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機械工程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是不是生活中能夠解決大大小小的機械、結構問題,是不是會修各種東西啊?

公司中的高級機械工程師、總工程師是不是能夠解決幾乎所有的問題,是不是對一般工作都是感覺小菜一碟啊?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設計出既巧妙又實用的機械設備?

作為總機械工程師、高級機械工程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2016年3月24日:

成為所謂的「機械工程師」快一年了,真不是一個很好的體驗。

經常問自己:「為什麼非要選擇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這麼高大上的專業!」

感覺自己已經淪為一個畫圖員了...


首先澄清一個問題,「機械工程師」是一個很寬泛的稱呼。

機械行業是一個及其強調術業有專攻的行業,不同子行業、不同公司架構不同,所謂的機械工程師的工作內容和知識結構都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我之前工作的公司,有設計院,有鍊鋼分公司、鍛壓分公司、機加工分公司、熱處理分公司、傳動分公司、焊接分公司等等等等,無論是做設計還是做工藝,每個分公司的工程師都可以叫機械工程師。

同一個公司也有不同的崗位啊,設計生產工藝質檢,那個都可以叫工程師的。

而且根據公司架構不同,即使同一個崗位也有差別。

比如設計員,以前的公司設計員負責計算出圖選型等等整個流程的工作,現在這個公司的設計員單純的只負責作圖、改圖、維護BOM。

所以,對於你的第一個問題,「是不是生活中能夠解決大大小小的機械、結構問題,是不是會修各種東西啊?」。你說一個負責熱處理的機械工程師,整天看鐵碳相圖,滲碳滲氮,到了生活中,他的專業知識能做什麼呢?給我家改錐調個質?

類似問題:是不是程序員都會修電腦?

(會比一般人強點吧,到體驗那裡詳細說。)

第二個問題,「公司中的高級機械工程師、總工程師是不是能夠解決幾乎所有的問題,是不是對一般工作都是感覺小菜一碟啊?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設計出既巧妙又實用的機械設備?」

高級工程師、總工程師都是從底層幹上來的,對一些實際問題肯定更有經驗, 但是他們不需要「能夠解決幾乎所有的問題」。他們要做的是準確分析出問題的root cause, 然後明確的知道這個問題需要找誰解決,如何解決。

總工程師需要對項目(產品)整體負責,知道產品需要滿足哪些標準,及時跟進標準的更新,了解客戶的需求和自己對供應商的要求,了解自己的產品和競爭對手的產品的優勢和劣勢。根據大老闆制定的(財務、生產、OTD之類)目標,改進提高產品。

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設計出既巧妙又實用的機械設備?

要看這個「機械設備」是幹嘛用的。

如果是自己隨便玩玩,或者車間自己用,不是很關鍵的東西,那應該沒什麼問題。(當然也看行業,產品工程師,或者負責機電接觸的多更順手)

但是如果是拿來生產的產品,那就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工作。參考例如電梯這樣的產品開發過程是怎樣的? - 耿雪松的回答

體驗晚上補充,午休時間結束,要擰螺絲去了。

來補充體驗的部分了。隨便說說,想到哪說到哪了。

首先機械男並沒有多死板無聊,該陽光的陽光,該宅的宅,喜歡戶外的,萌二次元的都有,工作本身不會影響到多少自身的興趣。

但是認死理是有的,什麼事情都要刨根問底,對就是對,錯就是錯,無論是和別人爭論還是自己做選擇,喜歡123列出來,一條一條分析,找到根據,沒辦法,不這樣不是被老大就是被客戶罵出翔。「這樣差不多就好了嘛」的態度會死的很慘...

這大概就是我找不到女朋友的原因吧。當然原因也有可能是長得丑。

平時生活呢,碰到什麼問題,比如我吧,很多同學也這樣,玩個遊戲,玩個三國殺或者殺人啊,也是強項,比較有優勢,反正就是分析驗證實施的過程。

日常生活中有些問題,平時工作接觸各種工具比較多的人也能有更好的方法解決,能從公司順兩個螺釘出來也是工作優勢了...

