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博士不開心想放棄但是又覺得可惜怎麼辦?

博士第三年,時間已經過去三分之二,但是實際完成的內容好像還不足五分之一,學院換了新院長,要求一下子抬高很多,又要集體答辯,本來的要求就已經要延期至少半年了,現在感覺更加遙遙無期了。實驗各種不順,又整天擔心被老師罵,早上醒來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又是tm暗無天日的一天。。。這樣下去,怕是要抑鬱。

但是卻不敢跟家裡說不讀了要退學之類的,我媽肯定不同意,她又心臟不好,血壓又高,怕嚇著她,平時我但凡有點不好的消息,她都要暈半天,唉,真心不知道該怎麼辦。

大家都說,這時候放棄確實挺可惜,可明年六月根本不可能畢業,後年都不一定,還要一天天的這麼被老師摧殘,驚嚇,哪天真的抑鬱了,控制不住自己了,真怕後悔都來不及。該怎麼辦?


從Cornell博士退學已5年有餘,其間不少學弟學妹來諮詢過自己的情況是否該退學,知乎上也有人聯繫過我。本人其實還是有學術追求的,因此也對退學這個決定做過一些反思。總結下來,我覺得在決定退學與否之前至少該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針對題主的回答在最後)

  • 你讀博士的初心是什麼?這個初心有沒有變?

當初選擇讀博是有打算終身從事科研工作,還是本科碩士畢業後不知做什麼乾脆繼續讀書?有沒有和學長學姐交流過讀博生活是怎樣的,想在博士期間有所收穫該注意些什麼?現在讀博N年後想法有沒有發生變化?真實的博士生活和當初設想的是否有落差?對科研工作是否還有當初那樣的熱情?除了完成手頭工作是否還有長遠的目標和願景?

  • 博士學位對你的價值是什麼?

和上個問題緊密相關。假如打算從事科研工作,那麼必需的就不僅僅是博士學位,更重要的是讀博期間受到的嚴謹的科研訓練。(推論:需要思考目前所在的博士項目有沒有提供所需的科研訓練,還是純粹把你作為廉價勞動力)假如並不打算走學術路線,那就要考慮將來希望從事的工作是否要求博士學位,假如沒有學位劣勢在哪裡,是否可能通過工作年限彌補。

  • 眼前的困難是暫時的還是長期的?

物理實驗做不出,數學證明推不出,這都是短期困難,是可以靠努力和韌性克服的;稍長期一些的,譬如發現自己實驗或推導遇阻的原因是欠缺某方面知識,或者乾脆智商不夠,也可以通過選修相關課程慢慢彌補。長期困難包括但不限於:專業/課題沒有興趣;導師刻意刁難。當然,回答這個問題要誠實:專業沒有興趣當初為什麼會選擇讀博,是真的沒興趣還是逃避困難?導師刁難是什麼動機,是出於原則對你有期望所以要求嚴格,還是不合理要求純粹為了自己發論文?

  • 如果堅持繼續讀博,自己可以做哪些事使情況有所好轉?

專業不喜歡是否可能轉專業換課題?導師刁難是否可以約時間心平氣和地談一次,找出他刁難的真實動機。假如確實是導師極品壓榨學生,是否可以換導師?相反,假如更多是自身的問題,譬如懶惰或拖延症,就該認真思考自己的長期目標是什麼,並為之付出努力。

  • 假如決定退學,下一步計劃是什麼?

如果下定決心退學,最直接的方案就是工作了。可以聯繫已經工作的學長學姐,看本專業一般從事什麼工作,甚至請他們看能否推薦進其所在公司。實在不喜歡當前專業的話,就認真總結下自己有哪些技能點,可以勝任哪些工作。萬一確實沒有任何技能點,也可以跨專業申請碩士項目,讀1-2年出來再工作。


下面有針對性地就題主的情況發表一點個人意見:

  • 延期畢業:假如僅僅延期半年能保證拿到博士學位其實真不算什麼。建議找學長學姐取經,也和導師談談,了解預計畢業時間以及具體的畢業要求,自己評估下是否值得。
  • 不敢和家裡說:可以理解題主的心情,但希望你可以意識到無論結果如何最後都是自己承擔,因此首要的問題是如何做,其次才是如何和家人交流。親身經歷,當初考慮家人的意見選擇了不喜歡的學校和專業,幾年後發現他們提出意見時根本毫無根據不負責任,反而爆發了更嚴重更長期的矛盾。也許題主不像我這樣偏執,但聽從他人意見前請確保自己確實是被說服了而不是被親情裹挾。(這也是前面為什麼說要考慮下一步計劃,假如題主已經找到靠譜工作有穩定收入,這時母親或許會更容易接受一些。)
  • 大家都說可惜:不知「大家」都包括哪些人。如果只是親戚朋友這類人,他們可能完全不能理解攻讀博士面對著怎樣的困難,以及可能無法按預計時間畢業這種事。假如同門學長學姐也表示可惜,題主可以向他們尋求幫助,請他們提出些有建設性的意見幫助你克服困難儘快畢業。


我最近也在考慮這個問題,我的心理諮詢師跟我說一些話,我分享給你。

放棄會成為一種習慣。

心理諮詢師跟我說完這句話時,我內心一驚,瞬間淚奔。

然後我就將這件事簡化處理了,其實讀博就是讀博,就是做大論文加發表小論文,不要上綱上線到熱愛學術啊初心啊什麼的,更別考慮未來職業規劃,要不要進高校什麼的,以及這個學位有沒有用之類的。對於我們延期的來說,考慮這些無疑只會增加我們的精神負擔。它就是一件事而已。

按照我們既有的學習習慣,該怎麼完成這件事呢?你心裡肯定有答案的。我不信你讀到博士了不知道該怎麼寫論文,更不信你讀到博士了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那些紛繁複雜的行政事務,更不信你讀到博士了無法適應學院新換了院長啊規定啊什麼的。你是同我一樣不想承受痛苦和延期的壓力。

不是放棄這個學位會怎麼樣,而是放棄做博士論文這件事會形成習慣。其實我們就是讀博期間遇到困難了,不管是外在的還是內在的,要想辦法去克服。

不然以後我們會:

和朋友有矛盾了,絕交;

和伴侶婚姻出問題了,離婚;

和父母相處出問題了,不回家;

和孩子出問題了,打一頓。

工作出問題了,辭職換工作。

然後一輩子碌碌無為,不斷變換方向卻不知道真的該去哪裡。而且你能讀到博士,應該本身是很聰明很有能力的,你就打著曾是博士的名號也總能找到收留你的地方和人。但是你會發現你的生活開始漸漸走下坡路,直到有天你無路可走,才會突然想:我當時堅持下來會不會更好一些。

