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上大學並不會認真學習,對他們而言上大學是否有意義?
.
我聽過一個傳說,據說80年代後期,我國高中畢業生人數大幅度增加,可是沒有那麼多工作崗位提供給他們,以至於有一些人只能成為無業游民,甚至影響到了社會穩定。最終引起了小平同志的關注,正在束手無策之際,一位軍界大佬向他提了一個建議:高校擴招,把街上的傻小子們重新放到學校里多圈四年。這個故事是真是假不得而知,姑妄言之,姑妄聽之,但是我覺得這個決策是正確的。以我為例,我真的無法想像如果我高中畢業之後就一頭扎進社會,會是一個怎樣的情景。大學最重要的也許不是知識,而是在社會和學校之間,有個過渡或緩衝。
至少大學四年,我學會了很多,絕不僅僅是從課本上和教室里。
在大學,我有從路上 「撿」 來的好朋友,也有同班四年卻沒說過十句話的同學;我見過別人只持續了三天的愛情,也見過相隔千里廝守五年的堅持;我有過埋頭苦學的經歷,也有過極其頹廢的日子。
大學是那樣一個地方,我們能認識形形色色的人,同時因為年齡相仿所以不會有太大的隔膜;我們需要學會獨立,同時又不至於孤軍奮戰;我們可以享受理想主義的激蕩,同時又要考慮自己現實的未來;我們有時需要一點點勾心鬥角、明爭暗鬥,同時這裡又比真正社會純真的多。
我們會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甚至頭破血流,同時打擊又不會過於沉重。因為年輕,一切都還來得及。
五月天有一首歌叫《笑忘歌》,裡邊有一句歌詞說:「青春是人生的實驗課」。那麼大學,就是人生的實驗室。
我們可以按照自己的願望去設計生活,但是在嘗試中會發現,有時它行得通,有時它行不通。就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慢慢學會和自己相處,和別人相處,和這個世界相處。
很多人,包括我,確實都沒有太投入地去學習,但在這四年的 「大實驗」 中我們也真的學到很多。
當然,我不是鼓勵大家不好好學習,回顧四年,我覺得我得到最大的教訓就是學習是無比重要的一件事,你遲早要花十倍百倍千倍的時間來彌補當年犯下的錯誤。
不過同時我也學會不為已經犯過的錯誤而過分悔恨,平和地看待過去,專註於前方的路。.1、拿著父母的錢(也有很多人可以經濟獨立,這點很好)趁著年輕繼續玩,各種玩,天南海北留下青春的足跡(大學生有各種優惠哦,門票、火車票、電影票等等)
2、談戀愛,尋找愛情歸宿,屌絲可逆襲,醜小鴨可成白天鵝,癩蛤蟆也能吃上天鵝肉,上大學才更有機會與五湖四海的同齡人近距離接觸,人員的廣泛流動才可以促使更好的基因交流,更可能生出漂亮的聰明的乖寶寶(具體的生物學原理不需要解釋了吧)
3、類似第二條,上大學才更有機會結交「天下豪傑」,認識更多興趣、志向相像的朋友,未來發展就多了一條路,多了一種可能性(待在原出生地,未來發展可能性較小)
4、國內的大學一般在大城市,能開闊眼界、接觸世界資訊,形形色色的人、稀奇古怪的事都會遇到、增長見識,「社會」的教育不亞於學校書本知識(對於人生髮展軌跡有著巨大影響作用,官員異地調動有著類似作用,當然還有其他考慮)
5、有更多的機會實習、兼職、做志願者,更多地機會去嘗試、大學裡的試錯成本較低,更利於人生髮展,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目標(對於一些宅男來說,就沒辦法了,只能是拿著父母的錢無憂無慮的養身體了,不過也有些例外,我有個好朋友,玩了四年遊戲,有些科目掛科,最後去了網易任職)
6、大學裡都有圖書館啊,好大的圖書館啊,免費看書的圖書館啊,你想看什麼書就可以看什麼書,書不是只有教科書(至於看不看,取決於你了,反正書就在那裡;要是說看書有沒有用,我相信是有用的)
