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電影比中國電影優秀么?
近十年,俄羅斯電影在我耳邊絕跡了。我的一個朋友卻告訴我他打算研究生之後去俄羅斯學習電影。可我個人覺得俄羅斯電影產業還不如中國啊,難道是我孤陋寡聞?
在韓國電影都不屑於跟中國比較的當下,此問之荒謬,不亞於「中國足球能否碾壓阿根廷」。
豈止電影,自17世紀彼得大帝以鐵血手段推行西化,俄羅斯文學、詩歌、音樂、歌舞、繪畫、建築、工業、科技跟中國比,都是高富帥對吊絲的差距。別扯理論貢獻、美學追求、人性深度,俄羅斯1920年代電影的構圖、畫面衝擊力,大陸導演迄今尚未夢見。
但就是這麼偉大的國家,居然盛產暴君,多麼滑稽、悲愴!
東正教賦予俄羅斯忍耐、審視一切痛苦的強大力量,卻也背負了彌賽亞的沉重負擔,從恐怖的伊凡、彼得大帝到斯大林,俄羅斯的夢想就是強大到能夠拯救人類,一度吞服解放地球的赤色嗎啡。
天地良心,人類何嘗需要這個「神選民族」的拯救!
扯遠了。說回俄羅斯電影:愛森斯坦(《戰艦波將金號》)對於電影的重要性,相當於牛頓之於物理,這位創立蒙太奇的電影騎士,「將電影藝術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通過隱喻等手法,賦予電影全新的表現力和複雜性。」
電影人夢寐以求的戛納、奧斯卡、柏林等各項大獎,英格瑪?伯格曼得來全不費功夫,人類已經無法對他為電影藝術做出的貢獻進行更多更好的獎勵。可能的話,只有讓他代表地球人去爭取宇宙電影節大獎。
那麼問題來了:電影領域,誰能讓伯格曼這樣的奇才五體投地?
伯格曼的讚美獻給電影詩人:「初看塔可夫斯基的電影宛如一個奇蹟。我突然佇立於一直渴望進入的門口,而他卻能在其中自由漫步,展現我長久以來想要表達卻不知如何體現的境界。塔可夫斯基是最偉大的,他創造了嶄新的、忠實於電影本性的語言,捕捉生命如同夢境。」
冷戰時期,蘇俄手握足以毀滅地球若干次的核力量,歐美之厭惡、恐懼、仇視,無以復加,但依舊無法抵禦俄羅斯的影像魅力:《靜靜的頓河》(1957)、《雁南飛》(1957)、《士兵之歌》(1959)、《戰爭與和平》(1967)、《安德烈·盧布廖夫》(1969)、《莫斯科不相信眼淚》(1980)用光影呈現俄羅斯深厚的人文底蘊,橫掃戛納、奧斯卡等國際電影大獎。
紅色巨球
1994年揭露契卡罪惡的《毒太陽》(烈日灼人)轟動世界影壇,作為蘇俄體制與斯大林合二為一的恐怖意象,「毒太陽」這刻熊熊燃燒的火球穿越河岸、白樺林、客廳,具有毀滅一切的可怕能量:肆虐大地、荼毒生靈,反人性反人類反對美好的一切,紅軍將領、戰鬥英雄科托夫也未能倖免。當汽球吊著斯大林巨幅畫像於金黃色的麥田上空冉冉升起,清風習習,斯大林的微笑頓時變得撒旦般猙獰,令人毛骨悚然.
若想從《沙皇》(2009)領略伊凡雷帝南征北伐的恢弘場面,觀眾一定會大失所望。俄羅斯對歷史的解讀頗為糾結。從可與美國比肩的超級強國淪為二流國家,讓具有濃郁的救世情結和大國心態的俄羅斯人無處話凄涼,迫切需要重溫昔日的榮光,以凝聚民心、再度崛起;另一方面,暴政對人性、人權的踐踏和血腥記憶,又讓他們在梳理歷史時,平添一分理性、審慎。
名導帕維?龍根對伊凡在領土擴張上取得的成就嗤之以鼻,只想從心理分析的角度還原暴君:俄羅斯在伊凡的統治下,即便稱霸地球,也毫無驕傲可言。
東正教自9世紀傳入俄羅斯,逐漸發展成影響巨大的宗教和經濟實體,成為皇權必須倚重的重要力量。《沙皇》圍繞伊凡與兒時好友、大主教菲利普的友誼和決裂展開。在菲利普的支持下,伊凡確立了至高無上的權力,「虔敬上帝、熱愛和平,對人博愛、寬容與隨和」等宗教理念被棄之如敝履。伊凡與上帝「對話」,確信為了國家的強大和穩定,自己可以無所不為。這個虐殺臣民、親子的惡魔,後來成為彼得大帝和斯大林的偶像。1568年菲利普以教權挑戰皇權,伊凡勃然大怒,在教會當眾痛毆菲利普,將其投入大獄。伊凡不明白童年摯友為何不顧多年友情、拋棄榮華富貴,冒殺身之禍來跟自己作對。菲利普回答:「因為你是個令人髮指的暴君,必將受到上帝的懲罰!」受害者原來也有助紂為虐的一面。科托夫、菲利普的悲劇類似紅軍之父托洛茨基,讓人想起斯蒂芬?克蘭的《巨球》:
一大幫工人在山頂用磚石砌了個巨球
「真宏偉,」他們交口讚美
個個都喜愛這個巨球
突然,巨球開始晃動它迅雷般掩殺過來
把他們一個不剩地砸成肉醬
只有幾個人來得及尖聲驚叫
暴力美學
阿列克謝·日爾曼《路上的檢查》(1971)被禁15年:游擊隊長擔心殃及池魚拒絕炸毀德軍列車、政工少校偏執到底、叛徒反正歸來忍辱負重建立功勛,在蘇俄時期算是大膽突破,但與《西線無戰事》(1930)、《現代啟示錄》(1979)、《全金屬外殼》(1987)相比,只道是尋常。豈料影片結尾奇崛、孤高,酷得沒朋友,秒殺歐美戰爭經典:
滾燙的槍管燒得雪地滋滋冒煙,生命的火花漸漸冷卻——
伴隨《告別斯拉夫女人》行進的鋼鐵洪流,胸口掛滿勳章的老兵叼著雪茄神采飛揚,戰友相逢不相識,指揮交通的缺牙女兵笑得如此嫵媚,最是那一偏頭的溫柔,彷彿維多利亞(勝利女神)的天平傾向苦難大地,令人感懷為之拋灑的所有熱血,包括躺在不為人知的歷史角落中的「污點」烈士!
