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戰列艦的三個疑問?

1,戰列艦甲板上面那麼多建築物是做什麼用的?為什麼同位大型艦船的航母上面那麼簡單?為什麼戰列艦不考慮減少這些建築物,改成多加炮管或者純粹為了減少被彈面積。

2,戰列艦的主炮一般都是個位數而且所有主炮都能面朝一個目標還得是側面臨敵的理想狀態。或者這麼說,就算九門主炮都面對了敵人,茫茫大海上,風高浪大,命中率到底能有多少……為什麼命中率這麼低的大船成為了上世紀早期的趨勢?二十艘魚雷艦圍毆俾斯麥有勝算嗎?四十艘呢?

3,還是炮和瞄準的問題,用更多炮管發射更多的穿甲彈、燃燒彈、高爆彈增加覆蓋面積難道不好嗎?總覺得大海上幾十公分直徑的炮彈,三三兩兩打出去像玩兒一樣……

補充,那麼為什麼沒有1-3巨炮的小型巨炮艦?舉個不恰當的例子,類似於坦克和自行火炮的關係…


第一個問題:上圖。

以上是大和號的艦橋,很明顯主要佔空間的都是炮戰相關設備,例如有高度要求的測距儀和晝戰甲板,探照燈相關,望遠鏡,傳令所等。餘下大半是防空指揮所和司令塔。而沒有集中火控,打炮靠炮手的年代……

很明顯吉野和高千穗沒有那麼複雜的艦橋。

有集中火控但是作戰距離較近,對索敵要求不高的早期金剛級也沒有。

很明顯赤城缺少了絕大部分和偵查有關的設備。(這個任務在航母上由艦載機承擔)炮戰指揮設備也極少。(注意:赤城號裝備有200mm口徑火炮)

但是注意:赤城號是有指揮設備的,但是並不在甲板上方,而是向下延伸至飛行甲板下,這點和指揮部安置於艦橋上的戰列艦有明顯不同。

第二個問題:這是事實,命中率低下。

但是換小炮是不行的,因為瞄準依賴於觀測水柱遠近,小口徑的小水柱不利於遠距離射擊時的觀測。(直到雷達精密到能參加火控並且分辨水柱和艦船本身為止,對射擊產生水柱的觀測都是極為必要的。

小船打bb只有兩種情況:1.綠水學派 2.水雷戰隊。前者是nc,後者是迫於無奈。

近失彈對小型船隻的破壞是極為嚴重的,而魚雷射程有限,在大口徑主炮射程日益增長,交戰距離逐漸拉遠的戰鬥中難以進入有效射程。。(水雷戰隊這種裝備了93酸的例外)

衣阿華跨射野分,大和打約翰斯頓都說明遠距離上dd難以有效攻擊bb,而bb可以藉助射程優勢進行長時間的單方面攻擊。

第三個問題:我有句mm……我有張圖一定要貼。

你加個炮就意味著更多的彈藥庫,更長的主裝和水平裝甲,更少的空間留給居住和輪機,更大的受損風險和更深的吃水,帶來的必定是更低的航速和穩性。一艘船打炮好不好,不僅取決於歷史的進程,還要看自身的努力。你給阿金科特裝上海軍部x和mk13,打炮也不可能比大和准,GM值那麼大,火控好也救不了你。

(順便掛婊:說扶桑不能齊射,建議查查阿金科特在日德蘭幹了什麼,以及某人怎麼評價的。)

補幾張圖,戰列艦齊射翻船,平移這種神論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流傳下來的,闢謠多少年也沒用(攤手)

最後那個補充:噓噓巡洋艦和一票前無畏笑而不語。英國佬表示我為了炮打德二造過一堆淺水重炮艇。


這幾個問題算是入門級比較有趣的問題了,簡單回答一下。

1,關於上層建築物的作用,必要性。

一切裝備都由其作戰思路決定

隨著火炮,射控系統和測距系統的不斷發展,交戰越來越被提前,交戰距離就越來越遠。

射的遠不光需要炮的仰角高,倍徑大,初速高,還需要能夠看到敵人

在海平面上,光學觀察所能看到的最大距離和觀察者,目標高度的關係如下

(4.12km的那個公式是雷達探測公式,包含最大的可能衍射距離,上述公式D。單位為nmile,海里)

顯然,一群主炮測距儀和射擊觀測裝置高度都

在水線上20米左右的小矮子是無法完成遠距離射擊作戰的,因此艦橋必然需要做高,用來在更高的位置承載測距儀/射擊觀測裝置/方位盤等等射控設備,或者火控雷達,對空搜索雷達等等探測觀測火控設備。

同時,對於戰列艦來說,艦橋結構的存在,可以改善氣流方向(包括疏導炮口暴風和煙囪的煙),增大船體實用面積(類似於高層住房),方便人員安置以及各式裝備安裝(例如高射兵器,高射兵器的射擊指揮裝置,煙道,雜物間,水上飛機的機庫和保護,救生艇等等),寬敞明亮的餐廳(劃掉)

事實上我們也可以從美國一戰戰列艦的二戰改裝中看出端倪

籠桅→一體式大型艦橋

高高的龍桅也是為了保證較遠的觀測距離,然而隨著光學技術,射控系統和雷達技術的進步,大量有助於遠距離交戰和觀測的設備必須被置於高處來擴大觀測範圍,籠桅顯然已經不足以進行支撐了。

矮小上層建築→高大上層建築

現代化改裝後增添的高射兵器群和對應的射擊指揮控制系統需要不同的平面和不同的高度來完成布置:增加數量和火力密度的同時不會互相遮擋射界。

航母的作用和戰列恰巧相反,沒有炮口暴風,但是複雜艦島本身在高速行駛下(30節已經接近60km/h了)很容易產生不明的渦流和斜風乾擾危險而精準的艦載機起降。航母唯一需要布置到高點的只有雷達系統和天線,因此為了降低氣流影響,減少甲板面積損耗,增大有效甲板面積,增加雷達探測距離,選擇了較小較高的艦橋。

2,戰列艦主炮和數量的問題。

日德蘭海戰中,德國戰列艦本隊的命中率已經接近4%,而英國大艦隊本隊的命中率也不低。間戰和二戰期間的技術進步和工藝提升,總得極大提高了有效命中概率和散步界 使得遠距離炮擊成為可能。

戰列艦的主炮口徑,不應該直接和噸位線性比較

比如406mmMK7(L50)戰列艦主炮和85mmd5t(L51)坦克炮,似乎口徑只差了5倍不到,倍徑接近,炮彈應該也是5倍差距吧?

