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專業生有哪些常見的缺陷和不足?
外語專業真的是兩級分化,特別是英語專業。
答主本科是某二本學校,從大一剛入學老師就說一定要過英語專四!答主廢了九牛二虎之力考了一個70+。當答主一本正經地跟導員說,「導員,我沒發揮好,只考了不到75分」的時候,導員卻回到「70+就知足吧,你再看一看那些沒通過的人。」
答主一臉懵逼。老娘辛辛苦苦自學了兩年(注意,是自學!答主在大學一路逃課,逃課的時間全都泡圖書館和自習室了!因為指望老師教的是不可能過專四的!)老娘還希望專四能考個80+,真是白天不懂夜的黑!
後來這個70+的故事還成了畢業聚會上的一個梗。導員在畢業聚會的餐桌上還說到「xxx,你專四考了70+還是不知足,你太不知足了……」
全場爆笑。
當年考專四的時候,我們英語專業全年級的及格率是47%據說還成了歷史最高紀錄……難道我們的最低紀錄是1%嗎?專八就更不用說了,每班通過人數是個位數。
最後大部分同學沒有做英語相關的工作。或者只是做少兒英語的老師還有銷售之類的……並不是鄙視這個職業……二外,更不用提了,二外老師上了三四個學期才講完了《新大學法語》第一冊……
後來考上了帝都某高校的研究生,答主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因為大學時的二外法語成了專業,答主曾經讀過一些法語專業的本科課程。
在這個強者越強,弱者愈弱的時代里,可怕的不是強手,而是強強聯手!
這些本科同學們,法語和英語畢業之後基本上都拿到了專八,沒有同學不通過法語專八的。他們有一些人除了英語和法語以外還輔修第二專業。
這些同學是法語零基礎,本身就是高分錄取的,再加上老師教得好,有教學相長的環境,所以他們才能取得很大的進步。有的畢業進了外交部,有的上美國或者是法國留學,有的在國家級單位工作。
而我們,僅僅是一萬多的單詞,就背了三年,更別提深入學習語言學、翻譯學和英美文學了,而且中文功底都很差。
私以為,作為一個普通外語專業的學生,把所學語言的辭彙和語法熟練掌握,能活學活用,口語和聽力不錯,這僅僅是第一步……
還需要中文功底好,如果是翻譯方向還要具備基本的口筆譯知識。如果中文功底差,有的時候偶搞不明白你在說神馬在翻譯神馬∑(OoO)?納尼?
建議最好把二外學好,有學有餘力的情況下甚至可以學三外四外。就英語專業而言,因為我們從小到大都是在不自覺的情況下由老師看著學了十多年的英語,當你突然又學習一門新語言的時候,你會看到語言跟一外-英語有什麼樣的異同之處。同時,一些難以理解的語言學理論(比如二語習得、普遍語法、語義學、句法學,甚至於索緒爾對語言的看法等等),會變得不是那麼抽象難理解了--因為我們在學習二外的過程中,會漸漸體會到他們的理論。
外語專業的學生還有一個缺陷,就是只是去學「外國語言」而沒有去學「外國語文」。結果呢,語言沒有學好--單詞習語和語法出錯,語文--也沒有學好。我們沒有把英美文學當成需要去鑒賞的語文學習。很少有人會去背那些文學家寫的精美散文,優美的詩歌,很少有人能靜下心來去看大部頭的書。漢語太差。
你以為你外語達到母語水平了,專八過了,能當個高翻了,然而一個中文簡單句都寫不通順,帶個小從句直接都不會轉中文。。這樣的人太多了,整得一個團隊都沒法正常開展工作。
所以除非不接觸中文,完全在外文環境下幹活,否則還是要提高提高中文的姿勢水平。===============
某些自認為漢語不錯的外語專業同學,不用覺得不爽。
第一,我從來沒說過所有人都這樣,事實上985、211的普遍還不錯,畢竟語文太挫他也上不了好大學。但你得算算全國有多少學外語的,那些個好學校才佔多少?等到人才進入市場,除去根本不幹本行的,其餘頂尖學子再被政府機關、金融機構總部(中外資銀行總部也是搶人大戶)、世界五百強(它們輕易也不能保證搶得到985211)瓜分瓜分。剩下的再有外語中文都不錯的,工作能力也還湊合的,那可真是鳳毛麟角,屬於企業搶到了就不能撒手的。
第二,如果你漢語真的很好,那應該覺得高興,因為在廣大外語專業學生中,你就是那上層的一撮人才了。事實就是,全國外語院校專業那麼多,外語人才永遠短缺(象牙塔里的各位不信翻翻招聘網站)。不管應聘者手裡捏著幾個證、從哪裡留洋回來,都不能保證他能翻譯出漂(zheng)亮(chang)的中文文案(所以很多企業乾脆開始招有六級證的其他專業學生,儘管這個崗位基本上是個純翻譯類崗位)。明明有人卻不能上崗,明明是普通的崗位卻招不到人,這是廣大企業和HR心中永遠的痛。絕大部分外語專業學生都有一個感覺:自己什麼都不會,又什麼都會。
什麼意思?
四年專業的學習並沒有讓我們真正習得一門技能!
我本科是英文專業,專業成績還不錯,至少從gpa看上去是這樣。但是,我從來沒覺得我真正掌握了英語這一門技能。反而讀得越多,越發現一門語言的博大精深,至少在四年內我沒辦法掌握它。
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不可忽略的事實:外語專業的學生畢業以後很少從事對口的工作。
為什呢?
因為,相比起其他專業來說,外語專業學生的對口工作太少了!
