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一本書之後一定要思考出一些很深刻的東西,才算是真正讀了書嗎?
比如我讀三毛的書,每次讀完之後感覺內心會很平靜,會覺得世界很美好,做人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還有就是要關心身邊的人,其他更深刻的想法就沒有了。
還有就是我讀哲學方面的書,有時候讀完一本書之後雖然能夠粗略地知道它講了一些什麼,但是卻不知道在生活中怎麼樣去運用。
有些書快讀完的時候,就像要送別一個朋友。你知道時常還可以聯繫——譬若書架上的書終究可以重讀。但你也知道,那樣的時光不再了。初讀時的溫潤與期盼、感動與惴慄已經是不久以前的往昔。有些什麼,流逝在剛剛翻過書頁的指尖。再也留不住了。他走了。這書讀完了。
「再讀一本吧!」或許終不如前,或者見異思遷,也就這樣讀下去了。一本又一本。人們說:你讀過很多書的樣子。你說:在那送別的時分,日暮斜陽。
20140425,to Chris Wickham
謝邀
首先,題主你要知道,並非所有的書籍都是指導現實生活的。
一
對於非想像類文學(想像類文學指小說、詩歌、戲劇等),判斷你是否真的「讀懂」一本書,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問你自己能否用一句話,或是一小段話來清楚地表達出這本書說了什麼。你所謂的「一些深刻的東西「,其實也就是你對整部作品的高度概括性的了解,或者是你不同意作者觀點的批判。既然你只提及了三毛的作品和哲學,我就只說說在這兩種書籍閱讀上,我的一些看法。二
先談談你所說的哲學書籍的閱讀。讀哲學,作為一個讀者,首要任務就是發現問題,找出作者在書中想要回答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在文中被明確提出了,也可能沒有,而被隱藏起來了。你需要思考的,不是如何運用哲學家的觀點來指導你的思辨,或為你解答「為何我的女朋友突然不愛我了」這類問題,而是知道這個哲學家在說什麼,是他經過痛苦思考後得出的結論,還是僅僅是hobgoblin of little minds。當你帶著這些批判性與探究性的態度閱讀大量的哲學書籍之後(尤其要注意的是它們之間密切的聯繫:這一點亞里士多德做得最好,他的所有著作都是相互關聯的),你會在不知不覺中形成自身的思想體系,它將指導你自己的生活(所以說指導生活的是我們自身的思想,而非書籍或其他的因素)。一個小建議:與其他科學不同,哲學並未隨著時間而發展,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老子、莊子,他們從未被超越。所以,建議你讀早年的哲學著作。最重要的,任何實用性的書籍都不能解決這本書所關心的實際問題。就好像你閱讀了一本非常詳細,非常實用的菜譜,可如果你不去買菜生火,你便永遠也做不出菜。三
而對於想像類文學,在閱讀過程中,也許就需要你入情入境了。如果說論說性作品所要傳達的是知識,那麼想像文學的作者闡述的,是一種經驗本身。在社會上比較流行的書籍,大多都是想像文學,也有許多人苦惱於探究閱讀的意義。請你想想,我們為何喜歡閱讀小說?許多人會說,因為小說的內容使他們愉快,或者使他們有代入感。這就是上文說到過的,對於作者所闡述經驗的認同。實際上,想像文學的主要目的是娛樂,抑或傳達某種價值觀,而非教育。因此,以娛樂為主的讀物比較容易討好讀者,容易讓讀者與其產生某種位面上的共鳴。四
說到想像文學的目的,不禁想要搬運我在另一個問題里的一段回答:藝術本身是純粹的藝術,是表達作者內心的一種形式,無論是語言,動作還是色彩,旋律。
而中國的藝術,尤其是建國以後的藝術,都要打上政治的標籤。本朝太祖的《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對於中國現代藝術,有著巨大的影響。文中大肆鼓吹了「文藝是地主階級的」「文藝是資產階級的」等等思想,並提倡文藝應該為工農階級服務,為無產階級服務。放眼縱觀中國現代文學作品,包括老舍先生這樣的大家,作品上都有非常鮮明的階級與時代的烙印。為什麼說中國人能得諾貝爾獎的少?這就是因為,我們生長在這種「文藝為政治服務」的時代下,我們讀的書,我們接受的教育,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我們都認為,如果一部小說,不能反映時代背景,不能同情勞苦大眾,不能有讓人明了的「正確的」價值觀,就不是一部有著正確思路的小說。