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唐朝(安史之亂前),你是願意生活在西京長安還是東都洛陽?

自唐太宗至安史之亂,唐朝繁盛時期皇帝以二京為東西兩宅,東西往幸。日本建京都也以兩京為範本。西京長安城是古代最大的都邑,大明宮更是恢宏壯麗有「萬國衣冠拜含元」,東都洛陽作為隋唐大運河中心也是繁華似錦在唐中宗,唐睿宗,武周時更是以神都名震中外!

武媚娘舉家居住長安進入皇宮終成一代女皇。
楊貴妃只身前往洛陽投靠叔父才有機會被選為壽王妃終於與唐明皇成就了一段凄美愛情。
唐朝許多文人名士發跡都是在遊學兩京之時!

唐朝所有城市的方位都以長安,洛陽進行定位!

洛陽無大宅,長安乏主人 。唐王績


謝邀。我打算以後回答這種西安、洛陽的地域問題都查一下問題日誌,掛一下提問者是誰。畢竟這種問題已經招致很多人反感了,沒必要讓城市來背鍋。本問題的提出者是 @神都來客 。有興趣的可以瀏覽該提問者的提問系列

——下面是原答案——


這個問題缺乏善意,不過我想從另外的角度說一說。
無論哪個時代,試圖走仕途、求名聲的話,肯定要接近政治中樞。至於平民……你是沒有選擇權的。
我個人而言,更喜歡生活在安史之亂後,元和到咸通這一段的長安,而不是亂前。此期的商品經濟、市民文化繁榮程度都超過前期,唐摭言、唐新語和唐傳奇這些筆記和小說的繁榮也讓我們窺到當時的生活狀態,此時市民終於冒出頭了。
首先是公共園林的首次出現。唐長安的風景名勝首當其衝的是杏園—曲江池—樂游原這一系公共園林。自古以來皇家園林便不稀奇,西周鎬京即有鎬池,漢長安城又有禁苑,再後來金谷園這樣的則是私家園林,也不向公眾開放。開元年間,玄宗引黃渠水灌注擴大芙蓉池水面,使水域超出皇家園林芙蓉苑,在慈恩寺附近形成一片水面,稱為曲江池,並植花種柳,滿是菡萏蒲葦,變為「舉國勝游」的公共園林。這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的首創,而且也是當時全國的獨一份。在亂後,尤其是大和年間重修曲江池以後,更是變得風景美不勝收,以至於秦韜玉說和曲江池相比,「他處春應不是春」。
再次是以牡丹為代表的賞花文化,這基本上也可以說以亂後的長安最為繁盛。在亂前,牡丹尚屬宮廷培植的名花,而在亂後,終於發展成「花開花落二十日,滿城之人皆為狂」,「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除牡丹外,更早期開放的杏花,也深受人們的喜愛,杜牧詩「莫怪杏園憔悴去,滿城多少插花人」,也寫出長安人對於賞杏花的熱愛,當時在長安流行的賞花文化可以說是富庶而浪漫的民間風氣的集中體現。
第三,娛樂文化也更加繁榮。首先是夜市的出現,以至於唐文宗不得不下詔禁斷。同時也出現了類似於說書的活動——俗講。在許多寺廟,例如慈恩寺,常常有和尚以說書的方式在講宗教故事。在這些寺廟還設有戲台,有藝人表演雜耍等,吸引了很多市民的觀賞。這也是此前所罕有的。
總之,安史之亂是中國古代史的一個轉折點,是從貴族的時代走向平民時代的轉折點。亂前的歷史往往是王侯將相的歷史,人們津津樂道的是玄武門之變、武則天篡位、楊貴妃吃荔枝這些宮廷政變和宮廷秘聞,而平民生活是缺席的。而安史之亂後,平民生活才終於冒頭了。我們所熟悉的宋代繁榮的商品經濟和多彩的文化藝術,也往往可以從中晚唐找到源頭。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人們的觀念也往往不一樣,有時候安史之亂前的人更像「古人」,而安史之亂後卻和現代人更心靈相通。例如,楊貴妃愛吃荔枝,在亂前和亂中,從未招致非議,因為當時進貢特產簡直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周代晉國(應為齊國)曾代表周天子指責楚國「爾貢包茅不入」並興兵討伐,這種進貢當地特產的行為從周代到安史之亂前都彷彿天經地義。而從晚唐的杜牧開始,「一騎紅塵妃子笑」,人們至今仍把這件事當作李楊二人生活腐化的證據。商人趨利而轉運的荔枝,儘管同樣辛苦萬分,卻比上貢讓人容易接受多了,這就是現在人的價值觀。

但是,如果有選擇的話,我還是願意生活在現在。沒有自來水、下水管道和抗生素的時代不能忍。


長安。

首先,長安距離我家不遠,也是我大學所在,太平坊我也了解一些,因而想要看看整天行走的地方在那個時候是什麼樣子。

其次,能夠更加了解唐長安城的布局和規劃,能夠了解這裡的歷史地理和風土民情。

再次,能夠認識很多有名的人,他們都是史書上有頭有臉的,結識並與之交往一定非常有趣。

最後,盛唐大氣盡在長安。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

魚在於渚,或潛在淵。

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谷。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要是在古代基本上是個小知識分子。也能認識點字,有空寫點詩。那麼我的選擇當然是長安。這裡可以在中秋月圓之夜與皇帝文武百官在曲江池同樂,並形成中秋佳節。這裡不僅是唐朝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絲路的起點。國際化大都會。

