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遊戲《Beholder》?


(有劇透)

剛玩的時候覺得畫風和操作方式特別像&<這是我的戰爭&>,不過在玩(死全家)了幾次以後才感覺到這個遊戲的陰暗和虐心程度要大於&<這是我的戰爭&>。

遊戲背景類似於Paper please,個人推斷應該是發生在蘇聯或者東德,時間在1984年(嗯…沒錯…1984)的一段架空歷史。主角身為一個公寓的房東,在監視、勒索、舉報租客、配合獨裁政府的同時,也要為女兒的醫藥費、兒子上大學、家裡的伙食費操心,暗中籌備全家肉身翻牆,當然還可以一邊與革命黨合作****。

畫風見仁見智,個人感覺比&<這是我的戰爭&>還要陰暗、壓抑。而且這個遊戲容錯性要低於&<這是我的戰爭&>,檔案填錯了一處就要罰款,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或者是選錯了一個選項以後,輕則扣錢、重則直接Bad ending。好在可以直接SL,要不難度真的是抖M級。

遊戲過程真的可以說是虐心了,辛辛苦苦攢錢送兒子偷渡到國外,結果兒子寫信回來說去錯了國家,那裡的生活更爛,想回來接著當礦工;醫生剛為女兒找回救命葯,你就要為了讓全家活下去舉報醫生拿錢;3號房的老夫妻因為在ZF有人,哪怕是有違禁品你也不能把他們怎麼樣…

在很多時候真的可以說是生與死的抉擇,一步走錯,滿盤皆輸。每一個選擇都會讓你付出相應的代價

總的來說,對於一個獨立遊戲來說已經是一個很不錯的水平了,個人感覺與paper please和This war of mine的水平差不多,如果你喜歡這兩個遊戲或者反烏托邦題材的話,完全對得起28的售價。如果你堅持認為遊戲是且只是給人帶來快樂的東西的話,這個壓抑的遊戲可以說是在及格線以下的。

+背景和劇情有深度,已經通關,多個結局各有千秋,值得多周目玩。順便說一句,現在網上流傳的完美結局並不是最完美結局

+畫風也比較討巧,很好的掩蓋了獨立遊戲美工部分的欠缺

+1984的梗玩到飛起,還有向paper please等遊戲致敬的內容

+官方自帶中文,雖說是機翻,還有中文配音,官方也說會慢慢改進漢化

-手感一般,有時會出現選取不上的問題,不過鑒於是獨立遊戲可以理解

-難度略大,不看攻略的話很難第一次就做到全員存活(嗯…活下來都很難,更別提逃到國外了)。而且初期女兒生病兒子上大學兩個任務一起做實在過難,後期弄死將軍之後只要不接拆炸彈以後那個任務,慢慢攢錢完全可以躺著贏。官方也表示正著手於簡單難度的開發

貼一個我很認同的評測吧,這恐怕是我下半年玩的最有深度的遊戲了


現實主義大於遊戲內容的一款遊戲。

Beholder 玩完一周目了。是一款很不錯的遊戲,很推薦。

玩家扮演一位集權制國家在底層的一個特務,工作是監視自己管理的公寓內的房客的一舉一動,如果他們有顛覆政權、違反法令的行為的話,就要舉報他們。而主人公也在同時面臨自己的家庭問題:老婆明顯的對當下局勢極端不滿,兒子的言談中不斷的出現西化的信號,自己幼小的女兒卻在這時候換上了肺病,而治療的費用和材料讓主人公難以承受。

遊戲的時代背景類似 末期苟延殘喘的東德、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中國。而玩家扮演的特務就是我們中的一份子。是為了組織奉獻一生還是為了良知做出幫助解放組織的選擇呢?

