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棋時的大局觀和遠見是怎樣產生的?

定式也是是從經驗總結來的吧?


下棋時的全局觀和遠見是怎樣產生的

先從題目來說明一下,首先全局觀這個詞聽起來有些奇怪,在常用的圍棋術語中,應該用「大局觀」來形容更為貼切。

再來理解一下大局觀是什麼,大局觀一詞從詞面上理解,「看輕局部小利,注重全局發展」。

如果只是把大局觀停留在棄掉局部小利選擇外勢上,就大錯特錯了!真正的大局應該是:計算清楚局部的變化後,根據周圍的配合進行判斷,選擇了看輕局部注重全局發展的下法。所以大局觀更像是一種對棋的理解以及判斷,至於如何產生,隨著基礎訓練的積累,逐漸對棋的理解加深,大局觀自然就越來越好了。

下面我再舉兩個例子:我平時接觸一些水平較低的棋友,他們是超級棋迷以下棋為快樂,他們會經常特別興奮的跟我說:我這個棋通過這個大棄子獲得了巨大的外勢,然後再通過外勢攻擊掌控全局,是不是特別精彩,這大局觀可以吧~~說的時候興高采烈,手舞足蹈。然而他卻忽略了一個巨大的問題,其實在之前那個局部有一舉致勝的下法卻沒有注意,通過這個例子我想說明的是圍棋的大局觀其實也離不開計算。

第二例:我原來經常給某些衝擊職業段位的孩子上課,他們的棋很多在局部小地方上,計算力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這時候所要提高的就是大局觀,比如某些孩子仗著局部計算出色,在局部對殺考慮的比較多,這時候他可能就或多或少的忽略了全局的重要性,這一例相比較上一例其實已經是有明顯的進步,因為有了局部的計算,才能更透徹的在局部比較優劣,從而選擇在大局上相對較好的下法,這個階段只需要培養這個大局的意識就可以達到相當不錯的大局觀,隨著水平的提高在保障大局的同時,在局部的處理也會更加趨於完善,

最後我以職業棋手的角度說一下我的看法,圍棋無論大局觀,官子,對殺,判斷等等各方面都是以計算為前提,只是圍棋變化過多,很多時候只能用模糊的概念比如厚薄強弱來區分,但圍棋並不是只有競技,從另一個角度下出自己得意的棋其實才是最開心的事情,這是作為圍棋愛好者可以比較輕鬆的去享受過程的權利,是我深深羨慕的一點。

3(&>1


5歲時想當英雄的理想,與30歲時想揚名立萬的抱負,看起來一樣,其實天差地遠。

對大局的追求,初學的理解,往往只看到模樣上的疏闊,但並沒有維持平衡、駕馭局面的能力與之配合;

棋力增長、實戰錘鍊以後,你會意識到,真正的大局觀,是在對各個細微局部的精確判斷之後,再做出的先後選擇。

哪裡最大?有多大?其次是哪裡?再次是哪裡?

而每一個選擇,往往都牽連後來幾塊棋的各自發展前途;要算清後面的因果報應,真的太難;

故,在此有一言相勸:

莫輕言大局,先計較微利;

當你開始對幾塊棋的大小錙銖必較,並且可以判斷承受其先後選擇所帶來的後果,

此時再言大局觀,其庶幾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補充一點:

為什麼很多下棋的人,喜歡講大局觀?

因為,

1、圍棋是智力運動;卓越的大局觀,是對局時最核心的能力之一;很多人願意承認自己計算力不夠(學棋晚啦,非職業啦,年齡大啦,不拘小節啦==),但很少人願意承認自己大局觀不行。這涉及到「境界」、「棋品」層面的評斷,沒人願意承認自己不行。

2、下棋的人,或多或少都有點「胸伏百萬雄兵,腹藏千機良謀」的自負。在學棋打譜的過程中,看多了「耳赤之局」中那樣睥睨四方的神之一手,總想一子定乾坤,處處佔大場。

但其實,這樣的神之一手,他的「大與小」,最直白,最顯眼,「最容易體會」。再加上傳奇故事的渲染,相信打譜的人看到這樣的招法,眼中一定都綻放著「吾亦當如此」的神采。

棋力再低的人,看武宮的宇宙流,都能為其宏大的構思所吸引,他的目的很容易理解——圍中腹。

為什麼?因為這樣的招法,最直觀,最容易看到。

但是,其它那些平凡的長一個,尖一個,先交換還是保留的處理,你是否看到並理解背後的邏輯?