這個結尾異軍突起,爽脆、厚重,回味無窮,分明是傳說中的豹尾(堪比《殺人回憶》《第三人》《白氣球》):戰地黃花將「叛國者」的犧牲襯托得光芒四射,不著一鏡,佔盡風流,大氣磅礴而又含蓄、輕靈,這就是藝術,這就是詩啊。
把戰爭拍得如此悲壯、溫暖、雋永,唯有俄羅斯!
《哈魯斯坦洛夫,開車!》(1998)描述1953年反猶浪潮,黑白光影的張力攝人心魄:
寒枝靜雀、黑夜白雪中涌動的特務、陰狠的斯大林雕像、坐在雪堆上給火辣菊花降溫,暴力就象自動傘在車禍、偷情現場猛然張開一樣突如其來;高大威武、趾高氣揚的將軍級猶太醫生瞬間淪為被凌虐、強暴的階下囚,轉眼又成最高當局的座上賓,診治纏綿病榻垂死掙扎的斯大林:撼動半個地球的巨人,成了一堆令人作嘔的爛肉。
影片的每一個鏡頭都是那麼粗礪、強烈,充分契合詭異、瘋狂的時代,才華橫溢的阿列克謝·日爾曼,與俄羅斯詩電影形成雙峰對峙的暴力美學。
邪典大師
塔聖、帕拉傑諾夫、阿列克謝·日爾曼如雷貫耳,邪典大師阿歷克塞·巴拉巴諾夫國人還很陌生:
1997年,巴拉巴諾夫的《兄弟》轟動影壇。小謝爾蓋·波德洛夫飾演的退伍兵,笑容青澀、甜美,路見少婦拔鳥相助,殺人如麻,卻又心地善良,簡直就是愛上嫂子的羅剎國武松,摻合比伏特加還要濃烈的民族主義(「美國佬別神氣,我們遲早會把你們殺光」),迅速征服聯盟解體後渴望再度崛起的斯拉夫青年。
看過無數邪典,巴拉巴諾夫的《彼得堡異人寫真》(1998)一枝獨秀:
你幹嗎要做如此下流的事?枯槁、乾癟的熊婆婆照著少女豐滿白嫩的屁股就是一頓猛抽,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故事化與形式化;捉弄連體男孩、餐桌旁殺人等本應令人反感、恐懼的段落,觀眾或笑得死去活來,或哭笑不得、瞠目結舌、怪異莫名。
邪,邪門!
可以把影片看作是俄羅斯虐戀文化從圖片到影像的進化史。默片時代的架構、泛黃的懷舊色調,包裹著最大膽、前衛的探索,純潔處子我心狂野:典雅、淫蕩、殘忍、慈悲,邪趣橫生,精彩絕倫。
盛產大師的國度,邪典亦須極品:男主踏上浮冰飄向遠方,自殺居然如此浪漫,殘酷的詩意、痛並快樂的SM感覺洶湧澎湃:
對體制的千重詛咒
《棺材200》(2007)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巴拉巴諾夫對惡魔警察(體制象徵)絲毫沒有吝惜火力:酒精考驗的青年身著「蘇聯」字樣的T恤,女伴失蹤只當放了個屁。國家的失敗,首先是教育的失敗和道德人心的淪喪。
遭惡警綁架的黨委書記之女,裸露體制內部互相絞殺的真相。大媽的同情極有分寸,提醒女孩並非完全無辜:「想想你和什麼人在一起(才落到這般境地)?」
越南(蘇俄陣營)人因良心發現挨槍子,是不是讓你想起蘇軍在匈牙利事件和布拉格之春中的表現?懦弱、膽怯的無神論教授(代表沉默的大多數)跑到教堂尋求慰籍,還有比這更諷刺的嗎?
惡警沒有性能力,通過性虐、觀淫來發泄,象徵殘暴、變態的體制喪失生命活力,苟延殘喘;其母昏昏噩噩,無法正確應對現實,則在提醒觀眾,俄羅斯傳統陳腐不堪,需要注入新的文明。棺材裡裝的不僅是入侵阿富汗的炮灰,也是女孩絕境中的精神寄託,以及導演對體制的千重詛咒。噩夢在女孩聽到惡警朗讀愛人(屍體在她身邊)的來信時達到高潮。條子靠不住,軍隊更靠不住啊,妹妹!
這部充滿隱喻的黑色電影,強調事件結束於1984年末,暗示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台,時間開始了。
毒品引導人民
個人命運遭遇革命風暴,帕斯捷爾納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日瓦戈醫生》堪稱典範,大衛·里恩改編的同名影片奪得5項奧斯卡大獎。
同樣是醫生唱主角,巴拉巴諾夫根據布爾加科夫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嗎啡》(2008),藝術品質令《日瓦戈醫生》(1965)甘拜下風,代表了新世紀俄羅斯電影的最高水平。冰雪大地的焦灼與苦痛,俄羅斯赤子的理解顯然比英國電影大師深刻,表現也更加銳利。
「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與病魔纏鬥的醫生遭病毒入侵,借嗎啡減輕痛苦。跑到教堂注射,神甫用袍袖為他摸頂賜福。面對現實的苦難,宗教的撫慰無足輕重。
毒品引導人民。瞬間超脫苦痛的嗎啡足以賄賂一切,懸壺濟世的英雄病入膏肓,在大笑中自戕預示蘇俄免卻戰亂的安樂死;想用革命打造黃金世界?激情萬丈橫掃一切的暴烈行動比毒品還要痛快,足以麻痹、毀壞試圖擔負拯救人類重任的俄羅斯。
強大的文學原著、無比強悍的編導,成就了《嗎啡》:臨陣磨槍施行難產、開喉手術,急不可待隔褲扎針,暴風雪中與狼共舞,各種血腥各種隱喻各種震撼。
若庫布里克、魯迅,給大師上課的大師均有一個共同點:不僅殺戮暴君,對草民同樣見血封喉;廉價、膚淺的同情,如何對得起所有的苦難與犧牲?