我能想得到的外語專業的學生的對口工作就是翻譯了。但是,只有極少量外語專業學生會從事翻譯工作。首先,這工作對外語的要求比較高,一般水平的不一定能幹。其次,提到翻譯,大家就想到同傳。同傳的光芒太盛了導致並沒有多少人去做一個不是那麼光芒萬丈得翻譯,特別是筆譯。至少我們班我知道的畢業以後去干翻譯的就一個,而且還是筆譯。
那麼,其他的外語專業的學生到哪去了?
他們去了其他各種各樣的公司。那些打著幌子說需要畢業生有一定外語基礎的人。而事實上呢?我想這些公司需要他們真正發揮自己專業能力的機會實在太少了。要不就是瞎鬧!讓我的親愛的同學們給翻譯個文案,翻譯個標語。但是,外語專業不是個個都是高翻啊!那外語專業學生除了這種被逼上梁山的時候,其他大部分時間在幹嘛呢?他們在乾和其他專業的學生的無差別的工作。這個時候,外語專業學生的缺陷和不足就暴露出來了。刨去外語這一個技能,在專業知識的儲備上,如果是做市場,他們干不過學市場營銷的。做外貿,又干不過學貿易的。凡此等等,所以外語專業的學生有很多暴露自己缺陷和不足的機會。所以,外語專業的學生很容易就出現跟其他專業學生相比,知識積累不足的情況。因為我們儲存的知識在工作崗位上幾乎用不上!
這也是我讀研的時候換專業的原因。
我後來出國讀研的時候選擇了公共關係這個專業,屬於新聞傳播方向。
在美國讀研的時候,我又接著發現了另一個外語專業的學生的缺陷和不足。那就是,外語專業的學生有自己的專業思維。太過糾結於一個語法是不是用對了,一個單詞是否讀對了,反而影響了自己運用這門語言的正常發揮。
就拿我自己來說,在美國期間,我的口語交流並不如我們班另一個同班的中國人。因為我在說一個句子前,會在自己的心裡考慮很久很久。這嚴重地影響了我的正常交流。我從一個上課很積極與老師互動的人,變成了一個在課上很沉默的人。這種感覺非常不好受。讀研的第二年,我刻意改變了自己的這種思維習慣,情況稍微好了一點點。然而,什麼時候這種情況完全好了呢?
現在!因為我現在的老闆是美國人。我每天跟他說的英文,比我當初在美國留學的時候說的還要多!一開始每天我也還是要考慮再考慮才跟我老闆說工作。後來我發現,組裡的小夥伴們並沒有像我一樣在意自己的發音和語法。老闆也不在意。大家的工作很流暢,並沒有受到影響。我反而輕鬆了。開始慢慢放開自己,放鬆警惕。幾個月以後,我已經很自如了。而且,已經慢慢忘記了之前那種需要考慮再三才能開口說話的感覺。
最後,不太清楚題主問這個問題的原因是什麼?
如果是中學生在考慮要不要在大學裡選擇外語專業。那麼我的建議是,喜歡就選,想做翻譯也可以選。但是,同時要注意其他方面知識的積累和實踐經驗的積累。
如果是外語專業學生在讀學生,既然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估計也是發現了自己的問題。那麼,趕緊去找一份實習吧!實習就像是職業生涯正式開始前的小測驗。你會得到這個真實的世界給你的反饋。 如果還有想不明白的問題,那就接著再做一份實習。俗話說得好,這個世界上沒有一份實習不能解決的困惑,如果有,那就兩份。
以上。
目前本科英語在讀,坐標在某英語為強勢專業的末流211。上面一些答主已經提了外語專業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就說說自己對個別英語專業同學小小的看法,不代表大部分英語專業的學生。
首先就是入學的時候大家的語言能力良莠不齊,雖然我專業高考錄取的時候對英語成績都有所要求,但是分數畢竟沒有拔得太高,有的人擦線錄取,有的人以接近滿分的成績被錄取,但是這種分數也不能完全代表大家的英語水平。就我看來,那些入學後表現較好的同學,大多數是很早就開始接觸英語國家的文化,並且日常生活中也接觸英語較多的人,這些同學不但英語思維更活躍,表達也更加流暢,他們後期學習起來,可以在比我們這些較少接觸英語的人更快且更高效。比較殘酷的事實就是,學語言是需要天賦的,也是需要積累的。
很多外語學習者,當然包括我自己,有時候都會遇到這樣一種困境:明明輸入很多,卻難以輸出。掌握課本上的知識,甚至熟讀很多外語原著後,還是難以合適地用外語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姑且算是一個學業上遇到的瓶頸吧。但是很多人直到真正要吃外語這碗飯的時候,還沒有客服這個問題。
還有一點就是,我們專業的人往往認為,自己的專業成績就算不是特別好,放在別的專業也能勝過大多數人。我一開始也抱過這種想法,但是在我連續兩學期選了英語相關的公共課的時候,感到這種想法深深的幼稚。暫且不論選這門課程的非英語專業者都是對英語有較大興趣的人甚至英語乾脆就很好的人。一開始上課的時候,我就發現大家表達的水平已經超過了我們專業很多同學,甚至放在我們專業里還能排在前列。在最後期末考核的時候,大家的表現都非常專業以及精彩,這讓本來抱著自己能輕鬆嶄露頭角想法的我感到十分羞愧。
最後,我們專業的許多人並不明白,將英語作為大學專業來學習,和以往的初等中等教育的英語學習有什麼不同。許多人認為要會翻譯,會寫完形填空,甚至會背單詞就可以。到了課堂發言的時候,很少有人活躍,被老師點名回答之後,也很難說出一個完整的句子,寫文章更是還不如高中的三段式作文,充滿了幼稚的簡單句和中國式的英語表達。
當然,我周圍還是有很多學霸非常努力地學習,並且聽說讀寫樣樣精通,也掌握一些除了英語之外的實用技能。但是對於我,以及所有和我一樣起點不高,又不能掌握英語學習方法,不了解英語學習背景的人,這註定是一條很難走的路。都說語言是工具,其實對於有的人來說是這麼回事,對於有些人來說則不是。那麼我們分開談。