那些必然的走法,為何必然,為何此時必然?

那些搖搖欲墜、處處漏風的地方,為何高手就是不補?為何後來補了,現在不補?

這些都是圍棋顯而易見的大場之外,最易讓人忽視,而又最難學習的地方。

3、理解緊湊、緩急,是發現大場、掌控大局的前提。

看棋評解說的時候,總會看到「這一手緊湊」、「這一手緩了」的說法。並非這一手沒用,而是因為一旦你所下之子,非必應之招,就會讓對手走了其它更大的地方。哪怕這裡對方不應一招他會有損失,但如果其它地方的所得大於這裡的損失,那對方這樣走就是可行的,甚至是必然的。

這就是對手大局觀比你好,不會只見微塵,不見梁木。

這裡的大,並非單純圍地的大,並非一個拆二、一個天王山的大。

有時「大」,僅僅是打吃一子,或者是保守做活,或者僅僅是尖一個出頭。

開局、中盤、收官時的「大」,千變萬化,複雜多端。不同的技術流,不同的棋風個性,對大小的理解、處理,也是不一樣的。

可以這麼說,對大小的理解深淺,直接取決於一個人的棋力水平。

圍棋的學習里,沒有直接學習大局觀這樣的一種路徑。可以體會,但非能速成。

靈動機變、如水流動的局面里,

領會妙味,懂得棄子轉身、謙和退讓,

該委屈要委屈,該白刃相見時也絕不含糊。


除了多計算多下棋,還真沒太多速成的方法。初學者切忌玩虛的。

當年我搞了很多名家的棋譜的書來看。有一陣子圍棋熱潮,書超級多,最有趣的是,有不少是既有棋譜也有背景故事的,超贊!我又是天生能吃書的人,看了整整一書櫃,結果除了記住了很多八卦之外,好像也沒見得水平增長多少。

大場、手筋什麼的,很容易記住,但更容易不求甚解。至於更深一點的,怎麼才算「厚」,如何才是更有「彈性」、保留餘味,等等,幾乎都僅僅是作為新鮮名詞兒而已。尤其要警惕一流超一流高手的人生感悟類的,咱根本達不到那個層面,勉強去學也不過東施效顰而已。

還是老老實實的下棋——————找高手,而且請人家伴你復盤————實在找不到高手,幾個人互相討論也可以。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和同學下,他解釋某一招要呼應另一個角,形成大模樣,不過在我看來,什麼大模樣啊四面漏風,我隨手就可以破去————說明算路不夠的情況下,你考慮出來的大局和遠見,可能也沒多遠大^_^。

所以,棋要學書要看,但是最好還是從基本的邊角定式變化開始,老老實實的計算————感覺可以有,但往往靠不住哦。


以我熟悉的圍棋來說,大局觀好的人,要麼棋力好,要麼有大局觀的天賦(全局思維)

和棋力直接掛鉤的,是你的計算能力、判斷能力、棋局經驗等

就像人生,遠見和大局觀與你的學識、經驗、綜合能力緊密相關,有的人天生重全局,有的人是經過人生磨練而得到的


那象棋來說,本人具有一定的水平,從我自身感覺來講,中國象棋分為三部分,開局,中局,殘局,因為這裡談到象棋只是舉例子,所以我不詳加贅述,所謂大局觀,我想便是閱歷,也就是你見過多少盤棋,如果你的腦海里,有過10w盤棋那麼你可以有大師的水平了,為什麼這麼說,就是因為當你在下新的一盤棋時,你遇到的局面可能與之前某盤棋類似,如果你比對手知道的多,應對當前局面自然就能選出最有利於自己的走法,而你的對手如果對當前局面陌生就可能犯錯誤,這時候輸贏就分出來了,這是大局觀與遠見的雛形,說白了就要見多識廣,沒一定的積累想下好棋是不可能的,充其量只能叫玩玩。所有棋道理相通,我說的都適用!


