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們都喜歡說:這件事情發生,你要反思自己的問題?

小時候家裡人總是教導:這件事情發生,你要反思自己的問題。我承認這種教育是有必要而且有意義的。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各種事情總會被人說,你要反思自己的問題。

你被欺負了,要反思自己;被搶了,要反思自己財富外露;被捅了,要反思自己不路人甲;地鐵被騷擾了,也要怪自己穿得暴露。那麼那些在學校里被暴徒無辜槍擊的孩子,應該怎麼反思?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姑娘被約炮騷擾【 http://zhuanlan.zhihu.com/WxzxzW/19813285 】。在回復里我有看到很多的類似:別人來約你,你怎麼不反思自己問題?一定是你兼職消息發多了讓別人認為有可乘之機。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這句話本沒有錯,但是總覺得它其實是存在問題的。是不是遇到糟糕的事情總是要反思自己的問題,自認倒霉?因為教育我們的,就是這種自我反思,有時候是自認倒霉的處世哲學?

補充:我想知道的是為什麼他人總是習慣讓當事人反思,而不是當事人為什麼要反思。謝謝


從記憶開始,我就碰到很多這樣類型的問題,這裡舉三個例子:

1,父親躁鬱質,母親是典型的ISTJ,我是INTP,我對二者的性格,有本能的反感。我發現父親不能或不願理解除外自己以外的人,除非有人能滿足他的私人喜好或地位比他強勢;母親的性格是那種只對直觀信息、直接刺激有強烈反應,平時不會站在系統角度考慮任何事態的邏輯的性格,所以有很多時侯想起什麼來就是什麼,看別人做什麼她也突然就喜歡做什麼,對事對人都沒有很強的原則,除非事情和人跟錢有關。二者有個共同點,他們都不習慣從理智上,考慮他人的視角和思想,而是自己怎麼想的,就認定什麼是對的。

2,我特別討厭把物質生活當成吹牛借口的虛榮的人,因為說的再多也沒有實際上的存在意義,只是滿足了空想或覬覦。可還是碰到很多這樣的人。「我朋友有?」「我手裡有?」「我以前?我以後?我肯定?」「這個我以前有很多」。別人在他們的眼裡,很多時侯,自然也跟他們自己一樣,是虛榮、覬覦物質生活、沒有是非觀的,如果別人各方面表現確實跟他們不同,他們會斷定:「這人不是同類」,而從來不想自己有問題,即,永遠是自己怎麼想,就認定什麼是對的。

3,女友劈腿,跟我一哥們搞在了一起,事發後,兩人都不再同我聯繫,期間另一哥們勸我想開,給了我很多精神支持,也站在我的角度,批判了那個挖牆角的男的。我心裡一直很感謝。一年後他去了外地工作,叫我去找他玩。那時很巧,他的女友也劈腿了0_0!!,他很鬱悶,找我去陪聊,還特意讓我跟他一起,對著電腦上的QQ聊天記錄,一句句分析,看她女朋友的字裡行間,表現出來的,是虛偽、還是真誠。突然,我無意中瞥到,在他電腦QQ的消息記錄器上,記錄了一年之前挖走我前女友的那個渣男的聊天記錄,聊天是渣男發起的,時間距當時約1個多月,兩人談笑風生,外地工作的這個朋友還跟渣男說「謝XX(我的名字)真傻B,有那樣的馬子,分了就對了,他鬱悶個雞巴?你最近還背著小文(那個渣男的女友的名字,現二人已結婚)跟謝XX的馬子打炮嗎?」,渣男留言:「年後那段時間還有,最近我太忙博士畢業,沒怎麼聯繫」看到這裡的時侯,我那個剛被劈腿的不幸的朋友,正在洗澡。從那時候起對我來說,對他的提防代替了友情。我一直沒跟他說穿這事。

