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出去留學比較好?
我想讓自己的孩子出去留學,但不知道什麼時候出去合適?
我一直堅定認為在留學平民化大眾化的今天,要用平常心看待留學只不過是個人經歷的一種選擇。千萬不要再抱著鍍金啊,甚至改變命運的心態去留學。
我15歲出國留學,新加坡學制安排是四年,19歲回來。當時覺得留學給了自己多大多大的變化啊,吹噓自己多麼多麼好啊……但後來回國讀本科的時候並沒有覺得自己周圍一直在大陸成長的同學有什麼「缺少的」,也並沒有覺得自己有什麼優越的。
後來大三的時候又去國外交換一年,就能很冷靜地看待所得所失,其優其劣了。明白自己為了這段經歷需要付出什麼機會成本。回來後,日子還是照常過。
回想起來,對於任何人,15-19歲都是一個處於三觀成型,會發生很大變化的年齡。無論在任何一個地方都會接受教育都會接觸到各種個樣的任何事情,都會成長都會成熟。只是當時思維模式的受限,誤以為是國外加成的buff,其實這樣太簡單粗暴了。
很多家長以為把不獨立的孩子送到國外就會成熟獨立自主了,殊不知這裡面大量孩子出現了各種程度的失控。而由於「倖存者偏見」,你所能看到的都是媒體或留學機構所保留和宣傳下來的部分成功案例而已。講真,同樣程度有錢而且沒約束的條件,留學生比國內的可怕多了。
教育真的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
可憐天下父母心。As a college application consultant who helps Chinese students get into American universities, I will give you my perspective.
Assuming you have the resources to finance studying abroad, earlier is better. American universities have easier admissions standards for students who go to high school in America, even if they are foreign citizens. This is because Chinese curriculums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American curriculums, even in International high schools in China. In addition, by studying in America at an early age, Chinese students rapidly develop their English skills which is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both college admissions and the post-graduate career search.
If you don』t have the resources to send your child to America for high school, sending them for college is effective as well. Statistically, going to an American rather than Chinese college will almost certainly increase their future career prospects.
不請自來,
英國留學五年,馬上去加拿大讀碩士的來答一發。我認為和年齡無關,
和孩子的心智成熟度有關。心智成熟度包括:
1. 是否能夠離開父母獨立生活,把自己的衣食住行打理地井井有條?2. 是否能夠處理好與老師,與同學的關係?3. 是否在面對問題時有自己的看法,並能將其自如地表達出來?等等。除此之外,還包括家裡經濟情況,孩子的語言學習情況等。
為什麼強調心智成熟?
是因為國外讀書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鼓勵學生表達自己。如果還抱持只有老師說的才是對的,是很難學到知識的,出去也是浪費錢。另外,出國以後,孩子會面臨各方面的壓力,心智成熟孩子更能否積極面對而不是束手無策。如果有送孩子出國讀書的打算,可以先送孩子參加遊學的項目,考察孩子的適應能力和是否能適應國外獨自生活的能力。
以上。本人第一次登陸加拿大是在2003年(媽媽技術移民,不是土豪,不是貪官,不要叫侯局長來抓我),那時候我10歲。等待楓葉卡期間,短暫地在溫哥華讀了幾個月小學,然後就回國繼續讀4年級了。 三年後初一結束,我又回到了溫哥華讀9年級。 在我10餘年在加拿大的學習和生活生涯中,認識了形形色色的留學生和新移民。
首先,孩子的性格,心理成熟度,以及家庭的支持和關愛方式每家每戶都不一樣,很難給出一個標準答案,再加上已經有很多答案在這些領域總結了經驗,所以我來討論一個更加客觀的事實。
年齡越小,語言學習能力越強。
注意,這並不是讓你把孩子6歲就送出國。 因為我想表達的是,中文學起來比英文難多了...
我見過太多幼兒園或者小學低年級就跟著父母移民的朋友了,大多數的中文水平都停留在:「你要來和我們一起玩basketball嗎?」 「你知道如果姐姐要來吃飯嗎?(Do you know if…)」 聽和說尚且如此,讀和寫就更慘不忍睹了...
