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 平台被 CCTV 邀請做節目,是否說明一些 P2P 平台已經變得透明可信了?
在觀看CCTV發現之旅節目時候看到了一期講金融的,裡面特邀了一個新上線得平台來回答有關於P2P平台的一些問題,都被搬上電視了,是否就能證明他是不是可靠的?視頻連接:互聯網金融時代是否改變你的生活http://www.cctvzmzg.com/shipinbaodao_20150105_853_1.html
沒有必然關係,無法證明平台就是可靠的。上央視確實能增加一定的品牌背書,但是並不能當作一塊金字招牌了。因為早些年有朋友在宜信工作,受其影響,接觸投資P2P也有幾年的時間了。這幾年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之迅猛,放佛讓我看到了十年前的電商一樣,從快遞丟包、支付繁瑣、假貨橫行發展到今天的繁榮。
個人認為,利率市場化和互聯網金融將是未來的大趨勢,但說到底,如何選擇還是要靠個人甄別,盡量少被媒體(包括官媒)影響,抓住平台的幾個關鍵點進行判斷,簡單說一下我的一點投資經驗,當是幫助題主分析問題了:
1.安全性只有保證了資金安全才叫理財。選擇平台不要貪圖高收益,安全才是最重要的。關於安全性可講的太多了,總結一句話叫做企業風控,如果風險控制實力不夠,壞賬率一旦上昇平台等著的就只有倒閉或跑路。現在基本上平台都100%保本保息了,但是詳細的還要去看擔保方實力,借款企業或者個人資產,負債率以及保本保息的細則等等,這裡就不展開講了。2.年化利率個人認可的收益在8-16%之間,再低其實對於理財來說沒有什麼意義,而再高的話相對風險也會增加。8-16應該是一個比較安全平穩的區間。至於一些20%以上的平台就不說了,不要太貪心,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的。3.公司資質管理團隊,註冊資本,業務模式,公司透明度等等管理團隊:管理團隊專業程度,一般看是否金融風控,互聯網營銷和技術團隊都齊全。註冊資本:在一定程度呈現一家公司的實力,一般選擇千萬以上的業務模式:每個平台都有自己的業務模式,如果自己的業務模式都不能自圓其說,甚至都不在網上披露,那這種平台也最好不要輕易選擇。比較出名的比如愛投資的擔保模式,有利網的小貸機構模式等等。公司透明度:公司地址,營業執照,企業法人,借款企業/人營業執照等,借款企業/人照片,資產以及負債率披露,擔保合同等公開,借款合同債權轉讓合同可供下載,是否支持投資人實地考察等等。說了這麼多,其實平台靠不靠普,總歸還是要靠自己的判斷的。當然,也不能因為人家平台上了央視就對他有偏見,這年頭野路子平台那麼多,能上央視的還真沒幾個,倒是也從側面說明了這個平台的實力。(看了一下報道里的平台是個初創公司,回頭有空研究一下再來更新答案)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規定,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於銀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具體掌握,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4倍。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
也就是說,按照目前銀行一年貸款基準利率6%計算,如果某P2P平台給出借人許諾的年化收益超出24%,那這類平台的借貸利率就已經超出法律規定允許的範疇。而一旦發生違約、還款逾期現象,出借人的權利也很難得到法律的有效保障。
cctv曝光過很多品牌,cctv也毀掉過很多品牌。媒體是否足以證明可信,首先在於其是否公正,其次在於其是否具有公正判斷的能力。目前的多數媒體要同時做到以上兩點很難
關於e租寶,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煮歷史品金融回復e可以獲取兩篇分析文章。下面是我的答案哦,可供參考:央視憑啥打理財廣告?
上周,P2P平台翼龍貸花費3.7億元重金拿下了央視廣告標王。笨虎先不討論翼龍貸本身有什麼問題,只想問:央視憑啥打理財廣告?