以中國象棋為例,大致分兩種吧:

1、,這是最基礎的。雖然討論的是全局觀,但是有經驗的棋手都會先算幾步,觀察一下局勢發展。比如子力會迅速簡化還是形成互纏?我方有沒有可能得子或者失子?存不存在棄子強攻或取勢的可行性?一般都是先有計算的基礎,再有對全局的遠見。

2、經驗判斷。比如棋至中盤,局勢平穩,雙方大子相等,但是我方多一兩個兵。那我是不是可以開始為殘局作準備了呢?因為多兵的優勢在中局不太明顯,在殘局則很重要,所以我方接下來的策略就可以是適當簡化局勢,杜絕對方反撲的可能;同時保持住多兵的優勢,等到殘局再步步推進。更甚者,如果對方殘象,那我方兌子時就考慮兌馬留炮,因為缺象怕炮。這些策略大部分是通過實戰和打譜積累而來的,並且建立在「算」的基礎上。

目前特級大師中,許銀川和謝靖就是以大局觀見長。他們的棋風穩健,但是很注重細節與微小優勢的積累,步步為營,最終積小利為大勝。題主如果想培養大局觀,也可以多參考他們的對局記錄。


問題從提出至今已有兩年之久,圍棋作為棋類運動的一個重要分支自然也在問題標籤中佔有一席之地。諸位答主珠玉在前,大抵闡述了同一個觀點:大局觀及所謂遠見建立在擁有一定計算力的基礎之上。對此我深以為然,但與此同時,大局觀的成熟與否與計算力的強弱並非線性相關。《孫子兵法》有云:「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以正兵當敵比拼的便是計算力,以奇兵致勝較量的則是大局觀。大局即是所有局部的集合,局部戰鬥影響但不決定全局形勢,即使在每個局部都佔到便宜,從全局角度而言,形勢也未必佳。當然,我們在收官階段這樣雙方基本確立界限的情況下討論大局觀顯然沒有必要。而在布局階段這樣棋盤較為空曠的情況下,當我們思考下一手棋時,也許會將角部兩顆對峙中的棋子或局部某個未完成的定式作為出發點,這是由局部出發的思考方式;相反,當我們著眼於全局,尋求全局最善的一手時,大局觀就顯得異常重要。

我們以攻擊為例,常見的攻擊方式便有急攻、緩攻;纏繞攻擊,棄子攻擊等等。正所謂「揣而銳之,不可長保」,應該引而不發時一味猛衝猛打,是謂匹夫之勇。不但毫無收穫,在急攻過程中陣型也難免露出破綻,甚至還將遭受反擊。而應該猛攻之時逡巡而不敢進,則是貽誤戰機,失去一舉制勝的機會。攻法取捨,皆依據全局判斷,不同的進攻方法、進攻方向將決定行棋的方向,下文將其稱為棋的流向。

素材取自王汝南老師所著的《中盤攻防指南》,此時白棋無視局部雙方子力的懸殊差距在上方打入黑陣。面對如此挑釁,黑棋人多勢眾,自然應該對兩隊白子展開攻勢,而此時有眼見的兩種選擇:

  • 進攻右側白子

相比之下,右側一顆白子收到黑棋的壓力較大,我們很容易想到進一步壓迫他,甚至乎直接將棋盤右側實地化。但換言之,黑棋投入過多的精力限制白一子,對白方而言,此子價值便相應降低,即變輕了。如此一來,白方自然選擇先安定上方一子。黑棋布下天羅地網所捕獲的白子反而變得可逃可棄,進退自如了。如此殺雞取卵,缺乏」第二支箭「的招法,實在不能說是有遠見的下法。

  • 進攻上方白子

對上方白子施壓,其目的並不是吃棋,而是搜取白棋根據地,將白一子走重後趕向中腹以獲得持續的收益。在此必須特彆強調,攻擊獲利的方式有很多種,其中吃棋只是一種最直接的變現方式,在大部分情況下,水平越高的對局,吃棋所需承擔的風險越大。在這種情況下,黑棋1、3尖頂後順勢飛出的招法呼之欲出。

如此雙方正常應對,白4雖有拆一的餘地,但仍處於黑棋的夾擊之中。黑棋不但罩住白棋右側一子,更脅迫上方一隊白子,與前圖相較有天壤之別,堪稱有遠見的招法。而回到原來的問題上,這樣富有遠見的招法是怎樣產生的?