事實上,應該是與口徑的三次方成正比的關係。

上圖是D5T的穿甲彈彈體BR365,直徑為85mm,質量為9.2kg

下圖是MK7主炮的Mk8穿甲彈彈體,直徑為406mm,質量1225kg

最左為穿甲體,中間為被帽,右邊為組合體+風帽後的全彈體。

坦克呢,因為不需要複數火炮,不需要巨大的自持能力和冗餘,不需要複雜的副炮和高射兵器武裝,沒有巨量的後備彈藥基數和其儲存,導致其做不到正常的和主炮口徑三次方成正比的噸位。

小船抗大炮是存在的,但是意義很小,更多是類似於坦克一樣單炮塔的結構,作為內河炮艇,淺水戰列艦之類的存在。

德諜設計,HMS暴怒,1w6的排水量塞下18英寸主炮*2

例子很多,其他回答都有就不一一列舉了。

至於大量魚雷艇能不能近身肉搏戰列艦,這個受到多方面制約。

一個是作戰體系的制約,戰列艦很少走單,基本必須要一個由大量驅逐艦和輕巡洋艦構成的衛戍艦隊保護。

即使走單,憑藉戰列艦的高射速副炮和平台的穩定性與防禦力,可以達到不亞於兩條輕巡洋艦的火力,比如俾斯麥級

單側15cm/L55 SK/C 28副炮6管,這已經是超越E級巡洋艦的火力了,但是射速防禦和平台穩定性優秀的多,還有高射速的10.5cm/L65 SK/C33高平兩用副炮 8管

欺負數十噸的魚雷艇輕鬆愉悅。

主炮精度的制約問題可以被一個研究結論解答

在2w碼,不以精度著稱的衣阿華級面對俾斯麥級大小的目標可以做到10.5%的側面對抽命中率,更不要說大和級和蒙大拿級戰列艦。

3,投射問題。

簡單的說1+1<2

更多更多的炮意味著更多的不成比例的附加成本。

炮數量增加,彈藥儲備量增加,對應裝甲質量的增加是平方關係,體積也是平方關係增加,對於動力系統,艦體裝甲,炮塔布置更是有更大的要求,得不償失。

除此之外還有射擊協調的影響,炮口暴風的影響,指揮調控的影響,設計冗餘的影響,都是不能隨便忽略的問題,這個決定了上限。

但是這樣的考量有個下限,就是半齊射下最小判定命中的最小有效炮門界限。確定平面最少需要3個點,半齊射判定平面後半齊射修正可以到達較高的效率,因此炮門數最低也需要6。

同時還有續航能力,抗沉性,艦體設備所需的體積,艦橋高度帶來的重心問題,這些決定了下限。


1,戰列艦甲板上面那麼多建築物是做什麼用的?為什麼同位大型艦船的航母上面那麼簡單?為什麼戰列艦不考慮減少這些建築物,改成多加炮管或者純粹為了減少被彈面積。

除去炮塔以外,一般是指揮塔,測距儀,各種艦橋,煙囪之類的。二戰中後期還有雷達觀測所等設施,你可以看看伊麗莎白級被改裝前後,一戰那會也是很簡潔的。

航母本身干舷就要比戰列艦更高以確保海況不太好的時候也能正常起降,不需要特地修比較高的艦島或者瞭望塔。此外就是戰列艦煙囪比較顯眼(列剋星敦:。。。)

這圖不是很合理(噸位差太多),但你看其實也沒大多少。

海軍馬鹿的上層建築比較小,但是這個和航母本身設計有關係。

2,戰列艦的主炮一般都是個位數而且所有主炮都能面朝一個目標還得是側面臨敵的理想狀態。或者這麼說,就算九門主炮都面對了敵人,茫茫大海上,風高浪大,命中率到底能有多少……為什麼命中率這麼低的大船成為了上世紀早期的趨勢?二十艘魚雷艦圍毆俾斯麥有勝算嗎?四十艘呢?

早期魚雷都是直航魚雷,拿93雷來說,我記得是最快48節跑12海里,射程其實和艦炮差不多。但主要問題是很慢,15分鐘的時間很難保證,偶爾也有瞎貓碰到死耗子的,魚雷命中率看起來高主要是因為發射距離很近的關係。同樣由於作戰距離並非CQC,所以完全有時間擺好體位再交戰。10海里以內炮彈大概一分鐘內就到,參數准要比魚雷靠譜。

艦炮命中率視目標而定,但後期一般百分之幾還是能保證的。

9門炮,5%的命中率,打三輪齊射至少一發命中的概率就有75%。

魚雷艇貼臉需要面對副炮和護航艦船的風險,一般用於夜戰。

多炮管一直是我們大艦巨炮黨的目標,但是主要收到噸位限制(如同坦克一樣),一般來說後條約艦大概9門16寸就是極限了,太多的話,備彈量,炮塔重量,核心區防護,主機功率都會受限,就好像為啥二戰30噸坦克的主炮大部分都是3寸炮一樣。

3,還是炮和瞄準的問題,用更多炮管發射更多的穿甲彈、燃燒彈、高爆彈增加覆蓋面積難道不好嗎?總覺得大海上幾十公分直徑的炮彈,三三兩兩打出去像玩兒一樣……
補充,那麼為什麼沒有1-3巨炮的小型巨炮艦?舉個不恰當的例子,類似於坦克和自行火炮的關係…

燃燒彈和高爆彈對於擊沉戰列艦來說並無太大意義,甚至半穿甲彈都沒有很大意義。

核心區的防護只能用大口徑穿甲彈打,或者用魚雷,才能有可能擊沉。

小型巨炮艦,是有的,比如淺水重炮艦,一戰就有18寸火炮了。

British monitor, Lord Clive class.

其實嚴格說的話我覺得聲望和列剋星敦這樣的戰巡比較接近自行火炮。


1.上層建築這個真不能沒有。指揮塔,光學器件,火控雷達,高射炮之類的東西都在那上面。航母是因為要起飛飛機所以飛行甲板必須是平的,但是也是有艦島的。早期的戰列艦甲板上東西倒是比較少,因為火控還不發達,天上也沒有多少飛機。

2.命中率低也是沒有辦法的,至少在導彈出現之前沒有更好的辦法。不過後來出現了火控雷達和計算機之後命中率還是高了很多的。用魚雷艇打俾斯麥這個一點希望都沒有,因為魚雷的遠距離命中率比火炮還低,魚雷艇要是離得太近又會很容易被副炮打掉。二十艘,四十艘都不夠,四百四千艘還差不多。

3.多炮塔神教也不是不行,但是要考慮到戰艦的噸位,動力和適航性的問題。大口徑火炮射程遠,威力大但是重量也大,小口徑火炮雖然輕,但是射程近,威力小難以對重裝甲的大型戰艦造成致命的傷害。命中率也更容易受到天氣和海況的影響。以多炮塔來增加命中率的也不是沒有,比如美國的亞特蘭大級,但是那是防空巡洋艦……

裝巨炮的小型戰艦一直都有,從美國南北戰爭就出現了淺水重炮艦,但是小船抗大炮肯定不可避免地存在適航性,航速和續航力底下的問題,通常是在近海或內河當成浮動炮台做對陸火力支援。


關於第一個問題,其實很多答主已經答的很詳細了。其實在早期,戰列艦的建築並不高,你可以參照美國戰列艦的改裝歷史,就能發現很多高層建築是後來加裝上去的,一開始並沒有。那是因為隨著人類海戰科技的不斷提高,有更多的技術需要應用在戰艦上。

比如說,在甲午和日俄海戰的時候,戰艦的各個艦炮口徑不一(都是前無畏艦),大都是各炮自行瞄準;而隨著無畏艦的問世,主炮口徑統一後,通過瞭望塔進行校測,能夠實現遠距離齊射,這打破了日俄海戰時雙方接近5公里才開炮的海戰模式。戰艦世界裡面,五公里是不折不扣的狗鬥了。因此,需要有炮術長,副炮長,觀測員。

