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國字如何用漢語發音?
漢語發音是指一字一音節,而不是原來的讀音。
例如,漢字 訓讀 音讀(?) 網路讀音毟/挘 むしる ? liě、mɑo畠/畑 はたけ ? zāi、zī、tián鞐 こはぜ ? qiǎ
垰 たお ? kǎ粂 くめ ? zhāi杢 もく ? jié請問這些非訓讀的讀音是怎麼來的?有規律還是沒有?增加問題:如果這些國字被用在日文人名中,那麼中國對這些人名該如何稱呼?
謝邀,最近在忙些畢業的事,上知乎頻率略少了些,還望題主見諒。
一、「日本國字」的概念廣義上「日本國字」或「和制漢字」,據大原望的《和制漢字辭典》統計約三千字,其概念應當包括如下幾類:(一)自造漢字:日本語文工具書通常認定的仿造中國漢字造字原則和結構體式自造的漢字,如畑、鞐等;(二)同形漢字:與中國罕見漢字同形,字義無甚關聯的日本漢字,如杣、雫等;
(三)或體漢字:日本語文工具書認定為自造漢字,實為中國漢字或體的漢字,如硲(峪)、搾(榨)等;(四)略體漢字:日本使用的不同於現行大陸簡化字的漢字略字,如仏(佛)、竜(龍)。狹義上的「國字」僅包括(一)和(四),(二)和(三)應當屬於「國訓」的範疇。一般或體和略體漢字的擬音原則上是從本來漢字的讀音,爭議一般集中在自造漢字和同形異義漢字上,大致上自造漢字採用聲旁定音,同形漢字沿用漢字辭書固有讀音。二、日本國字在中國官方和辭書的注音
民國時期,日本國字開始進入國人視野,起先辭書對其其注音大部分採用的是直音法,從日語音,事實上還沒有涉及漢語定音的問題。新中國成立後,辭書對日本國字的收錄相對民國反而變少,但注音方式變為了形譯換讀法,從漢字音,也就在真正意義上產生了日本國字漢語讀音的問題。
1944年10月11日毛在新華社發表的社論《評蔣介石在雙十節的演說》中提到日軍陸軍大將畑俊六曾派代表到奉化祭祀蔣介石祖墳的事,以說明重慶政府與日軍藕斷絲連。由於這篇文章被列入毛選,陳原便把「畑」字收入《新華字典》的第一版中,這也算一段公案。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中日交流不斷加深,日語專用名大量引進中國,2009年10月教育部和國家語委信司發布了《日本漢字的漢語讀音規範(草案)》,對32個使用頻率較高的日本漢字的漢語普通話規範讀音官方首次做出了「軟性規定」。該草案由教育部語用所主持,由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常務理事費錦昌和東京學藝大學教授松岡榮志研製。三、部分爭議以及答者的建議
「辻」(つじ):十字路口。讀shí,「辻仁成」讀為「十仁成」;「畠」「畑」(はたけ):旱田。讀成tián。小畑健讀為「小田健」。這些基本都是沒有爭議的。限於篇幅,答者僅談談幾個有爭議的字以及題主問題中談到的幾個字。匂(におい):氣味。《中華字海·勹部》以為「匈」的俗字,故有xiōng音。敦煌本類書《勵忠節鈔》將「勻」寫作「匂」,因而有yún讀。日語可能將此字由聽覺和諧之「音韻」引申到嗅味的「氣韻」,故讀為yún更合理。
丼(どんぶり):海碗,一說源自吞武里(Thonburi )王朝時泰國與日本交易的瓷碗,非是,蓋國祚僅十三年的鄭信大帝雖然跟泡菜罈子頗有緣分,但此時是不可能與鎖國後只跟清朝、荷蘭、朝鮮做生意的德川幕府進行貿易的。一說源自江戶時代町商出現了「倹飩屋(けんどんや)」這種類似於現在麵攤的個體工商戶,由於這些面商比較實在,用的碗大,後來這種裝蕎麥麵分量的碗就被稱為「倹飩振り鉢(けんどんぶりばち)」,進而簡化成了どんぶり,甚至僅用どん也可以,所以有用漢語直音讀為dòng的。「丼」《說文》以之為「井」的本字,故有jǐng音,《集韻》又有「都感切,音黕,投物井中聲」,故有dǎn音。答者認為,丼的どん音應是「國訓」的範疇,漢語dǎn與日語どん近似,沒有必要強造dòng音。另,dǎn音取「投物井中聲」之意,更能凸顯碗大之狀。
