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逼的人為什麼會裝逼?
我的一個同事,也在我的朋友圈,我們可以說是廣告行業的,他的職務是策劃,柴靜的紀錄片出來後,不管她的動機她是左還是右,至少我認為她的策劃和傳播方式是值得學習和研究,但這位兄台一上來就轉批駁柴靜的文章,一連發4條,最終他的結論是他不會看穹頂之下(是的沒看之前就產生各種觀點了),看穹頂不如看匹諾曹,作為一個策劃他自認他的水平是比柴靜更好的,在生活中他也是恰如其分的裝逼,我不知道他是為何能在我們公司呆到4年之久的,我只想知道裝逼的人,他的幼年時代遭受過什麼,會導致他們裝逼?
裝逼的全稱,應該是「假裝牛逼」。為什麼要裝逼?1.人人都希望牛逼且被人認可。2.自己暫時還不夠牛逼。
3.等不及了。
「裝逼」的目的是在社交活動中迅速確立自己的地位,展現自己的優越性,實現自我滿足。
其實「裝逼」沒什麼可恥的,「裝逼的人」也沒有必要成為眾矢之的。因為人人都在裝,時時刻刻都在裝,每個人都聲討一遍多累人啊。
說句實話,當你覺得他在裝逼的時候,你只是不同意他或討厭他而已,他並沒有錯。
一個人在不同意他人觀點的時候,往往會來一句「他在裝逼」,因為這樣成本最低,無須花時間跟他辯論,可以瞬間否定他的觀點,將自己的觀點立為標準答案。
同時,人都會不自覺地犯一種錯誤:如果你是第一個獲取到某個信息的人,那麼你絕對會鄙視第二個人,因為此時你已經站在高地上看別人,總會覺得別人在秀。
然後你的內心是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最後你會開始這樣 還有一點是,如果你看一個人不順眼,那麼他的一生都是在裝逼。被道德封鎖的人們啊,不願承認自己齷蹉思想的人們啊,往往就是不會察覺到上面的一系列過程。
而且,當一個人找一系列理由抨擊別人,並尋求其他人的支持時,他已經正在裝逼了。因為他將自己的觀點放在正義的制高點,將對方描述成邪惡的一方,舉著大旗領著眾人去討伐他,「我代表大義懲罰你」,儘可能讓自己顯得高大上。
看!!!
他們往往不會想到自己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裝著逼。
用「先入為主」和「寬以待己,嚴以律人」即可概括。
從個人立場來看,我是站在題主這邊的。
裝逼不可恥,可恥的是竟然被人發現了!!!而且還是這麼明顯!!
如果他真要裝逼,就得裝得像。
首先要在第一時間轉發柴靜的視頻!!!並給予總結性評論。(在朋友面前展現你的消息靈通和思考)
然後馬上上知乎,問個問題,視頻里有什麼科學錯誤呀,等待朋友圈眾人就視頻內容抒發感想之時,繼續轉一條高票答案。附帶的文字就先道個歉之類的呀,承認昨天思考有所欠缺,經知乎大神指點後,就balabalabala了。(在朋友面前顯示你優秀的個人品質)
最後,等媒體摘取高票答案撰文,朋友圈掀起兩股浪潮時,馬上發文,以中立的角度去看待雙方,柴靜哪裡不對,但是balabala,高票答案哪裡對,但是balabala,顯示你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裝逼」的目的不就實現了嘛!!!
例如,前段時間香港那個那個的時候,首先不是瘋轉一個投票嘛,然後又瘋轉一張圖片嘛,雖然不清楚作者現在怎麼了,但著實火了一把。
回答題主最後一個問題「我只想知道裝逼的人,他的幼年時代遭受過什麼,會導致他們裝逼?」
我也不知道,私以為自己幼年時期過得挺幸福的。如果非要找出一個理由的話,那就是天生的,改不了。
舉個例子,如何在中學時期讓老師對你產生好感,即使是成績不好?這個時期都會有習題冊的,53一類的,你得先做,不會的跳過不要寫,全部做完後對著答案用紅筆評。如果發現錯得太多,就抄答案將沒寫的補上,用紅筆全勾上,最後打個分數。挑出一道你覺得最難的題目去問老師。老師講的聽不懂沒關係,就說「我大概懂你的意思了,我回去再想想。」又出bug,人生還有什麼樂趣,看來只剩下裝逼啦
.
………………………………英俊機智的正文分割線……………………………………
裝逼界玩的是心流,注重的是心理感受,什麼房子車子,票子,妹子啊,兌換不了主觀感受,那就都是分子的特定序列組合而已,毛nothing。
……………………………… 這裡是是最帥的分割線………………………………………
(一)
裝逼的實質
我們每天都在和裝逼打交道,每天都在講,也都在裝,對於裝逼是什麼,看似一個不值得一提的簡單問題,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權威的統一界定。
從字面上看,裝逼的「裝」中文含義有「假裝,扮演」等,後一個呢,為了建立和諧社會,暫時我們採用它的引申含義「able」。在這裡,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假裝或者扮演擁有某種能力的行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也是在這個意義上去理解和應用這個詞的。
儘管裝逼已經深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但是在面對裝逼是什麼這一問題時,很難清楚的回答。
例如在孟獲被七擒七縱之後,諸葛孔明問他:「你可有話要說?」
孟獲心想,你他媽把我抓了放,放了抓,還問我「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也太不要臉了,於是朗聲道:「你這是在裝逼,你知道么?」
由此引發了我對於裝逼範圍界定的思考。
從這個案例中可以看出,每個人對裝逼的認識是不同的。
在閱讀有關裝逼的書籍時也會發現,即使是歷史上研究裝逼理論的學者,他們對於「裝逼是什麼」,也有著各自不同的見解。
謝靈運:「天下才子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老謝佔一斗,自古至今共用一斗。」
這個嗶,裝的是才學
有人覺得這是借偶像趁機搏出位,但有的人認為這是把腦子想殘了,也想不出來還能如此粉偶像,人稱腦殘粉。
後來,深諳此道的辜鴻銘也學會了:「現在中國只有兩個好人,一位是蔡元培先生,一位就是本寶寶。」
這個嗶,裝的是人品。
李敖呢,說他自己僅次於上帝,這個逼,裝的就是自己。
馬克思說:「謝邀,實名反對樓上所有裝逼答案。」
並指出:「一切有人參與的直接或者間接的社會活動,都或多或少的有人裝逼,以獲得自身真實能力所無法達到的水平,或者可以調用的資源——為實現這一目的,人類歷史上集體裝逼的事件也時有發生。一個穴居人佩戴各種猛獸的牙齒炫耀他的武力以獲得食物和交配權,而不能殺死猛獸的穴居人傾向於用各種石材打磨成齒狀,企圖達到同樣的效果,但是穴居人姑娘願意跟他們走,完全是看中了他們靈巧的手指一定會給自己帶來幸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裝逼對於我們的進化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如黃金手指加藤鷹就是一個很好地案例。」
但是自古以來,有裝逼的地方就有撕逼的發生。美國裝逼學家,「理論裝逼之父」小弗雷德里克·H·唐納利(Frederick H. Dennely Jr)在其著作《裝逼的理論與實踐》中提出,馬克思的解釋「簡單而片面」,另外他已經向當局寫信舉報馬克思涉黃。
