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築的未來發展趨勢是什麼?


未來智能建築的發展肯定是會向更智能化、更人性化的方向發展,建築的使用價值會被更好的利用。

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建築智能化正在由各種數據開始慢慢改變。大家都了解並清楚的認識到,物聯網、大數據在建築領域的應用也是非常快速的,而且正在以更快的速度普及。

在這裡不詳細談建築智能化工作中計算機管理系統工程、樓宇設備自控系統工程等等諸多工程中是怎麼樣應用?怎麼樣發展?怎麼樣更智能化的?因為這些都只不過是每一段時期新科技、新技術對各類系統工程的改造,至於會出現怎麼樣的新技術,那是科學領域的事情,和建築的使用智能化的發展沒有多大關係。

所以,我覺得智能建築未來短時間的發展趨勢是建築的基礎系統建設和管理如何更加智能化問題和如此多的智能設備產生巨大數據的存儲和分析問題。

不同行業對建築形態都有不同的智能化需求,如果從建築的結構形態改變的話,這個成本是目前的市場經濟水平所無法接受和實現的,所以未來短時間智能建築的發展趨勢是建築內部基礎系統的智能化改變。

而眾多智能設備的應用又以網路系統的搭建為主,目前的許多智能家居設備都需要網路的支持,未來的發展肯定會更為明顯,所以說未來基礎的網路搭建應該能夠滿足大量智能設備的接入和智能化的運維管理。

就像之前銳捷智能建築智簡網路解決方案,應該從綜合布線管線路由的設計,到業務應用的上線,安全策略的部署等幾個不同階段和網路設計的關係進行分析,避免因網路設計滯後造成的增點、擴容、變更等麻煩和成本增加。同時結合子系統傳輸特性和安全域管理域的子網設計,不僅網路結構清晰,方便系統間訪問控制,也易於不同系統歸口運管部門的維護管理,避免系統和設備的管理重疊或空缺。

智能建築的網路系統建設不會是智能建築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或者只能算是比較基本和單一的系統建設,但是一定是在建築智能化的發展領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其他回答都提到了物聯,雲計算,這裡不贅述。

-------------------------分割線-----------------------------

題主提到的智能建築定義不是很明確,是寫字樓?住宅樓?公共設施?這裡默認為是住宅樓。

首先來談一談智能。現在智能家居叫的很火,但大多數我不認為是真正意義上的智能。比如智能插座,先不論一些必須在同一區域網內操作的產品,一些可以利用移動網路控制電源開關的產品被文案美化為「智能」,「下一代」,「創新」,它智能到哪裡了?需不需要斷電是你思考的,發出動作的也是你,所謂的智能插座本身只是一種具有遠程信息接收功能的命令執行者。真正讓我第一次感到智能的是什麼事呢?重力感應!當我第一次把智能機橫過來,它就將畫面翻轉時,著實認為其智能所言不假。從動作判斷到指令發出再到命令執行,全部交由機器處理。個人認為真正的智能是在極少或沒有人工干預下完成判斷並執行適當行為的過程。

以住宅為對象,其他回答中似乎有為業主提供生活服務的想法。這裡不贊同這些觀點。未來主要的I/O端一定是智能手機而不是房子,未來智能手機只會獲得更多的接入入口和許可權,絕大多數的生活服務都可以被這樣的個人終端所提供,住宅的智能化方向個人認為更多的還是要為住戶提供更好的居住體驗,一定程度上服務於交通等方面。

個人認為住宅智能化真的不一定要全部押注在信息化,物聯化。前面提到,只要可以做到在極少或沒有人工干預下完成判斷並執行適當行為就可以被稱作智能,打到這種效果的方式並不唯一,比如保證一個封閉空間內的溫度在一個範圍內,難道非要布設感測器,接入中央空調來實現嗎?在牆體內加入相變材料也是可以達到相似的效果且成本,建造難度都更低。

個人認為智能化主要通過一下幾點實現。

1、高效利用建築面積

很多住宅的空間都是可以疊加利用的,再加上當下房價高企,在有限面積內實現更多生活功能不但有利於降低業主經濟壓力,在房屋保潔,節省土地等方面都將體現極大優勢。比如在一個矩形空間內,布置客廳及卧室所需的各種家電傢具,中間以可移動式牆壁隔開,通過運動感應來調節兩個空間的大小。又比如嵌入式布置家電等等方式,都可以大大提高建築面積利用率。