例子舉完了。

我解釋一下為什麼我會反思「碰上這些問題是不是我應該首先找自己的問題」。我會反思,是因為別人這樣教育過我。是這樣:女友劈腿後,一個平時不怎麼見面、在網上常聊天的高中朋友,可能是怕我太孤獨,就約我吃飯,期間帶著他女友一起。吃飯後面喝的有點多,我話到嘴邊,就乾脆問他:你說為啥田田(前女友)這樣對我?。他女友提示:「你是不是之前對你女友太信?」,他直接打斷,並且講到:「我覺得你應該多從自身找原因,不要從別人身上找原因。」我聽他這麼說,當即後悔問了他這個問題,酒也喝不下去了。

這話我一直記在心裡。後來事實上,我也是這樣去實踐的,就是首先多想自己的問題。

比如上面三個例子,我反思的結果分別是:

1,我只記得父母在思想上的自大獨斷和行為上的自私盲目,卻沒有反過來這樣想:我既敏感,又挑剔,而且總把自己放在審視者的角度,沒有想想自己之所以總能發覺他們的自私、反感他們的虛偽,前提是他們養我這麼大,讓我有了區別與他們的思想。

2,反感這類虛榮的傢伙的時候,我沒有反思自己:實際上自己這麼看不慣吹水虛榮的人,豈不只是因為我沒有選擇那樣不計後果的吹水?我怕我說漏嘴之後,自己臉發燒或被人揭露。我本人有兩次當眾人面揭穿了吹水的人嘴裡正在發布的謊言,弄的人家當場很乾尬,一聲不吭的扭頭走,後面記恨我。

3,反感他人對友情虛偽的時候,我沒有反思自己:實際上決定把友情看的很真實、很真誠,恰恰是我自己的一廂情願,這導致我自以為是的以為,做我朋友的人、做我愛人的人,都自然也像我這樣看重他人。

也就是說,我的思想在以自己為中心、設定一種意向狀態的同時,忽視了這世界的一切都是通過我的思想設定才是其所是的,即,我忽視了我思想世界的自我中心性:我之所以能認為別人有錯,歸根結底在於,我的思想讓我設定這一切錯誤在別人——反過來說,如果我的思想沒有事實上設定錯誤的觀念、並將錯誤歸於他人,那麼我也不能說他人是錯的——即,錯誤與否,完全取決於我是否以錯誤的標籤來判斷他人。就像我父母和那些虛榮的人,自以為是、獨斷自負、不反思自身、無自知之明一樣,我也永遠是自己怎麼想,就認定什麼是對的。

所以,我們歸根結底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來思考的如果想找外部問題的原因,進而解釋、解決外部問題,必然的,我們首先應該反思、理解自身,找自身思想的問題,進而解釋、拓寬自己的自我中心式的思想

或許更進一步,你會想,既然對他人對錯的設定,是以自我為中心才可能的,那相應的,其他事態、甚至一切事態,是不是也以自我為中心、歸根結底都是我思想的設計呢?

是的,就是這樣,他人或一切他物,都只存在於我的思想觀念和推斷里,本質上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性」的存在。

所以,反思自身,等於重建世界,只不過重建的方式,從開始不自覺的以自我為中心的設定世界,變成了後來對自己的思想世界的自覺的分析。於是乎,既然連世界都能建,那世界上一切事情的發生、發展,就解釋和理解而言,就不在我的話下了。

可,事實是這樣嗎?

明顯不是,差別在於:以自己的角度,把某個關於事實的思想設定為這樣、或那樣確定這個事實本身是這樣、而不是那樣,是兩件事。外部事實先於我的思想設定而獨立存在,這是因果必然。

所以,雖然我們歸根結底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來思考的,但外部問題發生的原因在於,進而解釋、解決外部問題的必然依據在於:外部事實就其自身而言,獨立於我們的思想設定,在思想之外,各種事實有其各自成立的充足理由,無關我們自己怎麼想。所以,想知道問題發生的原因,進而解釋、解決外部問題,僅僅憑藉自身反思、僅僅分析自身的思想,是必然不夠的。