此外,隨著遠洋技術的發展,各個崗位都分離了出來,又出現了航海長,有專門的海圖室,以及後來出現的搜空雷達,以及主炮、防空炮較射雷達。

拿大和號的艦橋為例,從上到下依次是: 主炮觀測所, 15米測距儀 , 防空指揮所, 第一艦橋, 作戰室、艦長休息室,上部觀察所、羅經室(即夜戰指揮所)、下部觀察所(第二海圖室)和司令塔。

此外,在煙囪後面,還有一個第二艦橋,用於指揮後主炮射擊,和第一艦橋的備用。

而且,讓所有幕僚分開辦公,可以防止被一窩端的悲劇。

縱觀日系戰列艦的發展史,幾乎每個有名的戰列艦都擔任過旗艦,金剛,日向,扶桑,山城,長門,大和,武藏等等。擔任旗艦的話,就必須為整個艦隊的長官們留下空間。日本這個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盛行的國家,各個軍令軍政系統都有獨自的體系。比如大和號如果擔任聯合艦隊旗艦的話,那麼聯合艦隊司令有自己的一套參謀體系,什麼參謀長、先任參謀,參謀;然後大和號如果編入第一戰隊,那麼第一戰隊有司令,司令又帶著自己的一幫參謀。之後才輪到艦長,副艦長,大副,他們又有一堆參謀幕僚。聯合艦隊如果出動的話那麼旗艦上肯定擠滿了長官們,什麼軍令部派的參謀了,海軍省派的代表了,還有陸軍從參謀本部派來扯淡的馬鹿們啊,怎麼能讓他們嘲笑我們海軍呢?這長官那司令的,他們以及他們的幕僚又不可能和普通水兵一樣住上下鋪吊床啥的,必須有獨立的房間,配有獨立浴室、廁所。

在金剛擔任旗艦的時候,扶桑還沒有造出來;而扶桑出來了,長門還沒有下水。所以,日本所有的戰列艦,基本都是按照旗艦的規格設計出來的,而且其同級姊妹艦,也參照首艦的規格,以防止旗艦被擊沉,聯合艦隊沒有適合擔任旗艦的戰艦。日本主力艦裡面除了後來被拆除武裝的比叡號,基本上都是一柱擎天。

反正不管仗打不打的贏,派頭肯定要做足。有大和賓館,武藏飯店稱號的大和級,共搭載3000多名官兵,艦上設施紛繁複雜,有洗衣房,宴會廳,食品儲藏間,廚房,小賣部,理髮店,澡堂。士官以上的房間里安有空調,使用軍艦上壓縮機製造的冷凝水,可以保持房間恆溫。還有冰櫃和冰激凌製造機,保證長官們能二十四小時吃到冰鎮的鰷魚刺身,喝到冰鎮啤酒。參照英國海軍慣例,長官就餐前,要由軍樂隊演奏西洋樂曲伴奏。要知道,大和號下水是1940年,次年服役。中國啥時候開始有冰箱和冰激凌機的?更別提把冰箱搬到軍艦上了。

對於第二個問題,你說為什麼戰列艦這種又笨又打不準的戰艦為什麼會成為主力艦?我可以給你打個比方,你說既然普通戰鬥機都能發射核彈,那為啥還要大力發展戰略轟炸機?轟炸機又笨又貴生存性能還不好,能派5架小成本的戰鬥機解決問題,為啥要派兩架戰略轟炸機?

請問你家70年代的戰鬥機可以從西伯利亞起飛到歐洲轉悠嚇唬北約么?或者是從俄羅斯西部起飛,在歐洲上空掛載核彈滯空轉悠一兩天?俄羅斯的戰略轟炸機就可以做到這一點。

這就是戰略性武器,和戰術性武器的區別。

大英帝國極盛時的殖民地版圖,有3000多萬平方公里,皇家海軍極盛時的配置,有100多艘戰列艦、戰列巡洋艦和巡洋艦,靠這些才能維持住所謂的日不落帝國。靠驅逐艦和魚雷艇么?他們估計出不了蘇伊士運河就趴窩了,沒油啊!

至於你說40艘魚雷艇能不能打沉俾斯麥,那你要看怎麼比了。二戰時美國的魚雷是極不靠譜的,基本上打不中,打中了也不會爆炸。最好的魚雷是日本的93氧氣魚雷,射程超過20公里,每分鐘 350 發,裝填、發射、殉爆一氣呵成,是魚雷中的王者。如果這種魚雷艇對上沒有炮射雷達的俾斯麥,那麼俾斯麥可能還真的難逃一死。但是裝了標槍導彈的小吉普也能幹翻T-72,那麼問題來了,為啥T-72還能當主戰坦克,而小吉普不能?

所以,戰爭中的武器各有各的角色,不是說誰能打過誰就能當老大,而是凡是能完美完成其角色職責的武器,就是好武器。戰列艦作為一款主力艦,是用於搶奪制海權,發起海上戰略決戰的武器,至於它打不打得過魚雷艇,那不是它考慮的問題,自有輕巡洋艦去解決。它需要考慮的,是依靠厚重的裝甲和巨炮,擊敗敵軍艦隊主力,然後和巡洋艦一起取得制海權,達成國家戰略目標。這一點是魚雷艇辦不到的,所以魚雷艇當不了主力艦。

其實,關於你說的用魚雷艇對戰列艦進行攻擊的戰術,二戰時日本海軍就想到了。由於幾個原因,日本海軍決定大力發展魚雷和驅逐艦、潛艇,來對抗美軍的主力戰艦:

第一個原因,就是1922年簽訂的華盛頓海軍條約規定,英美日法意五國的主力艦噸位比為5:5:3:1.75:1.75,也就是說,一旦美日開戰,日本只能用美國主力艦總噸位的60%迎戰。而IJN的意見是,主力艦噸位必須超過美國的70%,日本才有獲勝的把握。因此,賀屋興宣在簽訂該條約後,被日本人一頓臭罵,其形象如同簽了馬關條約的李鴻章。其實,這個條約根本沒有影響到日本,反而限制了英美的擴軍能力,因為日本根本就沒有足夠的資源用滿它的主力艦配額。

第二,日本是個資源極其匱乏的國家。其鋼鐵、石油、鋁、稀土、橡膠等都嚴重依賴進口,一旦開戰,這些資源能不能保證進口,還是個問題。日本也預料到了,開戰後美國將打破條約限制,而美國的工業水平日本是達不到的。舉一個例子,日本每一級的戰列艦,大多只有兩艘(金剛,扶桑級是4艘),比如長門級的長門,陸奧;大和級的大和武藏。而美國的戰列艦,比如新墨西哥級,科羅拉多級,都是三艘;南達科他級和衣阿華級都有四艘,而且,外號「餃子」的埃塞克斯級航母,更是多達二十多艘。這說明了美日的經濟差距。好比蘋果5出來了,你只能買倆(兩艘長門級),而隔壁老王買了仨(三艘科羅拉多級);等到蘋果6出來了,你又買了倆(兩艘大和級),隔壁老王買了四個(四艘衣阿華級),蘋果7出來後,你勒緊褲腰帶,買了8個(日本的8艘主力航母:赤城加賀蒼龍飛龍瑞鶴翔鶴大鳳信濃,其中赤城加賀是蘋果5改裝的蘋果6,信濃是蘋果6以舊換新變成了蘋果7),而隔壁老王覺得好用,一口氣買了幾十個,至於剩下的蘋果5蘋果6,老王也不賣,就擺在家裡看著玩。甚至有了蘋果7,還要買蘋果6S(蒙大拿級)