2、主動能源節約

這個問題雖然主要在寫字樓內會比較受關注,但能源問題確實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畢竟總會有為多的電費水費心疼的業主。這個問題確實是要大量依靠主動或被動式感測器的,比如在水龍頭內安裝高靈敏度的感測器,在電價分時收費的地區安裝特斯拉電池組一類的自動低價時段蓄能設施,高度整合高效能的溫控,資源管理系統等等。

3、自我學習

或者更貼切的稱為用戶無意識調教。比如記錄業主的生活數據,幾點幾分會在哪裡出現,會做什麼,業主是不是會忘了關電源等等。通過這些數據,及時調整分配資源或開關信道,以減少業主等待時間,提升居住體驗等。

4、更簡易的生物識別

這是一個怎樣更快的證明我就是我的問題,業內很多公司在搞,不細說了。

5、美

雖然看起來和智能化毫不相干,但個人覺得一個美的建築確實是一個更智能的建築。參看北京四中房山校區。當工作或學習一天,一身疲倦的回到校區,看到的是四四方方冷冰冰的建築和極具美感的建築完全是兩個心境。給業主一個好心情,這難道不也是一種智能嗎?

6、主動降噪

我覺得大家比我更有這個感觸(挖鼻屎)

7、更先進的災難控制能力

火災,水災等災害也已嚴重威脅到業主的人身和財產安全,社會上大部分居民沒有良好的自救能力,住宅的主動災難管理系統是真真切切能救人於水火的功能。更靈敏的感測器,更大範圍的動作端,更高效的資源調控機制相信會在智能住宅中出現。

手機打字,一點拙見。未邀而答,見絀包含。


1)大規模的建築運行數據的採集與保存。數據是建築智能化的基礎。但是目前,即使是非常高標準、不差錢的建築項目也缺乏有效的建築運行數據的採集與(長期)保存。即便是建築中安裝了建築自動化系統,因為缺乏數據保存的能力,一般來說大部分感測器採集的數據也只會保存很短的時間。雖然LEED等綠建標準要求或鼓勵建築長期保存運行數據並將這些數據上報,但僅限於建築總能耗之類的宏觀數據,並且數據記錄的頻率一般也是長至一天或者一月。

由於缺乏詳細的高頻率的建築運行歷史數據,其他答案中提到的各種人工智慧的方法也都成了水中月鏡中花。要知道,人工智慧其實一點也不智能,說的簡單點大部分的人工智慧方法都是「找規律」--通過大量的數據找出數據中相關參數的統計學關係。如果沒有大量的「true data」,那麼規律自然就找不出來。舉個例子,我想開發一種智能控制演算法,能夠自動根據我的喜好實時調節室內空氣的設定溫度(Nest)。開發這種演算法至少需要一種數據,那就是過去一段時間內的室內空氣溫度設定值。但是這種數據一般來說都不會被建築系統長期記錄。

現在有很多研究都在尋找合適的、便宜的建築數據採集和儲存的方法。以我校為例,ECE和CEE開發的sensorAndrew(校園適度的感測器網路,Sensor Andrew),firefly (低成本的無線建築感測器,FireFly Real-Time Sensor Networks),Architecture的PI system(建築運行數據的資料庫,http://www.osisoft.com/Presentations/PI-System-for-Monitoring-Building-Performance--Environmentally-Sustainable-Behavior--and-Energy-Conservation/)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了數據才能搞大新聞啊。

2)建築運行數據的高效管理。建築雖然不是什麼精密儀器,但因為其尺度很大,所以其中包含的數據量也很大。既是一個普通的小型辦公建築(兩層,2000m2),其建築自動化系統中的數據點也有上千個。我想接觸過建築自動化系統數據的人應該都有過這樣的抱怨:這個數據點是幹嘛的?因為沒有一個統一的命名規範,很多時候看著成百上千個數據點但就是找不到我想要的那個。比如說,室外空氣溫度,有些人可能會將其命名為outdoor air,有些可能是oa,有些可能是outside air等等。這極大地增加了後來人使用這些數據的難度。

目前有人研究如何將建築運行數據整合進BIM(建築信息模型)中去。但是問題是,首先,原生的BIM數據標準(例如IFC)並不支持實時運行數據的整合;其次,BIM的發展其實被那些大公司(Autodesk,Bentley)把持,只有他們有意願推動才行。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研究應用一些數據挖掘的方法來確定某個數據點的物理意義。

