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是否有希臘式的史詩作品?如果沒有,原因在何處?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首先想向提問者提出一個問題,那就是「爲什麽漢族人一定要有史詩?」有人覺得,我這可能是在較真,實則不然。因為我個人對於這個問題的思考,是基於關於歷史傳統的基礎上展開的。 首先,我認為,「史詩」這樣的稱謂,是西方文化傳統的闡釋。史詩這一個詞是由英語中epic一次翻譯過來的,如果看這個單詞的英英釋義,不難發現,其定義強調的這種文體的特點有兩個,一個是篇幅長,一個是以古代的英雄或上帝為中心。西方文化傳統中,有較強的英雄主義情結,錢穆先生在《國史大綱》的《前言》部份也談過中西文化的異同,有類似的觀點。所以,我們今日所見到的史詩,在這樣的框架中,構成了它獨特的特色,諸如我們熟悉的據說是荷馬寫的《伊利亞特》和《奧德賽》,這種英雄人物中心的特色非常明顯,而篇幅之長,也特別明顯。 其次,在古代的中國,不是沒有詩,更不是沒有記載歷史的詩。恰恰相反,上古的《詩經》三百篇來看,其中就有大量的歷史敘事的篇幅。直到後來, 我們更為熟悉的詩人杜甫,他的詩就有「詩史」的美譽。在我們漢民族語言記錄流傳下來的文本,也就是所謂的傳世文獻中,詩這一題材,可以承載的內容很豐富,而對於歷史的文學化闡述,包括對史實的描寫,對歷史人物的刻畫等等,都可以在我們的漢語詩歌中見到。但爲什麽不把這些詩稱為「史詩」而多稱為「詠史詩」、「詩史」呢?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華夏民族有自己的歷史傳統,從周代開始,就有所謂的太史,其職責就是專門記載帝王言行和一些歷史上發生的大事的,《左傳》中就有大夫說過「君舉必書」這樣的話。既然有了相應的部門和職人,那麼史對於詩而言,並不是最本質的東西。西方很可能沒有像我們這樣「左史記言、右史記事」的傳統,所以西方歷史的依存方式,是多樣的,但是卻是異於華夏的。史詩可能就是其方式之一。
綜合上邊兩條,我還想說的是,史詩,實際上是一種文化符號的象徵。這個名字,只是一種稱為,一種符號。而且這是西方文化的一種語言概括之概念,不能簡單的拿來套中國的東西。據我所知,當前中國的少數民族中,有史詩,諸如藏族的《格薩爾王》、蒙古族的《江格爾》等等,但是不是用漢語記載的,也就是說,這不屬於漢民族的文化範疇。從形式和內容上來看,都非常符合epic的所定義的概念。但是若是我們硬要較真,硬要拿epic這個概念來套我們的文本,那諸如史書中帝王本紀一類的東西,卻也是比較類似的,儘管篇幅上可能略短一些,但是還是很接近。
總的來所,我個人認為,這不是為什麽沒有的問題,而是,爲什麽非得要有?像我上邊扯這麼多無非就是為了說明文化的差異性,傳統的差異性。實際上,我覺得這種有與無,都是很正常的存在,事物和歷史的展現形式,並非是必須要無條件地跨越時空、跨越地域、跨越民族地統一起來,而是我們要承認並且理解它的多樣性與多元化的表現形式。 潛意識中如果有一種西方中心論的因素在作祟的話,那麼對於很多問題的提出,實際上就是一種作繭自縛,很難正確的認識它。因為漢語里沒有史詩這個稱謂。
以下答案是我瞎猜的結果。
大漢族肯定存在過許多史詩。這些史詩只有殘篇斷章被尚書詩經山海經之類記錄了下來。
