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誰知道花斑癬怎麼治療?


作為一個和花斑癬抗爭了8年的資深患者,自己的治療經歷也許能幫得到你。

在2007年,偶然間發現自己的腋下胳膊內側有個硬幣大小的斑塊,沒任何感覺,在一個小診所看了下,大夫也不認識是什麼東西,後來上網查了下,感覺是花斑癬,自己買了瓶采樂回來洗洗,慢慢就消退了。之後每年都會複發,但也僅限於腋窩,沒什麼影響,一直堅持用采樂來洗,也沒在意有沒有效果。

到了2010年,情況發生了變化,由於我體型有點偏胖,坐著的時候在胸前上下會擠出兩條縫,加上愛出汗,經常會被汗水浸得發紅。有一天我去倉庫盤點,天氣特別熱,出了一身的汗,回來洗澡後發現這兩個地方周邊開始出現一些小紅點,2天的功夫就擴散成了一大片,采樂已經對此無能為力了。於是趕緊去醫院,大夫看了下,給開了1瓶復方黃柏液,還有口服的酮康唑,讓我繼續用采樂洗,洗完後塗黃柏液。之後又用液氮冷凍了兩次,但沒有任何效果。自己又試著用了達克寧、金達克寧、鹽酸特比奈芬軟膏等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沒有效果,直到天冷了後自己消退。

2011年竟然奇蹟般的沒有複發,一年相安無事。這年順利談了女朋友,次年結婚,看來這是天意,至今我老婆還埋怨我當年隱瞞重大病史。

2012年再次複發,換了家醫院,醫生簡單問了幾句,給開了兩支鹽酸特比奈芬軟膏,沒有效果,乾脆放棄治療。

2013年繼續複發,隔壁同事的老婆迷上了艾灸,讓我試著用艾灸,沒有效果,後來她看了下,說像我這種情況,只能放血,沒敢讓她來治。

2014年,有了前幾年的教訓,從5月份就開始準備,所有的衣服洗之前先用消毒液泡,每天中午、晚上噴兩次鹽酸特比奈芬的噴霧,之後塗上爽身粉,盡量避免出汗。但事實證明,沒有任何效果,6月份還是如約而至了。感覺村裡的大夫可能會比較有經驗,於是找了個村衛生室,跟大夫把病情和用藥情況講了一遍。大夫聽完,來了句,就這個病,你比我明白,你都治不好,我也沒轍,哪天你要是治好了,告訴我一聲,我好長點知識。徹底無語了,不過這大夫還算不錯,不知從哪打聽到一個偏方,給了我兩支針劑,讓我每天塗抹患處。用了幾天之後,皮膚開始瘙癢,慢慢表層的皮膚開始脫落,下面又長出了新的皮膚,但新的皮膚依然還是紅的,這時針劑也已經用完。本想找他再買點繼續用,但感覺這個效果不明顯,而且對皮膚損傷太大,就放棄了。當初給我針劑的時候他把上面的字都劃掉了,當然這也難不倒我,靠著上面的殘缺的偏旁,藉助網路的力量,給破譯了出來,原來是復方柳安咖注射液,1毛多錢一支的東西,竟然賣我十多塊,太不厚道。

後來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想到了萬能的淘寶,一狠心,在淘寶上買了份祖傳的秘方,花了70塊錢,一小包黃色的粉末和兩隻鹽酸特比奈芬軟膏。按賣家的要求,用生薑沾著粉末塗在患處,4個小時後洗掉,再塗上軟膏,用了一個多星期,竟然奇蹟般的治癒了。但好景不長,一個月後又複發了,繼續用藥。但這次效果不明顯,加上天氣也開始轉涼,就等著它自己好了。後來我仔細觀察了那黃色的粉末,應該是硫磺粉。

今年4月份開始著手準備,可能是雨季提前到來,天氣潮濕,5月份就開始犯病,有了去年的經驗,在淘寶上花7塊錢買了一斤硫磺粉,用了幾天,感覺只是控制住了擴散的趨勢,一直僵持著。加上硫磺粉的味道實在讓人不敢恭維。於是在淘寶上買了一瓶硫代硫酸鈉和稀鹽酸,目前已經堅持用了1個多星期,感覺這是有史以來藥力最猛的一次,用藥之後,半夜都能被瘙癢折磨醒。患處的皮膚已經被二氧化硫給漂成了白的,這東西還會堵塞毛孔,防止出汗。目前來看好像有效果,但能不能治癒還有待觀察。