凧(たこ、いか):風箏,。有調整為左右結構「巾+幾」,仿讀作「旗」的,也有仿讀作「帆」的,台灣CNS11643中文標準交換碼將其取作「箏」。 實際此字是「鳯」「巾」二字之合文,形如「鳯」實為「巾」,讀jīn更合理。杣(そま):山中林場。《農政全書·製造·營室》「所居瓦屋則用磚里杣檐」,石聲漢校注「杣,疑是『櫋』的或體『?木丏』,即屋檐前橫釘的望板」,故有mián音。「杣」實為木山結合的會意字,與漢字同形,但毫無關係,《倭玉篇》「杣,セン,ソマ」,列有「杣」字日語音讀,讀shān音應更為合理。枠(わく):範圍、框架。有以ワク音為音讀,仿讀如「惑」的,非是,蓋わく為訓讀無誤,與土耳其語buka??(枷鎖)頗有關聯。有以「卆」似「雜」以zá音呼之;以「卆」似「華」以huà音呼之。《四聲篇海》以「卆」為「卒」之偽,答者認為「枠」雖日本自造字,讀如「椊杌」之「椊」,以zú名之,未為不可。 雫(しずく):水滴。《龍龕手鑒·雨部》作「俗,奴寡、奴寬二反」,讀作nǎ或nuán,方塊壯字亦有此字,現代壯文記作laj,表示下面。有以「雫」曾為「霞」之二簡字,仿讀如xiá或xià。《類聚名義抄》以しずく為「國訓」,故答者更支持nǎ讀。凩(こがらし):寒風。有調整為左右結構「木+幾」,仿讀作「機」的,也有讀「朵」的。實際此字是「風」「木」二字之合文,取風落木葉之意,讀為mù更便於記憶。
毟/挘(むしる):揪拔。以毛旁名聲,有máo音,可與「芼」字形成參照;又有或體「挘」,可讀如「劣」字liè音,liě音無本,應是訛誤。這兩個字都是日本自造字,共用一個訓讀,日語里,特別是日語動詞里,共用一個訓讀的漢字本身就很多,不可能把他們漢語讀成一個音,毟和挘雖然是同義國字,但其漢語讀音仍不應讀同一個音。[?上下]的問題:鞐(こはぜ)表示鉤扣,垰(たお)和峠(とうげ)同義,表示山頂、山口,都是和制會意字。[?上下]《龍龕手鑒·雜部》「古文,靈貢反」,《字彙補》引《海篇》認為「與弄同」, @趙瑾昀 先生更在「釁」作為「釁」的異體字是如何出現的?問題中考證此字為南北朝會意字,取男上女下交媾之意。但在日本,「?上下」被視為「裃」的本字,讀為かみしも,實為「上」的訓讀かみ,加上「下」的訓讀しも,表示上衣下裳的一整套禮服,這種構字思路似乎反而跟「卡」字更接近。按理,鞐、垰、峠都應讀lòng,但以?上下」形似「卡」讀作kǎ或qiǎ的做法卻更流行,鞐取「卡扣」之意,垰、峠取「關卡」之意也很容易讓大眾接受,在台灣中央山脈的「壽峠」,也常被寫成「壽卡」,所以讀白讀kǎ音或文讀qiǎ音都很合適。合字問題:有一部分和制漢字明顯是其訓讀讀音萬葉假名之合字的,可以分拆讀音,等於是迴避其讀音的問題,但這種情況一般要加註。比如麿(まろ),阿倍仲麻呂(日文又作「阿倍仲麿」);杢(もく),高木工禎彥(日文又作「高杢禎彥」);粂(くめ),久米部正親(日文又做「粂部正親」);[?土居](どい),土居原作郎(日文又做「[?土居]原作郎」)。這就如同浬、瓩、嗧等黑船叩關後產生的新日本國字,作為科學術語很早就進入了國人視野,當初其漢語讀法就很流行分拆來讀,這是一樣的道理。綜上,日本國字基本上,與中國漢字相同者,讀漢語固有讀音;中國漢字中完全沒有的,採用聲旁定音。雖然問的是倭字,但可以順便梳理一下日本的常用怪字
1、扱(atsuka-u):對待。念cha1,猜測是說文或廣韻挖出來的怪字
2、嵐(arashi):暴風。這個字本身不怪,但意思跟中文感覺不搭邊3、唄(uta):歌曲。念bai4,不太懂為什麼不直接用歌呢?4、繰(ku-ru):本意繅絲。念sao1,這個字中國用繅5、桁(keta),檁,念heng26、埼(sai),念qi2,其實就是「崎」,但估計因為在某些地名不念saki,所以又搞了個「埼」;雖然中國也有「埼」,但意思完全不一樣
