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外必先安內是一個正確的戰略方針嗎?

攘外必先安內是一個正確的方針,可以參考明朝崇禎上吊事件和後來我黨穩坐北京事件,攘外必先安內絕對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戰略,但是不論崇禎還是蔣公,都是由於自己身為國家首席領導人,無法與外敵和談,畢竟輿論壓力很大,不像中國大盛世漢唐宋都有相應的和親送錢保平安政策,可能後來輿論和天朝上國的壓力讓明朝和民國都無法成功和談攘外,先平定內部叛亂!

-------------------------------------------------------------------------------------------------

問題描述語句不通順,影響理解題主要問的問題。請題主或其他理解題主意思的答主幫忙編輯一下。


攘外必先安內,這個方略是正確的。

然而以當時的情況看,對於蔣介石來說,中日有內外之分,要先安中國的事;中國國內,國共有內外之分,也要先安國民黨內部的事;國民黨內,自己的嫡系和各路軍閥也有內外之分,要先安自己的嫡系。但事實是,無論哪一種,他都安不好。

因此,蔣介石是沒有平定叛亂使得內部穩定統一而「安內」的實力的。所以他的所謂「攘外必先安內」不過是害怕攘外、藉機吞併異己的借口罷了。

而事實上,誰都沒有規定「安內」只有「蔣介石統一中國」一種選項,「國內各派停止內戰一致對外」也是一種「安內」,只不過這種安內完全不是蔣先生想要的罷了。

說到底,蔣先生最後攘外和安內都做的一塌糊塗,我看關鍵也不是一個順序問題。


扯一波?

——

黨國吹的很多牛皮都是土鱉幫他實現的。

1932年12月14日,蔣介石在《修明內政與整飭吏治》演說中說:「如果內部不能安定,不但不能抵抗外侮,而且是誘致外侮之媒」,「攘外定要先安內」。

——

這個提法對不對?

對,但安的方式不對,被黨國玩砸了。

正確的玩法是這樣的——建立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

中央關於軍事戰略問題的決議(瓦窯堡會議)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政治局通過)

(甲)戰略方針

在日本帝國主義變中國為殖民地的形勢之下,在中國紅軍及其他革命武裝力量的現狀之下,黨的軍事策略,即戰略方針應有如下各項:

(一)在以堅決的民族戰爭反抗日本帝國主義進攻中國總任務之下,首先須在一切政治的軍事的號召上與實際行動上,確定「把國內戰爭同民族戰爭結合起來」的方針,這即是「抗日聯軍」,「紅軍是中國人民抗日的先鋒隊」,「一切不願當亡國奴的士兵及軍隊,同紅軍聯合起來打日本去」,「全國同胞武裝起來反對日本帝國主義進攻中國」,「工農商學兵聯合起來武裝保衛中國」,「打倒幫助日本帝國主義打中國人的漢奸賣國賊』』,「打倒幫助日本滅中國的賣國頭子--蔣介石」,「打倒侵入抗日根據地的漢奸賣國賊」,「反對漢奸賣國賊擾亂抗日後方,,「鞏固抗日後方」,「擴大抗日根據地」,「紅軍白軍聯合起來,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沒收漢奸賣國賊的財產做抗日軍經費」,「沒收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的財產做抗日軍的經費」,「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槍出槍,有智識出智識,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為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戰到最後一滴血」,「民族革命戰爭萬歲」的口號及行動。

(二)正確的估計敵我力量,黨在1936年軍事部署方面的總方針,應該是「準備直接對日作戰的力量」。因此,1936年主力紅軍作戰的主要目標還應該是漢奸賣國賊的軍隊,但在日本佔領區域及自治區,應盡量組織擴大及聯合一切的抗日武裝力量--抗日義勇軍抗日游擊隊等,同日本軍隊進行直接的有力的游擊戰爭。同時還應估計到,在一九三六年下半年,第一方面軍有可能和有必要,同日本軍隊發生部分的戰鬥(晉綏察方面)。

(三)猛烈擴大紅軍,一九三六年全國主力紅軍應有廿萬人,第一方面軍應有五萬。

(四)為堅決而有力的執行(一)(二)(三)項所述之方針(把國內戰爭同民族戰爭結合起來,準備對日作戰力量,擴大紅軍),第一方面軍行動部署之基礎,應確定地放在「打通蘇聯」與「鞏固擴大現有蘇區」這兩個任務之上,並把「打通蘇聯」作為中心任務。拿「鞏固擴大現有蘇區」同他密切的聯繫起來,具體步驟即把紅軍行動與蘇區發展的主要方向放到東邊的山西和北邊的綏遠等省去。