(馬克思回復:「WQNMLGB,加藤鷹是德藝雙馨的藝術家,我是他的腦殘粉,你個嗶嗶嗶嗶)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個別字元不予顯示
小弗雷德里克·H·唐納利還認為,裝逼是一種人類社會組織(不論是家庭、企業或政府)特有的行為,這種行為通常包括主體、環境、載體、受眾和反饋。
與小弗雷德里克·H·唐納利的「裝逼理論學派」相對的是德國知名學者斯蒂芬·泰羅(Stephen·Taylor)的「裝逼過程學派」。
作為過程學派的主要代表人泰羅認為,歸根結底,以上的答案都在裝逼,其中以李敖的逼格最低,因為本質上來說,裝逼是一種實踐,不在於「知」而在於「行」;其驗證不在於邏輯,而在與成果;其唯一的權威就是效果。
小弗雷德里克·H·唐納利回復:qnmlegb
馬克思回復:樓上的,我跟你沒完……
謝靈運:噫吁戲╭(╯^╰)╮
辜鴻銘:呵呵,一大把年紀了,還用顏文字,國之不幸啊。
李敖:@小弗雷德里克·H·唐納利 他媽的,敢不敢過來對噴,我能噴到你死……
李敖:不好意思樓上的,@錯了。重來,@斯蒂芬·泰羅,你丫的逼格才低……
小弗雷德里克·H·唐納利:@李敖,尼瑪,噴人看清楚點~
斯蒂芬·泰羅:@ 李敖 呵呵,你開心就好~
…………
…………
…………
裝逼定義的多樣化,反映了人們對於裝逼的多種理解,以及各個學派之間研究的重點與特色。但是對於裝逼的不同理解,只是觀察的角度和側重點不同,在總體上對裝逼的理解還是共通的,都或多或少的反映了裝逼的本質,但是裝逼的本質到底是什麼?首先來分析一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生活場景。
高能預警第一波:常見的裝逼類型。
(一)
文藝逼這個占裝逼界很大的比重,簡直撐起了裝逼界的半邊天。在我們文藝圈混的,一定要注意識別偽文青。其實文青的組成成分也就是三類,一類是有真材實料的,要啥有啥,類似於知乎上人見人愛的「乾貨」,外有靚皮囊,內有好修養,這類的是真牛逼。住在陳家屯隔壁的老王表示,他活了四十多年,這類的極品也就在書上見過。
剩下的兩類就是很常見的種類了,區別在於傻逼和裝逼的所佔比例不同。
其中裝逼成分比較多的文青較為常見。
這類的基本上就是意識到自己根本沒有機會見識更大更美的世界,但是又不甘心自己的一生,只能在書里,在電影音樂里意淫自己也可以用思想奸視整個世界,世界根本不鳥,自己就先高潮了,逛個街喝個咖啡都恨不得全平台宣傳一下。再加上各種美顏、濾鏡、定位APP等應用,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技術的發展為低價裝逼鋪平了道路。
發幾張美顏自拍,趁機炫一下手機、手錶、包包或者恩愛啥的,就以為自己很優雅,是個女神了。其實在外人看來逼格低的無法直視,回憶一下你當年看到殺馬特貴族的感覺吧,性質是很接近的,給人的噁心也是類似的。
歷史上,除了有一段時間「女神」代指妓女之外,女神這個稱謂從未像現在這麼廉價。
說實話,我其實很難理解這個邏輯,喝個咖啡有個毛可炫的啊,讀個佛洛依德和看新華詞典區別也不大啊。
這就註定了這些人必然是和諧社會的阻礙。這類人的主要生活內容就看書,約炮,看電影,約炮,旅遊,約炮,工作也約炮,約炮約到外星球,促進宇宙大和諧。
如果能安靜的約炮也能為和諧社會做出不少貢獻,但是安靜的約炮怎麼能夠體現逼格呢。
於是個別文青的生活開始變得豐富多彩起來,包括但不限於,爭男人,撕逼,劈腿,撕逼,腳踏兩隻船,撕逼,找前任,撕逼,約炮,撕逼,找小三(約等於長期約炮),撕逼,出席前任婚禮、葬禮、生日聚會,在各個社交上直播撕逼,拍攝撕逼連續劇,看這些人的社交網路就像逛海瀾之家,每次都有新感覺~
如果你能深刻理解某些女文青的生活狀態,那麼就不難理解,很多文青對「歲月靜好,現實安慰」是多麼的嚮往,翻譯過來就是,經常撕不但出血,還容易鬆鬆垮垮,也是很累的啊。
你若安好了,還是晴天,你若是安不好,我還得去醫院吶。
來前的挂號費誰給報了?
由於撕逼是一項集合了體力腦力戰鬥力等的綜合性運動項目,加上賽事有很頻繁,所以經常會累。
文青撕逼累的的一大臨床表現就是開始碼字,發一些歲月靜好,我日你媽等即表示自己豁達開朗,心系陽光,或是發一些莫名其妙的照片和文字,或不經大腦發一些反諷,借喻來噁心一下其他人。
而撕逼失敗的一般段位都不高,由於撕的次數太少,除了個別天賦異稟的,大多都是戰五渣,撕逼界的炮灰
生活一不順心,都要去西藏凈化心靈去,偶爾也順道去趟麗江,充實一下身體。
其實如果心靈骯髒,到哪你都凈化不了。
這是村頭的孟爺爺告訴我的
我個人呢,非常看不上這種充滿著濃郁裝逼氣息的行為。
為了裝而裝,這是裝逼界的大忌。
如果說「強行裝逼」是七傷拳,傷人傷己的話,那麼這就是裝逼領域的走火入魔。
那該如何裝逼呢?
看看高手怎麼做。
正真的裝逼高手都是順手為之,道法自然,不嬌糅,不做作,為了心中所想傾盡全力,反而忘了裝逼,直到成功了以後四顧茫然,哦,忘了。
裝逼也是需要很大的投入呢,所以註定了裝逼界的高手寥寥,垃圾遍地。
有些人因為能力有限,又不願意努力,到死都過不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再加上智情雙底,融入不了生活,自己不爽也讓別人不爽,還認為自己沒錯,全都是世界的錯,是體制的錯。膽小懦弱,四處逃避,還以為是做出了選擇。沉迷於書籍,遊戲,影視作品裡,消費著別人的創作,還怡然自得,不思進取。
口口聲聲的說這是自己選擇的生活。
大家了不同意把逃避說的這麼冠冕堂皇。
文藝青年,多麼好聽的名字,讓人遐想聯翩,都給這幫人搞臭了。
如果是個鐵骨錚錚的婊子,那也會高看她一眼,奈何很多人還想要個牌坊。
工作干不好,生活處理不了,人際關係爛的一塌糊塗,就吵吵著去看更大的世界,去凈化心靈。
看世界也好,凈化心靈也好,都沒有錯,問題是這種方法一點也不高尚,我是指消費陌生人的善心或者消費自己的那種。
這種裝逼,負分。
(二)
物質逼這個我不舉栗子,個人感覺段位太低。但是喜歡這個的也不在少數。但是我喜歡這個領域裡清新脫俗的那一類人,就是裝逼能裝出花的那一類。
是我的一個前同事,她曾自黑說,在她的過往,就是近代裝逼史的一個縮影。
從最開始的文藝,到藝術,從最開始的新概念一直到叔本華尼采德里達黑格爾……
每換一個環境,她都要做這一群人里逼格最高的人,不管是哪個圈子。
但是你知道,這種事情,總歸是有瓶頸的,因為現實為皮,裝逼為毛。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不行啊,立志要成為炮友圈最有逼格的女子怎麼會止步於此呢。
於是她博覽群書,翻閱各色人等的微博,終於在知乎,這個知識的殿堂,找到了裝逼的究極法門,不亞於摩西分紅海,金風逢玉露,那就是:逆向裝逼。
舉個栗子,大家都在用蘋果的時候,這逼格都不夠看了,怎麼辦呢。
土豪們可以去買vertu,可以去找買法拉利的定製款手機,但是還有一個小成本的,那就是逆向。
逼格是什麼,逼格的其中一項就是區別,就是不同,就是個性。物以稀為貴,沒見過吧,老子用黑莓,最原始款的,為什麼,商務啊,安全啊,你懂個鎚子(私以為這也是鎚子手機的一個賣點),裝逼指南上也說了,這玩意淘寶上賣的也不貴。
這當然只是一個簡單地例子,要做到讓別人感嘆「很少能看見有人能裝逼裝的這麼清新脫俗」還要舉一反三。