我的心理諮詢師對我說了第二句話:選擇了就去承擔。

無論出於什麼原因的考慮來讀博士,當我們拿著通知書踏入校園的那一刻起,我們已經做出了選擇,選擇了就去承擔,無論是痛苦還是快樂。

然後我的心理諮詢師對我說了第三句話:你應該感恩你現在還有機會改變你這個習慣放棄的思路,老老實實待在痛苦裡,慢慢改變。

她還說了很多,我想不起來了。只記得:不要輕易放棄,放棄會成為一種習慣。

與君共勉。


  1. 不要就直接退學了,如果還沒有碩士學位,請先把碩士拿到手。
  2. 拿到碩士,定下決心退學,開始找工作,導師這邊應付著,就不要再糾結科研的問題了,每天水水就好。
  3. 找到滿意的工作,立馬退學。
  4. 告訴家長,年薪自己編高一些,反正他們也不知道,只要錢到位,我相信家長是不會有太多的不滿的。(我媽一禮拜沒理我,當時非常震怒,後來我說找了年薪XX萬的工作才轉變態度)
  5. 享受生活吧,這個年代賺到錢最重要,何必糾結一個對你沒有意義而且輸出傷害的博士學位。面子能吃嗎?
  6. 至於那些說再 "忍忍就好了 再忍一年兩年就可以拿到學位了』的人,他們不知道你在遭受著怎樣的心理煎熬,只是一個旁觀者從時間收益的角度提出的意見。不需要理會。


其實吧,我們誰沒有經歷過一些「當時覺得天塌了事後覺得也沒啥」的事呢?但就算經歷過了,我們記憶里那種天塌了的感覺也仍然是真實的——因為我們當時的立場決定了我們感知到的就是天塌了般的絕望,就算別人再去我們耳邊喊一百遍天不會塌又有何用?

因此這裡的核心問題並不在於天會不會塌,而在於我們對天塌了的感知。同理,題主的核心問題並不在於博士和活著誰重要,而在於他對於二者的感知。我們要清醒的意識到,我們的感知其實是在用放大痛苦的方式欺騙我們的理智。天不會塌,但我們的感知讓我們覺得天塌了,讀博士也不那麼絕望,但我們的感知讓我們覺得讀博士絕望了。

我們的感知欺騙我們的素材就是我們生活中的細節。它讓我們把所有的注意力都聚焦在那些帶給我們強烈痛苦和焦慮的細節里,讓我們的大腦無時無刻不處在高度緊張和警惕的狀態下,越思考越複習,越複雜越焦慮,越焦慮越思考。如同電影中的閃回,它會不斷在我們的腦海里重播那些細節,讓我們以為自己始終活在痛苦裡,看不到當下的進步,看不到解決問題的出路。這也是為什麼我理解很多條理清晰的答案可能無法走入題主的內心,因為這些答案是需要我們的大腦脫離感知的欺騙後才能清醒地接受的。

我理解題主現在需要做的,是衝破感知設置的欺騙性底線。舉個例子,我曾經為了趕一個會議的deadline而無比焦慮,工作根本不在狀態,我腦海里不斷在想錯過了該怎麼辦,但突然有一天我停下來問自己,錯過了又會怎樣?該涼拌就涼拌唄。後來我確實錯過了那個deadline,但我覺得也沒啥,因為這個會每年都開,錯過了明年再去就行。但事實是,當時處在感知欺騙狀態下的我根本無法感受到這種「也沒啥」。這個例子里,我的行為實際上是衝破了感知營造出的一個欺騙性的底線,讓我看到了就算沒做成某些事,後果也完全可以接受,甚至屁的後果都沒有。

根據題目描述,我感覺題主的感知已經在他的腦海里設置了諸多欺騙性底線,做不到這個就會如何如何痛苦,做不到那個就會如何如何絕望。其實我想告訴題主,做不到也許是真的,但痛苦和絕望都是扯淡。感知欺騙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重播細節來嚇唬我們自己,但我們只要看破感知欺騙的伎倆,就會發現我們何苦焦慮和勉強自己去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有那個焦慮和勉強的功夫,還不如去把自己能做到的事做好。我相信,一旦擺脫掉了感知欺騙的束縛,憑著我們作為一個博士的智力水平,一定會發現車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算面對那些惡意滿滿的小人,大不了就事情鬧大,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你要記住,中國的科研發展,不會靠你一個人就有很大質的飛躍。

但是,

你媽沒你不行

你爸沒你不行

你老公沒你不行

你老婆沒你不行

你娃子沒你不行

你姥姥姥爺沒你不行

你爺爺奶奶沒你不行

你摯友沒你不行

中國的科研,沒你應該問題不大

讀博,盡全力,但是心態要好,不要急功近利,別太逼自己,人活著,圖個開心

不要苦大仇深

-----------------分割線--------------------

貌似被大V點贊了,受寵若驚啊!頭一次的過百贊

就回答我再補充一下

評論里好多小可愛說要是都這麼想,中國科研就完蛋了,其實我強調的主要是這個心態,而且但凡科研大牛,沒有幾個心態不好並且把自己生活弄的一團糟的。不是說放棄科研,盡全力就好,要正視科研遇到的困難和瓶頸。

感謝關注!感謝點贊!想了解機械女博士不為人知的一面就關注我吧!比心心

再說一句,我還是覺得家人最重要。

【我做的一切努力為了他們,所以不敢讓他們失去我】

昨晚看《尋夢幻遊記》哭的好慘…

再次謝謝大家!比心心??

-------------------不夠長的分割線----------------

千贊了,讓沒見過世面的我笑一下,豁哈哈哈哈


讀博第五年。

我曾經因為想不通問題而失眠,也曾經因為解決了難題而興奮得失眠。

我曾經聽說罵學生到狗血淋頭的老師,用熒光色把奚落學生的話在郵件里高亮標示。

看到這個提問,我隔著屏幕能感覺到題主的絕望。

往往我們絕望,是因為覺得自己別無選擇,就這樣逼死了自己。

其實,你是那個有權決定自己人生的人。你有選擇,你有很多選擇。

你可以選擇自己要不要繼續讀博。

有人說,你不是一個人,好多人讀博都這樣過來了,大家都有這個階段,說不定你咬咬牙也就挺過來了,放棄多可惜。

可是,他們不是你,沒有人可以真正體會到你的感受,沒有人有權替你做這個決定。一個「說不定」包含了很多不確定性。

能為你做決定的,是你自己。

不過,你確實不是一個人。

你有家人,有朋友,有許許多多關心著你的人,甚至包括我們這些答主、在網路上萍水相逢的陌生人。

博士學位重要還是好好活著重要?

好好活著重要。

不過,對有的人來說,拿到博士學位就是好好活著的一部分,所以他們認為這兩者並不必然對立。

題主你呢?還記得讀博的初心嗎?