(五)第一方面軍以外之紅軍(二、六軍團,四方面軍),對於南京賣國賊軍隊之削弱與牽制,有極大的戰略上的作用,其行動應適當地指導之。

(六)游擊戰爭對於戰勝日本帝國主義及漢奸賣國賊的任務,有很大的戰略上的作用。其指導原則應如下:

(1)一切游擊隊以民族戰爭的面目出現(日本佔領區自治區及其附近省份稱中華抗日義勇軍,其他地區--華中華南,稱中華抗日游擊隊。在這些地方--華中華南遊擊隊壯大起來時,稱中華抗日人民革命軍)。土地革命在民族戰爭的口號與策略之下執行。

(2)在一切省份發展游擊戰爭,而著重於主要的省份(河北,山西,熱察綏,東三省,山東,河南,江蘇,浙江,福建,陝甘〉。在大江南北原有蘇區變為游擊區域的地方,使從恢復形勢迅速的提高到發展形勢。

(3)地方黨對於游擊戰爭,白區是唯一的指導者,蘇區是主要指導者。

(4)大量的吸引捲入反日浪潮中的白軍士兵與青年學生到游擊戰爭中去。

(5)游擊隊應有根據地,但反對保守主義(這容易給游擊隊以損害)。

(6)游擊隊同當地革命民眾密切的結合起來。

(7)提高游擊戰術。

(8)使游擊隊變為正規的革命軍。

(9)游擊隊是蘇區的創造者。

(10)使游擊戰爭增加計劃性。

(七)使白軍士兵革命運動在民族戰爭旗幟之下,同抗日紅軍抗日游擊隊結合起來,注意如下的指導原則:

(1)沒有士兵的援助(中國的,還有日本的)民族戰爭的澈底勝利是不可能的。

(2)士兵的援助是可能的(亡國奴境遇,饑寒交迫,不得休息)。

(3)把運動放到廣泛的群眾基礎上去,從關門主義解放出來,公開運動同秘密工作相結合。

(八)把蒙回兩族(首先蒙古)反日反中國統治者的鬥爭提到武裝鬥爭的程度,並把他們的鬥爭同我們的鬥爭直接結合起來。

(九)執行「抗日聯軍」的策略,把敵人營壘中間的矛盾與破裂組織到民族戰線上去,把我們營壘同「第三營壘」結合起來,成為統一的民族營壘。

(十)把蘇聯紅軍同中國紅軍在反對共同敵人日本帝國主義的基礎之上結合起來,首先是技術條件的結合。

(乙)作戰指揮上的基本原則

(一)戰略防禦時:

(1)反對單純防禦,執行積極防禦。

(2)反對先發制人,執行後發制人(一般的)。後發制人,即誘敵深入,不是所謂「機會主義的單純防禦路線」(寧都會議及其後),而是內線作戰的正確原則。

(二)戰略進攻時:

(1)反對機會主義的估計不足,為擴大戰果而奮鬥(當由戰略防禦中的反攻轉到戰略的進攻時,以及在整個戰略進攻的過程中,均應為擴大戰略上的戰果而奮鬥),為奪取先機而奮鬥。

(2)反對冒險主義:

1、適可而止,保證已得的勝利(已得勝利是可能喪失的)

2、把陣地轉到新的方向去,使處在兩個大戰鬥間的紅〈軍〉得著暫時的消〔休〕息,使蘇區得著擴大,並把擴大蘇區的任務同創造戰場迎接新的戰鬥的任務連繫起來。把兩個以〈上〉的蘇區打成一片和消滅蘇區中間及其附近的白色據點(打土圍子),不是所謂「機會主義的動搖」(一九三二年黨報),而是執行了正確的方針;

3、發展形勢中的推進政策,波浪式的發展,有陣地有後方的發展(即是所謂「鞏固地發展蘇區」,所謂「同時擴大,同時深入」),反對冒進政策(敵我對比許多〔可〕時是例外);