7、咲(sa-ku),開花。這字在中國是「笑」的異體字。雖然邏輯有點怪,但日本人自己也認為是xiao48、嬢(jyoo),就是「孃」字,念niang2,這個在中國本來是指母親(反而 娘=女孩),==&> 但可能因為唐代 娘-孃 已經大量混用,所以在日本這個字是小姐。==&> 最後很搞笑,「娘」用於訓讀musume,「孃」用於音讀jyoo9、坪(tsubo),字本身不怪,但意思跟中文不太有關係10、峠(tooge),山頂。倭字。中國倒真的有造字原理幾乎一樣的「卡」(關隘)
==&>「卡」字,本身就頗為怪異,17世紀才出現於《字彙補》,讀za2,就是關卡的意思,但不知為何現代標準漢語讀qia3==&> 江浙一帶顯然將這個字讀作ka3,並在民國時期大規模用於翻譯外文,現在 ka3的讀音明顯要贏了==&> 所以 峠 應當讀qia3還是ka3呢?11、栃(tochi),一種樹,倭字。這個字一開始寫作「杤」,因為to=十,chi=千,所以tochi就被寫成「杤」,但後來不知為什麼加了兩畫
==&> 另一方面,中國有「櫔」字,剛好也是一種樹,右邊的聲符簡化後變成「厲」==&> 理論上這個字讀 wan4、li4 都可以,但按照字形和中國人的習慣,還是讀 li412、丼(donburi),這個字很難辦,有2種處理方法
(1)中國歷史上多用於「井」的異體字,日本在音讀上也自認為讀jing3(2)這個字有可能是日本人為了don這個發音,從韻書里挖出來的,因為集韻的覃韻有「丼」dan3,而日本吳音的端組覃韻剛好就是ton、don==&> 所以等於說,日本人對 jing3、dan3 兩個讀音都是認可的,既然是為了don才挖了這個字,那念dan3無疑是最合適的。這個字是漢字,不是倭字。13、匂(nio-u),香味。這個字日本人自己都認為是倭字,連音讀都沒有。
==&> 但是,按日本的字形,「匂」原先應該是寫作「匃」的(渴葛褐等字),而「匃」在《說文解字》里竟然真的就是雲氣,念gai4==&> 所以這個字我覺得可能是很早的時候,日本某人從說文里挖出來的字,並且很早就寫成了「匂」這個字形==&> 這個字不是倭字,是漢字。我覺得這個字應該念 gai4,教育部定的yun2(勻的異體字)我覺得不合適14、畑(hata),旱田,倭字。本身是會意字,但看上去是偏旁是火,所以讀成田tian2,很符合中國人習慣
15、堀(hori),念ku1,這個字在中國是「窟」的異體字,在日本是護城河、溝渠
16、匁(monme),重量單位,倭字。這個字沒辦法拆字。
==&> 但是這個字實際上源流並不難辦,他是「文目」的合字==&> 重量上,匁=千分之一貫;貨幣上,文=千分之一貫==&> 所以這個字我覺得也可以看做就是「文」的異用字,念wen2很合適17、脇(waki),腋下,就是「脅」字,但中國現在很少用本義了
18、枠(waku),框,倭字。但右邊字形是「卒」,所以讀zu2最合適,不知道為什麼教育部要定為za2?
==&> 右下是「十」,不是「木」,明顯應該念zu2,念za2沒有道理19、由於日本字形與中國有部分不同,導致有部分「撞字」情況:
欠,實際上是「缺」缶,實際上是「罐」浜,實際上是「濱」芸,實際上是「藝」糸,實際上是「絲」弁,實際上是「辯」「辨」「瓣」豊,實際上是「豐」20、其他:
(1)據、拠(據),這兩個字很類似「娘-孃」,在中國本來是兩個不同的字,但傳入日本的時候本身中國已經大量通用,導致在日本也是完全混用,現在「據」用於訓讀「su-eru」,「拠」用於音讀ko、kyo(2)尺 代替聲符 睪,如 駅、訳、沢 等字,這是一個日本聲符(3)俺、擔、膽 是北方俗字,在日本大規模流行,其中,不太清楚 膽、擔 的流行是因為日本人本來就無所謂聲符,還是中古後期日語的 am-an合併促進了這個流行(4)浜(濱),這個字在日本這樣簡化,按吳音漢音都是說不通的,按宋音唐音才說得通,在日本的這兩層發音 兵賓 讀音相同,才在日本搞出了這個字==&> 中國的 賓 簡化為 賓,應該是江浙地區誕生的簡化字PS:わじ和字?倭字 國語辭書其實就算日文沒這寫法,我覺得中文使用也沒有任何問題,我不覺得有貶義就好像「倭刀」,日文完全沒有這個詞,中文還不是用的很嗨,誰會認為有貶義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這個辭典網站里,大多數日本自造字都能查到。漢典 zdic.net比如:毟的解釋|毟的意思挘的解釋|挘的意思畑的解釋|畑的意思鞐的解釋|鞐的意思…………雖然個別結果可能有爭議。最前面的兩個答主已經說得很好了,我再補充幾個吧。