讀博是一個過程,拿到博士學位是一個結果。

享受過程,一路皆是風景。

我曾經和一群朋友爬山,有的朋友著急趕路,有的朋友卻留意身邊的美景。著急趕路的朋友喜歡登頂後一覽眾山小的快意淋漓,看風景的朋友則更在意一路上的說說笑笑、層巒疊嶂。他們都沒有錯,只是有不同的選擇。我屬於後者,雖然也享受登頂後的成就感,但是那隻能讓我高興一二十分鐘,享受登山的過程,那我這幾個小時就都是開心舒暢的。

不過就算是我,本以為我更看重讀博而非學位,在被問到如果明年將遭遇不幸、會做什麼的時候,居然給出了「完成博士論文」的答案。那一刻我才知道,完成博士論文這樣一個大工程對我的成就感認可,依然意義非凡。

而這些感受和情緒,都是屬於自己的。

想清楚自己讀博的初心,無關乎「別人」覺得讀博很好,或者讀博不好。還是那句話,沒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只有你可以決定。

我們可以想一些辦法來面對現在這種看似」絕望「的困境。

題主你已經很棒了,你知道來求助知友,這已經邁出了很大的一步。

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里,榜樣多是完美無缺的。我們能看到成功人物的光彩,卻往往不知道他也曾落寞無助。維持完美的形象成了一個默認的共識,父母對於自身在孩子面前的展示亦如此。

我想起來幾年前丘成桐院士來浙大演講時的互動環節。

觀眾問:「當您做研究面對一次次失敗的時候是否也彷徨過?您又是如何走出彷徨的?」

丘成桐:「我這輩子就沒彷徨過……「

這我們除了」6666666666「還能說啥?不排除丘老是在開玩笑,就算不是,我承認你是神我們是人總好了吧?

我們只是普通人,我們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我們雖然不完美,但至少我們在努力了。

我曾積极參加學校的心理團輔課程,並由此結識了 @動機在杭州 老師。

有次聊天,我說:」總覺得必須要完成某某某某事,壓力大。「

動機老師說:」你到底是怎麼做到的,有很多人還來找我問拖延症怎麼克服呢!「

事後我想了想,我那時候就屬於逼死自己的完美主義——我」必須「要怎樣怎樣,不想讓別人和自己失望,似乎不怎樣我就一點兒價值也沒有了。其實呢,想這樣做並非一種」必要「的責任和義務,是因為這是一種優良品質。按照原來的思路,不這樣做,就是大大的扣分,這樣做了充其量也只是及格;轉變思維方式後,如果能做到,就是加分,覺得自己很棒,沒做到也只是說明我不完美、也有弱點罷了。

在此意義上,不讀博士也沒什麼,讀博不是必須。

不要因為讀不下去就覺得自己不好。

那種遇到困難勉勵自己不放棄堅持到底的神話,先不說只有成功者故事才能流傳的偏誤,我們只是普通人啊,放棄很正常,不完美也很正常。

擔心沉沒成本的話就把它當作學費吧。起碼你經歷了,嘗試過,認真努力過,就也沒什麼遺憾了。

也不要害怕自己別無所長除了讀博士沒有選擇。

讀博之後看到的都是研究領域前沿,很容易覺得自己比不過別人,因而自卑。再加上題主還提到擔心導師罵,我更加能想見,這種對自己的擔心。

可是,不管別人怎麼說,你真的要對自己有自信,記住你很好。不要因為他罵你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那是單一標準,也是主觀標準。

我有個朋友,直博第二年轉碩了。轉碩之前,我看她趴在桌上守著一盞檯燈揪頭髮看文獻都心疼,她的自信也一再受到打擊。轉碩後,又是一個笑容燦爛陽光明媚活潑可愛的女孩子了。現在她在公司工作,不再為了研究擔驚受怕,心裡更踏實了。我由衷地為她高興。

擔心嚇著媽媽怎麼辦?

題主說:」我媽肯定不同意,她又心臟不好,血壓又高,怕嚇著她,平時我但凡有點不好的消息,她都要暈半天。「

我想說,相信她,相信父母對我們的愛。

雖然我們覺得自己長大了,卻忘了自己永遠是父母的孩子。相信他們可以理解我們,好好溝通。

題主擔心的是嚇著媽媽,媽媽擔心的是什麼呢?媽媽擔心的是你」不好「。比起來什麼博士學位,相信媽媽更在意的是你開不開心、幸不幸福。看到自己的孩子委屈了、難過了,相信愛孩子的父母沒有人會在意一個學位的。況且,放棄繼續讀博也只是一個中性的選擇,並不必然是」不好「的。我那個轉碩的朋友從小家教很嚴,爸媽很希望她讀博,然而她想不到的是,她提出轉碩後第一個支持的就是爸爸媽媽。

所以,去試著跟媽媽說說吧,給媽媽一個機會,也給自己一個機會。

讓人絕望的無非是別無選擇。好消息是,你總有選擇。

願你溫柔地對待自己,願你被這個世界溫柔地對待。

12.2更新

看到大家的反饋很開心,謝謝你們的認可。本想在冬天用文字傳遞一點溫暖,卻也被大家結結實實地暖到了。今天我去看了個畫展,藉此機會分享給大家一幅畫吧。

《就連巨人也有媽媽》琳達·派利卡諾(義大利)

讀博相關回答:

大家在博士期間培養了哪些有意思興趣愛好?搞出哪些事情? - 西門江雪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3358825/answer/272950304

讀博讀傻是怎樣一種體驗? - 西門江雪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369673/answer/214393979


當然是好好活著重要。我讀博之後總結出一個道理,做一個可愛的人並且快樂的活著最重要。

PS: 眼看著就要過一百個贊了,補充兩句吧。原版回答是我博士生涯悟出來的最大的道理之一。博士這兩個字代表的不僅僅是學位,而是五年的生存狀態,五年的際遇,五年遇到的人和事。博士的確能給人生帶來一定的好處,但是有得必有失。每個人的際遇都不相同,可能有的人因為這個博士失去的多,有的人失去的少。生活嘛,沒了博士學位照樣能生活,博士不是定義一個人好壞的必要因素,真正好的人,是能夠給身邊的人帶來快樂和關懷的人,跟你是不是博士沒關係。我覺得讀博士一定要記住,要做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不要成為一個只科研幹活的機器人。