「發布虛假廣告,欺騙、誤導消費者,使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由廣告主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 新廣告法第五十六條
央視打過不少理財廣告,最臭名昭著的當屬泛亞:據報道數萬名投資者被波及。而有些投資者表示就是看了央視的廣告才投資了泛亞的日金寶。戳這裡看另一篇一個字戳穿泛亞騙局的本質
央視不僅做過泛亞的硬廣,還在財經頻道的多檔節目中增加泛亞的曝光度,更在線下參與泛亞的多場活動為其做信用背書。
可是,泛亞兌付危機爆發後,央視承擔「民事責任」了嗎?
或許央視說,我發布的不是「虛假廣告」,更有人說,央視會對每一個廣告客戶做實地調查很負責任。可是,一個理財平台是否可靠,僅靠實地調查就可以得出結論么?專業人士也不一定能看出風險的P2P平台,央視憑什麼確定它沒有問題呢?
央視作為國家電視台和「喉舌」,最初是納稅人花錢建立的,還有行政等級。豈可利用全國人民的信任,為了商業利益打不負責任的廣告呢?
即便拋開這些「道義」不談,從純商業角度出發,央視能享有巨額廣告收益(每年上百億),也是建立在排除與限制競爭的壟斷地位之上的。
下附笨虎兩年前在網易發布的一篇文章(已刪掉部分敏感詞,當年僅存活8小時):
「壟斷是企業排除與限制競爭的行為。儘管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在編製上仍屬於事業單位,但這家中國大陸電視傳媒市場的巨無霸每年可獲得上百億元的廣告收入。CCTV是否在實質上構成了對中國電視媒體市場的壟斷呢?
中國各地均有電視台,但地方台除衛視頻道外的子頻道不能跨境傳送信號,中國普通家庭不能接收境外電視台的信號,私人設立電視台也受到限制。這與韓國MBC、KBS、SBS三分天下、及台灣台視、中視、華視、民視及多家有線電台混戰的市場格局形成鮮明對比。
CCTV憑藉行政許可和播映許可權壟斷著各方面的節目資源。對重大新聞事件的報道央視享有絕對優先權,又如對世界盃等關注度極高的體育賽事廣電總局明文規定:境內的電視轉播權統一由中央電視台負責談判與購買,其他各電視台不得直接購買。
央視廣告收入快速增長。2013年CCTV通過招標預售的廣告收入達到158.8億元,較2012年增加11.39%並創歷史新高。其中《新聞聯播》節目成為吸金王,獲得53.78億元的總廣告收入。
但與商業機構不同的是,作為事業單位央視不需為廣告所得上稅,只需上繳15%的非稅收入,其餘85%留台自用。按照2013年央視廣告收入計算,留台的收入高達135億元。然而這筆巨額廣告收入在央視內部的具體分配使用情況並未被公布,對此社會公眾應該享有知情權。」
最後總結一句:央視,以你特殊的身份,請不要再做這種不負責的廣告。也請大家擦亮眼睛,上央視的平台絕不等於沒有問題。
詳見我的知乎專欄:
央視憑啥做理財廣告? - 煮歷史品金融(P2P平台監測) - 知乎專欄
文章首發於我的微信訂閱號煮歷史品金融(你免費的私人理財保鏢,不關注你就虧啦~)
P2P平台是否透明可信跟CCTV做節目有什麼必然的關係?
請搜索「鉑利亞,滕海川」
藤海川是一個非常經典的案例。
百度兩張截圖。說明上了央視的不一定就是好的平台。一個好的平台自然是風控嚴密,經營規範的平台。央視作為媒體是沒有對互聯網金融平台做一個專業性的分辨,只能是增加平台曝光率做廣告。
中小微企業貢獻了60%的GDP和80%的就業卻拿不到銀行的貸款,其實是非常不利於社會發(穩)展(定)的,但是新興的互聯網金融可以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的難題,所以近一年來高層一直在試探P2P的G點,出手太重怕整死一批,太輕沒有效果,目前而言只能讓P2P粗獷發展,用市場手段去調節,等到時機成熟了再推出相應政策去限制這些平台。但是年底爆發了很多問題,這也是P2P的風險滯後性的集中體現,加上媒體7*24小時不間斷循環的誇大事實的播報,導致心驚膽戰的投資人集中擠兌提現,結果跑路的平台太多,還沒來的及撤資的投資人萬一鬧起來,更加不利於發(維)展(穩)。所以我覺得 這次CCAV是來洗地了!!