比如前面說到的淘寶,這玩意用好了,效果拔群,但是物質逼容易遇見終極剋星,那就是思想,這是克制無限制裝逼的利器。
(三)
思想逼我們國家有一個優秀的傳統,那就是窮開心。從顏回簞食壺漿不改其樂,到金聖嘆的火腿味發明,始終貫穿著這樣一個理念,你有錢?老子心態好,沒我開心吧;你吃的好,你內心太貧乏,沒老子開心吧;你用度奢華,咦~庸俗,沒有內心的安定,你會開心么,看老子,清貧不改其樂。蛤蛤。
所以很多人有了錢,先買書,買文憑,管他是西太平洋大學還是長江烤魚大學,黃河大鯉魚大學的,先買回來再說。為啥?拿破崙很早就磋磨透了這個問題,世界上有兩種力量,刀劍和思想。
眾所周知,刀劍裝逼,傷人傷己,為人所不喜。但是思想裝逼,多多益善,搞不好還能裝成大師。
成功案例 多不勝數,詳情可查閱裝逼編年史。
可以說,思想逼從起點上已經甩開了物質逼一個馬克思的距離。
當我這個同事發了一條在香港的動態以後,嚇得我褲襠一涼。
本來想著,她也就去香港吃吃喝喝做個大保健就回來了。
畢竟那塊有些喧囂。結果她發了一個:「我要親自搞清楚事情的真相,到底是誰說是事實,身為一個有著健全思維的人,我拒絕被任何組織洗腦……」
大姐,命不值錢啊?你把我們都嚇尿了好么~
結合著當時的那個情況,我腦子裡一瞬間出現了很多形象:拉塞爾、法拉奇、斯諾、川島芳子……想起了每一個深入一線獲取情報的人員,一個高大的、大寫的、脫離了低級趣味、關心時事政治、不盲從,有著獨立思想的新時代女性形象躍然腦海。
回來我問她,信息採集的怎麼樣啊,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啊。
人說香港還是那樣,奶茶還是一樣的好喝,要我們不要擔心。
…………
…………
真是達到了無縫裝逼的境界。
但是我個人非常欣賞這種清新脫俗的類型。
比強行裝逼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比如兩人在朋友圈裡交流,一個發圖說夏威夷天氣不錯哦,一個會巴厘島的水溫正好。
然後,在樓下的沙縣小吃里碰面了……
知乎里也有很多這樣的年青人,像是氣鼓鼓的小河豚,看著著實很可愛,也很可笑。
例如
基本法都不懂的就想跟K神@Kaiser嘻嘻蛤蛤,談笑風生;
毅種循環都搞不清楚如何能excited啊?
三角鐵和鐵三角都分不清楚,如何讓圭萌告訴你這段樂曲美在哪裡啊?
你這個悶台吼楠回答。
單身二十多年,女神都在硬碟,還要強答「女朋友長得非常漂亮是怎樣一種體驗?」桑木太木,拿衣服。
所以,為了大家更好的理解裝逼,也是為了大家能更好的融入這個社區,出任大V,參加鹽CLUB和糖CLUB以及醋CLUB奶CLUB,笑摸各種狗頭,我們試著給「裝逼」下一個定義:
通過上述對裝逼類型、裝逼職能以及裝逼的學術論證,我們可以給「裝逼」下一個這樣的定義:
所謂裝逼,就是人們在一定環境條件下,對自身擁有的資源進行高效的計劃、組織、加工和控制,利用信息的不對稱性和各種社交工具,試圖營造一種高於當前真實生活水平或者思想深度的行為。
由定義可知
1.
裝逼的主體是人,客體是各種社交媒體的受眾。裝逼依靠於信息的展示盒流通。2.
裝逼是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進行的。高效的裝逼必須充分考慮組織內外的環境條件,否則很有可能失敗。3.
環境及提供了機遇,也構成了挑戰與威脅。裝逼者一定要正視環境的存在。一方面要積極地為自身創造優良的社會物質和文化環境而努力,另一方面,裝逼的理念和方法必須因環境條件的不同而隨機改變。
簡而言之,裝逼需要有一定的資源用來進行高效的配置,來達到遠高於當前實際的展示效果。
但是總是有人重視技巧,不重視基礎。
通俗意義上來說,裝逼就像增高鞋墊。能讓一米六看起來像一米六五,一米七看起來像一米八。但是這對小明來說,沒有任何幫助,多少雙鞋墊都沒有幫助,而且墊的多了容易遭人煩。
綜上訴可得,裝逼是一門博大的學科,不僅僅是炫技,更重要的是基礎要打牢。
那些老是裝逼失敗的,知道問題出在哪了吧,好好打基礎。
我很看好你哦~
正義凝視(???ω???)
三種單純然而極其強烈的激情支配這我的一生。那就是對於操逼的渴望,對於裝逼的追求,以及對於傻逼痛徹肺腑的憐憫。
最後:裝逼雖好,可不要貪杯哦。
首先我是外行,理解很淺,所以我只能假裝成很懂心理學的樣子,來騙取大家點贊,以滿足我的裝逼需求,有錯誤的地方請一定幫忙不要指出
裝逼屬於人的尊嚴需求,在馬斯洛需求層次中屬於第四層,算是比較高級的需求了,相比之下,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隸屬需求,都是比較low的
那麼人能夠怎樣獲得尊重呢?
現在中國有部分人,為了追求身份上的提升(第四層社會認同),而節衣縮食去買iPhone,甚至逼迫父親母親(犧牲第三層「社交需要」),甚至賣腎(犧牲第一層)。
如果你是研究用戶心理的話,馬斯洛理論會誤導你,因為他強調,只有滿足上一層需求,才會想進一步滿足下一層,而事實上,並不一定是這樣。
因此請忽略d(較高層次需求,都需求以第層次需求完成為基台),也就是說想要獲得尊重,不需要以low的那3層為基礎,可以直接實現
我們都知道,人與人之間,各有各的不同,有些東西是大家公認的優點,比如,友善,聰明,有錢,活好,有個性,觀點獨特。這些特點,有的,可以幫助我們交到朋友,有的可以幫助我們獲得賞識,有的可以讓我們找到合適的伴侶/炮友。但,如果一個人,赤條條地站在這裡,很多優點你無法直接觀測到。也就是說,優點存在於人身上,但需要表現出來,讓人發現,才是大家認為你所具有的「優點」,你才具有競爭優勢。
心理學家Geoffrey Miller提出,每個個體與他人競爭,不僅在內在實力上的競爭,也在通過向周圍人發出自己「牛逼」的信號來競爭。這些「牛逼」的信號,可以讓人們了解到,我們作為朋友、伴侶和合作者的質量和價值。現實社會中,營銷、廣告、孔雀開屏、夜鶯歌唱,都是這種競爭策略的體現。
看起來很美好對不對。但是,發信號是要付出代價的。中國官方傳奇——雷鋒叔叔——為什麼獲得「樂於助人」的稱號?因為他付出了自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幫助別人,大家交口稱讚,才有的史詩般的地位。你要想當乾爹,就得買個好車(最好不是大眾輝騰),這樣停在大學門口才有小姑娘跟你搭訕,買個夏利,誰理你!就算是「純潔」的三好學生,那也是用成績堆出來的啊,要是不花時間學習,不認真答題,在試卷上寫一個「老子都會,就是不樂意寫!」那就是搬磚的命了。
因為展示自己的優點是有代價的,我們想要花費最少的時間,最少的精力,表現出很牛逼的樣子,所以我們裝逼,在各種牛逼中,又分客觀的和主觀的,客觀比如聰明、有錢,主觀的比如有個性,觀點獨特,顯然主觀的更容易實現,於是我選擇了假裝成觀點獨特的樣子,你呢?之前寫過的文章,差不多回答了這個問題
裝逼有兩種截然相反的心態:一種叫社交增強,一種叫社交補償。
社交增強型裝逼就是我有一個好東西,想拿出來又怕別人說我驕傲,得想辦法悶騷一把。社交補償型裝逼就是我明明沒有,怕別人笑話,硬撐。1我最討厭裝逼的人了。
小時候,爸爸教育我,人家給壓歲錢,一定要推讓三次才可以拿。可就有一回,某位親戚在我推讓了兩次後,就隨手把錢放在桌上。此後無論我如何暗示,他就好像得了健忘症一樣,害得我此後一個小時就這麼眼巴巴地盯著,可臨走時,錢還是被他又帶走了!!!