俄羅斯電影大師具有歐美同行難以企及的藝術和人性深度,致敬吧,凡人!
舉個主旋律電影的例子吧。俄羅斯今年新上映的電影《太空第一步》(Время первых),講述的是蘇聯時期進行的人類首次太空艙外活動。歷史上,此次艙外活動由蘇聯的上升2號飛船執行,兩名宇航員分別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Алексе?й Архи?пович Лео?нов,負責出艙)和巴威爾-別列亞耶夫(Павел Иванович Беляев,負責指揮)。
我是在俄航的班機上看完全片的,感覺還是非常震撼的,雖然是俄國的主旋律故事片,但情節設計跌宕起伏,人物刻畫細緻,特效驚艷,完全沒有國產主旋律電影的那種生硬感
大家先看看預告片感受一下。現在網上應該有資源
飾演列昂諾夫的是Yevgeny Mironov,而飾演別列亞耶夫的是著名演員Konstantin Khabensky(就是無畏上將高爾察克里飾演高爾察克的那位)
俄國電影的厲害之處就是,能把充滿愛國情懷的主旋律片拍得都那麼有大片范兒,而相比之下,中國的主旋律片,尤其是航空,太空題材的電影,可看性總不是那麼很高
比如。同樣是太空探索題材的電影,俄國能拿得出《太空第一步》,中國有神舟系列飛船的發射歷程,卻只能拍出《飛天》這類的殘次品,不僅特效失真,情節更是看了讓人尷尬不已
還有之前的《殲十齣擊》,還有最近上映的《空天獵》,總感覺在氣勢上少了點什麼,讓滿腔愛國熱情的觀眾總是不斷說服自己堅持看下去。
看來,在主旋律片方面,中國在毛子面前,還只是個小學生。宣傳,中國搞得既古板又生硬還有點牽強,真的不怎麼樣。戰狼系列是拍得不錯,但中國的主旋律電影單單依靠戰狼是遠遠不夠的
如果說蘇聯電影,那真的是牛的一塌糊塗,教科書式的,學習電影技術真是再好不過了。現在俄羅斯電影雖然平庸,但是技術還是在的,瘦死的駱駝也甩中國馬十條街。去俄羅斯拍電影肯定沒前途,去學電影,沒錯
前蘇聯時期優秀的電影有很多,《戰爭與和平》,《莫斯科保衛戰》這樣的大製作已經名垂影史毋庸多言,即便是一些故事片,比如拿過奧斯卡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淚》,比如梁贊諾夫的喜劇片,高中語文課本的選讀教材里有《兩個人的車站》的劇本節選,讀後找來看,說不上哪裡特別優秀,但就是很好看,讓人感動,充滿溫情。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拍出過很多優秀的影片,比如《烈日灼人》,《西伯利亞理髮師》,《回歸》,還有翻拍的俄羅斯版的《十二怒漢》,非常深刻,建議大家都去看一看,後來隨著經濟形勢的好轉,也有向好萊塢學習的趨勢,印象深刻的有《第九連》,《生死倒計時》,還有最近新上的《斯大林格勒》,但和之前提到的那些俄羅斯影片相比,深度上和劇情上要差不少了,尤其讓人失望的《斯大林格勒》,在我心中甚至還不如10年拍的《兵臨城下之決戰要塞》。比較俄羅斯電影和中國電影誰更優秀,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在我看來,俄羅斯拍的好片子更多,但很有意思的是,大概是曾經同為社會主義國家,現在又處於相同的經濟發展階段,俄羅斯電影的發展和中國的發展有某些方面的共性,俄羅斯的好電影基本上都是赫魯曉夫上台以後,文化管制放鬆,繁榮發展的階段,中國的好電影也集中出現在八九十年代,作為有著豐富文化資源的大國,出產好的電影唯一的枷鎖就是「管制」,給予藝術家自由創作的空間,就一定可以創造出好作品。
哪裡都有好片,哪裡都有爛片。中國電影業發達,但是只面向中國市場,俄羅斯看不到什麼中國電影。俄羅斯電影也沒有面向中國市場,所以中國也看不到什麼俄羅斯電影。但是電影的早期理論很多都是由俄羅斯導演提出,並且影響深遠的,這算是俄羅斯電影人對電影藝術發展的貢獻,相反中國電影人在電影理論上成就就沒有俄羅斯電影人的高。所以去俄羅斯學電影沒什麼不好,也不要因為沒看過什麼俄羅斯電影就說俄羅斯電影業不發達,畢竟你也並沒有看過全世界所有的電影對吧?