與之同時,這些cbc的英語就非常native,甚至英語成績可以完爆很多白人(這主要因為中國人學習努力又聰明)。 這個時候,很多稍微傳統些的華人家庭,還是會選擇讓孩子去上中文課外班。 不過這效果可能還不如我們中國的孩子上課外英文班... 因為要熟練掌握一門語言,必須得在它的環境中浸泡才行。
比如說我的表妹Kiera,就是從小在澳大利亞和新加坡長大。 從5歲開始,我姑姑就堅持讓她上中文補習班。 並且在家裡只用中文和她交流(強行營造語言環境)。 結果呢,Kiera現在12歲了,「「你知道如果姐姐要來吃飯嗎?」就是她說出來的,啊哈哈哈! Kiera剛學會說話的時候其實英文和中文的水平沒什麼差別,如果跟她奶奶(奶奶是英國人)說:「Grandma, can I have some milk?」 那麼她跟她姥姥(中國人)就會說:」姥姥,我可以有一點牛奶嗎?」 而當年紀越來越大,這其中的差別就會越來越明顯。 畢竟思維的培養是在英文環境下進行的,那麼一些稍有深度的交流就只能用英文進行。 所以說她現在回國玩都最喜歡和我聊天,這並不是因為我長得玉樹臨風,且風趣幽默知識淵博,而是單純的因為我能用英語和她交流。。。 中文說不清楚-&>別人不知道她想表達什麼-&>被迫說英文-&>中文缺乏練習-&>中文說得更不清楚, 我想這就是我表妹正陷入的惡性循環吧。
那麼年級大一些再出國呢? 他們面臨的就是截然相反的局面。 雖然雅思托福的應試分數夠高,口語和寫作仍然是大部分留學生的弱項。而正是因為這個小小的弱項,大齡留學生們也有可能面臨一些困境。 比如說普遍比較害羞,不敢主動與同學和老師交流,或是會極力避免爭論和討論。又或是排斥參加一些公開活動,例如演講,辯論,從而錯過了很多表現自己的機會。 比如說我有很多學弟學妹,在諮詢我選修課的時候,第一個問的就是「這個課要寫Essay嗎?」,「這個課有presentation嗎?」 如果有的話就他們會慎之又慎。 就算是我們統計系一個非常厲害的來自中科院的教授,學術能力超一流,每年發表很多高質量論文,但他用英文講課的時候,特別是講一些笑話的時候… 真的是沒幾個人能聽懂,更沒有人笑,中國同學之間甚至開玩笑說:「陳老師如果用中文講課,能聽懂的人肯定會多一些。。。「 注意,我現在討論的都是普遍現象而不是個例。 研究生才出國然後英語非常native每天和白人談笑風生的人我也認識,但這種情況是百年一遇。
那麼在我當時那個年齡出國的人們呢? 我的中學朋友們基本上都是和我在一個時期(12-16)歲出國的,現在大部分都混得很好,各種矽谷華爾街,再不濟也在國內被政策忽悠了搞什麼互聯網教育創業(就是我)。 然而這個年齡段這也不可能是完美的,只是我們剛好做了一個比較實用的權衡,既:英文挺好,中文也還不錯。
我初中出國的時候年齡還比較小,對語言的接受能力還算高。再加上有英文環境,班上又有那麼多長得可愛的不會說中文的女同學,我用了不到2年的時間就完全脫離了ESL。 11年級的時候我就參加了一些演講辯論和社交舞會,還會講英文段子嘗試追求可愛的女同學(然後無功而返)。在12年級畢業省考的時候,我English12還考了A,英語拿A這個事情就算是和白人比較起來都是難能可貴的。那麼我的英語就非常非常好,和本地人沒有任何區別了嗎? 真的不是。 雖然外行人聽起來可能覺得沒什麼兩樣,我也能和外國人談笑風生,也會毒蛇諷刺,進能寫情書退能寫道歉信。不過我和本地人英語的差別我自己是最清楚的,比如說我幾乎不使用英文的歇後語和成語,有自己固定的用詞偏好,在脫離了我熟悉的語境的情況下可能反應也會比較慢。 不過呢,寫情書會比喻句和排比句就夠了,看文章認識專業辭彙和懂英文邏輯就夠了。 這就是我在上一段說的」最實用的權衡「。
我經常在朋友圈安利自己寫的一些知乎文章,有時就會有些發小問,「你怎麼那麼小出國,中文還寫得那麼好?」 我會跟他們說,:「哼,我在國外的時候他們都稱我為成語小王子呢。」 很多打算讓孩子作小留學生的家長也會有這個顧慮,也就是如何讓孩子在學習英文的同時,中文也不落下?我自認為我的中文確實保留得不錯,我想這和我喜歡看書有著密不可分的原因。 從小時候的冒險小虎隊,到福爾摩斯系列,金庸系列,阿加莎,東野圭吾,我從小到大看過的小說肯定不小於200部了。 我媽媽為了防止我對中文生疏,還特意在我剛出國的時候給我帶了全套中學語文書讓我必須全部看完(然後我只看了那些故事)。 那麼我的中文就真的有那麼好了嗎? 也不是,比如說我缺乏引經據典的能力(因為文言文和詩詞讀少了),也無法寫出「窗帘為什麼是藍色的」這種厚重的讀後感。 不過寫說明文更重要的是邏輯思維,寫故事劇情比修辭手法重要,在詩詞量不夠的時候用成語也一樣的可以顯得有文化。 這也是所謂「最實用的權衡」。
最後我再強調一下,不要以為出了國就成了外國人,保留民族文化和特徵還是很重要。 出去把英語學好了很重要,不要把中文忘了更重要。
最後給其他留學類回答和故事打一些廣告。
移民對於孩子,是弊大於利嗎? - 知乎
你有什麼原來不喜歡,現在越來越喜歡的東西、事情或人嗎?為什麼? - 知乎(這個就是講的第一次演講)
如果肯德基的員工忍不住偷吃了一個雞翅怎麼辦? - 知乎 (高中在DQ打工的經歷)
為什麼有那麼多美國名校畢業的留學生回國開了留學中介? - 知乎 (國際課程線上輔導軟廣)
在國外演奏中國民樂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 知乎
上課時給老師捧哏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知乎
如何優雅地吐槽自己的母校? - 知乎