在這裡糾正題主一點,長安不是西京,而是京師。洛陽是陪都,地位明顯低於長安。

(長安大唐東市與大唐西市規模是一樣的,二者地位相當。洛陽充其量長安一半的規模,人口也更少,城市格局也很不大氣,從北向南貫通的道路沒有一條,如何跟長安對等?啊有些答主莫名其妙鼓吹洛陽相當於上海加天津更是胡攪蠻纏,混淆視聽。北京建國時gdp不過上海五分之一,現在也是沒有超過上海,上海今天的人口,城市規模,地鐵里程等都是中國最多最大的。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大城市,而規模不過長安一半的洛陽如何敢自比於今天的上海?至於洛陽的港口作用也是胡吹亂誇。那不過是通過京杭運河將全國糧食運往長安的過渡站,中轉一下,而終點站是長安的廣運潭。這裡是當時長安舉行盛大集會的重要場所。今天來西安依然可以見到)

這裡有優越的地理條件,先進的農耕文明,悠久的歷史傳統,深厚的文化積澱,昂揚的民族精神,多層次的文化心態。這些使得在里奠基的西周王朝成為孔子心目中最理想的盛世。這裡戰略位置相對安全。四周都是雄關,東面有潼關,函谷關;南面有武關;西有大散關,北有蕭關。雖然孟子曰固國不以山溪之險,但是這些天然的地理屏障會給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更多的安全感。

這裡有『』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科場幸運兒恣意馳騁;也有『』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萬國朝拜的大唐氣象;更有『』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的巍峨綿延的終南山,無數文人隱士流連忘返;有『』朝梵林未曙,夜禪山更寂『』的石門精舍;有『』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的香積寺;『』萬壑移晦明,千峰轉前後『』的仙游寺。更有曲徑通幽,世外桃源般的輞川別業,還有灞柳送別,樂游原登臨,曲江流飲,雁塔題名。

盛唐長安的文化氣氛是極其濃厚的。上至帝王將相,王公貴族,名流大家,下到小吏,僧道隱者,漁樵歌姬,販夫走卒。大家都在寫唐詩。走在長安的街上碰見李白,杜甫,王維等大家也是不稀奇的。

而且當時的盛唐有對強漢的嚮往,長恨歌第一句,漢皇重色思傾國,就足以說明。那麼嚮往的當然是西漢的那一段崢嶸歲月,為中國建立前所未有的尊嚴。漢朝長安城就在唐長安不遠處。漢的雄主,名將,名士們也都長眠於關中的土地。有些情懷的你會不會想去祭拜呢~

更重要的是這裡的口音,我可不希望身為一個讀書人,像江州司馬那樣聽不出來蛤蟆陵其實是天人合一的董仲舒墓。據傳孔子周遊列國講學時說的是雅言,就是周文王的口音,周文王發跡於西岐,也就是今天的寶雞。就是關中話。周秦漢唐的天下正音好處是很大的。

今天西安人離開家鄉最念念不忘的往往就是西安的美食,唐長安的美食也是讓人無法拒絕的。涼皮秦朝就有了,泡饃出現在唐朝,鍋盔是秦朝的軍糧,等等。而且絲路上傳入中國的美食在這裡總可以最先體驗,包括西域的各種香料,葡萄酒。

糧食問題我倒不覺得嚴重。生產力低下的時代饑荒是難免的,京師長安人民都挨餓了其他地方的百姓估計得餓死。當時大唐的廣運潭碼頭絡繹不絕把天下的糧食運往長安。當然主要是京杭大運河把全國的糧運到洛陽再水路運往長安。關中的水土條件是一流的,前秦詩經中記載的:菽,稷,重,穆,禾,麻,麥等糧食品種,『』八月剝棗『』,『』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萓『』這些蔬菜,瓜果幾千年來,直到今天依然生長在關中的肥沃土地上。以前的關中西北部,以前是可以種植水稻的。當時氣候比今天好很多。更加溫軟濕潤。生態環境也遠比現在和諧。特別還有秦朝修的鄭國渠,漢朝修的白渠,結合八水繞長安豐富的水資源。關中的農業是非常先進的。災年遠少於包括洛陽在內的當時全國其他地區。

馬後炮的說一句,長安作為整個人類歷史中,古代世界最偉大的城市,無論規格,格局,面積,還是人口。明清的北京城也不過它的四分之三。而且代表了盛唐的氣魄。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才能擁有如此偉大的都城。作為有一點理想,平凡卻不平庸的小民生活在這裡,是最幸福的事。


提問題的目的何在,能出來解釋一下嗎?


在唐朝全盛的玄宗時期,朝廷拍賣國有房產的碑文拓片上記錄:一座擁有房 屋39間、佔地2.9畝的大別墅,拍賣成交價只有138貫,摺合13.8萬文。而這個時候洛陽斗米(約10斤)10文。現在,小編在1號店上看到質量一般 的大米是30塊錢/10斤。所以唐玄宗年間1文銅錢的購買力相當於人民幣3塊錢,13.8萬文就相當於40萬元。唐朝時期一石約有90斤,按當時麥價每斤8角摺合下來的 話,那麼每平方米的房價能賣到1555元。而當時敦煌平民每月的收入一般不會超過兩石小麥,也就是在300元以下。白居易當過縣令刺史,五十多歲才在長安買到房子,所以哪個朝代的首都都住不起


要穿越也是穿越到未來,畢竟生活水平越來越高。跑古代健康的活著都不容易。


好好日子好好過,實現活的是有多不好一天到晚歷史「虛無」主義,圖個啥?

西安,洛陽,兩座城市在中國歷史上基本是雙子星出現,一榮俱榮,一辱俱辱。同時見證了輝煌也同時走向了落寞。家裡老人原來講「豫陝一家親」,西安不少籍貫河南的居民,一天也是好好生活。這咋上網了,一天就見著西安、洛陽中國古都之爭,還能幹點啥?

