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裡,人們購物的重心正在漸漸從購買「商品」轉向購買「體驗」嗎?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新消費時代,更多「消費」相關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從Google搜索量上來看,「消費者體驗」每年都保持在兩位數的增長。

人們開始追求Feel、爽、美感。

對功能性的要求相對降低。

同時,企業也更樂意於創造體驗,並讓體驗成為企業核心價值,增強用戶粘性。

人們在做購買決策時,更在乎「用這個產品到底是什麼感覺?」(in-the-moment experience)。

這也是為什麼電商上面的用戶評價(比如很流行的科技測評:The Verge, Zealer等)常常影響一個產品的長期銷量。

同時產品體驗師也開始形成一個新行業。


商業領域至今沒解決『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什麼意思?就是需求和供給的關係,先後順序、孰強孰弱一直沒能被證實。

一、產品的維度

對賣方來說,產品這個概念是有兩個緯度的,即產品的寬度和深度。我一直和投資者將一個理論:

文化程度相對高的區域、城市,對產品的深度是要求較多的,在文化程度相對低的區域、城市,對產品的寬度是要求較多的。深度代表產品的專業度,寬度代表產品的選擇性。

具體例子可以看見的是,1、你在上海開一家西餐店,賣牛排就是牛排,不能賣意麵、披薩,如產品線太富足,消費者認為你專業度不夠,進來消費的人群和繁雜,因此『體驗』不太好。2、如果你在四線城市開一家西餐店,你如果只賣牛排,你可能經營不了半年,因為這裡的消費者大部分選擇面少,而且以家庭消費為主,比如年輕人在爺爺奶奶消費,爺爺奶奶帶小孩消費,而他們的消費大多數是被動的,什麼意思,就是年輕人並不喜歡吃,但要帶爺爺奶奶體壇;爺爺奶奶並不喜歡,但他帶的孫子喜歡,因此,如果產品線不富足,他的客單和回頭客是上不去的;

二、供需主導關係

『商品』向『體驗』的轉化,確實是目前商業在客觀進行的。但大家都是人云亦云,並不知道這裡面有何文章。這時候就是說到開頭說的『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轉個說法,「體驗」這東西,到底是消費者需求,還是賣方供給引導。誰能給我一個答案。

全球市場確實有從賣方市場轉買方市場的轉換,但終究來說,仍然是賣方市場在主導。假設商品是A,體驗是B(體驗是商品、商品也是體驗,他們是混合物,比例不一樣而已)

1、假設市場需求是100,需要A產品的99,B產品是1;是誰發現了1,又是誰生產了第一B。

2、資本家是逐利的,沒有人真的只生產1個B,就算是需求是1,產品線也是帶成本的;

3、賣方生產了超過1的B,如何將B賣出去?

4、經過多年的市場推動,B的需求是80,A的需求只有20了;

5、復古風又會席捲而來;

你說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我告訴你,市場就是庫存。網路上以前服飾流行顏色的段子說明了這個。

三、消費的進化

商品也是體驗,體驗也是商品,這是廣義的,但我們一般狹義的認為,商品就是商品本身,體驗是商品之外的附加價值。

我們都知道,社會是進步的。消費力是不斷增長的。區域消費力和文化程度是正比的。這裡可能會有人反駁我,反駁的內容自己腦補。但是我要說的是,我說的消費力不代表有錢,而是願意消費。比如有錢人的農村人,他會到城裡消費,他的消費力不會在他的農村體現,是會在他消費的地方體現。

「體驗」的出現,是消費進化的表現。

比如,一個人他20歲,消費一份牛排,他可能只要豪客來牛排,等他到25歲,他可能是需要一個王品牛排,等他到了30歲,他不僅需要一份王品,它還需要停車方便的王品牛排。

雕爺牛腩,賣的是產品?還是體驗?

海底撈,賣的是產品?還是體驗?

對賣方來說,無論是什麼,都是消費者買單,產品也是服務,服務也是產品。

而對買方來說,無論是什麼,仍然跑不過消費力;一個賺月薪3K的人,是不能一個月好幾次海底撈的,還是只能吃單純的火鍋。這時候,他的體驗是『性價比』。

而月薪30K甚至300K的人,他消費了海底撈,是不能接受海底撈和『屌絲』排隊的場景,這時候他的體驗是『便利性』。

但無論何種需求,都離不開他消費時的『消費需求舒適度』。

其實很多人知道體驗的出現,但他們還是玩不好。因為大部分人不知道體驗是什麼?

