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近代以來有哪些新造漢字?

說明一下所謂「新造漢字」的意思:

  1. 不是指賦予一個字新含義,而是生生地造出一個原先完全沒有的漢字出來;

  2. 不包括簡繁更換,這個問題問的不是這方面;

  3. 不是指字形微調,原先的提改為點這樣的小變化;

  4. 不是指網路時代的惡搞新字,以權威典籍收錄為基本條件。

我知道的新造漢字基本都是用於命名自然科學領域引入的新概念,例如熵、砼,加上周期表裡的眾多新元素。還有一組不確定的是「他她祂牠它」,是白話文運動的產物?


由「牙」和「合」組成,讀作「hé」,英文occlusion,牙合是口腔醫學領域的專有字,也是老一輩華西口腔醫生翻譯和創造的。牙合字最早是二十世紀初由華西協和大學牙學院周少吾教授在講授口腔解剖生理課程時首創,由華西協和大學牙學院鄒海帆教授於1945年將該字收入由其編纂的《牙醫學辭彙》一書中,這應為該字第一次在正式出版物中得到確認。

從字的分類上,牙合屬於形聲會意字。由一個語根「合」作聲符,再加一個形符「牙」。牙合字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幾乎涵蓋了整個口腔醫學。它的含義有兩個,一是指上下牙齒閉合的動作或過程;二是指上、下頜牙或牙體的替代物在切面或咀嚼面之間的靜態接觸關係。口腔醫學領域有專門一門科學叫做「牙合學」。這是一些牙合學出版物。

在2011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的《中華現代漢語詞典》及2011年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中,出現了牙合的拼音和釋義,意為「牙咬合」。2013年8月20日,國務院公布的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組織制定的《通用規範漢字表》中,牙合與閆、喆、昇、邨、淼等已在社會語言生活中廣泛使用的簡化字和異體字被調整為規範字,正式收錄,成為《通用規範漢字表》三級字表成員。

但由於沒有Unicode編碼,牙合字仍然不是GBK字符集中的漢字,輸入法無法輸入。因此給口腔醫學相關人士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居然還有許多為了輸入這個字的方法申請了專利。

2013年5月,在微薄上由 @牙醫亓 發起的「合作求牙合」的活動,受到眾多牙醫界的大V的積極轉發和呼籲。 現在一些輸入法和字體支持輸入牙合字,但在網頁瀏覽上還無法支持。

前華西學弟@何亮 醫生曾經提供了一種在Word里輸入牙合字的小技巧,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選中「牙」「合」二字,中,間距選「緊縮」,縮放字元選「66%」。如圖:


餏(餏,xī)

出現於四十年代,是抗戰時期我黨發明的一種工資單位,由於當時通脹嚴重,物價不穩定,因此創造了「餏」這種工資單位,一「餏」等於幾種生活必須品的實時價格之和。


?啊。

表示體系由任意狀態可逆的變化到與給定的環境相平衡狀態時,所能最大限度轉換為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

還有wu。火字旁+無。ios輸入法已經投降了…表示不能轉化為?的那部分能。

正好在複習化工熱力學-_-#


樓主所言自然科學領域引入而新造漢字已可確定。

說「她」、「它」字是劉半農創造的是錯誤的說法,我國古代已有這個字,讀作jiě 。只是到了20世紀20年代女權運動的興起,才出現了tā這個音。

」它「字,本意是指蟲,後作蛇。古已有之。《說文》:它,蟲也。從蟲而長,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問「無它乎?

「他」字《康熙字典》:與佗它通,應是早已有之。

「猹」是由魯迅先生造出來的,出自《故鄉》里寫閏土文字里。

「啤」字,是青島人發明的字,德國人進入青島設立青島啤酒廠,才有了這個字,啤字來源:beer——皮——啤。

「砼」一字的創造者是著名結構學家蔡方蔭教授。創造時間是1953年。當時教學科技落後,沒有錄音機,也沒有複印機,學生上課聽講全靠記筆記。「混凝土」是建築工程中最常用的詞,但筆劃太多,寫起來費力又費時。於是思維敏捷的蔡方蔭就大膽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因為「混凝土」三字共有三十筆,而「人工石」三字才十筆,可省下二十筆,大大加快了筆記速度。後來「人工石」合成了「砼」。並在大學生中得到推廣。

  1955年7月,中國科學院編譯出版委員會「名詞室」審定頒布的《結構工程名詞》一書中,明確推薦「砼」與「混凝土」一詞並用。從此,「砼」被廣泛採用於各類建築工程的書刊中。

  1985年6月7日,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正式批准了「砼」與「混凝土」同義、並用的法定地位。

「簾」字,在1986年《簡化字總表》選取388個字頭,取得的數據有,現行簡化字始見於先秦的有49字,佔12.63%。

始見於秦漢的共62字,佔15.98%

始見於魏晉南北朝的共24字,佔6.18%

始見於隋唐的31字,佔7.99%

始見於宋(金)的共29字,佔7.47%

始見於元代的有72字,佔18.56%

始見於明清的共74字,佔19.07%

始見於民國的共46字,佔11.86%

始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有一字,佔0.26%

另可參見《簡化字溯源》

「〇」。歷史古籍中,與「〇」相似的字元出現很早,貌似與樓主第一條相違背,不知該不該算為新造之字?