4、打城市及敵人鞏固了的陣地是有條件的,過去反「上山主義」及「東北路線」是錯了的(一九三二年)。

(三)一般原則(不論防禦時或進攻時):

(1)反對只「打」不「走」的拚命主義,又要打,又要走,自然走是為了打的。戰爭方式的游擊性,即沒有固定戰線,這是由於技術條件落後而決定的中國紅軍作戰的特點,也正是過去軍事指導的長處。在這裡反「游擊主義」是錯了的。五次「圍剿」中企圖建立固定戰線是失敗了,拿這一戰線的暫時失利(地方被占)換得別一戰線的勝利,這一戰線的問題也就可以解決了(地方是可以恢復的)。

(2)爭取這種可能,迅速改變紅軍的技術條件,使沒有固定戰線的狀態,改變為一般有固定戰線的狀態。運動戰還是運動戰,但大大減少了游擊性,沒有這個現代的條件,要澈底戰勝日本帝國主義及其走狗是不可能的,對於改變技術條件的消極是不對的。

(3)運動戰是基本原則,反對「不讓寸土」的保守主義的陣地戰,主力紅軍大踏步進退是不可避色的需要的。

(4)集中兵力於主要方向,戰略上一個拳頭打人,內線作戰中的外線作戰,消滅戰,反對分兵主義,反對兩個拳頭主義,反對戰略上的「全線出擊」,反對擊潰戰(戰略的及一般戰役的)。

(5)戰爭〔略〕的持久戰,戰役的速決戰,反對戰役持久戰,反對「拚消耗」。

(6)要有充分的休息訓練,反對無益的急,學習必要的慢。

(7)要有充分的戰鬥準備。

(8)據情況決定指揮方法。統一決心下的分割指揮,是容許的,需要的。

(9)拿戰略方針去指導戰役戰術方針,把今天連結到明天,把小的連結到大的,把局部連結到全體,反對走一步看一步。

(10)軍事委員會在軍事範圍內有完全的權力。

(丙)拿主要的三個步驟,達到打通蘇

聯與鞏固發展現有蘇區的任務

第一步在陝西:

二月五日前完成下列任務:

(1)擴大5000新兵。

(2)給北面進攻著的敵人一個打擊。

(3)奪取甘泉宜川兩城。

(4)赤化宜川濟川兩縣。

(5)組織第廿八軍(北面)第廿九軍(南面)。

(6)著手組織騎兵旅。

(7)擴大游擊隊到原有數的二分之一。

(8)完成渡河準備。

(9)完成政治準備(部隊中的,對山西方面的,對陝甘寧的,對蘇區的)。

(10)赤少隊的擴大整理。

(11)三百個地方幹部準備到山西去。

(12)著手綏遠方面的布置。

(13)紅校第一期出校,第二期入校,

(14)為準備三百個排長,在三月後使用。方面軍開辦教導營。

(15)治療突擊(辦葯),爭取二分之一傷病員在一月底出院。

(16)著手組織蒙古游擊隊。

(17)其他組織上的準備(黨的,政權的,軍事的)。

第二步在山西:

準備以六個月(二月--七月)完成下述任務,依情況延長或縮短之:

(1)擊破閻西〔錫〕山的主力,消滅其一部。

(2)開闢山西西部(靠黃河一帶)五縣以上地區,使之成為初期的蘇區。

(3)擴大紅軍20000,山西13000、陝西7000人。

(4)創立佔領區域內的游擊隊到1000人。

(5)調動敵軍,恢復神木,府谷,葭縣,吳堡,清澗,米脂,綏德等縣敵佔地區之全部或一部,陝北游擊隊大部或一部過山西去。

(6)著手對內蒙民族的宣傳工作,取得部分的切實成績。

(7)擴大蒙古游擊隊最少200人。

(8)加緊對綏遠的布置。

(9)完成騎兵旅。

(10)組織上指導上加強河北游擊戰爭。

(11)創立晉直察綏交界地區及晉豫孔界地區的游擊戰爭,

(12)指揮上加強陝甘游擊戰爭。

(13)廿八九兩軍各完成2000人。

(14)陝北陝甘兩蘇區游擊隊擴大至一月時的一倍。

(15)完成與蘇聯的通信聯絡。

(16)紅校出產500個連長,300個指導員,50個營長,350個游擊戰爭的幹部,以兩期計算(每期600共1200)。

(17)完成與二、六軍團的通信聯絡。

(18)著手抗日聯軍的組織。

(19)完成出綏遠的政治上軍事上組織上的準備。

(20)保證黃河船渡,必要時回陝西一行。

第三步

在綏遠:

(1)由山西向綏遠轉進之時機,依日本帝國主義對綏遠之行動如何而定。

(2)向綏遠轉進之估計,有困難的(日本可能的阻撓,閻錫山的騎兵,內蒙民族與我們間政治上聯繫的薄弱)但是可能的(三種困難,都是相對的)。

(3)即時〔或〕暫時不容許背靠外蒙,或靠近了暫時不能解決問題時,下文的問題,地區寬大,人口眾多,反日潮流高漲,有許多文章可做。


不是。這個邏輯很奇怪,因為「攘外」和「安內」的關係並不是那種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對於一個執行力強的政府而言這兩者並沒有衝突。

例如:

1950年10月~1953年7月,抗美援朝,結果就不說了。

1950年3月,蔣介石任命烏斯滿為新疆反共司令,烏匪勾結堯樂博斯、賈尼木漢等人在國民黨特務的配合下煽動騎兵第七師叛亂,匪軍在伊吾等地燒殺搶掠,新疆軍民各族群眾死傷慘重。為平定叛亂穩定新疆社會秩序,由王震任總指揮,調動2.5萬人平叛。至1951年3月,叛軍被基本殲滅,1951年4月29日,烏斯滿在迪化被執行槍決。烏斯滿的兒子謝爾德曼後率領殘匪向政府投降,在人民政府中工作直到終老。

1950年秋,西藏嘎廈政府部分人員在外國勢力的支援下,調動藏軍主力在昌都布防,妄圖武力對抗解放軍入藏。1950年10月,解放軍渡過金沙江攻破昌都。1951年3月,西藏地方政府派阿沛阿旺晉美赴北京談判,簽訂和平解放西藏協定。10月26日,解放軍進駐拉薩。

國民黨撤往台灣前曾在大陸留下近百萬土匪特務,建國前後解放軍在東北、西北、湘西、廣西以及海上展開剿匪鬥爭,至1955年土匪特務基本被肅清,最後一名土匪在1965年10月在湖南衡山被擊斃。

1953年7月15日,國軍對福建漳州東山島發起反攻,後被解放軍擊退。

由此可見,攘外和安內完全可以同時進行並且做得很好。


當然是啦,只不過國民黨沒安了紅軍,最後反而被解放軍安啦。

而最最重要的是,你國民黨即使消滅了紅軍,就算是安內事業圓滿成功了么,你黨內那些大軍閥大地主大官僚大買辦大資本家,你敢安么?

共產黨就敢,別管是不是造成多少冤假錯案,共產黨就是能內部自己糾錯,並且執行堅決,比混亂的國民黨不知高到哪裡去了。

歷史證明了「攘外必先安內」的活不是國民黨能幹的,只能由更有能力的共產黨來實現。

至於這句話,完全沒有任何錯誤,我黨當時是為了在輿論上攻擊國民黨,指責蔣介石破壞民族團結。這只是一種手段而已。


「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的主要策劃者和執行人楊永泰,在提出這個之前還提出過以下策略:

其一:「削藩策」,即以經 濟方法瓦解馮玉祥,以政治方法解決閻錫山,以軍事方法解決李宗仁,以外交方法解決張學良。而關鍵絕不能讓馮、李、閻合流。

三年內,「三藩」皆平,東北易幟。

其二:」保甲法「加「三分軍事,七分政治」,不把紅軍看做普通的地方軍閥,而當做另一個"黨國「去認真對待。以經濟對經濟,以宣傳對宣傳,以黨政對黨政,以保甲對游擊。

一年之內,鄂豫皖蘇區、中央蘇區基本喪失,中央紅軍被迫長征。

其三:推行」新生活運動「,從一定程度上使國民黨內外及社會各界統一了思想,打擊了國民黨內其他勢力,奠定了蔣介石絕對的權威地位。

其四:」奪川策「,從基層下手,由下而上,三年而控制四川,算是給整個國民政府留了一條退路。

此外,楊永泰也是最早判斷出」中央紅軍有渡長江上游金沙江入川西的可能性「,為此還被蔣介石訓斥說」那是太平天國石達開走的死路。他們走死路幹什麼?