但是可能商周時期就式微了。原因是文字的出現和成熟。從尚書開始,古老文獻成為歷史的依據,這些公文式的歷史嚴重缺乏浪漫感,從此歷史被越寫越嚴肅,再也沒可能出現荷馬那樣人神大戰、群妖橫行的浪漫主義奇幻歷史了。為啥沒有成篇章的史詩被記錄下來呢。答案可能與史詩與文字的成型的節奏點沒踩好有關。當商人發明文字,以及周人從商人那裡繼承文字時,文字還遠未臻成熟,歪七扭八像畫畫,一個字有N種寫法,用這種文字去記錄動輒幾千幾萬行的史詩,這是要逼死歷朝史官啊。他們光把自己國家的當代史刻到竹子上就已經要累吐血了啊。等到小篆和隸書出現,文字徹底成熟,炎黃時代的史詩早就徹底汩沒了。至於吉爾伽美什,楔形文字和史詩成熟的時間之比例,要比我們早一點,戳在泥版上的楔形文字,已經向表音文字過度,可以記錄後來的阿卡德語之類。但楔形文字在蘇美爾那會兒,一定有更加久遠的向畫畫一樣的文字祖先。所以當吉爾伽美什的事迹被人們傳唱之後不久,就能夠被成型、簡化的文字記錄下來。
與我們相反的是英格蘭,諾曼登陸之後,英語形成,這個時候拉丁字母已經熟的不能再熟了。所以英語也沒有自己的史詩。我覺得史詩的形成條件如下:1,在文字出現之前文明就已經形成,而且存活了一定的時間,有了波瀾壯闊的歷史,並靠口耳相傳的敘事詩記錄歷史。2,在文字歷史佔據主流地位,把敘事詩歷史完全取代之前,突然又有了成熟的、簡化的文字,人們用這文字把敘事詩記錄下來。這個時間窗口以整個文明周期的尺度來看,實在是非常之短。所以兩個條件同時達成,實在是很拼人品的小概率事件。比如荷馬史詩,按照這個觀點來看,形成的根本原因是青銅時代末期的大崩潰,海上民族大入侵事件。本來古希臘的邁錫尼文明十分發達,有自己的線性文字,武力十分強大,在愛琴海一通亂艹,形成了厚厚的歷史。結果遭到至今不明真相的大崩潰事件,希臘本土被一波打回黑暗時代,文字和貿易徹底消亡,這時候你大字不識,要想學歷史,沒有原始文獻給你看,只能讓游吟詩人當二道販子,聽他們添油加醋瞎逼逼,轉述邁錫尼時代的偉大英雄和戰爭。後來由於艾奧尼亞保存了希臘文明的火種,使得希臘本土文明得以復興,進入古風時代,並從腓尼基人那裡重新學會了文字,而此時腓尼基的字母表音文字已經相對成熟了,希臘人稍作改變便得以記錄游吟詩人口中的歷史。日耳曼史詩、蒙古史詩也是類似。另外,這裡面也有人為的因素。
我們看到的最終版本是五帝本紀,古老英雄的事迹被添油加醋篡改了上千年,又被儒家意識形態強行閹割了不知道多少(就是司馬遷乾的),和當初的史詩已經沒有半毛錢關係了。某閹在五帝本紀後面吐槽說:學者多稱五帝,尚矣。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傳。余嘗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教固殊焉,總之不離古文者近是。予觀春秋、國語,其發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顧弟弗深考,其所表見皆不虛。書缺有間矣,其軼乃時時見於他說。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余並論次,擇其言尤雅者,故著為本紀書首。
這一段說的委婉但很明確,直到史遷的時代,民間全國範圍內仍然有大量上古傳說留存,但風伯雨師人神大戰、獸身人面群妖作亂的故事,明顯不符合儒家不近鬼神的意識形態,都記下來怕教壞小盆友,所以被儒家的主流所揚棄。但司馬遷認為這些傳說也不全是扯淡,其中是有真實歷史的成分的,所以把鬼鬼神神的情節剝離出去,「擇其言尤雅者」選擇性保留。