有一顆鑽研的心很重要啊,不過很多其他行業也這樣吧,翻個牆什麼的,那些教程里的詞看不懂,可以百度嘛,百度一下,一板一眼的來,總會成功。


姑且在干機械設計的活。我接觸的工程師,也就是我的前輩、上司、老師、顧問,大多是這樣一種人:越是在自己的領域水平高,就越是對別的領域抱有敬畏。比如一個專註鑄造模具幾十年的老頭會很謙虛地告訴你他不懂機構,其實他真是不懂么?只是他把所有未達到自己期望的水平的知識都歸納為「不懂」,並且他們知道通過什麼途徑和方式去快速弄懂它們。這些人是怪物,但是沒有人覺得自己能解決所有問題,並且他們在給你提建議的時候總是會捎上一句「這樣做你看是不是會更好」。


有本書叫《我是如何設計飛機的》,上世紀美國一個NB的機械工程師寫的自傳,看了那本書也許會有更深的體會。。。。剛剛在微信上看到一張圖,補充一下吧

再補充幾個關於機械的微信公眾號吧,工作之餘看一下有助於開闊視野


逼格高能一點,回答一下做一個高級機械工程師是什麼體驗:

1)人 人際交往的圈子局限在一個很小的熟人社會裡面,請客吃飯的人有,真的需要人情世故來運作一些事情比較困難,比如親戚會來說:我家小孩要幫忙介紹工作,就只能呵呵了,一方面家人親戚的期望值很高,但是實際上在一個企業裡面,高級工程師的能量很小(如果沒有行政職務),往往讓自己的親戚失望。老婆一般也是工科畢業,或者是教師,醫生,女神級別是不可能的。小孩子讀書上一般還行,家庭比較穩定,但是由於工作加班,陪伴家庭時間還是比較少。

2)機 薪酬大約可以支持買一個邁騰,但是往往會低調買個寶來或速騰,可玩單反,但最多配3個鏡頭,經濟實力可支持蘋果手機年度更新,但是一般使用華為之類的,自用電腦大約4000塊水平,但是基本不用,公司的電腦一般用25000左右的工作站或12000左右的商務本。一般都有出國機會,所以天梭或浪琴會在某個歐洲國家買一個。常年土不來嘰的西裝或夾克,品位差是硬傷。

3)料 近視眼,痔瘡,輕度肥胖或者瘦,慢性咽喉炎,酸性體質,能打羽毛球、乒乓球,脫髮,重大項目期間甚至掉眉毛,但是心態超穩定。

4)法 處理日常生活的方法:

老婆,請~~~~~~~~,我很忙(所以牛逼工程師的家屬都是萬事通)

處理工作的方法:

明確工作的目標,定義好財務指標,組織各種牛鬼蛇神,制定工作計劃,分解工作任務,確定各項工作責任人,完成時間,確定各階段評估的指標,安排好各階段的評審,跟進並考核各部門工作進度,發揮自己的人格魅力,忽悠各路豪傑,欺上瞞下,加班加點達成不停變更的目標。

5)環 坐在卡座的最後一排,冷冷的看著各種錯誤與延期不停的發生並去修正,在國企一般有獨立辦公室,必定煙霧繚繞,PM2.5爆表到天頂星都不能接受,家裡面三室一廳以上,精簡裝修,電器故障從來不自己修,電話召喚各種逼格高能小弟來修理。至於家裡的衛生,鐘點工包月打掃,所以家務什麼的還是不用操心。

6)測 擅長通過自我麻痹來評價一切,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總而言之:一如機械深似海,從此節操是屌絲,各位且行且珍惜。


不是總工,普通機械工程看到此問題很想答一下。

首先發表下個人觀點,普通機械設計和機械工程師遠遠不是一個級別的,在我看來能配得上機械工程師的稱號的絕不僅僅是畫畫圖而已,從方案到出機都能獨立完成,具有豐富設計經驗,這其實相當不容易。