首先,俄羅斯電影並不能簡單的認為從蘇聯解體,俄羅斯建國之後才開始。電影理論、電影產業的影響和發展是具有傳承性的。
俄羅斯電影從1908年誕生至今經歷了坎坷曲折的歷程:有過20年代的黃金時代,三四十年代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政治傾向性的影片,50年代至60年代的蘇聯電影新浪潮,七八十年代的全面繁榮。也有過1985年後,及至1991年正式解體後面臨的政治經濟雙重危機。
解體後俄羅斯電影面對的主要問題,
一是受美國電影的衝擊,本國電影由於經濟原因成本太高沒有市場,投資電影沒有回報。二是從自身來說,國產電影的好萊塢化,電影美學、價值觀本身被影響。總之,俄羅斯電影受到了重創。製片廠紛紛分裂倒閉,觀眾數量銳減。1996年以後,政府實行了發展電影業的一系列措施,再加上觀眾對美國式電影的審美疲勞,俄羅斯電影逐漸回升。
比如著名的俄羅斯導演米哈爾科夫的許多作品獲獎無數、丘赫萊依的《竊賊》、索科洛夫的《莫洛赫》、康恰洛夫斯基的《愚人屋?等等。
總的來說,俄羅斯電影在現今雖沒有鼎盛時的輝煌,但隨著逐漸遠離政治變故,國家政治經濟逐漸穩定,還是有良好的前景的。
至於和中國電影比較,長篇大論不贅述了。總之是各有可以借鑒的地方。要論個高下,就很難說了。
再回到題主描述的情況,我想題主主要困惑的還是為什麼朋友會去俄羅斯學習電影。
答案其實很顯然,學習電影並不是簡單的對比兩國現今電影產業孰優孰劣,既然是研究生之後去學習電影,我想更多的還是側重於對電影理論、電影史的學習。
如果要論在電影理論、電影史的發展過程中,中國和俄羅斯哪個貢獻更大?
或者更切題的說,「為什麼要去俄羅斯學習電影?」,「去俄羅斯學電影有什麼意義?」。
我想我說出愛森斯坦、庫里肖夫、普多夫金、維爾托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這些推動電影理論發展、親身實踐其中的大師們,或者塔可夫斯基、庫索洛夫、米哈爾科夫這些世界著名導演的名字時,結論就不言而喻了吧。蘇聯的導演們採用了極其簡單的表 現方法。 他們這種不追求形式技巧的做法,正好和後來法國及美國某些影片極度追求華美 形式的傾向,形成鮮明的對比。但是,蘇聯這種明顯的對形式追求的輕視,並不 意味著在藝術方面的退化。只要舉出一個例子就可以說明這點。如托爾斯泰曾用 一種大家都能理解的筆調來表達他的思想,難道我們能說托爾斯泰的作品因此減 少了它的偉大性嗎?在電影方面,形式的簡化是和影片內容的豐富並行不悖的。 蘇聯電影追求的目標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這種創作方法是「一種使藝術家 和現實密切結合起來
整個俄羅斯文化就是色彩紛呈的群星 巨大的文化成就又都是在極端惡劣的社會環境或自然環境中創造出來的。可見俄羅斯人有多麼大的創造力。 埃德加斯諾曾寫道,凡是到過蘇聯的美國人,不論他們對蘇聯的 政見如何,無不稱讚蘇聯人的天才。俄羅斯具有優秀的文化傳統,同時善於吸收外國優秀 的文化成果來豐富發展自己的文化。
896年彼得堡涅瓦大街第46號放映了俄國第一場電影。1908年出現了第一部俄國故事片——《伏爾加河下游的自由民》。沙俄時期的經典導演有雅科夫·普羅塔贊諾夫和葉甫蓋尼·鮑維爾,最著名的演員有伊萬·莫朱辛和薇拉·諾羅德納婭。蘇聯時期,俄羅斯很快成為世界電影業強國,這要歸功於一批具有傳奇色彩的導演,諸如弗謝沃羅德·普多夫金、亞歷山大·多甫仁科和謝爾蓋·愛森斯坦及其公認的世界電影藝術傑作——《戰艦波將金號》。30年代蘇聯最耀眼的電影搭檔是女影星柳波芙·奧爾洛娃和導演謝爾蓋·亞歷山德羅夫。亞歷山德羅夫導演、奧爾洛娃主演的電影《馬戲團》、《快樂夥伴》、《豬圈與牧人》都已成為蘇聯電影的經典之作。偉大的衛國戰爭期間,許多蘇聯演員為了鼓舞戰士們的戰鬥精神,冒著生命危險來到前線直接在戰壕前表演。而大後方則繼續拍攝影片。戰後蘇聯電影最重大的事件是米哈伊爾·卡拉托佐夫的影片《雁南飛》(1957),該影片獲得了世界最高電影獎項之一的嘎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20世紀下半葉的經典電影是安德烈·塔爾科夫斯基的《安德烈·魯布廖夫》和《鏡子》。其他著名導演主要有1970-80年代出現的伊利亞·阿維爾巴赫、瓦吉姆·阿波德拉什托夫、尼基塔·米哈爾科夫。尼基塔·米哈爾科夫的電影有資格入選俄國電影的寶庫,其中不少獲得了國際承認,俄羅斯 的文化市場改革對動畫片、科普片、紀錄片這樣一些電影類型的影響特別大. 隨著國家對文化的影響的消失,對文化產業的財政支持也縮減了
當然優秀,真的。
舉個栗子,我認為《列寧在1918》這部電影,伴隨了我的少年和青年時期,的確是蘇聯電影中的一個藝術瑰寶,它讓人知道了一部故事片怎樣去拍歷史上的一個偉大的人物。我認為這部電影,中國所有的,打算為孔子啊,孫中山啊,毛澤東啊,等等偉大人物拍故事片的導演們學習一下。我以為,中國現在的導演啊編劇啊,比起當年的蘇聯拍《列寧在1918》的藝術家們,實在是差得太遠了,太不會搞創作了。
《列寧在1918》就是蘇聯電影藝術家拍來歌頌無產階級的領袖人物,列寧的,而且這部電影是在計劃經濟下,由政府指令來完成的。這說明,計劃經濟下,政府指令下,未見得不出了藝術精品。在這部電影中,我總結了幾個拍偉大人物的好的規律。
一是,越是拍偉大的人物,越是要少讓他露面,而盡量弄一些歷史書上查不到的小人物多表演,如列寧下面的小辦事員瓦西里,瓦西里的老婆,刺殺列寧的那個陰謀集團的幾個反面人物,克里姆林宮的衛隊長,主持肅反工作的捷爾任斯基,列寧的老保姆,煮牛奶的人,從鄉下來看列寧的一個富農。
二是,越是拍偉大的人物,他做的偉大的事情越不要拍,越是歷史書上沒有記載過的特別微小的事情才要拍,比如,列寧在這期間有什麼重大理論,有什麼重要講話,都不要拍,布爾什維克的重大的黨的方針政策,也不要拍,開會?更不要拍,列寧是政治家難道不開會?但是影片中沒有一處是布爾什維克中央開會的情況,導演知道觀眾們對開會不感興趣。微小的事情,如會不會煮牛奶,和醫生捉迷藏,教小朋友畫畫,不不不,你畫的不是鳥,是青蛙,鳥是這樣畫的。
三是,小人物的故事才需要精心設計,反而大人物的故事不重要。例如影片一開始,就不是一個什麼列寧的高大形象出現了,而是瓦西里回來看老婆,告訴老婆他要出差,是列寧叫他跑一趟的,老婆懷孕了,說麵包也沒有,牛奶也沒有,我們拿什麼來喂他,瓦西里說麵包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這句話當時成了全國幾億人民的口頭禪了,一個電影藝術家設計的台詞能夠讓全國人民傳,那死也瞑目了。其實,中國人民中雷人的傳得到處都是的話也有的是啊,比如被就業,俯卧撐,躲貓貓什麼的。但是我們的藝術家怎麼啦?就不行啦?