從此,我就覺得裝逼是一種幼稚的行為。但日子久了,我發現遠沒這麼簡單,也是分人的,至少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叫「高冷型裝逼」,一種叫「樂觀型裝逼」。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常常周一剛上班,就聽這個說「氣死我了,周末又胖了一斤」,那個說:「可不是,我覺得臉都大了一圈。」定睛一看,倆瘦子,一位風吹就倒,另一位臉還沒有手機屏幕大。
這個就叫做「高冷型裝逼」。
相反,兩人從健身房裡出來,一個說:「最近效果特別好,感覺肚子小了一圈。」另一個說:「可不是,我還以為我家秤不準呢!」——不用看,準是倆胖子。
這就叫「樂觀型」裝逼。
還有上學的時候,凡是從考場出來,哀聲嘆氣說考砸了的,都是平時考100這回考99的;凡是高呼我靠昨晚居然撞到一題,都是平時不及格這回考60的。
不過,我對這種分類不是很滿意,因為沒洞察,他們為什麼高冷,又為什麼樂觀,沒說清楚。
2還是聽聽不裝逼的專家告訴我們,裝逼有什麼心理學原理吧。
比如說,裝逼的人喜歡從嘴裡蹦英文單詞、愛自怕、愛秀恩愛,心理學上的說法是「自我形象管理」——操縱自己給別人的印象,以獲得積極的反饋,從而增強自信。這裡也有兩種截然相反的心態:一種叫社交增強(social enhancement),一種叫社交補償(social compensation)。
簡單的說,增強型裝逼就是我有一個好東西,想拿出來又怕別人說我驕傲,得想辦法悶騷一把。補償型裝逼就是我明明沒有,怕別人笑話,硬撐。
舉兩個古人的例子,第一個是東晉名將謝安,就是歷史課本里指揮「淝水之戰」的那位,以八萬晉兵抵擋前秦的八十萬大軍,居然贏了。捷報傳來時,謝安正在與客人下棋。他看完捷報,故意不講內容,繼續下棋,就等客人憋不住了,問他,他才說:「沒什麼,孩子們已經打敗敵人了。」這一驚一咋,硬把客人大好的棋局攪黃了。
客人一告辭,謝安生怕自己憋出內傷,一個人關在房間里大叫大叫手舞足蹈,把木屐都踩斷了。
這就叫增強型裝逼。
反例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里一位破落旗人,叫高升,家裡很窮,但很會裝逼。每天到茶館,也不點茶,自己帶茶葉,一次兩片兒,明明是普通香片,硬要說是法蘭西龍井。每次只點一個燒餅,吃得非常仔細,還不停沾著口水在桌子寫寫劃劃,不知道還以為是練書法,其實是借寫字蘸掉在桌上的芝麻來吃。
補償型裝逼很容易裝逼不成變low逼,這位高升就出了大大的洋相。正在茶館裡裝呢,兒子跑來了,哭著說:「你把家裡唯一的褲子穿出來,娘沒褲子出不了門了。」高升只能死撐到底:「這裡又沒人跟我借錢,你裝什麼窮。」
其實裝逼的心態還是很複雜的,除了幾個典型案例,更多的都是「混合型裝逼」。
比如那位知道「回」字有四種寫法和宣揚「竊書不為偷」的孔乙已,既有讀書人的自尊(增強型裝逼),又有落魄的無奈(補償型裝逼),放在今天就是屌絲心態。
裝逼這件事,通常要兩個人,一個人裝,一個人看。也有兩個人一起裝,剩下的人負責看的,我叫它「雙簧裝逼」,比如「三顧茅廬」。
諸葛亮要是真不想出山,十顧也沒用;劉備就算第一次就遇上諸葛亮,也絕無必要讓他立刻出馬。一個要表現求賢若渴,一個要體現淡泊名利,就算曹操已經殺到家門口,這「三顧」也是一定要的。
總體上而言,在裝逼這件事上,我們和古人差得不是一丁半點,二十四史可以叫《中國古代裝逼史》,所謂奸臣就是情商高,所謂忠臣就是會裝逼。
在裝逼的方法上,也有兩種。一種叫「極致化裝逼」,想人不敢想,做人不敢做,不裝則已,一裝驚人。
比如這位:
另一種叫「發散型裝逼」,就是要打破裝逼的常規,讓人意想不到,才能裝出名垂青史的效果。
這一類型登峰造極的就是魏晉風度,各種名士各種騷,各種自拍各種裝,一部《世說新語》,基本上就是一部「裝逼寶典」。
比如這位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喜歡玩裸體藝術。有一回客人說了他兩句,他就開始裝逼了,說你們懂個屁,我把天地當成房子,把屋子當衣服,喂,你們幹嘛跑到我褲襠里來?
3在為什麼要裝逼這點上,也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無目的裝逼或習慣性裝逼,也叫「作」。
《羋月傳》大家都看了,裡面有個秦武王舉鼎而死,留下一個成語叫「No Zuo No Die」。還有那個《說唐》第一好漢李元霸,打雷天里舉錘罵天,結果被自己的鎚子砸死,就是「裝逼被雷劈」的來歷。
當然,古人最擅長的還是通過「裝逼」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比如這位裝逼裝到中學語文課本里的《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算是「鉤魚執法」的老祖宗。他分別問妻妾、家人和朋友一個問題:「吾與城北徐公孰美(我和城北徐公哪個更帥啊)?」引誘大家拍完馬屁後,這個陰險小人收集了這些馬屁向齊王揭發:「大王您瞧瞧人心多險惡啊,就我這一位忠臣了,以後我再說您壞話,您可不許急。」
我7歲就一眼看穿了鄒忌的用心,想要知道誰美,直接問魔鏡就行了:「魔鏡魔鏡告訴我,天下誰人比我美?」問你問他的,最後不但證明了自己是一鍋小鮮肉,還是一鍋有內涵的小鮮肉,不但懂道理,還會講故事。這不是裝逼是什麼?
到了中學講這篇課文時,我忍不住把我的發現告訴老師,老師立刻給了我一個大大的贊:滾!
這個教訓告訴我一個道理:要知行合一,懂得怎麼裝逼,不代表你會裝逼。
對於我們職場中人,裝逼是一門藝術,講究說學逗唱;裝逼還是剛需,如果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那麼,裝逼專治各種不孕不育的失敗;裝逼還是一門學問,驕傲使人落後,裝逼催人進步,它指引著我們在人生道路上不斷提升自我。
只是,我們裝到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呢?
