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的書你能讀進去嗎?
王小波像一個神一樣的存在,豆瓣上全是膜拜者,別的作家即使水平再高還是有嫌棄的,但很少見王小波的反對者。看了王小波的幾本書,說實話,看不進去啊,完全不知道他在講什麼,想表達什麼,我想聽實話,不是裝逼的話,看不懂就別說
我自己是非常喜歡王小波的,我可以舉出許許多多的例子來表達我對他的崇敬之情。
例如,短篇小說中詩意的《綠毛水怪》,感人的《地久天長》,有趣的《紅拂夜奔》,還有震撼的《似水柔情》。再如,《黃金時代》始終是我心目中最浪漫動人的愛情故事。另外,不得不說王小波的雜文開啟了我對另一個世界的認知,那個世界裡有卡爾維諾,有杜拉斯,有整個西方現代文學。但是,閱讀本來就是非常私人化的事情,我喜歡,又何必強求你也喜歡呢?
我喜歡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初讀時兩周讀完酣暢淋漓,卻發現更多的人居然讀不下去。
而與此同時,我對菲茨傑拉德的《了不起的蓋茨比》、巴別爾的《紅色騎兵軍》、王爾德的《自深深處》、太宰治的《人間失格》等等一系列的書全無好感,卻發現在廣大文學愛好者那裡,這些書都頗受推崇。每個人閱讀的口味不一樣,說不準什麼時候你就成了「小眾」中的一個。
每個人閱讀同一本書時的年紀、經歷也不一樣,你現在讀不進去,十年以後說不定就讀進去了。況且,即使十年以後你也讀不進去,又有何妨呢?粽子我就是喜歡甜的不吃鹹的啊!#你來打我啊你來打我啊#所以,如果還需要我給理由來說服你,說明王小波是真的不對你口味了,至少現在如此。題主為什麼不泡一杯茶拿起別的一本書呢?就讓王小波的書在書櫥里先靜靜躺著好了,若干年後,還會不會再拿起,就隨緣好了。個人認為王小波之所以目前是神一般的存在,幾乎沒有反對的聲音其實恰恰是他並沒有被主流所承認的佐證。 知乎有另外一個問題,王小波被過譽了嗎?大部分的回答都是沒有的,引申的意思其實是婉轉的想說王小波並沒有得到他該有的讚譽。所以豆瓣知乎才有這麼多強烈的聲音稱讚他。
當然,一味地稱讚和詆毀都是不正當的,不可能沒有反對的聲音,之所以題主會有這樣的看法我認為有兩個原因,首先題主可能忽略了範圍,對王小波反對的聲音可能並不集中在豆瓣和知乎,而是會在另一個平台。豆瓣和知乎其實都算得上是情懷和文藝派,王小波對於不同年齡的讀者來說意味著六七零後知識分子的情懷和八九零後現代風向的有趣。至於作品的不足之處應該是學者研究的方向,應該集中在了中國知網和人大複印資料之類扒拉扒拉(當然就為了一本有趣的書去看無聊的論文是一件無聊到死的舉動。)
值得注意的是,無聊(雖然我並不這樣覺得)看不進去,有裝逼之嫌都不是認為王小波作品不好的理由,判定文學作品好壞的標準不可以是如此主觀的,起碼也應該是敘事邏輯啊結構啊之類的問題,但是為什麼也很難看到呢?第二點就是,以王小波和其代表作所代表的現代主義作家作品在當代文學上還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王小波已經是目前為止的最高峰了,前人不多還要排除盲目模仿西方的「偽現代派」,後者尚未居上,批評的聲音從哪裡下口呢?總不可能說哎呀《黃金時代》真是太糟糕了完全沒有《小時代》的人物性格鮮明,環境描寫生動真實呢。都是時代兩個的差距咋就這麼大捏。 最後回到問題,很誠實的說,第一部接觸的是《紅拂夜奔》,看到一半放棄了,後來隔了一段時間才看完的,但是《綠毛水怪》里的第一篇《綠毛水怪》真的是一口氣看完了還撒了幾滴惺惺作態的眼淚,話說回來《紅拂夜奔》棄掉的原因是尼瑪略重口啊心裡建設並沒有做完怎麼就裸體〈嗶——〉SM〈嗶——〉了呢。 