發現之旅是收費頻道!!!你家每個月只付基本有線電視收視費是看不到這個頻道的!像什麼企業家之路那種節目,都是向企業收費然後給做一期介紹企業的節目!說白了就是軟廣!能上這樣的節目說明不了任何問題,不要一看到CCTV就懵逼!
互聯網金融肯定是2015年的大熱行業啊,但不代表很多平台就透明可信了。哪些透明,哪些不透明,下面說的內容可能會對你有幫助。
近日,央視《新聞聯播》的頭條不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視察工商總局,而是罕見地將目光聚焦在「互聯網金融」行業。
近期,「互聯網+」一直是市場熱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了「互聯網+」概念,並且將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答記者問時也表示,「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順勢而為,會使中國經濟飛起來」。而「互聯網+金融」正是其中最炙手可熱的概念之一。據央視報道稱,互聯網技術優勢正在衝破金融領域的種種信息壁壘,互聯網思維正在改寫著金融業競爭的格局。其提到,2014年新上線的P2P平台就有1228家,P2P年末貸款餘額超過1000億。128家眾籌平台覆蓋了全國17個省。通過269家支付機構,在2014年,僅手機移動支付就發起了45.24億筆業務,總金額22.59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70%和134%。3月12日,在對位於北京中關村的互聯網金融垂直搜索平台融360調研後,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便發出邀請:希望融360和螞蟻金服一起,成為第一批在A股上市的互聯網金融創業公司。紅嶺創投借款人信息不清晰
陸金所無項目信息披露
根據各平台的公開信息顯示,這14家平台中,「四條紅線」中明確要求的「平台自身不能做擔保」,只有6家嚴格遵守,包括開鑫貸、積木盒子、大拇哥財富、投促金融、愛投資、有利網,佔比43%;而在監管規範最可能著力的「完善信息披露」上,全部及格的不超過3家,佔比低於15%。而在這三個方面均規範操作的,僅有大拇哥財富和投促金融兩家平台,有趣的是,這兩家均是做政府項目的P2G平台。 大拇哥財富信息披露情況其中,大拇哥財富雖然是新上線的平台,但是據筆者了解,其首推的兩個項目,同屬重慶西部現代物流園排洪融資項目。根據項目披露,這也是「一帶一路」互聯網融資第一單的渝新歐鐵路起點,從項目的公信力和透明度來看,選擇這樣的項目,雖然收益率不是很高,只有8.6%,但是財富增長穩健,而且得到了政府的信用背書。當然,這個排行是在14個樣本中誕生,但這卻是在全國P2P網貸平台中頗具代表性的14家平台;那麼在全國存活的1600多家P2P平台中,信息透明的數據還有這麼「好看」嗎?互聯網金融作為新生事物,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但在監管政策尚未規範之前,行業的健康發展恐怕就只能靠行業自律、平台自律、媒體監督來完善了。筆者在這裡也提醒投資人,摒棄那些眼花繚亂的幻想,要充分認識到:項目好才是真的好,只有投資安全的項目,才能掙到放心的錢,投資人選擇到規範操作、信息透明的平台進行投資,是規避風險的重要環節。CCTV最開始放極草的廣告的。
極草一定碉堡了。不能證明是否透明可信,這透露出來的信息是目前(僅僅說是目前)國家認可p2p的發展,願意引導該行業發展,先做輿論宣傳,沒有將其定性為非法行業來禁止
有好多上過中央的不是也跑路了嗎 到時候也不負責任 就是回答幾個問題 上中央不代表平台可靠
還是要靠自己的判斷,對於上央視來說,好比宣傳,你能發現看見,但還是要自我選擇
題外話,80/90年代,也曾經在主流媒體上流行過氣功熱也許現在p2p負面消息太多,來點兒正面的平衡一下。
只能呵呵了,央視的權威性有待商榷
個人覺著沒什麼必然聯繫,央視也總打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