界的風氣一直很浮躁,缺乏真正潛心做研究的人和鼓勵潛心做研究的政策了。(包括中國高校從國外挖人,給已有成果的「專家」待遇很好,給學有所成但還沒有拿到出重大成果的學者待遇很差(參見近年多發的海歸跳樓事件),也可以理解為這種浮躁風氣的一種表現。)
美國科學家踏實的科學態度背後,是對科研的熱愛。這和美國的文化傳統和教育體制有關係。因為美國比較尊重個體,所以大家一般都傾向於選擇自己喜歡或是自己覺得有利的專業和職業,為了「面子」去讀書,尤其是讀研究生的非常少。加之美國的大學非常鼓勵本科生轉專業(美國本科換專業是不受年級的限制的,有一個本科生告訴我,加上讀雙學位的,這裡他們平均每人大概會換兩次專業),這也為美國學生找到真正感興趣的專業提供了條件。因此,一般來說,如果一個美國人去讀Ph. D.,則一般意味著他/她真的對這方面感興趣。所以這裡能夠做到PI的人對實驗都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興奮和熱愛,當他們談論研究的時候,你可以看到他們眼睛裡的光彩——我只能說,這種神采我讀本科時候極少從教授們身上看到。其實,這也很容易理解。畢竟在國內高考之前選專業缺乏指導,很多專業大家都不了解,於是比較盲目。學了之後,換專業只能在頭兩年,同時也是一件很「非主流」的事情。及至畢業,不好找工作,於是再讀一個研。這其中有幾個人是真心喜歡做研究的?並且,國內對不同職業的社會偏見非常大。我本科時候認識一個研究生師姐,非常善於處理關係和組織活動。她說她其實想開個小店做生意,連她研究生老闆都認為那其實是比做研究更適合她的發展方向。但她沒有,因為她說讀了研究生就去開個店,她爸媽會覺得很沒面子。於是多少人,就被「面子」之類的外部因素生生地耽擱在了他們並不熱愛的實驗室里。如此勉強,怎會有做好科研所必需的興趣和熱情?
另外一個造成這一點差別的深層原因是中美不同的思維方式。在中國,在我們從小聽過很多遍的「科學家的故事」中,「科學家」是被神化了的美好形象,是難以企及的「人上人」。而中國的古訓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由於目標是「成為」某種人而不是享受這個過程的樂趣,於是科研工作也很輕易就變成「苦中苦」了,很難有強烈的興趣。而美國人講究enjoy life,做科研也是要enjoy science。而且在美國,科學並不是少數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的專利。在中小學中,學生們經常被鼓勵進行一些小型的科學研究,學生們對此的評價常常是:「That is so cool!」於是,在他們眼裡,科研變成了和遊戲一樣好玩有趣的東西,這也為他們日後向科研方向發展或進行嘗試打下了心理基礎。
美國老闆對研究生的培養,也很注重激發個人的興趣。我的老闆就很注重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興趣來安排不同的實驗任務,並通過和學生的興趣相結合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以前我們實驗室有個本科生,不喜歡基礎研究,想做和疾病有關的內容以便以後申請醫學院。於是老闆就寫了一個和中風研究相關的grant,把這方面的一些實驗任務派給那個本科生。對於我,老闆並沒有一開始就給我具體的方向選擇,而是鼓勵嘗試不同的方向,從中選出自己感興趣的來做。我申請出國之前最想要做的是神經生物學和心理學的交叉方向,但我們現在實驗室做的方向是神經發育生物學方面,主要研究脊髓中的神經通路,和心理學啥的幾乎沒多大聯繫。於是我有時就對我老闆感嘆說等我讀完這個PhD我一定要去做和心理學相關的研究,或者再讀個心理學博士。我老闆也不生氣,總是笑眯眯地聽我說完,然後告訴我:「如果你能夠學會自己搜集相關信息自己學習,那麼你壓根不用讀心理學博士,可以直接找和心理學相關的博士後職位。而PhD的培訓就是培訓你自己搜集信息和學習的能力。因此,如果你PhD階段好好學好的話,以後就可以直接去做心理學相關的博後了。」
除了利用每個人的興趣因材施教,對不同人的不同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尊重和接納也是我所感受到的美國教育的一大特點。我認為這一點很大程度上和美國文化中對個體的尊重有關。我所在的實驗室本科生很多,其特點也是千差萬別。有的很善於學習,對實驗也很有興趣,會很主動地挖掘問題,非常出色;有的很有進取心,卻過於急躁,不善於靜下心來思考,因此常常很挫敗;有的非常細心,卻過於完美主義,以至於有時會忽略掉重點……大家看在眼裡,孰優孰劣心裡自然都分明。但我們老闆從來不會說「大家都要向某某學習,像他一樣如何如何做得好」之類的話。