說白了,把語言當工具就是追求語言的應用實踐,就是提升自己在語言相關領域的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可是,對於打算把語言當工具依靠語言技能吃飯的同學來講,很多人口口聲聲說語言是工具,卻沒有真把它當作工具來掌握。這裡面的誤區是,把語言知識紮實和業務水平高超混為一談(當然兩者之間是有關聯的,不能割裂開來)。等到大學四年讀完,很多學生語言功底確實好,考各種考試也得心應手,但是相當缺乏實際工作相關的業務能力,比如說翻譯、專業辭彙、外語的聽說實戰等等。從本質上沒有掌握好語言這一門工具,不能用語言實際工作,創造價值。
這一點上有一個例子,就是川外成都學院的法語系。本來川外成都學院是個公私合辦的三本,牌子並不硬,可以說各個方面算不上光鮮,但是這所學校法語系的學生就業形勢很好,用人單位很願意要。這是為什麼呢?這個系在大二對學生進行分流,選取成績合格的大部分學生組建工程法語班,利用兩年的時間連貫系統的向學生教授工程領域需要的法語知識,如機械設備工作原理,建築施工概況等。學生畢業以後,簡單適應,就可以上崗工作。語法掌握的再紮實,口音再正,如果到了實戰環境,看見螺母、螺扣、鉚釘口不能言,看見外文圖紙不知所云,真的可以說自己能用好語言這門工具嗎?
當然還有把語言當做文化等等抽象概念來認識的同學,比如說有志於文學、語言學研究的同學,有志於讀研讀博的同學。對於他們來說,有一個知識體系建構的問題。現在很多學校的學生培養很混亂,既不甘心踏實培養應用人才(比如川外,一臉傲嬌:才不呢,我們的學生要搞文學的),又要照顧到就業率,結果往往是課程設置混亂,兩頭不討好。在文學文化的教學上,因為時間有限,各有側重,不能教給學生完整全面的知識體系,好好的文學文化課程,變成了填鴨大會。
這種填鴨的方法和死記硬背的狀態是很可怕的。久而久之會讓人喪失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諸位想想,也許你學過文學史,知道英美文學有哪些大牛,但是你掌握文本分析的能力了嗎?熟悉各家各派的文學理論嗎?這些理論是如何創造產生的,彼此關係如何?你能夠獨立思考判斷,對它們提出批評嗎?如果進行批評,又需要遵循怎樣的範式和規則?
我是學法語的,就我的觀察來看,很多人踏踏實實上課,扎紮實實學語言,到最後大四要寫畢業論文了,連獨立選題的能力都沒有,不知道自己對什麼感興趣。更不要說材料的搜集和分析,獨立的見解和觀點。最後明明往文化文學領域培養的,應該具有人文素養、廣闊視野、學術能力的學生,變成了木頭人,變成了復讀機,人云亦云、不知所云。
我覺得後一點問題,是普遍存在於外語專業學生中的,當然前一點對於為就業而學的同學來講也相當普遍。
以上。瀉藥。
人肉背景:上外畢業,發配過外派,做過大大小小無數口譯筆譯,手裡帶著各學習級別的西語學生。此去經年,入西班牙語坑萬劫不復長相廝守!
孤鄙見,緣何辭彙語法無敵學霸 VS 能夠正正經經實戰做一場翻譯或日常用西語工作 始終有著牛郎織女的銀河距離。
學語言的時候我最害怕的三大場景:
- 造句。以前現西有一part叫做Léxico,說白了就是關鍵詞/高頻詞用法講解,每每這一萬眾矚目的環節,老師往往亂cue點人造句,年輕時候我就知道頻繁躺著中槍是什麼滋味。那時候愛臉面,基本功在這兒,辭彙語法差不了太遠,大不了我用簡單句,蹦動詞原形。麻煩的是枯竭的想像力和缺憾的場景式幻想,如果每天都是些「太陽當空照,我去上學校」的超短句辭藻,想必老師會懷著韓梅梅式「Fine thank you」的微笑,同學會朝你投來「你也不過如此」的秋波,哦不,他也在緊張著什麼時候輪到他躺槍。老師錘木魚嘟嘟嘟講解是語言的「輸入」,學生頭懸樑錐刺股一本辭彙一本語法厚厚筆記乃是「內化」,然,「輸出」卻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兒。
- 口試。我經常分享兩個應試技術叫做(注意僅適用於應試),第一招,準備五個口試高頻題,注意專題的錯開和互補性,然後無論是什麼命題的口試,只要不是牛頭對馬嘴那就都往上套;第二招,背幾個冗長且沒什麼大意義的關聯片語,翻成英文基本就是in consequence,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ly...老師說了,開口總比空白強。以前考試用的是磁帶錄製,那圓圈滾啊轉的,滾的全是腦門上的汗珠和一顆本身就不怎麼經得起折騰的小心臟。我記得很清楚,是西語專四還是專八的時候在手心裡揉壞的五張紙,結果出了個所謂「超出考綱」的怪題,於是拼拼湊湊五篇文章整成了一篇違和的口試文。在這一點上,口若懸河的拉美人絕技勝人一籌。
- 歪果仁上口語課。"Como te llamas?",我叫不緊張。再美麗嬌艷的外國花,眼神對上的那一刻總還是有點發顫的吧,就是心裡沒底。老外喜歡主題式討論,備課筆記也相當簡單,格子大開本,123輪流討論完了若干年後連外教叫什麼名字也不知道。
實際靠語言工作或者日常做一場翻譯又要抖三抖的六大場景:
- 碰到行業縱向深究:前期我通常會準備長長的辭彙表突擊補習。但是遇到船速幾節水面光伏的技術藍圖也是不免暈菜,所幸的是工程師之間往往有心電感應,甚至都不用英語,一個簡寫或者一個手勢,也就他懂你懂只有我不懂了。
- 關於人生價值觀、宗教理念、文化背景的深入討論:到現在每天說的不是西語就是西語的階段,可以說每一個和生活還算相關的topic都可以侃他幾個來回,實在不行,一句Seriously?或者Wau, I did not know that...tell me more踢回皮球,已然是個social queen。但是所謂靈魂更進一步的探討,不免詞窮。是本身中文儲備不足閱歷不夠,下次我去回答,沒文化,有多可怕。