其實看不進去的原因也無外乎兩種,第一種,就是題主並不欣賞現代主義的風格,或者是中國式的現代主義,對荒誕孤獨變形怪異等等的生命體驗接受無能,沒有道理每一個人都要喜歡,也沒有必要為了裝逼逼著自己看完了再違心的滿口稱讚,就是不喜歡怎麼樣?王小波同志肯定不希望有人無比痛苦的看他的書再屈從於大多數人的意志,這簡直違背他老人家的出發點。 第二個原因就是建議題主可以多看看寫作背景了解下作者生平或者同時代作品或者乾脆了解下wg時代的寫作。雖然他的作品知道今天仍舊適用,但是畢竟是wg時期的反思作品,但是如果你知道王二他下過鄉,當過工人,學過貿易經濟,留過學拿了博士,北大人大任過職最後又辭職自由撰稿就不會輕易的覺得他裝逼,也能大致猜到為何作品中充滿了性愛故事被虐施虐卻不會讓你覺得他輕浮人品有問題。他的書冷不丁看可能只有有趣戲謔的直觀感受,但是結合一下評論背景之類可能有新的感受,推薦一本《王小波十論》(大霧,可能是叫這個名字)作者廿一行,高能預警,我看完的反應只有一句話,新世界的大門打開了。體會那個時代,帶入感滿滿噠。
大神經病院里還能保持正常人心智,給人予希望。我在這個答案提了一句:看知乎上很多人說郭敬明不好,那麼我是不是說就不用看他的書了? - queen red 的回答
還有那種「我看了名著但我還是覺得口水書更好看」的觀點,我說,這有什麼值得自豪的呢?
心情不好,我借這句話展開來說一點,同樣因為心情不好,懶得多說。
知乎上另一個高票答案,題主說,我曾經遍閱世界名著啦,三毛的小說啦,然後我發現,網文(指口水書《xx庶女》、《xx宮斗》那類)好好看啊!然後就一往情深地陷入了網文的海洋。
作者的隱含邏輯,我斗膽做下紅學家,推測下:作者認為,自己之前的閱讀品味很高,但後來讀了網文,在眾人眼裡,品味變低了。因為我品味很高都可以讀網文,說明讀網文其實品味不那麼低。但是作者自己先露了一個馬腳,ta拿來證明自己品味很高的書是三毛的小說。鄭淵潔曾經接受一個採訪,記者問,你看什麼書。
老鄭說,我不看任何文學作品,因為別人的作品會影響我的創作風格。當時把我震了一下。從未見過如此高論。後來似乎是在另一個訪談里,看到老鄭說,我跟作協里別的人沒法兒聊,他們聊的我聽不懂。我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猥瑣笑容。讀不懂某個作者的書,或者泛化之,沒有某種能力,覺得在周圍人中間沒法抱團,這並不丟人,也不必要過度緊張。
但這個「不緊張」,如果表現為坦然承認「我沒有這種能力」,然後根據自己的需要和愛好,決定自己該不該學習之。那還可以贊一句真性情。如果變成自吹自擂,乃至自戀:「我這麼好,而且沒有xx能力,足以證明沒有xx能力一定是好事」,「我看那些有xx能力的人分明就是裝13,心術不正嘛」,那我很難保證,你的姿態還非常美觀,不會使人聯想起這位:魯迅先生說過,如果誰腦門子上長個瘡,的確是與眾不同,可以算「粹」,但這有什麼值得到處跑著炫耀的呢?(《隨感錄 三十五》選自雜文集《熱風》)