前天跟導師徹底翻臉。

他讓我做事,我說你把我課題名稱複述出來我就去。

否則我不幹,I quit。

導師根本說不出來我在做什麼,他只有需要我的時候才來找我。

然後很正式地寫了一封信給他,

我再也不想跟你爭辯這個學院或者你是否有利於國際學生,

你們沒有投入絲毫的錢和時間在我身上,

也別想我來為你們幹什麼。

我的底線是不做任何跟我課題不相關的事情。

否則我就退學回國。

導師軟了下來,好好。reasonable。


樓主,大部分人就算博士畢業了,順利找到教師職位,結果也只有10萬左右,根本派不上什麼用場,帶來不了什麼人生的根本性改變,博士,真的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好好地去做學問,能做下去就做,做不下去就不做,沒什麼的。


首先,得要好好活著。其次,要明白博士到底在幹什麼就能輕鬆很多。

博士過程的確不是那麼輕鬆,還賺的少。但是你要清楚了博士的意義,以及明白你要什麼。這樣你就能更好地生活,順帶著拿到想要的學位。

我覺得博士,就是在一位已經在一個角度突破了人類知識極限的人(博士導師)的指導下,在相似領域(這樣ta有經驗,同時互相可以幫助到)中,突破知識極限(發論文,做實驗),並且掌握科研能力(設計和進行實驗,培養學生,申請經費,演講能力等)的過程。所以博士並不是簡單地學習,也不是單純的工作,而是一種訓練。因此,博士的獎學金其實就是維持最基礎的生活,最大的收穫應該是博士學位,以及背後所代表的科研能力。

既然是要收穫科研能力,就得要一個衡量標準。毫無疑問,那就是論文,以及論文的展示(學術會議以及答辯)。因此,我認為學校的要求無可厚非,相信題主並不是反對新要求,而是來自於完不成要求的壓力。

時間已經過去三分之二,但是實際完成的內容好像還不足五分之一

其實,博士就是探索知識的過程。因此,自然有熟悉的過程。各位寫過很多論文的都有體會,第一篇論文最糾結:實驗設計階段就要被天天批評,文獻綜述永遠被挑刺,實驗的分析總不太對勁,實驗的結果感覺老漏了什麼,寫作過程感覺一天都憋不出200個字,改了一個月可能也被打回來重寫,審稿也要褪一層皮,最後哪怕大功告成還得弄出一個演講稿。

讓我們回到題主的困惑上,其實時間過去多但是完成少也是正常。只有真正熟悉流程之後才能快起來不是么?我就分析下我剛才提到的眾多困惑。

實驗設計和文獻綜述被挑刺的原因就是因為對於科研的脈絡掌握不清晰,沒有一個宏大的理論框架撐起你的實驗。哪怕你的實驗就是復現,或者換一個條件,你都要找出合理的理由和框架來放置你的實驗內容。比如我最近在看Leib和Whintey的新的Annual Review,他們提到了大腦皮層關於大小的識別過程。作為一個研究面孔的,其實我對於這邊的理解不夠深入。他們的綜述中不知提到了對於大小的統計性編碼的研究,還提到了其特別之處:其識別過程與我們識別材質有一定關係。這一點瞬間把這一組實驗的立意拔高了一截,倘若我來做相關實驗我只能說別人做過了方向和顏色統計性編碼,所以我們看看大小這一重要信息。這就是和大牛的差距,在看不到的時候,你可能都以為自己做的還不錯了。只有學的越多才能感覺到不會的越多。但是,正是因為你有了一定的積澱才能讓你看到此項不足。而實驗分析,寫作,修改和演講的困難那就更是正常。只有做過幾次之後才會慢慢掌握。

因此,這還算博士科研中正常的困難。不過最大的痛苦,就是對於未來無法預知之感。每一位博士都在攻讀階段有一定的抑鬱性狀態。並不是真的抑鬱,因為是來自於生活中的應激壓力事件。這一類壓力就是未知,看到時間緊迫對於自己能力的未知,對於未來的未知,甚至對於自己能力的未知。我想說的是,這一部分困難確實存在,每個人在這個階段都有;現在要做的就是放鬆並且扛過去。

當然,就好比和抑鬱症者說 『放鬆就好』 是沒有用處的。在沒有器質性病變的時候,渡過困難是要靠自己。所以說,活著最重要。過好生活,把博士的困難看做工作的困難。放低優先順序,活好年輕的歲月,自然而然就能挨過去了。


又是實驗學科博士。我們數學博士、或者統計的、經濟類的等等理論學科博士跟實驗學科博士大概不太相同。。不用天天蹲守實驗室,因為我們根本沒有實驗室。。時間支配很自由,但這種自由也是一種陷阱。。之前有學長開玩笑說應該在辦公室裝監控,看看我們一天到底有多少時間在辦公室幹活,然後我們說這樣搞就沒人申數學的PhD了。。

不過看到「退學媽媽不同意」這段,你知道我媽怎麼說的么?「拿個碩士趕緊回國算了;讀那麼多有什麼用?還不是不如人家拿碩士的賺得多」。。 我一跟她說 數學研究好難沒什麼進展,她就說還不是你自己選擇的,當初家裡人誰也沒讓你學數學,誰也沒逼你出國讀PhD。。雖然確實是這樣。。咎由自取啊~~



除去在職博士。大多數博士生念博士,都有想退學,想死的時候。一般是在博士二年級出現。主要原因就是盲目自信和新鮮感的消失。我們稱它為心理抑鬱期。

這個心理抑鬱期,有人嚴重一些,有人輕一些。但是,一旦經過這個階段,人就通透了。是一個重要的成長。當然也可以quit掉,不去經歷這個考驗,退出永遠是一個選項。如果不想退出,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儘快度過這個心理抑鬱期,而不是糾結博士學位重要還是活著重要的問題。

度過這個心理抑鬱期的最好方法就是,寫作和投稿。當然投稿,要保障稿件的質量,以及投到與稿件質量相符合的期刊上去。不要想著鬧個大新聞。還可以參與好朋友的文章,哪怕是群眾作者,有也比沒有好。

如果您能同時做到4篇文章在學科主流期刊上外審,那麼離走出這個心理抑鬱期,也就位置不遠了。按照概率算,4篇文章,怎麼也能撈到一個major revision。只要有major revision,導師就會給您資源,讓您返修。這樣就是一個正向激勵,然後就能恢復自信。

我們怎麼預防這個心理抑鬱期呢?主席的軍事思想裡面就有論述:當部隊進入一個新的區域是,一定要重視首戰,首戰沒必要打一個大仗,但是一定要打一個勝仗。首戰的勝利,對於部隊士氣,團結群眾,獲得以戰養戰的資源,都是至關重要的。對於博士研究生來說,一定要儘早的發表第一篇論文,沒有必要是nature, science,但是一定要儘早的有一篇像樣的文章。凡是憋nature,science的博士生,大多死翹翹。當然有幸運兒,進實驗室第一篇文章就是nature, science,然而這是倖存者效應,是有偏樣本。

但是,博士研究生又往往無法決定自己的第一篇文章什麼時候寫作,什麼時候投稿。所以,這個事情很大程度上屬於導師決定。所以,博士生又只能在選導師上,進行預防心理抑鬱期。