四是,反面人物的故事要多拍,什麼二百萬不不不,二百萬不算個什麼,就算我沒看到你,你也沒看到我。除了克里姆林宮大門,尼克拉大門是不是也要打開,說的時候手還要拐上幾道彎。要不就是幾個反面人物在看芭蕾舞劇《天鵝湖》,而且在《天鵝湖》這段藝術精品中足足浪費了有五分鐘的時間,卻不去拍偉大的列寧,弄得當時全國人民一說芭蕾舞首先就知道《天鵝湖》。戰爭與和平,solaris,這倆就能甩中國電影100年
俄羅斯電影是有傳承的《戰艦波江金號》在影史的地位高高在上。中國的電影,似乎器材進步了,但情懷沒了。看看解放前的電影就知道,現在拍的是什麼垃圾。
好片比中國的好,有沙俄以來一脈相承的思想,有蘇聯時代大師的傳承,也有歐洲文藝電影的加持。艾森斯坦、邦達爾丘克、塔爾科夫斯基這都是祖師級的人物,蘇聯人攝影、剪輯等電影語言玩得都非常之溜,電影藝術自成一體,足以和美國、歐洲抗衡,《戰爭與和平》、《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烈日灼人》三部俄語電影得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這種雄厚的底蘊是中國電影比不了的。當代導演中,比較知名的米哈爾科夫、蘇可洛夫、小邦達爾丘克的大部分作品均屬精品。當代的爛片和中國的差不多爛,情節非常無厘頭,加上五毛特效,不太值得看。俄羅斯電影比較難懂,首先是俄語太難,國內很多字幕做的奇差,根本看不明白。還有就是俄羅斯電影中本土的元素比較多,喜歡玩神秘主義、宿命論、象徵主義、弒父等等,沒有一定的基礎較難理解。
前蘇聯電影故事性極強,藝術內涵豐富,既不太商業,也不太文藝,看過之後往往讓人印象深刻,感動長存心中,而且體裁的多樣化也完全能與好萊塢相提並論。在美蘇兩國對峙的長時間裡,每一次蘇聯電影來到國際上,都會先伴以周遭西方國家的嘲諷與冷眼,但是當他們看完之後,又不得不承認蘇聯電影真是讓人無話可說。前蘇聯電影的藝術成就在於,它能讓人忘記冷戰,忘記意識形態的不同。在同等條件下,他們極難得到理解與尊重,卻依然運用高超的電影理念戰勝了一切偏見。在冷戰時期,蘇聯電影甚至獲得了世界上所有重要的電影獎項,包括兩次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戰爭與和平,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及多次提名,可以說是盆滿缽滿,榮耀長存。當時,前蘇聯是世界電影強國之一,影響了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影迷。--------------------------------------------------------------------以上轉自網路以下也轉自網路------------------------------------------------------------------------11月15日訊據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網站11月14日報道,俄羅斯可能採取強硬的「反酗酒」法,這是來自國家杜馬委員會衛生第一副主席尼古拉?基拉斯門科的消息。
這個法律中的一條可能是禁止在電影和電視中顯示使用酒精的場景,此外,還將在電影和電視中刪除隱藏的酒類廣告。
---------------------------------------------------------------------
中國的足球也曾世界第一。
以上
對於電影美學理論的發展俄羅斯電影完全可以完全說我不是針對誰的存在,帝俄時代有Drankov,Khanzhonkov
Protazanov, Starevich這些都末期帝俄時代的傑出導演,電影理論家Kuleshov,Eisenstein,Pudovkin, Dovzhenko這些如雷貫耳的蘇聯蒙太奇學派大師自可不必多提不說多的,貴國官五拍政治宣傳片什麼時候能拍出Dziga Vertov的 man with movie-camera的4分之1水平再出來談俄羅斯電影水平為妙(多圖)很早看了一部,應該放到電影推薦里,打了半天發現錯了,也懶得改了,求不要說我。不是第一次看有些意識流而且畫面感美麗的電影,確實是第一次看完電影覺得,所有的事情都不重要了,什麼轟轟烈烈,什麼篤信,在最後的找尋中,都丟了,找那麼一個似曾相識的東西,可是忘了她是誰他是什麼。俄羅斯電影——《水仙女》(《美人魚的眼淚》)看了很多遍,電影表達了無限,我這裡只有有限的答案,編劇太厲害了,劇中每一個場景都在「發問」,又在「解答」
一、梗概簡介(來源百度百科)
《水仙女》又名《美人魚的眼淚》。本片為俄羅斯才女導演安娜·米利科伊安 (Anna Melikian)第二部劇情長片,結合了浪漫奇想的風格與安徒生童話「人魚公主」,不但在俄羅斯締造票房佳績,更奪得聖丹斯影展最佳導演、柏林影展『電影大觀』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俄羅斯電影獎最佳女主角,並代表俄羅斯角逐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
電影以流暢的影像與配樂,穿插了許多安徒生童話『人魚公主』的經典情節,結合了瘋狂奇想與浪漫多情,並清楚反映出俄國的社會景況,形成一部豐富充實的現代寓言。
愛情可以是想像、是瘋癲、是甜美、是苦澀、是妒忌、是懷疑、是犧牲……有千百種可能,就是沒有道理。這樣的愛情,你願用生命里的哪一部份,來交換一點點它的可能性?當美人魚為了愛情上岸,最後可以不要只是泡沫嗎?