第三,艦炮在使用的過程中,有諸多限制。例如炮膛使用壽命,一般來說,一門主炮的壽命不會超過100發,而且越大口徑的主炮,要求戰艦有越重的噸位。日本在二戰時,已經試製出了500多毫米口徑的主炮,但是由於種種限制,未能安裝在戰艦上。至於老希800毫米主炮的「大德意志」,只能說是異想天開。

然而,魚雷卻沒有這種缺點。一艘噸位幾千的小驅逐艦,就能安上610毫米口徑的魚雷,有效射程20公里,而日本的純氧氣魚雷,在限制速度的情況下,極限射程竟然高達40公里。口徑更大,就意味著裝藥量更大,破壞力更大。

因此,海軍參謀們提出了「漸減邀擊作戰」這一很牽強的戰略思想。簡單來說,就是在美軍太平洋艦隊從國內出發後,就派遣驅逐艦、潛艇及輕巡衝上去襲擾,用魚雷削減美軍的艦船數量,這樣等到美艦隊到達日本海域時,將被大大削弱,再出動大和武藏長門等主力艦進行決戰,一舉殲滅。這種戰略思想與德國鄧尼茨的「海狼戰術」差不多,都是在主力戰艦打不過對面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小噸位艦艇,企圖「四兩撥千斤」。然而事實證明,由於盟軍反潛科技和戰術的發展,鄧尼茨的海狼在1943年後就打不到什麼東西了,反而自己蒙受了巨大損失。

而日本所謂的「漸減邀擊作戰」在實戰中就沒有發生,在一些局部戰鬥中,日本的魚雷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泗水海戰」,「薩沃島海戰」等等,但是戰果最大的僅為重巡洋艦,據我所知,日本戰艦魚雷擊沉主力艦的例子,是在「中途島海戰」中用潛艇擊沉了受重傷的「約克城號」航空母艦,和爪哇海戰時擊沉了胡蜂號航母。在整個太平洋戰爭中,除了「珍珠港」那次偷襲以外,日本不論是用炮,用飛機還是用魚雷都未能擊沉一艘美軍戰列艦。

至於你說的第三個問題,很多答主也都解釋了,如果管子太多的話,影響戰艦的適航性,平衡性,弄不好還要翻船。

所謂「平衡性、適航性」是什麼概念,我可以舉個例子。美國的衣阿華級戰列艦,滿載排水量6萬噸,搭載9門16英寸主炮,全速可達33節。在主炮齊射的時候,巨大的後坐力能夠將6萬噸船體向後推3到4米。如果達到全速後,立刻關閉引擎,衣阿華還要再向前滑行4、5公里才能完全停下來。

試想一下,如果再增加3門,乃至6門炮,那麼這艘船的平衡性將被嚴重打破,需要8、9萬噸的艦體才能保證不出問題。

而且炮口過密的話,產生的炮口暴風會影響炮彈的精度,在炮彈出膛的時候,哪怕錯幾毫米,到20公里以外的誤差就很可觀了。三聯裝的炮塔就可能出現這個問題,所以你看網上的衣阿華戰列艦齊射的時候,你很少能看到一個炮塔上三門主炮都有火焰的時候,也就是說,衣阿華在齊射的時候,中間那門二號炮相對於兩邊的1、3號主炮是延遲0.1秒發射的,就是為了避免炮口暴風互相干擾。

注意看離你最近的一號炮塔,現在正在開火的是兩邊的1、3號主炮,中間的2號主炮炮彈還沒有出膛,所以火焰不明顯。

再看後面的2、3號炮塔,中間的炮管比兩邊的都長,那是因為兩邊的正在射擊,後坐力使炮管縮回了炮塔,而中間的主炮還沒有產生後坐力。

在瞄準上,你說大海上隔著20多公里打出幾發炮彈跟玩似的。在炮射雷達問世之前,這個問題很好解決。

靠近了再打嘛!

日俄海戰的時候,雙方距離5公里才開火的。可以推斷,在雷達問世之前,尤其是二戰前,雙方一般理想的交戰距離不超過10公里。

雷達出現之後,才有了你說的20公里,然而都有雷達了,那麼也就不怕不怕啦。

至於你說的有沒有小艦扛巨炮的例子,那肯定有了,具體你可以參考日本在甲午戰爭時的三景艦(松島嚴島橋立)。

當時中國購入的鎮定鐵甲艦噸位近8000噸,僅裝備302mm主炮,而三景艦排水量僅4000多噸,卻裝備單裝320mm巨炮,力圖擊穿鎮、定遠號裝甲,還在艦首裝備了魚雷,這麼繁複的武器裝備,總排水量僅4000多噸,可想而知留給防護的噸位還能剩多少。實戰證明,連120mm炮都能輕易擊穿其裝甲。

關於戰艦裝備過多而排水量不足的壞處,建議看看二戰時期的「友鶴號事件」和「第四艦隊事件」,幾艘小兵抗大炮的船在颱風中或傾覆,或被吹為兩截,死相慘不忍睹。

三景艦體現了日本「以小博大」的思想,真正是袁sir經常說的「薄皮大餡」,被稱為拿著利刃的裸體武士。真正在戰場上表現並不理想,只能算是戰艦科技樹上的奇葩,其作用相當於標槍小吉普,肯定無法稱為主流。


1,戰列艦甲板上面那麼多建築物是做什麼用的?為什麼同位大型艦船的航母上面那麼簡單?為什麼戰列艦不考慮減少這些建築物,改成多加炮管或者純粹為了減少被彈面積。

為了賣更多的海景房給海軍高級軍官

因為要安裝大量的觀瞄設備,隨著炮擊距離變遠,雷達技術的成熟,超視距炮戰需要安裝更多的觀瞄儀器觀測地平線下的敵艦來引導修正炮擊

2,戰列艦的主炮一般都是個位數而且所有主炮都能面朝一個目標還得是側面臨敵的理想狀態。或者這麼說,就算九門主炮都面對了敵人,茫茫大海上,風高浪大,命中率到底能有多少……為什麼命中率這麼低的大船成為了上世紀早期的趨勢?二十艘魚雷艦圍毆俾斯麥有勝算嗎?四十艘呢?