『體驗』其實還是一種商品,它也分消費層次,也分業態,也分性價比。

四、接受度

為什麼很多大品牌或者新業態都會在大城市出現,除了曝光度、還有接受度的問題。文化程度高的人,接受度也相對高,這裡面有互聯網傳播因素。而小城市,消費者無論在消費力、接受度都存在問題。

五、競爭趨使導致體驗升級

競爭不會導致市場細分,只會導致同質化。你說的體驗?

最終只是爛俗而已。

最終方案,還是得解決消費者需求。而目前的消費者需求,剛剛好是脫離了純商品,而不是迎來體驗。


是的,人們買的實體商品越來越少,消費體驗越來越多。這種轉型可以看做消費升級的一部分。

先定義,商品消費指購買實體商品,如衣物,傢具,文具等。體驗型消費指不購買實物的消費體驗,如到餐館吃飯,參加健身培訓,出國旅遊,到娛樂會所做大保健等。

宏觀層面對比『商品』和『體驗』的消費數據不太好找。如果拿旅遊消費作為體驗型消費的代表的話,從2010到2014年,我國國內旅遊總花費上漲了1.4倍。相比之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只增長了不到0.8倍(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網站),在一定意義上說明體驗型消費增長速率高於商品型消費。

從商業公司近年的行為上看,從售賣「商品」到售賣「體驗」的趨勢就很明顯。比如,萬達的自營商圈一直在強調「去百貨化」,即減少銷售實體商品的商家,增多售賣體驗的商家,如影院,卡啦OK,餐飲等。去年經濟學人上一篇報道顯示,萬達廣場的現有商鋪中有40%是體驗式消費店,未來會升至60%以上。這是萬達對抗阿里巴巴這個商品帝國的核心武器之一,也是阿里巴巴瘋狂投資旅遊,音樂,體育等體驗型消費產業的原因。有些行業這種趨勢更明顯。小米,樂視這類公司已經幾乎徹底放棄通過實體商品盈利,轉而依靠體驗性的服務:球賽,電影,電子書等。歐美近年來風靡送體驗型禮物。為朋友約一節攀岩課,或者送他坐一次熱氣球,確實比送酒送花這種傳統禮品新穎許多。

至於說為什麼人們購物的重心正在漸漸從購買「商品」轉向購買「體驗」,猜測兩條原因:

  1. 對公司來說,售賣體驗的消費頻次高,所以利潤更高。小米如果按成本價加500賣手機,每台手機的利潤也就500,消費者2-3年換機一次。如果按成本價賣手機,通過賣廣告和服務,不知不覺一年就能在一台手機上掙兩百,更別說土豪對虛擬產品的支出幾乎沒有上限,而他們手機頂多同時買2台來用。
  2. 對消費者來說,購買體驗,確實比購買商品更值,具體原因可以見另一個問題「購買服務」和「購買實物」相比,哪個更值? - 消費心理學

參考資料

http://www.economist.com/news/business/21643123-chinas-biggest-property-tycoon-wants-become-entertainment-colossus-its-wanda-ful-life


-

每個時代的人們,購物重心皆是購買「體驗」,

近些年「體驗」的重心,由商品本身轉向「消費體驗」而已。

-

擁有,物資稀缺時代的體驗。

-

父輩常提起童年回憶,年少時鄰居有一台黑白電視機,每到傍晚都引來同樓孩子的圍觀。

物資稀缺、財富有限的年代,家中有台黑白電視,那是相當了不起的體驗。

-

生存所需的商品,逐漸轉向新鮮的商品,

對這個時代來說,

購買的重心,是黑白電視擁有的體驗。

-

保障,仿冒殘次時代的體驗。

-

祖輩父輩常囑咐我,多花錢買質量好的,暗指經久耐用。

-

滿足多數人擁有的體驗後,迎來了仿冒殘次遍地。

對這個時代來說,

購買的重心,是質量過硬、內心踏實的體驗。

-

細分,同質商品時代的體驗。

-

父親曾和我提起,自己兒時男孩女孩的玩具都差不多。

兒時的我,則在眾多玩具中篩選自己所愛,如今購物更是萬里挑一。

-

質量得到保障後,商品越發同質化。

對這個時代來說,

購買的重心,是針對化細分化的體驗。

-

情感,細分同質時代的體驗。

-

不斷細分定位的商品日漸飽和,難以吸引消費者駐足。

對這個時代來說,

購買的重心,便拓展到商品外,用戶感受的體驗。

-

體驗,同質化競爭的結果。

-

生存所需逐漸同質化之時,消費者擁有新穎稀缺的商品,便是差異化競爭。

新穎商品逐漸滿足擁有體驗之時,消費者擁有質量保證,便是差異化競爭。

商品質量得到保障之時,消費者擁有喜好的細分化商品,便是差異化競爭。

-

如今,

細分化商品逐漸飽和之時,消費者擁有情感體驗,便是差異化競爭。

-

大眾對消費的認知,大多源於商品本身,而不是感受,才認為逐漸從商品轉向體驗。

每一時代的消費重心,都嚮往稀缺的體驗感受,

一線城市不過是同質化競爭的前線。


贊成這個觀點,至於從購買「商品」變成「服務」可以從4個方面來理解:

1.我們現在購買的大多數「商品」在5年前,甚至更早已經出現了,比如護膚品,市面上稍微熱一點的品牌基本都存在了超過5年,但是「上門美容」卻是這幾年才開始提供的服務,因此這個變化可以理解為,「我們最常購買的商品其實還是那些」,但是提供服務的人越來越多的,以前要買威猛先生,現在可以上門保潔,服務對商品的替代性變強了;

2.還是消費升級。說點兒俗氣的就是大家手裡的錢變多了,消費力提升了,開始想整點兒有的沒的,女生做個上門美容,男生去livehouse泡個妞,大家一起打個玻尿酸之類的,大家意識到自己的需求越來越多了;

3.那些提供服務的人,或許是因為競爭,或許是因為專業化,或許是因為效率的整合,價格降到了民眾可接受範圍里,提供服務的範圍越來越大,比如以前去美容院的我都覺得是大媽,一是基於她們的需求二是她們的購買力,但是現在去美容院的姑娘越來越多了;

4.信息的通暢,主要還是廣告,商戶們變著法兒推廣自己服務,以前封閉的服務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到和接受。

不止是一線城市,這只是發展軌跡的先後而已,以上4點沒有地域性,意味著這個變化會蔓延到更多地方。


宣傳問題。

如果可以天長地久,誰也不想暫時擁有。

。。。

女性可能和別人一起分享自己的衣服嗎。

男人誰不想有自己的愛車。

電子產品,現在有什麼是可以共享的,不是各自的嘛。

。。。

湊巧你碰見了一群暫時不能天長地久只能暫時擁有的白領,小清新,小確幸的宣傳。

以及商家為了迎合這些人的宣傳。

。。。

體驗是為了試試這件商品是不是適合自己,以及自己願意不願意為了這件商品付出。

買保健品的動不動就免費體驗,最後有幾個人逃脫了那些虛高價格的保健品呢。

又有幾個人做到了只是體驗,而不是擁有那些保健品呢。


當一個觀念開始流行起來後,證明它已經過時了。

生就是朝著死亡的過程。。。只不過看誰活得更久。

消費體驗的概念已經過時!


「商品」沒有「體驗」嗎?

手機電腦為什麼用apple?

家居為什麼用無印良品?

廚具為什麼用雙立人?

汽車為什麼用ABB?

單車為什麼用閃電崔克?

跑步為什麼穿ascis ?

還有

Montblanc鋼筆?

Omega手錶?

Cartier珠寶?

Philips電器?

Bose音響?

Fox雨傘?

........

咋都是華而不實的東西?-_-#

實物商品也有「體驗」需求,

包括材料,藝術,設計,美學,人體力學,個性體現等。

不管服務「體驗」還是實物「體驗」肯定會拉動經濟增長和轉型。


我只知道花100塊買一張塑料CD,絕對不如去聽一場live來的值。


飽暖思淫慾么,就這個道理。原來娶老婆為了做飯,幹家務活,現在娶媳婦為了XXOO……


我怎麼覺得不是一線城市,而是80.90後在消費時更注重細節和體驗。


「體驗」本身就是「商品」的一部分啊。

所以其實題主要討論的是,一線城市,人們是不是更關注商品的「功能性」之外的其他體驗?

恩,沒錯啊。

如果說品類能代表功能,一隻手錶為了計時,一隻手機為了通訊連接。

那品牌就代表了功能性之外的所有新的聯想,我們購買的可不是一個普通的手機或手錶,是它所代表的精緻、科技感、美感;更進一步,我們朋友圈曬的也不是一段旅行照片,甚至不是人跡罕至、世外桃源、未知的新奇。它們所代表的無非是你願意展示的自己:我不但是入流的,我還是嘗鮮者,是獨特的。