我覺得要從好多方面考慮這個問題:
如果不考慮經濟條件,可以從初中或是高中開始來美國這邊讀私立高中,這邊私立高中一年5,6萬美金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對於以後你想進入美國好的大學本科,還是很值得花這筆錢的。
如果要考慮高中後出國,如果英語不行的話,估計要來這邊讀一個預科,然後再去讀本科。可能需要多花一兩年時間。
如果本科是在國內讀的然後出國讀書(也是我推薦的),這時候選一個好的AD或是offer,如果是要考慮以後留在美國的,選個地理位置有利於找工作的地方,如果是想來鍍金然後回國有個好聽的名聲的,可以選個排名靠前的學校。
出國不是簡單的讀書,同時是非常鍛煉一個人的獨立生活能力,你需要自己租房子(寄宿家庭不算),還需要辦電話卡,自己買菜做飯,很多國內想都沒想過的事情,需要你獨擋一面。青少年時期也是一個人三觀形成的重要時刻,美國文化有好有壞。
我建議本科時候來美國交換或是本科後出國,這個時候的人具備基本的獨立生活能力,同時對社會和現實有自己一定的看法,有一定的判斷力。來美國後不至於迷失自我。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裡面包含美國留學生活方方面面。有關美國留學旅遊的問題也歡迎諮詢。
http://weixin.qq.com/r/ij8sNN7EDINzrZpX92qY (二維碼自動識別)
個人觀點勿噴
---------------------------------------分界線-----------------------------------
本屌14歲出國,國內念完初三來到美國讀高中,由於英語不好重新讀了一年9年級,高中在VA 一個農村到不能再農村(簡直鳥不拉屎)的地方念了4年,然後去了LA,NY,現在在Fordham 念大四(學校一般,挑刺兒的你走)回國頭來讓我再選一萬次,還是會選同樣的道路,不是說美高的人跟來美國念大學的人有多大的區別,可是從談吐,人與人的交際,自律性以及 身體健康程度上總能看出一些區別。
說到這不得不說選擇學校的關鍵性,高中不要選大城市!農村越農村越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男孩兒送男校,女生送女校。私立 一定要住宿的私立。
私立學校一般是師生比例1:3 在一個大的環境內會養成極其高的自律性,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好好學習= GPA差 = 沒好的大學,從9年級開始學校就會灌輸這種理念 同時看回國內高一高二簡直放縱以及浪費時間,每天上完課後一定會強制性有 體育運動的時間,必須參加各種的team (足球,籃球,高爾夫,網球,帆船,棒球,游泳(冬季,真的很TM冷)corss country 等等),並且高中能夠送出來的家底都很殷實,所以結交的同學圈子都會很好(包括美國人)對以後的幫助都會很大。
---------------沒人點贊寫不下去了啊-----------
繼續來寫,先上點兒圖片
我當時的學校在VA的這個大農村,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生活真的很淳樸,大家住在一起很開心(其實男校並沒有什麼搞基的)
繼續說為什麼我覺得早點兒出去好,我並不是個學霸,所以並沒有資格在這跟你們講什麼對成績有什麼幫助,更多的是一種學習的思維能力,以及思考的方式,西方人的思維模式更多的是質疑,思維呈擴散式,總是想的很多,想的更加全面。
如果將來還打算回國的話,我覺得還是高中之後吧。
作為一個15歲出國的sm1,見過太多因為缺乏自我生活能力被毀掉的天才。我知道你會看到很多例子說什麼xx也混的很好,但是你也要知道每個人的適應能力和自律性都是不同的。拿自己的一輩子來賭,代價還是大了些。
很多人因為無法融入,而墮落為一個天天在宿舍里逃課打遊戲的「壞學生」,而這些人,之前都是每個城市裡學霸中的學神,被老師寵著被同學仰望的,甚至在sm1這種在一群自負的少年中間依舊會被大家惋惜:他如果稍微學一下,肯定會很強的那種...
此外,15歲出國的另一個副作用是我回憶起自己的青春時,基本上只能停在初中,然後直接跳過了高中到了大學...高中本來應該是一個人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恰同學少年。但是我卻不得不艱苦的去改變自己,去適應一套完全不同的文化體系。每次看到別人懷念自己的高中時光,懷念那個時候喜歡的女孩子,和同桌傳紙條的情誼,我就只能想到自己一個人在圖書館孤零零的看書的黑暗時光...
雖然早點出國確實有一定的語言優勢,但是你的身份認同早已根深蒂固了,母語體系也早已完成。某種程度上,很多周圍的人雖然依舊認同中國人的身份,但是卻已經和中國社會有所脫節了。有的人就乾脆放棄了身份認同,融入了當地社會,從刷人人變成了刷facebook,從chinglish變成了singlish。
我覺得本科出國的好處不多說了。國外的本科教育含金量比碩士高一百倍。是一次真正能開拓眼界,並提升素質的投資。而且,相比於不中不洋,本科出國的人更符合立足中國,放眼世界的人才需求。1880年到1910年。再或者1979年到2001年。
I went during my second year of college to China. Was it a good idea? Maybe. Who knows?