7、大學裡還有好多「愛扯淡」、學識淵博的老師啊,可以給你講人生哲理、社會見聞、思考感悟,影響你獨特人格的形成、訓練你的思維方式。對於一些講課超爛,天天忙著賺錢的老師,也是很好的啊,可以培養你學習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組織能力啊,他不講課,你又要不掛科,只能自己去學習啦,去看書啦,去問同學啦(要是加入學生會、團委等社團,各種訓練會讓你注意自己的表達方式、以別人想聽的方式說出自己想說的東西)
8、上大學可以拿文憑,至少在目前這個階段,文憑還是有作用的,敲門磚。尤其是影響到你升值、升職的時候,你就會深刻意識到它的威力了(大家能力都差不多,文憑是企業選人的一個選項)
9、對LZ問題貌似沒多大意義。但對於國家來說,意義重大。提高全民素質啊,至少是表面上的,實際上我也認為是有幫助的。可以很好地維穩啊,要是管理起來,大學生是很好管理的,很聽話的,可以有效地避免在外鬧事;對於大學當地來說,促進消費啊,哪所大學旁邊沒有各種小吃攤位、各種小旅館?對於學校來說可以收學費啊、建大樓啊、招老師啊(促進老師就業、延緩學生就業,緩解社會就業壓力,一石N鳥,妙!)這裡不討論把大學四年純粹玩樂墮落的學生。
首先談什麼是「學習」吧。
(1)學習中的讀書。對於樓主來說,學習就是認真上課,認真完成作業,認真考試等等。但是,對很多人來說,這僅僅是「讀教科書」。誠然,好好上課是一個學生的本分,這是大學教書授業的基本功能。但我認為,這種論調是建立在「讀好教科書是一個成功率最高,最受到推崇,最容易實現的成才之路」這個觀點之上的。成才,並不一定要選擇好好學教科書這條路。另一方面,進入大學學習的學生,尤其是剛剛經歷過高三一年的埋頭苦讀,根本不知道他們應該選擇什麼樣子的專業。又或者有的學生迫於分數,被動得被分配倒了某個自己也不喜歡的專業,這樣的學生又有多少會了解所謂的教科書,更不用說好好讀教科書了。但是,不好好學教科書並不代表他們不愛讀書,殊不知教科書僅僅是書籍中的滄海一粟,更別提這些教材參差不齊的質量和啰嗦無用的文字。真正有價值的知識藏於教科書外的紙和墨之中。這些學生可以有自己的愛好,或讀歷史,或讀戰爭,或讀哲學,或讀愛情。他們閱讀這些書籍,在我看來,不是對生命的揮霍與浪費。
(2)除了讀書,學習還應該有什麼。學習不僅僅是讀好教科書。學習這個大學中形形色色的人與事,學習那些前輩待人接物的方式,學習一個個比賽與活動中的拼搏與激情,學習那些同學為某個目標的堅持與努力,學習這個大學機器的運作方式等等,這些都是在大學中可以學習到的,並且是我認為對今後的生活有助而書上沒有的東西。其次談大學提供了什麼樣子的環境吧。
對那些進入大學的孩子來說,這是一個嶄新的社會。這個社會的複雜程度遠遠超過中學時代。在這一片巴掌大的土地上,涵蓋了生活,工作,學習,研究等方方面面的事情。這些事情,可以通過參加活動,加入學生會,各種社團組織一步一步了解,而書本上是學不到的。 各行各業在這個大學之中交匯,走在路上碰到的都是術業有專攻的各色人群,他們擅長的不僅僅那簡簡單單的「數理化文史哲」可以概括。他們的脾氣秉性全然不同,他們的素質與能力也高低不齊。這些人需要你的慧眼去發現,需要你的機緣去邂逅,學要你的真心去辨識。而這一切,教科書也不會教給你。 大學裡提供了豐富的設施。籃球場、足球場、排球場、網球場、羽毛球場、乒乓球場等等,除了大學,還有哪裡可以找到密集而豐富的體育設施,鍛煉一個人的體魄與意志,讓人能夠有力去拼搏,正所謂「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除了體育設施,這裡有各色的實驗儀器,經驗豐富的老師,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大學裡有大師,有泰斗,有權威。