  1. 我們在掌握了基本的招法後,落子之前首先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此局面下便是將空曠的右側補強走實。
  2. 對局部各處子力輕重強弱緩急做出了精確的分析,我們得出急攻右側一子的招法華而不實,不如走重上方白棋,在達成目標的同時又能持續地獲得收益。
  3. 分析棋的流向,比較不同的進攻,逃跑方向對局面的影響,這也是下文的重點。

在棋盤上方的較量到一段落後,黑棋達成了既定目標。與此同時,白棋雖未完全安定,但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強。所以此時局面的重點則由選擇進攻目標轉向了選擇進攻方向,此時局面如圖所示:

A點似乎是一個可以考慮的好點,既限制了白棋的出路,有對右方黑陣有所擴張,我們不妨先思考一下,如果黑棋此時落子於A點,白棋上方一隊應如何應對?

此時擺在白棋面前的出逃路線只有兩條,其一為由右側壓出,如此白棋雖然逸出,不過白2、4與黑3、5的交換使得黑右側逐漸趨於實地化。

其二,白棋由下圖2位尖出,以下正常應對。此時黑方右側陣地雖頗具規模,但同時也略顯空虛,不能稱之為實地。

由此可見,黑棋鎮雖有氣勢,但白正確應對則完全可以閃避。依上文所述,急攻難有成效,自當考慮緩攻。下圖1位跳顯然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點:

  • 黑棋跳起,隱隱威脅上方白棋。白棋若跳出,黑3順勢補棋,右側黑空趨於實地化。同時也不懼怕白4打入黑陣,黑5自然跳起,出頭的同時仍牽制左右白棋。
  • 白棋若不願黑方右側成功而執意動出,此時黑棋自上而下分割兩隊白子,至黑7持續脅迫白棋,則白左右為難。

(破喵持續施工ing)


唯手熟尓


二十年前初學象棋時,教練講他在全國賽上的一盤棋,「我算到十幾個回合過後簡化了,我有一步挺邊兵制住對方邊卒,對方沒算到這步棋,於是他就輸了。」那時我以為這就是大局觀。

十年前,經常被人誇大局觀好,但自知人其實是在說我力量不行,算度不深,殺法不銳。那會兒主要用軟體上網練棋,計算基本靠軟體完成,自己主要給軟體盲點做補充,練出了一套大師級的局面判斷體系——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

後來隨著技術進步,蔣川異軍突起以一手軟體棋風(我的直觀感受是,始終綳著雙方都不太舒服的棋形,也未必有多大可以見得的優勢,但隨時可以在己方略有利的時機先手攻殺)橫掃同世代學許仙風格的對手,好像就沒什麼人提大局觀這事兒了。到了王天一橫空出世……大局觀是啥?叮了咣啷一陣兌我擦怎麼少一個……棄空門搶空門五七回合一過我擦死挺了……

結論。對象棋來說,隨著技術進步,計算能力越來越重要,在目前的技術水平下,大局觀僅能作為初學者的評判標準。


我不得不說,其實就是多搜索幾層解答樹……


計算+直覺


這裡是一位從小學國際象棋的人,看前幾位都是中國象棋和圍棋,那我來答一下國象吧。

國象和中國象棋一樣分為開局,中局,殘局。我想所謂大局觀在國際象棋上用應該是對未來發展的掌握和判斷。主要靠的是計算能力和對未來主要目的和趨勢的判斷。

計算…好燒腦。作出盡量最佳的走法,需要的是大量的腦子裡的計算,排除,嘗試。「深藍」的計算能力就是它強無敵的重要原因。畢竟作為一個AI。

哎呀哎呀跑題了,下下棋鍛煉腦子挺好的(?ì _ í?)雖然我現在不玩了,改成想計算機了…(頭髮會變少?_?),但是從小的棋類訓練還是給邏輯能力帶來了很多的好處噠!

最後日常祝大家天天開心以及

看我這麼可愛要不要考慮關注一下呢(?ì _ í?)