I say the best time to go is when you are mature enough to take risks and take care of your self. Some people study aboard only to stay in their rooms and go to school. What kind of experience is that!
-Bhok父母都有一顆望子成龍的心,這點大家都能理解,留學生放在幾年前,回國就業還頂著海歸的光環與加成,找工作輕鬆,工資高,但是隨著留學行業的火熱,出國留學的學生越來越多,這種光環和加成也就逐漸消失了,所以,現在留學要考慮的不是僅僅出國鍍金,真正要考慮的是,留學能為你帶來什麼提升,你是否真的需要留學,留學之後是打算回國還是留在國外。
考慮清楚以上的問題了,你就得考慮下留學資金的問題,留學越早,花費越高,你的家庭能承受每年二三十萬的留學費用嗎?如果以上都沒問題,那在接著看,人身各階段留學的好處與弊端。
小學生留學
如果在美國有人照顧,這個階段留學的好處其實挺多的,小學留學美國的好處是孩子適應期短,英語幾乎不是負擔,而且很快地能夠適應美國的學習環境,非常有利於在美國的教育環境中成長,在以後的初中、高中及大學的學習中完全沒有如何適應、融入美國的問題。這是一個大方向的問題,小學就開始留學,孩子將來在那個環境下生活和發展的機會大些。
初中留學
初中留學的好處是:首先,學生在學業及語言方面能打下一個好基礎;其次,在高中階段能與其它孩子站在一個起跑線上;最後,在孩子成長的長期規劃中,在國外發展還是國內發展的問題。但是初中留學最大的問題是生活居住和成長陪伴,在這一階段的孩子,年紀還小,也正是身心發育和三觀塑性的重要時期,容易被環境和他人影響。
高中留學
高中留學是個比較好的選擇,孩子對中國文化有一定的認識了,中文,數學等基礎學科有比較紮實的基礎,到了海外有一個高中的過渡期可以適應美國的教育模式,提高語言能力,早一點迎接對創造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挑戰,為順利步入大學打好基礎。而且美高在申請國外大學時,各方面與剛來讀本科的國內學生相比佔盡了先機。不過高中留學同樣有弊端,因為正直青春期,所以在思想上會比較波動,而且 心智成熟的程度有限,獨立生活和自我控制的能力相對較弱,不過這個弱點因人而易。
大學留學
大學留學,心智都成熟了,獨立生活能力也很強了。但因為中國因素已經非常濃厚, 最大的難關是語言,在生活方面留學生要適應的地方也很多,再加上國內教育所形成的固定的學習模式,使留學生更加處於一種不利的地位。
大學留學又分本科和研究生
本科出國會更容易融入國外的文化環境,在語言上也會比研究生出國的學生有更多的優勢,也會擁有更多的國外的朋友,更容易接受留學國家的觀念,甚至完全按照留學國家的行事作風來考慮問題和處理事情。不過本科出國自我管理能力比較弱。一下子到異國他鄉,難免會特別想念家人,容易覺得特別孤單。
研究生出國的學生已經經歷了大學離開父母離開家鄉的日子,對於一個人在外這種感覺已經習慣,同時也具備更強的自制力和自理能力。人成熟了,可以用自己獨特的視角看待新事物、並做出新貢獻,將來職業方向比較明確,可申請經濟資助。但是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大部分在思想上已經定性,在國外教學理念和新思想方面沒有本科出國的孩子容易接受。而且接觸到的人群也會比本科要少一些,英語能力也會相對較弱。
從教育質量來說,大學本科階段留學是最好的,因為美國的教育資源是像大學傾斜的,連碩士都得給本科讓教育資源,如果考慮到資金問題,就去讀全獎博士吧。
題主沒有給條件,那麼我還要給你設定條件。
你的孩子出生了沒?多大了?是小學?初中?高中?還是本科階段了?