有兩類導師是非常有利於學生早發文章的。第一類是已經活的非常通透的大佬,他們樂於並善於幫助年輕人成長,注意學生的發表記錄,science, nature投得,plos one, scientific report也投得。人活的瀟洒敞亮。一般會鼓勵學生投稿。但是,這樣的導師很少見。第二類是急需揚名立萬的年輕人,敢寫,手快,發表壓力大。這種導師是催著學生寫稿的。這樣的導師很多。

有兩類導師是要堅決避開的:1,愛惜自己羽毛的完美主義者。這種導師在大佬裡面特別常見,很多學生沖著名氣去,往往費很大力氣,進了這種組。這些導師眼光頗高,自身操守很高,這也不能發,那也不能發。然後學生就容易倦怠了。2,苦大仇深,靈氣不足的導師。因為他們需要很長時間囤數據,所以學生不可能寫文章。

因此,選導師之前,一定要好好查看他的發表記錄。

另外提一句,不要把延期當回事。早畢業一年,晚畢業一年,對於職業發展,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在畢業的第一年或者第二年,拿下自然基金委的青年基金。而拿下青年基金,直接和博士期間的文章發表記錄掛鉤。

為什麼在職博士生沒有這種抑鬱期呢?廢話,人家已經有充足的職場經驗啦。


一個工作了4年的社會人打算考研重返校園,看到你的問題,忍不住說兩句。

看到評論滿滿都是勸退的。。。我既不是博士,碩士也還在準備中,自認沒有什麼話語權,但總覺得有些道理或許是相通的,希望能給題主一點啟發。

不知道有沒有跟我一樣受盡社會冷眼和職場擠壓的小白,在畢業後間隔1-2年就換一份工作。理由無非是,錢少,路遠,老闆變態,同事奸詐……然後忽覺人心險惡,看破紅塵,需要去遠方好好靜一靜。我的老闆就坐在我的位子邊上,沒錯!就是挨著!隨時監視著我的一舉一動,我的電腦屏幕在翻些什麼她一眼就可以看到。可以說全部門都知道我是最苦逼的那個,因為在老闆眼裡我做事又慢又差。而事實呢?

我是工作量最繁重的(因為挨著老闆,有什麼事當然是叫我最方便的,甚至連寄私人快遞這種事在我高度繁忙的情況下也要跑出去先替老闆做掉);

我可以在一天時間內完成其他人2倍的工作量,甚至更多(因為我在老闆眼皮底下,根本不可能像其他人一樣打遊戲聊微信,我男票在我上班的時候永遠聯繫不到我)

我加班加點在保證及時的前提下力求完美的花了很多心血做的PPT,老闆嫌我沒效率(我在外資公司,所有文件都要做中英兩份)原來我才知道你根本不用做那麼完美

我一個非設計專業出身的人硬生生的被逼著會了各種操作,然後老闆拿了一家4A公司的宣傳冊扔我面前說,看看人家做的東西,大氣!專業!檔次!你跟人家比差遠了,怎麼不知道學學?我還天真的跑去跟IT說,能不能幫我申請一套專業的P圖用的軟體,我希望能做的漂亮點,IT說要花錢,要我跟領導一層層請示。為了怕好心辦壞事,再次被罵,我就還是選擇默默用PPT各種製作,摳圖就用畫板!畫板!!!然後還嫌我慢!!(我們電腦都是沒有下載許可權的,統一由IT部門管理,所有軟體必須要買正版的微軟,所以你一個非市場部人員要跟領導申請這種軟體,一定是很煩的)你可能會問為什麼不讓專業人士做這個事,我們公司2000多人,其實是有專門的市場部的,但是我們領導有極強的表現慾望,要告訴全公司,她的部門是最強的,不管是不是她的活,她都可以攬過來做。

當著全公司人的面,被老闆罵到狗血淋頭扯著嗓子罵我廢物、垃圾,叫我早點滾蛋(在我告知老闆我需要離職去考研之後的一個禮拜)

太多太多。。。。

STOP!!!!

再寫下去我怕我會哭,因為要敘述自己過往的血淚史可能要寫上一宿。如果你問我是什麼樣的公司,什麼樣的職業有這麼心累的歷程。我告訴你,我只是個人事(負責薪酬、考勤、員工關係、企業文化之類)。沒錯,一個來的最早,回家基本不會早於10點的人事。驚不驚喜,意不意外?你們腦海中的人事上班是不是都應該是嗑著瓜子擼著劇的。

我換過無數個坑,可回回又都落進更大的坑裡。這是為什麼?是我人品不好?還是我命途多舛,總是遇人不淑?這是社會。博士也是社會,太多太多沒有工作過的同學,一步步的按著體制的路子在往上爬,根本都不明白,從你本科畢業後,就沒有人會再為你的生活和前途負責,只有你自己。遇見好的導師提拔你,幫助你,教育你那是好福氣。但是現實是大多數這種好運都與我們無關。然後你整天埋怨導師,埋怨學校,埋怨體制。你以為你進了職場就會一帆風順,好過被導師摧殘??你以為你進了職場就能安安分分做自己分內的工作,不會遭受身心俱憊的煎熬就為了月底那4位數的工資笑臉盈盈的為老闆舔腳??

科研沒你確實不會有什麼太大的損失,在這個高產博士的時代。

但是,你沒了博士這個頭銜也許會很不一樣。

工作是每個人的必經路,但高知是少數人走的路。頂著碩大的頭銜自然不會走的太輕鬆,否則如何對得起那些仰望你們的人。


不知道是我哪句話開始誤導了。。。評論里出現了比慘大會:工作VS讀博

我並沒有要比較工作更慘或者讀博更慘啊喂。

我想強調的其實很簡單啊,告訴一些沒有經歷過職場的博士生們,世界上處處都有在遭受磨難的人們,不只有讀博的人想逃出圈子。我們只不過都在自己的圈子裡艷羨他人。所以如果博士們以為脫離壞導師,世界就重見天日的話,那就太天真也太可惜了吧,萬一你走出來以後發現其他地方也是這樣,豈不是後悔加尷尬?

就像評論里有說,工作不爽還可以辭職,讀博只能硬著頭皮。我真的是哭笑不得啊。既然你都知道你選擇了這條路就要硬撐下去,那麼你在埋怨在糾結些什麼呢。


首先,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是好好活著重要,請一定要堅定這個信念!

其次,有抑鬱症的傾向請及時就醫檢查,這不是上網能解決的,千萬不要耽誤病情!

