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源自什麼?

人的安全感源自信任。

對人對物的信任源自哪些方面?

可預期會帶來安全感?

可預期,並實現預期,會逐步建立信任,並帶來安全感?

你認為人的哪些品格可以讓人產生信任?…

歡迎各路大神討論:

1)從醫學生物學角度幫忙解疑答惑.

2)從信任的根源討論,什麼樣的品性會帶給人安全感

Ps:各種裝逼技巧控,請游過~


無邀自來。

要討論信任的來源,就必然要從什麼是信任說起。就像「不說是什麼,就問為什麼純屬耍流氓」一樣。

*此處我主要討論對個體信任的來源問題,暫時不詳細討論群體信任的來源。

信任這一個辭彙雖然使用頻率極高,但是大家對它的定義從未達成過共識。即便在同一學科領域中,人們也沒能找到一個統一的定義,學者們對它的理解各有不同。

社會學家彼得·什托姆普卡給出的定義是「信任是相信他人未來可能行動的賭博」。而政治學教授羅素·哈丁則寫道「信任是對他人是否會侵犯自己利益的判斷」。這些定義著眼於個體間的信任,以及更進一步講,個體的信用。

信任產生於那些基於共識性準則、成員行為規律、誠信且相互協助的社群中,是社群成員對其他成員的期望。【1】

在計算機和通信學科中,很多學者對信任有著自己的定義,例如Gambetta認為信任是指一個實體甲主觀上認為另外一個實體乙會執行與甲利益相關的某一既定行為的概率【2】;而McKnight 等則認為信任是在已知可能存在負面後果的條件下,某人(信任者)仍然願意以一種相對安全的感覺來依靠另外一個人或物(被信任者)的程度【3】。

……

專家學者關於「信任」一詞的嚴謹定義已經爭論了上百年,尚沒有一個共識,至今為止也沒有統一的跡象。我們這裡就不細(xia)討(jiao)論(huo)了。

放開無法把握的,做可以做的。

上述多個不同的定義,雖說側重點和細節各有不同,但是也勾勒出了信任的大致輪廓。

信任實際上就是主體(信任者)對客體(被信任者)未來行為的一種判斷與預期,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指一種良性的預期(不會侵犯自己利益)。

請注意:信任是一種判斷與預期

那麼,一個人是如何做出這種判斷與預期的呢?我理解這也就是題主所問的信任的來源吧。

我認為,一個人(信任者)的這種判斷與預期(信任)源於他對已知的觀察與了解。具體可以分為兩大類,即信任的來源可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信任來源於由於所處群體帶來信任。由於對考察對象(被信任者)所處群體環境的了解與認可,人們會在一定程度上信任此群體內一個從未相識的人。每一個群體都有其准入條件與維護機制,從而讓群體成員之間存在一種信任關係。由於群體的範圍、准入條件、維護機制的不同,這種有所處群體帶來的信任在程度上會有很大差異。

例如,由於你對政府職能部門(這裡視為一個特定社群)的了解與信任,你會在危險和緊急狀況下信任一個從未見過的消防員;由於同屬於一個大家族(社群),相對於一個街上的陌生人,你可能還會對一個從未見過的親戚有一種天然的信任;又如著名的頂級商人群體(泰山會、江南會),即使以前相互不了解,在初次見面之前,成員之間就有較強的信任關係存在。

第二類信任來源是信任者對被信任者的了解與觀察;既可源於信任者對被信任者的直接觀察(直接信任證據),也可源於第三方提供的評價與介紹(間接信任證據)。當然,越多真實的信任證據會導致越強烈的信任關係。也就是前面 @葉青 的回答中提到的「接觸越久,了解越深的人,越依賴的人,越信任」。

這兩類信任來源的主要區別在於,第一類信任源於對考察對象(被信任者)所處群體環境的了解與認可;而第二類信任源於信任者對被信任者這一特定個體的直接考察。

暫時就這麼多,歡迎討論。

參考文獻:

1.
布魯斯?施奈爾 (Bruce Schneier) 著,徐小天 譯,「我們的信任:為什麼有時信任,有時不信任」,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05-01。

2. D. Gambetta, 「Can we trust trust,」 in D.
Gambetta (ed.) Trust: Making and Breaking
Cooperative Relations
, electronic edition,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University of Oxford, chapter 13, pp. 213-237.