- 老外的冷笑話和小黃知識永遠get不到位不全面:西人或者拉美人的笑點總結下來通常要比我們低那麼一點。所以看Broke Girls如果沒有強大擁有各類脫口秀背景的字幕團隊,估計我也是和Han一樣是船上最後一個笑的小豬羅,根本跟不上明快的cupcake節奏。在彈藥充盈的黃+冷的詞庫面前,當初畢業論文「委婉語」應該能寫的更漂亮的。
- 需具備快速識別並融入各口音的武功秘笈:智利的gaichai,墨西哥的dale,還有各種西式拉式自認為fashion無比的英語發音,容我緩緩……那年學校派來的鮮肉外教們,也並不能覆蓋全部口音啊,咋整……當初選了個不是那麼偏的小語種必然導致方言們百花齊放,但認為,可以發現他們互相之間的區別已經是很牛氣的了吧。自我安慰腦補中……
- Con call。你們有沒有覺得,電話會議或者視頻培訓,總是覺得聽著疏遠,聽著生分,做筆記或者翻譯起來效果得打個好幾折,90%off,666。而且一不留神,心志去了昨晚的電視劇一次,再回來時已是物是人非,這時候應該用到WX對話框最常用的遮臉表情!
- 沒有為什麼,文科生尤其是碰到大的長的數字,翻起來總是心累。
綜上,學語言時的三大障礙演變成了就業後的六大囧境,翻個倍而已。
無論是外語院校畢業的官方大神還是自學成才的閑雲學霸,語法疏通無障礙,辭彙量似紅寶石般底蘊深厚,卻總還是感覺有了那麼一丟丟或者大塊塊的「瓶頸」。甚至,我曾經流放拉美半年,非常主動利用一切機會去鍛煉所謂的場景式口語,榮耀歸來後碰到正規場合心裡的那一下「心虛」也還是儲備不足和經驗欠缺的表現。
好在現在的工作環境已經修鍊到電話會議任何時刻都可以迅速回神跟上大部隊的美好節奏,一張口即言之有物無物且可以言言其它的階段了,所以重中之重的癥結還是在語言環境。沒有環境的創造環境也要折騰,關於創造環境另開專題開黑。
還是那句陳詞濫調:踩進語言的坑即與之生死共舞,請開始你的表演。
小廣告時間~更多好玩詳盡的西語乾貨,煩請猛勾搭老闆娘哦~
微博/微信公眾號:上外星星西語老闆娘 tb小店:星星老闆娘英西翻譯工作室
普通個案,從應用的角度說一下(畢竟我還沒到真正的研究水平):
1. 容易被語言圈死,四年學下來你會不經意發現自己除了語言啥也不會,讓你翻譯個東西尤其是專業性上的東西,會發現自己只有「兩個不懂」,這也不懂,那也不懂。2. 應用是真的不夠,一個假期要是不說英語,回校就變啞巴,尤其是面對外教的時候。3. 總以為單純的背單詞會提高英語水平,但大多數時候一邊背一邊忘,越背越傷心。
4. 有時候,發現自己連非語言專業的人都不如。人家用語言來拓展技能,開闊視野,我卻在語言的深坑裡苦苦掙扎而不得解。按照慣例給出相應自以為是的解決方案:
1. 多讀書多看報,關注國家大事,不怕自己瞎操心(對翻譯專業有點用),要知道翻譯專業差不多就是一個小百科全書(非技術方面)。每天發生的大事,每天更新的術語,想想就頭疼。2. 學點其他,有點把語言當工具的味道,可是,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包括很大一部分語言專業)它就是工具,謀生吃飯的工具。但大多數人都有的工具,你就不佔有優勢,唯一的辦法就是你比別人的工具多而且又專又多。學校給你的只是環境還有一些門路,至於怎麼走還得靠你自己。3. 一直信奉一個想法,作為一個語言類專業的孩子尤其是外國語語言專業,每天接觸的外語應該比本族語多一點。不是不愛國,也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只有浸泡在語境里,語言才能真的活著。可惜由於種種,我沒有做到。4. 敢說,也不去羨慕別人會說。說多了都是淚,含著淚也要說。死了都要說,不淋漓盡致不夠痛快。。就像小時候學說話一樣,不局限於語法,發音,單詞種種。越學越多的時候,自然而然就像大人一樣能表達清楚,會多種表達了。(不會說也不要打我)聲明:我不是翻譯專業,私信問我MTI怎麼考,我也不知道啊,只是我朋友有考的,我倆交流了一點兒而已。至於我為啥不考,因為我懶啊。想到了祝彥先生在王京平老師的《德語語言學教程》序言中的一段話:「人民共和國成立不久,外文系改名外語系,一字之易,突出了偏狹的外語工具觀。自此,知識灌輸和技能操練成了外語教學的首要任務。把外語作為工具,則工具的使用者也往往成為某些外在力量的工具。幾十年來,我國外語院系培養出了大量有用之才,其中不乏優秀的翻譯工作者,但學者型人才過少,不成比例,且多為單向型,與「學貫中西、博古通今」的大師境界相距甚遠。」我覺得當代外語專業學生最大的不足在於,認為自己只是學語言的,或者說,認為學語言就是學單詞學語法。我認為外語專業真的應該是文學專業,最終目的是讓這個學生有能力像用母語欣賞唐詩宋詞解讀魯迅一樣欣賞外國文學。即便只是學語言,那也應該學習語言的然且所以然。一個德語專業學生不能只知道在家是zu Hause,還要知道為什麼這裡要有詞尾,不能只知道陽弱詞尾怎麼加,還要知道為什麼會有陽弱,不能只知道Obst在這裡是長音,還要知道為什麼明明母音後頭三個輔音還要髮長音。如果對相應語種創造的文學和關於該語種的起碼的語言學知識都沒有,你還不如去市場上報個語言班,一兩年一樣可以把語言技能學得不錯,何必花人生那麼寶貴的四年呢
馬雲 阿里巴巴創始人兼董事局主席 ,英語專業
俞敏洪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 英語專業
芮成鋼 英語專業
某個不能說的人 英語專業
....