3)更完備的執行器網路。目前的智能建築的發展趨勢是建築中安裝了越來越多的感測器,但是執行器的數量是遠遠不夠的。一般來說建築中能夠自動化控制的系統只有空調系統。其他與室內環境參數息息相關的組件,例如窗戶的開關、百葉窗等都是手動控制的。其實市面上不缺相關產品,但是就是貴。我認識的一個物管主管給我說,他們樓本來想裝可以自動控制的百葉窗,但是由於成本原因所以放棄了。要知道他們的樓是政府資助的匹茲堡地區綠色建築的旗艦案例,非常不差錢,但都覺得產品昂貴。

這樣一來,目前的建築智能控制的研究便都集中於室內熱環境的控制。但其實,影響居住者滿意度的不僅僅是熱環境,還有光環境、自然通風、空氣質量等等。但問題是這些東西在大部分建築中是不能被自動調節的。

4)以人為本。現在智能建築中有個很火的概念叫」human in the loop「或者叫」occupant-oriented「,其具體意義就是智能建築要以建築中每個人的舒適與健康作為最重要的目標,並且居住者要能夠真真切切的控制其所在的建築環境。傳統的商業建築控制中,居住著基本上是不能控制建築中的任何東西的。空調的開關,設定的溫度等都是物管人員提前設定好的。由於每個人的行為和每個人對舒適的偏好是不同,並且是隨時間和其他參數變化的,所以這種簡單粗暴的方法必然會降低居住者的舒適度和建築系統的能效。除此之外,由於居住者對其所在的環境失去了控制,其對舒適的主觀感受也會隨之降低。

目前以人為本的智能建築研究主要集中在居住著行為和居住者對其環境的舒適度的檢測與預測。在這兩方面的研究中,智能穿戴設備都是一個很流行的切入點。很多智能穿戴設備都有檢測心跳、體溫、運動等的感測器。並且其藍牙功能和gps功能可以用來做定位。除此之外還可以配合一個實時的問卷調查來更準確的確定人的行為和舒適度 (Occupant-oriented mixed-mode EnergyPlus predictive control simulation)。但是目前還沒有很多研究來解決知道居住者信息後如何高效的控制建築這個問題。而且,目前的這些居住者信息檢測的方法都必須用到手機、手錶等設備,有沒有有效的方法可以不依賴這些設備就能檢測居住者的信息呢?


以自己的看法來說,智能建築未來的趨勢是物聯和雲,以足夠多的感測器通過雲傳輸運算,然後髮指令給執行機構。


幾個方面來說,前端有足夠多各種感測器能夠收集各種信息,包括圖像、聲音、溫度、濕度、污染等等;傳輸架構有多種選擇,但總體趨向於無線,當帶寬足夠保證,網路足夠安全時;雲的處理運算,當常規的可以自動處理,複雜級別更高的可以發給決策機構處理。


補充一點,個人智能終端今後和系統的連接會無限的「親密」


智能建築的發展趨勢可以放到整個智能化產業大環境下來看,參看我在另一個問題里的回答:

有沒有對智能建築感興趣的?? - 建築師

上星期正好為公司微信號寫了篇文章,用來回答這個問題好像用得上。那時高考剛結束,想借這個熱點傳播一下智能建築行業發展的方向,號召新生多關注智能建築,引發一些人有興趣的畢業生選擇這方面的專業。發到知乎來玩玩好了,幾乎沒有廣告成分,但願不會被刪,如果管理員不喜歡,通知我一下,我把任何帶公司名稱、產品名稱的東西都改掉好了。

正文來了:

牧月危機之數據大刪除過後,智能建築向你招手。

2015年6月8日17時至9日17時,也就在前兩天,全國各省市陸續出現大規模的數據刪除事件,警戒級別直接升至紅色。後經總參二部、國防部等各種部以及公安局、國安局等各種局各種緊急調查,現已查明原因——高考結束了,中學生疲憊過載的腦子都瞬間清空了嘛!

會心一笑。遙想當年,我們自己也曾喜大普奔——那些沒用的知識終於可以磁碟格式化了。不得不替今年這群剛剛解放的小夥伴們高興。接下來,他們可以看球、泡妞、過暑假,來個說走就走的畢業旅行。

有人問了,說:大河,你搞智能建築的,扯這不相關的幹嘛?