感覺題主對機械工程師的種類職能不太清楚,我就默認是機械設備設計開發的工程師了。

生活中似乎其實沒有太多涉及到具體結構的問題啊。。。有些東西更熟悉還有動手能力稍好一點點而已吧。

講講個人感受,待在小公司的緣故,即使只有幾個工程師,也是大家都是獨當一面的那種,從方案開始都是一個人負責(專門的非標自動化大公司好像不多啊),所以也算是清楚各個流程吧,當然是有很多感受呀。

首先:術業有專攻,一般的機械工程比較擅長的就是各種工程材料,各種機構實現原理,機械加工的工藝流程,設計方案針對客戶需求去設計動作與產能符合要求的機器,最後將設計的細節都用圖紙表達出來。所以只是一種專業技能,讓去干其他工作不是小菜一碟,也是一樣不會啊。。。

其次:機械工程師和安裝調試維護的技術員是有區別的,雖說基本上合格的工程師都是經歷過長時間實踐的,但是一旦開始進入開發部門的話,完成新項目的設計還有之前設備的改造與升級幾乎會佔用你所有的時間,而解決機器故障,也就是調試維修,是相當需要經驗和感覺的,即使一顆螺絲鎖的鬆緊也會有很大不同,即使是鎖緊螺絲,其實都有些學問,有些孔位需要差不多的力矩去施加螺絲的預緊力,不然將會造成機構的不平行等等狀況,這需要經驗拿捏,在這方面我們其實大多數並不如專門負責維護調試的技術人員,所以也不是可以輕鬆解決任何問題。

再其次:談談感受,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艱辛,箇中滋味各有體會。機械設計歷史悠久,沉澱了相當深厚的理論知識,學習起來相比某些行業,其實會顯得比較緩慢,並不會立竿見影,某些行業找本書學習,然後勤加練習,或許就可以做出像模像樣的東西,但是學習了一段時間的機械原理,還是不知道怎麼去設計一台機器,需要時間來沉澱,當初剛入行的時候,某位前輩跟我說了一句話記憶猶新,「干機械要耐得住寂寞。」,後來自己體會的時候,其實寂寞不可怕,其實是更要學會與孤獨相處;然後呢,工作強度大,加班加點是很正常的,一台機器從方案構想到整機設計完成,其實要花費挺長的時間,然後剛設計出來的設備其實沒有一般人想像中的那麼穩定,而且周期長,所以你可能同時要進行多項任務,既要進行新項目的開發,又要解決之前完成的一些設備產生的一些毛病,以我個人為例,我習慣把要做的事情寫在本子上,經常是排了一頁的未完成項。然後需要一定的抗壓能力啊,一般的機械,最少都是幾百個零件構成,需要對機構零件的細節瞭然於心其實也不是那麼容易,在圖紙設計外發加工階段,其實稍不留心就會埋下一個個問題,例如尺寸錯誤,公差不合適,選材不恰當等等....因為成本高而且交期緊,很多時候是不容許出錯的,但是。。。整天對著一堆圖紙難免有渾渾噩噩的時候,所以出問題的時候,需要能承受住一定的壓力。

最後:在大部分的設計人員心目中,,應該都有一個揮之不去的痛,當你設計結構階段的時候,身邊總是有那麼一群神人指點江山有沒有啊~~~~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大概是最痛苦的一件事情,所以分享一個用生命總結出來的小技巧,當你按照老闆要求改了一次又一次的時候,要把版本1、版本2、版本3、版本n.....都作備份,說不定啥時候老闆心血來潮,跟你說:「小x啊,我覺得還是用最初設計的好了。。」之類的,總之事情很多就是,默默呆在最幕後,不過出的任何問題都是你的問題,所以還是再次聲明,要具有抗壓能力,一堆事情壓過來的時候,也能條理清晰,遊刃有餘。什麼東西都不是隨隨便便弄出來的啊,總之其實都挺不容易......