而真正的文藝作品應該是什麼?有一句很俗的話說,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真正的文藝作品,無視其欣賞者的階級,更無視其欣賞者的品味與修養,都能夠令其從該作品中,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和背景,生髮出自己的體會與感悟。轉而看莫言。他是在農村生長的孩子,自幼與母親一起在農田裡打滾。他接受的是農民樸實的思想與樸實的生活方式的熏陶。儘管後來曾有軍旅生活,在他內心深處,對他影響最為深刻的,仍然是那種樸實。所以,他的作品,相對來說,政治色彩要淡很多。(不是說沒有時代背景,而是說鮮有政治色彩)更多的,則是對人性的拷問,與對生活的描摹。這與今年諾獎獲得者門羅的風格大體一致。因此,他們獲得了諾貝爾獎評委的青睞。再看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一部簡單的小說與一個簡單的故事。但是海明威卻在這個故事中蘊含了三條平行的,不同層次的線索。讀者根據文化水平與修養的不同,會循著不同的線索讀這部小說,從而產生不同的感想。有一個說法,說小說的作者,應該「給讀者一個袋子,讓他們自己往裡面裝東西」,大抵就是這個意思。
五
不知題主在閱讀文學作品時是否有做摘抄或是寫讀後感的習慣。儘管這並不是必須的,有時卻能幫你更深入些地了解作者和這部作品。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讀者自身的經歷、背景不同,所感所悟自然也不同。這些筆記,本就是寫給我們自己看的。在此摘錄我讀門羅的《逃離》後順手寫的一些東西,希望能對你有所啟發,也算是拋磚引玉了。(打了很多字,點了下插入代碼就什麼都沒了,抓牆中)-逃離:在生命中的某一刻,也許我們都想過要逃離現在的生活或現狀。也許是因為壓抑,亦或是壓力。而有些逃離可以後悔,有些逃離則沒有回頭路。我們也許不懂自己都放棄了什麼,也許我們不知道自己將獲得什麼。在已知和未知間的徘徊抉擇,有幾人會選擇不顧一切地逃離呢?
-機緣:大多數邂逅總不如我們想像中那麼浪漫。只是在某種特定的時空,某樣特殊的心境下,由我們內心所沉澱的底蘊蕩漾出剎時的心動而已。有如曇花一現,又或不及。執著於此,就不免迷惘。人不能沒有幻想,而幻想亦不宜過多。偶爾逃離,怡情怡性,一味逃離,終將頹然。-匆匆:家庭。家,彷彿是逃離的反義詞,但有時卻恰便是逃離的目的地。曾幾何時,我們從未想過要從父母的家中剝離出去。然而,當我們戀愛,結婚,生子,家的概念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變化。愈發嘮叨的媽媽和愈發溫情的爸爸,雖然是那麼熟悉的存在,卻彷彿是另一個家庭中的角色了。而當我們逃離回到兒時的家時,儘管要面對家庭中的種種瑣碎以及並不完全和諧的父母,我們還是能找到從前的情緒。然而這種情緒依然是匆匆一刻。喝過茶後,我們會把東西洗凈放回原處——但終究還是要在下次使用時拿出來。-沉寂: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中國人說,養孩子就像養鳥。關上籠門沒精神,打開籠門鳥飛了。養鳥不容易,當鳥也不容易。Penelope 的逃離到底是為了什麼? 喪父,喪夫,她與母親之間本無太大隔閡。又或許是一種獵奇,將她從母親身邊拉走。也許她最開始並沒有想永遠離開母親。可人生就是這樣,一不小心,一朝逃離,便是一生沉寂。 對於Julia,彷彿這是個輪迴。年輕時的一次逃離,造就了一段並不甚如意的婚姻,而自己的女兒,最終也以逃離的形式離開。那段邂逅,彷彿從未存在。-激情。一味被動,一味接受,一味逆來順受的生活方式,伴隨著一顆不那麼老實的心。這註定了一種不會一帆風順的人生軌跡。在激情到來之時,以為自己是在逃離,而同時,自己也不過是逃離的工具。-撥弄: 人生總是會被造化撥弄,譬如說因為誤解而逃離了一個地方,從而永遠地錯過了澄清誤解的機會。我們都多多少少會相信,破壞了一些既定的看似愚蠢的規律就會達不到某種目的,譬如說,沒有按照約定穿那條綠裙子,就會讓上帝播弄走一生的姻緣。而究竟是不是綠裙子惹的禍?誰又能告訴她呢?