我借用另一位朋友的答案,很多時候不是品味問題,是口味問題。但是,也有很多時候,它還真的就是品味問題。(據新東方老師講,在考研閱讀里,but後面的內容往往能表示作者的觀點。請大家注意)看到這個問題我就覺得奇怪,王小波的書看的下去?那麼我想問你路遙的書看的下去嗎?魯迅的書看的下去嗎?鄧剛的書看的下去嗎?或者換個方式問,《活著》你看過嗎?《朝花惜拾》你看過嗎?《白海參》你看過嗎?或者翻拍無數的電視劇的小說《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你有看過嗎?估計有的人連這些書的封面都沒看過,連這些時代的書都沒看過的人,問王小波的書能不能看下去,我真是醉了!笑問你問這個問題不就是相當於問一個連鋤頭都沒拿過的人,問他會不會種莊稼一樣嗎,或者換個比喻,一個出生在富裕家庭的孩子,問他飢餓的感覺也是一樣的。說到這我不是想批判誰,只是覺得一個小學生連字都不認識幾個,就讓他做高年級試卷,結果肯定是寫不下去啊。
我這個人看書很雜,不管誰的都看,我小學時看的第一本書是連卡通版的《魯濱遜漂流記》當然看的廢寢忘食,之後大學開始接觸文學作品,當時為了交作業,老師硬是讓看什麼名著,可是根本看不下去,接著我去圖書館借短片小說看,等大二上看完了《平凡的世界》,這是我看的最快的長篇了,一個星期看完,還捨不得還的狀態,之後我開始接觸文革那段時間的作者,從三毛,張愛玲,魯迅,路遙,方方,蘇童(那會兒還沒得獎呢,老師輕描淡寫的帶過,現在可得好好備課了)……太多了,當然還有王小波,阿城。誰的書都看,(現在覺得能看完一個作者所有的書就好了)。如果不是之前的短片慢慢的啃,我之後也看不完紅樓夢。所以,道行未到,不要修鍊太高,否則必定無成。(僅僅肺腑之言,不到之處見諒,凡事慢慢來,等達到一定的量你就知道了)
王小波的雜文我經常讀。真知灼見不少,對他所處的時代背景而言,尤其可貴。稍有的瑕疵是一些具體事例王小波會拿起來在不同文章里軲轆轉反覆說,但這部分自我重複瑕不掩瑜。
小說的話有些很喜歡,也讀過多次;但也有非常不喜歡讀不下去的,我讀非專業書籍的話本就不喜歡勉強自己,所以一直就沒能讀完。或許有個人不喜小說里出現性愛描寫的因素,但更多的原因在於:竊以為對於作家來說,他創作小說所表現出的技法最類似於人的「性格」,讀者感覺合或不合,全看緣法。水準高低,尤其是「不好」的那個部分,我並無能力斷定。但王小波某些小說中的手法,只能說我全然欣賞不來。
所以,他的作品,大部分都能讀進去,而且也會推薦沒接觸過他的人嘗試一番。不過我自己是沒能讀完他全集,我想今後也不會讀完他全集。王小波講人話,有人味兒。
最後補充了一段,有驚喜哦。
引用《似水流年》中的一段:
劉老先生死了以後我常想,我老了以後,可能和劉老先生一樣。 劉老先生活著時,我老在背後說,沒骨氣的人就是活得長。賀先生和劉老先生比,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賀先生大義凜然,從樓上跳下去,劉老先生挨了兩下打就把膽子嚇破了。但他死時我還是著了急。我從外面回來時,小轉鈴對我說:去看看劉老先生怎麼了,躺在那裡打呼嚕,叫也不答應。我到他房裡一看,他流了很多哈喇子,翻開眼皮一看,眼珠子不動。我轉過身來就打小轉鈴一鑿栗:你是死人嗎?快找車,送老頭上醫院! 據小轉鈴說,劉老先生回來時,騎車騎得飛快,頭上見了汗,回來就看鴨子,看到鴨子已經爛了,摩拳擦掌,口水直流。後來說,感到不舒服,要回去睡,告訴王二,回來給我量血壓。王二回來,不量血壓,先打小轉鈴一鑿栗:老頭都這樣了,還等我回來嗎?小轉鈴也不是省油的燈。我蹬干板三輪送劉老先生上醫院,她坐在後面胡攪蠻纏:好哇,你敢打我!我非打回來不可。我說:劉老先生中風了。以後好了,也是歪嘴耷拉眼,你看看他嘴歪了沒有。我這麼說是要分散她的注意力。到了醫院裡,把劉老先生推進急診室。過了一會兒就遮著白布推出來。有個大夫對我說:老先生已經逝世了。我說:你別逗了。我們送來那會兒,剛才還打呼嚕呢,你跟別人說去。