不是的親,機械工程師完全不等於修理工!機械工程師隔行如隔山,例如做非標夾具設計的工程師,和機加工工藝師是完全不同的。機械工程師細分可以有很多種,質量、採購、機械設計、工藝等等等。

關於「高級」工程師,我覺得可以理解為我們實驗室學術帶頭人那種資歷的人。我的感覺是他們對行業內的各個方面大事小情都非常了解,通俗點說就是「有高度」的人。在技術細節上不是他們的專長他們可能也不是非常了解,但是廣度上力壓年輕人,「常識」上(也可以說經驗)也是如此。

題主所說的「總體」設計師,一般不是機械工程師,總體設計需要大量交叉學科的知識和工作經驗,恕不了解。

總結,機械工程師不可一概而論的談,即使行業內同樣隔行如隔山,更和修理工不是一個職業。「高級」機械工程師在所在領域內經驗豐富,同時知識廣度更大,但肯定不是對所有機械萬能的。總設計師和機械工程師不是一回事。

我會修自行車!


可好玩了

不信你玩玩


我是一個自動化設備的機械設計工程師。我的工作就是面對各種各樣的客戶提出各種各樣的需求來設計各種各樣的設備滿足客戶的需求。比如說今天一個做注射用針頭的客戶讓我幫他設計一個能自動把針插進針座,然後將其壓緊的設備。你要知道針的直徑不到1mm,而針和針座的配合精度不到0.01mm,其難度不小,我現在還在考慮怎麼做這台設備。

干我們這行對知識體系的要求是博而不精,你需要知道氣動,液壓,材料,機加工,塑料,香蕉,力學,光學,電氣,控制,軟體,甚至質量體系(比如你設計一台設備,客戶要求生產不合格產品率為5個西格瑪,你至少要知道五個西格瑪是什麼吧),生產安全標準,人體工程學等各種知識,你要見過各種各樣的運動機構和專業設備。當客戶提出一個要求,譬如說設計一條流水線幫我組裝一個水泵並測其性能最後包裝完成。你要搜索你的個人知識儲備來設計一條效率,良率最佳的一條生產線。

但是在家裡或者生活中,我的原則是能買則買,能不幹就不幹,頂多換換燈泡,清理下水道,清洗油煙機,因為我工作中已經煩夠了這些。倒是我老爸,一個中學語文老師,好像對機械十分感興趣,經常自己動手做一些小東西,雖然在我看起來那些東西非常簡單。


機械工程師過於寬泛,答主從事的是流體密封設計攻城獅崗位。

一般來說,工作內容1.0包括按照客戶的要求設計流體密封方案,出BOM和零件圖;上游是應用工程師,下游是工藝工程師;對口部門內部包括採購部(負責外協件加工和採購件外采),銷售部(下發設計任務),生產部(自製件加工)和質保部(零件質量控制)。

工作內容2.0包括與客戶溝通協商設計方案的變更,技術澄清和解答處理現場問題;生產服務;對其他員工的技術培訓等。

工作內容3.0包括跟進業內標準,優化校核關鍵零件(FEA有線元分析),各種密封材料的壓力變形計算,熱變形計算,鑲裝計算,功率消耗,泄漏量計算,冷卻水消耗等等。

每一步都是隨著經驗的增加和能力的增長不斷地擴大自己的工作內涵和外延,需要解決問題的難度和廣度也不斷地增加。驗證了那句話: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生活中毫無存在感好么!出了單位大門什麼用都沒有!

——3D建模很好玩噠!你看我給你做個小汽車!

——哦

——對了,你知道什麼叫五軸車銑加工編程么?就是那個

——哦

——別哦啊,你倒是和我互動一下嘛!