烷、烯、炔、烴、苯、酯、酮、醛、醚、呋喃、吡啶、酚、唑、噻吩、吡咯、二嗪、喹啉、嘌呤、嘧啶、醌、萘、蒽、吲哚、芘、茚……等無數有機物給你點贊


齊白石 發明的「烤」應該最常見以及常用了吧


明代宗室名字被近代化學借用命名,一個在樹林出生的中國人按出生地製造了個上日下林的文字,警察輸入不了,問他才知道是他制的文字,計算機世界說過的


原先完全沒有的漢字是非常難找的,尤其是現在漢語已經是分析語,新的詞語每天都在創造,而造字的需求基本沒有。實在要造的時候都會發現其實這個字以前存在過,拿來借用表達新意。

方言有時候會依據自己的方言特點,例如有些音節在漢語裡面不存在對應的字,而只有對應的詞,這個時候可能會造一些字。例如叻,不過這些字應該也是早就存在的吧。


人工石,就是混凝土。

「砼」一字的創造者是著名結構學家蔡方蔭教授。創造時間是1953年。當時教學科技落後,沒有錄音機,也沒有複印機,學生上課聽講全靠記筆記。「混凝土」是建築工程中最常用的詞,但筆劃太多,寫起來費力又費時。於是思維敏捷的蔡方蔭就大膽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因為「混凝土」三字共有三十筆,而「人工石」三字才十筆,可省下二十筆,大大加快了筆記速度。後來「人工石」合成了「砼」。構形會意為「人工合成的石頭,混凝土堅硬如石」。並在大學生中得到推廣。1955年7月,中國科學院編譯出版委員會「名詞室」審定頒布的《結構工程名詞》一書中,明確推薦「砼」與「混凝土」一詞並用。從此,「砼」被廣泛採用於各類建築工程的書刊中。

1985年6月7日,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正式批准了「砼」與「混凝土」同義、並用的法定地位。另外,「砼」的讀音正好與法文「BE—TON」,德國「Be—ton」,俄文」BE—TOH「混凝土一詞的發音基本相同。這樣,在建設領域中更有利於國際學術交流,是個建築工程專用字。


「搞」,似亦出自劉半農;

「垮」,據說40年代始行於世。

來自語言學家對口語用字的打撈光大。均憑記憶,待考。


「圕」讀作tuǎn,「圖書館」一詞的縮寫形式。

1924年,我國近代著名圖書館學家杜定友創「圕」字代替筆畫繁多書寫不便之「圖書館」三字,讀音仍為 「tushuguan」。1926年介紹給日本同仁,其後日本圖書館界創辦的一份圖書館雜誌刊名即為「圕」。

1929年1月,中華圖書館協會第一次年會通過杜定友提出的「採用『圕』新字案」。其後,該會就「採訪與流通」等諸事項致函各圖書館時,便要求各地圖書館廣泛使用「圕」字。

該會1933年出版的《中華圖書館協會概況》將「『圕』新字之推用」作為其「事業」第一項「圖書館行政之促進」中「關於個圖書館自身者」之第四項。



混凝土=砼 形象且與多國語音發音接近。


「乳腺癌」三字中後兩個都是從日本借用來的醫學用字。先看日語版維基百科「腺」詞條:

高亮部分的譯文:「把這些器官稱為腺(造字)的人是日本的宇田川(這個漢字並不是古時候就有的漢字)。」「腺」可以歸入你說的這類。但是「癌」字中國古已有之,只是意思跟我們現在說的癌症完全不是一回事兒。參考:


侵立刪


奇怪的就是這些新造字方言是如何發音的


計量用字:十九世紀我國翻譯外來度量衡單位所新造的漢字,通常由兩字構成,與原有的二字詞的單位所對應,更為大膽的創製是,它們大部分都直接保留原來二字的讀音,產生了雙音節漢字,打破了一字一音節的傳統。如「糎」(厘米,lí)、「籿」(分米,cùn)、「粨」(百米,bǎimǐ)、「粁」(千米qiānmǐ)、「嗧」(加侖,jiālún)「瓩」(千瓦,qiānwǎ)、兞」(毫克,háokè)、「兣」(厘克,但讀作gōnglí)、「兝」(分克,但讀作gōngfēn)、「兙」(十克,shíkè)、「「兡」(百克,bǎikè)、「兛」(千克,qiānkè)等。這些字現在基本都已廢棄不用了,畢竟現代漢語中二字詞具有極大的生命力,再無必要為了所謂的簡潔生搬硬套造出這類合體字。


我覺得光為了引進近代科學就得造了不少字吧?去元素周期表上找吧…



我不知道「熵」字算不算啊……貌似這個字的各種表意都不太可能不是近代才出現的……


推薦閱讀:

僅漢字屬於非表音文字嗎?
為什麼「礙」用「?」字作聲旁?
漢字為什麼不用「大」來表示人而是用「人」表示人?
漢字簡化中的異體字、合併字用作人名時保留使用,會不會造成漢字進一步的混亂?
假如漢字像瑪雅文字一樣在16世紀失傳了,現代是否能破解?其難度有多大?

TAG:漢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