是的,她會給每個人以建議幫助改進,但她說得最多的是「It』s so interesting to see how people have totally different styles. And it』s really helpful to learn from each other』s style.」不同於國內教育總想著要怎樣「改造」學生,我老闆從未想過要改變誰。她的態度是代表了對每個人的尊重,同時是對每個人的內在自我的極大肯定,鼓勵著學生髮揮自己的優點(我是深有感觸)。如果說國內的教育方式彷彿修剪花壇,每種樹都修剪得整整齊齊,有一點歪斜的即使不被剪掉也被繩子之類的矯正工具束縛著,樣樣都力爭符合標準;那麼,美國研究生的教育方式則彷彿我老闆家的後花園,他們從未刻意修剪任何一棵樹,只是適時地澆水、施肥、除去害蟲和雜草、剪去有病害的枝葉,在那裡你可以看到每一種樹都舒展出自己最天然的姿態。在美國讀書的這一年多,對我而言,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尋找自我的過程——那個自我曾經被各式各樣的標準和期望埋得不見了影子。我真的可以感覺一個真實的自己在內心裡慢慢成長起來。
說到個體差異性和向他人學習,就又說到了美國教育的另一個特點——鼓勵交流。這裡的老闆們都非常鼓勵學生去聽不同的學術報告、參加各種規模的學術展示或會議、和其他scientists交談。不同於國內把做報告和展板看成是成果展示,這裡的researchers把它看成是聽取他人意見和建議的重要機會。曾經學校里有一次類似於研究成果展示之類的活動,我老闆建議我把我的結果做成展板。但我不願意,因為由於實驗手段的一些缺陷,我的實驗結果完全無法對假設做出任何解釋。我老闆聽了我的想法後,很耐心地勸我說,這種活動的關鍵在於聽取不同人對你的研究的意見,你可以得到很多很有價值的建議;至於你的研究是不是很完美,並不是關鍵。
在以上所有特點中都有所體現的還有美國教育的另一個特點——重視表揚和鼓勵。當我得到了理想的實驗結果時,或是有好的想法時,我的老闆從來不吝於表現她的興奮。她的語言和神情都會很清楚地告訴我,我很不錯。這種正反饋極大地放大了我做好實驗的成就感和積極性。不光是我,我們實驗室里一個做研究相當優秀的本科生說,他最開始對實驗感興趣的原初動力就是得到好的實驗結果時老闆溢於言表的喜悅和興奮之情。而當老闆想讓我去做一件事情而我比較退縮的時候(比如做展板),她也都是以鼓勵的語言讓我明白這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只要我努力去做了,不管做得好不好她都會很為我驕傲。即使是對我不滿意的時候,她也幾乎沒有真正「blame」過我。她會告訴我,我的某一方面讓她很擔心,她希望幫助我成功。當我坦誠地告訴她我沒有做好或是我偷懶了的時候,她會指出我的錯誤,但同時提醒我把注意力從錯誤上移開,專註於未來的努力。在這種氛圍下,我可以感覺我對我現在做的事情的興趣正在一點點增長,也越來越將它當成一種樂趣而不是重負。
此外,美國的很多老闆讓人很喜歡的一點就是很understanding。有人說美國老闆比中國老闆管得松,是有那麼一點,但也不全然如此。有的老闆還是很嚴格很push,喜歡盯著學生;有的則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性,不太管(我老闆是介於兩者之間的,呵呵)。但相比國內PI中普遍的「學生應把實驗看得重於一切」的潛在思想,美國的PI們要人性化得多。曾經有一次,我們實驗室的一個本科生告訴我們他不來參加周五的實驗室例會了,因為他要去另一個城市看他的GF。我聽到這個理由時非常吃驚,因為按國內的標準來看這個壓根就不能算是「正當理由」。更讓我吃驚的是老闆居然笑眯眯地答應了他的請假。我把我的疑惑告訴了那個本科生,他不以為然地說:「我覺得這沒啥啊,我平時工作都很努力呢。」後來,我慢慢發現,在這裡(不限於我所在的實驗室),如果你平時的工作都做好,當你有重要的私人事務必須佔用工作時間時(比如有些重要事情需要去辦些手續,或是有小孩的家裡小孩病了需要陪,或是親戚朋友過來玩,或是有朋友需要幫忙開車接送去機場,還有參加親戚朋友的婚禮或畢業典禮之類的),老闆一般都會准假。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一個在中科院讀研的同學遇到的老闆,常常告誡他們「先立業後成家」,於是他們實驗室絕大部分都還是單身(想想看,研究生再年輕也都有二十三四歲了啊)。更絕的是,他們老闆在過年之前慫恿他們留在實驗室工作不要回家,其理由除了實驗室春節期間一天發四十塊的補助外,還有「舊社會學徒三年都不回家呢」……如此不考慮學生的個人生活到極品的老闆,我在美國目前還真沒見過。其實那樣又如何呢?短期來看是增加了完成工作的數量,但長遠來看,學生會很難enjoy research。國內自然科學的研究生中本身就很熱愛科研的本來就不多,這樣的培養方式無疑斷送掉了引導學生產生興趣的最後可能,那麼又如何能培養出真正的scientist?!