他們不是遠在天邊,不是印在書籍的扉頁,而是就在你們的身邊。可能他們坐在辦公室中,可能他們在實驗室中,可能他們在研究一個最尖端的課題,可能他們在做一場精彩的講座。跟隨他們,向他們發問,與他們交流,碰撞出思維的火花,你將收穫更多書本上學習不到的知識。 大學裡的人和事遠非一本書,一門課可以學完,教完。與一個異性牽手,度過四年美好的青春,學會責任,學會擔當。找到一個死黨/閨蜜,共同走過四年的狂想時代,見證友誼,見證激情。樹立一個目標,與之競技,努力超越,收穫奮鬥的力量,收穫他人的尊重。面對不公與不平,潔身自好還是同流合污,檢舉揭發還是息事寧人,需要謹慎的選擇,小心的對待。這些是教科書之外更為重要的部分。然後我想說說上大學的意義了。
我自始至終地認為,上大學學的不是教材上的知識,不是那繁複的定義,不是那過氣的案例,而是做人的道理,是學習的能力,是素質的提升,是讓你在今後的生活工作中,比那些沒上過大學的人更迅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學提供的絕不是一個老師,一本教材,而是一個優良的環境,讓願意做學問的人靜下心,讓願意搞創業的人放開手。這裡是一個小型的社會,讓你在象牙塔與俗世之間平穩的過度,這裡有真情也摻有假意,這裡有危機卻更多的充滿機遇,在大學裡學會如何處理這些,就是大學存在的意義,就是上四年大學的意義。最後,我想說:
上完四年大學,你比那些沒上過大學的人多的,不僅僅是一棟教學樓和幾本盜版教材。看到題目,深覺中槍,所以就進來了。
我的大學我不覺得白費,今年畢業第二年了,慢慢回想我大學裡日常做的那些事:上課、自習、宅寢室、聚餐、和小夥伴聊天,一切都過得緩慢而美好。
我覺得正是這長長的平靜的四年,奠基了我的性格。小學初中高中,我都在學習學習學習,我那時候並沒有時間和思想去思考人生,去感受自己。而進入大學,這種散養的方式讓我放慢了腳步,慢慢看清了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感謝父母我並沒有因為生活所迫早早棄學工作,在18歲這個敏感的年齡我獲得了一個緩衝期,從一個孩子先成長為一個青年,再進入了社會,使得我在龐雜的社會裡能理解包容一些不同於自己的東西,也能在眾多的不同中守住自己的純粹。
我並不是說這種生活優於其他生活,我無法評定,因為我沒有體會過其他生活。但每每回憶起大學時光,我覺得那是我人生最迷茫卻最清醒的階段,雖然不知道路在何方,但我知道了我擁有的,在人生的選擇中我就能盡量不迷失自我。
首先,最直接的是文憑。其次,學習雖不是最主要的,但是受到大學文化思想熏陶還是很有必要的。
沒意義。
強烈反對以上所有答案,大部分人都是上大學的,所以不得不認為很多想法只不過是安慰劑效應。
然後反駁所有論據,你們所謂的上大學能做的XX有意義的事,不上大學一樣可以做。
下面細說我的兩個觀點。
一,大學的環境會使人的思維失准。
上面說到的大學是社會的實驗室。呵呵,第一點,年齡分布差距太大這一點就不得不說這實驗室有失科學性。
不同年齡的人做事會有不同的思路做法。你到社會上才會感覺到人情百態。大學的世界裡你無法感覺到自己有些想法做法不恰當。沒法多角度的審視問題。
大學這種密集的社交環境會使人喪失主見。由於大學生沒有很強的生存危機意識,往往心思會花在更多的社交(或者說是無關生存的比較無意義的社交) 中。這種社交形式中的人比較不在乎切實利益,更注重面子上的得失,所以也比較不容易按照實際利益思考問題。容易陷入互相打擊攀比的社交漩渦。最終表現包括喪失個性,喜歡打嘴仗,不能沉下心來做事情。(舉例比較極端,但是現象非常普遍。具體的可以具體討論)