——小伙砸,我孫子馬上就放學了,我得回家做飯了→_→回見了您吶~

——哦。。。

修理神馬的,自行車肯定是沒問題,但是修自行車根本不用成為工程師啊!街邊下象棋大爺分分鐘秒殺工程師好么!汽車這個級別的原理倒是明白,但不是自己領域的真心不敢動手,隔行的確如隔山。。。垮了撒

不過工程師的春天要來了,3d列印正在迅速從一個玩具變成工業化生產的裝備,當我當著買菜的大娘面列印出個小汽車送給她的小孫子,當我給女朋友列印一朵鈦合金的玫瑰,工科男的浪漫會佔領世界。

——老公我想要個手機殼

——等會我給你打一個,還是鏤空吳彥祖么?

(動漫設計師:喂喂喂,要有3d列印用你們幹嘛?)

垮了撒→_→


2013年7月某985本科畢業至今,在一線城市某船舶研究所從事非標傳動機械設計。剛開始是手算了兩個月的各種強度校核,包括軸承壽命計算、齒輪強度校核、平鍵強度校核等,主要用到機械設計基礎、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等。接下來熟悉cad、proe,畫畫圖建建模。在接下來上項目了,負責分擔零件圖繪製,參照以往零件圖,修改尺寸,查手冊,查標準,然後讓老同事幫忙檢查校核,最後出圖,外協加工,驗收,上船調試服務。以後基本上有項目就是這麼個情況,剛開始都是跟著老同事,學畫零件圖,學做方案,學著出差,平時還要打打雜,管理合同,發貨催款等。感覺體驗有幾點:

1.機械這一大行業太寬泛,工種就涉及設備,工藝,設計,材料等,細分行業就包括船舶、航天、汽車、設備等,每個人精力有限,要麼在某一領域專註成為專家,要麼就各個領域都懂點,最後成為總工之類的;

2.機械由於行業特點,典型的經驗吃香,一般資歷越老經驗越豐富,越能吃得香,跟醫生比較類似,剛開始待遇相對其他行業很一般,以後慢慢熬;

3.純機械現在已經不能滿足市場人才需求了,都在往複合型人才發展,液壓、電氣、材料等都懂些;

個人資歷尚淺,目前只如此淺薄領悟,日後再來補充。PS.自己不太想往技術發展,希望慢慢過渡到項目管理,研究所確實養人也容易廢人,希望自己年輕多折騰點,共勉!


我原來所在的工廠里。

攻城濕是不允許上互聯網的。

許多人不知道互聯網為何物,與很多舊時代的學生家長一樣,認為互聯網是洪水猛獸。


看我簽名


坦率的講,在目前的國情下高工更多的是混資歷。而能混到高工的那批人根本不知道知乎。

所以,你的這個問題嚴格意義上來講不會有正兒八經的高工來回答的。


這個我來答,家裡前後出了兩個總工(廳級)。有意思的是,他們在工作中都偏離原來大學所學專業。學電氣的主攻機械,學機械的主攻電子。一個有通用電氣的背景,後毅然回國。一個曾被西屋相中,年薪10萬綠幣不為所動。搞機械的家裡沒有解決不了的機構問題,一輛自行車可以騎30年。搞電子的,尼瑪連電腦的主板都自己修。兩人在一起,不是互相吹牛就是互相撕逼。


本人私人小企做機械設計,不是高工,就說自己的情況吧,不喜無視。。。設計過電動叉車,建築機械,說是設計,基本上都是在抄的基礎上改改。大多數時間都是一個人做完全部的機械部分設計,光畫圖,用電腦畫,先三維,再工程圖,上百個零件,一個零件一個零件畫,白天畫,晚上畫,點滑鼠點得手指都疼了。總算弄完了,領導一看,小二,這個地方方管換成槽鋼,一句話差不多就讓你的三維二維全部重來啊。。。。。機械結構,往往看著容易,誰都能指手畫腳,汽車不就是四個輪子加個沙發,但是真正設計時,太多的細節要考慮,並沒有外行看的那麼容易,但是。。可是。。。外行的,特別領導,偏偏愛提點意見,他們還不早提,你沒弄時,他茫然,不提意見,偏偏等你累成狗快做完了再提。做設計,一個人做幾個人的活,這不是個例,大多小企都是這樣。不出問題還好,那麼多零件,萬一哪個尺寸標錯了,吃不了兜著啊。反正我看到的機械設計工程師都是狗吃屎,天天爬電腦上畫圖,腰酸背痛,老闆還嫌慢,一群廢人。。。不好意思啊,負能量了。。。。小企雖然工程師幾個,但是各干各的,然後老闆一看什麼掙錢都就紅,就讓狗吃屎去設計,不停換項目,所以做技術也沒有條件積累經驗,累成狗了,還能怎樣?。。。匿名了吧。其實我好想專心做一種產品,還能帶個團隊,真正的團隊,不是人很多但單打獨鬥的偽團隊,做一名攻城師,而不是狗吃屎。