4裝逼的最高境界是裝慫,這是一項需要多年修鍊的高級技能。只有最高傲的人才需要裝慫,這個境界太高,我也教不了大家。
據我所知,唯有一個叫泰戈爾的印度詩人能達到這一點,他在《園丁集》里有這麼兩句:
我想對你說出我要說的最深的話語,我不敢,我怕你哂笑。
因此我嘲笑自己,把我的秘密在玩笑中打碎。
我把我的痛苦說得輕鬆,因為怕你會這樣做。
--------------------------------------------------------------------------
同時發於本人的職場心理類微信公眾號「人神共奮」
http://weixin.qq.com/r/A0gSCmTE8jmNrSBp9x0R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從小就開始裝逼。 受西遊記等影視劇影響,幼兒園時覺得大人物都要有披風斗篷,我幻想自己是齊天大聖,所以會把外套不穿袖子披在身上,還會站到椅子或台階上跳下來,使披風產生迎風飛翔的感覺(以輕薄易飄材質的衣服效果為佳),凌空的0.1秒過程中「我已成仙!」的代入感特彆強。 懵懂的年代,周圍的小朋友們看到我如此神氣的裝扮,兩眼放光!男女不限,紛紛學習效仿! 你想像下,一群1米左右的兒童清一色這樣的披風裝扮,簇擁出現,像黑社會更像邪教組織,而且有秩序排隊從台階上跳下來,在跳的過程中還會發出不同的怪叫和口號…… 後來,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我當時為什麼選披風,而沒有選袈裟路線? 小學時代,開始看成人(別想歪)影視了,發現大佬們也用披風的打扮(當然後來知道這不是披風,是大衣)。
賭神或老大都是這種霸氣的裝扮。
我開始在班級里經常用這種打扮和同學們交流,而且愛用低沉的語調,經常用帽子當道具,儼然一副「教父」的模樣。直到我學到了語文課本上的《焦裕祿》……出於對愛國愛黨的羞愧,我覺得自己不配這樣的打扮。
直到現在,我還對披衣服免疫,哪怕冬天半夜起夜,也一定要把手套進衣袖,絕對不披! 年幼的裝逼也許讓人覺得童真可愛,可成人後就不太一樣了,摻雜更多複雜情緒:比較、妒忌、羨慕、攀比、幸災樂禍、酸勁……哎。 朋友圈等「曬場」的出現,就是赤裸裸的裝逼人士常駐場所。各種描述無需多言,有直接強硬裝逼者,「不經意秀出來」者,裝逼失敗者,表面反裝逼實則裝逼者……我呢?屬於理智上不想裝不願裝,行為上卻總在裝的類型。 雖沒有豪車名表,但不妨礙我裝。高冷點評資訊,曬只看了序言的書,曬加了濾鏡的美食,路過的場所,有時也轉文藝風,總之不停秀優越感,表現我智慧超群、多才多藝、經歷豐富、勤勞樸實、能歌善舞……看我的圖文,已偽裝得很好,但騙不了自己的內心:就是想秀出來,裝出來,哪怕有那麼一絲裝的意味,我也瞞不了自己。 所以,我一直在琢磨,為什麼我們控制不住地狂熱於裝逼?先搞懂裝逼。 裝逼,指的是以賣弄、做作獲取虛榮心的自我滿足甚至欺騙性質的行為,向別人表現出自己所缺少不具備的氣質。裝逼or裝B,「裝」就是「偽裝」,「B」通「逼」,起源於北方,多為北京話所用。在南方,尤其廣東香港,粵語用「扮野」來形容,福建,閩南語用「釗」來形容,意思是很能裝。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裝逼,如果這個人說「我從來不裝!」那這句話99%在裝逼。自古就有裝逼,而且是高手,妥妥秒殺現在的直播電鑽吃玉米: 齊之好勇者,其一人居東郭,其一人居西郭,卒然相遇於塗曰:「姑相飲乎?」觴數行,曰:「姑求肉乎?」一人曰:「子肉也,我肉也,尚胡復求肉而為?」於是具染而已,因抽刀而相啖,至死而已。 ——《呂氏春秋 忠廉》翻譯一下就是: 齊國有兩個勇士,一個住城東,一個住城西。有一天,倆人路上碰到了。 "去喝酒不?" "有肉下酒不?" "你身上和我身上的肉,不就是肉嗎?" 倆人一拍即合,握手慶祝。然後抽刀互割,以肉(還蘸豆醬)下酒,最終吃完倒斃。國外也有著名的裝逼: 17世紀數學家費馬在讀一本古代數學書時,寫下了一個新的發現(即後來的費馬大定理):「將一個立方數分成兩個立方數之和,或一個四次冪分成兩個四次冪之和,或者一般地將一個高於二次的冪分成兩個同次冪之和,這是不可能的。 (高潮來了) 關於此,我確信已發現了一種美妙的證法 ,可惜這裡空白的地方太小,寫不下。」此後,持續折騰了數學家們300多年……對此,我真的好想說:「我已經想到了一種能賺到1萬萬萬萬億的辦法,可惜銀行賬戶有金額上限,裝不下。」 當然,現代人與時俱進,裝逼更是事半功倍。 網路上有個紅人叫「花總丟了金箍棒」,出品了一套「裝逼指南」,後改名叫「裝腔指南」,從眼鏡、酒店到扮上流社會,遠遠超出了常人的水準,連頂級酒店的枕頭都能說出123。花總段位很高,坦然而又戲謔,水平已達裝逼「無招勝有招」之勢。花總曾根據網上新聞照片鑒定過多位官員的手錶,著名的事件就是揭露哥楊達才的11塊豪表!
OK,那麼古往今來,裝逼是一種虛虛實實的普遍現象,有高級的,也有朋友圈那種低級的,為什麼我們熱愛裝逼? 需求動機用馬斯洛需求模型來分析梳理最簡潔易懂:
裝逼的需求遊走於社交、尊重層面,還有一部分的自我實現。 以三個具體方面來說:1. 心理落差
裝逼者渴望通過裝,來達到心理預期的自我形象,因現實和預期有落差,這種落差會轉化為極其強大的情緒能量促使裝逼者做出裝的行為,美顏、PS、整容都是一種表面的虛幻真實,刷微博粉絲數,沒車的屌絲摸朋友的或展會上的豪車方向盤並與之合影,隨後去撩妹,都是一種想填補心理落差的裝逼手段,若自信有實力,根本就不用裝。
2. 社交需求
裝逼者的裝都是產生於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中,即社交關係,如果獨處的、孤芳自賞的裝,是少數,一般存在於文學作品。
在社交關係中,裝逼者內心渴望裝出來的形象得到對方的認同,不論是假裝高富帥,假裝有學識,還是假裝海外留學等,在網路時代,非真人接觸給了裝更好的發揮空間。當然,高富帥也喜歡裝屌絲,渴望屌絲的形象與對方進行草根式的社交,獲得一些有趣的生活體驗。3. 功利目的
這類目的的裝逼者就魚龍混雜,不像休閑搞笑類的人畜無害了。做企業的假裝有實力要混入更高的圈子,非法集資的曬「收益」、曬車房來釣魚,做大師的曬政府高官、明星合影等來吸引「傳教」……
這些功利性的目的很容易偏向「過分誇大」、「拐騙」、「忽悠」甚至犯罪的方向了。最後,再深層次些,原因還是要歸結於進化因素。我們不可避免都有裝逼的成分,因為進化獎勵了適度的裝逼,就像《人類簡史》的作者所說,人類是因為相信了一些抽象對象(比如宗教信仰、價值觀、概念、政治制度、金錢等)才能擴展起文明,而裝逼正是讓別人相信你營造的形象,從而幫助你更好地在人類社會生存,獲得更多資源。但也有懺悔、自責等機制保持裝逼在一定合理範圍。 所以,我們在現實中看到十分用力裝逼隨後慘敗的不會太多,這部分已在進化中被淘汰,百分之一百沒有裝逼誇張成分的人也不多,因為在進化中也不利。剩下的裝逼成分不同的我們就在正態分布區間中了。 真正在進化中嘗到甜頭的是這些人:能熟練掌握適當裝逼技能為己所用,隱藏很好不讓人討厭,進而被社會群體肯定的,從而獲得了巨大的利益。比如……(名字全是敏感詞或得罪人,就不舉例了,大家猜測吧。)延伸閱讀
90年女生 | 我是如何親手把一家服裝店開倒閉的?