干,你們多記一點會死啊。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神話版涿鹿戰役,儒家佔主流的兩千年里被當做異端邪說荒誕不經,到近代才被拼湊復原出來。本朝由於你懂的原因,再一次被壓制。舜、羿等人的傳說,現代研究也多認為是上古英雄史詩的遺存,然並卵,證據兩千年前就毀滅殆盡了。所以說,我們主流文化的民族性格真是自古以來的唯物主義,實在無趣的緊。所以,史詩是文明興衰更替的產物,一部史詩的背後,一個族群勃然興起,偉大的舊日帝國被毀滅,文明大踏步的倒退,世界陷入蒙昧,英雄的史詩在黑暗中誕生。對了,其實大漢族還真有一部史詩,就叫《黑暗傳》,只是並非上古遺存,而似是民間對神話的整理,編成歌謠。看來我們對史詩的需求也是天然的。《詩經●大雅》里就有。《生民》、《公劉》、《綿》、《皇矣》、《大明》。從文王遠祖一直寫到武王伐紂,再現了周王族的歷史。時間長,內容繁,有史實,有傳說,多歌頌,少詳敘,有形式,有美感。算是「史詩」。
剛好最近重新讀了荷馬,也問到自己這個問題,搜索了一下相關知識,還和朋友討論了一下。
朋友的回答很簡單,因為中國(漢民族)有史。吉爾伽美什大約是公元前2000年出現阿卡德版本,這個時期中國沒有什麼成體系文字考古學證據,暫認為漢民族那時還沒發展。荷馬的時代,通常認為是公元前8世紀。荷馬史詩的內容,一般認為是公元前11世紀到9世紀,此時漢民族處於周王朝。插個話題,上面有人反問,為什麼漢民族要有史詩?從世界範圍來看,史詩和民族密不可分。起源,傳統等等盡在一個民族的史詩當中。這是民族發展的普遍過程,富庶的兩河流域有史詩,環境惡劣的冰島也有史詩。那麼問題就回到了最初,為何漢民族沒有史詩,為何漢民族缺少這個過程?從史詩產生的條件來看,漢民族具備產生史詩的土壤。有詩歌這種藝術形式,詩三百。也有歷史的記載,孔子的春秋起於公元前722年,來源是魯史,那麼可以判斷周朝有史的記錄。現在問題變成了,史和詩,在漢民族這裡為什麼沒能長到一塊兒去?
搜索答案的時候,有一篇文章說到敘事的發展,將敘事分為了文學敘事,歷史敘事。史詩是一種文學敘事偏重的題材,而史記則不是,它是一種歷史敘事。漢民族的歷史敘事將神話歷史化。在不斷將神話歷史化的過程中,失去了其中的文學性,也就失去了能與詩聯繫在一起的浪漫性質。最後詩只能是詩,史只能是史。這是一個解釋,比較官方的。
又,三國,水滸,都是從民間說書藝人開始,最後整理成書,這證明漢民族不是沒有形成史詩的民間力量。漢朝時搜神記等書,證明漢民族也不是沒有一脈相承的神話傳說。那麼橫亘在周時期,阻止當時民間敘事長詩(假設有的話)落在紙本上成為定稿的是?
「子不語怪力亂神」
嗯,偉大的孔夫子做的比較偉大的一件事就是整理修訂過去的書籍,留下了符合自己愛好的,刪掉了不符合自己愛好的。
當然這是個略冷的笑話,不是真的說一切都是孔夫子的錯。而是說,在後來獨尊儒術的過程中,漢民族的文學發展方向就這麼走向了一條詩和史完全分開的道路。
西方可以因荷馬而後出現浮士德,而走上另外一條道路的漢民族,儘管後來出現了《長恨歌》這種敘事詩,卻已註定了不會是主流,沒有可能發展到史詩的那種高度。
西方人沒有記史的傳統,歷史以前都是通過史詩來了解的,中國自古對記史十分重視,無論官修歷史還是民間修史都完整而豐富,況且中國詩歌藝術雖然成就很高,但是有一個最高境界或者追求:詩言志,為什麼要用詩來記史?