小小艾莉莎的媽媽在海中與第一次遇見的水手相愛,艾麗莎在海邊誕生,自小沒有父親的關懷,母親忙於自己的生活.後因無法學習芭蕾舞而不願再開口說話.在特殊學校的10年里,艾麗莎自以為擁有神力能夠心想事成,她開心時,蘋果會加速轉紅落地;她生氣時,小鎮海邊的大海巨浪狂嘯。然而,這樣的一個魔法小公主,也有不能達成的願望:她朝夕思慕的水兵爸爸,她無緣實現的芭蕾舞生涯。正因為她的自以為是,導致當災難發生時,她的良心收到了自我譴責.
在海邊的家遇到強颱風唄摧毀後,艾麗莎一家人來到莫斯科,18歲生日那天,她見證了暴動、友誼與愛情,並邂逅了一個男子,他的胸口寫著「拯救與保護]第一眼,艾莉莎就愛上了他,愛情將她的生命帶入太空,又回到凡塵,更捲入一段錯縱迂迴的三角戀情……當小美人魚為了愛情上岸,最後可以選擇不要變成泡沫嗎?(以上來源於百度百科)
二、總體印象
本片編劇也由女導演擔綱,神奇浪漫。劇情比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要複雜也生動,本片填補了許多讀者當初對安徒生童話的細節想像,如:「王子」與「小美人魚」的相知,「小美人魚」的生活……
這部影片可以放到別的國家拍嗎?可以也不可以。「可以」在於每一個原意去愛的姑娘都可以是劇中的女主人公艾麗莎(Alisa),在每個女孩子眼中也絕對有個薩沙(Sasha),更會有個在別人眼中,女孩子不可企及的另一個女孩子麗塔(Rita)。不可以在於它其中有些俄羅斯特色,這部影片在俄羅斯於2007年發布,到中國台灣時已是2009年。時間上應和著當時在俄羅斯的大事件,颱風席捲,手機在俄羅斯開始流行,運營商也開始想盡方法到街頭做廣告,這就有了艾麗莎穿著手機的衣服在街頭裝作手機,還有民眾到街頭鬧事。關鍵在於艾麗莎的性格,確實是像西伯利亞吹來的風一樣冷,俄羅斯給我的感覺是霧蒙蒙的,空氣很冷但是很乾凈,因為西伯利亞有大片森林。這部影片的溫度好像也一直是俄羅斯的溫度,和煦不時有陽光,但沒有足夠高的熱度讓人釋放熱情。
影片來源於安徒生童話,又被影評里評價為「結合了瘋狂奇想與浪漫多情,並清楚反映出俄國的社會景況,形成一部豐富充實的現代寓言。」,比起簡單淺顯有些時候還不是很符合時代想法、符合閱讀的兒童心理的寓言來說,這部影片充滿了複雜的隱喻,複雜的生活,雖然浪漫,但生活的基調總是與影片基調相符——偶爾開心一下,偶爾不開心一下,總體是無關痛癢的,本應該是灰暗的,但已經沒知覺發現了。
看影片時就發現機關重重,看完後也儘力逐項分析,分析後也就是知道巧妙在哪,但其中的聯繫,還沒太理解其深意。以下按自己的理解逐一分析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巧合。
三、巧合分析。
1、《海的女兒》元素
巧合是與原著《海的女兒》相比對,影片把其中的元素分割切塊重新組合,就像抽象畫一樣,雖然畫的本不是事物,但是保留了事物原有的元素,轉換角度如側臉與半邊正臉拼接,想像也就多了。
影評也說到「這樣的愛情,你願用生命里的哪一部份,來交換一點點它的可能性?」原著中人魚公主用聲音換來了腿。影片里第二個艾麗莎出現的場景讓人看著不是很舒服,在海風裡,在用玻璃瓶填充的小房子里,艾麗莎在大腳趾上套上了兩個厚重的鐵環,類似戒指,是為了模仿芭蕾舞演員站起來,她轉了幾圈後腳上已血跡斑斑,她還摔了一跤,疼痛可想而知。《海的女兒》公主也忍受著疼痛變出了一雙腿。當艾麗莎決定不說話時就預示著她,開始交換上岸的機會,她把自己隔離人群,直到17歲,她快成年了,這些年也沒有講話,她發現生活還是沒改變,外婆幼稚地吵鬧,母親花枝招展地勾引男性,她鐵了心離開,為了自己。她上「岸」了,來到了莫斯科,離開了海,但連王子面也沒見到。她認識了一個美麗的朋友,但她沒有雙腿,不知道為什麼沒有,影片後面艾麗莎失戀時,她講了關於她的以前,也是愛上了一個人,享盡幸福與榮華,是賒了賬去愛與得到愛的,最後用雙腿「抵了債」。或許她就是女巫一樣的角色,一直神出鬼沒,讓艾麗莎與她一起自由,幫她解答疑問,安慰她,她把意義上的雙腿給了艾麗莎,讓艾麗莎像正常人一樣,也就是融入了莫斯科的生活。
2、媽媽和外婆——永遠的海