免費送史上最全PPT模板,從此讓你的PPT牛逼起來互聯網人及產品經理必看!微信之父張小龍推薦書單!(附贈電子書!)馬雲、王健林、李彥宏、史玉柱、周鴻禕等商界大佬自己寫的著作與自述(附贈電子書)!媒體人 | 記者灰色收入的水有多深?(可能隨時被刪)金融分析師 | 35歲,4套房,該不該退休?創業者 | 他在每次創業都瀕臨破產之後,又去做了什麼?(深度好文)女碩士 | 在中央部委工作是怎樣的體驗?直播沉迷者 | 偷偷告訴你,女主播是怎樣讓我偷偷上癮的……http://weixin.qq.com/r/wjpZQbvEQeY_rf8i92-Q (二維碼自動識別)
人是鐵,逼是鋼,一頓不裝他憋得慌。
不問是不是,就說別人幼年遭受過什麼。。。
換個說法,別人批駁你喜歡的東西,你就認定別人是裝逼,我是不是可以懷疑你幼年遭受過什麼,才會這麼心胸狹隘呢?
行了,裝逼不裝逼的擱在一邊,敢問人生在世,誰會不裝逼呢?只是要看在什麼人面前,再溫文爾雅的人,在一些人眼裡也會是裝逼的。多少被人認為裝逼的人,只是在毫不掩飾的活著
這個世界上的人都在裝B,包括我,包括您。裝B看似可恥,實則是當今社會中最要緊的一門學問。在人牛B之前,你如何切身的體會到牛B的心境?答案是裝B,裝的越像,就越能體會。裝B不僅僅要讓別人認為你很牛B,那只是下乘,你的心裡也要為你的裝B喝彩,這是中乘。當然,連你都分辨不出你是在裝B還是牛B的時候,才是上乘。
但是上乘也只是上乘,並不是巔峰。裝B是很有必要的,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不管這人已經如何出色,總會有他的弱點。有些人看的很開,對生命並不苛求,但求過的開心就好。有些人也並不在乎其他人怎麼看,我這一輩子為什麼要為別人而活?只要我遵循了心裡所想的,那麼就夠了。我想說的是,為了別人的看法而裝B,是低級裝B者的做法。一個人如果能在裝B的過程中,認識到自己所缺陷之處,或者跟真正在這方面牛B的人的差距,那麼他的裝B算是相對成功的。古龍的小說原著里,在小李飛刀的第一部之中,李尋歡和孫小紅在談及天機老人與上官金虹的時候曾說過關於武功境界的事情。天機老人早就是天下第一,卻敗給了上官金虹。他本該勝的,但卻敗了。真實的原因說起來複雜,但是用最容易最淺顯的道理來講,是他陷入了裝B的第二層 境界,忘我的裝B。很多事情都是有些共同的道理,第一層境界,是知道。第二層境界,是不知道。第三層境界,還是知道。人裝B的動機多種多樣,但大部分都是為了滿足內心的虛榮。真正學會利用裝B而進步的人,就很牛B了。裝B的人絕不僅僅是無聊的人,那些身處世界權力巔峰的人,同樣在裝B,並且是大大的裝B。我再次聲明,裝B並不可恥。他們的虛榮心早就在人生的早些時候得到了足夠的滿足。我們姑且相信,他們是真正要做大事的,沒有閑心更沒有興緻跟我們玩無聊的把戲。那麼他們裝B的必要性是什麼呢?手段!!裝B是他們最重要的手段!如今的社會極度現實,試想某剛連任成功的大叔,他不裝B,如何能夠給他以後牛B的機會?不要為了裝B而裝B,否則就是人們口中的垃圾。人心是世上最複雜的,裝B恰恰是人心的一個比較綜合性的表現。學會裝B,受用一生。這樣的事情沒人能教學,唯有靠自己去體會。有人說,人要活的真實。那麼裝B,還算是活的真實嗎?我的答案是:不僅是算,而且恰恰是最真實的表現。它體現了人渴望進步,高端,成功的思想。但是我們的周圍,絕大多數人都陷入了裝B的誤區,一旦你能想通,那麼就進入了裝B的真正道路,必將馬到成功。裝B需要天賦,也需要勤奮的練習。在裝B的道路上,千萬千萬不要僅僅滿足於眼下欺騙了其他人而帶來的短暫榮耀,而是要更加刻苦的讓自己從裝變成牛。裝B會給你帶來更多的機會,只要你裝的好!裝B會讓你知道你自己的差距,只要你裝的像!裝B會讓你了解世人的看法,只要你很謙遜!裝B會讓你摸清通往牛B的道路,只要你肯踏實!還是強調那一點,裝B並不可恥,可恥的是裝B而不知進步。大膽的裝B吧,不要讓世俗的眼光牽絆了你,真正走到牛B的那一天,就不會有人再關注你裝B時的辛酸!裝B於無形,隨性而動,順道而行,待霸業功成之時,你會發現:裝B是牛B最好的的試金石!!!!!!!!!!!!!!!!
牛B是一種實力,令人敬畏。裝B是一種姿態,用心去裝,同樣讓人欣賞,。瞎雞 巴裝,只有被鄙視的份。 群主在群里裝逼,三月不知肉味;
要問裝逼哪家強,群主哥哥可稱王;群主說過,人生的成功來自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裝逼;防裝逼勝於防川;什麼是幸福?我裝逼,你看著,那我就比你幸福,你裝逼,我看著,那你就比我幸福。問世間裝逼為何物,直教群主以一生相許;裝逼如烹小鮮。時間飛快,一個孩子十八年的變化 來自[@百度貼吧] http://tieba.baidu.com/p/3763363679?share=9105fr=share因為,當說我裝逼的人在玩遊戲在看電影在逛街的時候,我在學習在健身在讀書在寫代碼在刷題
文藝青年有這個需求
裝逼分兩種。
一種是有逼可裝。本來就牛逼,拿出來晒晒也沒啥。還有一種是強行裝逼。沒有金剛鑽還攬瓷器活。最後被別人看穿,明裡暗裡嘲笑一番。比如我現在說,我很帥!就是第一種。
我說我學習成績超級好!就是第二種。第一種呢,人家本來就牛逼,不服不行。如果那人再謙虛一下或者健談一些,人緣一般都不錯。
第二種嘛,典型的裝牛逼裝成了傻逼。大家不揭穿你是顧著你的面子,你要是還沒有自知之明,大家就會排斥你。兩種人我都做過。後來知道了天外有天,再也不敢猖狂了。安安靜靜當個什麼都不知道的小白,看別人裝逼。有時候遇到強行裝逼的人,直接揭穿打臉,還能反裝一逼。比直接裝逼爽得多,效果拔群。如果你看到我沒理你那是我故意滴大晚上我還戴著墨鏡我就是在裝(滴~)我有一輛小夏利我的鑰匙鏈是奧迪出門必須有司機助理否則我哪也不去有一位領導他對我說你的品味很不錯如果再多聽些古典音樂就會進入另一個世界我頓時對他心生敬意我頻頻點頭表示讚許突然他的電話響起哇 領導我特別喜歡這首古典神曲我掐了一下我自己活在世上人來人往形形色色模樣分不清楚誰是好人誰是大灰狼林子很大鳥兒很多不要迷失方向人在江湖我行我素該裝就得裝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導演偶爾也會客串幾天被生活潛規則的演員我的角色永遠最閃亮我的服裝最漂亮我的票房總是滿滿當當我該裝就得裝朋友圈裡有個姐姐每天都很活躍每張照片都露著內衣每句話都說得很文藝她明明長得像個打手可非說自己像個女優雖然她才五十六但這是每個人的自由活在世上人來人往形形色色模樣分不清楚誰是好人誰是大灰狼林子很大鳥兒很多不要迷失方向人在江湖我行我素該裝就得裝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導演偶爾也會客串幾天被生活潛規則的演員我的角色永遠最閃亮我的服裝最漂亮我的票房總是滿滿當當我該裝就得裝。
知乎要被裝逼的人害沒落了。
知乎特別多裝逼的,就是某些人認為通過百度就可以迅速成為某一個問題/行業的專家,而獲得馬斯洛最高需求層次的滿足。
從我回答了2個問題 1 SAP和ORACLE那個更有前途。 2 LENOVO實施ERP選擇德勤什麼的, 以及後來的其他答案,評論來看,基本上都是只有百度過一點ERP信息的人在裝逼回答討論。基本上都是沒有任何LENOVO實施經驗的人在回答討論。
