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清朝貴族們交流時是說滿語還是北京話?

看TVB清宮劇皇帝太監講著一口的廣東話常常覺得很齣戲!然後突然想到他們不講廣東話難道是講國語,會不會是滿語呢?到康熙朝已經很多漢人當官了,他們上朝都講國語還是滿語呢


謝邀。

這個問題其實 @橘玄雅 說的已經比較全面了,我就補充一些記錄和資料。

@瓜爾佳老五兄提到的《滿語雜識》一書中的確有這方面的記載。在談到規範語、口語之間的異同時,瀛生先生描述了皇室在特定場合維護規範語口音的執著:

……隨著時間的推移,口語漸生音變,但皇室極力維護規範語,承認正確的音變,同時反對訛變。有兩個突出的事實:(1) 滿人見皇帝報履歷、奏事、答問等,一律要求規範語,不許雜有訛變。(2) 坤寧宮和堂子祭祀,薩瑪年祭祝之詞必須依規範語。說京語的前輩曾說:在這兩個場合如同背書一般。直至清末仍是如此。我家上代相傳,先曾祖於道光後期親見某侍衛因在御前奏事時話中帶有訛變音而受斥責。再有,一位本家叔祖母於同治時期任坤寧宮薩瑪太太,後來親口對筆者說:bonio 還許說成monio,但morin不許說成meni。念讀祭詞時就如同:abkai juse fucihi fusa ejen sefu coohai janggin guwani beise. bonio aniyangga osohon beye...

所以說直至清末,起碼宮廷中還是有特定場合的對話交流,是必須使用滿語的。道光時期侍衛奏事時滿語帶有口音這一紀錄,也表明彼時滿語在生活中是有應用的,不是僅僅作為應付場面的半死的語言。

至於奏摺公文方面,清末滿文資料也是很多的。

至於 @瓜爾佳老五 兄提到對光緒帝滿文水平的推測,其實清代皇帝們的滿文水平大體上還是不錯的是不需要質疑和擔心的,因為做皇子的時候滿文是必學項目。畢竟直至清末,名義上滿文還屬於「國語」。台北宮中檔中,掃描的滿文檔案,最多的好像就是在光緒年間(雖然是抄檔不是原件)。

唯一一個極特殊、不爭氣、還總被拿出來說的,就是溥儀——但溥儀滿文不好,實在是因為沒怎麼受到正統的教育,就退了位……人家3歲登基,6歲退位,還想怎樣……

說到日常交流,依我看到奏摺來看,康雍時期的日常交流還是以滿語為主的。如康熙與太子的多封通(zou)信(zhe),基本上講述的是拉家常的話。

而清末做的比較差的,應當是「貴族」們的日常交流。清末時期日常滿語使用的多少,就要分家庭來看了。這一點或許在清末筆記當中記錄比較多, @橘玄雅 來補充一下?


感謝邀請……正好我今天正被樓下裝修弄得心煩意亂無法睡午覺ing……於是有時間來回答個問題= =……

【看TVB清宮劇皇帝太監講著一口的廣東話常常覺得很齣戲!】

雖然我沒有怎麼看過清宮戲,不過值得肯定的是——是的,很齣戲。清代皇帝絕不會一張嘴就「nei zuo ma ye」(首先請原諒我的粵語能力……)的,而且其實相對而言,清代皇帝作為北方人,對南音是比較抵觸的。我們曾經開玩笑說,戊戌變法的時候,德宗聽康有為叨叨了好幾個小時變法流程,然後康有為下去了,德宗最有可能說的一句話是,「唔,剛才南海先生講的是啥……」

不過清代朝廷中究竟用什麼語言,還要分時代來講。

清代入關之初,在世祖的順治朝,朝廷中可以用三種語言,滿、蒙、漢,當然,漢語是官話,而不是方言。順治朝對於什麼場合用什麼語言似乎不是特別明確,特別是對於朝廷的大臣而言。清代皇帝在入關前就有漢文素養,所以不怕聽不懂漢語,但是大臣就不然。很多旗人大臣是不怎麼懂漢語的,反過來,漢族大臣也不怎麼懂滿語,所以清初才會有「啟心郎」這種神奇的官職……

到了康雍乾三朝,情況發生了變化,首先是對於皇帝而言,皇帝在不同場合的語言固定化了。簡單說,見啥人,說啥話。見旗人大臣就用滿語,見漢族大臣就用漢語,見蒙古的藩屬就說蒙古語,見了西藏的人沒準還要說幾句藏語,不過目前來講,看到的說漢語的記錄一般都是官話,沒有方言。另一方面呢,旗人大臣基本上都聽的懂漢語了,所以大臣之間也就不需要啟心郎了。但是又出現了一個問題,遇到好多大臣一起說話,民族成分不同,腫么辦!在康雍乾三朝,高等的機構似乎都是趨從了滿語,這也導致很多康雍乾三朝的名臣都是精通滿語文的,張廷玉自詡「得清書奧妙,同習之人實無出余右者」可見一斑。

至於說上朝說什麼語言,其實還是跟上朝的概念有關。清代常朝主要都是在康雍乾三朝,說話一般也是一對一,故而語言應該還是見什麼人說什麼話。

到了乾隆之後,嘉慶和道光兩朝應該還是遵循前例,但是這時代已經有個別旗人大臣說不出流利的滿語而改用漢語了。最後是在慈禧太后時期,據說因為慈禧本人不會滿語,導致這種習慣最終被廢除。不過從宣統帝後來的記錄來看,他其實也用過一些滿語,至少還有「伊立」(滿語「起來」)之類的~


康熙那會的我不知道,但是看過溥儀上遠東軍事法庭作證時候的紀錄片,那一口溜溜的北京話真是把我給萌著了。


說北京話,特指內城口音,這種口音介乎大院口音和宣南口音,但絕沒有南城那些老百姓那麼跨。

===============

不過,這種口音已經隨著老輩人的相繼離去而消亡了,現在很難聽到


推薦閱讀:

到底如何看待清朝這個朝代?
18世紀的波蘭翼騎兵和清朝八旗騎兵如果正面開打誰獲勝的幾率大?
有種說法說滿洲的「覺羅」氏,即「愛新覺羅」和「伊爾根覺羅」兩個姓是宋朝徽欽二帝的後裔,這個說法的來源是什麼?有什麼依據?
清朝冷籍概念的由來原因?
御膳房的人全是太監嗎?

TAG:清朝 | 滿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