我不是說歷史文化沒用,我也沒說古都地位沒意義。但城市建設,市民生活,經濟發展才是一座城市的首要任務,做不到這些,一味地去爭奪別的,總有一種意氣之爭。2016年全國城市GDP排名西安26,大體是成都的一半。洛陽51,哥倆加起來差不多等於同為古都的南京。真以為掛個名「新一線」城市西安就和杭州,成都平起平坐?至於什麼「中國十大風水城市」這也拿出手?

每個人都可能有地方保護意識,愛家鄉覺得家鄉最好無可厚非。但總有人捧一個就非要踩一個,面對不足視而不見,抓住一個話題軟磨硬泡。不知道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努力建設,不知道好好保護利用歷史資源,只是糾結著歷史的光輝沉醉在迷夢中,何必呢?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西安人,我喜歡這座城市,但也會承認這座城市的不足和問題,更沒有必要因為喜歡西安就一個勁跟別的地方踩來踩去。比起歷史,我個人更關注西安未來的發展,比如能不能在今後「一帶一路」政策中搭上順風車;以及如何改變西安的現有的問題,比如西安的計程車,西安的小偷,還有西安的電視台之類。雖說我現在還沒這個實力,但我覺得喜歡一座城市應該努力把它建設的更好,至少自己好好工作生活別給城市添亂;而不是一味的站在往日的光輝上炫耀吃老本。

歷史文化是饋贈是責任是資源,不是用來炫耀的資本。


洛陽,至少天寶以前是。

長安雖然繁華,但它在作為統一王朝的首都後卻一定有個致命的軟肋,就是它所需的糧食卻無法通過它所處的關中平原做到完全自給。不得不靠洛陽

一個人要發展,首先要保證吃的飽。一個城市的發展,首先要保證讓城市能夠發展的人吃得飽。而唐朝建立後,關中的糧產量已經漸漸無法支持越來越龐大的政府機構和大量的駐軍了。所以只能靠關東運糧食來緩解糧荒。

而且天下鬧饑荒時,災民們肯定會大量擁入首都請求皇帝發發善心賜給一點米。這樣反而加劇了關中的糧荒。

此外關中還有各種特權人物,這些寄生蟲們的吃食可要優先保證。

於是當沒糧食的時候,連皇帝都常常跑到洛陽去住,被形容為「逐糧天子」(當然這個詞是唐中宗自己發明的)。唐朝皇帝建東都,並在東都設立另一套中央政府班子也是出於這個考慮。

可是到了唐玄宗在位中期,裴耀卿主持運糧工作,重新規划了運糧方式,採用分段運輸的方式,既使得糧船不必冒險通過三門這道天然屏障,同時也使「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渭」,省去了運糧過程中的協調麻煩,糧食運量自然大規模提高了。

然而運量大了,運費也上去了。當時老百姓甚至有「用斗錢運斗米」的說法。於是裴耀卿一走,糧運又變得困難起來。直到崔希逸主持糧運時稍微有所改善。

開元天寶之際,韋堅主持糧運,比起各位前輩,他的新辦法是疏通關中的運渠,重新利用前代的舊渠,開拓運路,並在長安城南挖掘和運渠相通的大池塘,形成人工深水大港,以聚集糧船。所以從天寶紀年開始直到去世,唐玄宗再也沒有去過洛陽。

此外洛陽的地理位置也相對更安全。

對於初唐(主要是高祖和太宗時期)的皇帝和關中出身的貴族來說,長安是比洛陽安全的,畢竟當時的吐蕃還沒有崛起,突厥被滅,西域得到鞏固,草原臣服,唯一要注意的只剩下關東的反抗勢力了。畢竟關東比關中的經濟總量要大的多。所以這時候唐朝建設洛陽,把它作為長安政權矗立在關東的一座橋頭堡。

然而唐高宗以後,吐蕃崛起;武周開始,突厥復興。唐朝一下子陷入西、北兩線作戰的地步。此時位居全國西北的長安,離前線的距離一下子又近了。

而位居天下之中的洛陽,相較於長安反而更安全。雖然東北的契丹和奚常常內侵,然而比起軍事技術更發達的吐蕃和更強悍的突厥,此時仍以搶東西為侵略主要目的的契丹和奚並不足以畏懼。況且洛陽同樣易守難攻。城市南、西、北三面是山,只要守住東面的洛河口,敵軍便難以進入。而北面邙山之北還有黃河作為屏障。黃河以北則是三晉和燕趙。三晉地處黃土高原,地勢崎嶇便於防守。唯一容易突破的就是燕趙,一旦漢人在燕趙的唯一一道天然防線——幽州被攻破,燕趙大地將無險可守。還好整個唐朝幽州都不屬於外族控制。

所以盛唐時期,洛陽比起長安相對還是適合長期居住的。當然如果想當官,長安顯然更適合居住。至於你如果想做皇帝,那長安還是不錯的,皇帝身先士卒,自然一呼百應。明成祖定下的天子守國門政策我是十分贊同。只不過比起南邊就是茫茫大平原的北京,長安的交通還是不方便。

總的一句話,長安其實真正適合奪取天下,四塞之地、固若金湯,進可攻退可守。但這些建都長安的統一王朝安定天下則少不了大規模建設一番洛陽。西周、西漢(曾經做過首都)、唐這些長期統一的政權皆是如此。

當然經濟重心南移以後,兩個城市都衰落了

還有一個需要說明的是,城牆所包裹的城市面積不代表城市的真正面積。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北京外城直到建國後一段時間,將近一半的區域是農田、沼澤和湖泊。甚至不少地方是義園(公墓)。南京內城中金川、神策二門以內的大片區域也是無人居住的空地,更不用說南京外郭以內除了內城關一帶其他基本都是山地、水域和農田了。

其實城牆只相當於今天我們所說的「城市規劃區」的界限,而且軍事防禦功能大於分界功能。而真正的城市建成區面積到底是多少就是個未知數了。比如城關,不在城牆內,但算不算城市呢?