-法力et總述: 門羅對於大時間跨度的把握恰到好處,堪比馬爾克斯;對人性最細膩的地方的觀察、思考與處理也讓人叫絕,堪比Proust。生、老、病、死,從來都是人類永恆的話題,同時也是我們無論如何都無法逃離的話題。無論貧窮或是富有,美麗或是醜陋,聰慧或是愚鈍,傑出或是平凡,甚至是有無邊法力,終究不能逃離生命的既定軌跡。完三毛的作品給我們傳達的,只是她的人生態度和人生經歷,僅此而已。如果題主通過閱讀三毛的作品,能夠真切地感到世界的美好與內心的平靜,那麼這就是藝術之於現實最大的「實用」了。堅決反對』書中自有黃金屋『的說法,不僅沒有黃金屋,也沒有顏如玉,也沒有千鍾粟。在讀書版塊,太多人發問什麼書相見恨晚,什麼書醍醐灌頂,什麼書早讀早超生。潛台詞就是希望書中存在什麼智識上的救世主或者思維上的葵花寶典,讓你任督二脈全開,脫胎換骨。實際上,那些改變我們一生的道理都不是書上來的。
好的書不是救世主,而更像一扇門,打開這扇門可以擁有豐富的精神世界,但門卻不是精神世界這個本體。最好的讀書狀態應該是深刻的共鳴:書籍喚醒了你本身已經有卻不自知的東西。就像莊子的書引起了蘇東坡的強烈共鳴,蘇東坡又引起了袁中郎的共鳴,叔本華引起了尼採的共鳴。那種激動人心的共鳴足以讓人手舞足蹈。
當我們抱著功利之心去讀書的時候,一切讀書的樂趣就喪失殆盡了。我以前也刻意去讀莎士比亞全集,抑或是各種哲學書籍,以期達到某種維度的進步。但實在是不適合當時的自己,囫圇吞棗,艱澀難懂,苦不堪言。讀書就該跟吃東西一樣,餓了就吃,看到喜歡的,對口味的就狂吃,至於吃下去後能產生什麼效果吃的時候是沒空想的。有的書如鹹菜,沒什麼營養,但挺有嚼頭(鬼吹燈,誅仙,崑崙之類的);有的書如米飯,略覺平淡,但扎紮實實填肚子(如何閱讀一本書,基因IX)。
最讓我傾心的讀書方式就是金聖嘆的「雪夜畢戶讀禁書」,或者是李清照與趙明誠夫婦在《金石錄後序》中提到的方式。讀書本就是一種消遣,何苦在乎什麼進步啊,飛越啊,搞得大張旗鼓,濃墨重彩。當你真心喜歡讀書,進步自然水到渠成。
五柳先生珠玉在前:「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五柳先生傳》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無欲無求,別懷有太多的功利心才是正道。
我覺得 @田振華 的這條問答能回答一部分: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186072/answer/14261559
你們看書做筆記嗎?