如果前天晚上炮術長想女人了,那這仗就不用打了,心不誠,肯定一炮都打不中

命中率平均在1-2%之間,要知道一戰時2.5萬發子彈才能殺死一個敵人,具體命中率要綜合考慮雙方陣位,航向,損傷,海況,觀瞄設備,火炮型號,船隻穩定性,船員訓練度等各種因素

因為小船都是幼女和蘿莉,炮術長根本把持不住,大船還能靠意志力堅持一下

因為大口徑火炮擁有幾乎無法抹平的射程優勢,可以依靠相對中小型艦炮更加遠的射程放對方的風箏,所以各國都只能建造大型戰艦,不然自己的中小型戰艦就是砧板上的肉。

無畏艦就是這樣淘汰前無畏艦的,前無畏艦上大口徑火炮和中口徑火炮都有配備,但是無畏艦出世後,全大口徑的無畏艦在極限距離上可以用所有火力攻擊前無畏艦,前無畏艦隻能用一半的火炮反擊,而另一半因為未進入射程只能幹瞪眼。

不會 俾斯麥號有數百萬的德棍護航,靠噴就能滅了任何一支雷擊艦隊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義大利人靠兩組蛙人就端掉了大英帝國好幾艘戰列艦,考慮到魚雷艇的自持能力,應該不會有智障提督會帶著出港,這種黃水海軍更多的是用於威懾,和海岸炮台一樣防止自己失去制海權後被敵人的戰列艦抵近炮擊港口

所以如果俾斯麥真的有朝一日遇到了一支魚雷艇組成的雷擊艦隊,周圍的柯尼斯堡級和希佩爾海軍上將級會教對面的小船做人的

3,還是炮和瞄準的問題,用更多炮管發射更多的穿甲彈、燃燒彈、高爆彈增加覆蓋面積難道不好嗎?總覺得大海上幾十公分直徑的炮彈,三三兩兩打出去像玩兒一樣……

因為1900年通過了限購政策,一艘非京籍戰列艦最多購買九門火炮

因為炮多了,留給裝甲和動力系統的噸位就會變少,八到九門炮是最合適的比例,如果政府撥了更多的軍費,海軍會選擇多造船而不是在一艘船上堆更多的火炮,就算要造更大的戰艦,海軍也會選擇安裝更大的火炮而不是更多的火炮,如果雙方進行軍備競賽,多而細的管子很可能根本打不過少而粗的管子,你打對面沒傷害,對面打你點天燈

補充,那麼為什麼沒有1-3巨炮的小型巨炮艦?舉個不恰當的例子,類似於坦克和自行火炮的關係…

因為巨根蘿莉沒有任何炮術長能把持得住

雖然戰巡算是這一思路的踐行者,不過相對來說噸位和口徑的比例還不是太誇張,雖然砍了裝甲的厚度,但是省下來的噸位都用來強化動力系統了,真正的小船扛大炮應該是這個

黑暗界級淺水重炮船

七千噸排水量 安裝了一座二連裝381mm口徑炮塔


1.戰列艦上層建築很有用,事實上任何一種戰艦上層建築都很有用,現代戰艦也是如此,不但有生活指揮的地方,還需要裝載武器,觀測敵人(現在改成雷達),因為地球曲率的原因,觀測點(雷達基部)越高越好。

2.當然,戰列艦命中率其實不低,人類的科技水平是你很難想像的,尤其是軍事水平,戰列艦九門主炮一起開火,好的艦長甚至能將命中率提升到一成到兩成,對於戰列艦來說這非常高了,因為擊沉一艘船也用不了幾發。

魚雷艇對戰列艦很難構成威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戰列艦射程遠,威力大,而且很少有單幹的,都是戰列艦編隊,也正因為如此,魚雷艇這種東西也不是多麼強,就像是022一樣,看上去一艘022能幹掉一艘巡洋艦,但你能找到巡洋艦嗎?能不被他攔截嗎?能全身而退嗎?你能在海上飄多久?。

3.為什麼不放太多炮管。

你可能覺得戰列艦炮管就一根管兒,其實加上戰列艦炮塔不僅僅是一根管兒。

大和級的三聯裝457毫米炮塔,一根炮管就有165噸(457毫米45倍徑),整個炮塔,有2800噸,僅僅三座炮塔的重量,就有8400噸。

戰列艦的主炮炮塔重量總和,基本上是戰列艦排水量的九分之一到十分之一。

再多,戰艦就承受不住了。

「衣阿華」的九門炮側向開火,能倒推五萬五千噸的「衣阿華」……,再多一座三聯裝406毫米炮塔一起開火的話,這船可能都要翻了。

所以當時世界上設計裝457毫米(18英寸)口徑炮戰列艦的排水量,基本上都在六萬五千噸以上,因為低了根本承受不住……

拿406毫米的炮來說,如果要裝三聯裝406毫米炮,滿載排水量四萬五千噸的船,基本上就是下限了。要到五萬噸以上,才能保證全面性能……


1.上層建築並不是一直都有用的,而是處於一種「越來越有用」趨勢之中,而雷達,電子火控的普及,又讓上層建築物的實用度逐步下滑。但是那會兒已經非常肥大的上層建築即使減肥,也比最開始的時候要臃腫很多。畢竟有很多東西,裝上去了以後,確實沒法再取下來了。比如各種副炮和防空炮。

戰艦最早其實一直力求簡潔,進入鐵甲艦時代以後,人們確實一度認為再也不需要那麼高的上層建築了,再也不用2層3層的炮房了。

舉個栗子:

這是美帝南北戰爭時期的鐵甲艦,可以看到什麼上層建築都沒有,要不是炮塔必須要能轉,煙囪不能進水,怕不是炮塔也是能省就省。但是呢,這一會兒的艦炮,打的不夠遠,大家普遍的交火距離都是幾公里到頭了。而隨著艦炮的發展,大家已經不滿足於貼身肉搏了,於是就變成了這樣:

這是北洋海軍定遠號,可以看到雖然是個蒸汽動力的船,但是風帆戰艦那長長的桅杆又回到了船身上。當然,這一次不是為了掛船帆,而是為瞭望手提供一個足夠高的地方做觀瞄。

為什麼要有這樣的變化呢?因為定遠的283(修正:實際上是305,戰艦世界裡面沙恩打傻了)大雕已經能夠射出去好幾公里遠了,超出了站在甲板上人的視野。所以觀瞄手需要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遠。

在這之後,無畏號戰列艦作為無畏艦的始祖,也基本保留著這種風格,上層建築並不是那麼的多。只不過隨著船身的不斷增大,給船員的預備的救生艇是越來越多了。

但是基本上來說,還是沒有太多的東西,上層建築的提高,更多的是為了滿足遠洋適航性的需求,基本還是個平板。

在這之後,又一樣東西讓上層建築必須要豐滿一點了。

那就是雷達。

雷達和觀瞄手的要求差不多,總之也是要舉高高。而且雷達作為一個整體,並不是光有一個天線轉轉轉就可以的,於是艦橋也就逐漸豐滿了起來。這裡面需要裝下更多的雷達相關的儀器和人員。與此同時,艦橋裡面都有了這麼多重要的東西了,當然防護也是很重要的。

那麼必要的隔間,裝甲也就讓艦橋越來越豐滿了。

那麼這裡可以插播一下:

關於第二條問題。隨著戰列艦體型的增大,隨之而來的副炮組,防空炮組,這些次要武器也搭配著可怕的主炮組構成了一個個海上移動要塞。所以雖然主炮未必能命中小船,可是高射速的副炮也不是吃素的。戰列艦上的副炮大多拆下來直接可以作為驅逐艦的主炮使用,比如美帝祖傳高平兩用127,IJN祖傳140,德國的88炮更是單把管子拆下來,在陸地上就是威風赫赫的德國坦克主炮。

魚雷艇也好,驅逐艦也好,莽戰列艦是要有相當的勇氣的。更何況,戰列艦往往作為艦隊旗艦或者主力艦,想要穿過敵方驅逐艦和巡洋艦的重重防線完成海上一騎討絕非易事。

艦橋和上層建築的發展一路高走,直到……

扶桑的違章建築,本身其實就是以觀瞄塔作為基礎,逐漸蓋起來的一個畸形艦橋。

但是隨著雷達技術的越來越發達,艦橋,也就是上層建築又開始了減高。

鴨滑級的艦橋就顯然沒有那麼的高了

不過周圍的防空炮因為航母橫空出世的關係,是不能減少的必要防禦裝備。所以上層建築的肥大化,也要歸功於航母的艦載機出現。

2.那麼為什麼不再多加炮管子呢?