接下來,才是我個人一些微不足道的經驗和建議:

學業上的問題,關鍵是心態上要看開,多半年一年畢業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臉皮放厚一點,覺得自己那根弦崩的太緊要斷的時候,該逃避就逃避,保護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實驗晚一天就晚一天唄,被罵又何妨?要有老油條的精神,寧屈不折,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至於退學,我知道這個選擇不容易,特別是對於博士而言沉沒成本太高了。因此一定要考慮周全慢慢來,想清楚自己的底線,能接受就讀,接受不了做好準備再退,退學後有什麼打算?找工作還是重新讀研?能不能折中一下,拿個碩士學位走人?一下子從一種狀態轉變為另一種狀態,自己有沒有做好GAP一段時間的準備?自己親近的人有沒有做好準備?千萬不要沒準備好退路,就把自己逼到絕境。

自己扛不住的話,請主動尋求外界幫助,學校的心理醫生也好,導師也好,朋友也好,千萬不要憋在心裡。我看了許多悲劇的例子,大多數都把自己封閉了起來,拒絕和外界溝通,進而一個人鑽牛角尖。多跟別人交流交流,多出去走走,甚至多睡睡覺,多吃吃東西,多打打遊戲都是好的。相信我,一個好的傾訴對象真的很重要。雖然可能什麼也沒有改變,但是有些苦水倒出去了,人也就挺過去了。

最後,我知道很多很優秀的同學對家裡都是報喜不報憂,也理解這種心理。但是,作為子女,告訴父母你壓力很大,告訴他們你很難受,真的沒什麼丟人的。題主說自己母親狀態不佳,那可以跟父親聊聊啊。不見得非要全盤托出,他們也不見得能完全理解你的處境,但是有些情感是共通的,請相信他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寬慰你。親人本該互相扶持,你永遠是他們的孩子,請不要對此有任何的心理負擔。


活著第一,好好活著第二。健康第一,心情愉快第二。讀不讀博士都不重要。

有一個答案好像是說博士本來就痛苦。我看過讀書讀得很開心的人的。我們專業的宮嶋老師一輩子不知道寫了多少書,沒人要求他的。很多老師來做報告時,講到自己的研究都兩眼冒光。那是興趣啊,就像我刷知乎一樣覺得有趣。

我就想真的是博士讓我痛苦嗎?我是不是潛意識裡壓抑了什麼需求和慾望,是不是在和別人比較和追逐,是不是沒有享受當下的每一個瞬間總是想去逃避?我最開始覺得自己道德底線幾乎沒有,什麼小三所謂社會上的道德淪喪我都能理解。我覺得太可怕了,所以想通過讀博樹立正確的三觀。雖然過去的三年里我抑鬱了兩次,一次一年。我仍然很感激我更認識我自己了。這比學到了什麼都重要。向外追逐的狀態不幸福,向內求。君子求諸己。

好多讀博士的人都鬱悶,就真的是博士的錯嗎?還有人在經濟自由的話你要幹什麼里,說讀無數個博士呢。點贊數也很高。說明這個群體里有很大一部分人滿足自己的生活的。我們更了解自己的話,應該會發現問題可能不是博士的錯,是我們自己一直存在的某些認知問題。寫東西不痛苦的,我寫話劇劇本兩天寫了快兩萬字。每天十小時,覺得投入又開心。我們可能真的需要找到這樣的事。你覺得天吶,我做這麼開心的事,竟然還能拿錢!我覺得後面引用梁漱溟先生的話,他說的也是這個意思。下面是原答案。

今年三月份開始抑鬱。沒有任何原因任何徵兆,因為課程結束了,該寫論文了。覺得論文很難,每天就想逃避,一直睡覺。被自己窩囊的狀態氣的不行,覺得人生就一條路,放棄論文,我以後一輩子都會逃避困難。逼自己,但還是不想寫,已經產生不想活的想法。甚至想好了怎麼死能沒那麼痛苦。

意識到自己狀態不對,馬上去學校報名,心理諮詢。得知有心理問題的人太多,得排到下個月。然後我就想無論多痛苦,我都不能輕生,我媽受不了,因為我爸很多年前就去世了。於是決定先看看國內的工作。於是就每天看招聘信息。其餘的時間看心理諮詢師寫的書,周振基的抑鬱和焦慮兩本。還有以前就喜歡一直沒時間看的書。

到了九月收到了幾個三本院校的回復,讓我去面試。幸好我問了一下工資,哈爾濱兩千五一個月。我瞬間就決定,放棄了。

這時又迷茫了,我想看小王子找找安慰。

以前看過兩遍。這次從頭哭到尾。

以前以為是愛情,友情,這次發現是人生和幸福。

裡面有一句話讓我留下來了選擇繼續。

大概是下面這個意思。

人很不方便,人沒有根。

他們一直不滿足於自己所在的地方,一直在追逐,但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幸福特別簡單,可能就是辛苦地找水,用水桶提水,喝到了水。

我知道不是韓國的問題,是我的視角,我的心出了問題。

博士論文,我把它看的太難了,我把自己的能力看的太低了。

不是博士論文嚇到了我,是我自己對博士論文的恐懼嚇壞了自己。

我得先建立自信。

於是我看了一本書叫,少有人走的路。

我以前一直不能接受我的一些缺點。

看了這本書,我意識到我需要無條件地愛我自己,包括我的不完美和缺點。

我接受了以後,對待別人時也能更自然了,不會只想著討好對方。

可以做到不折不屈了。

現在十二月了,今年馬上就要過去了。

我提交了我的博士論文預備審查,雖然不知道能不能通過。

但我覺得我比二月份成長了很多很多。

這種心靈上的成長比論文重要多了。

人生有意義的事情很多,最有意義的就是了解自己,認識自己,愛自己,包括缺點和不完美。

昨天看梁漱溟先生的我的人生哲學這本書,合理的人生生活這一章,提到了下面的話。看的我特別開心,得知原來我抑鬱不想活是與眾不同的表現。分享給大家。

合理的人生生活

這個問題似乎是人人都當留意的,無須解釋。但是在什麼時候的人最要求解決這個問題呢?這在青年時代,尤其較優秀的,愈覺這種尋求的急切。我在中學時即如此,有幾個朋友也如此。後來到北大,那邊有幾個同學也如此。都是感覺煩悶,因而發生種種奇異的思想,甚至自殺。恐怕這邊諸位中或者也許有這樣的。所以把這個問題略說一下。

大約要說這個問題,與生理心理方面很有關係。一個人身體發育將要完全的時候,不知不覺有種種不寧貼的情境。過了這一陣即將漸漸復歸平靜;或是問題稍得解決,亦可漸歸平靜。大約天資較高的,此等現象較甚。據我個人的經驗,在這時候,很想求得自己所要求的人生生活,很想打量打量,不願模模糊糊的過下去。此中多少含有一點與眾不同的意思,很容易看著庸眾生活的討厭。此時出世思想甚易萌動,有許多朋友都如此。要遁跡空門。這種念頭大約在自殺念頭以前。總之他願意與別人不同一點,不一定拘什麼方式,如想成英雄偉人也即是。這在男青年格外的多。想出世多少是不合理的,但除非最親切的師友,不容易勸轉這種念頭。