你炮在這邊,我必然上這邊的士相,不給你悶宮的機會。

昨天晚上和wwy下了一局象棋,wwy下象棋是國家二級運動員,這樣的實力在知乎也許不算什麼高手,但卻給了我很多啟迪。

他走棋野路子多,有時候根本不思考,全憑感覺。整局棋下來,感覺他一直處於一種很輕鬆的狀態,而我卻步步斟酌,仔細算計。他的棋給我的感覺平淡無奇,沒有明顯威脅,但這種感覺讓我很不舒服,反而更加警惕。同樣是象棋國家二級運動員,wym下棋時就沒給我這種感覺。

下完一盤棋,我不但輸了,還累得不行,超級不爽。

問他原因,wwy很自得地說:我大局觀好。

我問:什麼是大局觀?

他說:大局觀就是你知道對面每個棋子的威脅。比如剛才,你的頭炮就是對我威脅最大的棋子,有它在,我隨時都要防你落車。所以我只要換掉它,你的優勢就化解了很多了。

雲淡風輕,騷氣十足。

這語氣,這神態。

不行,我不能被壓制!腦細胞激活!

我說:就是說,看清楚每個棋子的位置,想清楚它們的作用,對嗎

在你的說法中,只關注了對面棋子的威脅,在我的說法中,卻包含了對自己棋子的關注,哈哈,我的說法更完整!」我暗暗想道。

沒錯,比如說你炮在這邊,我必然上這邊的士相,不給你悶宮的機會。

又比如說,剛才兌子,我的炮還在低位,要發揮威力必然要撤回高位,你當時只要保護好中兵,就還不失先。

比如說剛才,你就不能出王。如果我只有一車一炮,肯定殺不死你。但多了一個馬就不一樣了,尤其是位置還在同側。

每次兌子前,我都會算步,運算元力和局勢。

……

一不留神,老王的話匣子就打開了,每句話都讓我特別尷尬。虧我還自以為考慮周全,但其實都是夸夸其談。

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了我和老王真正的差距:老王的大局觀不是一句概括性的話,而是一種本能。每次棋子位置的變動,都會激活他的思考,讓他對局勢產生新的判斷,這個過程是自然而然、毫不費力的。

大局觀是一種本能

就好像他心裡有幾個小人一樣,一個負責觀察棋子的位置、判斷威脅,一個在計算步數子力,一個直接想到了可能的收盤結局——畢竟,各種殺法雖然千變萬化,但終歸落腳在車馬炮兵上。

從老王的話語中,我勉強提取出了幾點他判斷局勢的常用依據:

1.棋子的左右移動、前後移動都是需要消耗步數的,左右側、高低位的判斷很重要。

2.不能頻繁挪動一子,否則兌子大概率吃虧。

3.炮打悶宮,頭炮落車,馬帥同側威脅大。

然後,我仔細比較了我和老王的區別。

我是典型的重視細節:我同樣關注每個棋子的位置,但我想的是每個棋子下一步可以走哪些地方,會怎麼樣,對面可能怎麼走,我該如何應對。

這樣的想法很具體,但同樣無比消耗精力。棋局上可以走的地方太多,先算自己,再算別人,這個計算量太過龐大了。雖然,下棋的時候能夠觀察對面的意圖,通過分析對手意圖來減少計算,但計算意圖也是很累的事。

僅僅考慮兩步的變化,就足以讓我心力交瘁了。

老王的棋就不一樣,每一步看上去都沒有什麼威脅,但可怕在於,依靠對局勢的判斷,他不出大錯。除非是兌子之類的棋,他才需要認真思考。所以他能很輕鬆地落子。

他很輕鬆,我很費力,我能保持暫時的優勢,但卻無法轉化成勝勢。時間一長,我幾乎必然失誤,所以我輸棋的概率大。

為什麼我沒有老王這樣的習慣呢?