客觀莫急,這就切入正題:請暢想,真正現代化的旅行應該是怎樣的呢?

答案當然是:智能的。因為人類正在全面進入智能化時代,現代化的衣食住行無不和智能緊密相關。

首先,你的旅行該有一個或幾個目的地吧?可你一定知道該去哪兒嗎?據美國國家旅遊局和AC尼爾森統計,2014年全球11.38億旅遊人次中84%在出發前一個月內會更改行程計劃至少一次,34%則完全聽從旅行社安排,且這一數據在各類旅行網站興起的幾年中只升不降,因為選擇太多了。也就是說大多數人不清楚自己想去哪兒、能去哪兒。沒關係,大數據來了,以後你只需要對著電話麥克風說句「我想旅行該去哪兒?」人工智慧就會給你推薦若干個你最想去且有能力去的地方,並且幫你規劃好整個旅程,安排最優線路和消費方案。怎麼做到的?當然是基於平時長期捕捉你的關注點啦:你上過的旅行網站、你收藏過的風景圖片、你瀏覽過的民俗文章、你在朋友圈裡翻看別人的旅行照片、你在社交網路或者電話里曾對朋友說起「好想去XXX」、你的銀行流水、你的工作日誌和假日排期,甚至你走在街上被攝像頭拍到盯著旅行社櫥窗的宣傳畫多看了幾秒……天哪,我的隱私!騷年別擔心,機器人才不關心你的隱私,沒人會把你每天尋覓各位老師作品的搜索記錄公布到網上,系統只關心「退火進化演算法」(AEA,人工智慧用於解決組合優化問題的經典演算法)與實踐驗證之間的吻合度,即系統為你找到的答案是不是最優解。

好了,現在機器人給你推薦了兩個你最想去的地方:美國阿肯色州的蟾蜍吮吸鎮和中國西藏的尼瑪縣(咦?都是什麼鬼地方?騷年你的品位很獨特哦!)我們假設你是個高帥富,可以去遠點的地方,那就選蟾蜍吮吸吧。接下來你該準備護照、簽證、衣服、電話卡、信用卡、美鈔、洗漱用品、自拍桿、旅遊鞋、充電寶、電腦、轉換插座(美國民用電壓110V)……東西太多腦子不夠用?找智能方案啊!無微不至、簡單明了,甚至還能幫你挑選衣服。日本Seraku公司3年前首次推出一款基於Android系統、內置半透明反光鏡面同時具備RF距離感應器的智能鏡子,可以感知用戶的手勢操作,實現人機互動,隨意變換衣著和背景,還能顯示日常的天氣、體重、便簽,閱讀新聞。試想下,鏡子里顯示的是阿肯色州蟾蜍吮吸鎮的各種風光,而你站在鏡子前面把家裡的衣服試個遍,馬上就知道自己置身於當地環境該穿什麼更得體:晴天、雨天、颳風、下雪、爬山、游泳、逛街、酒吧、集會……So easy(順便辟個謠,高君雨今年14歲,參加個毛線高考)!2015年是時尚與智能家居火花迸發的一年,智能鏡子即將正式面世,自拍黨的救世福音啊!

機票、酒店、行李託運、市內交通、景區門票什麼的就不用說了,當你決定去蟾蜍吮吸並選擇一個消費檔位之時,人工智慧已經在千分之一秒內幫你安排好了這一切。基於大數據、雲計算,調用全球的信息資源瞬間為每一個用戶度身定製最佳方案。你只需按部就班,樂呵呵傻兮兮地上飛機就夠了。另外,在智能時代,出門無需帶很多證件和錢幣,通過人臉識別、基因識別和各種無接觸遙感技術足以精確定位每一個人並識別他每個舉動的意圖。支付寶宣稱,Face++Financial人臉識別技術在LFW國際公開測試中達到99.5%的準確率,同時還能運用「互動式指令+連續性判定+3D判定」的技術。這便意味著那麼前面所說的護照、信用卡、美鈔很可能都是多餘的,過安檢、出入境、坐車坐船、購物、吃飯、逛酒吧完全可以「刷臉」,再不行還有指紋、視網膜、皮脂DNA可供辨識。就在3月17日, 馬雲在德國成功演示了螞蟻金服的Smile to Pay掃臉技術,為嘉賓從淘寶上買了1948年漢諾威紀念郵票。所以,以後見誰出門還帶錢,你就可以逼格高昂地說「OUT了吧!」