凡是特殊的生活,其性質總帶不合理的意味,如想求道求仙或成偉人等等。這與知識關係較少,與情志方面關係較為深切,所以由特殊人生生活的傾向到合理的人生生活之轉變,很非旁人所能為力。雖然也有永遠持其特殊人生生活態度,但大多數都能由激越轉入平實,這實在是好現象。

一個人,只要能完全聽憑他真誠的直覺,他雖然不希望成一個大人物,但是他裡面有真實的氣力,自然有作大事業,成大學問的可能。凡是成大事業,成大學問的人,都是憑他裡面的興味,衝動,決非理智計較的力量。

還有,有人對東亞學感興趣,可以給我評論,留言看到我就會回復的。

謝謝大家。好多人在評論里安慰我。我大概從今年九月開始就好了很多。這一年雖然一直低落,大部分時間都躺著但看了很多書。感覺自己比以前看開了很多,心情平穩了很多。寫論文也比以前覺得有意思了。還每天早晨冥想,飯後堅持鍛煉散步一個小時,比三月瘦了15斤,還被人稱讚成大假范冰冰哈哈哈哈。所以我現在很注意,希望抑鬱的狀態不再重複。大家一起努力,一切好壞都會過去的。無常才是常態。接受了就平靜了許多。而且我覺得我以前痛苦的時候全世界我關注的只有我自己,太自私。我覺得我被培養了這麼多年,我得回報這個社會的。我想為別人做一些事,用我學的東西去關愛別人,去讓和我一樣自卑的人知道自己值得被愛。然後我就特別珍惜自己的小命了,我得建設農村呢,我得關注留守兒童呢,我得讓小孩子知道什麼是性侵犯,我得當老師帶著和我有共同理想的孩子去關愛這個世界。


題主有一個重要的誤區,「退學」不一定是什麼「不好的消息」,「放棄讀博」的決定也有可能不會遭到家裡人的反對。

舉個例子,我的一個朋友最終決定放棄科研,他也是懷著忐忑的心情跟家人說起此事,沒想到他的家人不但毫無反對,反而歡天喜地的。他的家人早就希望我的那個朋友找個「正經工作」早點結婚了——雖然家人的出發點常常是有問題的,但至少在退學問題上,常常很容易達成共識。

在國內,經常出現的情況就是,很多人是沒有理由地就走上了讀博的道路,不是因為自己「決定讀博」,而是因為自己「懶得做決定」,一直不願意自己做決定,結果不知不覺地走上了讀博的道路。如果真的要決定退學,心態上一定要有很明確的調整,要主動地考慮自己的未來,更要主動地行動。

事實上,任何時候退學都不晚,不要在意沉沒成本。在退學前可以多跟已工作的朋友多交流,交流不是為了聽別人的意見,而是要收集各種信息,在交流中算清楚各種成本和收益,同時想清楚之後自己的定位。一旦已經決定,就不要再後悔,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在正式退學之前,可以利用在校學生的便利做好各種準備(例如實習,聽其他院系的課程,辦簽證等)。


說實話,正兒八經讀博士的很多都有題主這段時期。

最重要的還是要將這種壓力正常化,研究未知的科學或者技術,途中遇到未曾料想的困難與困苦,很正常。

我剛去USC的時候跟的ap是一個小牛,很多nature science,給我的課題他說至少能發個nature子刊,當時太年輕,覺得phd不發nature跟鹹魚有什麼區別。好好乾。

工作強度大概是每周100小時,這樣的強度做樣品最快3周半出來一批,導師要求的產率是98%以上。我儘力查文獻,優化實驗,每天和導師開三個會。早上9點,中午一點半,晚上10點半。然後做了2年,終於有點眉目然而還是無法自圓其說,然後老闆說這兩年領域發展了,這個idea可能無法投nature,如果你不發nature,就得5篇一作paper才能畢業。

我們這領域,發一篇paper工作量,咳咳,supporting information都能寫50頁的,真的沒指望。老闆教職壓力轉移,我天天被噴high school student,idiot之類的,我知道我可以舉報他了,然而還是忍了。

現在我已經畢業了,而且找的工作還不錯,因為phd學的東西較多,我說我自己經歷的意思在於:

題主肯定不會願意放棄讀phd,此時最重要的事情在於好好完成第一件工作,這是讀博的轉折點,有了一個拿得出手的工作,在老闆面前好過,對自己也是個交代,之後都會順很多。實在不行後面灌兩篇水也能湊個論文了。

平時好好做事,鬱悶了,打遊戲,搞鍛煉什麼都可以。如果特別注意了還衝破不了玄關只能說明資質有限或者運氣實在太差。

博士學位和好好或者並不是魚和熊掌。


活著重要!活著重要!活著重要!

幾個小建議:

1.每天保持一定的運動量

2.及時找心理醫生做諮詢

3.如果要退學,先想好退路

可以看看 @山羊月 的一些回答 ,挺好的,可以找到一些共鳴 我在知乎上的博士之路

推薦網易公開課《幸福課》,非常有用的心理學課程。

看完後,能夠與自己和平相處,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

如何評價哈佛大學公開課:幸福課?

哈佛大學公開課:幸福課_全23集_網易公開課

讀博得過程總會經歷痛苦的階段,或早或往而已;

在讀博前,就應該有這種覺悟;

為什麼讀博?

因為我們想好好活著

如果不能好好活著,讀博又有什麼意義呢?

我大四就經歷了這個階段,所以現在內心平靜,也沒什麼大的追求,盡量讓自己開心點,然後一步步努力起來~

祝好!!!

活著重要!!!


謝邀

畢業,真是一個沉重的話題。畢竟,年紀那麼大了,大學同學高中同學等大都結婚生子或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想想自己糟心的實驗和遙遙無期的畢業以及微薄的收入,就要失眠。

我也博三,幾乎每天醒來,第一句話就是:啊,今天又是喪氣滿滿的一天呢!人生啊!

不想做實驗,也不想看論文,也不想寫文章,一來到實驗室就煩躁,一想到老闆就來氣,一想到課題就抓狂。然而,一切都是徒勞的。因為,實驗沒結果又要被老闆罵,實驗結果不好也要被老闆懟。我就之前有段時間就因為天天不做實驗,被老闆叫到辦公室喝茶好幾次。所以,題主的心情,我是能充分體會和理解的。

但,要怎麼辦呢?