遊戲採用的是類似幾年前一款輕喜劇著作《整蠱大師2》的遊戲結構,玩家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一系列的操作,比較諷刺的是,那是一款喜劇遊戲,而這是一款震人心扉的政治題材的遊戲。

我出生在一個新聞世家,也短短的從事過新聞工作,就算在90年代和新世紀的中國,我依舊會從家父、領導的工作中看到那一絲殘留的白色恐怖。言論和行為自由一直是我們追求的內容,如果我們活在一個由克格勃控制的時代的話,你就會感覺我們現在生活的世界就是天堂了。

只能說,活在當下,真的不錯。

最後送上一個蘇聯時期的老笑話:

一個英國人,一個法國人,一個蘇聯人在一起聊天。

英國人說:最幸福的事情啊,就是在冬天辛苦工作了一天,晚上回家後,穿著羊毛褲坐在壁爐前面,老婆孩子在耳邊閑言碎語這一天發生的一切,對了,還要有一份熱乎乎的蘋果派。

法國人:你們英國人就是古板,最幸福的事情當然是和一個金髮女郎在飛機上艷遇,然後我們一起去地中海度假,雲雨之後天明分別,然後我們好和好散。

蘇聯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半夜有警察敲門,開門後:伊萬,你因為反國家罪被捕了。我說:長官,您弄錯了,伊萬在隔壁。

很多人說看不了笑話,特意更新下格式。

同時,這幾天看到另外一則笑話,也分享下。

如何評價人民網評:加了精神鴉片的「喪茶」喝不得?

人民網微博下面的回復:我要開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茶店,店裡就賣12種茶,分別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神回復:「對不起,『自由』今天沒有了。」


複製下自己的steam review. 總之大家快去買吧!


我必須評價這款遊戲。

說實話,我很喜歡反烏托邦遊戲,如果看到製作用心的類型作品,我都會買,然後打出某種意義上的「完美結局」,沒錯,就是革命那種。一般來說,這類遊戲都有這樣的結局設定,於是我每次都玩得很舒服,很高興,很爽。

我玩beholder一開始也是這樣想的。

難度肯定不要練習模式的,直接政府工作人員級別。

我是個好房東,我是個好人,雖然我受政府的控制,但我的內心燃燒著革命的火焰。沒錯,我就是這麼天真啊。

我熱情地和每個房客打招呼。誰遇到困難,我幫。政府下命令驅逐席默爾,我幫他,我告訴他真相,我幫他搞船票,我幫他出國。他說遇到我之後開始信任他人了,我很高興。

但是我女兒病了。

我給她買葯,阿司匹林,很貴,沒事,我當然要買。她是我女兒。

葯沒有用,我瘋了似的找醫生。醫生看在我幫他忙的面子上說,你女兒的病很難治,要進口葯,要兩萬。「我也是看在你幫過我的份上才和你說的,要找這些葯要手續,要審批,我也有很大的風險的!」

兩萬,兩萬。兩萬?

我是個好房東,我從沒向政府出賣過我的租戶的信息,我哪有錢?連阿司匹林都是我最後的錢買下來的。

我去哪找錢?

我和我女兒說話。她說胸口很痛,像有一顆太陽在燒。她說媽媽一直在哭,你能讓他不要哭嗎?

那一刻我真的不想玩下去。我的心像在滴血。

那一刻我咒罵了一句這個遊戲為什麼沒有內購。

我怎麼辦?

我想盡一切辦法找錢,我出賣我租戶的信息,我威脅我的租戶,我敲詐他們,我搜盡了一切可賣的東西。

我再也不想什麼革命,我只想救我女兒。

我成了我唾棄的那種人,就在一瞬間。

我湊夠了買葯的錢,但我沒力氣繼續玩下去。

我很小的時候就看過1984,但我發現我一直都是自認為自己看懂了。

有很多事,沒體驗過,真的是不懂的。


有個很贊的細節:

高音喇叭洗腦車來的時候,用滑鼠滾輪把畫面拉近,玩家走到不同的地方(大街上

、近處房間、遠處房間、樓道里),聽到的聲音是不同的,完全模擬真實情況。

就像高中時你不去做課間操,在教室里、教室外、樓外聽到的廣播聲是不一樣的。


80分,劇情不錯的。遊戲總體來說不難,和觀看Re:0動畫的感受類似,我們和從零開始動畫的男主沒有什麼區別,基本是靠提前預知這個技能不斷地去送死然後漲通關經驗值。如果你想體驗Re:0男主那種時時刻刻卧槽的感覺,可以玩玩這款遊戲。遊戲體驗中,和人物對話的體驗不太好,尤其是一堆NPC聚在一起的時候,選中其中一個觸發對話有點困難,因為從選中到開始對話有一段迷之讀條時間。

想問那個賣東西的商人手頭這麼多」好東西「,還天天光明正大的站在街上,警察怎麼對他熟視無睹??破東西還賣那麼貴,一個CD幾千輕輕鬆鬆到手,我改行去當零售商行不行??

如果你還沒有開始玩這個遊戲,我建議你在遊戲教程正式結束(也就是成功舉報1號房客後)之前,好好想清楚你要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這個遊戲引發的思考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我第一遍玩的時候完全是跟隨本心來的。我這個人比較善良,能救的我幾乎都救了,對我態度好的房客我都沒舉報栽贓過,對上司天天打哈哈,但我的下場竟然很慘,女兒病死,兒子沒錢讀書,上司對我也很不滿:)總之做一個堅守良心的現世老好人,是沒什麼回報的,我突然意識到人無論做好事還是壞事都得給自己留條後路,良心不能當飯吃;後來我又開始思考我的後路,昧著良心栽贓些人寄送敲詐信,才湊夠出國的錢重新開始人生。不然我想不到在這個遊戲里怎麼賺到足夠多的錢。

N周目後,我開始試著扮演一個盡職的下屬的角色,凡是電話里交代的任務我都努力做到最好,每一個房客的日常我都兢兢業業地監視著。只要他們有違禁品,我就舉報,那些法令我都背得很熟了,但漸漸的我發現事情不太對了,這些法令越來越缺德了,幾乎整棟樓里就不可能沒有違禁品,甚至我家裡也有很多,有一次我還被警察查了=——=|||。最後的結局雖然是HE但是並不令人快樂


應朋友的安利,利用各種碎片時間小玩了一陣子,就說說一些初步的感受吧。

Steam上總是能玩到各種敵托邦遊戲,它們普遍體量小、流程短,簡直是刷全成就的必備利器。印象中大概是從《請出示證件》開始,長期沉迷於此道停不下來。說回Beholder,個人認為最為出彩的一點是——真實

遊戲世界觀是虛構的,但日耳曼式的姓名和奧威爾式的反諷在時刻提醒著我們,這個故事有真實原型:一個典型的斯塔西非正式情報員的工作生活日常。玩家扮演的卡爾作為一個監視人(Beholder),以公寓管理員的身份監視住戶,並向有關部門通報。

如果只是個非正式情報員模擬器,這遊戲還不至於如此被追捧。玩家作為玩家本身也是一個「監視人」或「旁觀者」,觀察對象是一個龐大的極權社會監視體系。我們可以在遊戲中看到,秩序部清理門戶出現空缺,分配部馬上就能調來新人填上;關懷部控制宣傳機器製造輿論美化秩序部的行為。國家機構各司其職,通力合作,形成一張巨大的、有張力的、可自我修復的監視/清洗網,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這張網是如何運作的,這才是斯塔西的真實面目。主人公卡爾、公寓、住戶、卡爾的上司、各類強力機構....全部都是這張巨網中或大或小的節點或節點群。