原因是,戰艦作戰必然要考慮到被攻擊以後的受損情況,所以需要預留相當的儲備浮力。保證自己的戰艦遭受打擊以後,還能保持較好的作戰能力。

所以,一條船的設計極限如果是50000噸,那麼多數情況下,只能用掉4W多噸用來裝各種武器彈藥和防護。還剩下的幾千噸儲備浮力,就是用來給損管發揮救場想像力的。

另外就是,炮管子多了以後,開火也會影響整條船的穩定性。

比如扶桑級,空有12根356,卻因為穩定性的原因,12根管子實際上是不能同向齊射的。

據說同時開火有可能導致翻船(很多人表示並不會,那麼就不會吧,但是顯然會影響精度。)

3.命中率高不高

這是一個很模糊的問題,不過答案可以統一,不高,但也不需要高。

戰艦打炮,淺顯一點來說,差不多是這樣的感覺:

406可以在地上鑿出一個4米寬,5米深的彈坑,衝擊波可以一炮清空整個足球場。

所以其實並不需要砸中,往往砸在你身邊,「近失彈」的衝擊波也能對船體和船員造成足夠的殺傷。而訓練有素的戰列艦炮手,往往3輪上下就能找到跨射。

所以哪怕命中率只有5%上下,但是誰說殺人就一定要打的中呢?

4.關於小船拉大炮
可以,但是實際上很少有人把小船+大炮搞的很實用。多數情況下只能說是有些特別的大玩具。

舉個栗子:

這是蘇聯搞的恩格斯的305大屌,重炮蘿莉畫美不看,實際上應用在戰鬥當中,蘇驅自有社會主義130殉爆大和,305大屌帶來的各種缺陷實在是大於了口徑帶來的優勢。


前面幾位講的差不多了,我就簡單講講

因為ijn戰列比較走極端比較好解釋我說的,一下我們就看看ijn的幾艘

1上層建築

世界上估計找不出更好的例子來解釋上層建築了。沒錯,就是你!扶桑!

在一二戰時,雷達電探的使用並未得到普及,到二戰中後期雷達才被廣泛認同,尤其對ijn來說。對日本來說,電探是物理現象的巧合,日本人信賴的是他們的瞭望員,即貓眼。不過貓眼也是厲害,在不少戰鬥,尤其是夜戰中基本是和美軍雷達同時發現對方。正所謂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為了提高瞭望員的搜查範圍,貓眼就得在高處。再加上後期雷達等設備的安裝,早期設計的船體早就沒地方安裝大型電探,不得不加高。早期的扶桑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變成跳水台。。。

電探等設備,作用的原理是簡單說是波的反射,而波是直線傳播,地球是圓的,假如把電探放在船腹內,不說金屬船殼對的電探的效果的削弱作用,電探的掃射面和地球是相切的,索敵效果將會差到極點。假如把上層建築的設備放入船腹內,居住區和鍋爐區彈藥庫等地就要挪地,船體將再次加大,意味著核心區,機動性的下降。再看,相比用長而扁的船體,短而高的船體可以達到空間利用率的提升以及滿足作戰的需求。船隻的舒適度也會上升,至少居住區不會太擠。

所以,盲目追求火力而減少上層建築的行為是愚昧的

再來看看航母。航母和戰艦是不同的存在。簡單來說航母就是個移動的飛機場。航母的出動必然會帶有眾多其他艦船,也就是說索敵,炮擊等任務大多不在航母身上,所以艦艇的大部分空間要用來裝彈藥和飛機,飛行甲板為了保證不會影響起飛也會盡量減少障礙物,甲板上自然會少很多東西。就比如ijn的赤城和加賀,為了減少障礙,赤城的煙囪設計為向下,加賀的則設計為可上下轉動。赤城的通訊設備與天線也設計為在船邊且可轉動型,以便起降飛機。再看各國的早期航母,在沒有雷達的年代連艦橋都沒有,更別說雷達興起後甲板上能多什麼東西。因此戰列艦的上層建築是很重要的

2戰列艦主炮

講道理,一二戰戰列艦的瞄準裝置。。。比iowa級差遠了。。。還拿日本說事。曾經ijn宣傳自己命中率可以達到30%以上,然而在和美軍作戰中的消耗判斷,日本的命中率低的可怕,和美國人差不多(早期)。。。本身精度就低,如果不增大基數那一場戰鬥中幾乎就打不到人了。。。

至於圍殲bsm。。。可能性是不小的。。。只能說可能性,畢竟實戰是未知的。

3題主的思考也是現在反艦的一種思想。利用彈頭碎片破壞敵艦設備,從而達到癱瘓敵人的目的。不過類似二戰這樣炮擊為主的戰鬥方式,三式彈這樣較輕炮彈受到風力的影響還是巨大的,不如穿甲彈這樣重彈來的成果好。而且二戰海洋作戰,雙方距離都較大,三式彈打到對面,不說失去準頭,動能的損失是很大的,即使後來炸開重新給彈片提速,但最後打到敵艦上的效果還是很差的。單個彈片動能較小,面對部分裝甲薄弱地區可能會有效果,但重要部位都會有較厚裝甲保護,彈片擊穿的可能性還是較低的。而現代戰爭,導彈動不動就個超音速,萬一塗紅了還能三倍速(笑)。這樣的告速產生的彈片殺傷力才會上去。再加上三式彈的設計理念就是防空,用於炮擊戰的

還是不算理想的。所以還是老老實實打超重彈吧。

至於小船大炮,歷史上不是沒有。以前西方有潛水艇上裝400+的火炮,英國還有世界上第一個18英寸主炮的小船,然而實戰發現並沒有什麼卵用。小船意味著自身條件(如索敵)難更得上火炮的最大限度,裝載大口徑火炮對艦身的損害也很大,巨大的後坐力也會影響著彈效果。同時,小船上裝載大口徑火炮會造成重心的偏移,從而使小船機動性高的優勢下降。試想,假如給克利夫蘭裝上一座iowa主炮,和iowa對戰時,發現iowa並來一炮,結果命中但效果不高,對面iowa發現克利夫蘭然後來一波齊射,克利夫蘭拚命扭但應為重心的偏移導致轉彎半徑和速度都大幅下降,然後被iowa全蛋命中。。。拜拜!所以小船裝大炮實在是沒啥卵用。。。


1:比較「現代」的戰列艦,艦橋上通常都得有這些玩意:

  • 主炮測距儀;
  • 對空測距儀;
  • 對空指揮所;
  • 主炮指揮所;
  • 副炮指揮所;
  • 航海艦橋;
  • 可能有艦隊指揮部;

以上那些玩意還經常有不止一個備份的,以防被擊中之後直接喪失能力。測距儀還要盡量高, 以獲得更遠的視野。你想想這些玩意摞在一起有多高?