屁顛屁顛飛了十幾小時,終於到了阿肯色州,走出機艙猛吸兩口美帝的新鮮空氣(作為一枚堅定的智能擁躉,對呼吸新鮮空氣這種事竟然還不能實現智能化而非得親自干,委實深表遺憾),頓感神清氣爽、身輕如燕。然後該去排隊等出租了吧?No!排隊?等?都說了是智能時代,都告訴你人工智慧早八百年就安排好一切了。所以當然早有酷炫的智能汽車準點出現在你面前了嘛,你只需要告訴司機去蟾蜍吮……咦?何來一陣風?

智能車哪有司機?自2009年首測以來,谷歌無人駕駛汽車已經行駛超過20萬英里,通過攝像機、雷達感測器和激光測距儀來「看到」其他車輛並使用詳細的地圖來進行導航。經過5年迭代,於去年5月28日Code Conference科技大會上正式發布了沒有方向盤和剎車的無人駕駛汽車,並於12月21日宣布其首款成型的無人駕駛原型車製造完畢,2015年將正式進行路測。與此同時中國也出了紅旗HQ3奮起直追,而百度無人車也將於下半年面世。真是想想都有點小興奮呢,大蟾蜍,我來啦!

無人車一路安安穩穩地駛入久負盛名的「蛤蟆鎮」,停在「吮吸大酒店」(這名字好牛氣)門前,就在同一秒鐘,你的私人行李拖車機器人也到了。沒有門童也沒有前台接待,機器人直接拖著行李帶你進店,走向電梯。就在你一下車出現在門口的剎那間,人臉識別系統和智能交互系統已經識別出你的身份和你戴的智能手錶、眼鏡、胸針之類的設備,反正肯定是你錯不了!一進大堂就聞到撲面而來的臭豆腐味兒,這是利用基因鎖定和納米技術專門針對你的喜好改造空氣分子而營造出來的溫馨氛圍(誰叫你是紹興人),只有你喜歡且聞得到,在別人聞起來也許是巧克力味或梔子花香(瞧人家這品位)。

酒店照明90%以上依靠自然採光,電力設備的能源也主要來自於太陽能、風能和壓力發電地板。大樓利用白蟻仿生科技打造恆溫環境,沒有空調。還有人體熱量收集裝置,既發電又降溫。甚至你在電梯里放的一個屁也被酒店充分利用了,甲烷可是一種不錯的清潔能源。出了電梯,空氣又變成你喜歡的薄荷香,因為生命體征綜合感應系統探測到你呼出的二氧化碳濃度升高了5.5%,顯然你有點疲憊,該提提神了。房門在你距離1.5米時自動打開,輕緩的音樂聲響起,柔和的粉色氛圍燈也照亮了房間,浴室傳來放水的聲音。機器人把行李放好,你走到窗前想拉上窗帘小憩一會缺發現沒有窗帘,這時不知哪裡傳來一個溫柔的聲音說著地道的家鄉話建議你先洗個熱水澡,然後把窗戶的透明度調節到20%,以便打個15分鐘的盹,倒時她會叫醒你。對於這一系列操作,你只需要點個頭即可。哇,真沒想到這麼個鳥不拉翔的偏遠小鎮竟然有這麼高大上的智能酒店。

智能建築改變了人們生產生活的方式、環境和體驗。大規模、高效率的工業城市可以與藍天白雲共存,人的雙手也徹底從簡單重複的勞作中解脫出來,轉向更多創意、娛樂性的工作。安全、環保、舒適、信息化是智能建築發展的宗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5A系統(通訊自動化-CA、樓宇自動化-BA、辦公自動化-OA、消防自動化-FA和保安自動化-SA),利用不到原來兩成的能源驅動十倍於以往的效率;90%以上的模式化決策和操作由人工智慧代替人力完成。人的工作和生活變得前所未有的簡單、有趣、個性化,而且綠色。