媽媽和外婆的存在給了故事發展的理由,她們不是線索確是原因,也是一些故事情節發生的保障。媽媽在海里有了艾麗莎,媽媽騙艾麗莎她爸爸會回來,艾麗莎知道後不說話了,外婆有珠寶所以她們才能離開…..她們一個吵吵鬧鬧,讓人看著她的出現與賣弄身姿就尷尬,一個很靜但很深,那麼大歲數了總是能平平安安地歷劫。所以媽媽是海浪放浪形骸,外婆是海底很深沉也不會說很多話。她們就是艾麗莎的海,保護著她,也是家,雖然她不是那麼喜歡她們也試圖逃離,但始終和她們在一起,因為海是她的歸屬,所以是——海的女兒,直到最後一刻她離開了海,也離開了她們,是以她沒想到的方式——死,這一刻之前她剛意識到海的重要性,去和媽媽打了招呼,也和外婆告了別。她死後,媽媽依舊神氣活現地出現在超市,外婆依舊安靜,海依舊在,雖然小美人魚去世了,沒人哀悼反而更好,因為她們還不知道艾麗莎死去,那時候陽光明媚,街頭人頭攢動。
3、如何遇上愛情,如何告訴他「愛你」
媽媽、艾麗莎、外婆更是三種愛情,外婆的愛情成了記憶但是彼此深愛過,她原意等。媽媽的愛情是想去愛,但從來沒成功,她不願意等因為她知道等不來,所以每每都主動,但她告訴艾麗莎她在等爸爸。艾麗莎的愛情,她沒等但就來了,但是她還是再等將來薩沙愛上她。
這部影片總會讓我想起法國電影《天使愛美麗》,同樣也是個可愛的女孩,愛美麗漂亮惹人愛懲惡揚善,愛情本不該遇上她的,她給予的愛情讓人措手不及,總的來說性格決定了命運,命運決定她很幸福。而艾麗莎呢?她像個有魔法的小魔鬼,沒有多少人喜歡她,她只是努力地自己活著,這就不能愛了嗎?她把自己家的一座房子燒毀了,還「引」起了颱風,頂替了一個人入學名額,然後那個人死了,她把頭髮染成了綠色,更像是美人魚。
她是特立獨行的,不是沒有愛,正是因為愛,她決定不再說話。她想父親是愛她的,所以願意每天都表達,但知道父親也許都不知道她了,就決定不再說話,遇到薩沙時又開始說話,因為她要告訴薩沙她有愛是給他的,與人魚公主相比她要完整的多,但是她不是公主,也不是多麼出眾,而且她愛上的也不是王子,王子不是英俊瀟洒的而是醉醺醺的不省人事的男子。一開始對她示好的男生,也是舉止風度尚有的男生,但是個圖謀不軌的壞人,幸好艾麗莎也對他沒感情,要是擱在經常看偶像劇又單純的女孩身上,她們估計以為是艷遇。再回來說薩沙這個「王子」設定,油嘴滑舌的一個奸商,把月球「販賣」,頭髮梳得溜光水滑,是個大叔樣,但實際上又是落寞的,不為任何一個宿醉,只是覺得生活太沒意思了,穿著牛仔褲,穿著白色運動鞋,大晚上的去跳河。才被同樣想跳河的女主救下。
我們這裡討論一下為什麼她會愛上薩沙。先來看看原版《海的女兒》怎麼說的。
(此段來源於《海的女兒》百度百科)學者對《海的女兒》中小人魚追求愛情的執著精神評價很高,認為「(讀者)從她犧牲自我的行為方式,從倫理學的角度敬佩她對愛的奉獻」。」實際上,從愛情倫理的角度看,小人魚追求愛情的做法並不值得過分褒揚。小人魚在獲悉擁有人類愛情便可「靈魂不朽」後,便對人類世界充滿了嚮往。儘管老祖母反覆提醒她「比起上面的人類來,我們在這兒的生活要幸福和美好得多」,」告誡她不要作不切實際的幻想,巫婆也警告她追求人類愛情是一種危險行為,但小人魚無法冷靜思考別人的建議,依然對人類的愛情痴迷不悟。在小人魚身上,充分體現了耶酥基督的受難精神。道成肉身的基督是神、人之子,具有神和人的雙重特性,他遭受各種磨難仍堅持向世人傳播福音.直至捨命以完成救贖。小人魚的身份也像耶穌一樣複雜,她曾經有著魚類的外形和人類的思想,既是魚又是人,或既不是魚又不是人,在愛的召喚下,變成泡沫一步步飛向天堂.此時她既是人又是神。小人魚「魚—人—神」的角色轉化,與基督教文化中三位一體的定位是對應的。長期以來,西方倫理學對人一直持有三種理解:一種觀點認為人是源於自然的感性的人,一種觀點認為人是源於自由的理性的人;還有一種觀點認為人是超越自然的神性的人。「小人魚追求愛情時是受到情感的驅使,那時純粹是感性的存在,但她最終以自我犧牲精神忍受人生的痛苦,並獲得上帝的救贖而進入天堂,實現了從感性的人到理性的人的轉化.更是超越自然屬性而成為一種神性的存在。
我們可以理解為人魚公主天生想去受難。那艾麗莎一開始愛上薩沙合理嗎?好像女生都那麼喜歡邂逅,一開始喜歡上也挺合理。但是因為艾麗莎與眾不同,她很簡單但一眼就能看透這個人,人雖然是複雜的,比如薩沙他有很多面,但是艾麗莎看到了他與魚兒相伴的一面。王子的不經意地對待她,她會心花怒放,她以為她就這樣可以進入薩沙的世界,其實薩沙面對她的闖入並沒有多少感覺,這就是愛與被愛人的強大差異,可以用喝酒時——我幹了,你隨意,結果自己如痴如醉,對方看著你的醉態毫不在意,女孩子微醺就好。
4、最後讓她死去,是因為是海的女兒嗎?