關於長安的城市建成區,現在還不清楚安史之亂前的情況,不過在安史之亂後,長安城南的許多城坊已經淪為農田,這個可以參考《唐長安城土地利用簡介》以及《唐長安城的農耕性質及其啟示》兩篇文章。而洛陽城坊相對於長安的研究資料更少,所以僅僅憑城牆內區域面積來判定城市面積是不可取的。

最後要說的是,這只是一個問題而已

很多人說長安和洛陽有什麼好比的,各有各的好處,沒什麼好比的。甚至還表示此問題缺乏善意,用這種問題來引戰,實際上是抹黑某個城市。

然而有一個問題「金錢是萬能的嗎?」

很多人肯定會覺得:這個問題沒什麼好問的,因為沒有正確答案。而且反倒會加劇金錢至上論,促使人們忽視道德,提這個問題的人真是居心叵測。

然而當「金錢是萬能的嗎」這個問題被搬上辯論賽上時,一眾青年辯手針對這一問題發表了不少個人見解,提出的論據和論證方式都具備十分嚴謹的邏輯思維。

難道那些在辯論賽上支持「金錢萬能」的辯手,一定是視財如命不擇手段的下流胚嗎?不。因為人家只是通過這來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罷了。

有些人把辯論當成吵架,自己也沒什麼知識,不過是亂講一氣,這才是真正的白痴,應該要抵制的。

再說這個問題是「在唐朝你願意生活在長安還是洛陽」,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也常常遇到這種問題,比如「買君威好還是雅閣好」可能有人說兩個都很好,為什麼要比?可我又不是土豪,難道我兩種車都買?

回到問題,我去長安住,難道我還要做一個身體各種感覺都緊密相連的分身到洛陽去體驗一下?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捧一踩一的,不然怎麼做決定呢?


長安米貴 居大不易


自己來答一下。首先我們說盛唐其實就是指唐太宗到安史之亂這一個階段。唐太宗以前唐朝還處於建國的攻戰之中。安史之亂之後先是不斷和安祿山集團進行戰爭,後面是藩鎮割據,「長安六陷,天子九遷」我覺得就是在怎麼粉飾也不可能與盛唐時相比了。

言歸正傳,我更喜歡洛陽。

首先我們來看看洛陽這座城,當時的長安城,洛陽城都是隋朝修建的。長安城為隋文帝修建號「大興城」,洛陽城是隋煬帝修建。

《隋書》隋煬帝本紀中關於修建洛陽城「 四年七月,高祖崩,上即皇帝位於仁壽宮。八月,奉梓宮還京師。并州總管漢王諒舉兵反,詔尚書左僕射楊素討平之。九月乙巳,以備身將軍崔彭為左領軍大將軍。十一月乙未,幸洛陽。丙申,發丁男數十萬掘塹,自龍門東接長平、汲郡,抵臨清關,度河,至浚儀、襄城,達於上洛,以置關防。癸丑,詔曰:乾道變化,陰陽所以消息,沿創不同,生靈所以順敘。若使天意不變,施化何以成四時,人事不易,為政何以厘萬姓!《易》不云乎:「通其變,使民不倦」;「變則通,通則久。」「有德則可久,有功則可大。」朕又聞之,安安而能遷,民用丕變。是故姬邑兩周,如武王之意,殷人五徙,成湯後之業。若不因人順天,功業見乎變,愛人治國者可不謂歟!然洛邑自古之都,王畿之內,天地之所合,陰陽之所和。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陸通,貢賦等。故漢祖曰:「吾行天下多矣,唯見洛陽。」自古皇王,何嘗不留意,所不都者蓋有由焉。或以九州未一,或以困其府庫,作洛之制所以未暇也。我有隋之始,便欲創茲懷、洛,日復一日,越暨於今。 」

長安城,洛陽城的建造者宇文愷傳說「 煬帝即位,遷都洛陽,以愷為營東都副監,尋遷將作大匠。愷揣帝心在宏侈,於是東京制度窮極壯麗。帝大悅之,進位開府,拜工部尚書。 」

大唐神都洛陽城,據說這個復原圖的製作者丁雨佳是西京長安人也就是現在的西安人。

隋唐洛陽城的七天建築,象徵天上的「北斗七星」

以洛水的流水喻天上的天漢銀河,把京城看成天帝的皇居「紫微宮」( 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 ),架在洛水上的最大的橋和宮城的南邊正門相連,叫「天津橋」,天津意思是天上疆界上的港,在這兒停、發駛往銀河的船:「引洛水貫都,以象天漢(銀河),橫橋南渡(天津橋),以法牽牛」。而洛陽的定鼎門大街,連接宮城正門和郭城正南門「定鼎門」的御道,寬110米。「天街」有天子之街的意思,對應於天上的「天街」星座。

有了這幾張復原圖,我想大家對隋唐洛陽城應該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吧。

在來一個影視劇《狄仁傑之神都龍王》我想當年那條流經洛陽城,被隋煬帝親自選定的中軸線的洛水就應該如此雄壯。而且因了這條裸睡讓處於北方的洛陽也增添了幾分江南水鄉的韻味。

我大唐水師也是相當雄壯啊!