從題主僅有的描述里,我想起了一個我曾經身邊的故事。本科的時候,我們班有一個女生,家庭條件一般,工薪家庭吧,從小也是吃了些苦。就算是讀大學也是非常坎坷,家裡父母並不是特別支持,主要還是她舅舅接濟,勸說她父母。她和她父母的關係並不好,所以逢年過節都想回去,但是不回去肯定要被罵,甚至會被威脅不讓她讀書了。她最大的願望就是出國,但她深知自己根本就不可能出國留學。所以有次她跟我聊天說起希望將來能送自己的孩子去國外讀書。
就當是題外話吧。
送孩子出國,先不說什麼時候合適。出國留學的想法孩子怎麼看呢?他願意嗎?留學如果不是主動的很難說值得,因為不情願做一件事情是很難做好的,到時候花費巨大,卻可能收不到回報。不說做父母的享受兒女的福,可能還會產生矛盾。
所以尊重孩子的意願還是很重要的,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
當然,如果孩子很樂意,很有想法,當然得支持。
至於什麼階段比較合適,我覺得視孩子的成長情況和家庭條件而定。記住,不管怎麼樣,尊重孩子的意願。
現在大家普遍有一種意識,那就是越早出國留學越好。我覺得不一定,看情況。送孩子出國留學,應該考慮以下因素:
自律能力+適應能力+社交能力+語言能力
如果孩子本身能力很強,早點出國未嘗不可;但如果孩子性格內向,適應力很差,建議暑假先讓孩子參加一些短期遊學項目,看孩子能否習慣。
如果只是為了早出國而出國,很容易走向歧路。
其次對於留學後的發展路徑的規劃,打算回國發展的孩子,出國時間不宜太早。初、高中出國當然能讓孩子儘早適應國外課堂,幫助他們更好地申請大學。但是相對而言,同學和人脈資源都在海外,畢業後,如果想要回國就業或創業,可能會面臨更大的壓力。
以我熟悉的美國留學為例:
高中留學。這個階段留學的人數偏少,對家庭條件、孩子自身的情況(自律能力+適應能力+社交能力+語言能力)要求比較高。同時因為美高一般是為美本做鋪墊,而美本讀完基本上還是會讀研究生乃至博士,所以要考慮長期的金錢投入以及和孩子長時間分離的情況。
美高的優勢是能夠更早地接觸西方教育體系,學習創造性與批判性思維、自主思考,並融入當地社會。相對於更加稀少的初中留學,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接受過基礎的學科知識,在留學後的學習中有很好的底子。
缺點也比較明顯,這個階段孩子的心智還不夠成熟,而且在美國留學期間,還是很難融入當地社群。我認識一個上個世紀移民過來的一對夫妻,他們的孩子很早就接受美國教育,但讓這夫妻倆最苦惱卻是孩子交不到什麼好朋友,總是有種被疏離的感覺。從我接觸到的很多年紀小的留學生來看,即便是那些在國內被周圍人稱作開朗的孩子,到了美國也會陷入無法融入人群的困難。在我們Admitwrite留學平台的案例中美高的學生也是極少數,我經手過的也只有一個,姑且稱作A同學。A同學在我看來已經算是相當優秀的那種孩子,學習好,性格品質都好,參加了很多有價值的課外活動,並且還是重要角色,領導力強。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也不過如此。但是最近他在微信上跟我哭訴,那些外國孩子不跟她做朋友,她感到很苦惱。要深究這種現象的原因那可能得寫篇論文才行,這裡也就不探討了,我只是提出有這種現象,看這篇回答的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都應該認真思考這個問題,結合學生自身的情況作出是否適合留學的判斷。
本科留學。以前的主流是研究生博士留學,現在本科階段留學也比較普遍了,如果家庭條件允許,這個階段出國留學完全可以。不過美本拿獎學金難,基本上就可以說拿不到,而且學制4年學費+生活費開銷還是很大的,沒有幾十萬上百萬真的很難讀下去。一般的家庭拿出一百萬真的蠻難的,像我一個二線城市戶口,家裡幸好還做了點生意,有幾套房子,不然出國留學真的就是個奢望。很多家庭就算能湊出100w對整個家庭也是傷筋動骨。基本上就是拿留給你買房結婚的錢去供你留學……那些家庭條件更差,甚至是農村的孩子要出國讀書,除了讀博士拿全獎,我實在想不出第二條路了。
同時這個階段孩子逐漸走向成年,心智更加成熟,自律能力+適應能力+社交能力+語言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時你在美國的同學也更加成熟了)。
美本的壓力會很大,一般來說最累的是前兩年,很多基礎課,同時又要適應環境,交新朋友,參加社團。到了大三,很可能你還要尋找實習機會。而且在美國老師對國際學生不會特殊照顧,這意味著你和那些當地學生是在同一起跑線的。
有一個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都常有的非常錯誤的觀念,那就是國內成績不好所以要留學,在知乎上這樣的提問我看到過好幾次。我想說的是國內成績不好一是申請不到美國的好學校,其次國內成績不好,到了國外由於語言障礙,你只會覺得更加糟糕。
不過美本優勢是既不會錯過國內的同學資源,又能拓展視野,獲得先進的教育資源。關鍵是這個階段的留學生已經能夠更加從面地面對異國他鄉的留學生活。