在看得見的未來,我們有更多自由支配的閑暇時間,「世界那麼大,想去看看」將成為每個人的生活常態,旅行既不是簡單的從A點到B點,更不是證件行李交通住宿吃飯購物一大堆瑣事,我們唯一需要帶去帶來的只是「感受」。或許也只有到那時,人類才能真正進入「體驗人生」,而這座空中樓閣需建立在「智能化」的基礎之上。這或許並不需要等太久,正如三星所說:「讓未來現在就來」。如今美國的智能大廈已超萬幢,日本和泰國新建大廈中的60%為智能大廈。而在中國,智能建築最近幾年也發展很快,許多公共設施、高層建築,甚至住宅小區都要求智能化,智能建築熱潮已經來臨。英國最大的酒店連鎖集團 Whitbread 2014年秋天開設了一家高檔智能商務酒店HUB BY PREMIER INN,從預定、入住登記到房間溫控等都能通過手機應用來操作。

有一天,你在阿肯色州的蟾蜍吮吸鎮,從智能按摩床上小憩醒來,感覺爽翻了,像充滿電的跳舞機器人,心想晚上去吃遐邇聞名的炸雞大餐,還要去鄉村酒吧搭訕服務生。你只需要把想法說出來,房間的智能語音系統立刻就準確識別了你的意圖,然後引導你在浴室鏡子前面一邊洗漱一邊選擇餐廳和菜品,還幫你尋找附近有共同愛好的朋友建立起即時社交群,大家互相認識、商量、一起去嗨。安排活動項目之後,鏡子彈出讓你為接下來的一系列消費確認付款的提示語,你點個頭就搞定了,盡情去瘋吧。這時餐廳已經接到訂單,為你留好位置並開始準備你和朋友們的晚餐,還發送過來一系列物聯網識別碼,就是你們將要吃的那隻雞、那條魚的身份證,甚至包括所用到的每一個餐盤、餐刀、餐巾,都可追溯它們的一生。喲,還是一隻參加過趕鴨子大獎賽的雞呢!當然,只有在吃出問題時你才需要用到那一長串字元。另外,無人車也在來接你的路上了。

物聯網是當今口水和智慧最密集的產業領域。世上萬物小到手錶、鑰匙,大到汽車、樓房,只要嵌入一個微型感應晶元,將其智能化,它就可以自動開口說話,物與物、物與人之間都能「交流」,這就是物聯網。據美國獨立市場研究機構Forrester預測,物聯網所帶來的產業價值要比互聯網高30倍,物聯網將形成下一個上萬億元規模的高科技市場。將整體產業鏈按價值分類,硬體廠商的價值較小,感測器/晶元廠商加上通信模塊提供商約佔整體產業價值的15%左右,電信運營商提供的管道約佔整體產業價值15%,剩下70%的市場價值均由系統集成商/服務提供商/中間件及應用商分享,而這類占產業價值大頭的公司通常都集多種角色為一體,以系統集成商的角色出現。喲——西——騷年,想好你上大學該選什麼專業,以後要進什麼公司了嗎?

智能產業使我們的衣食住行都大大的不同以往,得到前所未有的安全、環保和舒適體驗。但孤獨絕不是智能化帶給人類的福利。旅行怎能只跟虛擬角色打交道?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是機器無法取代的,智能的應用正式為了拋開繁雜,釋放人的天性,拉近人的距離。社交智能化的意義就在於幫助人們結交新朋友、共度浪漫時光。比如今晚你在蟾蜍吮吸的酒吧所面臨的首要難題——語言阻隔。切!在可穿戴翻譯設備的幫助下就完全可以忽略。谷歌、微軟、蘋果、Facebook等多家互聯網巨頭企業已在智能翻譯領域展開多年的軍備競賽,就在去年11月,中國也推出了中文語義識別準確率高達90%以上的圖靈機器人,是目前中文語境下智能度最高的機器人。於是乎,點杯喝的看不懂酒水單?沒關係,戴上谷歌翻譯眼鏡——嗬!原來二鍋頭在美國還真叫Double pot(等等,好像有什麼不對);咦?旁邊有位吉普賽美女,想搭個訕不會說,沒關係,你倆有翻譯耳機,她說什麼都是紹興味兒;你和美女對上眼了,但一大桌人聊天不好意思約X,沒關係,通過眼鏡和耳機發私信啊,只有你倆知道,大伙兒還是樂融融。於是乎,一個純潔(鬼才知道)而美妙的阿肯色州蟾蜍吮吸一夜(怎麼聽著這麼彆扭)就這麼愉快地開始了。