洛陽城之壯麗,之恢弘可見一斑。最令我喜歡的就是這一南一北的結合,一陰一陽的相稱。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其次,當時的洛陽城什麼樣,用唐代詩人王績的詩來說就是「 洛陽無大宅,長安乏主人 」,帝都之內人口密集如此,可見其繁華。

民以食為天,隋唐時的皇帝被稱為「逐食天子」就是因為關中糧少且運送不便,所以只要關中旱皇帝百官有時候也會帶著關中百姓一起到洛陽吃飯。洛陽在北周時就是北周東京,隋文帝時去京號,但隋文帝還是不得不多次去洛陽辦公,到了隋煬帝直接就遷都洛陽了。而唐太宗也曾親自下詔帶領百官和關中百姓就食東都。整個隋唐時期真是「長安米貴」我覺得還是洛陽好點,即使平頭百姓也不必為吃飯發愁。

最後,去帝都有一樣其他地方無論如何都比不了,那就是天子腳下,機遇多。而在唐太宗到安史之亂前唐朝的兩京制是真正的兩京平等,機會也基本均等。據可靠統計從唐太宗修洛陽宮到安史之亂這一段時間皇帝在長安,洛陽待的時間基本一樣多,所以在哪個地方進入皇宮,朝廷的機會都一樣。比如四大美人的楊玉環

楊玉環因父喪於10歲時來到東都洛陽的叔父家中,在都城裡成長,於是五年之後有幸能參加唐玄宗女兒咸宜公主在洛陽舉辦的婚禮,並被壽王看上成為壽王妃而嫁入宮中,後來就被唐明皇看上了,然後就有了《長恨歌》

在來看看另外一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初唐四傑之首「王勃」就是因為一篇《乾元殿頌》而被唐高宗看上的,時年唐東都紫薇宮內乾元殿成,當時在洛陽的王勃揮毫寫下乾元殿賦而被唐高宗賞識。

巨幅長篇《乾元殿頌》

臣聞鵬霄上廓,瓊都開紫帝之庭;鰲紀下清,珍野辟黃靈之館。兼山配極,照鸞闕於霞標;薦水涵元,湛驪宮於霧壑。斯則神徵語怪,功潛鳥跡之初;理涉非經,道昧鶉居之始。授鳳書而稽碧落,仙構罕存;按龜而質黃圖,金模間起。粵若風移處ウ,層巢恢火運之機;業洎向明,上棟括河圖之奧。三階布政,詠匪日於靈台;百堵陳詩,頌斯干於考室。亦有黃軒瞰月,譙門頹九洛之功;闥排煙,牧野構三河之酷。御燕台而臨北極,缺王度於祈招;列雲閣而拒南山,隕皇謨於軹道。然則卑宮喪禮,采椽輕四海之尊;豐屋延災,柏梁非萬乘之有。雖因時立事,奢儉殊流,而宏道在人,興亡迭運。靈光末造,不窺九室之榮;景福宏規,猶擁三方之釁。瞻風舊史,逮曹、馬而無譏;觀跡故墟,歷周隋而未得。自我唐太陵遷構,均五方於鶴幾之前;中野凝圖,調六氣於虯床之下。坐圭台而清俯仰,晷緯齊明;臨鼎邑而重威靈,風雷合響。得元功於大壯,其在茲乎?

  我大唐雞渾指極,樹神宰而制山河;鶴讖裁儀,辟太虛而有天地。黃精吐瑞,潛龍苞象帝之基;紫氣徵祥,鳴鳳呈真王之表。高祖太武皇帝虹星湛色,開寶胄於金壺;蛟電凝陰,發皇明於石紐。白蛇宵斷,行移海岳之符;蒼兕晨驅,坐遘雲雷之業。屬東鄰委馭,扇虐政於叢祠;北拱隳尊,紊皇圖於寶極。蜚鴻集野,瞻烏鮮投足之因;青犢嘯風,群鹿無擇音之所。天街五裂,截鯨浦而飛芒;地紐三分,觸鰲山而按節。元虯在御,掃圻甸而廓星都;黃鳥分麾,動扶搖而駭雲陣。
  鑣宮仗鉞,跨高陌而登元;轡野韜戈,陟圯壇而擁號。皇圖不恃,聖人追卷領之風;神器無私,才子奉褰裳之運。
  太宗皇帝雲房揖契,壓麟璽於庭軒;雷渚翔英,擾龍鈐於周鎬。八能亨運,抗邸而仗朱髦;十亂恢基,臨鶴州而擁黃鉞。唐雲秘族,潛開白水之徵;代景回輪,光踐丹邱之運。權輿象緯,削茅社而建瓊祧;草昧風雲,席蘿圖而創歷。
  紫庭合粹,括宇宙於宸襟;丹凝尊,運寶思。ゼ碧霄而鍊石,上清耀魄之宮,詔寰海而捐珠,俯睇陽侯之室。功驅偃伯,頓鶚視於華封;道被來王,靜龍吟於武庫。元樞上運,卜年開累聖之符;丹灶遐,遺範敞謀孫之畫。
  皇帝陛下椒庭襲慶,曜萼於霞庄;蘭殿分休,湛珠衡於月館。道凝瓊鎮,下蒼掖而照重熙;業峻銅樓,憑紫軒而揖群後。環四瀛於舜抱,漏蟻覃津;棲十景於堯衿,巢螟荷照。上元開,寶龜定皇邑之模;下武崇基,飛龍錫帝台之構。
  貞明啟運,齊玉鏡於鸞門;易簡成功,偃銅符於鶴仗。懷降尊於襄野,太階忘七起之勞;念負重於焦原,中席托三危之險。臨翠媯而則道,天孕時成;坐元扈而被圖,神超物妙。
  皇后星潯縱淑,曳珠紱於銅皋;雲野疏祥,抗瓊枝於桂浦。素蟾登慶,六虛充牝馬之貞;丹雀銜休,三雅合《關雎》之好。宮夜靜,居龍而調元;金屋晨開,御鴛階而緝化。芝庭揖訓,遠清和鳳之儀;蘭佩承風,競峻當熊之節。
  皇太子承雲紫座,翊八柱於乾維;湛粹青衢,揖三樞於地戶。黃離踵曜,太陽分銑樹之輝;蒼震薦音,少海控銀河之色。鶴筌飛奏,想丹駕於瓊山;鮑俎捐芳,齒元冠於寶序。彤闈問豎,禮崇監撫之威;黼席興賢,義極君親之愛。
  若乃東門恤允,疊仙構於熊山;西苑承家,導靈波於雁沼。桐作瑞,鳳毛曜丹穴之英;茅壤分維,麟距冠元邱之俊。吳宮延粹,辟朱柱於娥台;況野流芬,疏紫蘭於別館。頻隈毓范,雲扃分戚里之;覃嶼凝規,星閣絕郎官之請。雕龍命職,縱跳澤而驤鱗;翠調司,順義飈而撫翼。月軒宵佇,虞降緯之精;震帳晨披,姜水洞金韜之賾。
  飛鶴書而抽海狀,桂壑於是投綸;轉麟旆而揖山容,松澗由其削衽,軒圖瑞,泛花綬於雞林;農紀祥炎,濯蘭纓於鳳水。仙台ㄈ務,三銓棘序之風;天秩調邦,六府變槐衢之典。金門獻納,縱麟筆於苔箋;石館論思,龜章於竹槧。
  淹中訪禮,蹲龍搖璧水之波;稷下談經,飛兔躍環林之秀。詞庭吐鳳,玩鳥跡於春黌;書帳翻螢,閱蟲文於夏閣。杏花千畝,紺轅照磨蜃之功;桑枯三宮,元紱降親蠶之禮。圖邱上辟,奉蒼璧於靈壇;方澤下凝,列黃琮於寶單。朱弦翠瓚,履霜懷四饗之尊;復ニ重檐,涓日正三綱之首。五靈奔慶,冠虯澤於黃樞;六祀銜欣,麟煙於紺席。遺弓積慕,虔深太廟之儀;執豆推恩,道振明堂之禮。
  瑤山廣樂,備逸調於宮懸;洞庭仙奏,納遺歌於帝府。九韶分唱,後夔清桂序之音;六變同和,飛鳳掌梧軒之律。樽俎折旋之數,苞舉陰陽;堂庭節奏之規,彌綸宇宙。靈襟索隱,控風伯於詞林;睿想鉤深,詔天吳於筆海。神窮獨照,傍探赤水之珍;思洽幾深,回寫丹之韻。金壇紫露,映銀籀而翻華;瑤林白雪,藻瓊章而吐絢。