3. D. H. McKnight and N.L. Chervany, 「The meanings
of trust,」 Technical Report MISRC Working Paper Series 96-04,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ch Center, 1996.

我還回答了一個相關問題,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也去看看:

信任的基礎是什麼? - 知乎用戶的回答 - 知乎


說到底,信任源於生存的本能,而直觀的原因就是安全感

嬰兒出生後,如果不信任他人,就沒法生存。所以,嬰兒在還沒能睜開眼的時候,小手抓到什麼都是不放的,力氣大得驚人。如果不信任周圍,他為什麼抓住死死不放手?

慢慢長大成了幼童,就要信任為自己提供吃喝的父母,再大點成了兒童、少年、青年,就要信任老師、同學、小夥伴、供職的單位、領導、上司、同事。。。因為不信任他人,自己也沒辦法完成很多很多事。

但盲目信任也會出現問題,就是被欺騙。

人總是在信任和不信任之間進行取捨,最後慢慢形成出自己的抉擇能力。


心理學有個理論叫 attachment theory,中文譯為「依附理論」。個人認為譯為「依戀」更為貼切。

很巧,我所在的實驗室正是基於這個理論進行長期試驗研究。截至今年,已經是這個實驗開展的第37年,許多paper都基於這個研究的數據。

言歸正傳,根據這個理論,通過與caregiver(通常是母親)的互動,在嬰兒12-18個月時已經形成了attachment style,籠統來講,分為secure attachment和insecure attachment,其中insecure又可以細分為anxious-avoidance, anxious-resistant 以及disorganized三種。attachment建立在早期互動的信任之中。舉例來講,嬰兒由於無法用語言表達,哭就是ta表達的方式,如果在ta哭鬧的時候,母親及時出現解決了ta的需求,比如飢餓,寒冷,那麼在這個反覆的過程中嬰兒就建立了與母親之間的信任,ta知道,當ta有需要的時候總是可以得到依靠,於是一種安全感也就被建立起來。與之相反的,如果ta正常的需求長期被忽視,那麼ta對母親的信任度就很低,安全感也會很低。

之所以研究attachment style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在嬰兒時期的早期形成的attachment對於之後的人際交往的各個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比如與父母的關係,在學校里與同學的相處,以及戀愛中與戀人的關係。通常情況下,早期形成的insecure attachment會導致與人交往中的不信任,而且這種嬰兒時期就造成的影響往往非常難以改變。


先定義信任

信任:一種對於另一個人的積極預期,我們通過對方的言語,行動或決策相信他不會採取投機行為。 摘自羅賓斯的《組織行為學》,具體出處忘了。

個人觀點

信任源於

1.可知:對對方的資源,能力,過去,知曉並保證真實。如銀行貸款前的資料填寫。

2.可控:對對方可能的所有行為,這邊能夠有足夠的應對策略。如銀行貸款的擔保物。

3.認同:相較於可知和可控,認同,尤其是價值觀的認同,產生的信任則會戲劇化的多,有時也會堅定的多。如長久相愛、生活的夫妻,即便不採取任何監控措施,也會無條件相信對方。以及歷史上的那些傳奇時刻。

關於容易引起信任的品質

近來的研究認為是:正直、勝任力、始終如一、忠誠和開放。


信任是一種建立合作的能力。擅長合作的人,在選擇可信任的人方面或在被人信任方面必有一樣所長,或兩者皆有。我們可以看到劇里一旦開始懷疑身邊所有人,這個老大應該撐不過兩集了。

人類和動物很重要的一個區別就是組織更龐大更複雜更精細。成功甚至能用被多少人信任,及信任多少人這些指標來量化。

自律,守信,理解(共情),適度利他,責任邊界清晰,這些行為和特質都有助於建立信任。


自制力強的人給人安全感產生信任,但自己卻對他人信任感不強


謝邀……

越接近自己的基因,越信任。

比如:父母&>直系血緣親戚&>親戚&>熟人&>陌生人……

接觸越久,了解越深的人,越依賴的人,越信任

比如:戀人&>朋友&>同事&>喜歡的明星……


能被輕易看透的人最容易被信任。

他的所作所為符合你的預期,

你就會覺得自己有了控制權,

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進而產生安全感,

相信了自己對他的判斷,

於是乎對他的行為,

產生了信任。


被信任人夠得著信任人的心理預期。並在心理安全範圍之內。這是工作上

人與人相互了解,了解各自的心理安全底線,行為方式。建立感性互助的情感。這是朋友

人與人關係血緣親近,組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小經濟團團體,社會規範會加深日重。包括上兩條。如:家庭,上下代關係。