這次暢想中的畢業旅行對你註定是一個難忘的激情暑假,背後則是依靠各種浩繁冗雜的演算法和天量的數據支撐才能為你提供如此強大的智能化服務。「互聯網+」的模式已滲透入各行各業,風生水起,智能科技雜交催生了大量活力十足的商業新物種,它們走在時代的最前沿,也扎進產業的最深處。今天,不論你做什麼事、創什麼業,不和智能掛鉤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因為無論是生產還是生活,我們再也離不開它了。

這是一場新人類、新世紀所必經的「廢奴運動」。

高考既是一段漫長而辛苦歲月的完結,又是一頁新鮮而有趣篇章的開始——大學正在向莘莘學子們揮手;它既是一次大規模的磁碟清理運動,又是一次更高遠的知識啟蒙運動——數據不會被真正刪除,它只是暫存到移動硬碟,等系統重裝好了,再更有條理和目標地移動回來,重組到全新的知識體系中去。智慧的建築、智慧的城市、智慧的地球,人類的生活方式正發生著史無前例的快速突變,各種高精尖人才推動著信息智能社會的進化。在智能建築領域,河姆渡期待著百萬暑假歸來的小夥伴們快速地成長,快樂地加入我們!


智能建築最近幾年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智能家居 智能小區應用也越來越廣泛,隨著現代建築水平的不斷提高,計算機信息技術以及現代機械控制技術的持續發展,為現代智能建築開發及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國內建築智能化行業經過了20多年的發展,目前各種技術、互聯網思維、創新的運用模式等的影響,智能建築行業發展到達了一個新的階段。隨著物聯網技術及應用的發展,信息化、通信、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的融合應用對建築智能化行業的影響越來越大、越來越深入。加之建築智能化技術得到不斷的推廣,現代建築正從單一的智能控制監控系統向基於開放通信協議的建築電氣設備綜合應用的方向發展。

智能建築通過對數據的採集、信息處理以及集中控制的現場匯流排布置技術。同時,通過採用遙測、遙控、遙調以及變配電系統的遠程控制等方式,實現了信息的採集和分析,為建築中的自動化控制系統提供了預警,實現了無人值守狀態下智能建築控制系統的安全運行。同時,通過綜合採用數據處理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感測技術以及電子技術等構建起電氣自動監控系統,使得智能建築電氣控制系統具有連接簡單、通信可靠、易於維護的特點,能夠完全取代傳統的二次電氣迴路。另外,人們將節能控制所關注的核心置於建築的核心耗能環節――照明系統。將傳統建築中所使用的由單一定時開關所控制的照明控制方式被淘汰,而是在智能建築中大量使用了感應控制、減光控制等控制方式。同時,通過採取布置控制方式的途徑實現了外場景的最大化控制、遙控器控制以及照明現場控制,提高了照明的舒適性、功能性以及人性化。隨著智能建築的持續開發,人們對其設計、施工及使用等都將進一步深入,將為智能建築國內開發及發展奠定基礎。

各地建築智能化有資質的企業有近萬家,其中具有市場影響力的智能化業務的上市類公司約在100家左右。北京的企業數量最多,有1200多家,上海市場約700多家,其他省市數量略少一些,總體上華東、華南幾個省份的企業較多。

信息系統集成企業數據比較精確,按照企業資質高低,一級企業264家(其中北京102家、上海17家、江蘇17家、廣東17家、浙江15家、山東5家、四川10家),二級資質企業840家(北京216、上海58家、江蘇55、浙江41、山東18、四川39、福建15),三級資質4934家,四級資質3570家。

從上述企業分布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整個建築智能化市場在國內不同區域的發展很不均衡。從區域上來看,華東、華南、華北地區是中國最重要的建築智能化市場,華東地區約佔全國智能建築市場的1/4。預計到2018年,上述三個地區仍將是主要的智能建築市場。但隨著區域經濟發展西移,華中、東北、西南等地區的建築智能市場規模也將逐步擴大。

中西部地區智能建築市場在技術和理念上總體偏低。因此,在物聯網時代,可能會存在較大的發展機會,這些區域的企業和從業者可以積極的關注,或許可以獲得較大的發展機遇。

為了更直觀、具體的了解行業企業的發展情況,我們可以去證券市場獲得具體的相關從業企業的財報數據進行一下解讀。目前,建築智能化企業概念上市企業有100家,深圳市場有30家,創業板市場就更多了數量大概有200家左右。