在這個體系中,個人無關緊要,人人都是輸家。即使是監視者,也有更高層的監視者盯著,隨時有出局的危險;更高層的監視者也有更大的老大哥在看著,隨時可能在朝令夕改中成為犧牲品。為了保全自己或者更加邪惡的目的,栽贓陷害是家常便飯。對於體系而言,人只是一些統計數字和指標。這是個令人絕望的社會,更可怕的在於,相比於作家筆下的大洋國和美麗新世界,這個社會是真實存在過的。

到這裡我不禁懷疑這遊戲是不是經歷過柏林牆時代的德國人開發的,經查詢發現,Beholder的開發者來自俄羅斯。果然,雖然不如斯塔西一般嚴密,但克格勃的監視體系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俄國人開發出這等佳作,實在是太棒太應該了。

說到這點,不由得再次感嘆,遊戲開發者所屬共同體的共同記憶,對於一些特定的inspired遊戲是非常重要的資源,遊戲是否真實、能否引起共鳴,就看這些資源可否還原到位了。這讓我想起了另外一個遊戲《Replica》。

同樣是敵托邦題材,這款遊戲中的極權社會就帶著十分濃重的白色恐怖色彩:軍人政府、監禁審判、互相揭發、學生運動、逮捕左翼人士...在遊戲過程中我想到了228、光州事件和皮諾切特。全成就之後去查了查,果不其然,開發者來自韓國。

同樣是敵托邦題材,北美、西歐和日本的開發商製作出來的遊戲,雖是AAA級大製作,有華麗的畫面效果和製作工藝,但往往更像是奧威爾、赫胥黎風格的幻想文學作品,要不就是過於形而上學,過多注重於一些哲學問題而忽視現實,缺少那種似曾相識的、令人窒息的真實感。所以個人非常期待以後朝鮮開發者的表現。


你們這群喪心病狂的人

女兒病死之後我的玻璃心都碎了

重玩了好幾遍還是沒湊夠錢

兒子被擊斃我說啥都要重新開始

變賣家產湊錢給兒子旅遊

還提前給媳婦搞了個收音機準備安撫他受傷的心靈

旅遊費東拼西湊搞了三分之二結果狗日的龜兒子拿了兩張破船票拋下我們兩夫妻跑路了

一邊做政府的狗腿子

一邊無償幫助一窮二白的小年輕搞革命

不栽贓也不殺人

這遊戲真難

抱著一顆好死不如賴活著的偉大抱負居然起義成功了

跟我可沒一點關係

我覺得整個遊戲只有我是npc


我。。我愛上了栽贓和敲詐。

誰得罪我,我就要把他送進監獄!

我甚至在女兒病死,兒子被擊斃後腦子一熱把妻子舉報了!


開局就得湊齊醫藥費兩萬,學費一萬五。我累死累活挨家挨戶偷偷放個蘋果在別人家才只掙一千塊,該死的臭小子還要問我要五百五去看話劇!我上哪去找那麼多錢啊!對了還有中文翻譯不是很好,不過製作組已經在改進了。還是一個很良心的獨立遊戲的。


遊戲界最近似乎起了一股反烏托幫的熱朝,這遊戲也是這股熱潮中的一款,也是以我們的先知奧威爾筆下小說1984為製作原型的遊戲。

小說中,人們生活在一個獨裁統治的世界,所有人都受到政府的嚴密監視和控制,而在遊戲中我們則是扮演政府手下的一名間碟,去監視人們的一舉一動。遊玩的方式相當有創意,公寓管理加上監視,不過著眼點還是在監視上,在經營公寓上做了很大的簡化,我們只用把人找過來住即可,還有就是偶爾修修壞掉的傢具。

遊戲一開始,是要我們去監視房客並把得數據賣給情報局。不過遊戲並沒有強制我們去完成這些,所以我們也可以幫房客做點任務,或去反抗政府,全憑個人選擇,因為任務都是可選和限時,完沒完成,都會帶來不一樣的結局。

每個人都想當好人,可是現實並不允許。我們伸張正義,然後等著籌不出家裡的生活費,兒子的學費。甚至女兒的醫藥費。不如率性一點,當個壞人,偷竊,倒賣,插贓,勒索等等。去騙那些相信我們的朋友,為的也只是可以多活一年。