蟬機撮化,銅渾將九聖齊懸;虯箭司更,銀漏與三辰合運。爽鳩分職,素雲頹馬喙之祥;神獬關司,元水照龍顏之則。黃沙鞠草,叢棘而遷訛;丹石滋苔,仰甘棠而息訟。融皋再稔,方聞外戶之謠;昧谷千箱,坐溢康衢之奏。百城煙峙,望秋露而乘風;千室雲開,合宵霆而組化。彤幃獨選,熊)下蘆雁之祥;墨綬分賢,犀檢降槐鸞之祉。筠驂佇信,髦士剖竹而相尋;葦杖г仁,鮐叟攀輪而不暇。

  龍蛇可踐,野人豐荷杖之;雞犬相聞,城尉輟鳴桴之響。五雲抽潤,湛芳氣於台。六府咸殷,唱豐歌於銅闕。不戒而異東戶,恩周動植之津;博施而舉南風,化偃胎萌之寓。
  神謀備預,嚴七萃於丹樞;邃略防微,肅千廬於紫衛。元戎握節,黃公授犀闕之圖;帝座聞鼙,元女薦龍庭之策。柯捭刃,中權決勝於兩階。白羽俄麾,善陣推亡於四表。朱匡反景之域,削蛇弭於文;黑山明月之鄉,委龍琛於武帳。錦軒星騖,控乾絡而觀風;綉服霞驚,浹坤而問俗。川浮沒羽,鯨靜丹浦之虞;陸薦飛毛,熊動青雲之偵。銀關驟雨,望紫陌而趨恩;鐵幌馳風,計彤闈而瀝思。赤馬文均等犭爰之寶,叢積乎郊虞;紈牛露犬之貢,滿盈乎儲邸。
  青邱畫野,不逾征賦之鄉;蒼水奉圖,未盡堤封之貫。
  且夫緯武經文,宏業也;含幽育明,至誠也;混齊六合,大功也;規模百代,昌數也。故能襲九空而寧庶物,劃千里而統諸侯。休徵象德而動,嘉符觸類而至,風揚晷洽,藻乾慶於芳年;司節河清,藹坤禎於明渚。瑤枝結慶,泉埃盪玉蓋之文;瓊液浮甘,天酒綴金莖之色。黃紫脫,湊仙穎於中畿;翠Ψ丹,疊靈株於上序。駢眸候日,漾影蒙池,比翰翻風,棲光理木。祥飛井絡,震鱗題瑞朔之元;祉絢新郊,枵獸紀和年之序。具靈篇之絕貺,究仙牒之殊休,天人之際交矣,皇帝之道備矣。由是三靈物睹,扣蘭禁而棲誠;九服子來,詠蒿宮而騁力。去奢去甚,不矜黃屋之隆;匪朴匪雕,方順丹墀之請。
  宸規相宅,考周舊於靈都;睿覽思和,獲秦餘於正殿。群臣列陛,奏蕭相之遺模;天子臨軒,采荀卿之故事。炎洲八桂,仙ㄆ於林衡;岱畎五松,委靈材於梓匠。衢宮記范,萬機抗九戶之尊;海孽移琛,千欒省十家之費。飛廉卷靄,徹煙極而浮薨;屏翳收津,劃星墟而置槧。瑤階百雉,光懸寶露之壇;瓊璧萬尋,影糹卒崇霞之閣。拖虹梁而四注,星漢虧於上榮;疊雲棟而三休,寒暑隔於中ニ。
  雕楣鶴企,沓勢分規,綉桷虯奔,殊形別起。圖布藻,罄羽璧於狼泉;方鏡披蓮,孕花機於蜃浦。芝樓對幄,蕃傳五日之風;芸閣列錢,彩鍛三旬之霧。文疏罩迥,陰兔息肩於綺寮;翠幌籠霄,陽烏鍛翼於珠網。豐隆按節,下復而司階;列缺施鞭,低叢楹而假道。溫房佇幸,煦芳景於佳辰;涼室乘閑,凜租飈於火序。
  金鋪夕照,若帝圃之耀瓊英。寶綴晨懸,類阿房之聚銀燭。煙邱碧桂,翊珉階而披香;雨岫筠,夾流而影。九衢翻翠,雜仙卉於中逵;四照霏紅,間靈葩於右戚。神禽率舞,光浮肆夏之軒;瑞鳥相鳴,響葉鈞天之樂。鉤陳宿列,儼雙碣於丹霄;綺徼霞周,辟千門於紫露。爾其左扃嵩鎮,申侯降太室之禎;前枕莘郊,伊尹發空桑之秀。揭熊山而北眺,貝闕猶存;睹龜溜而西分,瓊台易接。