跟書籍的性質有關:知識類的,會在有價值的地方做大量筆記以加深記憶和反覆消化,溫故知新;
思維類的,會做思維導圖,以便高屋建瓴,整體性地了解一種新思維;情節性的,會做筆記把握書籍脈絡,人物關係圖啊故事發展趨勢啊都算是比較好的選擇,尤其是家族類和推理類,關係圖相當有趣;詩歌散文類的摘抄比較多吧,有種妙語偶得的樂趣。以上說的均是精讀的書。一本書到手,若不是決定要精讀,先泛讀,像《如何閱讀一本書》所言,讀目錄,讀感興趣的篇章,以便決定下一步的閱讀是精度還是泛讀。總體來說,讀書筆記是一種讀後的反饋和思考,筆記做得好,會有不一般的閱讀體驗。至於純消遣類的閱讀行為,不在此列。
開卷有益,是古人獎勵讀書的一句成語。
從前讀到一冊壞書,讀後每覺得為古人所欺;現在多了一點智識,反過來又覺得古人的不欺我了。總之,好書讀了,原有所得,就是可以知道它的好處在哪裡。可是壞書讀了,而知道它的壞的原因與地方,豈不也是一得?從前孔子說的「三人行,必有我師」之意,也不一定是從正的一方面著想,反過來在負的一方面,也何嘗不可以為鑒戒。因此,從前是非有定評之書不讀的,現在卻馬勃牛溲了,一例的都想看看了,這大約總也是一種進步的現象。
——郁達夫《說開卷有益》
雖不完全切題,但或許可以作為借鑒。享受是分層次的,深層次的享受必須有深入的思考才能獲得,走馬觀花式的閱讀頂多算是和一個女孩牽手。
比如我讀三毛的書,每次讀完之後感覺內心會很平靜,會覺得世界很美好,做人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還有就是要關心身邊的人,其他更深刻的想法就沒有了。 ——————————————————這不就是深刻的想法嗎?!深刻是對於讀這本書之前的你來說的,不是讓別人感覺你深刻的。我個人認為讀書就一定要想,想出些新玩意兒,不然就不算讀書
真正喜歡一本書,也要看和書的緣分。
好多年前喜歡看網路小說,大部頭厚厚一本,或者直接在什麼mp4上看,能看入迷到整宿,看完後卻連大概的情節都說不出。看後即忘,圖得無非是當時的入迷爽快。它值不值呢?至少給當時無趣的生活添加了不少樂趣,至於人生哲理什麼的,確實不能強求,雖說還是有精華存在的。
前幾年看了《平凡的世界》,看過後卻沒有太多感想。我想是我看得太晚,十年前讀的話也許會有更多收益。相反高中時候讀的《塵埃落定》《白鹿原》《活著》這些書給了極大震撼。還有戀愛時不夠成熟,某一天讀了《少有人走的路》,很有啟發,書裡面提了很多觀點,我只記得其中很少一部分,但已經足夠了。看過那麼多心靈雞湯的書,有那麼一點點觸動都能算是幸運事情。
書分工具書和非工具書,讀書不必拘泥,但也有功利讀書和非功利讀書。為了考學、考試、投資,包括怎麼談戀愛而去讀書,都是功利的,也是很有必要的,但除此之外也應該就為了看書而看書,至於能從書里學到什麼,沒必要強求,還是那句話,隨緣就好。因為你特意去學的可能會遺忘,而無意間得到的啟發,卻會烙下深深印記。
不一定啊。只要有收穫,不論它是多麼幼稚,都是好的。
我曾經想必須讀一些讓自己有所收穫的書。高三時,一個舍友看復旦大學出版社的一本歷史書,名字不記得了。因為當時大家都在忙著自主招生考試,所以自然覺得他有惡補知識的嫌疑。我當時問他,看一遍能都記住嗎。他說差不多吧。又加了一句,看書不能太功利了,越是功利越是什麼都讀不出來。深以為是,至今受用。不必強迫症式的翻閱思考,抑或百度讀後感。讀到哪裡,走到哪裡,閉卷沉思很好, 享受過程也很好
讀過書不見得會馬上有收穫。很多書讀過以後感覺無用,也許經過許多年,某一瞬,某一件事,會讓你突然想起來某本書里的一段話,繼而幡然醒悟該怎樣前行。這就是讀書的意義所在。
不必為了立即獲取而急功近利非要求索什麼。好讀書,不求甚解才是至好的境界。
根據《如何閱讀一本書》的觀點,閱讀可以有三種目的:為消遣而閱讀,為獲取信息而閱讀,為增進理解力而閱讀。同時閱讀有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四個層次是遞進的。題主提到的這種閱讀應該是為了增進理解力而進行的分析閱讀甚至主題閱讀。事實上每個人的經歷和時間是有限的,採取各種方式閱讀應該由書本身是否值得、讀者的閱讀目的、閱讀時間等因素共同決定。沒有人可以深耕每一本書。各種讀法有各種讀法的作用,每種閱讀層次也有各自適應的情況,都是因時因地因書因人而異,大可不必強求自己一定要每本書都讀到「思考出很深刻的東西」。但根據自身情況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閱讀能力還是必要的。這件事情上推薦這本《如何閱讀一本書》(How to read a book),個人覺得受益匪淺。