二,大學主要的資源是信息密集。上大學不學習是在浪費資源。
我可以上大學的那幾年怎麼都覺得大學沒必要上,因為上了大學的貌似也就那樣,反而更沒有主見了。不過是能多說幾個別人聽不懂的名詞。轉化成生產力的能力還不如我爹這個什麼都只是略懂的焊工木工泥瓦工。
但是不能上大學這幾年我又覺得不上大學很難學到東西,畢竟社會不是學習專業知識的環境,人力資源密集但是學習資源匱乏。
現在,我又放棄了上大學的想法,那裡真的不是一個可以拜下書桌的地方。只是談戀愛,打dota的地方。
如果現在讓我上大學,我先把那群不好好學習的小子們滅了,才能安心學習。你們以為這樣安安穩穩的過了這四年就沒別的事了?等你們畢業了就知道自己想學習都沒時間沒資源沒老師了。現在占著茅坑不拉屎還要美化自己的惡劣行徑。
最後敘述一下我的想法。
猴孩子們聽好了
如果你們覺得上大學談戀愛很好。我告訴你們不上大學一樣談。
如果你們覺得上大學可以讓你們平穩過度到險惡的社會。 我告訴你們社會沒你們想的那麼難混,畢竟早早進社會混的一般是腦子不怎麼靈的。
如果你們覺得上大學可以做許多有意義的事。 我告訴你們不上大學對這種人更有意義。
如果你們覺得上大學是可以好好放鬆 。我告訴你們大學畢業之後還有一個待業的假期。
我希望。各位把思路轉變一下。其實這不是討論有沒有意義的問題。事實在這擺著,關鍵是你們真的去做了你們所謂的有意義了嗎?很多人根本沒想過吧。別人吹也跟著吹而已。如果沒做就不要在這意淫狂歡了。打臉不要不高興。你們在不高興又能怎樣。打嘴仗我不擅長,那是大學生們的專利。我比較習慣專心做自己的事。
國內上大學的意義:
1. 一段青春回憶,一種人生經歷。此為過程意義。2. 一張文憑敲門,一個學位鍍金。此為結果意義。3. 多一段安逸。此為讀研過程意義。4. 多一千身價。此為讀研結果意義。:::n. 學到的課本知識,拿到的分數真正能學以致用的深造,不會發生在課堂上;真正的學分,不會寫在成績單上。
首先是私貨,推一篇文:寒門再難出貴子(原文精華版)
題主對於認真學習的定義實在是太狹窄了,以我的淺薄見解,只有某些專業對口性極強的學生才需要在課上花費大量時間去學習,比如苦逼的醫學生。。。社團達人難道就不是在學習了?學生會大牛們難道就是在浪費時間?打工甚至做生意掙錢難道不也是出路?何必將眼睛盯著一點學習不放,外邊更有遼闊的世界等著我們。
下面想說說上大學的意義,私貨如果看完的話我個人覺得是想表達一個 人會受限於自己的出身與前期所受教育的影響 的意思,特別的,每個人受父母的影響尤其大。所謂「寒門再難出貴子」的意思就是因為你的出身決定了你所受的教育以及做事方式甚至是性格、價值觀一類的東西,導致你更難出人頭地,如果沒有大學的話。首先上了大學,基本都是會住校的,遠離了父母的影響能讓人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天高皇帝遠,我們完全可以自己選擇如何生活。其次,同樣因為遠離了父母,各方面無論是大事或是瑣事都需要親自動手。當然我也見了許多大學混了三年半什麼也不會的人。
現在的競爭幾乎是從幼兒園就開始了,各種學前輔導班、特長班,誇張的話還有各類胎教。現在的家長為了爭奪更好的教育資源幾乎是用盡了辦法。不知道諸位如何,我自己從小就沒有被培養出任何特長,在一般的初高中考上了大學,受盡了應試教育的苦與無奈。但是在大學中,手邊有著各種各樣地資源可以利用。我個人最喜歡的還是圖書館,雖然每每因為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書而捶胸頓足。想做科研可以在學校里尋找大牛與老師,想掙錢可以兼職或者去開店,想旅遊各種門票基本都是學生證半價,想培養興趣有各類社團,還有完善的設施與場地,還有學長學姐們各類的二手物品。只要你不是成天混吃混喝躺在床上打遊戲等死,有任何想法在大學中都可以去實施,去拼去闖。至於在這些過程中收穫的朋友和愛人,那都是順其自然的。