大概是,因為恐懼吧。我很害怕,一步棋沒有看清楚,就丟掉一顆大子。

如果我要培養大局觀,我必須先認識到:我自己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我把太多的精力放在細枝末節上,必然無法關注整體,失誤和失勢都是必然的。

最後,老王和我談了他的故事,參加象棋比賽。

他提到了「拍鍾」,就是說每次走完棋,選手都必須拍鍾示意,否則該選手的時間不會停。後來我查了下,官方說法是「按鍾」,但還是感覺老王這個「拍」字很傳神,把對手「拍死」。

「有一些人啊,他們發現你忘了拍鍾,就開始假裝長考,消耗你的時間,裝得賊像了。」

「我去,這些人太沒品了。」

「話不能這麼說,這是比賽,這是因為你先犯了錯誤,對面使用戰術是正常的。」

「正式比賽,時間可緊啦!」

聽老王說這些事情的時候,我就想起了我和他下棋的時候,動不動就長考半天。如果正式比賽,要計時要按鍾,我會是什麼狀態?我的時間夠嗎?會不會忘記按鍾?

光是這樣想想,我就覺得緊張。

我一直以為自己雖然沒有受過職業訓練,但下象棋已經自有一股氣勢,能夠坐姿端正,目光有神,氣息平靜,只用一隻手下棋,而且摸子的動作很帥……

但現在看來,有些事情沒有經歷過,是必然沒有那種深刻的體會的。

真想能經歷更多的事情,遇見更多有趣的人。

每日功課除了練普通話,又多了一門下象棋,噢耶~

————————————————————————————————————

2017.6.29更新。

昨天寫了這篇文章,今天就拿下了對老王的二殺,最關鍵的是過程中思考也變輕鬆了不少,開始嘗試著用新的角度分析棋局,改掉了不仔細思考就不敢走棋的習慣,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估計明天老王跟我下棋時要更認真了~

————————————————————————————————————

2017.6.30更新。

過去下棋少,而且只會走紅棋,從來不執黑。最近卻是迷上了走黑棋,發現執黑與執紅完全是不同的心境。

執紅的時候,必走當頭炮,然後背棋譜走套路,然後步步搶先。

執黑的時候,因為見過的棋少,就需要更多的觀察和機變,需要更多的應對。

今天晚上的對局老王不專心,被我偷了車。結果我偷車後太過激動,兩步後就送了一個車,好氣啊……

偷車之後的心情是怎樣的呢?勝券在握,心情愉悅,一心盯著對面的老帥,盤算著怎麼捉住他。在這樣的心情下,我失去了一個棋手應有的冷靜和洞察力,連對面馬踩著我車竟然都沒有看見。

棋手必須冷靜,因為棋手的專註力是有限的。一旦心浮氣躁,必然有所疏忽。

我要通過下棋,成為一個專註、冷靜的人。

——————————————————————————

2017.7.2日更新

今天被老王連續虐了三局,每局都是我執紅,同樣的開局,同樣的結局。

感覺是這樣的,每次開局我都似乎領先,但是在進攻的時候,老是會出現一些礙眼的東西,很可能就是一隻邊上的馬,要進攻的點,都被它保護住了。這隻馬一抓就死,但就是騰不出步數來。

進攻不下,只能被迫兌子,兌子後局面比較明朗後,發現自己還存在攻勢。結果一口氣走下去,發現對攻就是欠他一步,算是真正感覺到了「棋差一招」。

越走越窄。

下完棋後,老王還是那套話:兌子前算步。

但這次他說得更具體了。原來,他一直在盯著我移動次數多的棋子,然後有預謀地布局兌子,所以每次兌子吃虧的人,必然是我。

兌子前算步,這句話他早就告訴過我了,但說實話,如果不是今天,我真的不會感覺到,他對「步數」的嗅覺如此強大。

下完棋後,和老王打了個賭,2個月之內,必然要連贏他三盤,輸了請吃飯。

hhhhh~

——————————————————————————

2017.7.12日

時隔兩周,再次和老王對局。

中盤被老王一馬換雙象,然後老王利用「雙將必動將」白吃我一個車。相當於一馬換了雙象車。此時,我左側子力集中,只能加速決戰,不然接下來出現換子局面必然吃虧。結果被老王一個進兵化解了。