版權聲明
本文首發自微信公共帳號:新生大學(xinshengdaxue)
書大抵上分為兩種:虛構類(Fiction),非虛構類(Non-Fiction)。讀非虛構類的書籍,是為了獲取新知識,並應用到生活中,讓自己獲得進步;就我個人而言,我更喜歡看非虛構類的書籍,從中獲得的愉悅,感覺更大,因為那種愉悅通常有更為堅實的支撐 —— 進步。而虛構類的書籍,在大學畢業之後已經很少讀了,可能是因為我自己在那裡很難體會到太多的樂趣,更可能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我已經徹底把獲取那種愉悅的途徑轉移到了影視作品上。
(一)
我讀書很快,也因此讀得很多,但我從來不強調自己的閱讀速度 —— 甚至,我堅持認為閱讀速度」是個偽概念,在我眼裡,只有「理解速度」,理解速度快,才能有效提高閱讀量。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閱讀英文書籍的時候,乾脆是在電腦上用鍵盤敲,邊敲邊讀…… 因為那個時候我發現自己的理解速度甚至跟不上手指頭敲鍵盤的速度。別說遇到生詞需要去查了,甚至常常出現的情況是,手指已經將一句話敲完了,卻發現自己的腦子竟然不能理解這句話的確切意思……
沒多久,理解速度開始提高,我也沒啥興趣拿著一本書「一目十行」地讀。遇到好書,我會抽時間朗讀完,一本二十萬字左右的書朗讀完,也不過十幾個小時,中間斷斷續續,也能一個星期內搞定。更多的時候,時間花在那些需要停下來認真思考的部分,需要停下來心平氣和地開開腦洞的部分,需要反覆搜索尋找更多資料與關聯的部分……反正,眼球快速移動本身,沒有任何意義。
閱讀,是為了理解,而理解這事兒,慢,即是快;快,便是無。
(二)
大多數情況下,我的閱讀並沒有功利性。完整性閱讀,是沒辦法有功利性的,因為其實完全沒辦法知道所讀、所學的東西究竟什麼時候才能真正發揮它的核能量。還有另外一層原因是,還沒讀完(輸入),還沒消化完(處理),當然也完全沒有開始行動(實踐),所以,別說發揮核能量了,連發揮一點能量的可能性都很少。
另外一種閱讀,我稱之為檢索性閱讀。這種閱讀本身就是功利性的,比如為了支持某個論點去搜索更為精彩、更為經典的事例;又比如為了思考得更為全面,去翻翻不同屬性的人群是如何看待某個問題的;再比如,為了以上同樣的目的去檢索自己已讀過的書庫……
我總覺得閱讀是構成自己生命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所以當然很捨不得降低它的質量。在信息泛濫的時代里(注意,不是知識泛濫),有個小技巧特別管用:標題黨的文章直接不看了——說實話,即便錯過什麼了,也沒什麼可惜。這個小技巧真的不知道幫我節約了多少時間,提高了多少生活質量。
我從來都懶得接受「碎片化xx」之類的概念,比如,碎片化閱讀,碎片化思考,碎片化時間什麼的,誰愛碎誰自己碎去,我才不想要一個碎片化的生活呢。
信息這東西,必須系統才有價值。碎片化的信息也許有用,但就算完全忽略,也不至於致命。舍了就舍了,沒啥。這種勇氣其實不少人都有,巴菲特就是其中之一。害怕錯過什麼,是一種情緒,來自於空虛的情緒:因為什麼都沒有,所以就渴望有一點什麼,所以就特別害怕錯過任何機會。充實的人,是不怕錯過什麼的,因為已經充實,錯過點什麼,真的無所謂,機會有的是,錯過一大把又如何,反正因為充實而能夠相信自己確實有實力終歸抓到至少一個適合自己的機會。
所以,一定要讀書,而不是把本來只不過是獲得知識的輔助手段而已的雜誌、文摘、新聞等等當做唯一主要手段。買好書,讀好書,讀懂好書,然後用知識改變自己的生活。
(三)
別人是不可能幫你吃飯的。同樣的道理,別人其實是完全沒辦法幫你讀書的。雖然我們在學校的時候,總是習慣了由老師帶著、逼著讀完整本書。