總結這幾年用的藥物,基本沒效果的有:采樂(包括康王)、口服酮康唑、黃柏液、鹽酸特比奈芬、達克寧、金達克寧。

感覺有效果的有:硫磺粉+生薑

效果有待觀察的有硫代硫酸鈉+稀鹽酸,復方柳安咖注射液 。

這個東西與體質和環境都有關係,我好多同事都是來了廣東之後才得的這個病,這和廣東潮濕的天氣有直接關係,再一個就是愛出汗,身體胖的人肯定容易得。

今年用硫代硫酸鈉和鹽酸一段時間,感覺有效果,控制住了繼續發展,正好6月底回來趟山東,那邊天氣乾燥,也沒再繼續用藥,一周的時間就徹底好了。所以和生活環境還是有很大關係的。

回廣東後一直很注意,幾乎24小時開著空調,但好景不長,7月底天氣最熱的時候還是複發率,因為葯已經用完,網購又需要時間,中間幾天又有點擴散,現在天天用藥,控制住了,就有幾塊稍微發黑的地方,不仔細看看不出來,但也不見好轉,只能拖著到天氣轉涼了。

2016年更新:

現在已經8月份了,很幸運至今沒在犯。提前準備的葯也沒派上用場。回頭想想可能和腳氣的治癒有關。

從上高中住集體宿舍起就染上了腳氣,不是特別嚴重,用過各種藥膏,但都治標不治本。最近幾年每天睡覺前噴點白醋,也只是緩解癥狀,一停就複發。今年年初開始長水泡,用藥也控制不住。於是上網買了一盒足光散,連著泡了3天,又買了個紫光燈,每天換下來的鞋子用紫外線消毒,並且每周對被褥房間消毒。內褲、襪子每天洗前用開水燙半個小時。這樣下來竟然奇蹟般的把困擾我接近20年的腳氣治好了,花斑癬也沒有複發。

花斑癬和腳氣同為真菌感染,雖然是不同的真菌,但發病機理類似。可能是針對腳氣的治療手段同時對花斑癬起了作用,也可能是治癒腳氣後身體免疫系統可以集中精力對付花斑癬,再或者是兩者都有。當然也可能兩者之間沒有任何聯繫,今年僅僅是僥倖而已。


看了樓上的回答,感覺到了久病成醫這句話的真實性。其實有的時候,一個挺普通的病,長在不同的人身上,用藥的效果都會完全不同的……


新人,第一次回答,表示這個病我也好多年了。剛發現這個病的時候只有一點點,去醫院醫生只瞄了一眼就能準確判斷什麼病然後開了點葯,用了之後感覺效果很好,感覺好了之後就沒用了,第二年又複發了,然後醫生又開了點葯,就這樣後來我發現總複發,就沒管它了。一是因為不在臉上,二是醫生開的葯一般藥店買不到(我想外面能隨便買的到葯醫生估計不會開的),三是沒啥感覺就是不好看。就這樣慢慢擴散了,後來上班後發現癥狀沒那麼明顯了但是範圍還是比較大(有空調),前幾天去了一趟武漢一醫,和醫生談了下,他也只是開了點葯,說是用藥時間短了孢子沒有完全脫落(覺得說的有道理),然後叫他多開了點葯(查了下都是處方葯,自己去買買不到,心好累)。

這麼多年我也大致明白了,這個病很普通,就像感冒一樣。又有誰能保證感冒好了就不會感冒了,體質不好的人還經常感冒了。所以大家不要灰心,我都開始後悔當初讓它任其擴散了,搞的現在塗藥都塗半天還不知道有沒有遺漏。及時發現及時治療,不就是塗點葯嗎,塗藥時難免會有遺漏或塗多塗少,然後沒有根治我覺得這是複發一方面的原因,所以只要發現就用藥。還有就是盡量少出汗,上班後有空調感覺很明顯,每個人體質不一樣也是有的人容易好有的人不容易好的原因(我是見過一個人塗了點葯就好了的)。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信心,不要拖著,發現一點就處理