可是那大夫說:請您節哀,總共就送進去一個。我登時瞪起眼來,說:胡扯!剛送進去,你還沒給他看!他就說:令尊來的時候,呼吸已經停止了。你別揪我領子好不好!快來人!救命哪! 這時來了一群白大褂,可是我只對那個急診大夫緊追不捨。後來出來一個穿制服的,喝道:不準亂鬧!你是哪單位的?我找你們領導:我說:你們他媽的找去!老子是知青!那人一聽又縮了回去,知道全是亡命之徒,誰也不敢惹。 劉老先生的事是這麼結束的:最後醫院的院長出來,請我和小轉鈴到辦公室坐。他說:人總是要死的,這是不可避免的現象。所以有些危重病人,我們救不活,既然對我們的搶救措施有懷疑,做個屍檢好嗎?我們不但要對病人負責,也要對我們的大夫負責。那時我已經清醒了,說道:我和這死人沒關係,你等礦院留守處來找你們吧。說完就和小轉鈴回家了,路上我和小轉鈴說,他是叫鴨子饞死的。 當晚我和小轉鈴在一起,談到劉老先生的好多事,均屬雞毛蒜皮。比方說:走廊里黑,又堆了很多東西。劉老先生定進來時看不見,就拿藤棍亂打,打得那報像狗咬過一樣。劉老先生貪嘴,拿香腸在煤護上烤著吃,叫我們碰上啦。 他怕我們說他,老臉臊得通紅,圓睜怪眼 立在那裡說:你們誰敢說我一句,我就自殺!不活了!他怎麼忽然死了呢?這事真逗哇。我們應該干一回紀念他。 我們想起劉老先生好多事,都很逗,除了一件。有一回我爸爸告訴我:劉老先生並不笨,礦院的老人都知道,此人絕頂的聰明。他是故意裝出一副傻樣,久而久之弄假成真。所以我就去向他:老頭,幹嘛不要臉面?他馬上回答:顧不上了! 後來我下了床,走到窗口去,看見外面黑夜漫漫,星海茫茫。一切和昨夜一樣,只是少了一個劉老先生。忽然之間我想到,雖然劉老先生很討厭,嘴也很臭,但是我一點也不希望他死,我希望他能繼續活在世界上。《似水流年》以前跟朋友聊天說起王小波,說過如下的幾句話:
如果讓我用一個詞來評價他:有人味兒。
很難說王小波在作品裡鼓吹了什麼價值取向,但是他確實是對人之為人,對個體價值和自我意識抱有了極大的同情。他對很多事情都抱有了極大的同情。作為那一代,經歷了文革,然後到八九十年代開始成熟,開始產出。對個人意識的喚醒是很強烈的。這種強烈的傾向造就了他的獨一無二。而且他簡直是個天才鬼才。眼力心力又准又透,卻還有完全不遜色的筆力。王小波的那些荒誕就像一個個笑話,真實的讓你淚流滿面。
有人味還不夠,越荒誕,越要有幽默感。要不然都只能得抑鬱症自殺算了。《革命時期的愛情》就很有幽默感。幽默感大概最深沉之處在於,面對荒誕和苦難,還能笑。補充:
引用的這一段,大家也有共鳴,那就再多扯幾句。這一小段非常集中的體現了王小波,他的風格,情懷,筆力。王小波述事的一大特點就是簡練,簡練到好像所有的事都只是一個不曾發生的,隨口一說的故事。荒誕感就出來了,簡直是撲面而來。最讓我喜歡的一句,「這事真逗哇。我們應該干一回紀念他。」
干一回紀念他。六個字,寫盡王小波的整顆心。筆力啊!如果我腦中出現了一個片段的話,《入殮師》中男主角第一次入殮後崩潰,回家向妻子求愛的畫面(俊男美女超性感有木有)。當我們面對無法承受的苦難與恐懼時,真的是無法逃脫的,除了崩潰,別無它路。幸好,我們還有愛人。我們投入愛人的懷抱,身體和心靈交織,融合。不再害怕。我們能感受到對方,也能感受到自己。我們能感受到存在。是的,如此真實直接的存在。
當我們沖向那頂峰之時,全世界只剩下我們兩個,不再害怕,不再惶恐,就像回到母親的子宮般安全溫暖。那個荒誕恐怖與我們對立的外部世界,不再能傷害到我們。這世界真逗哇。我們確實應該干一回。不僅是紀念老頭,更是憐愛我們自己。
到這裡,王小波的隱喻都很清晰了。為什麼在每一部小說王二總是有一個碩大的男根,為什麼女主角不管漂亮與否一定性感(至少在床上)?