有句話說的好,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當初讀博,是我自己的決定,覺得我能在這安靜的環境中得到些許的快樂和他人的認可,我也喜歡和這些植物們打交道,即使他們不會說話。我問自己,當初的想法還在嗎?每當實驗有些結果,沒當做出一張漂亮的Figure,自己還能否感覺到那種發自內心的喜悅和快樂?

如果沒有當初的快樂,只剩下無盡的苦痛,那麼,你真的要好好考慮下。

如果你還有,那麼請和我一樣堅持下來。實驗不順都會有的,一篇文章用到的figures算下來也就幾個月的工作量吧,然而我們卻需要兩三年甚至五六年去完成它。除去順的那些時間,剩下的都是苦痛的時間、無聊的時間,要習慣。正如我現在,每天給自己的時間安排是這樣的,上午九點開始工作,看文獻逛知乎寫文章吃飯,中午吃完飯也不午休,繼續看文獻寫論文,下午喝杯咖啡吃點零食稍微休息,安排下實驗發發獃,接著繼續看文獻寫論文。實驗,喪氣的時候不要做實驗,要挑一個良辰吉日心情平靜的時間把安排好的實驗一下子做出來。保證實驗的效率,合理性,正確性以及可靠性。結果不符合預期也沒有關係,找找資料查查原因,反正肯定不是操作問題或者其他人為原因。

對我來說,每天逛知乎也是一種排遣和消遣。平時也是一邊寫論文,一邊寫知乎,有空閑的時候畫畫玩遊戲看書等等。總之不要讓太多無聊的空洞的時間佔據太多自己的生活,影響自己的生活。

如果你做到以上那些,或許你的心情會變得稍微好一些,那麼說說畢業吧。

我也曾問過我自己博士學位重要嗎?自己付出那麼多值得嗎?也有許多中途輟學的,後來成為大佬的人,也有許多沒有博士學位仍然拿著高工資過著幸福生活的人,為什麼需要一個博士學位?我想說,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人生是自己的,要自己掌控。如果你覺得放棄學業,你不會有所遺憾,又能找到你夢寐以求的工作,拿到你夢寐以求的收入,那就趕緊去吧,時不待人。如果你還不確定,那就靜下心來,好好規劃一下自己不久的將來,計劃一下接下來的實驗。我從不認為,去公司工作上班就會比讀博士輕鬆。

有些人可能會說了,我以後不想做科研了,對實驗也不感興趣了,憑什麼不讓我畢業?我是這樣想的,讀博的時候你沒跟導師明說你不是來做科研的吧?所以,導師默認或者學校默認你是來做科研的,不管你以後做什麼,在你畢業的時候,你需要是一個合格的博士才能去申請一個博士學位。不然,一個博士學位是不是太容易得到了?

有些人或許和我一樣還想繼續做科研的。但我也會想什麼時候畢業,然而,每當我自己想著趕緊畢業的時候,我就會問我自己很多問題:

我真的能畢業嗎?

我真的能想出一個課題,然後安排實驗證明它,並發表一篇論文嗎?

我真的能寫好一篇高水平的論文嗎?

我真的不會被我的學生罵?就像我現在罵我的老闆太水一樣。

我真的不會坑我的學生?就像我現在的老闆坑我一樣。

……

當我這樣問過自己以後,心裡默默地還是有點虛的,還是沒那個自信的。所以,我就平靜了,開始看文獻做實驗好好學習了。然而,當有一天我這樣問我自己的時候,你忽然覺得自己好像還行,那麼就勇敢的和你的老闆argue吧。

比如我,今年上半年的時候,我已經大致完成了一篇論文,現在已經送審,我屁顛屁顛的去找老師談畢業的事,畢竟學校也只是要求一作一篇IF六分以上。但老闆卻怒了,讓我很是意外。他說不行,你第一年在別的實驗室輪轉,在我實驗室才待幾年?一篇論文不行,而且第一篇論文的實驗都是設計的?你達不到我的要求!你什麼時候畢業我說了算!

於是,我也怒了,怎奈還是敗下陣來,畢竟姜還是老的辣。於是,打成一致,第二篇論文,自己設計實驗,自己準備材料,自己寫,IF不要求,SCI就行,不用等發表,送審了就可以考慮畢業了!

我當時想想,真TM過分!這不是明顯讓我延畢嗎?!然而,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老老實實做實驗吧寫論文吧。於是,從四五月份開始設計實驗準備材料,到上個月底,我終於把需要的實驗結果都做完了。上星期整理了一下結果,從figure1到figure6,從supporting information-1 到10做好,發給他,跟他說這就是我做的所有的數據了,你看一下,有什麼建議或疑問沒有,如果有明天我去你辦公室我們討論下。

第二天早晨,我給他講了一遍,他問我這做了沒有,我說做了結果在……,那做了沒有,我說做了,結果在……

然後,他發現似乎也沒什麼不清楚的了,然後跟我說,趕緊把論文寫了。我說,已經寫的差不多了,下個月底基本能完成初稿。然後,他也沒什麼好說的了。

蘇軾說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 江之無窮。

我想說

渺小的一生匆匆而過,你有沒有認真考慮過你的一生要怎麼度過?如果想清楚了,不會後悔了,就勇敢去做吧,不用糾結。畢竟,人生苦短,再糾結糾結,就更短了。


quit PhD又不屬於『不好的消息』,一般炒老闆魷魚都會有各種群眾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慶祝的,請客吃飯是少不了的(限於老闆sb而不是只有學生自己sb的情況)。就是辭了個職而已

當然,最好是對家裡人『通識教育』要提前做。比如我讀博士以前,我媽就覺得讀博士是個好事兒,偶爾還跟別人炫耀。每次我都當眾勘誤,說讀博士就是個勞動合同非常不平等的工作,沒有什麼可高興的。如果她想高興,請她向別人炫耀自己的決定而不是我的。而且我一定會當眾宣布『我隨時可以quit』,你如果覺得讀博士是個好事兒,那麼請在高興和炫耀的同時,考慮我隨機哪天quit以後的不高興和『丟臉』。然而對於我來說,就是換個工作而已……

ps,『我媽不同意』是幾個意思……你自己的工作為什麼還要別人決定……跳個槽還能嚇壞人啊。

pps,真要覺得能力不成趁早轉行謝謝,你覺得你被老師摧殘,老師和同行也可能覺得跟你在一起共事非常摧殘……所以何必呢……


推薦閱讀:

為什麼歷史學研究生導師不讓學生讀歷史學的通俗讀物?
留學加拿大研究生 GRE成績是不是唯一的考核標準?
對積極心理學方向研究生抱有好奇,如何了解相關信息?
廣東工業自動化研究生和浙工大哪個好點?
感覺自己沒有學術天賦,很自卑怎麼辦?

TAG:心理學 | 生命 | 大學 | 研究生 | 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