目前的行業內企業,可以從以下幾個維度去看:上市與非上市、規模收入產值、資質高低、行業影響力、信息化行業的綜合能力等幾個維度進行分析。

1、做深行業應用類的企業:如醫療行業、交通行業、教育行業、建築智能化行業、鋼鐵行業、雲計算行業等。

2、拓展新的業務發展模式的企業:如拓展智城模式、拓展節能、環保領域等。對於目前這些企業的業務模式,形式大於內容,目前還是處於探索階段,不過已經邁出了同物聯網結合的一步。

3、大部分規模較小的中小型企業,因資源缺乏、思路轉變較慢,還是通過傳統業務類型收入業績勉強維持生存。近兩年來,同時受到資本市場的誘惑,新三板掛牌,可能是一味飲鴆止渴的毒藥也未可知。

4、資質較低、或者無資質的企業,基數較大、處在產業鏈的最末端,還是通過買賣設備、人工的方式在運轉,附加值就更低了。

我們可以看出行業佔有絕大多數的企業或者從業者還是處於市場產業鏈的中下游,還是跟從狀態,隨著通信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IPV6、EPON、GPON等應用推動了電話網路、廣播電視網路以及互聯網的融合,再結合物流網路的迅速發展,新型的物聯網正在人們身邊形成。站在分享經濟的視角看智能建築化行業,你會發現未來的建築智能化發展充滿了挑戰、機會和機遇。


內容摘要:在智能建築歡歌一片的同時,其中的安防系統也悄然發力,與樓控系統(BA)、通信系統(CA)一道,躋身為智能建築核心。


2012年國內智能建築智能化項目市場火熱,僅是寫字樓、酒店、智能小區等三大板塊即接近2000億,其中寫字樓(包含城市綜合體)在600-700億之間,住宅市場900億左右,高檔酒店項目至少300億,且正以年均20%增長速度大跨步前進。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建築安防應用需求不斷提升。


在智能建築歡歌一片的同時,其中的安防系統也悄然發力,與樓控系統(BA)、通信系統(CA)一道,躋身為智能建築核心。這從建設成本上得到鮮明的體現。據業內人士透露,「就目前而言,以一棟寫字樓或酒店項目為例,安防系統幾乎佔據到其中智能化系統投入的30%。」


2013年安防系統地位的穩步提升主要得益於以下幾點:一是,日新月異的安防技術在智能建築應用中獲得很好的歷練,而今安防系統不僅可以保障智能建築內的人員和財產安全,還能像BA裡面的燈光控制、給排水系統一樣,為智能建築優化能源管理,甚至可以配合到商業管理系統做到增值服務;二是,國家管理單位和智能建築業主加深了對安防的認識。現在人們對生活的享受度要求越來越高,針對安全防範提出更高的要求。

文章來源:2013年智能建築安防應用市場現狀研究


看完所有回答,說的都挺保守的,嗯


膠囊房子,就像七龍珠里那樣的。


智能建築的發展趨勢之一,至少是綠色建築吧!


智能建築,現在更多的是設計點和關注點是總體系統而言。這個自然重要,也必要,再怎麼強調也不為過。

正如一件畫作,框架布局已經起來,那麼自然而然進入的就是細節的勾畫。因此,個人覺得未來智能建築的方向必定是細節化。什麼意思呢?舉個地產建築的例子,現在小區普遍的智能化方向是車輛管理、安防系統、監控系統、門禁系統等等,這些基本是標配了,提升空間畢竟有限。但是,各個住戶套內的智能化系統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未來,與人們生活直接相關的智能化系統必定會隨著精裝系統的普及化,漸漸成為各家開發商提升賣點的重要方向,也是重大趨勢。比如,與小區的服務信息交互系統、無線網路覆蓋系統、智能家居系統等等。這是一片巨大的藍海。


個人看法是以IOT為基礎的和雲端服務統一整合的趨勢


EN-V概念車展示了通用汽車車輛自動駕駛研究的重大技術突破。EN-V概念車上應用的一些能夠幫助實現自動駕駛的技術,例如變道警告、盲區探測及適應性巡航控制等,已經在通用汽車目前的一些車型上得以應用。EN-V概念車帶給我們未來城市交通的新啟示。

看完這個突然不想考駕照了.....


推薦閱讀:

樓宇自控設計的工作內容有哪些?該職業以後的發展方向有哪些
未來智能醫療、移動醫療會朝哪個方向發展?

TAG:未來 | 建築 | 建築工程 | 智能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