只有這些,才讓人感覺自己活成個人,還擁有自己作為人的最後陣地。至少王二還有著無窮無盡的慾望啊!
再去看《黃金時代》的床戲,你,能看懂了嗎?擁有碩大男根的王二,也就有對人、對這個世界碩大的愛。擁有碩大男根的王二,還可以脫了褲子勃起,沖著這個荒誕的世界喊一句:「操你媽!」多他媽雄壯(悲壯)!陳清揚性感、女人,王二愛她正如愛著這荒誕世界他所願意相信的美麗。
王二又怎能不想天天對著陳的大屁股滾床單呢?他時時刻刻都想撲入這個世界的美好,就像撲倒在陳清揚身上。(不過,陳清揚也許是王二在這個世上唯一能撲到的美好了,太可憐了啊。)BTW,陳清揚的命運多麼像《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的劇情。
打個炮而已,搞得這麼嚴肅幹嘛呢。
童鞋們,那就簡單一點,想想辦法干他一炮吧。(手機黨是多想插入《亮劍》那個截屏。。。)Make love, no ……有人建議從雜文讀起,我倒是建議從《黃金時代》讀起,要讀懂一個人,雜文跟精心創作的中長篇小說沒得比啊。
按他的邏輯,我身上這個通紅通紅,直不稜登,長約一尺的東西就是罪惡的化身。當然,我對此有不同的意見。在我看來,這東西無比重要,就如我之存在本身。天色微微向晚,天上飄著懶洋洋的雲彩。下半截沉在黑暗裡,上半截仍浮在陽光中。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 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槌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挨了槌的牛一樣。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捶不了我。《黃金時代》被他的智慧與天才征服,看了全集。
只能說人的性格不同,所以感受不到王小波文字間的幽默詼諧吧。這個時候又得用到星座了,比如水瓶、雙子、射手、雙魚這些比較有幽默精神的星座適合讀王小波的作品,那種近乎於無厘頭的戲虐方式只有我們才能懂得。而諸如金牛、處女、巨蟹、摩羯這些相對來說比較死板的星座,適合讀一些比較嚴肅的文學作品。因為王小波那種弔兒郎當又十分深刻的文字,在這些死板的星座看來是非常匪夷所思又無法理解的事物。王小波作品的最厲害的地方,就是他可以用非常輕鬆淡然且幽默的態度,回憶文化大革命和大躍進那種艱苦的歲月。很多人生來有一種樂觀生活的態度,就是不管生活如果艱難,我們都要快樂積極生活的精神。同時,又有很多人渴望了解我們出生以前的一些歷史事實,希望在官方文字以外的地方找到非常貼近,非常生活化的記錄。他的作品往往可以完美的滿足這兩種需求。讓我們90後也明白,文革時候如果隨意找對象了會怎麼樣?文革中的革委會老太太會怎麼對待年輕人?從文革走來在改革開放條件下生活的年輕人是如何生活的?這些都是非常珍貴稀有的財富。傷痕文學雖然能給我們解釋父輩的所處的世界和生活是什麼樣的,但是他們那種消極苦痛的記錄方式真的讓人無法接受,你自己看了以後覺得痛苦,就不想再讀下去了。而王小波的作品,你會爆笑著讀完,然後在睡前關掉燈躺著的時候,回味良久,理解他們,理解我們的父輩。深切的明白他們的是如何堅強的走來,然後才有了我們。諾貝爾文學獎其實非常虛無,它並不以作者的作品質量說話,很大程度上還有精英階層自娛自樂的意味存在。因為其獲獎條件中有十分硬性的要求:必須是某個國家或某個地區的文學協會主席或者副主席(會長也可)。如果沒有這個條件,莫言真的百八十年以後才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作品比他好的作家在中國可以排一大串隊伍了。其中,第一位就是王小波。