從Admitwrite留學平台的數據來看,美本留學的人數一直在增加,最近接收到的諮詢案例也在印證這點。隨著國內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本科乃至高中或者初中留學。目前來看,美本和研究生仍是申請的主力軍。最近我發現收到的私信也大多是詢問本科申請的,有些回不過來還請見諒。
研究生留學。研究生階段申請的人也比較多,學制相對本科和PhD要短。研究生一般分職業導向型和研究導向型,將來的出路也不一樣,一個是就業,一個是為讀PhD鋪路。因為難拿全獎所以還是讀家庭條件要求比較高,PhD有機會拿全獎,可以減輕一些負擔。到了這個階段基本上就是學生自己產生留學的意向,然後獲得父母的支持。學生的留學目的相對更加明確,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都有了極大的提高。這個階段的學生也基本上不會關注這個問題,有條件有想法的早已經付諸行動了。
預設前提:資金充足,經費不在考慮範圍內。
1、看孩子的接受能力
在國內接受能力強,自制力佳的孩子,在國外一樣接受能力強自制力佳。不要指望教育制度能對人產生多麼天翻地覆的改變。
環境改變過大還有可能破壞一個孩子原本在國內建立起來的自信和安全感。
本科前送出去能陪讀盡量陪讀,但是陪讀這件事涉及太多複雜的問題了,陪讀家長的事業基本搭進去啦,夫妻感情出問題啦,諸如此類。
2、看長遠期望
如果希望能在國外留下來,那麼最遲本科階段要送出去,高中更佳,不然真正融入對方社會難度會更大,因為語言、文化、思維方式基本在本科階段就徹底定型了。研究生讀完留下來的也不是沒見過,但總總而言與本地人之間還是有點隔膜,這個隔膜不僅影響工作前景,也影響生活質量。
如果希望能結識同階層的朋友建立人脈(順便搞定婚姻大事),那麼本科階段比研究生階段更好,畢竟學費的差異足以劃分階層。
如果是希望能接收比較好的教育培養獨立能力增長見識,那麼研究生階段出去就足矣了。
如果希望能通過出國留學改變命運甚至提升階層,那麼就還是別去了【微笑。
在你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已經穩定的情況下
出國最好!今天還和同事聊天,他說自己絕對不會讓孩子在初中階段出國 因為世界觀還沒建立好
在這種情況下來到千里之外的加拿大無人管束 誘惑頗多…孩子要用尚未成型的價值觀去批判和學習這個社會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情…他說的一句話我很認同
有些家長覺得 孩子送出國就能學好了 可是你自己都教不好 如何指望讓孩子在一個沒有人引導的情況下學好(當然並不是所有學生)所以,心智成熟 知道利弊的 情緒穩定 價值觀穩定的孩子 出國最好!不請自來,留學本身沒有什麼時候出去好不好這麼一說,只有這個孩子適合什麼階段出去。
之前有一個學生,家境好,高中成績卻爛的一塌糊塗,托福備考2年依然只有50+的水平,父母和孩子都抱著不出國沒出路的心態非要孩子出國,最後走了一個橋樑課程,出去讀了1年的時候還是因為不適應回國了,但是這一年裡孩子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所在,回國之後去了上海的設計類大學,本科實習階段給寶馬等很多品牌出方案,做執行,畢業之後把設計方面的天分運用到家族企業里,同時根據自己的愛好和朋友另外做起了創業項目。這樣的孩子適合什麼時候出國呢?
還有一個是自己的朋友,本地前四的高中保送同濟醫學院,作為交換生去了美國,學習心理學,經常在刊物上發表文章,還自己出書了。這樣的孩子適合什麼時候出國呢?
最後一個,是我去年碰到的一個學生,本地最好的公立初中的在讀學生,我遇到他的時候才初二,但是對於自己未來的規劃、希望去的院校類型目標都非常明確。父母從小帶著他見識外面的世界,也很支持孩子高中階段出國讀書。初二到初三的一年多時間裡,一直是孩子自願參加我們各類美高的面試會,錄取結果我沒有問很仔細,但是我覺得他的未來應該還不錯。這樣的孩子適合什麼時候出國呢?
所以吧,再重申一次留學本身沒有什麼時候出去好不好這麼一說,只有這個孩子適合什麼階段出去。
個人覺得還是高中的時候出去比較合適吧,國內國外都有足夠的時間,以後無論想回國內發展還是留在國外發展,都會適應得更快。
我是初中畢業十六歲出國從高中上到現在大學快畢業 在加拿大有七年了。個人感覺14-16歲出國比較好,小於14歲獨自出國很面臨很多生活和心理上的挑戰,雖然15-16歲也會受到衝擊,但是能更好的調節自己和處理問題。當然這些也有例外,有些孩子年紀小就心理成熟,有些成年了可能還很幼稚。有些人出國前很單純,後來經過磨礪變得成熟穩重(比如我哈哈哈哈哈)但身邊也有很多留學生本來就不成熟因為出國後更自由就越來越墮落的例子。所以孩子的心理年齡和適應、自律能力很重要,這點題主要慎重判斷。
另外,之所以說14-16出國最好是因為年紀小學語言和融入文化會更容易。十八歲後出國讀書生活會花更多時間精力去適應。這個年紀出國的孩子受到較長時間的中國教育跟文化熏陶,比較不容易忘本。當然,正如一位答主所說,因為14-18歲是人格塑造和價值觀形成的階段,在國外度過的孩子會容易受到一些西方理念的影響。這一點是好是壞見仁見智。我覺得既然父母選擇送孩子出國就是選擇讓ta去學習和經歷跟自己截然不同的事物,那ta的思想變得與家長不同是正常的也是應該的,不然花那麼多錢出國有何用處呢?出國就是為了見更大的世界,與更多的觀念和靈魂碰撞不是嘛。小學、初中是不建議送出國的,哪怕有親戚家在那邊幫襯