航母完全不需要主炮測距儀和相應的指揮所,觀測高度也不需要那麼高,艦橋主要是用來甲板調度的,一下就少了很多東西。

2:

首先,發現敵人之後,或者說,最好在接敵之前,戰列艦擺成側面對敵是標準姿勢。沒來得及這麼做的一方,本來就是處於劣勢的。

然後,「現代」的戰列艦有長基線測距儀、機械計算機,火控精度還是可以的。

3:有兩個問題:

  • 如果用數量更多、口徑更小的炮,你很可能沒有足夠的穿深,只是獲得一堆沒有卵用的命中。這個道理和坦克只裝備一門主炮一樣。
  • 隨著主炮數量增加,你的炮塔、裝甲帶長度都要增加,於是噸位、穩性都要惡化。


喜歡歷史的醫療銷售,這問題問的還真是符合你的身份呢。

總覺得大海上幾十公分直徑的炮彈,三三兩兩打出去像玩兒一樣……

你不先去看看這炮彈多重?要不你接個戰列艦的對岸射擊玩玩?讓你坐在坦克里安全點


1.你可以看一下最早的一些戰列艦,她們的上層建築也是很簡單的。後來在一戰前後,戰列艦的上層建築才變得非常龐大。

這裡就不得不這裡請出塔式艦橋的代表扶桑同志

這是要幹什麼呢,說到底還是為遠距離炮戰觀測彈著點、觀通和指揮的需要。隨著戰列艦主炮威力越來越大,射程越來越遠,更高的上層建築勢在必行。

後來的戰列艦上層建築上還堆了一堆防空的副炮,雷達什麼的體積就更加大了。

2.艦炮遠距離命中率的確不是很高,但也不是完全打不中。至於用小艇打大艦,也不是沒有想過。但魚雷艇的航程比較近,沒有辦法在遠洋作戰。也因此產生過魚雷艇母艦這種存在。二戰時候的驅逐艦也是以魚雷作為主要武器,但因為當時的魚雷可靠性也不高,對艦炮沒有很大優勢。

3.最後一個問題,我覺得題主的意思是用大量中小口徑的艦炮替代大口徑艦炮。不這麼做的原因是小口徑的炮射程近,威力小。射程近導致大口徑炮可以在你射程外放風箏,威力小導致無法擊穿對方戰列艦厚重的裝甲。高爆可能可以把上層建築打的很難看但卻無法擊沉對方。


戰列艦命中率低本來就是誤傳,二戰魚雷才是真的低。衣阿華在30公里外首輪開火就跨射了野分。所謂百分之幾的命中率是一戰日德蘭的水平。


簡答版

1、站的高,尿…看的遠;航母不需要尿炮彈;上層建築下面是動力艙,炮塔下面是彈藥庫,空間佔用有衝突。

2、同時代各類武器命中率其實都很低,魚雷、高空水平轟炸命中率更低;大型艦是國家實力的象徵,這不是上世紀早期的趨勢,是從17世紀有戰列艦這個詞開始就這樣;小型雷擊艦集群有勝算,但不一定能有效對抗輕型巡洋艦,看實戰運用。

3、在相互無防護的木殼戰列艦時代,是炮多就叼,動不動一百多炮,鋼鐵裝甲戰列艦時代,炮彈有切身的穿甲問題,小炮彈無法擊穿重甲。

4、作為主力艦的火力下限是要有6門炮,這是當時的射擊戰術決定的:一次測距射擊,至少需要3發炮彈來測量目標的距離偏差,需要至少兩輪不斷的測距射擊,來修正和補償目標不斷機動造成的偏差。

簡答好像失敗了,話癆晚期


建築物不夠高大就像沒有頭,多難看啊…胡德丑就丑在腦袋太小上了。

對了,我是長灘與奧爾巴尼神教的


圖片略多,斟酌打開

——————————————————————

1.雖然不太清楚題主在說什麼,不過我知道題主一定是見過日本的戰列艦……

(這三艘laopo分別是山城、扶桑、榛名)

(這是扶桑)

(這是最終形態扶桑)

所以真的不是戰列艦上面的建築比較多啊,只是單純日本戰列艦違章建築多……

而且航母雖然上面只有一個指揮塔,但是甲板下面可是塞了一堆機庫彈藥庫各種艙的啊,房間可一點兒不比戰列艦少。

更何況還有龍驤laopo這樣清新脫俗的

根本!不需要!上面的!指揮塔!你能!說她!沒有!建築!嗎!

飛機場賽高!

P.S.戰列艦上的指揮塔正是寧可炮塔不能360轉向也要有的東西,不單是艦橋在上面方便掌舵,而且炮塔的觀瞄也有一部分需要在指揮塔進行,另外還有部分艦隊旗艦是戰列艦,艦隊司令需要一個高的平台觀察艦隊部署。

至於題主覺得應該多塞炮塔……其實上戰列艦上除了幾座聯裝主炮外,在船體兩側還有一堆小號的副炮,基本上戰列艦的火力本身就已經溢出了……

不過這種多炮塔主義還是值得讚揚的,畢竟億萬炮塔,億萬榮光。

——————————————————————

2.推薦題主玩一下獵殺潛航4,感受一下二戰的一顆小魚雷從發現目標到命中目標需要哪些準備和操作……以及在視野不佳的情況下如何只依靠聲吶和數學命中目標。

一周後如果題主依然認為發射魚雷比拿大口徑炮亂懟要來得實在我再推薦另一款潛艇類遊戲。

關於魚雷艇能不能圍毆俾斯麥,其實上他們家有種戰術就叫狼群,理論上來說是可以啦……

P.S.關於幾個題主誤區,首先其他答主也提到了,戰列艦的命中率並沒有想像中那麼低,而且一個艦隊的主要目標是由艦隊司令指揮的,攻擊對方高價值目標的時候並不是零星幾發炮彈,而是始終有火力覆蓋。

另外,戰列艦並不是上世紀早期才開始統治大海的,而是從火炮發明開始就一直是海戰統治者。

說到魚雷問題還有兩點補充,首先魚雷的命中率並不比戰列艦主炮高多少,因為涉及到更多的計算過程,之所以看起來有效是因為魚雷的發射距離比戰列艦火炮近多了……

而且,基本上水面艦艇都有防雷網的……交戰區也會有驅逐艦之類的布置防雷區和水雷區,潛艇靠近艦隊不是那麼容易的。

——————————————————————

3.首先題主有個誤區……穿甲彈不是18世紀的大鐵砣子,對戰艦造成的破壞主要是通過擊穿艦體造成進水以及靠信仰擊中某些關鍵部位……

由此我們又得到了一個新的知識點:為什麼美國海軍可以打敗日本海軍?

除了美國船廠暴兵速度比較快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損管(損害管理)。

損害管理顧名思義就是將船體的損傷控制到最低,所以打仗的時候船上水手除了看熱鬧之外,最主要的工作還有跟著一幫黑叔叔拿著木板去堵大洞。

這時候題主同學就問了,那我用高爆彈是不是可以炸更大的洞傷害更高啊!

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高爆彈穿深不夠塞不進去啊,一般也就是懟懟驅逐艦洗洗甲板用的,或者就是KV2那種「我雖然是高爆彈但是我口徑大我就要塞進去炸死你」……

P.S.關於穿深不夠造成的影響,題主可以搜索一下美國南北戰爭時期,世界上第一場鐵甲艦對戰……基本上就是兩隻鐵王八你丟丟我我丟丟你玩了半個小時,誰也打不動誰,這樣就很尷尬啊!