消費界定你的行為,行為反映你的態度。

於是商品或消費就成了一個契機,告訴我們自己和身邊的人,我們是誰。

沒錯,連你自己都很享受這種說服自己的感覺。


不只是一線城市吧,我住在三線城市,身邊人也會很注重體驗消費。

比如在同樣的情況下,同樣的錢花在吃一頓燒烤還是自助燒烤(加入體驗)上,再或者花在吃幾次甜品還是參加一次甜品培訓(全體驗)上,後者也是大家的重要選擇。(?_?)好像算是關於吃……

如果商品型消費和體驗型消費的區別在於有沒有消費實物的話,那即使是在三線城市,體驗型消費也越來越重要,因為它們都能帶來一定的心理感受。

這個應該和大家交際成本變小也有一定關係吧。每個人都有獲得認可的需求,你的消費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他人對你的判斷。過去消費實物更容易讓他人知曉,現在通過各種社交軟體,微信微博等等,體驗消費也更容易被他人知曉,以曬出自己的生活(當然啦,其中的攀比成分不做重點,畢竟很多人只是想記錄生活而已)。這也算是助推了體驗消費吧?


是的,不僅消費者的購買從「商品」轉向了「服務」,而且就連你購買的商品也是也是隸屬於服務的一部分。

在傳統的商品經濟中,商品主導邏輯(good dominant logic)認為商品價值是由企業創造,而消費者只作為價值的消耗者存在。隨後在某一年,兩位學者提出了服務主導邏輯(service dominant logic)認為,價值是由企業和消費者共同創造的。服務主導邏輯指出「間接交易掩飾了交易的根本基礎」,商品的交易本質以服務換取服務,消費者的互動、協同、整合可以視作消費者為企業服務的過程,幫助企業提出更好的價值主張,而消費者感知的價值大小與消費者自身稟賦有很大聯繫。

這是什麼意思呢?通俗點就是,消費者消費的最終體驗都是讓自己「爽」,也就是獲得最大的效用。例如,我去買瓶水是因為我口渴,而我喝了它就能變得不口渴。所以我購買的並不是這瓶水,而是我從口渴變得不口渴的這個狀態變化。但是每個人爽的程度是不同的,比如你是一個特別愛喝冰鎮果汁的人,一瓶冰鎮礦泉水你就會覺得just so so,而你朋友崇尚健康生活,所以一瓶冰鎮礦泉水他就會覺得超贊。

且不說,服務經濟在GDP中的比重愈發明顯,我認為大體上的消費者都是為了使得自己活得良好的體驗。所以,你看各大企業也都在體驗上做文章,同樣的產品,怎麼賦予給消費者最好的體驗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別的不說 我去超市能把所有試吃吃個遍


恩,現在人的觀念已經轉變為品質和服務的了,追求質和服務上


商品傳遞使用價值,體驗傳遞精神價值。

品牌本身就是一種體驗。

價位不同的球鞋、咖啡、包包從商品層面來看,差異真沒那麼大,但他們能夠帶來的體驗完全不同。

消費品牌,本身就是在消費體驗。


體驗是商品屬性的一部分,可能是手摸上去的舒爽質感,可能是刷網頁時快了的0.2秒鐘,可能是使用時周圍人羨慕的一瞥。

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人都吃的上飯,穿得暖衣服了。你再能吃,一天也就三頓飯。你再能穿也就一天一身衣服了。所以,這頓飯吃得爽,這件衣服穿得美才是關鍵。

消費能力的變化,使得追求的側重不一樣了。


然而並不是 單純的購買商品到同時購買商品和體驗 這是一種消費升級概念


明白的說趨勢,現在給你說趨勢。首先要搞懂互聯網的本質是什麼,互聯網的本質是信息的對稱,商品上說是線上和線下的價格的一種對稱。但是這個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線上和線下價格的趨於平行,但是問題出現了,線上的價格低於線下的價格造成一種很扯淡的東西,就是服務質量的下降,商品的利潤的下降,又造成商品的質量的下降。同時快速的社會發展,讓大家手裡都有了錢。大家就會想要更好的東西和服務。這個時候體驗就出來了。O2O的趨勢發展到一定階段肯定也會消失。人口的高紅利在那放著,所以未來的趨勢肯定是實體店的體驗啦。


推薦閱讀:

中國商品房的真正價值會不會本身就比外國高?
為什麼很少聽到「金融學家」這個說法?
為什麼《芳華》中的劉峰那麼慘?「奉獻性」人格是否更容易被社會淘汰?
面對一個 7 歲小孩,怎樣向他解釋套利定價理論(APT,arbitrage pricing theory)?
如何評價經濟學家鮑莫爾 (William Jack Baumol) 的學術成就?

TAG:市場營銷 | 經濟學 | 消費心理學 | 一線城市 | 消費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