啰嗦了很多。這些只是我一年多來一些粗淺的感想。並不是所有的美國科研機構都有以上所有的優點,也並不是所有中國的科研機構在以上方面都做得很差,只是說在整體上我可以感受到這些方面的明顯差別。當然我所希望的,還是國內的教育方式能借鑒美式的優點,科研氛圍也能有所改進。也希望我們這一輩人能夠向著這個方向共同努力,希望以後我們的學弟學妹們沒有必要再出國,呵呵。
-------
有一點補充,關於重視交流那方面的。我發現就實驗室會來看,我老闆說她非常enjoy不同層次不同背景的人的想法交匯,視之為自己學習的過程。而在國內的時候,我感覺大多數PI只是把實驗室會視為學生給自己彙報的過程,雖然鼓勵其他學生髮言,也只是出於鼓勵大家學習思考,自己很少真正從中學習。
我老闆她永遠是用很認真地態度在思考每個人提出的想法or問題,哪怕提出問題的人只是一個什麼專業課都沒上過的本科生。很多時候那個問題or意見本身並不一定對實驗特別用,但它激起的思考和交流可以促使每個人更加有邏輯地思考,最後集合大家的智慧常常可以找到新的視角。但在國內,由於交流的不平等和老闆的自視甚高,這樣的交流多半只是發生在老闆與老闆之間,最多加上幾個出色一點的研究生,很大的限制了不同視角的交流。
我覺得一定要今後發展為導向。問自己這樣幾個問題。
1、今後哪裡發展:A國內 B美國 C國際化2、今後做什麼:A偏傳媒 B偏營銷 C管理 D學術圈3、資金支持。我覺得這三個選好就好了。基本就訂了。
另外美國的PhD制度,你讀沒讀碩士都是從頭讀5年。如果最終還是要出國,早出比晚出強。
不做學術?你想過到時候就業在哪裡嗎?