首先說說我個人的理解,所謂史詩,包含了歷史與詩歌雙重含義。
中國人對於修史有著西方遠遠不能比擬的嚴肅。
至於詩歌,華夏古今流傳下來的詩詞又豈止是西方蠻夷能媲美?倘若非得說敘述歷史的詩歌,那麼可以參考《詩經》。大雅.皇矣皇矣上帝,臨下有赫。監觀四方,求民之莫。維此二國,其政不獲。維彼四國,爰究爰度。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顧,此維與宅。
作之屏之,其菑其翳。修之平之,其灌其栵。啟之辟之,其檉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帝遷明德,串夷載路。天立厥配,受命既固。
帝省其山,柞棫斯拔,松柏斯兌。帝作邦作對,自大伯王季。維此王季,因心則友。則友其兄,則篤其慶,載錫之光。受祿無喪,奄有四方。
維此王季,帝度其心。貊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類,克長克君。王此大邦,克順克比。比於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於孫子。
帝謂文王:無然畔援,無然歆羨,誕先登於岸。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按徂旅。以篤於周祜,以對於天下。
依其在京,侵自阮疆。陟我高岡,無矢我陵。我陵我阿,無飲我泉,我泉我池。度其鮮原,居岐之陽,在渭之將。萬邦之方,下民之王。
帝謂文王: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不長夏以革。不識不知,順帝之則。帝謂文王:訽爾仇方,同爾弟兄。以爾鉤援,與爾臨沖,以伐崇墉。
臨沖閑閑,崇墉言言。執訊連連,攸馘安安。是類是禡,是致是附,四方以無侮。臨沖茀茀,崇墉仡仡。是伐是肆,是絕是忽。四方以無拂。
詩經·小雅·出車我出我車,於彼牧矣。自天子所,謂我來矣。
召彼僕夫,謂之載矣。王事多難,維其棘矣。
我出我車,於彼郊矣。設此旐矣,建彼旄矣。
彼旟旐斯,胡不旆旆。憂心悄悄,僕夫況瘁。
王命南仲,往城於方。出車彭彭,旗旐央央。
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於襄。
昔我往矣,黍稷方華。今我來思,雨雪載塗。
王事多難,不遑啟居。豈不懷歸,畏此簡書。
喓喓草蟲,趯趯阜螽。未見君子,憂心忡忡。
既見君子,我心則降。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執訊獲丑,薄言還歸。赫赫南仲,玁狁於夷。
黃鳥交交黃鳥,止於棘。誰從穆公?子車奄息。維此奄息,百夫之特。
臨其穴,惴惴其栗。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交交黃鳥,止於桑。誰從穆公?子車仲行。維此仲行,百夫之防。臨其穴,惴惴其栗。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交交黃鳥,止於楚。誰從穆公?子車針虎。維此針虎,百夫之御。臨其穴,惴惴其栗。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同理,中國為什麼沒有哈里發?中國最高統治者為什麼不是天皇?荷馬史詩這一類的,最初其實都是民間藝人的口述,群體智慧,然後到了一定程度模式內容就大致固定了,出現完整文本大致是在這個時間段。而正統的歷史記載,我們一直有修史傳統,並不需要靠詩這一題材來記載流傳。民間話本之類的,也有很多以文學手段演繹歷史的,這跟史詩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很像
漢族史詩不發達是因為漢民族史官制度高度健全,歷史有系統的書面記載,史詩失去了作用。——來自正在複習的文獻學概要第48頁。漢族沒有流傳下來的長篇史詩,可是我國少數民族有啊。比如藏族史詩《薩爾王傳》,蒙古族《江格爾》,柯爾克孜族史詩《瑪納斯》。
難道史書不是比史詩更先進的存在?
這個問題劉禾在《語際書寫——現代思想史寫作批判綱要》第六章已有回答:民族國家文學不僅為現代文學史的寫作打上了自己的戳記,而且還滲透了古典文學研究各個領域,以文類為例,當古典文學作品被劃入"詩歌"、"小說"、"戲劇"、"散文"這些現代西方文學史的範疇時,漢語的寫作和閱讀實踐就已經被"國有化"或"現代化"了。而與之相對的較"私人化"的文類,如古典文論中歸納的誄、碑、銘、箴等等,則被排除在民族國家文學的大意義圈之外,受到冷落或輕視。反過來,關於中國為什麼沒有史詩這一類的偽命題,卻經常有人大做文章。這倒也不奇怪,因為民族國家文學本來就是西方的文化霸權在漢語寫作中的某種曲折的體現。
中國沒有史詩的原因在於中國的歷史書寫跟中國文學的發展幾乎是同步的。《詩經》問世的年代,各國已經有了很豐富的歷史記錄,孔子自己也編輯了《春秋》。詩史分離得那麼早,史詩存在的意義在哪裡呢?