畢竟還太小,對孩子成長不利,而且怕和父母關係疏遠
國內小學、初中都是可以用房子來解決就學問題
但是到了高中就不行了
所以我身邊人普遍的觀點和選擇是
如果考不上重點高中,讀完初中就會送出去
如果能考入重點高中就讀完高中再送出國
現在國內普遍學制是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留學意味著轉換到一個新的,非常陌生的環境中去,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教育制度。隨著社會的發展,家庭經濟水平的提高,留學也出現了不同的趨勢。
第一個趨勢是:低齡化。2000年的時候,留學群體以大學生為主,2010年後中學生比例越來越多。
第二個趨勢是:就讀商學院的依舊很多,計算機專業成為另一個熱門。
第三個趨勢是:家長和孩子的選擇方向也開始變化。從看重學校排名到看中專業排名到看中未來就業前景。
對於希望將孩子送出去的家長,首先要清晰目標,擺正心態。留學在今天對大多數來說已經稀疏平常了,就算沒經歷過,從身邊的同事,同學那裡也能看到實例。但具體到個人,每個人情況不一樣,經濟狀況,孩子的學習情況,愛好興趣,特長各方面,制定方案時要儘可能多的獲得信息,制定適合自己的留學計劃。出國的確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接受不同的文化碰撞,開闊視野。但只是一種選擇而已,不能覺得出國留學一趟就能鍍一身金,回來就能改變自己和家族的命運。還有一種是周圍的家長和朋友選擇讓孩子留學的比較多,就跟風而行。這兩種都是不可取的,即使有的家長不差錢,在沒計劃清楚的前提下,把孩子送到幾萬公里外的異國他鄉獨自生存,也是不負責的做法。
擺好心態後,就是技術層面的考量了,那麼什麼時候出去留學比較好?
想要明確什麼時候出去留學比較好,就要明確以下幾個問題:
一, 留學的基本條件
二, 個人情況(包括孩子的學識,心理,思維,身體情況的發展等等)
三, 留學地環境的要求和政策
四, 費用
一, 留學的基本條件
一般來說,申請留學一般應具備四項基本條件:一定的外語水平,一定的自理能力,充足的經濟來源,身體健康。
國外學校對留學申請者都有外語水平的要求,需要通過英語能力考試,如托福,雅思,GRE,GMAT等。
申請自費出國留學,申請者必須證明自己有足夠能力支付學費,住宿費,生活費等各種費用。足夠的經濟擔保是各國普遍的要求。
申請留學者必須身體健康,尤其不能有傳染病,精神疾病。
二, 個人情況
這個是比較重要的因素,我們要分階段來看:
小學階段:心理的內部穩定性較差,情緒波動大;好奇敏感,對什麼都感興趣,反映強烈;自控力不足;人際關係簡單,還不會與人相處,社交活動參與少。這個時期,孩子處在一個初步學習的階段,是一個初步塑造的過程,並且這個時期的孩子需要大人的保護,還無法脫離長輩獨自生活。因此,想要在這個階段出去留學必須考慮的就是安全和心理問題。
(1)一部分小學生出國讀書是和父母一起移民,有父母的陪伴照顧,這是最好的選擇。還有一種情況則是,寄住在親戚家。這就要求留學者有非常強的獨立生活能力,因為出國留學並不是單純的學習,這是一種全面的生存考驗,而這一點往往也是小學生欠缺的。
(2)小學生對外語幾乎沒有什麼掌握,初步的外語交流能力都是比較欠缺的,這一點可能會比較吃力,需要得到很好的引導。
(3)由於小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較差,這就決定了他們是否能適應國外的生活學習環境,這種突然的環境變化會否對孩子的心理生理造成影響甚至傷害,這是需要重點考慮的。
(4)但如果在國外有人悉心照顧,這個階段留學也有很多好處。孩子的適應期會比較短,從小就在國外教育環境中成長,對於以後的學習非常有利,在融入國外文化方面佔有優勢。孩子將來在那個環境中生活和發展的機會也比較大。
中學階段:青少年是自我認識以及對外界認識不斷提升的過程,生活經驗慢慢有所積累,自我意識增強;智力發展顯著,會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想法,開始思考人生等一系列問題;矛盾重重,在思想和情感方面,這個時期的孩子會產生孤獨感,一方面要求獨立,但一方面又由於社會閱歷不夠難以做出正確的判斷;求知慾強烈,非常渴望獲得新知識,新思想。
優點:這個階段的孩子出國留學,從年齡上來說,基本可以獨立。成績優秀的孩子出國留學,可以為將來進入一流名校打好基礎;出國讀書比較靈活,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課程選擇,有利於以後的職業道路規劃;在已經掌握了基本交流能力的情況下出國留學,可以更好的進行自我語言能力交際能力的鍛煉;在這樣一個人格性格塑造階段,出國留學能夠幫助中學階段學生開闊眼界,豐富知識,增強能力。