對於90%的英專學生來說,英語真的只是工具,既然是工具,那麼它和C++,Python沒有什麼區別,你學了語法學了單詞就要開始了解底層結構(怎麼寫),輸出邏輯(怎麼說),如此而已。
然而,大部分英專出身的學生,考了專四專八,口語依舊爛的不行,這是通病。事實上你到了工作中,除了專業筆譯的崗位,其他與英語能力掛鉤的職業都是口語第一,文法第二,連交流都學不好,怎麼和人家國外回來的名校畢業生競爭?馬雲從初一開始就在杭州西湖找外國人搭訕練口語了,而現在的英專學生除了外教,基本就沒和外國人說過話。
英專的綜合能力和情商普遍都高,馬雲說他不懂技術但知道怎麼駕馭高智商的IT人才。如果把英語視作工具,那麼你必須有一兩個更厲害的東西傍身,你的EQ,你的沉著冷靜,你的二外,或者你的其他技能,我就見過英專學生考CFA然後轉金融,考CPA,ACCA的也有。
不要覺得你自己是學語言的就只能做外語外貿的生意,也不要妄自菲薄,萬金油有萬金油的好處,如果你一早就想明白了英語對你的意義,是全身心投入並且能夠以此為生,還是藉由英語能力轉入其他行業,那麼提早規劃,成功並非那麼遙不可及。
共勉
(再有感)各位,英語專業≠只有翻譯,翻譯考研≠只有MTI。英語專業還有語言學,英美文學,英語國家研究,英美文論,翻譯學,等等等等的學碩。一上來就說「翻譯...」,這就太狹義了吧。
(閱他人回答有感)1.英語專業算不算專業?有沒有專業技能?當然算,當然有。為什麼不算專業?而且英語專業還需要發展的地方還有很多,需要英語人才。比如說語言學,很多人都說語言學研究現在是英美的天下,是啊,難不成中國人就一點語言學研究不搞了么?韓禮德還跟羅常培學過呢。英語專業那麼多方向學好了的話肯定是有一定專業知識的,不要把什麼都不學什麼都不會的挑出來,然後指著這幫人說「英語專業不算個專業,這幫人什麼專業知識都沒有。」他們不學不怪他們自己怪英語專業不行?
2. 英語專業學生英語水平。總體來說肯定是比非英語專業要高一點的。我們學校全校都考英語專八,小語種的也可以報,但是出來的結果呢?我們學校英語專業雖然不是全國第一第二,但是專八通過的還是佔大多數的,不通過在少數。非英語專業的通過的佔少數,不通過的在大多數。再說雅思等考試,雅思考試考的是什麼?考語用學了么?考英美文學了么?還是考口譯了?都沒考吧,那所有參加考試的學生其實是平等的,大學裡面的英語專業也沒有「雅思考試」這個方向,英語專業的無非接觸英語更多而已(還得分人),不過我同學考雅思都還算考的不錯。至於還有那些考雅思考不夠分,別說BBC,聽VOA都費勁的,別怪英語專業,怪他自己。(劃重點)(劃重點)英語專業不是來教你考試得高分的!考高分的也不代表搞得了英語學術。
3.全國開設英語專業的大學有多少?我估計英語應該是開設最廣泛的專業之一了吧,所以有那麼多人都可以說「我是英語專業的」,上至清華北大各985,下至哪裡我就不說了,從一個天一個地挑出來倆比合適么?然後指著什麼都不會的罵「英語專業什麼玩意啊!」躺槍一片踏實好好學的。
4.英語專業招誰惹誰了(攤手)?自己考進來然後不好好學的啊。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高中階段對於英語專業就不了解,不知道大學英語學什麼,以為也是高中那樣上課大家讀課文,做卷子,背單詞,結果進來以後老師講的都是文學,語言學...不少學生又要準備雅思托福,上課老師講的那堆又對於這類考試沒什麼幫助,就不打算聽了。最後本科一畢業出國學別的專業去了,自己美滋滋,嘴裡還說著「大學四年啥也沒學到」。哎。
英語專業,容易出現的不足就是學4年一點專業知識都沒學到。
英語專業想要混的話很好混,誰還不會說倆單詞,考試之前突擊下,或者找個學習好的坐一塊,只要不是寫的太離譜,60分還是可以的。但是放心,考完瞬間忘。
就拿英語專業這幾個方向來說,語言學,文學,跨文化,商英等,抓出來一個學英語的本科生問他「語用學裡面你都知道哪些理論啊?」 「韓禮德提出了什麼?」 我本身是學英語語言文學的,雖然大學一般吧,但是周圍好學生也不少,真說得頭頭是道的也沒幾個。再比如說你問「簡述下transcendentalism,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不複習的話要想答得全面還挺難。
雖然專業知識學的差,但是不少學生考試能力還是可以的,雅思托福什麼的也能考個不錯的分。英語考試能力不差,不過專業知識一般。
我是武漢外校的,很多同學本科在外語專業,淺薄的說幾點。