一點。不要覺得麻煩。這和你去醫院看其他病比起來真的不值一提。


困擾多年百度答案千篇一律突然想來知乎看看

-

兩廣地區人 家正處在北回歸線上常年氣候潮濕悶熱

我印象中我是小學六年級那樣子染上的

那時候是長在腋下一塊硬幣大小的蘚斑當時小沒在意後來逐年擴散到現在顯得很難看

每次和不常玩的人去游泳或者脫衣服的時候被看到被問起就超級尷尬但是總有人會認為這是胎記我也就不多說話了,想說如果當了家長的以後發現自己的小孩染上這種頑症,請儘早塗藥!

我爸說他年輕的時候也有過不過他塗了兩三年葯現在也沒複發了,我爺爺我不懂。自認為生活習慣一般,應該與遺傳有關。

現在已經從右腋擴散到右胸上部,並不想別人的成塊狀而是潑墨狀有點散,比拳頭大一點點。

因為初中高中都不是很在意,而且這些蘚也不會長蘑菇或者腐爛其實就是在那裡礙眼不礙事所以我也不理家裡也不管。但後來發現它逐年擴散怕以後長得一身子都是所以高中就開始陸陸續續塗藥,我最終明白的一件事情是:這種頑固的真菌感染不怕你用藥遲,就怕就不能堅持用藥!

我就是因為當時就是心情好記得起就塗一下所以導致蘚沒治好還愈發厲害甚至耐葯。現在打算過一段時間去考公務員害怕因為這個影響體檢所以在一年前下決心治好它。

現在我是用土槿皮酊塗抹,土槿皮酊是一種刺激性的酸性藥劑塗抹後皮膚上會有一種輕微的灼燒感,慎用!我不懂原理但是我知道用一段時間後會脫皮!脫皮!脫皮!而且用到後面脫皮越頻繁灼燒感越強烈。每天早上醒來中下午空閑晚上洗完澡之後都是先用這個塗抹。

然後是用我爸從一位老中醫那裡問來的一份據說是祖傳秘方的東西,拿回來的時候是一劑白色粉末,兌水然後塗抹。什麼感覺也沒有,雖說最近在好轉但是我不清楚是不是這個東西起了作用。用完土槿皮酊後待那層白色結晶層沒了就塗這個。

最後就是等上面那個幹了就上藥膏,還是多種藥膏輪著用,酮康唑、達克寧、蘚迪、克霉唑等。基本就是塗了再出去塗了再午睡塗了再晚睡。

最近因為下了決心所以也每天堅持所以邊緣的地方開始變小,但是仍然剩下中心的一直沒有褪去,估計那是病源?

反正就是一句話吧貴在堅持,防止反覆。

對了我家裡在醫院工作,就是說不到萬不得已沒必要到醫院去用液氮、艾熏什麼的,然後就是平時要注意個人衛生,出汗了及時擦汗別掖著 衣服也洗乾淨晾乾再穿,避免發病的地方長時間在潮濕的環境下,忌辣!

傳染的話我覺得應該也不會吧,就不說平時玩的朋友了,有的話肯定也是因為他們生活太邋遢醜人多作怪。何況我女朋友那麼久了也沒有啊→_→

另外我覺得這除了基因遺傳個人習性也和個人體質有關吧,希望有病的盆友及時次葯去正規的醫院看醫生而不是看我在這裡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我只是把我的經歷寫出來而已並沒有什麼乾貨能夠將你萌的病治好的。

一切請到正規醫院去遵循醫生囑咐!


維達寧效果很好。但是好了又反覆,就沒有徹底消失過。


推薦閱讀:

生物醫學工程就業前景怎麼樣?
幾十年前到一百年前的醫療器具是什麼樣子的?
命不久矣的老人應該死在病房裡還是自己家裡?
為什麼多數抗生素並不滿足類葯五原則?
吃黑芝麻會改善發質嗎?

TAG: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