沒有愛情悲劇,確實人生悲劇,可以變相理解為為了救王子自己無意識地代替了王子接受死。
有條隱線是中途出來的,也是艾麗莎的命運。
薩沙的小魚在魚缸里——被艾麗莎放到了浴缸更大一點的空間里——麗塔一直討厭這條魚——麗塔離開時,小魚歡騰了一下——麗塔回來砸碎了魚缸,魚也就死了。
艾麗莎在小鎮里不說話——艾麗莎遇到薩沙——艾麗莎陷入三角戀——艾麗莎拯救了薩沙,很開心——艾麗莎死去。
她就一定得死嗎?藉由《海的女兒》改編也就萬變不離其宗。(此段來源於《海的女兒》百度百科)小人魚「失聲」是導致其悲劇命運的關鍵。有學者認為,這裡的「失聲」具有一定的象徵意味,預示著女性失去了表達的權利與自由。在他們看來,「要接近王子就必須失去聲音的寓意為,女性在男性面前的沉默是男權世界中的第一法則」。「這是從女權批評視角探討「失聲」意義的,固然具有一定的創見性,但其中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視。實際上,小人魚的聲音不僅代表女性的話語權,還可以理解為人之所以為人的主體意識。從海德格爾「語言是存在的家園」的觀點看,話語也是界定人類本質屬性的重要標誌,小人魚失去聲音即意味著她失去自我和人格。這是導致其愛情悲劇的另一重要因素。眾所周知,男女雙方在愛情交往中必須處於對等地位,如果一方一味遷就或迎合另一方,甚至為愛情放棄自己做人的原則和立場,那麼這樣的愛情即使能夠開花結果,也大都結出令人遺憾的苦果和惡果。童話中的王子舉止優雅、儀錶非凡,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巨大財富,的確是許多女性心儀的理想伴侶,然而小人魚在無原則的自我犧牲之後,她與王子之間卻變成「主人」與「寵物」的關係。她由於喪失獨立的人格和話語表達權.最終與她夢寐以求的愛情失之交臂。愛情原本是男女之間的和諧人際關係,但小人魚卻將其視為自己生命的全部,這時愛情便成為壓抑其主體意志的精神重負。小人魚將全部人生希望都投注到愛情上,而一旦愛情遭遇不測風雲,她的整個天空就會在頃刻間崩塌。
但是艾麗莎不是這樣的,因為愛情而死,但不是為了愛情而死,她的死全然是因為她的生活方式——磨難換取幸福,畢竟她是人魚。薩沙身邊有個公主麗塔,也許他注意到了艾爾莎,他回來找艾爾莎,但不一定有意念找到艾爾莎,因為公主又出現了,薩沙就忘了艾爾莎。
四、過眼不忘的細節
劇情沒有太複雜,就是很多細節讓這部影片變得浪漫玄妙
1、艾爾莎說手機里好像總有一個小人。
2、電影里出現了許多東方面孔龍套人物。一群來莫斯科旅遊的小紅帽小藍帽年輕人,多個在高級聚會上出現的東方美女。是因為想讓莫斯科看起來國際化嗎?
3、電影中有很多逆車而跑或穿路而過的場景,大家都為此捏了把汗,但是沒人死,到最後沒有車在悠閑的街頭的時候,卻衝出了輛車撞死了艾麗莎。
4、從頭到尾都有一對開著紅跑車閑得慌天天吵架的紅黑配情侶,很醒目。最後開車吵架間接導致艾麗莎死亡,他們是如膠似漆的情侶,一出現就出現在艾麗莎的眼中,也許是在警告艾麗莎像火一樣的愛情會全是瑣碎的爭吵——愛情不是什麼好玩意,最後也簡介撞死了艾麗莎。
5、艾麗莎吃麵包總會把糖霜吃下來,弄得滿桌子滿地都是,長大了也一樣。
6、艾麗莎的頭髮是綠色的,像是海妖,大家沒覺得奇怪因為不刺眼,直到最後薩沙找艾麗莎的時候發現每一處都有綠色——氣球、花束、帽子、招牌……但不是她,這就是艾麗莎一直都在他身邊,但是他發現時艾麗莎已經離死亡咫尺了。
五、最後
這部影片是部喜劇,是難得的主人公死了還覺得這部影片很美好的喜劇。陰鬱天空常在,但是只要艾麗莎在,這個月光女孩在,就覺得事情有轉機,因為一切困難用常人的辦法行不通,而艾麗莎奇特的辦法會讓命運措手不及,所以總是走在前面,唯獨有一次忘了形,便成了最後一次。
艾麗莎走了,她被撞倒後,天空異常明媚,所有人都走起歡快的步伐,不會覺得沒人弔唁艾麗莎感覺悲涼,而是覺得大家都活著真好,艾麗莎也是這麼想的吧,她是聰明的女孩,應該是回到了她一直在腦海里的沙灘,同樣幸福。
轉發需附帶原文鏈接與標明作者
看過俄版的《十二怒漢》,你就不會覺得俄國的電影不如中國了
無聊路過...還是那句話...中國現在有一個可以審視藝術、欣賞藝術、創造藝術的環境么?出版公司全部是國有...官商勾結爛片層出不窮...這種環境下跟國外的電影或者其他藝術相比簡直是啼笑皆非...至少等中國開放出版業再說吧。
是電影產業么,那可能確實不如現在的天朝,畢竟每年國產片的票房總數也很驚人。如果是學習電影理論,蘇俄的前輩們對電影理論的影響與推動,現代的電影工場好萊塢也是遠遠比不上的。
加上蘇聯時期,是從喜馬拉雅吊打到馬里亞納
小電影,寬泛推廣狗熊可不是毛熊
拍拍攝手法,劇情,配樂,都特別棒。就是少了人情味,看完之後沒有一點感覺。沒有像其他那種揮之不去的回想。
推薦閱讀:
※為什麼俄羅斯/俄國出現了很多鋼琴大師?
※如何評價「中國遊客讓其小孩在葉卡捷琳娜宮大廳小便?」
※怎麼泡到俄羅斯的妹子?
※如何評價普京恩師之女、俄羅斯明星、官二代克謝尼婭·索布恰克表態參加 2018 年俄羅斯總統選舉?
※俄航的安全性到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