這個專業是個坑,窮盡畢生所學,始終在起點。


一個真正的機械工程師必然會有一個過程,就是越學越發現自己懂得少,學一輩子發現自己沒入機械這行。。。。這不是抖機靈,在機械這行,你專註一個方向,吃透這個方向裡面的一部分就可能要花一輩子時間。團隊合作在這裡尤為重要。我見到會說自己是工程師的都是2 30歲左右的,上了40歲很少會有人厚臉皮說自己是機械工程師,據說是怕被新人問倒了丟不起那個人。。。當然,車輛和材料工程師不說大部分應該是因為見多識廣知道行業差距怕丟人吧。


如果在一個公司待的時間長了,對公司製造的機器熟悉,那肯定大大小小的問題都能解決,如果換了公司,那就傻眼了,等於重頭再來。而且現在的高級工程師,總工程師都上年紀了,我都不知道應該邀請誰來回答問題。我師傅都退休了,CAD還是我教他的,更別指望他能來答題了,說不定我過個十年能來答題。

我現在在這個公司待了三年了,小公司,從一開始什麼都不會爬到現在的職位,車床干過,線切割也干過,什麼火焰切割,折彎機,剪板機,鑽床亂七八糟的都都接觸過,辦公室投影測量儀,什麼的也會,現在讓我自己從畫圖,寫製作工藝,到下料,做零件,到裝配,一個人能應付下來,就是時間可能太長,我們做的機器不複雜,就包裝機什麼的。

順便說一句,我也不會修自行車。


呃,這個問題有點泛了。小弟從事的是裝備製造業,做的是國外某老字號品牌的船用中速機。我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剛從上大學的時候對「機械工程師」這個職業充滿無限憧憬,和題主一樣認為它是個無所不能的職業。但是隨著後來學習和工作,逐漸發現其實不然。

首先,「機械工程師」並不是一種職業,而且一大類職業。就類似於「IT工程師」之類的說法。因為這個機械製造業涉及到的面實在是太廣了。包括材料,鑄造,機加工,設計,裝配,電氣自動化……而且再按行業細分的話,汽車製造,船舶製造,起重設備製造,鋼結構,化工機械製造……甚至你使用的手機外殼製造,總之它們都屬於機械工程。你總不會認為一個做手機殼體的工程師同樣能設計船體吧?

另外,這個行業的知識更新速度遠比不上互聯網行業,因此我覺得機械製造業是個重度經驗依賴型的行業。任何一個牛掰的機械工程師在他工作範疇里必然都是花了很長時間積累的。十年二十年,甚至更多。那麼問題來了,人生苦短啊,縱使知識是貫通的,哪有那麼多時間給你精通各個領域~

相信我吧,Tony Stark也只是個普通人。


推薦閱讀:

為什麼機械專業經常被認為行情不好沒有前景?
如何評價一台數控磨床的性能,主要看哪些技術參數?
在一個人學習的時候如何才能不煩躁不焦慮。發現自己的學習效率好低啊?
齒輪少於17個齒就不能轉嗎?

TAG:機械 | 機械設計 | 工程師 | 機械專業 | 機械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