看似自由,其實體驗到更多的,是身不由己。是人在國家機器前的無力感。

製作組將我們置身於一個人吃人的環境下,讓我們去做出選擇,去重新思考道德與人性,這一點相當成功。

為了讓我們融入遊戲當中,遊戲極力塑造出陰暗壓抑而且充滿黑色恐怖的世界,遊戲畫面一片灰和黑,人物也只用簡單的黑白基本線條來刻畫,符號化的人物形像,給人一種不信任感,這種演出效果相當出色。在發生重大事件時,還會有專門的CG動畫過渡,完全超乎預期,真的感受到製作組在這方面的用心。

值得稱讚的還有遊戲的中文配音和中文翻譯,不過這個翻譯相當粗糙,基本是機翻的水平,這方面製作組也保證會有後續更新去改善。但就誠意來看,首發中文是絕對大讚。

要咎病的是糟糕的任務引導,到後期發生多線劇情時,人物數量多,任務又複雜,很多任務容易做到一半,找不關鍵道具,卡著完成不了。

而另外一點就是遊戲一開始的攝像頭,本還期待它的發揮,結果在完成新手任務後,再也沒有實際作用,基本就是個擺設。

當然遊戲本身的質量還是相當不錯,作為獨立遊戲,完成度也十分高,遊戲內容札實題材新穎,趁著打折,機不可失,各位趕緊+1吧。

B站:獨游推薦第一期《Beholder》:偷窺的快♂感_單機聯機_遊戲_bilibili_嗶哩嗶哩彈幕視頻網


這是一款看似自由度主導實為線性的遊戲。

反烏托邦題材+監視房客從中獲利的玩法非常有創意,某些細節讓人不禁聯想到This War of Mine,然而其在遊戲機制的設計上要優秀的多。主體機制由一系列類帶有一定動作的監視行為與隨時間增加內容的「禁令」系統組成,玩家的目的即是收集房客的個人信息並獲取房客們違規的證據,從而獲利並維持自己家人的生活。在遊戲中,玩家可以選擇拿證據敲詐房客(當然這在遊戲中是某種包庇行為)或是直接舉報相關部門,也可以榨取完最後一點利益之後再房客送進監獄。遊戲中的收益分為威望和金錢兩種。威望決定獲取信息的效率,而金錢則更主要是維持家人存活的資源。

遊戲的開始時間設定為1984年,這無疑是在向《1984》致敬。遊戲本身也在致力於描寫極權社會下基層當權者的抉擇:沒有完成被下達的命令就無法生存下去,而就算一絲不苟的按照法規執行,生活依舊難以為繼,只有無惡不作的人才能真正好好存活下去。除此之外,作者在其他人物的刻畫上也細緻。人物、環境、法令共同描繪出了烏托邦國度中,普通人世界的一隅。而作者想要玩家體會到的,則是在這樣的世界中的抉擇。

當然,這樣的遊戲也難免有缺漏之處:

  • 新手教程不夠全面,只包括了一部分基礎操作,並沒有完全提及核心機制。

  • 動作要素有一些不符實情的小bug,比如偷窺或潛入別人家時被其他房客碰到也不會有什麼事情,以及房客回家的時候只要點擊房客對話就能讓他停下,防止潛入時被發現。

  • 禁令只有增加沒有減少,使這個系統在後期變得極其冗雜。
  • 敲詐的時候,哪怕同一屋檐下的住客都可以一人敲詐一次。
  • 官中質量非常糟糕,而且並不能選擇語言。

當然利用小bug也可以產生一堆降低遊戲難度的小技巧。期待遊戲的進一步更新能夠修復這些問題。

最後預言一下:玩This War of Mine (這是我的戰爭)這款遊戲能不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內心?