結果要不是「紅軍飛奪瀘定橋時守軍有可能心軟」(之前看到過的一個奇葩問題),紅軍問題估計也就三年內解決了。

也就是楊永泰死得早,否則「攘外必先安內」這個政策正確與否根本就不用討論。


攘外必先安內本身可能是正確的,但如何攘外如何安內才是真正決定這句話的正確性的關鍵,安內應該是為了「攘外」的最終目的服務的

如果「外」指的是境外,那麼重要性就很低了,比如美國在內部矛盾激烈的時候停止對外干涉政策,從海外撤兵。如果「外」指的是已經打上門來的入侵者,已經佔據了半片江山並且還在繼續屠殺侵略的敵人,這就是生死存亡的大事,攘外就更重要了。

再說「安內」,面對外敵時,做到內部團結一致非常重要,安內應該是為了「攘外」的最終目的服務的,所以如何安內就需要考慮到攘外的需求。比如這個不安定因素很小,就適合快刀斬亂麻迅速將其解決,從而團結全國力量抗日,而假如這個不安定因素比較大,很難短期內將其解決,需要付出相當長的時間,相當多的國庫支出才能將其剿滅的話,這樣的勢力應該與之統戰和團結,令其與自己暫時一致對外,至少不要當偽軍帶路黨來拖後腿就謝天謝地了。

凱申的政治錯誤根源在於拎不清民族利益和政權私利之間孰輕孰重,把政權私利放在了民族利益之上,這也是民國制度問題導致的結果,也就是不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然凱申不愛人民,那麼人民也就不會愛凱申。沒有人民愛的凱申,攘外和安內都沒戲,這也是為啥國民黨外戰外行,內戰更外行的根本原因。


什麼攘外安內,怎麼剛剛建國一年,50-53年的TG就能一隻手把聯合國軍從鴨綠江推到了三八線,一隻手把國內殘存的數十萬上百萬國軍餘孽風捲殘雲地掃下海?說到底無非是蔣公作為買辦階級,哪怕亡國於日本,還是能替日本當傀儡治安軍,但是亡於TG,卻一定死無葬身之地。貝當政府雖然不是買辦,而是國內大資產階級,也一樣做出了「寧亡於德寇,不亡於共產主義」的決策,趕緊投降,安心當自己的傀儡政府。但是事可以這麼做,話卻不能這麼說,只好說一個「攘外必先安內的」狗屁不通的道理罷了。無獨有偶,貝當政府找的理由大概是「為了讓法國人民和巴黎古都免受戰火」,至於投降以後德國鬼子怎麼糟蹋法國人民和巴黎古都,那就不是我貝當政府管得了的事情了。最有意思的是,我在知乎還看到過一個法國人贊同這個「保護巴黎免遭戰火,保存了人類文化的瑰寶」的觀點。

蔣公一個買辦階層,也就用金元攻勢搞其他軍閥說得上彈無虛發,真的遇見近代、現代組織的政黨和軍隊,無論是倭寇還是TG,都只能搞凱申物流了。無論日軍還是解放軍,凱申物流,用了都說好!44年日軍精銳部隊在太平洋磨盡了血肉,反倒是留在大陸的老弱殘兵越打越有錢,組建美械師團;志願軍在朝鮮戰場用上了比美軍更新更好用的照明彈,都是託了凱神物流的福啊!據說當年麥克阿瑟一度想要在朝鮮戰場動用國軍,後來被美國國內以「怕出現美械志願軍部隊」的理由給否決了。


我給你們講,攘外必先安內有多麼正確。

如果蔣介石被滅掉了,算不算安內?