  總交中宇,廓川陸而疏畿;竟想善鄰,揆風霜而建野。然則因秦構極,祖宗耀金策之符;作洛恢基,我後創居之始。援天引聖,隔代重暉,橫紫都而可襲,配元宮而非遠。故能使神光夜燭,鏡麟趾於文除;仙氵晨華,委鸞章於綉礎。靈爻密發,八方昭大有之和;寶篆潛開,六合啟同人之會。兩儀交慶,虛碧單而翹旌;萬宇披歡,指蒼車而候蹕。雖青蒲頌德,東朝獻龍鳳之圖;而丹極鳴謙,南面動貂羊之詔。百神推策,望ギ徑而虔誠;三讓奉符,顧瑤壇而肅事。龜書吐瑞,按五校而分營;鳳策揚輝,翔八鸞而節步。帷宮霧轉,列芝蓋於中天;帳殿星離,軔蒲輪於大野。紫鱗充饋,若大帝之共臨;素鶴翔華,類群仙之廣宴,花開瑞雪,委瓊饌而調芳;彩絢祥雲,夾珠旗而曳影。功推三祖,銀繩勒東岱之威;業峻一人,金奉南山之壽。道既成矣。元符集矣;代既貞矣,元勛緝矣。運三辰而虛玉柄,風兌渙其中孚;懸五禮而偃金科,雷坎光其作解。奔烽舉爵,溢仙酒於中衢;疊鼓分飠餚,浹宸輝於下里。吞九皇而上運,控八聖而遐征,翔赤驥而睇風區,吟翠虯而掩霄甸。隱隱轟轟,雷動天驚。回輿斜盼,而降乎乾元之殿;司宮庀職,肅坻Ф而神行;掌舍巡方,煥岩廊而洞啟。赫若朱螭,負漢而輝橫海之鱗,默若蒼鵬,架壑而振垂天之翮。千官曉次,亻素銀榜而端簪;萬戶宵披,候瓊膏而肅帶。靈戈列陛,天官具三揖之儀;雲略充庭,宗伯演九賓之禮。瑤鯨戒響,懸猛ね於端闈;銅狄分形,肅嚴扃於左序。排紫微而立極,宸儀冠明後之三;俯黃道而披軒,仙歷用乾元之九。蕩蕩乎何聖人之無外?巍巍乎而神功之不窮也。

臣勃席芳十步,企景三冬,雖承宣室之談,猶窘靈台之影。仙壇遠秘,已多謝於祥鶼;大廈初成,復攀榮於賀雀。慨深梁甫,終乖棒日之歡;恩極甘泉,未動凌雲之價。神圖不測,固流絢於丹;微志可存,庶鐫芳於翠琬。敢獻頌曰:
  紫扃垂耀,黃樞鎮野。銀樹霜披,珠台月寫。響明立極,橫神廓社。大壯ゼ爻,斯干韻雅。(其一)
  鶉居化沒,狙訛道長。瓊構霞明,璜軒露廠。棄人崇欲,違天蠹象。南巢不救,東鄰長往。(其二)
  瑤緘考懿,金板藏功。道凝茅屋,業盛蒿宮。龍階察,閣調風。推訪華禮,酌儉思沖。(其三)
  懸結釁,傅翼生災。千薨嶺接,萬ㄆ星開。爭圖絢侈,福極凶來。風寒碣館,露慘蘇台。(其四)
  十館營秦,金房砥室。千間架漢,韜雲日。濟惡承危,同亡翼術。傾未遠,遺墟繼出。(其五)
  龍川結禍,鶴塞稱符。塵驚八際,霧慘三都。穹廬寶極,幕樞。司宮墜典,掌舍淪圖。(其六)
  蒼衢毓祉,丹邱表聖。鳳矯仙樞,龍回寶命。道凝金冊,功馳玉鏡。紫氣抽華,黃輝疊映。(其七)
  神稽鶴讖,跡播雞渾。重光累極,翼子謀孫。經天緯象,就日提元。驚軒湛粹,鳳幾裁尊。(其八)
  祥抽紫歷,業昭彤管。珍雀朝翻,仙蟾夜滿。丹墟獻跡,青台墜卵。椒閫儀風,芝閨奉款。(其九)
  登三建緒,明兩開儀。龍譙霧郁,禁霞披。波分渚,景峻瑤枝。黃扉曉列,丹轂宵移。(其十)
  龜文獵彥,麟旌收逸。桂客攀榮,松賓改律。紫開紀,丹虯聳秩。縱壑搏飈,登山捧日。(其十一)
  功融棘序,道備槐庭。不仁者遠,惟道斯行。煙搖墨綬,電轉朱。境懷春翟,野散秋螟。(其十二)
  鄭竹分科,燕棠輟諷。銅機化極,珠囊叢洞。禮貴丹虯,樂調朱鳳。珠獻寶,綿鄉委貢。(其十三)
  龍闕靜柝,鶴塞投弦。歌呈豹尾,舞進鳶肩。銅鐃月斥,鐵輞星懸。繩幽架險,驛霧馳煙。(其十四)
  霧壇凝紫,河宮湛碧。翠Ψ翻飈,丹螢候魄。霜均雹散,連珠契璧。蓋籠霏,花衢墜液。(其十五)
  年和政美,化極風調。靈台軫詠,考室興謠。循圖訪典,去泰捐雕。道存南面,讓屈東朝。(其十六)
  望雲裁構,籠霄建宇。方鏡星離,圖月聚。梓匠傾思,林銜授矩。畫ㄆ棲煙,文軒架雨。(其十七)
  芝房疊翠,桂廡流丹。霞張萬戶,霧葺千樂。重扃駐燠,洞牖棲寒。神加有敘,貺入無端。(其十八)
  帝圖臨御,皇僚萃止。電戟揮霜,雲旌拒晷。紫宮可逼,黃街易履。鳳礎騰文,麟庭抗禮。(其十九)
  珠泥暢績,銀繩郁契。鶴嶺雲明,龍壇景惠。道超中古,功推下濟。惟帝惟天,惟天惟帝。(其二十)