雖然輸了,但感覺沒有退步,收穫還不錯。

——————————————————————————

2017.7.14日

近兩日和老王下了6盤,三比三。

感覺改變還是有一些,過程中長考大大減少了。思考的角度逐漸從「我要吃他棋子」變成了「我不犯錯」,由猛打猛追變成了布局應對。

談不上好壞,但確實體會到了一種全新的下棋感覺。

————————————————————————————

2017.7.19日

最近下了好多盤,都走快棋,沒有經過深思,想要通過這種方式來培養棋感。

尤其是仙人指路,指了老王快十盤,一盤都沒贏過。仔細思考了一下,發現自己也沒有取得什麼進步。

或許,要想取得進步,打譜是比較靠譜的方法。觀察深刻的走法,然後領悟其中的妙處,這才能踏踏實實地進步。

可惜。

—————————————————————————————

2017.9.30

好久沒下象棋了。突然好想回到小時候。


老是輸,卻依然想贏,慢慢就產生了。

——是的這還真就是新版阿法狗的「暴力學習法」。從零開始,自演繹,以最科學的「理解」方式,通過自演繹的總結對比去摳清楚圍棋每一步著子背後的真諦,拋開人類的所謂定式,自己重新構築「圍棋」這門學科。


大局觀的基礎在於,你知道後續會發生什麼。比如你知道某厚勢沒有直接圍什麼空,但是它可以影響全局的戰鬥結果;你知道某塊好像圍的挺大,但很容易被打入或攻破。類比投資,巴菲特就可以被稱為有大局觀,不是源於他對世界的宏觀判斷,而是來自他對企業的內在邏輯的理解。大局觀是來自最具體的邏輯和技術,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和感想


是由心態決定的,所謂站得高看得遠。如果心胸狹窄,妒忌心重,就容易剛愎自用,很難高瞻遠矚,心靜如水。這也就是說功夫在棋外,下棋是修身養性,而不是好勇鬥狠。如果你時刻想著勝負輸贏,反而是背道而馳。如果超然棋外,真正做到享受下棋的過程,完全不在意勝負。你會發現你的眼光和棋路反而寬廣很多。

多數人都將注意力放在棋中,去研究對策招數,這好比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覺得到了一定的程度必然要超然棋外,才能更上一層樓。很多職業棋手也不會完全將精力放進棋中,肯定還要保持好的心態和修養,修心實在很重要,這樣才能相輔相成

但要發自內心去修心,而不要流於形式,自欺欺人。如果始終帶有目的性,那修也是不修了。

借用一首禪詩作比:

高高山頂上,四顧極無邊

靜坐無人識,孤月照寒泉

泉中且無月,月是在青天

吟此一曲歌,歌中不是禪


無他,唯手熟爾


隨棋力,年齡和閱歷而改變,歲月的積澱能改變一個人的心境和觀念,也培養了全局意識。

棋如人生。


計算更深遠而已。過程一長就需要講究策略而不是硬拼。

下棋有先手這個概念。先手就是我方主動出招,對手被迫應對,後手補棋。下棋實質就是爭奪先手的過程,其實不止是下棋,所有的競技都是爭先。

然而,有的棋看似先手,其實只是一時的先手,飲鴆止渴,一時痛快,對手應完沒有後著,反而通過這手交換讓對手佔據有利而我方不利的狀態。

象棋以順手炮布局為例,黑方順炮後紅不能急於打中卒,反而要積極出子,因為打中卒看起來爽,對方被迫補士,然後呢,棋局並不是紅打了中兵就結束,打過去之後紅方還是只能出子,中炮反而成了負擔,黑方上馬蹬炮搶先出車,紅反而先手變成後手。

棋局之所以要大局觀,是因為棋的規則不是一兩步就能結束,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需要想得更遠更長。

如果競技規則變成一招定勝負的話,那就不需要什麼大局觀,就好像一手的牌選一張比大小,當然選最大的那個。


難道大局觀不是通過豐富的經驗和閱歷才會自動出現在腦海中嗎?


推薦閱讀:

中國象棋和圍棋的最大區別是什麼?
人類對棋牌類遊戲的拆解到了什麼地步?
FC遊戲中國象棋中,老頭難度是真的在計算棋譜嗎?
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的規則,是否能反映中西方的用人體制?
做个职业棋手(围棋、国际象棋等等)是怎么样的感觉?从小到大一直做这一件事情,他们如何坚持下去不放弃?

TAG:圍棋 | 象棋 | 國際象棋 | 棋牌遊戲 | 中國象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