也算。

他被共產黨安內了。

紅軍先通過內戰消滅蔣,統一全國,中共中央坐鎮北京。

張學良換成林彪、羅榮桓,東北軍換成中共東北野戰軍,帶甲百萬雄踞東北。

旗下劉亞樓、肖勁光、程子華、梁興初、韓先楚、洪學智、鄧華、黃永勝、李作鵬等勇悍嗜殺之將如雲,新整編曾澤生滇軍50軍戰力同樣不弱,在另一個平行位面,這支部隊別稱「漢城軍」。

朝鮮獨立同盟武亭指揮的朝鮮義勇軍164師、166師和43軍156師三個朝鮮師,隨時準備復國。

這時候日本參謀下克上,悍然發動918事變,2萬駐朝馬鹿直逼瀋陽。

南方滬寧杭、蘇北地區,劉伯承、鄧小平中野,陳毅、粟裕麾下華東野戰軍嚴陣以待。

這兩支勁旅也非等閑,中野三兵團陳錫聯、王近山、四兵團司令陳賡、15軍秦基偉、五兵團楊勇,華野王建安、陳士榘、宋時輪、葉飛之外,還有號稱「破國軍」、「金陵軍」、「首都第一軍」之稱,台灣省全島聞之色變,可止小兒啼哭的吳化文第35軍。

中間華北軍區聶榮臻下轄兩個兵團徐向前、楊得志、楊成武等七個縱隊由中央居中調度,以備不時之需。

上海、武漢、廣州等城市組建工人師團,全國農村地區一邊土改同時建立農民赤衛隊。

原國民黨軍工署金陵21廠、漢陽兵工廠、四川20兵工廠、重慶24廠、湖南25廠、濟南30廠、鞏縣兵工廠、廣西40廠、廣東41廠、山西兵工廠等等已經充共,建立黨支部加班加點生產。

東北奉天軍械廠開始簡化捷克ZH29半自動步槍圖紙以便大量製造。


這個策略倒是正確的,不過安內並非一定要指消滅tg,從蔣介石角度開看,最好的情況當然是在日本人全面侵略之前徹底消滅tg,問題是當時從哪方面來看已經是不可能的任務了,全國上下都看出來蔣介石不可能在日本人吞併中國前消滅tg,所以到了後期這個政策基本已經是人人喊打了。

那麼任何有點水平的政治家都應該換一個思路,用另外的方法安內,比如利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名義和談,結合成暫時的聯盟,先趕走日本人再說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其實如果蔣介石發現消滅tg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自己率先提出這個提議,那麼能夠掌握很多談判的主動權,全國的民心也都在蔣介石那邊,tg可能寧可談條件吃點虧也不敢擔起破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責任,但是蔣介石以最為被動和丟臉的方式接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結果就是本來一項政治加分項變成了tg的加分項,蔣介石不僅一點功勞都沒有還成了笑柄,一手好牌結果開局直接四個二帶雙王,最後被一對三憋死,這個只能說和tg相比蔣介石政治水平太爛了。


額,剛建國的時候,國內情況和國民黨31年的情況差不多

但是TG是借攘外之威安內


歷史證明,蔣介石即攘不了外,也安不了內。


當年抗美援朝的時候,國內安定么?

有多少國民黨殘軍,土匪,神道們沒有清理乾淨?

還有西藏新疆半獨立狀態。

按照蔣公的做法,必須先在國內打上幾年安內戰,到那時候啥都晚了。

關鍵不是內外,而是你這個政權有沒有強大的動員能力,來應對內外事務。

有能力應對不管內外都不差。沒能力想的再美也白搭。

校長在灣灣安內安了這麼些年,結果連個塑像都被人塗抹,真是可悲。


有句話叫此一時彼一時也。說的是做事情要考慮前提條件。你說按時吃飯對不對?現在火燒房子了你還按時吃飯是嗎?

攘外先安內的前提條件是你能先出一部分力量抗住或者拖住外部威脅。

否則在外部力量能把你打成狗的情況下,你還專心搞內訌,只能說明你要麼是缺心眼要麼就是卧底。

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很簡單的道理。


贏家具有最終解釋權


先主要矛盾,後次要矛盾

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單純說這6個字當然是沒錯的。國與國的對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每一國的組織能力,彼時中國本來就是軍事弱國,如果國內不能高效組織起來肯定是打不過的。

問題在於安內怎麼安法。安內,並不僅僅是解決掉反對勢力的問題,那些自己的力量、中立的力量都需要「安」。具體的方法,說穿了無非三個方面:用道義騙人、用利益誘人、用實力嚇人

具體來說,就是:

首先,政治上立場要坐對。「攘外必先安內」這句話喊出來就錯了一半,相比於「北上抗日」「建立敵後根據地」的提法,顯然後者更能贏得廣泛愛國統一戰線的擁護。尤其是國民黨作為當時的中央政府,本來抗日就是最好用的旗子,但是不率先「呼籲抗日」最終還「被迫抗日」,不去謀求「大義」的合法性而執著於一城一地一兵一卒的得失,是嚴重政治失分的。