1.兩極分化大,不是頂尖高手沒優勢。牛逼如某同學,高中就是武漢理科第一,沒考好去了北外,在北外還是常年第一,招入商務部給他們部長還有外交部的部長副部長翻譯東西(08級-12級的北外的應該認識她)。
而不是頂尖的外語專業畢業生,就業難,因為相比別的專業的學生在外語能力上沒有絕對優勢,還沒別的技能,沒那麼多專設的崗位給他們,要麼轉行要麼去外貿公司從頭學,薪水低。
2.外語專業很多都是高考不考就保送。導致沒錘鍊基礎的邏輯分析能力。學習上散漫,沒經歷高考這一關玩心大,奮鬥欲不強。(高三寒假後就不用來了,一直玩到開學,學習狀態保持的可想而知。武大外院基本上都是玩班子)
3.大學裡外國語學院學風一般。不知道有沒有共識,美女帥哥多,但是男女比例失衡,同也多。。。總之感覺有點什麼影響
4.好的外語專業學生需要文史哲政治能力。而一般的畢業生只注重辭彙,口語等語言能力,對別的軟實力學習不足,不能勝任高級翻譯謝邀,我並不贊同「語言只是工具這個說法」。無論語言哲學、自然語言處理、符號學、文化人類學、文學………隨便一個領域都可以博大精深夠玩一輩子,而任何一個方向語言都是根本性的。
外語專業的問題個人覺得「術」太多,「學」太少。折騰了半天聽說讀寫技能卻不像法律、經濟或者物理,有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和思維方法和邏輯。本科那會兒就覺得:瞄的上這麼多聽力課口語課拼湊各種語言材料有什麼意義。
第二個問題是,精力全花在「術」上面了,語言能力仍然很堪憂。某美帝教授之前評價說我寫的東西不像碩士生寫的,寫作能力大概只有美國中學生水平。
以上
英語專業,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泛」字達不到,我身邊的同學包括一些專業知識超級好的學霸,更多注重的是辭彙啊語法啊,結構啊,應試為主。真正用英語這門語言去跟別人交流一些人文歷史地理的話題,知識面太小,我們總習慣於把專業知識糾結於很小的圈子裡,上翻譯課總能深刻的體會到這點
英語專八患者,最大的影響便是思維方式,只需要大量的背誦就可以讓你看起來非常優秀,抄抄改改拼拼湊湊,套用幾篇模版即可寫出高質量小作文,思路死板
作為韓語專業學生來現身說法,高考填報志願時填的幾所大學都是韓語專業且不接受調劑,原因我可能從小就是一個以興趣為導向的人,不喜歡的事情就不好好做,結果就是一定做不好,從小特別喜歡音樂,但是父母不支持遂放棄,從初中開始聽韓國音樂,看腦殘韓劇,追韓國明星,而且英語成績蠻好,覺得自己在語言方面有一定天賦,而且超討厭數學,對於所有需要學數學的專業直接不考慮,我是2013級,其實當時小語種已經沒有前些年那麼熱門,小語種人才逐漸在飽和,而且學韓語最尷尬的就是要跟好多朝鮮族競爭,也就是一堆以朝鮮語為母語中文還不一定比你差的人要跟你搶飯碗,這些不利因素我通通都考慮過了之後,還是堅定不移的選擇了韓語系,我在大二的時候通過選拔去韓國首爾做了一年的交換學生,還交了一個韓國男朋友,真的是體會到了一段別樣的人生,而且在我們專業第一個通過了韓國語6級考試,現在已經馬上要畢業了,仍然不後悔而且驕傲自己堅定了自己的選擇。上面說了一大段是不是感覺跑題了,不是說不好的嗎,咋說的都是好的,敲黑板重點在這呢,我的同學們幾乎沒有像我一樣熱愛韓語的,他們大多數不是自主選擇的韓語專業,但我們同樣苦逼的學了四年語言,同樣的缺少跟男生接觸的機會(班裡就倆男生)同樣的在找工作的時候發現語言只是一門工具,同樣的發現自己韓語還有那麼多的不足,我現在馬上畢業了,其實我韓語能力不差,但我沒有打算把韓語當成我工作的唯一方向,因為確實做個小翻譯,工資不高,發展前景不大,但是我還是很開心我當初學了韓語,他們是怎麼想的我不是很清楚,看到這個問題的大多數人是怎麼想的我也不清楚,但我想說語言不只是一門工具,它是了解其他國家文化的契機,是你體驗不同生活的基礎,是你接觸一些多元化思想的途徑,如果一定要說學語言有局限性,我承認,但我相信所有專業都有局限性,如果非要從功利角度去考慮,我想說做任何事情的出發點都不應只是以功利心為前提。我這個回答雖然不一定被看到,但如果能給一些對語言有興趣,在考慮了各種不利因素之後還是堅定的想走上學語言之路的孩子們起到一點點點鼓勵作用,那也是美事一樁,不要被那些說學語言找不到工作大人嚇到了,一是你不一定找不到,而是看你想不想做,各種條件需要去權衡,二是你去問問他們,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最後做了跟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了嗎?
