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印度居於非正統地位,為什麼卻能在中土興盛?而古印度的正統六派哲學,在中土卻沒有絲毫影響?

如題。非常好奇,為什麼古印度六派哲學沒有對中土發生影響,而佛教實際上在印度是處於非正統地位,卻可以牆內開花牆外香?當然,如果事實上不是如此,我的表述有誤,請內行糾正。


謝邀。這個問題被歷史學者和宗教學者討論過許多次了,借著讀來的知識,提供一些思考的角度,供大家參考。

談論這種話題,應當站在歷史的角度去回顧,而不要陷入了以今人的眼光去審視,抑或用所謂信仰的力量去解釋的錯誤中。前者,難免過於想當然,後者,就是神棍式民科。

先放一副圖,出處是維基百科,這幅地圖看得明白,佛教傳播史就能懂個大概了。

「佛教在印度居於非正統地位」,這種判斷犯了第一種錯誤,佛教今日在廣義上的印度文化圈衰弱及其在中華文化圈的興盛,正是過去兩千年宗教發展的結果。為了更好地理解佛教的外傳,我們適當地把觀察的視角撥回到公元前五、四世紀的那段日子裡。

那時,沒有印度教(Hinduism),甚至沒有發展成型的婆羅門教(Brahmanism),今日我們了解的看似統一的印度教並不存在於彼時。那個時代的中國,孔夫子用「禮崩樂壞」四字形容了社會秩序的崩塌;印度差不多也是如此。

這是印度思想史上的一次「虛無主義浪潮」——吠陀宗教(Vedic Religions)[1]走向衰亡,人間的思想擔綱者婆羅門階層、世俗意義上的統治者、廣大下層民眾,三者之間缺乏統一的道德規範,所以這時的印度社會是斷裂的。縱向上說,從文人、武士到普通民眾之間的思想隔閡越發深重,古老的吠陀信仰逐漸成為了精英們的思想遊戲,而很難具備教化功能。橫向上說,真正意義上的城市與國家逐漸出現,鬆散的游牧式或部落式群體逐漸成為了分散於南亞各處的國家,但這些國家之間卻並沒有一種「周禮」式的道德約定。

簡單來說,那個時代,舊的宗教不好使了,人民需要新的鴉片,哦,新的信仰。

這就是沙門思潮——沙門(Shraman)這個詞遙相呼應的是婆羅門(Brahman)。這場思潮,說白了就是反對婆羅門控制的吠陀宗教,用新的信仰來填補真空。耆那教與佛教先後出現,成為了這場運動里最傑出的代表。

做個不那麼恰當的比方,信仰市場里也有一隻看不見的大手,誰最符合時代的潮流,誰就會賣得最好——所以,作為填補市場空白的宗教,佛教生來具備一項吠陀宗教-婆羅門教-印度教[2]這一序列不具備的特質——快速擴張,或者叫,傳法

佛教的誕生地可能不在佛陀得道的菩提伽耶,而是在貝拿勒斯旁的那座鹿苑裡。因為,佛陀在鹿野苑初轉法輪後僧伽(Sangha)正式形成。千萬不要小看了佛、法、僧三寶中這最後一項,如果沒有團結在一起的教眾與信徒,沒有儀式性的講法與禮儀,沒有一傳十十傳百的口碑效應,再精妙的法都沒有意義。原始佛教的教義相對於同時期的吠陀文獻而言,通俗易懂。放在今天,四諦、八正道這些道理,都能用很簡單的語言與完全不懂佛教的人講明——當然,不斷發展出的各種論辯或者玄思,也是這個宗教始終保持哲學活力的原因。

早期婆羅門教就是典型的反面例子,吠陀不外傳,奧義無人知,任憑你再漂亮的哲學思辨,落不到地上,都沒有根基。婆羅門教在佛教之後的幾百年才明白這個道理,這才有了揉進了各種高深理論卻充滿樂趣的兩大史詩與往世書,這才有了人民喜聞樂見的三大神及各類偶像。

佛陀的一生都沒有離開過恆河平原,一生在那數百公里的範圍內兜兜轉轉,但是佛教卻是一種鼓勵傳教的宗教。我知道「傳教」這個詞不那麼符合佛教語境,那改用「弘法」與「普渡」如何?