總之,「這件事情發生,你要反思自己的問題」是一個容易引起誤解的思路,這種思路預設了這樣一個前提,即,所謂世界,不過是個體的全部思想內容和思想意義的集合。試想,如果這種唯我論的前提是真的,即,世界是我的思想的屬性,那麼需要問問一旦我死了,世界上剩下的人怎麼活著?地球還會轉嗎?!這是荒謬的。也許人們會爭辯說,如果你死了,只是伴隨著你的觀念的世界全部消失了,並不影響外部世界的實存。這還是荒謬的,因為按這種爭辯的思路,反過來想很顯然,即便我活著,也不影響外部世界的實存,這恰恰跟「反思自身即構建了世界」的唯我論前提自相矛盾。不論如何,一旦相信這種荒謬的思路,即表明:在對世界的預設定里,這個人自以為能把握早已超出他能力範圍的外部規律。有理智的人,在碰到各種不以自己意志為轉移的情況時,力求認清事實並深化理解,才是理智的,反過來,單純信仰通過反思自身尋求對外部世界的解釋,等於荒謬的預設了世界屬於自身。歸根結底,任何在世存在的個體,只是現存世界的參與者,參與了互動過程,而不是世界的主宰者,更不是世界上一切存在規律的設計師。

最後,為什麼對那個處境下的我,飯桌上朋友不僅沒有絲毫理解和解釋,還教育我自我反思呢?即,類似題主所關心的,為什麼「他人總是習慣讓當事人反思」呢?

首先,的確能碰到很多習慣自以為是、主觀獨斷的朋友,在思想中把自己的認定,當成事實看待,或,認為自己說的、想的,從來就是對的,對於這種情況的當事人,確實應該勸他自我反思。

其次,存在有些本身就無解的問題、或已然不能挽回的局面,由於,任何人碰到這樣的情況,都只能聽之任之,所以這時,思想的反思,目的不是解釋和解決問題,而是為了讓自己想開。而之所以「讓自己想開」逐漸成為太多數人思考的習慣性目的,或成為勸說他人時的慣用套路,可能是因為,事實上人人碰到「本身就是無解的、不能挽回的」事情的概率都太高了,所以自認倒霉同時也勸他人自認倒霉,變成了處世哲學。

再次,我猜,可能是因為,朋友或任何局外人,沒有獨立面對過類似的事情,於是不想當著你的面,這樣說話:「你活該倒霉,就是這樣。我沒有經歷過,不懂事情本身是什麼。我也不善於思考,不懂怎麼幫你想清楚。」


從當事人的角度,自己肯定是要反思的,但那是當事人自己的事,輪不到別人指摘;

從第三方的角度,譴責弱勢一方,或者簡單將事件原因歸結到受害一方,是他們最省力省心還覺得占踞道德高點的快捷途徑~


「你要反思自己的問題」,是「勸」;

「別哭了又不是你的錯」,是「哄」;

我想…「哄」留著對女朋友一個人用就可以了。


個人揣測說這話的人出發點或者大意是這樣的:

「以我對你的了解,出了事一定是你自己的問題,和外部無關,好好想想吧,哼!」

如果從思辨角度來分析@ian bob寫的很完整了。

最後,說這話的人也許是想提供一個辯證的思考角度,也可能是不負責任的說教,也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要具體看待。

我只是提供一個思考角度而已。


別人為什麼叫當事人反思。

好吧,我們不反思,那結果是?情況照舊么

題主首先把反思和自認倒霉當一個意思,那這個反思已經是加了引號的了。

被打了,被劫了,被人吃豆腐了。 這。。無論是客觀上,還是主觀上,該想的,肯定是當事人。

題主你是想表達的應該是,我收到了假幣,銀行讓我反思注意,為什麼我不能正確識別假幣。

我識別個毛啊,這是銀行,警察,驗鈔機的事吧。但我能不反思么,我是可以不反思,而且我的不反思是對的,但我不反思就要失去毛爺爺。

我都失去毛爺爺了,我還不反思?


推薦閱讀:

家裡孩子一直玩遊戲不學習,想當職業選手,作為家長我該怎麼勸?
在唐山開灤二中上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北京市朝陽外國語學校就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從小是那種被人欺負長大的小孩一般會形成什麼性格?
如何看待馬云:中國教育不改革,30年後中國年輕人沒工作?

TAG:教育 | 道德 | 心理 | 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