-什麼都會點,什麼都不深入。我翻譯過不多的稿件,例如翻譯某研究生論文《國際支付方式淺談》,很明顯,這是個國際貿易專業的,很多單詞我都知道,組合在一起我就不知道對應的中文術語是什麼。我就要在網上聽國貿課,看各種百科,例如跟單匯票票據托單等等辭彙究竟是不是我理解的意思。我還翻譯過一份博士論文,研究的某地域的建築,裡面涉及氣象、地理、力學、建築風格、建材、人文、歷史等學科,我翻譯的時候時常感覺到深深的無力感,明明20個單詞不到的一句話,我要死磕一個小時,甚至更多!我還翻譯過電纜公司的投標書,又要自學電纜、工程、投標相關知識。每次接到各種專業的譯稿,就要一邊翻譯一邊自學該專業。(還要被各種搞價,心塞)有時候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但是更多覺得自己無所掌握。
謝邀,這個問題很值得一談。 因為對別的外語語種了解有限,這裡主要從英語切入。根據我的經歷,英語專業難免會有的毛病,或者說是常走的彎路有以下三點,而如果能克服這三方面的缺陷,英語專業乃至各個外語專業都是有其獨特優勢的。
學習方法上:應試教育後遺症
思維方法上:流於表面,研究性學習和批判性思維欠缺
眼界心態上:亂花漸欲迷人眼,特別能糾結
下面從這三面具體談癥狀和解決方法。
A.學習方法上應試教育的後遺症。
作為一個英語專業的學生,第一位的要求就是英語的掌握和應用高於大多數普通英語學習者,不然專業性從何談起?
要做到這點,就應該從二語習得、認知的專業理論來認識語言學習,基本每個學校的英語專業都有語言學課,建議大家好好領會一下有關理論精神,對學習語言有個更高的認識,方能優化自己學英語的方法,而不是一輩子都在用高考那套東西原地踏步。
具體癥狀很多,最典型的就是還在單獨死背各個單詞(我至今還記得大學晨讀課上我有些同學聲音洪亮地背誦單詞的場景),如果你還存在背單詞,或者你覺得你大學學習方法和高中區別不大,我強烈推薦參考 在你學習英語(比如記憶單詞、練口語、練聽力等等)的過程中,你覺得最有效率的方法是什麼? - 知乎。這個看懂了,你往下看B、C,會更清楚。
至於解決方法,對英語專業的學習方法還沒有頭緒,還在啃高中老本的孩子,我強烈建議你來聽聽我的live:最高性價比的英語學習方法。這是我總結出來的以提高語言應用能力為導向的方法。能節省你自己去看二語習得和認知語言學文獻,並應用總結的時間。別的不說,要是我在本科的時候,有人這麼給我講英語學習,別說30塊,300塊我都去(當然,這是我的想法,30塊錢怎麼也一張電影票呢,需不需要聽自己決定哈)。
B.思維方法上流於表面,研究性學習和批判性思維欠缺
很多英語專業同學平時學習不注意深入,看看美劇、看看小說、上課做做presentation、考試跟其它專業同學考四六級一樣抱抱佛腳背背單詞,到大四寫論文的時候就抄抄抄,畢竟本科生論文畢業標準低,很多人稀里糊塗論文怎麼回事兒都不知道就畢業了,這是很遺憾的。
相比之下,其它專業,尤其是理工科專業,在具體專業課程中,就涉及問題分析和解決,需要邏輯分析和推理,思維活躍度也很高,到了畢業設計,往往是集所學之大成,解決一個實際問題。當然,理工科專業也有抄抄作業就畢業的情況,我這裡只是說,本身學科設計上,理工科專業的思維訓練更加顯化而且鍛煉機會更多。
而這個問題帶來最實際的挑戰就是就業,找工作的時候,假如你們都應聘某500強的管培生(很多都不限專業),在無領導小組討論和結構化面試的環節,你就會被人家殺得片甲不留,平時懶于思考的弱點會暴露無遺。因為這些名企、包括公務員的面試,都是很強調邏輯分析的。很多同學找工作的時候覺得自己說了很多,感覺挺好,回來沒面試上,還把自己的失利歸因在「器」上,什麼不該當leader啦,不該說某句話了,不該搶別人話了等等。其實,更多的時候,在這些場合失利,就是因為你說了很多,沒重點,而人家說的句句在刀刃上。
缺乏研究性學習和批判性思維,意味著你的高等教育出現了核心內容的缺失。說大白話,就是你可能學大半兒白上了,上了個假大學。有人總覺得外語專業收入低,其實也有收入高的啊,那差別在哪裡? 一在思維,二在視野。思維和視野是收入的決定因素之一,而思維又是視野的前提。
解決方法:我在A里提到的從理論高度來看英語學習方法本身,就是一種研究性學習。在平時的閱讀、寫作中,就要注意有意識地鍛煉自己邏輯鏈拆解重建的能力。要做到這些,就不要天天看個美劇,安慰自己在看美劇學英語,非要看,關了字幕,聽寫美劇,每個字都聽下來。讀書別就看八卦twitter,讀邏輯更嚴謹的書籍,比如去看羅素《西方的哲學》,去看感興趣的英文原版的其它學科教程。看起來毫不費力的東西,對你的邏輯能力都沒有什麼太大幫助,越是看不懂越要看,我給本科生代課的時候,讓他們presentation給所有同學講economist,很多人就抱怨看不懂,為什麼這麼難,為什麼不能講people這樣的八卦雜誌。為什麼?因為文章內容越生疏,越需要理解能力,越需要你調用邏輯能力,具體講比較複雜,碼字太累,在live里再細談,方法我放在這,信不信由你。
C.眼界心態上:亂花漸欲迷人眼,特別能糾結
如果在A、B兩方面沒做好,基本可以判斷力也不是很好,容易被忽悠。我見過很多英語專業的還相信幾天突破雅思七分,幾天通過二級口譯這種「器」類忽悠的。如果你A做好了,就知道語言學習沒有捷徑,只有彎路,幾天誰也別想怎麼樣。如果你B做好了,你本身就不會有需要幾天突破7分的焦慮了。什麼人容易被忽悠?批判性思維弱的人,也就是通常說的獨立思考思辨能力。
我見過很多學語言的孩子,人挺上進,但這種上進就被學校社會裡各種各樣的忽悠分子利用,經常毀三觀,各種然並卵。這個浮躁的社會,自己沒有點根基,很容易被人迷惑,去干這個,去干那個,就是不學英語。從這個角度說,遇到我這樣良心的真不容易,港真。
很多人自己專業沒學好呢,就覺得誒,不如報個會計班,不如報個什麼班的,以為這樣就可以化解自己的焦慮。我負責任的說,除非你在其它領域有已經證明的天賦和潛力,而且確實有強大意志力實現,逃脫本專業是一定沒用肯定有害的做法。最簡單的,你連自己的專業都學不好,別的東西也大多數是半吊子,你在找工作的時候如何向別人證明你的學習能力?