而我這個從事SAP ERP諮詢10多年,LENOVO solution architect 5年的人,講出的實話答案,還被一大堆用生命在知乎上裝逼的人來反駁,這時候,只能笑而不語了。
答案和評論基本上都是垃圾信息,與知乎的定位明顯相左。沒有業內認證的經驗人士認證的答案,就成了各種垃圾的裝逼平台。 知乎已經在沒落了。「從1974年初到1976年中期,誰在群落內處於等級秩序的頂端,這一點是很清楚的。初看起來,耶羅恩至高無上的地位似乎是奠基在他那傲視群猿的體力之上的。
耶羅恩的龐大身軀和他充滿自信的行為方式,會使人產生一種天真的設想,即黑猩猩們的社會是由最強者為王的法則所支配的。他看上去要比群落內第二大成年雄黑猩猩——魯伊特強壯得多。但實際上,這是一個假象,造成這個假象的原因則是,在耶羅恩佔據最高統治地位期間,他的毛髮總是略微地豎立著的,即使在他不賣力進行那些威脅性武力炫示的時候也是如此,而他走路的時候總是邁著一種緩慢而穩重的誇張的步伐。
這種具有欺騙性的習慣性做法——讓軀體看起來顯得大而沉重——是黑猩猩中的雄1號普遍具有的一個特徵,正像我們在後面將再三看到的那樣,每當有其他個體將先前佔據這一位置的個體取而代之時,他們都會這麼干。處在擁有權力的位置上這一事實會使一隻雄性在身軀上也給人以深刻印象,這就是前面所說的那個設想——作為阿爾法雄性的他佔據了一個與其外貌相稱的地位——得以產生的原因。」
(在動物行為學裡,阿爾法雄性指的是社會性動物中佔據最高地位的領頭雄性,延用至人類社會則指那些具有領袖氣質、易成為某些領域和場合主導的男性。)
在荷蘭動物學家弗朗西斯·德-瓦爾的名著《黑猩猩的政治》一書裡面,出現於第四章「二次權力更迭」開篇的這段話讓我印象十分深刻,而在接下去數個小節,德-瓦爾繪聲繪色地描寫了魯伊特向耶羅恩發動權力進攻並一度成功罷黜了這隻阿爾法雄性的過程,包括雙方如何對黑猩猩群中的雌性進行爭奪,以及對其他雄性進行籠絡,一波三折的,看起來十分有趣。
但,事情還沒有完,這故事有一個悲傷的結局,第一次看書時讓我幾欲落淚——失去地位以後,老奸巨猾的耶羅恩忍氣吞聲了一段時間,但暗中醞釀反撲,終於有一次趁魯伊特睡覺,和其他雄性一起把他給打成重傷,並閹割了他,後者最後悲慘地死去。
1989年出版的《黑猩猩的政治》曾在2007年與《沉思錄》、《物種起源》、《君主論》一同入選百位哈佛大學教授推薦的人類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經典圖書,它不僅是作為一本引人入勝、有很多故事的動物書,更多是作為一本幫助我們了解靈長類的行為與需求的普及型讀物,受到了政治家、管理者和社會學者的廣泛關注。關於這本書的讚美我不再多說,只想指出的一點是,德-瓦爾德這段描述之所以數年之後還在我腦中呼之欲出信手拈來,乃因為它深刻地指出了一隻黑猩猩(或一個人)如果想要在他所屬的群體中處於(或維持)優勢地位,則必須做的一件事就是適當地「裝」。耶羅恩成功地通過把毛都聳立著這種方式,裝成了比其他個體都體格碩大,從而引起他們的敬畏。事實上,這傢伙後來被打敗了,毛就耷拉了下來,德-瓦爾德的團隊觀察到他其實一點兒也不比別的雄黑猩猩高大。非常有趣的事實。
如果你從外表上做出姿態上的改變,將很大程度上可以改變你的內心狀態乃至身體能力。
無獨有偶,哈佛商學院的美女副教授艾米·庫迪(Amy Cuddy)在她的一系列研究中,探討人所採取的身體姿勢會如何影響其行為方式乃至行事效果,就發現了另外一些很接近的事實。她把結果發表在一篇名為《在高風險的社會評估之前採取強有力姿態的利益》(The Benefit of Power Posing Before a High-Stakes Social Evaluation)的論文中,並且在2012年出席TED演講時,做了一個極其生動的演講《用肢體語言重塑自己》。艾米提到,她一直以來很想知道,如果人外表上偽裝成比較強大的模樣,是不是就會真的在心理乃至生理層面產生效應,所以她和同事們招募了一批志願者來做實驗。這些被試在一開始會被要求做出一些開放型或收縮型的動作:前一類如坐在椅子上把腿蹺到辦公桌上去、雙臂打開、叉腰聳肩,這樣顯得強有力;後一類如雙手夾在膝蓋間坐著、屈身低頭、手摸著縮起來的脖子,這樣顯得羸弱無力。讓他們保持這個姿勢數分鐘後,再往下做一些任務測試以及身體激素水平測試。
結果發現:強有力姿勢的被試中86%願意參加一項賭博遊戲,而無力姿勢的被試中只有60%願意;強有力姿勢的被試睾酮水平上生了20%、無力姿勢的被試則下降了25%;強有力姿勢的被試可的松水平下降10%、無力姿勢的被試則上升了15%。這裡需要解釋一下,睾酮是一種和力量、支配力相關的雄性激素(不過在男女兩性身上都存在),一般來說,社會性動物中地位越高者身上的這種激素水平就會越高,而可的松是一種壓力激素,社會性動物中地位越高者身上的這種激素水平就會越低。所以艾米的結論之一是,如果你從外表上做出姿態上的改變,將很大程度上可以改變你的內心狀態乃至身體能力。
好,所以回到我其實真正想探討的「人為什麼裝逼」或「人為什麼端著」主題上來,我確信科學家們的研究的確證實了,「裝」和「端」有其不可忽視的作用,是能夠幫助主體建立一種相對來說比較高的群體地位的,前提是,在運用得當的情況下。
我們也可以來看看另外一些場景下,人會採取的其他「裝」的方式。和金錢有關的各種消費行為是很值得一看的樣板。2010年倫敦商學院行為管理學教授尼諾·希凡納森(Niro Sivanathan)在《通過消費象徵地位的商品來保護自己》(Protecting The Self Through Consumption Status Goods as Afirmational Commodities)這篇論文中指出,那些自我評估低落的人會想通過消費象徵地位的商品(名車、名表、名包等奢侈品)來治療自我危機。在實驗室中,他召集了150個實驗對象,讓這些人做了一個測驗,然後告訴說他們的得分是在倒數10%的低分裡頭,於是這部分人感到極其受挫,自我價值受到了威脅。接下去研究人員又告訴他們會做另一個無關調查,去回答願不願意買某些東西之類的問題,於是這部分自我價值處於危機之中的人就比未處於危機之中的人表現出了更大的傾向去消費奢侈品,而面對普通物品時並未受影響。研究者解釋說,這是因為他們想要用這種方法挽救自我危機。另一個研究中,希瓦納森讓被試對象看一輛奢侈品車的價格,按照常理,那些低收入的人可能會更加迴避這樣的商品,然而結果是相反的,他們不但表示出想買的意願,而且願意花更多錢來買這輛車。希瓦納森認為這是因為那些社會經濟地位更低的人本能地體會到更多危機感,於是會採取超過自己能力的方式去消費昂貴的、炫耀性的商品,以此來尋找心理平衡。
正如《黑猩猩的政治》開頭,作者引了17世紀英國政治經濟學家托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的一句話所揭示那樣——我認為:所有的人類都具有一種普遍傾向,一種持續不斷、永不停息、前仆後繼、至死方休的權力慾望——在「zhuangbility」這件事情上,人類之所以如此前仆後繼樂此不疲,就因為它能夠產生一種權力的幻覺,從而讓身處充滿競爭壓力的社群中的個體,特別是那些經濟政治地位較低的個體,感覺更好一些,覺得自己也不是那種出門被隨便踩的小蟲子。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贏取交配優勢。