美國你這個專業,留學生碩士畢業不做學術的就業情況,你清楚嗎?我記得這個專業的外國人就業不是很樂觀啊,因為多數需要身份支持。博士不做學術的話,就業面情況不明,你要自行調研。如果要做學術,不論是留在美國還是回國任教,讀phd是毫無疑問的選擇。我覺得你更大的關鍵點在於未來的職業規劃。
回到你的問題,讀phd根據你導師和你自己的情況,可以千差萬別。有人讀的很輕鬆很快樂很逍遙,有人讀的很苦逼很頭疼天天撞牆。但多數人在中間。phd一般並不輕鬆,畢竟不像讀碩士,如果沒有拿得出手的成果,5年都未必能畢業(當然一般還是能的)。這種壓力還是不小的。所以要在美國讀博,還是自我生存能力和抗壓能力強一些比較好。如果你去學術界發展,那phd不會浪費時間,這是必要階段。如果你去一個博士才能做的業界職位發展,也算值了。否則,如果你去一個只需要碩士的職位發展,一者浪費了青春精力,二者對方未必肯招一個博士,因為在美國博士待遇要比同等的碩士高,所以招人成本更高,變成over-qualified。被final逼瘋的時候反而來狂刷知乎,還是搜索怎麼永久腦損傷的話題。。。
作為一個碩士orientation就諮詢教授讀博事宜的小弱,當年(去年=。=)還是太年輕。記得當時教授的回復是:你先別著急,先多了解了解,而且教授招人也要看這個學生是不是有天賦的。。。anyway,反正我就專心讀書了。但是身邊玩得好的都是phd,還都是本科清北的phd,所以和題主比較相關。而我慢慢開始了解這會是一種什麼體驗。
- 先說我現在的室友,一個北大心理學的,到這邊讀了兩年phd後果斷quit了轉到我們系來,說是為了好找工作。我當時和她聊過我的想法,她第一句就是:親愛的,活著不好么?為什麼那麼想不開。某日我終於嗑起了褪黑素調整睡眠,她欣慰地笑了,說:親愛的,你已經成功掌握了狂吸咖啡和嗑藥的技能了,只要再教會你抽煙,我就放心地讓你去讀博了= =!(不管怎樣,我室友現在就是我的精神和學術mentor,每次和教授meeting前推不出公式的時候還有個人可以撒嬌。。。)
- 再說我們數學系的phd,就叫A君吧。也是一個北大數學系的,和我室友好像是一屆的(世界真tm小。。。)A君的博士讀的呢,怎麼說,只能羨慕跟了一個好老闆。該老闆就是開頭我問的那位教授,我現在有門independent study也是跟著他。因為老闆算是領域做出了成績了,啥也都看透了,一點不push學生,反而各種真心細心教學生,給學生找paper,哎反正A君是我認識在美國讀博最輕鬆的了,畢竟還有假期好吧。(由此可見好老闆是多麼多麼重要)
- B君也是北大的,是CS的phd。我感覺B君可能代表了廣大美帝苦逼phd的真實寫照吧。。。真的是,實驗室+發paper+被老師各種push,反正就是第一年的時候幾乎要抑鬱了。我開始不理解,到底是有多苦。自從這學期選了phd level的課以及開始和老師做research後,我心裡的那個苦啊,真的是,每日都在觸摸自己智商的上限和自我反覆懷疑中,而這種苦可能還不及B君的30%。心疼他真的,
- C君我其實不認識,他是B君北大的同學,在CMU讀數學的phd。據B君描述,C君的老闆剛開始還蠻push的,但是自從C君自己搞了篇paper且發了頂會後,老闆再也不管他了。大牛啊大牛,發paper的頻率和速度,你想想這是數學phd啊,對發paper的要求其實沒有像CS這類的那麼push那麼求新求快。但是C君就是每天拿張紙推公式,推upper/lower bound,再證明證明,一篇paper誕生了。只能說,對於大牛來說,智商上限?不存在的。
當然還有D君E君等等,不過都是不同專業的,有EE的,ISE的,不過都有清北的。總體感覺就是,由於都是理工科專業,讀phd的話在美帝的就業其實還是可以的。如果對學術不是那麼熱愛,以後也不想在學界發展,那麼我覺得要衡量的就是在你的專業領域內,一個phd能帶來的增值到底是什麼?比如統計phd吧,如果你想去藥廠,現在美帝的藥廠基本都招phd吧,當然master也可以進,但是一般就是SAS programmer吧。比如想找data science的工作,其實master就夠了,那麼多餘5年的phd換來的什麼?那可能是你能進研發部門,或者有更大的晉陞空間吧。上周找教授聊的時候,他說都是殊途同歸,從錢的角度來說(當然前提假設是你沒有學術方向的追求),無非是一個先賺錢一個後賺錢而已。
總的來說,就是,要認清楚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要找到一個讓你堅持讀下去的理由,不管是對學術的熱愛還是其他的,不然很容易開始懷疑自我。就是那種被智商折磨被身邊大牛碾壓,同齡的工作的人又可能已經事業有所小成,而自己完全不知道自己做的研究的到底有毛用。但是如果能平常心,能接納這種單調平靜但是每日也有所收穫(希望每日都有。。。)的純粹的學習的日子,也是一種人生體驗。
啊回答了那麼大一段,我感覺又給自己洗腦了呢,續了口命,可以繼續去看實分析了。
推薦閱讀:
※日本的大學回國就業的話前景如何?
※在新南威爾士大學 (UNSW) 就讀是怎樣的一番體驗?
※在曼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anchester)就讀是怎樣的一番體驗?
※IB學生相比其他預科課程(如AP、A-level等)的學生,優勢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