總之,上大學是在人生中最好的時間處於最好的地點,沒有經濟壓力與生活的負擔,也許會有很多人吐槽國內的大學教育,但是相比其他階段的學習,我覺得在大學的時光是最好的,沒有之一。大學處於青春時代
而青春,就是用來揮霍的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去追尋人生的意義。引一句@ 庄雅婷的話:
生命本身是沒意義的,但有時絕望的去做一件明知沒有結果的事,這才是意義。
生命是一場旅行,所做的是領略欣賞。一味去問意義,未免捨本逐末。按樓主的思路,我也可以去問如下的問題:
「大部分光吃白米飯就能填飽肚子,對他們而言吃菜是否還有意義?」——題主可能會回答:吃白飯的確能填飽肚子,但有飯有菜才能吃得香,吃得有味。同理,既然不上大學也能學習,那我們為啥還上大學?
相比題主你心裡也有答案了。你來到世界上,千方百計讓自己生活更多姿多彩。就像你不只吃白米飯,還得吃飯,喝湯,拌醬。生活里,人們上大學,就像人們去K歌,去旅遊,去戀愛。這些說到底,都只是豐富生活的途徑罷了。唯有不帶目的投身其中,我們方能有所收穫。更何況,上大學可以獲得更好的學習環境,但大學裡面並非只有學習。大學裡有妹子,有人情練達,有世事冷暖。多數人在大學裡學習的知識,其實在社會上並無用武之地。但大學裡的經歷,依舊可以讓他們成為更棒的人,受益終生。某種程度上,大學就像社會和校園之間的緩衝站。不至於讓你一下子進入社會時,手足無措,頭腦發懵。有啊,當然有啊,我要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正常的角度他們已經說得足夠好了。。。
我一直都覺得高校擴招的最大成果不是培養了多少人才啊,為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科技支持啊,什麼什麼的,我覺得高校擴招帶來的最大好處是很多人因此成為了大學生,在大學裡面他們的思想開始轉變,最終這些人大學畢業走上社會,因為人數眾多而且平均素質高而成為了社會上的中堅力量,這部分力量,是用來改變國家的啊。上大學有什麼好處,這一點可以通過對比上過大學和沒上過大學這兩種人來得出。我的初中同學有不少沒能讀上高中,也沒能讀上大學,在我回到家鄉跟他們交流的時候,會自然而然的覺得有些話是不能交流的,比如政治,比如民主,比如自由,以及與此相關的一切,他們沒有讀過大學,沒有在課堂上受到那些反動的老師們的熏陶,也沒有收到「憤青」同學們的感染,他們的生活里沒有要自主爭取權利的意識,也不會有「政府應該是公民的工具而不是管理者」這種思想。可大學不一樣,大學生特別是大學生中的文科生,對這方面有著濃郁的興趣,我可以跟我的同學,我的室友,討論社會應該是什麼樣,政府應該是什麼樣,國家應該是怎麼樣,雖然我們的言論可能幼稚可笑,但我們會有這樣的意識: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是這個國家的管理者,而不是服從者。我們也會聲援全國各地的弱勢群體,為了法律的公平和公民的權力而聲討政府,因為我們也隱約意識到如果今天不幫助別人,也許下一個受難的就是自己。這些都是我讀了大學之後切切實實體會到的東西,也是我對比我身邊的上過大學和沒上過大學的朋友們的區別。也許有些人在讀大學之前就有這樣的思想和意識,也許有些人在上了大學之後並沒有得到這些東西,但是總體的趨勢是存在的,我們的大學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並不是僅僅成為了官僚主義滋生的土壤,它也是公民權利、自由精神、民主的胞胎,也是我們的未來的期望所在。我想的讀大學的意義:
1. 上大學可以讓你有自我更新的意識。Renewal of life
因為你在不斷的讀書,和老師學生交流,你會有思想的激蕩,行為的改變,格局的轉變。你會不斷更新,你覺得你不是死水一灘,因為你每天都有長進。人的本性雖易墮落,但是也有向上向前發展的本能的願望,大學會培養並強化你這種意識。
2. 大學是知識文化的傳承。 transmission of knowledge and culture
你從生下來,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生存技能,以及你們家族甚至整個中國的文化,但是是非正式的。你需要一個正式的環境,來認真細緻的學習這些理論,並學會怎麼付諸實踐,那這就是學校的重要性。若沒有學校,我們人類的文明不知道能保留多少。
3. 上大學是一種社會心理需求。a necessity of social need
作為人雖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是也是一種社會性動物。自然而然的想去融入一個群體,建立一個群體,和某些群體交流。在學校里,你可以交新的素質比較高的朋友,和不同的人交流,讓自己的思想被認可,甚至影響一小部分群體、
4. 大學的科目可以陶冶你的情操,培養你正確的理念。foster right thoughts, deeds, and nurture high spirit
雖然現在很多大學環境也沒那麼清高專註學術,但是不得不否認在整個社會中,大學還算是相當的凈土。在這裡,當你置身於圖書館的浩瀚書海之中,你會被人類文明創造的知識思想所打動,你想去了解,不由的喜歡。當你讀到好的書,講述了你的經歷,給你啟發,以後你會有更好的生存方式。當你和師生交談,有時候一句話讓你醍醐灌頂,你會由衷的欣賞你的這種存在感。這些要不在大學,這種感覺經歷應該明顯少些吧。
5. 人會不由自主的被自己所處的環境影響,要選擇好的環境,大學是其一。human beings tend to be unconsciously influenced by the environment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你有選擇的情況下,為什麼不選擇一個更好的環境來影響你?一個人可以賺很多錢,但是在沒受大學教育的情況下,結交的朋友應該也是和自己同類。這些人會有智慧的用錢嗎?會過更有意義的生活嗎?未必。所以大學的經歷,可以給你更多機會認識更好的人。
6. 大學教會你自律。achieve a internal self-control
自由」放縱「的生活誰不渴望,但是毫無自律的生活也會空虛。大學可以教會你控制自己一半的毫無意義的玩耍縱慾的本性,通過自律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7. 上大學是成長。university as growth
你不得不說,有了大學的經歷,你會覺得自己心理,情感,智力上有了相當的發展。
8. 大學是一種準備。education as preparation
準備迎接你人生更高的起點,更精彩的旅途。
9. 大學可凈化社會,促進社會發展。eliminate obvious social evils through education
很多思想先驅,社會改良派,創新者是從大學教育里誕生的。你說不定有一天成為這樣的一個人,有志向和決心去改造社會,改變不好的環境,探索太空,追求真理,宣揚健康的生活方式。。。這些都來自己於你大學知識人脈的積累。