《易書》「大哉乾元」

大哉神都

未完待修


一個總是念叨著「我祖上也曾經闊過」的人的日子大多是衰退的。很多人雖然活在新時代,但是腦子裡還是「我大清……」的那一套。張嘴就是腳下踩著「秦磚漢瓦」、地下埋著「王侯將相」。對,說的就是以西安為代表的所謂「文化古都」。個人認為風流人物可以作為榜樣激勵我們奮發前進,但是千萬別躺在先人的功勞簿上幻想自己牛逼閃閃。
引用一段《圍城》吧:

這次兵災當然使許多有錢有房子的人流落做窮光蛋,同時也讓不知多少窮光蛋有機會追溯自己為過去的富翁。日本人燒了許多空中樓閣的房子,佔領了許多烏托邦的產業,破壞了許多單相思的姻緣。譬如陸子瀟常常流露出來,戰前有兩三個女人搶著嫁他,現在當然談不到了!方鴻漸也把淪陷的故鄉里那所老宅放大了好幾倍。趙辛楣住在租界里,不能變房子的戲法,只說假如戰爭不發生,他的官還可以做下去——不,做上去。

就像前面答主 @卻道秋 說得那樣:歷史文化是饋贈、是責任,不是用來炫耀的資本。

醒醒吧,你大清早TM亡了!

我們呼吸今天的空氣,感受今天的風景,吃今天的餐食,照顧今天的一家老小。


為什麼要回唐朝,好多好吃的沒有好玩的沒有,得個感冒都可能死人,冬天沒暖氣夏天沒空調,出行也不方便,哪怕皇宮我也不願意住

古代生活跟現在沒得比,真不小心穿回去了,肯定想盡辦法穿回來,還有心情比哪個地方好?哪兒哪兒都不好!


我就說明一點,長安不是西京,長安就是京都,而洛陽只是陪都。不能將二者相提並論。

—————————————————————————

補充一下,我感覺這個問題就是在帶節奏。


可勁兒抱大腿蹭唄,題主給洛陽招魂炒作成功了么?還不要臉的自問自答

現在藝人也愛玩這招,小咖粘著大咖炒,狗皮膏藥甩不開,呵呵。一個是陪都從有名份開始也就50年,一個是盛唐幾百年,到現在也不是一個份量級,西安是副省級城市,河南的老大鄭州都只是省會城市,當年逃荒都往西安逃,我可沒聽說有西安人往洛陽逃

既然想引戰,滿足你,麻煩沒歷史常識的妖怪別出來丟人現眼了,你們不配和我們仙女相提並論,自己Low還整天抱著炒,比吃蒼蠅還噁心


當然是我們洛陽!西安早上喝不到牛肉湯!


那就揚州好了


看看提問者的名字就知道這個問題的傾向了。引戰啊。


當然是選擇成都啊,揚一益二,生活水平自然不會差,還可以吃到貴妃的荔枝,豈不喜滋滋


我還是願意生活在現在

三個點,自來水,城市排水系統,公共衛生醫療

這三個點幾乎是讓城市規模可以無限擴大,並儘可能減少大規模疫情爆發的可能性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大象公會搜索一下講城市排水系統的文章(忘了名字了)大意就是講唐長安,宋開封這樣世界及的城市照樣屎尿橫流,這種狀況持續到18世紀的倫敦和巴黎!


說得好,我哪都不選


一損俱損,一榮俱榮,本是同根生


願意生活在一個沒有宵禁的城市


長安,不為別的,就想看看自己生長的地方曾經矗立在世界之顛時的樣子


推薦閱讀:

李世民為什麼沒有表字?
唐朝中後期宦官和皇帝之間的制衡關係是怎樣的?
如何看待大唐和阿拉伯帝國的怛羅斯之戰?
一般情況下,人們稱洛陽是幾朝古都?
歷史上真有「女主武氏」的預言嗎?如果有,當時唐太宗對武媚又不是很感冒,武則天是如何逃過這一劫的?

TAG:歷史 | 西安 | 唐朝李唐 | 中國 | 洛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