戀人們相互欣賞,共同成長,這種認同是日深式的高層心理和社會需求(就那什麼什麼馬什麼什麼的需求理論)

題主所說的可預期,真的,我個人感覺生活沒啥是可預期的。除了每個月都差不多的工資。

如果假設可預期。(從信任看安全感,我個人覺得這兩傢伙本質是一樣的哈。個人看法哈,個人看法)

工作上實現可預期,可逐步建立所謂工作能力信任。安全感那變數太多太大好嘛。

情感實現可預期,可逐步加深信任,產生認同,情感回饋互動,產生依賴!所謂安全感還是稍微有點變數滴。

個人目標實現可預期,更大更粗更有信心。或者膨脹(俗稱.....)

那些品格可以加深信任感呢。

額,我想到了

一個字,穩!兩個字,穩定!

別學我!

像個核彈。


信任,除去親人,有下面幾種人:外表美貌舉止端正的人,有地位有聲望的人,有才華又低調的人;

信任可能取自外表,能力,身份這幾種因素;

比如同樣在候車,如果一個美女坐到你旁邊,你可能會下意識去搭訕,如果一個不咋的坐你旁邊,你可能理都不理,還下意識地拉下自己的袋子;

再比如,一個有能力的人來跟你說有個項目,一起去創業吧,你可能會毫不猶豫跟著走,如果是一個能力不如你的人跟你說這事,你也許會一笑置之。

我們總會用自己的判斷去信任一個人,一件事,即使最後結果是錯的。那些有能力的,好看的,比自己強大的,都是源自於信任的因素。


愛。


有利益相關的,他有把柄在你手上,你更容易信任他


說到做到


01

排斥vs容納

因為天性的差異,我們降臨到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厭惡,這無可厚非,但是你有沒有發現,似乎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卻似乎越來越容易去發現自己的生活中充滿了厭惡的東西,而越來越難以找到讓自己喜歡的東西,我們逐漸感慨生活太無趣了,太苦了,像一個圍城一樣不自由,似乎僅僅為了讓自己開心一些,就要費老鼻子勁,還費力不討好,好像讓歡喜一些,輕鬆一下,然而一切卻是那麼的難,那麼的難。

我們越來越清楚自己不想要什麼,卻也越來越難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發現這一點的時候,真的讓人很沮喪。想起童年自由爛漫、無拘無束、沒心沒肺的時光,簡直感概一個人怎麼可以活成這樣。難道大人的世界、成年人的世界就真的意味著是如此束縛、無聊、充滿無奈和冰冷的規則嗎?

成人的世界跟孩子的世界確實不一樣,因為成年人的特徵是要學會自我負責,認識到這一點,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標誌,但是我想說的是,僅僅意識到這一點,還遠遠不夠,意識到這一點,或許只是讓你能適應社會生活,不至於在社會生活中出問題,甚至取得一些小成績和小成就,但固守這一點突破不了這一點,卻也容易讓你活的不快樂。

見了那麼多人之後,我越來越發現,在這一切現象之後,是我們過多的內化了外界的標準,並且為了獲取外界這些看似優越的標準,而逐漸犧牲掉自己的天性導致的。

一句話,我們在生活中過多的使用了排斥原則,而不是容納原則。

而這導致的後果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深陷於排斥的牢籠,深陷孤獨、懷疑與冷漠。我們互相指責,互不信任,相互攀比,相互看不起。

我們每個人都追求優秀和卓越,卻讓整個的生活陷入競爭和征服,所以我們緊張,我們不放鬆。

02

當我和世界的關係是建立在恐懼之上

使用「排斥規則」越多的人容易把自己的生活搞得很緊張,不放鬆,充滿壓力,

因為在這種人的潛意識裡,世界是個戰場:

「我必須哪一點足夠優秀(好)才有在這裡面立足的資本,我的安全感是建立在「我要強(好)」的基礎上,為此我必須要不停的進取,上升,我無法停止跟人比較,我害怕被別人比下去,被人比下去會讓我很沒有安全感。「