大學這個階段何必必須作為一個獨立的部分來看待呢?人生有很多階段,你在一個公司呆四年,你在一個學校呆四年,區別不會太大,都是人生的一個階段而已,你要學習什麼,你是否努力學習,取決於你自己的意願。四年大學,沒有好好學習的人很多?好好學習,學什麼?花了四年時間埋頭學習,工作用不上,課本的知識,實用性多大?加上機會成本,浪費了多少應該學習人際交往、溝通等實用性隱性知識的時間?慣性思維都覺得功課好了才叫好好學習,個人覺得,如果沒有立志於專業第一第二的,高於標準一分都是浪費。大學的這幾年,是人生賦予自己休養生息,自我修鍊的過程。首先,要好好休息,工作之後不可能有這麼大把的時間供你睡覺、旅遊、放肆地去玩,趁著這四年,好好休息,好好玩。其次,學校的學業,給自己設定一個底線就可以,如果你要獎學金,保研,那麼儘管埋頭學習吧,而如果要求不高,也要保證不掛科。不要去過別人設定的生活,要不然你做不了自己。不要用別人的標準要求自己,也不要被別人的標準束縛住自己,你應該有你自己的標準和原則。第三,不論你是否情願,在大學階段要為工作而做足準備,你要花時間去了解職場,行業資訊,職業信息的基本情況,了解職場才能消減迷茫。
上大學的意義在於六個過渡
一、學習內容的過渡:從指定學什麼過渡到可以部分地選擇學什麼
二、學習方法的過渡:從教師教著學過渡到可以部分地自學自修
三、生活方式的過渡:從父母照顧生活過渡到獨立安排生活起居
四、情感生活的過渡:從無暇感情生活或壓抑感情生活到適度放開的感情生活
五、性格氣質的過渡:從個性偏重於受家庭及少數人影響過渡到多方吸取並有意識地自我總結、自我完善。
六、人生閱歷的過渡:從封閉的中學生活進入開放的大學生活,為完全進入社會而過渡。
歸根結底,只有一個過渡:從主要靠他人扶持的時期進入他人半扶持的時期,這日後完全獨立而過渡
面對現在的社會現狀,很多人都不屑的質問讀書和不讀書有什麼區別,上大學和不上大學又有多大影響。
我只想說讀書不是單純為了拿文憑或能發財, 而是成為一個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的人 ,而大學賦予你足夠的時間和實踐去認真思考怎樣的一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將重新樹立你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
而正是有思維上的突破和改變,這些就主宰著你以後的人生道路和方向,也正是思想狀態和認知高度,才體現出初入社會人與人之間最大的不同。
我認為步入社會之前非常值得上一趟大學。對於在大學裡不務正業的人來說,他們一定打開了這個世界的某一扇窗,了解起從前完全不了解的東西;對於務正業的人來說,學校更是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信息、資料;很多人在大學裡開始戀愛,不管結局如何,多少會加深對自己的了解,以及不同程度地學會如何去愛一個人;最重要的是在大學裡你會結識一批同齡人或年紀相差不大的人,這一點使你剛剛走上社會就有一批自己的人脈,可能分布在全國各地,以及分布在各行各業,雖然一開始大家都還是菜鳥;當你發現無論走到哪,都能找到一兩個老熟人的時候,請記得你即使考試全掛了,也沒白上學。將來你看到大家如何如何地過上了不同的生活,你的人生又有了新的感悟……
蒽,對,我就是其中一個典型不認真學習的。對,我很多時候心安理得地花著父母的辛苦錢,在遠離家人的學校里瀟洒自在,不知天高地厚。對,我很多時候抱著混日子的心態,得過且過,毫無追求。堅信順其自然就是命運的軌跡。對,我一直不知道自己將來能夠做些什麼,迷茫著,疑惑著,不知所措。
這些,都對。但是,另一方面。