呃,也許這個詞實在是太赤裸裸,那麼我們換一個說法好了:在擇偶中佔據優勢。
美國經濟學家托斯丹·凡勃倫(Thorstein Veblen)在1899年《有閑階級論》中提出凡勃倫效應:商品價格定得越高越能暢銷。對於這句話,不用我費口舌解釋,想必你也頻頻點頭了吧,我們的生活里就充滿著這種效應,比比皆是。而在2011年,來自德克薩斯-聖安東尼奧大學等五所高校的六名研究者共同完成名為《公孔雀、保時捷和托斯丹·凡勃倫:炫耀性消費作為一種性信號系統》(Peacocks, Porsches, and Thorstein Veblen: Conspicuous Consumption As A sexual Signaling System)的論文,主要探討以名車消費為代表的炫耀性消費到底在兩性博弈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他們給出的結論是:部分男人們就是在把買名車這種炫耀性消費當做一種性炫耀來展示,就像那些公孔雀需要一副華而不實的羽毛一樣,這是性選擇規律對他們的做人要求。
當然,不要急著諷刺男人們,在女性身上,科學家觀察到了另一個有趣現象:經濟不景氣時期,女性會通過多購買口紅之類消費品來提升自己的形象,以求得更有錢的伴侶的青睞。這現象名曰「口紅效應」,是來自德克薩斯基督教大學的莎拉·希爾(Sarah Hill)和克里斯托弗·羅德荷弗(Christopher Rodeheffer)等人2012年在《經濟衰退中的美貌激勵:擇偶、花銷與口紅效應》(Boosting Beauty in an Economic Decline: Mating, Spending, and the Lipstick Effect)所揭示的,該效應似乎能用來解釋那些明明出生貧寒的女人願意把大把大把錢花在化妝品上用來提高自己在婚姻市場的競爭力這一不爭事實。正所謂,有錢裝,沒錢更要裝。
甚至一些不好用金錢直接衡量的事物也可以成為「裝」的載體,比如說,愛心。2010年康奈爾大學的帕特·巴克利(Pat Barclay)就發表過標題為《利他作為一種求偶展示》(Altruism As A Courtship Display)的論文,其中指出不論男人或者女人,都更願意和具有利他特質的人約會、交往、發展長期伴侶關係。
所以,當你有看到微博上某些人在公益事業上熱血滿滿整天呼籲的時候,還是盡量保持冷靜的頭腦觀察著吧,指不定哪天他會以嗆死你的頭條新聞主角這種方式出現,讓你覺得恍惚至極,啊當日的慷慨啦正義啦公德啦什麼的彷彿一場表演罷了。
最後我們可以來探討一下當前中國社會最為突出的一種裝,那就是裝文藝。
從多年前的西祠、北大新青年到如今的豆瓣知乎,文藝青年們勢不可擋的力量已然成為了2000年之後中國青年人群的重要特徵之一,及至近年來更是愈演愈烈。好像不知道《愛在午夜降臨前》的人都不好意思出去社交的樣子,然後是個寫兩行酸句子的人就要聲稱自己為詩人,能搞點繪畫攝影之類動靜的就卯著勁兒去步入藝術家行列……問題的關鍵在於,為啥不管是不是真文藝,都要裝一場,這麼裝有啥好處呢?
英國北安普頓大學的海倫·克萊格(Helen Clegg)、紐卡斯爾大學的丹尼爾·奈特爾(Daniel Nettle)和愛丁堡大學的桃樂絲·米爾(Dorothy Miell)三人合著的論文《視覺藝術家的身份地位和擇偶成功》(Status and Mating Success Amongst Visual Artists)或許可以解答這個問題,他們通過對236個視覺藝術家的調查得出,成就更高的男藝術家情場上會更得意,而且更有可能採取短期的約會策略,呃,因為他們身邊圍繞著的女子實在是太多了。
回想一下Beatle和Rolling Stones成員睡過的groupie們,這個結論可謂毫無維和感。
早在2001年,新墨西哥大學的演化心理心理學家傑弗里·米勒(Geoffrey Miller)在其所著的《求偶心理:性選擇對人性進化的影響》(The Mating Mind: How Sexual Choice Shaped the Evolution of Human Nature)中就曾提出,藝術創造力最初是用來吸引異性而演化出來的,這一觀點在2004年海倫·費舍爾(Helen Fisher)的《情種起源》(Why We Love)中也再一次被提及。
而丹尼爾·奈特爾此前還有個蠻有影響的研究,我覺得一定得在最後提一下,它會成為本文最意味深長的註腳。這位老兄其實是個研究精神病的專家,他於2005年在與人合著的《人類的精神分裂、創造力和擇偶成功》(Schizotypy, Creativity and Mating Success In Humans)中提出一種觀點,認為精神分裂患者不少都具有相當驚人的創造力,其中很大一部分會成為藝術家或音樂家什麼的,如此保證了他們能夠擇偶成功,這也是這些人的基因之所以沒有被人類淘汰掉的最大原因所在。
所以說,既然有這樣的好處,你怎能怪小青年們不得不一個個裝瘋賣傻把自己搞得很文藝以求得更多異性關注呢?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
突然間想到一條鄙視鏈:
看英美劇的,瞧不起看日劇的,看日劇的瞧不起看韓劇的。
英劇美劇日劇韓劇粉絲一起鄙視國產手撕鬼子大戲。以上所有都瞧不起我國部分垃圾綜藝節目。(沒有一棒子打死,拒絕私信辱罵)
另外還有鄙視鏈:
看原版書的瞧不起看譯文的。
同樣是中文版,看外國的瞧不起國內的。以上所有共同鄙視垃圾網文……以前我也是美劇愛好者,沒事看看英文原版書。後來經過幾年工作的折磨,再也受不了費腦子的東西,休閑的時候只想無腦「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於是我看了國產偶像劇,瑪麗蘇網文小說,還有無腦綜藝節目。調劑一下生活。這玩意就跟天天吃健康食品,偶爾也需要垃圾食品一樣吧(頂鍋蓋跑以我裝逼多年的經歷來看,喜歡裝逼是因為喜歡裝逼所帶來的自我感覺上的優越感。
我很討厭裝逼這個詞 我不否認部分人是在【裝】但是這個詞也曾經給我過很多憂慮也可能是我太敏感,但我真的是很反對這個詞的他讓我改掉平時手插褲子的習慣 推眼鏡的習慣 想看書不好意思在宿舍看 有時候和普通朋友交流自己關於某件事物的觀點 自己的價值觀 也會被旁人加以裝逼這個詞 可是我想現在的社會對這個詞是否有太多誤解了呢?身邊大部分人也有這樣的體驗,一旦異於周圍環境的習慣。你就會被加之以裝逼的罪名.睡覺不打太多了。一點想法?╭╮?
推薦閱讀:
※在星巴克帶著蔥油大餅喝咖啡,別人的反應會怎樣?
※筆記本怎麼選:是等Windows 10出來還是割腎買個MacBook Pro?
※什麼是「逼格」?怎麼才能提高「逼格」?
※求大神指點同學聚會上如何不動聲色的裝逼?
※中文裡是否沒有可以準確表達「judge」這個單詞含義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