這種人很難跟人締結有親和力和親密的關係,因為或許他整個的自信都是建立在自己的優越之上,也或許他只能跟那些不如他的人比較親和,因為這樣的人對他的威脅很少,不會影響他的安全感,所以他防範的神經不用綳的那麼緊。

但這種親和基本是一種有限的親和,它更像是一種施捨。

潛意識裡覺得自己不夠好的人會過度使用這一規則,也就是覺得自己不如別人,然後在意識層面就會過度補償:我要比你們都好(強)。

一個人如果在早年習得了人是有高低貴賤之分,人並不平等的觀念,那麼他一定會過度追求高和貴,而避免讓自己陷入低和賤之中。

如果一個人早年曾經處於很弱的位置,他品嘗過過多因為弱而帶來的卑微凌辱和無助,他長大了就一定會避免讓自己處於那種位置。

他需要高高在上。

總是認為自己高人一等的人是沒法跟人有真正的親和力的,因為親和力意味著人人平等,這意味著需要把自己從優越之處釋放出來,敢於承認自己平凡、普通。

把自己當一個「神」一樣不食煙火和過於強大的虛化,本質上是因為對這個世界充滿排斥,而這種排斥的根源又來在於可能早年遭遇過排斥或者創傷。

所以,對這個世界,即便後來我也是愛它的,但是終歸我是不那麼信任它的,因為它創傷過我,甚至並不接納我。

其實把跟世界的關係建立在恐懼之上的人比比皆是。

或許,我們都是曾經被世界傷害過的人,終於有一天,我們獲得了權力,有了保護自己的能力,同時也有了傷害別人的權力。

或許,我們也不傷害任何人,但是我們彼此沒有信任,我們跟世界隔著距離,也就是跟人隔著距離。

當我們跟人接觸的時候,我們會習慣性的看到別人那些讓人討厭的地方,我們會經常表達出對這些特質的不喜歡,我們臉上掛滿了不喜歡,卻很吝嗇的表達我們喜歡什麼。

就像我們的心,充滿了批判,就越來越少接納。

所以當我們自以為很善意的指出別人的「不足」之處時,卻常常引發別人的反感,沒有取得我們想要的結果。

這也是很多人在管理或人際中出現的問題,總是關注別人的缺點,喜歡指出別人的缺點,希望別人改變。

其實關係的秘訣在於:你要別人表現出什麼品質,你需要首先信任他能表現出這個品質,然後鼓勵他表現這個品質,當他表現出這個品質的時候,及時的讚美他,強化他。

看上去是個很簡單的事情,卻是兩種價值觀的不同:前者是選擇恐懼,後者是選擇信任。

03

當我和世界的關係是建立在信任之上

信任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選擇。

因為我寫了很多關於原生家庭的文章,所以不想在這裡多展開。

很少人有圓滿的原生家庭,在成長過程中,有人缺愛,有人缺重視,有人缺認可,有人物質匱乏,有人缺自由......

也許正是這些不圓滿塑造了一個個如此不同的我們,也因此讓我們養成了不同的性格特徵和思維方式。

但是這些性格模式和思維方式不是不可以調整的。尤其是很多東西已經讓你痛苦,你卻不明所以時,你真的可以學一點心理學來幫助自己。

信任意味著當我跟一個人接觸,我會優先關注他的優點,用積極的眼光去看待他,我能看到他的過人之處,因為我敢於把自己跟他放在同一水平,我不害怕自己超不過他而顯得暗淡無光,我不害怕自己沒有價值感,因為我堅信人人都有獨一無二的價值,僅僅是這一點獨一無二的價值就沒人可比。

我們每個人也都是平等的,因為人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價值點,僅僅也僅僅在這一點上,我看到了世界上真正的平等。而其他任何的優越之處,不過都是虛幻。