我也會思考,如果把上大學當作一次投資,按一年兩萬的花費計算,四年就是八萬,加上其他雜費,大概10–12萬左右。12萬,我也有想過,如果拿去作另一種投資,我可能會獲利,當然也可能會失敗。但,一旦我成功,回報就將是投資的數倍。而且,見效或許非常快速。可是,我把這12萬投資在所謂高等教育上。社會上很多人質疑它。去年高考後,看了一個新聞,一個成都女孩考上了一所二本。但是,他爸爸就是不要她繼續讀書。他家境小康,與上不起學的學子不同。只是因為他爸爸的個人理解:他覺得按四年花費8萬計算。如果她現在就去工作,就算一個月工資2000,一年就是24000,四年就是96000。加上準備投資的8萬,手裡就相當於有了20萬左右。用這20萬,再拿去做其他投資,可能就會賺40萬,40萬可以賺80萬。以此類推。而,如果拿這8萬去上大學,現在社會就業率如此糟糕,他覺得就算畢業,也不一定就能找到好工作,說不定還找不到工作,也就相當於浪費了8萬。他覺得無論如何不划算。當然,這位叔叔的想法雖然極端,但依然有道理可循。他不過就是忽略了人生需要擁有精神財富以及物質財富累積的風險。說明,他真是個單純的人。O(∩_∩)O
說實話,我也曾和他一樣的想法。我在想,如果我家人把這12萬直接當作投資,讓我去開始點小創業,結果會怎樣呢?我現在也會這樣想。可是,我沒辦法估計未來的事。我只是憑空臆想。給自己安慰感。
可是,在學校的我,很快樂,很歡脫,很幸福。
就我而言,我離開家上大學,不過就是如此幾點:
1、我喜歡學習,我想要學習,我想要接觸更多的知識,而,這是踏入社會很難擁有的寶貴財富。這是興趣使然。2、我在學校認識許多有趣的人,許多有背景的人,這對我來說,可以積累人脈,對自己、家庭以後的事業都有一定幫助。這是利益相關。3、上大學不完全等同於找工作。上大學的結果是找工作,但絕非目的。4、大學的時光河流里漂浮的一切,我都抓得到,看得見,它就是它。我不用想它有多深,有多長,有多少,去哪裡,離大海有多遠。因為,它是問題,也是答案。5、家庭原因,如果我不繼續上學,我就得受爸媽擺布,我不想,也不會。所以,上大學,絕對是有意義的,請不要拿它等同於生存工具,而且,還是可有可無的。如果非要舉這種心靈雞湯:賣燒烤、撿垃圾年掙百萬。我也無話可說。
以上。看@陳章魚 的第一段,想起來王朔的一段話,摘抄如下:「
我感激我所處的那個年代,在那個年代學生獲得了空前的解放,不必學習那些後來註定要忘掉的無用的知識。我很同情現在的學生,他們即便認識到他們在浪費青春也無計可施。我至今堅持認為之所以強迫年輕人讀書並以光明的前途誘惑他們,僅僅是為了不讓他們到街頭鬧事。 」我的回答是:看見好多我的同學、學長,從大學裡帶個媳婦兒回家,覺得還是挺有意義的。
我以前一同事,當年高考失利,一氣之下去千里之外打工,結果只能在工地搬磚。一個月後逃回家,乖乖交錢高復,一年後考上一本。畢業後跟我做了同事,搞醫藥銷售。現在已經是大區經理了。這就是讀大學四年的意義。起碼他不用做體力勞動者了。
想了想,還是沒有必要將我的大學生活複述一遍,我是渺小的,有所期待而已,故刪掉了之前寫的些內容。 大學給了我不一樣的的視覺,對自我的重新認識,對自由生活的嚮往,總結來說:在目前的三年大學生活中我應該沒有學到多少專業知識,卻迷茫了三年,在不斷的糾正自己,不斷的走向真實,不斷追求內心最真的自己。
推薦閱讀:
※請問一下各位男生學護理出路會怎麼樣?
※如何評價2016年發布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
※將來想當一名大學老師,師範類院校是否更具有優勢?還是越好的大學越好?
※大學輔導員要求交錢撤銷處分怎麼辦?
※大學裡,你做過哪些似乎很不務正業的事,而後來你卻收穫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