不知道這個答案能不能再用上一次(


最後幾小時出國無望,把全家全樓舉報,成為國家楷模。


不僅官中還有中文配音,製作組甚至對中文翻譯出了改進的聲明。遊戲質量算是上等還只賣30,這樣的良心哪裡找,我知道卡表那裡是找不到


【遊戲劇透警告】(′?ω?`)

Beholder一直躺在「我想要的」名單中,看到降價了果斷下手買買買。

遊戲背景是一個架空背景,讓人感到既真實又荒誕。開篇就是卡爾一家看著前房東被政府人員拖出房子,這也暗示著玩家【不TM好好玩就是這種下場(手動滑稽)】遊戲的NPC我覺得還不算很多很複雜,但是遊戲前面部分的任務卻著實有些讓新玩家手忙腳亂,一邊是要讀書上學談戀愛的兒子,一邊是肺部感染的女兒,短時間要籌到大量的錢來達到好結局。我第一次刷出的是BE,就是孤獨一人的那個,全家死光了,留下卡爾一個人在陰暗的地下室里苟活

心塞塞

然後重新開了一個存檔

然後用盡全力(寫黑信,每天送蘋果,各種表面討好鄰居,晚上馬上回家當房東黑社會老大)

創建了小康家庭。

「爹,我要和女朋友去看戲」

「拿去(摳鼻)」

「卡爾,你幫女兒去找找抗生素吧」

「拿去(摳鼻X2)

「卡爾,要給你女兒看病我需要1***…」

「TAKE MY MONEY AND SHUT UP」

有錢真好

最後還能保全家出國

但是代價呢?

如果現實社會這樣做我覺得是要遭天譴的,看著往花盆一遍一遍放錢的鄰居老太太,看著沒法幫助的席莫爾一家,看著幫孩子看病卻被我一次一次坑騙的醫生。

我想卡爾一家還是會有些悔過吧

PS:這款遊戲的美工我特別要提一下,因為是獨立遊戲,所以用這種剪影的方式來表達人物就顯得格外聰明,而且確實也恰到好處,遊戲的內容雖然陰暗但是卻也有一些讓人稍微開心的元素(比如小女兒,真的真的太可愛了,超想在家陪她拍一天的皮球)

【圖源微博,侵刪歉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U


從Papers,Please到We Happy Few到Replica,遊戲界這股反烏托邦和1984風是停不下來了……當然We Happy Few更多的是美麗新世界梗。

總的來說這款遊戲美術風格很喜歡。真實性方面,小人也會有自己的生活(聊天吵架吃飯),這點感覺真實感不錯。但是偷看不會有懲罰這一點還是有些齣戲(我弓著個腰猥瑣地從鎖孔里偷看呢,隔壁鄰居你就那麼淡然地回家喝茶這好嗎)……

由於流程固定,幾乎沒有隨機事件,所以可以背板,或許有人認為這會導致遊戲性沒有那麼高。但是整個遊戲流程下來,對玩家心理的引導和細節涼快還是棒的。

遊戲中最重要的事件就是1號房的老頭,是不是要趕他走拿錢,還是幫他逃亡。我第一次沒有注意他老婆借我鍋、他借我書,輕描淡寫地就塞了個蘋果把他趕走了……後來發現卧槽這個老頭是個好人(雖然在這樣的亂世中好人有個卵用),就決心幫他逃亡。然而被叫雞熱線坑出翔的土豪醫生丟下兩張船票就匆匆跑了,留下我看著病重的女兒欲哭無淚……

後來搜了搜攻略怎麼賺錢救女兒,不是說要裝很多攝像頭寫勒索信,就是要卡任務。所以在正常流程下,良心的安定和照顧家人是無法兩全的吧……

我相信這也是這個遊戲想要傳達的信息(和其他反烏托邦遊戲一樣),那就是在這樣f*ck up的世界中,不存在美滿結局的可能,每一個選擇都要你付出代價……

當然,這款遊戲貼1984原著貼的更緊,從攝像頭(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到政府法令到報紙(真理部),算是原著愛好者不可錯過的佳作。