——————————————————————

其實23兩個問題,我覺得最首先還是要弄清楚戰列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橫過來對射。

這裡要提到一個中國戰爭史上沒經歷過的時期:近代戰爭時期

大約從16世紀開始,一直持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直到後裝槍的大量裝備以及重機槍的運用才徹底告別歷史舞台。

那時候的步兵基本分為輕步兵(散兵)和線列步兵,戰場上輕步兵更多扮演狙擊手的角色,拿較短但精確度高的卡賓槍進行射擊,槍上不裝刺刀而是另外配備近戰武器也是為了提高命中率;線列步兵則是戰場的主要構成,由多個步兵方陣組成,分兩列或三列或以上進行多段射擊

(大概是這樣,但是實際情況是兩列人更多,後面也有各種替換部隊和炮兵)

這裡有同學就說了,這不是艾斯比嗎!這跟排隊槍斃有什麼區別!

你還別說,這就是排隊槍斃……

基本上說,因為前膛槍精度比較低,裝彈時間長,如果讓兩邊步兵各自找掩體互相射擊可能一場戰鬥要打一個世紀,沒準兩個營偶遇了可以邊打仗邊在周邊物色個老婆,這樣沒準等到他們兒子那一輩就打勝了……

所以萬惡的官僚和資本主義肯定不會這麼燒錢(畢竟人家是靠打仗賺錢的……),當然是選擇最高效的方式解決戰鬥——兩邊排隊槍斃,最先潰散的一方失敗。

到這裡題主應該已經看出來了,線列步兵和戰列艦實際上是一種東西:在戰場上負責正面交火,射擊精度低,只能靠排隊槍斃和靠炮塔數量決定勝負。

這也是從16世紀以來一直不能解決海戰精確度的唯一解決方案——直到線列步兵退出歷史舞台,戰列艦依然是海上的主力。

當然到了20世紀後半葉,人類邁入了信息時代,隨著導彈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定位技術的運用,海軍終於可以依靠高精確度的導彈攻擊對方艦艇了,至此統治了大海將近500年的戰列艦終於退出了歷史舞台,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高爆彈:老紙終於可以打穿啦……)

——————————————————————

回答一下題主的補充問題,首先是有,而且不止是船,還有岸防炮這種直接把巨炮架在陸地上的存在。

但是為什麼這種看起來性價比很高的船沒有取代戰列艦呢?

我覺得同樣的問題可以改成:為什麼驅逐艦巡洋艦在裝備導彈之前無法取代戰列艦。

主要是戰列艦不止是可以裝大炮……而是它本身就很大。船噸位大除了容易被命中,更重要的是即便一兩個艙進水也不會沉船,而且可以承受更多的傷害。

中小型艦艇在面對大口徑炮的時候經常是一個洞從上開到下,分分鐘斷成兩節。

所以雖然小船造價低,但是戰損率真的很高,只能當做輔助艦艇。


1.戰列艦的上層建築多是用於主炮射擊瞄準測量等,部分用於航海觀察以及信號傳遞,而航母需要空出大面積甲板空間來用于飛機起降,在加上沒有主炮射擊的需要所以上層建築少於戰列艦,而減少上層建築會影響到主炮射擊,所以增加主炮數量減少上層建築是不行的。

2.主炮射擊的精度取決於散布的大小,而之所以成為上世紀的主流是因為上世紀的魚雷遠距離命中率比主炮還要低。。。至於40艘魚雷艇挑戰俾斯麥的話勝率還是比較大的比較魚雷要是多到躲不開。。。

3.更多炮管會增加火炮重量體積以及要攜帶更多的炮彈增加殉爆的風險,而減小口徑減小重量增多炮管又會降低傷害,那樣再多的炮彈打中也造成不了毀滅性的傷害,頂多洗洗甲板回港修一下就好了。


~至於最後一個問題,題主聽說過淺水重炮艦么,

(網圖侵刪)

小船扛大炮寬艦體增加穩定性和減少吃水,

第一個問題,上層建築都是有用的,站得越高看得越遠不用說了,扶桑金剛這種,都是在英三角桅杆的基礎上一點一點加起來的,每個艙室都有用,至於艦體,本來空間就珍貴,用作艙室太浪費,外加一些東西必須放在甲板上,所以正好利用艦橋嘍,另,長門艦橋和扶桑一樣高,Iowa和大和差不多,胡德艦橋甚至比扶桑更高,只不過是扶桑看起來不穩罷了,主體都是英三角桅杆。

關於命中率問題,惻舷對敵,一是穩,了就是可以發揮全部火力,至於全炮塔前向射擊,你是打算搞三聯裝三層背負(別想了,這樣搞三號炮塔輸彈機構會很高,而且也會導致重心不穩),或者學習黎塞留,搞四聯裝雙層背負?

至於納爾遜。。。。納爾遜三號炮塔左右射界各50度,照樣老老實實惻舷對敵,(個人覺得全炮塔前置是一個很有想法的方案,百利兩害)

關於多門炮的問題,其他人已經說了很多了,大口徑不是想塞就能塞的,小口徑的話,不擊穿就是沒傷害,洗甲板不能洗掉儲備浮力,小口徑無法擊穿只能用大口徑,這是趨勢。

至於劍魚圍攻俾斯麥,歷史上劍魚就給俾斯麥把腿斷了。

奧,還有魚雷艇啊,這就比較難了,不提副炮和近失彈,37手拉機知道不,這玩意兼職就是反魚雷艇


回答最後一個問題,小船抗大炮的例子是有的。最早在風帆時代就有小船裝臼炮的案例。後來鐵甲艦時代也有蚊炮船的奇葩物種。但是適航性太差廢了。後來腐國人覺得這主意不錯拿戰列艦主炮裝配了幾艘淺水重炮艦舔地玩。口徑最大的達到過457mm。挪威好像還找英國人訂過6000多噸裝兩門單裝280mm四門150mm的長得跟正經戰列艦很像的炮艦。另外偽滿洲國海軍還有幾艘巡防艦按船炮比例也能算是小船抗大炮了。

都是幾年來看兵器現代艦船啥的記住的。如有出入請務必打臉。


煙囪這個不得不修沒辦法。

副炮、防空炮不得不修沒辦法。

主炮有人說過了。

因為地球表面弧度,站得高看得遠,在射程達到二三十公里,然而目測距離也只有二十公里左右的時候,早發現敵人,早打出一輪炮,都有可能是決定性的。

IJN的戰列艦一開始艦橋東西都不多,但是瞭望塔都很高。像扶桑這種違章建築都是先有了高高的瞭望塔,後來改裝加東西修起來的。後期大和級、改裝的比睿才有了一層一層的塔式結構。

美國大鳥籠子異曲同工,都是在偵查手段只有肉眼的時候沒辦法的舉動。

後來艦橋具體是做什麼用的我也不太了解…


推薦閱讀:

中國航空母艦實力已經世界第二了嗎?
張召忠海軍節因航母落淚,但2007年他發表文章說「發展超級航母沒有必要」。如何解釋這種前後矛盾的說法?
如何評價俄海軍最新宣布的「暴風級航空母艦 Project 23000E」?
如何評價航母突擊者(USS CV-4 Ranger)?
如何看待055型導彈驅逐艦艦艏完工?

TAG:海軍 | 戰列艦 | 戰艦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