「僧伽」這個詞本義不過是「聯盟」、「群體」,但它對原始佛教的意義足夠深遠。因為有了四方弘法的教徒,佛教在那個虛無的年代,忽然變成了一種泛印度的宗教(pan-India religion),想想後來的佛教幾次集結,就是這種群體組織發展到極致的體現。

原始佛教強大的傳播能力毋庸置疑,這個誕生之初就呼喊不論出生,萬物平等的宗教,能走出南亞絲毫不令人驚奇。 撇開佛教教義不講,佛教迅速傳播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從佛陀本人到他的弟子們,佛教始終是商人們的好朋友。他們資助佛教,佛陀賦予他們身份與信仰。

這麼說可能會傷害一些人的感情,但是最初的商貿團體與僧伽存在著某種互惠互利的關係,佛教徒的身份能夠幫助販卒走夫們在東起恆河平原,西至信德地區[3]的廣袤區域內,受到諸多照顧。反過來,他們的慷慨贈與又賦予了僧人們更大的傳播佛法的空間。

不得不提的人是迦膩色伽(Kanishka),橫亘在中亞大草原上的貴霜王朝是佛教發展過程中最大機遇。貴霜王朝一直被理解為草原上的國家,這個沒有自己文字的國家特別擅長糅合當地文化。最有名的迦膩色伽金幣上,既有希臘文寫的「眾王之王」,也有佛陀與濕婆,還有身著波斯風格飾物的國王。

佔據了中亞大草原的貴霜王朝是典型的貿易國家,連接著南亞文明、波斯文明、希臘文明,當然,還有中華文明,它是貿易者的天堂。所以在這段時間內,大量佛教徒與信仰佛教的商人們湧向南亞次大陸的西北部,在這裡,出現了大名鼎鼎的希臘式佛教雕塑——犍陀羅藝術!

這些商人們帶著佛經與僧人們順著貿易的路線來到了中亞與西域!事實上,早在公元前,佛教就已經開始沿著貿易路線向外走。仔細觀察,不論是陸路還是海路,都是古時貿易最鼎盛的路線。

單獨把貴霜王朝拎出來說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從貴霜時期開始,佛教變了。此前,「Buddha」這個詞表示的意思是覺悟了的人,佛陀是智者、聖人,卻不是神。原始佛教是無神論信仰。

為了讓更多遠離印度文化圈的外來商人接納佛教,佛教的神明系統逐漸形成,偶像崇拜開始興起。而且更妙的是,世俗的商人對物質的追求和日常生活的眷戀,與佛教倡導走向無欲的終極追求的矛盾,伴隨著這一時期湧現的菩薩(Boddhisattva)信仰得以調和。大乘佛教及其菩薩信仰成為了外傳的尖兵。順理成章的,在公元前後的一段時間內,伴隨著貿易的發展,中亞與西域成為了佛教的重地,雖然此時,原始佛教已經變化了太多。

作為對比,這數百年間,吠陀宗教沒落了,婆羅門教還未完全定型。在當時的印度社會,尤其是連接外部世界的西北地區,佛教可能是更正統,或者更受歡迎的宗教。當佛教與駱駝隊、馬隊一起穿過草原與綠洲走向東土的時候,六派哲學也好,濕婆、毗濕奴教派也罷,都不具備足夠的哲學高度與信眾基礎,足以與虔敬的佛教弘法者們對抗。

答到這裡,其實只算回答了一半,那就是為什麼那個時期是佛教能夠傳出印度。至於後半部分,佛教為什麼能夠在中華文明的土壤里如此繁榮,基本上每一本佛教史的書都會談這個問題,我就不寫了,之前自己寫過一個答案,與大家分享:

佛教在中國漫長的中央集權體制中是如何演繹和發揮其影響的? - 何贇的回答 - 知乎

[1] 「吠陀教」的這種譯法並不好,因為吠陀文化並不指向特定的某一支宗教,所以這裡用的是 Religions 這個複數概念。

[2] 印度宗教史的分期中認為婆羅門教直至兩大史詩及三大主神的出現才逐漸成熟,這段時間恰好對應了佛教的崛起,因而從另外一個角度理解,婆羅門教是吠陀正統應對沙門思潮的產物。

[3] 今天的巴基斯坦境內。


印度的原始佛教和傳到中國的佛教已經是兩回事了。


佛教大規模傳出的時代,也正是印度國力比較強盛穩定的時代,同時佛教影響力並不低,被好幾個王朝或者部分地區的國家奉過國教地位的。所以印度的文化輸出,也就自然以佛教為主,而六派哲學,在佛教典籍中一直被批判,肯定不會傳播開了。同時,古印度婆羅門教也具有四種姓等完全不能被中國人接受的內容。


中國沒有接受印度正統佛教,而是接受的被六師外道參雜過的後期非正法。可以說中國受六師外道的影響很大。

現在的唯物主義就和當時婆羅門的順世外道非常相似。

咒語,也是佛陀禁止念的,屬於外道教法。現在中國教內咒語滿天飛。


我想從思想的角度分析下,所謂的「外道六師」的思想和釋迦摩尼在世的時候的思想觀念差異以及當時的時代背景。佛教的在如何在印度崛起的。

挖坑,回填。


謝大德邀請。

不了解相關歷史。

私以為,是佛教徒的願力,以及眾生的好惡。

佛教徒的願力:

佛教徒多會投生在適合佛教生存、發展的國度。這樣的國度,宗教信仰自由,眾生溫潤善良,不拒絕外來新鮮事物,所以容易與佛教相應。

這樣的國度,可以是印度,可以是古代西域,可以是中華震旦,也可以是別的地方。

雖然曾經的佛教聖地被外道佔領,但只要還有新的地方適合修行弘法,再來的新來的佛教徒就會漸漸集中,佛教就會換個地兒繼續興盛。

眾生的好惡:

個人有好惡,群體亦然。接受外來事物也是有選擇的,不會照單全收。印度的其它宗教哲學,即便再正統,和中國人不相應,也傳不過來,傳過來也無法持續生存發展。

南無佛法僧


首先要說明,佛教不是一直沒有占正統地位過,在印度的孔雀王朝時期,政權統一而趨於穩定和繁榮的時候,阿育王在位期間,佛教就確立了正統地位了(至於到底是想讓佛教來緩和社會上的各種矛盾還是真的皈依這個存疑),並且還修建印度最頂級的佛寺「那爛陀寺」(一點也不爛喔)。後來印度戒日王朝時期唐玄奘還去過那裡的佛寺講經求學。阿育王還派出傳教隊伍宣傳佛教,一支是東南亞國家,(小乘佛教),另一支進入中國,朝鮮,日本(大乘佛教)。

但是後來因為很多印度的需求和自身發現的諸多因素而在印度的地位趨於衰落,最後可以說在印度已經消失了(印度教興起)。

而至於在中土發展的很好,這要取決於佛教和中國的雙方共同努力作用。

比如在佛經翻譯上,主動的貼合儒家正統文化,把和孝相關的大書特書,把對於女性的描寫的大段的簡寫和刪改(因為關於女性的看法古代的印度和中國又有較大差異)。

在傳播上,也很巧妙的依靠於道教的一些理念(雖然後來已經超越了道教的影響和地位),比如會使用道教的「無」的概念來解釋「空」,直到大家能夠大體理解之後再逐漸獨立,脫離出來。

並且佛教自己的教義和理論體系也是非常完備而且具有哲學意義的,所以有時候也被古代的一些文人雅士所爭相追捧,最終在唐朝完成了中國化(禪宗,凈土宗,法相宗,華嚴宗,律宗)。甚至得到了一些唐代統治者的高度支持(比如武則天)。


1,因為五胡亂華

2,因為印度佬不熱衷於傳教


因為中華文明的強大力量,所謂的外來宗教、思想和文化,其實全部都是經過了中國化的改造的。

就像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一樣,中國的佛教,其實跟印度地區的那些夷狄弄出來的東西基本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了。


我們考研的指定教材的解釋是,印度教是民族宗教,而佛教是世界宗教。就像猶太教是民族宗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是世界宗教一樣


佛教的發源地是尼泊爾,印度算不上牆內。其他的都對。


我的理解印度教的體系 更宏大 佛教相比太小意思


中土佛教從事生產,也是原因之一吧。


因為東亞和東南亞對宗教比較寬容

如果黃巾起義成功,太平道成了中國的國教,說不定佛教也沒法在中原生存下去了


順著這個問題,我想給想學佛教的人一些建議。直接翻牆去看英語版的佛經,都比中文版的學得快,中文先不說翻譯的水準如何,近幾百年來受方言文字的改變,現在看古老的中文佛經理解含義變得越來越困難,英文相對要好學好激烈的多,很多印度和尼泊爾的大師本身精通英語,理解起來不會那麼晦澀難懂。


因為一切事物都有其運數,佛教的運數就是會從印度傳到中土,六派哲學則不然。


你的這個問題很寬泛,三言兩語解決不了。但很重要。

給你一個思路參考:

1.外因:

古代印度佛教家為什麼要向外傳教?

A.是因為社會經濟大環境么?

B.是因為佛教教義本身就具有超越國界的品格么?

2.內因:

我國古人為何接受了這種宗教?

A.是因為中國古代社會發展與社會形態的某種需要麼?

B.是因為佛教教義本身就可以在中國的宗教與哲學思想形態中扮演一個尚未被人扮演過的角色么?

剩下的,就是多看書了。


婆羅門 ——》佛教——》印度教

除了高境界差別以外,其它並沒有分別,有人說 目標不同,一個人人成佛一個天人果,差遠了,其實大差不差的,成佛和天人果都不可證,有無神都不可近,有什麼分別呢


推薦閱讀:

印度人口為什麼這麼多?歷史上人口就很多嗎?
在印度普那奧修國際靜心村靜修是怎麼一番體驗?
種族歧視為什麼是錯誤的?
新德里的空氣有多差?(有圖有真相)
印度的洋蔥危機是怎麼回事?

TAG:佛教 | 佛學 | 佛教分支 | 印度文化 | 漢傳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