因為人生最大的平等在於人人都有相同的喜怒哀樂,相同的感受。這一點並不會因為你貧窮、富裕,是男是女,你是上層還是下層,是乞丐還是皇帝而改變。

當你不能承認別人的價值點,你也就無法接納自己,你就會固守著排斥規則,但是雖然你排斥外界成功了,但是你排斥自己也成功了,你在不接納自己的道路上又進了一步。

所以選擇信任別人,也就是選擇信任自己,相信我本真的自己足夠好,我不需要拚命抱住很多虛幻之物來裝飾自己,我踏實的站在大地上。

我不害怕被打敗,不害怕出洋相,不害怕別人看不起我,當我覺得哪裡做的不好的時候,我是可以提升自己的,而不是拚命維護自己。

當我們把自我看成是一個一成不變的僵化之物,而沒有把它看成是一個生命,可以成長的生命時,我們的發展就會受限。

催眠大師斯蒂芬·吉利根說不要像握著一把劍一樣握著你的生命,而要像握著一隻鳥一樣。

04

怎樣的信任是合適的

有的人會說不是我不想信任,但這個世界太亂了,沒看到前段時間的保姆滅門案嗎,太恐怖了。

那麼現在來談一下成熟的信任觀,你可以理解我這是種選擇:

第一,信任是一種選擇,不一定有回報,就是你選擇信任了別人,但別人不一定100%回饋給你信任(大部分人是能的),原諒一些人是總有能力沒有的,但卻不要因為這些影響了你的人生。

當這些人沒有反饋給你信任的時候,你是不是也會被他傳染,放棄信任,而成為一個不再信任的人?

很多時候我們對人的不信任感就是這麼建立的,「一次創傷,終生恐懼」。比如曾經戀愛受傷,就從此再不信任愛情。

遭遇過一次背叛,卻讓自己終生不幸福,遭遇過一次失敗,讓自己終生不再敢挑戰,是人類常犯的錯誤。

第二,當你選擇信任的時候,是為你自己做,而不是為別人,因為信任能把你從恐懼的牢籠里解放出來,因為你選擇了信任,你遇見美和心想事成的概率會大大增加,因為你敢於像世界發出你的喜歡和渴望,那麼世界就會有更多的機會來滿足你。

這些積極的互動多了,你跟世界的信任感會更加重。你就會更不容易緊張和焦慮,

不要把信任看成一種對別人的施捨,好像給了別人,自己會少些什麼,其實大多數情況下,種下信任,就會收穫信任,種下我想要的,就會收穫想要的,老傳遞厭惡,就容易收穫厭惡。

你給世界信任,世界就反給你信任。

本質上,世界就是你自己。

第三,當你不想要什麼的時候,不用老表達不想要,你只需要反向的看看,你想要什麼,然後把它表達出來。

也就是表達你的正向渴望。

人際關係的經營也是這個原理。

「我好想要一個整潔的家啊」

「我好想吃你做的飯啊」

「我好想你誇獎我啊」

.......

而不是這樣表達:

「你真懶,你怎麼不做飯」

「你整天板著個臉幹什麼」

「你這裡做的不好,你可以那樣做」

評判被人和糾正別人都是不信任別人的表現,也不是真的尊重人,真正的尊重是,我知道你現在做了這些,可是我好想要那些啊,我好想你能幫我做那些啊,

它的潛意識含義就是:我覺得你能行,我信任你,我渴望要這些,並且我相信一般情況下,你是會滿足我的。

嗯,當你潛意識發出信任的時候,別人一般都能接收到,他們就會真的就滿足你。

但當你潛意識發出不信任的時候,別人也能感覺到,他們會逆反,因此他們也就真的越來越懶,越來越板著個臉,越來越做不好,越來越不誇獎你。


上面都是些什麼回答。

當然是積累,你信任他因為他曾有機會騙你但是沒有,這樣的積累越多,信任越多。

和品性無關。


了解


當你的行為細節符合別人見微知著的識人邏輯,從細節中肯定你是個好人,當人性面臨利益與大義的抉擇,你總為他人選擇後者。


我信任一個人源於這個人能懂我


富人和有權勢的人更容易得到第一手信任。


既然是想了解信任感,這可是一個很貼近心理學的東西,你卻限定只能用
從醫學生物學角度來解答。我覺得只能說人類的信任來自於我們人類群聚社交生活長期進化的結果。一同生活的人往往信任度會很高,而不常在一起的人就沒什麼信任度。即使是父母也不例外,不常在一起的雙親與陌路人無異。


推薦閱讀:

學習心理學史應該注意什麼?
女生相親看什麼?
心理學專業的人在平時與人交往中會佔據很大優勢嗎?比如男女交往?
2016 年心理學領域出現了哪些反轉了經典理論的研究結果?
心理學領域有哪些笑話或趣事?

TAG:信任 | 社會心理學 | 心理學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