日本人自創,中國人讀半邊的:
樋 這個字會出現在日本的五千日元鈔票上一個叫樋口一葉的女作家的姓之中。普通輸入法輸入tong就能打出這個字。樋的意思是屋檐上收集雨水的管子。槻 這個字也出現在某些日本人的姓中,意思是櫸樹。同樣輸入法輸入gui能打出來。不同簡化方式導致的異體字:
前面的答主已經提到,同一個漢字,日本和大陸採取了不同的簡化方案,於是產生了異體字。比如前面有答主提到了兿字大陸簡化為藝,日本簡化為芸。於是這樣的字會被自動識別為大陸這邊簡化之後的漢字。這些字長得跟國內用的簡體字不太一樣,但是意思完全可以用相應的簡體字替代。苺 就是莓的莓。日本人可能是忘了寫那一撇一橫,也可能是為了省事,於是造出了這麼個漢字。畳 就是曡。這個字也指日本人鋪在地上的草席,讀作tatami,被音譯為榻榻米。伝 就是傳。實際上日本基本將傳字右半邊的部分都寫作了雲。応 就是應。用普通輸入法輸入ying也能輸入。弁 前面的答主提到這個字是瓣辯辨的簡化形式,實際上它也是辦(即辦)的簡化形式。國台辦就被日本稱為國務院台灣弁公室。像桜與櫻,營與営,辺與邊之類的都比較明顯,這裡就不多說了。中文裡也有,但是意思完全不同的字:
渉 這個字日語讀作wataru,與渡是一個讀音。顯然渡與涉在漢語里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意思,日本人似乎將其搞混了。這個字按照漢語讀法讀作she即可。灘 這個字日語讀作nada,然而跟漢語的灘並沒有什麼關係,它的意思是「(因為有暗礁或者風浪大等原因)難以航行的水域」。想必是日本人自己造的,只是正好跟漢語里的灘同形。栞 漢語作kan,是刊的異體字。在日語里是書籤的意思。笹 也讀作ti,在漢語里是屜的異體字。但在日語里指某些小竹子。総 zong,總的異體字。實際上總的本意就是指網的總繩,沒有絞絲旁反而奇怪了。茸 漢語里除了毛茸茸和鹿茸之外基本上不用。但是這個字日語里是指各種蘑菇。葉 簡體字的葉日本人仍然用葉。日文中的這個葉用於一個叫kanau的動詞,意思是(夢想等)實現,不知道簡體字的這個葉跟日文中的葉之間有何關係。這 跟繁體字的「這」字同形,但日文里的意思是爬。先說這麼多吧,想起來再補充。《現代漢語詞典》收錄了一部分國字,發音有些是形聲:
畑 tian2
有些則是根據古代的讀音。
雫 na3
剩下少部分來歷不明。
參考:維基百科 日本漢字樓主如果查日漢字典的話,字典會標出這是和制漢字,及這是日本原創的字,也被稱為國字,這是漢字進入日本後日本仿照漢字自己製作的,多為會意字,訓讀是因為創作這些字的時候日本已經有了關於這個字意思的讀音,所以會是訓讀
這些日本自己造的漢字只有訓讀沒有音讀,且大多沒有進入中文漢字體系。網上的讀法目測都是讀半邊吧:毟來自毛,挘來自劣,畠來自自,畑來自田,鞐、垰來自卡(右邊明顯跟卡是兩回事啊)。粂字網上的消息來源不明,不太可信。杢字的那個所謂表示木釘的「方言字」(同樣出處不明)也和日本造的這個字一點關係沒有。和制漢字里只有一些人名地名等特別常見的用字不得不定一個中文讀音(這些一般也是讀半邊),如辻從十、畑從田等。其它的當作沒有中文讀音就好。
推薦閱讀:
※有什麼網址可以查詢日語漢字的漢音、唐音、宋音的讀法?
※日語口語中清濁音如何區分?
※平日在學校或書本上學不到,但是日常生活中很常用有用的日語?
※日語單詞中為什麼有的是漢字,有的是平假名,有的是漢字和平假名組成的,這裡面有沒有規律或者歷史原因?
※學習日語,想要達到閱讀新聞能大致理解的程度,最合理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