弊端:很容易讓人擔心的一個問題就是,孩子會不會由於缺少管教而放任自流。如果沒有適當正確的引導,很容易被傳染到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和作風,負面問題就會不斷發生。這個階段留學的最大問題是生活居住和成長陪伴,在這樣一個身心發育和三觀塑造的重要時期,十分容易被環境和他人影響。
大學階段:這是一個走向成熟的關鍵期。心理發展完善,有了穩定的個性;社會化程度高,在社會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這個階段的人,處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是決定人生轉折的重要階段。
優點:這個階段,人的心智成熟了,獨立生活那能力也很強了,會更容易融入國外的文化環境,更容易接受留學國家的觀念。思維成熟,尤其是辨別是非對錯的能力成熟,具有更強的自制力和自律性。
弊端:由於國內語言環境根深蒂固的影響,在英語學習方面就會遇到一些問題。學習模式一旦固定,比較難以改變。
三, 留學地環境的要求和政策
美、英、澳、加,都是教育產業高度發達的國家,學校多,質量好,也是大多數留學生和家庭的選擇。讓我們依次看看這些熱門國家各個階段留學的大致要求。
這個主要從年齡政策方面:
(1) 美國:對入學的年齡的限制一般只有最小的年齡限制,對年齡的上線無限制。申請高中的申請人必須完成中國政府規定的九年義務教育。申請大學以上學歷的申請人,必須年滿十八周歲,同時具備高中畢業的是學歷。
使館方面:對於簽證來說,使館一般會尊重學校錄取的條件。但從審核申請留學簽證的角度來說,使館會考慮申請人的申請意圖,年齡超過三十五歲的,使館會重點考慮申請人的年齡是不是受教育的最佳年齡。
(2)加拿大:留學加拿大公立高中是有年齡限制的。公立高中更願意接受十八歲以下的的學生的申請。多數情況下是不願意接受大齡學生的。
使館方面:從使館角度來看,留學加拿大是沒有年齡限制的。但需要注意是,年齡越大,離開學校時間越長,簽證難度越大.
(3)英國:學校在招收國外留學生的時候對留學生所需的英國留學條 件都有一些變通,只要英語和數學通過,就可以讀預科。英國本 科留學對入學年齡唯一的要求就是英國留學申請人必須年滿 16周歲,年齡沒有上限。
(4)澳洲:申請到澳洲高中留學的年齡在十八歲以內(十八歲以下需 要在澳洲有監護人,監護人可以在澳洲本地找)。申請澳洲本科 年齡在18-25之間。申請澳洲留學碩士年齡應在35歲以下。
四, 費用
這裡只給出大致範圍,具體不同學校和專業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不論是去哪個國家,階段越早,花費肯定是越高的。高中和本科階段一般都是四年左右,學費生活費加起來一年不會低於30萬的,碩士階段因為時間變短(一般兩年左右),兩年可能會在60萬上下。
以上關於留學階段討論的只是整體情況,至於利弊,要看家庭情況,孩子的接受能力,還是那句話。適合自己的才是利。
看情況吧,我認為要麼就在沒有三觀的小時候出去要麼就在三觀已經穩定的成年以後再出去。千萬不要在青少年時期三觀最易不穩的時候貿然出國。
答案應該是因人而異的。
我在加拿大生活工作了10年。說我的觀察和想法。
孩子出國留學主要面臨的不是英語,而是心理問題。這個問題處理不好,後患無窮。有親戚、朋友會好一點,但不能解決太大問題,
出國之後由於語言、環境、習慣,文化、飲食等各個方面的不同,對人的自信心會有巨大的衝擊。而留學/移民的過程,是一個重塑自信、自我的過程。在國外生活感覺好的人都是成功過了這個坎的人。
1. 年齡
不建議初中以下(包括初中)的孩子出國留學。這個年齡的孩子心智還不成熟,社會溝通能力非常有限,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判斷能力、價值觀。對於高中生,也要個別評估。大學生會好很多。但是國內的教育體制和環境下,很多大學生也不見得在心理方面能比高中生好到哪裡。
2. 父母的角色
中國很多父母對孩子高度重視,結果往往在某種程度上「綁架」孩子的人生。事無大小往往與孩子決定、包辦、代辦。出國之後,有時候由於「鞭長莫及」,打起電話來總是碎碎經:問學習、問吃、問生病。在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上做的不足,沒有把這一點作為最重要的事。
或者父母認為由於萬里之遙,自己無能為力。而其實加拿大中學都有專門的留學部,家長是可以積極的和學校溝通,幫助孩子的。
3. 產生巨大衝突時
父母的心態要開放,孩子接受西方教育,自然會接受這裡的價值觀。在有衝突的時候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礎上應該理智溝通。
這個問題是個大話題,不是這裡幾句話就能說完的。
我的專欄下一站加拿大 - 知乎專欄里有關於留學的系列文章,對此類問題也有探討,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推薦閱讀:
※怎樣才能做到為自己而活?
※28歲覺得人生毫無希望,怎麼破?
※打老婆的男人,能不能要?
※我這種情況應該如何投資理財?
※三十歲之前靠自己如何能做到有車有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