我一直覺得現在的學校其實是一種特別詭異的存在:一個學期好幾個月,好幾個老師就帶著學生們完整地讀完那麼幾本書,然後有些老師其實還講不明白,大部分學生還學不明白…… 於是,生命就那麼被浪費了。
從另外一個角度望過去,這幾乎是在刻意把學生們變傻、變笨。這是在潛移默化地告訴學生們,「這東西好難的!難到什麼地步呢?難到一屆又一屆的學生,都要花很長時間學,然後大部分還學不會、學不好呢!」
最要命的還不是拉長原本可以很短的理解時間,而是讓學生們學啊學啊學啊學,就不讓學生們用!這是什麼道理?你看多少人,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本科四年,加起來都十六年了,學了十六年英語,然後竟然從來沒用過……
這是我 2011 年 5 月份在上海的 TEDX 的講演視頻 —— 那時候的我,在講演的時候還刻意使用很多技巧呢,不過,時至今日,我已經完全不用任何技巧了。(補充一句,那年幻燈平中提到的何騫同學還很嫩,所以在這個視頻中被「黑」了,可幾年後的今天,他已經是博士畢業,目前在 FitBit 工作……)
說來說去,總結起來就是:別被他們騙了,你本來沒那麼傻……
(四)
拿來一本書,就好像要打一場仗,打仗之前最好先考察一下地形吧?同樣的道理,拿來一本書,不應該是抓起來就從第一個字開始讀起,一直讀到最後……應該先看看目錄,再看看附錄,仔細讀讀前言,也不妨在網上先掃掃書評……要先大致對這本書有個了解,然後再開始行動比較好。
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組織方式,但大體上都是差不多的。總是要分章節。每一章其實都是在著重講解一個概念,它的應用,它的方法論。而陸續的章節,通常是必須理解上一個概念之後才能進一步理解的概念,及其應用與方法論。所以,一頭扎入內容之前,最好把這些概念大致過一遍,不理解沒關係,哪怕先記住那些概念的名字和先後關係都很有幫助。
在讀的過程中,不斷整理這些概念與方法論之間的關係,其實是「消化」的必要過程。有些人從小就學會了並且早就習慣這麼做,而大多數人一輩子不會這麼干 —— 這就是為什麼最終絕大多數人只具備讀半本雜誌,看個豆腐塊文章的能力,而不大可能真正獨立消化一整本書的根本原因。
(五)
在閱讀的過程中,要不斷向後總結,向前預期 —— 這是最基本的理解技巧。在閱讀的過程中,要不斷總結剛才輸入的東西都有什麼,它們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與此同時,還要不斷預期下一步的內容是什麼……這是一個不斷循環的輸入處理的過程。很多人懂得向後總結,卻不懂得也應該同時不斷向前預期,於是他們只有輸入與處理這兩個部分。當然絕大多數人除了輸入之外什麼都沒有,連處理都沒有。最終只有少數人的閱讀理解過程是不斷循環地「輸入、處理、輸出」的過程,儘管這裡的「輸出」某種意義上不過是「偽輸出」……
向前預期,常常相當於為「跳讀、略讀」提供一個安全機制。讀著讀著,發現作者提出了一個自己已經深入了解過的論點,再往下掃一眼,發現論據也是自己之前了解的,那這一部分就可以安全地跳過了。又由於一直保持著一個預期,再往下讀的時候,發現「嗯?怎麼回事兒?跟我想的不一樣呢?」那就要折回去認真找原因……反之,要是一樣,說明自己的跨越是正確的么。
所以說,在良好的閱讀習慣下,理解速度會不斷積累,最終不斷加快 —— 因為所有的知識都有共同點:它們不一定能用在哪裡,它們早晚必然融會貫通。所以,理解過的東西越多,理解新的東西就越快。說穿了,理解能力差,無非就是見識少,僅此而已。
(六)
一旦遇到需要分享「如何讀書」的場合,我總是會提起這句話:
我有一個奇怪的本領:就是,把一本書拿過來,我即便讀不懂,我也能讀得完。
這句話總是引來哄堂大笑,可實際上,首先我是認真的;其次,卻也更為重要的是,覺得這事兒荒謬恰恰是大多數人其實不懂如何讀書的表現。
讀不懂怎麼辦?沒關係,只有一個辦法靠譜:硬著頭皮讀完,然後反覆讀很多遍。這是一個特別重要的本領,很多人不知道。其實,重要的知識,從來都是通過反覆學習才能獲得的。一下就能學會得東西,通常上價值不大。
有一點弄不明白就放棄,那能學會什麼呢?