其次,經濟上要得力。無論何時,政府統治合法性不可能脫離經濟問題的解決,讓人民獲取經濟發展成果就是最大的「安內」。兩相對比自然高下立見。

最後,軍事上要有實證。實力和安內本就是相互促進的,你越有實力,別人就服你,內就越安。連續的軍事戰略目標失敗只能讓各方勢力更加質疑你的統治能力更加蠢蠢欲動更加離心離德。

所以,正是在方法選擇和執行上的連續錯誤,使得「安內」的目標未能實現反而讓中間力量和依附自己的勢力更加分離,內越來越不安。

當然,我相信歷史格局裡的人物並非都是蠢才,甚至每一個人都應該比我聰明,只是最終因每人所處的位置,而不得已做出這樣的選擇。這就是我黨一貫所提的,階級局限性。

========================================

PS,用抗日和古代對比是有不妥的,因為兩者的「內外」概念並不相同。古代全世界都沒有主權國家、民族國家的概念,對於老百姓來說,並不認為李自成就是自己人,努爾哈赤就是外人。李自成、崇禎還是努爾哈赤,並不具備道德觀感上的差異,老百姓關心趙構當皇帝還是忽必烈當皇帝僅僅考慮政策對老百姓的利益而已,這也是為什麼陳近南們總是發動不起百姓來的根本原因。到了近代以後(中國的話具體到清末)才逐漸形成了主權和民族國家概念,所以才有了「扶清滅洋」「驅逐韃虜」這樣的口號,而「中華民族」概念更是要晚到抗日戰爭時期才逐步形成。

=========================================

在這之前的「內外」概念主要表現在地方宗族勢力的鬥爭上。那個內倒是比較好安,基本不存在方法上的困難……


說這種話的觀點,是一種非常狹隘的行政管理理論。首先,國家的組成必然是一部精密的暴力機器,他的主要職能就是對內統治,對外發動戰爭。換言之,就是徵稅,或者對外經濟殖民。以美國為例,美國之所以減稅和量寬可以配合使用,根本原因就是美國可以從海外獲取經濟資源。假如,美國沒有布雷森頓森林體系做後盾,美國的新經濟是根本繼續不下去的,道理很簡單物質守恆。這也是為什麼英國新經濟國內反對的力量那麼強大,而德國在金融危機前就開始降低產業工人工資,延長工作時間的原因,因為他們不能通過英鎊、馬克的國際化,來轉移國內經濟矛盾。當一個國家沒有強大的外部援助時,那統治者就只能靠剝削或者加強對內統治來實現國家的有效管理。

攘外必先安內這句話,從局部看是正確的,從整體看是錯誤的。


你知道為什麼很多人知道很多道理但就是過不好嗎?


我就想問一下,為啥美軍仁川登陸時候,太祖怎麼不堅持攘外必先安內,不管不顧的先把台灣給解放了呢?

一時一個情況,那個時候適用不代表現在也適用。

就抗日來說,那個時候已經抓住抗日大旗,人家都說不和你對抗,要齊心抗日了,你還不管不顧的要滅了人家,是不是在輿論上就落了下風?

更何況你要真能速戰速決能滅了人家也行,問題是你能嗎?我知道肯定很多人會跟我說,當時紅軍已經多麼奄奄一息,如果西安事變早就覆滅了……問題是你信嗎?紅軍從瑞金到陝北那個時候不是處在即將覆滅的邊緣?可人家都挺過來了。

做個淺顯的比方,家裡面著火了,就別想著先把老鼠滅了再就火了,再不行動家裡面就燒完了……


邏輯上沒有錯,前提是人家確實有那個能力安內

既不能攘外,又不能安內,那只是個廢物而已

@千古偉人空一格


推薦閱讀:

布賴恩·克羅澤所著的《蔣介石傳》中的埃里克·周和惠靈頓·唐這兩個人分別是誰?
蔣介石為什麼至死都不願釋放張學良?
《蔣集》和《毛選》的差距?
九一八事變中蔣介石下命令不抵抗的說法是從哪裡出來的?

TAG:中華民國 | 蔣中正介石 | 抗日戰爭 | 攘外必先安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