而說到細節,每個人房間中的物品都多多少少交代了這個人的背景和不為人知的生活,有時候偷看也有意外的發現(誰能想到3號房間的老頭有槍?我偷瞄到他在擦槍的時候嚇一跳)。左邊洗衣機裡面留下來的襪子還會增加…………

總之是一個值得入手的良心之作,不說了,我去寫勒索信賺錢給閨女治病了…………

對了,誰能告訴我怎麼改語言。「眼鏡」機翻「玻璃杯」簡直不忍直視啊。


老婆總是和我要錢,我就一氣之下放個蘋果把她舉報了,結果兒子把我殺掉了,第二次我學聰明了,我先把兒子舉報了,居然敢殺爸爸,結果老婆又把我殺掉了,這次我下定決心,我要把老婆兒子都送進監獄,女兒總不會還有槍吧,哼!


最近這個遊戲入了坑玩了幾次才通關,感覺beholder這個遊戲吧,會讓人聯想到1984,最後其實沒有一個完美的結局!!玩的很難受窩火

我玩的基本都是女兒死了,兒子死了或者移民了,妻子死了,而且不管你錢夠不夠死的都莫名其妙!

第一次玩,基本就是一個聽話?善良的人設。領導讓監視誰就監視誰,但不會主動舉報,甚至不會敲詐勒索,更不會主動偷東西,只是單純的採集信息,彙報賺取那250塊錢 ♀?

結果呢,到了最後,兒子一會談戀愛要錢550,一會上大學要錢7500,加上女兒生病還需要10000,妻子一會需要支付水電,一會要買東西,幾百幾百的要,完全入不敷出,最後眼睜睜看著女兒生病死去,兒子因為沒錢上學去當礦工,最後也死了,妻子傷心欲絕,也給死了……Excuse me ???

那我拼死拼活掙錢還為個毛線啊? 果斷重開一把!

第二次,改變思路,堅定為了家人好好掙錢,將勒索進行到底。

前期通過找到違禁?購買違禁物品,進行勒索。還想出把A家搜到的違禁物品放到B家,C家……進行資金的原始積累。給兒子約會的錢攢夠了,兒子上大學的錢攢夠了,兒子最後移民的錢攢夠了,兒子這總算是沒死有個念想了。女兒這葯錢也攢夠了,但是莫名其妙的女兒就沒治癒給死了,妻子因此生你的氣,最後在發生暴亂時出門給死了…………此時的我好想問問為什麼,我的老婆啊我的女兒啊

後來,乾脆一咬牙一個人往後喪心病狂的過吧,把勒索掙錢當作了要做的事,成了目標,只要能賺錢就去做,管它什麼道德,什麼幫不幫過我,只要和我言語衝突,或者勒索無視的,直接帶走,剛好騰出新房子接待下一個,完成下一個任務。

最後的結局就是,我沒有死,戰爭結束,我一個人只剩了錢,思念我的妻子,兒子,女兒,我自殺了……

玩完感觸比較深的就是,

1.人為什麼要掙錢,是為了家人還是什麼?往往最後容易變成掙錢的工具,回過頭才發現失去的才是最珍貴的。

2.君子愛財真的取之有道嗎?

面對家人的需要你會怎麼做,兩難

3.沒有誰是最後的贏家


以前覺得是魔幻現實,現在才發現原來是一部紀實作品。


太虐心了...


推薦閱讀:

到底什麼才算獨立遊戲?
遊戲業界,日廠是否已被歐美廠全面超越了?
國產遊戲是否是遊戲質量差的擋箭牌?
什麼叫好遊戲?除了休閑娛樂玩家還能從遊戲中得到什麼?
如何評價遊戲「雨血」?

TAG:獨立遊戲 | Ste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