漢族有史詩,且自古有之,而且正在漸漸失傳。
如果所謂史詩就是敘述英雄傳說和重大歷史事件的長篇敘事韻文,很多鼓詞、彈詞、評唱、曲藝、快板、民謠、順口溜應該都可以視作史詩,例如:
溫州鼓詞《封神傳》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kxNTMyMjQ4.html?f=17471814
這些文本被忽視的原因,我覺得可能是由於中西對於」詩「的概念有所差別,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韻文,從沒有被視作為」詩「,所以也就沒有被當做」史詩「。但若從淵源上考慮,這些產生於民間的長篇敘事文本,各方面都與《伊利亞特》很相似,本來就應該看做史詩,而所謂《黑暗傳》的發現,根本就是大驚小怪。中國為什麼沒有史詩這個問題,跟詩經·大雅有直接關係,因為最被學者們懷疑為史詩的就是其中的生民、文王、緜、皇矣、公劉等幾篇。所以直接給你推薦兩個參考書吧,你自己去讀書就行。一是《儀式與歌詩:詩經大雅研究》第二章,這是近幾年較新的成果,首師大趙敏俐的學生寫的,思路挺有意思,大體上解決了這個疑難。二是廖群先生的《詩經與中國文化》第二章第三節,書出得早一點。
有沒有?沒有。為什麼?在文類學中這叫做缺類研究。缺類研究是探討某一文類在某一或某些國家一度存在或盛行,而在其他國家沒有出現的現象,即一些國家的某些文學體裁和樣式在另一些國家沒有直接對應的形式,對其原因進行探究。這種缺類現象同民族的生存方式、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建構息息相關。為什麼中國沒有像古希臘、印度那樣恢弘的史詩?下面搬運一下朱光潛的觀點:
1.中國哲學思想的平易和宗教情感的淺薄。
2.西方民族生性好動,其理想人物是征戰英雄,漢民族個性好靜,理想人物是聖人。
3.西方文學以史詩悲劇見長,中國文學以抒情詩見長。
4.中國民族心理不認同詩體長篇敘事,因為韻文在敘述情節方面比不上散文。
陳寅恪先生說中國有史詩,那就是《再生緣》。郭沫若將之與《紅樓夢》稱為「南緣北夢」。《再生緣》的內容我不贅述,大家可以百度。
沒有,因為我們識字早
沒有,我正在研究,我們中國民間文學概論老師就叫我們圍繞這個話題寫一篇2000字以上的論文作為我們的平時課堂作業,等我哪天把論文寫出來了,心情變好了就來補充這個問題233333333(不過一般論文不能亂髮出來,雖然這只是個課堂作業)
還有,其他那些回答裡面連史詩的概念都沒搞清楚的人就不要亂答了!!不要想當然的以為史詩是怎麼樣的就是什麼樣的,雖然我也沒背出史詩的概念,但是經過老師上課的講解還是能對它有個宏觀的理解的。
其實我懷疑題主應該也是中文系的,提出這個問題也許也是為了寫論文確立一個自己沒發現的立意
一個剛剛跑完800米長跑來碼字的身殘志堅的妹子寫
現在在湖北神農架發現了漢族史詩,總共10萬多字,以戰爭、氏族朝代更替為主線。
「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點在於漢民族過早地確立了以高度理性、智性為基軸的文明,因而也過早地結束了「信仰的文學時代」。而史詩得以形成和流傳的一個最基本的心理條件是整個民族要從史詩中找到崇拜和信仰的對象,把神話階段對神的信仰轉移到對英雄的信仰與崇拜上,並以此作為整個民族精神的凝聚力。漢民族的儒家思想占統治地位後,原始信仰便不能再進一步發展並趨於系統化和文藝化。」
——王向遠《東方文學史通論》【正好複習到這裡,貼一段老師的解釋。推薦閱讀:
※海子所說「我來這世上,只為一首詩」中的「一首詩」是他的哪首詩?
※說一說你聽過的最冷門的詩?
※有哪些寫男的被女的拋棄的詩詞?
※詩經中有哪些浪漫但不是耳熟能詳的詩句?
※如果你是戴望舒《雨巷》中的姑娘,當你看到打著油紙傘的戴望舒後,你會寫一首怎樣的詩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