李靜在給《黃金時代》作的序里寫道:「愛之者甘之如飴。厭之者搖頭不已。始愛終棄者自感棋高一著昨非今是。王二的讀者,沒有中間狀態。」
確實如此。我身邊的人,對王小波,總是褒貶不一。
不過無論時代怎麼變,王小波總是有人讀的。有些東西被他寫盡了,後人不必再模仿。
我發現尤為有意思的一點是,我身邊的男生對於王小波的接受力遠高於女生。
這可能是因為王小波所採取的身體敘事。女性和身體之間有一種天然的反向張力。在閱讀這些赤裸的文字時,我的注意力常常會被奇怪地轉移。一方面我強迫自己要高於身體維度進行文本理解,一方面大腦又在輸出微尷尬的阻斷信號。
其實也沒寫什麼。《色戒》之類的影視作品尺度要更大,並且還是圖像的直接衝擊。
但語言要無限得多。人的想像力是可怕的。
能 別說人家裝逼嘛題主 其實很多時候根本不是品味問題,是口味問題
能看下去,並且挺喜歡看。我不想講什麼王小波的書是用幽默方式對那個黑暗時代進行反抗之類的P話,就覺得挺逗,這人挺有意思的,講話好玩兒,喜歡論證,可以是狡辯,歪理,但是本身這個過程挺逗。
裝逼的人很多,有趣的人很少,王小波是有趣的人,有趣的人不一定要被讀懂,就像你不會和所有的人成為朋友~
我玩不進去《魔獸爭霸3》,我只愛玩歡樂鬥地主,我沒有問自己為什麼不愛玩。
我看不進去《教父》三部曲,我只愛看《復仇者聯盟》,我沒有問自己為什麼不愛看。愛看什麼書,不愛看什麼書都是自己的自由,別覺得看書就必須看進去,不愛看就算了。
至於書里講了什麼,我看還是不用問了。就跟自己不玩魔獸,不看教父,怎麼能指望別人給自己講明白啊!
當然,我看不進去納博科夫的《洛麗塔》,但不妨礙我喜歡小蘿莉呀。
最後,祝讀書快樂別著急啊。。你理解不了看王小波的,看王小波的人也理解不了你。。在合適的時候讀合適的書才是王道。
黃書你都看不進去嗎?少年,姿勢還是提高一下啊。《黃金時代》看一段的時候就被我丟在一邊,後來一天無意看了第二段!(沒錯就是第一頁第二段。感覺王小波這是要打開新世界啊,把搞破鞋說的這麼光面堂皇,然後就blabla的看下去了。然後就感覺王小波的故事有點意思,可能也是因為我也是個流氓QAQ
我第一次讀王小波的時候覺得他很奇怪,寫的怪。覺得他有些東西藏在文字里,我沒有去刻意找,那樣太累,我就覺得他說話有意思,時不時能笑出聲來,我覺得不管你能不能真正讀懂文字的內涵,讀王小波絕對不會少樂趣。腦洞遠超微博段子手。
有趣 像世界上所有有趣的東西一樣有趣 領家大哥哥 第一次看到的螢火蟲 感到噁心的癩蛤蟆 鏡子對面的自己 通靈與飛行 還有王小波的書
看得下去。開始的時候看的就是黃金三部曲。後面陸續看了《沉默的大多數》《一隻特立獨行的豬》《我的陰陽兩界》看書從來沒有想過要試圖了解什麼時代背景之類的高大上的目的去看,就是覺得好玩。王小波的書,就是好玩。很多時候看他的書,能把我笑死,可是這些笑點又很難去編成段子去跟別人分享。但是我也有看不進的書,莫言的書我每次都是打開翻兩頁就合上。《追風箏的人》大家評分也挺高,我看完了,感覺平平。看書這種事,跟聽歌差不多,就是看氣場合不合,合得來就看,合不來就不看。有的人覺得好聽得如天籟,有的人感覺非常平淡,甚至還覺得有些難聽。只是取決於有沒有觸到心裡的某些點罷了。
能
推薦閱讀:
※良莠不齊的網路小說對年輕人產生了什麼影響?
※哪些戀戀不忘的台詞?
※小說是如何通過敘事來表現主題的?以及小說是如何通過手法(如隱喻、象徵)來表現主題的?
※有哪些邏輯性推理性特彆強、出人意料嘆為觀止的推理小說?
※推理小說大致分成幾個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