任何一個英語專業的孩子,如果你要發展,你就會知道,英語不好萬萬不能,英語好遠遠不夠。 這是我很負責任的一個講法,摸著良心。
非常誠懇地說,英語作為單獨學科的紅利期已過,不要把英語作為你的終身選項,跨界求發展是可持續之道。但這一切的前提是,你英語足夠好。對英語專業的你來說,如果你沒有已證明的在其它專業的天賦和成就,就接受你英語專業的事實,好好學英語,因為作為一個英語專業學生,如果你英語都學不好,你真的基本是一無所有。
你看我跨界了,但我本科和研究生的英語同傳都是尖子水平。你把英語學好了,一點兒不耽誤你跨界,還會有幫助。話說這了,信不信看你。
人生還有很多類似的糾結和困惑,多經歷幾個,你最終會相信我,面對迷茫的答案永遠是,做好手上的事。
送大家首我一直自勉,也拿來勉人的小詩:
你必須擁有很大的福德,
才能遇到那個把你喚醒的人。
事實上,即便你遇到那個把你喚醒的人,
你是否願意醒也是個問題。
有很多人覺得睡覺更舒服。
有些人找老師並非為了覺醒,
而是為了睡的更舒服。
即便你遇到有偉大證悟的老師,
他也不可能魔法棒一揮你就證悟了。
因此你需要更大的福德,你才能按他說的做。
你需要極大的福德,才會在你的自我被挫傷的時候不會跑開。
想和我接頭的同學,可以知乎關注,微信搜索「草頭萃」關注我,接頭二維碼在下面。另外,看完點贊是個好習慣,尤其歡迎少看場電影來我的live,知乎 Live - 全新的實時問答,不吹不黑,比你跟帥哥/美女一起看場電影性價比還高,哈哈。
http://weixin.qq.com/r/8DlSSg7EcFMPrUop92zi (二維碼自動識別)
有人提到國語文力不足,而這恰恰是我認為咱們大陸的翻譯界經常出現「想當然」的現象的原因。稍微文雅的鍊字都會被嗆不倫不類,而驢唇不對馬嘴卻聽著大氣的翻譯則橫行天下,這豈不是和台灣的電影名稱翻譯一樣災難?
西班牙語專業。感觸最深的就是,大部分外語專業的學生,漢語水平欠佳(當然,肯定是有例外的)。又出於一些翻譯上的條條框框的考慮,外譯中的譯文常常不忍直視。。。強調直譯,卻經常把握不好直譯與意譯的度,也不考慮是否符合中文語境。個人覺得,翻譯涉及的是2種語言,並不因為漢語是母語就可以完全忽視了;另外,日復一日大量的外語學習似乎會讓漢語水平不斷下降(?),說漢語時的思維常常跟著外語跑了。
我自己以來一貫地感受是
1. 很多學生包括我,除了會考試,什麼都不會了2.有時候問到一些有關於文化一些的,或者西班牙網路很多的一些東西,是真的都不知道
3. 口語方面和筆頭方面能力差太多,試卷上很容易的句子,從外教嘴裡出來就是聽不懂
4.盲目自信以及盲目的優越感,感覺自己的就業形勢很好,感覺自己學的專業高大上,卻不知那些畢業的到底在社會上怎麼摸爬滾打,卻不知那些自學的,上班的都比你努力,都比你厲害
5.嘴裡喊著做複合型人才,但是實際上上不去,時間上同時也不允許
6.考證重中之重,在中國的就業情勢下,考證是最快的,最基本的,有了證不代表有了工作,但是有了敲門磚,在備考期間也讓我深深的感受到,應試教育是考證最快的途徑,也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打法。
7.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視野是自己要的,同時也是身邊人給的,身邊都是讀書到爆炸的,說實在的,說得最多的真的就是,哇,你好努力啊,加油啊推薦閱讀:
※在數字出版泛化的今天,編輯不止於生產單純紙質圖書了,那麼圖書編輯應該怎樣思維呢?
※如果東野圭吾這類的人犯罪,他們能完成完美犯罪嗎?
※一道很難的數學題,兩個學生一個做得出來一個做不出來的內在深層原因有哪些?
※如何提高自己的演講能力?
※如何才能說得清晰,講的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