還有一個常見現象:有些書籍就是難懂,因為它的內容結構並不完全線性,也就是說,第二章的內容需要第五章的知識才能理解徹底…… 所以,最終,只有我們這種不怕暫時讀不懂,能硬著頭皮讀完,然後再反覆來過的人才能消化這種書籍。
(七)
一定要用起來。很多有用的東西,之所以最終沒用,是因為壓根沒用過。知識無用,這是二貨思維,所有的知識都是有用的,哪怕巫術都有用,更何況知識。可是不用的東西,沒用起來的東西,還不如虛無 —— 因為讀過、學過,時間與精力已經耗費了,這可是最寶貴的不可逆不可回收不可再生資源!
2000 年,我突擊考了 TOEFL、GRE,就跑去新東方應聘出國留學培訓教師職位;2005 年開始前後寫了兩年多,終於覺得自己能用文字講明白道理了,就寫了《把時間當作朋友》;2012 年我學了 Ruby On Rails,就和李路和沙欣哲一起搞出來了一個 Knewone;2014 年我學會了使用 Sketch,就用它設計了若干個 APP 的原型,順帶逼著幾個程序員也變成了設計師;2015 年上半年,我讀了許多本關於社區建設的書(其中包括那本著名的 The Art of Community: Building the New Age of Participation, Art Of Community Online),你看我正在打造社群…… 不僅如此,我還幫很多人打造社群。
不用,學它幹嘛?這與我讀書的原則也是相通的:不用認真讀的書,讀它幹嘛?這與我對生活的態度也是一樣的,既然活著,就要活好,活得精彩。
(八)
暫時用不起來怎麼辦?教!我總是重複這句話:
教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把你學到的,總結好的,琢磨清楚的那些知識(不是胡說八道的那些東西)傳遞出去,分享給你身邊的人。「教」,不一定非要像老師一樣在課堂上給一幫學生講(還不允許他們打斷)……「教」可以有很多種形式,比如,「分享」,就是「教」的一種形式。在飯桌上都可以進行:
「我最近讀到一個新的概念,特震撼:三度影響力…… 原來肥胖症居然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傳染的!」
如果你的朋友對此感興趣,那你就要再仔細一點說明其機理,其作用,甚至用更多的來自自己身邊的例子去講解。在一來二去的交談中,你會發現自己也還有很多沒弄明白的地方,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更準確的陳述,需要更精彩、更令人信服、驚嘆的論據…… 怎麼辦?回來改進唄,下次在另外一個飯桌上再演練一次……
所以,我也總是分享這個道理:
分享,不僅需要能力支撐,也是培養能力的最重要手段。知識分享,沒有成本,只有收益 —— 雙方都有的收益。
分享的技巧很簡單:
真誠,只分享自己確實覺得好的東西;
也是真誠,絕對不能居高臨下地裝蛋;
還是真誠,對方完全有可能不理解你。
(九)
還沒完!別忘了問自己這個最重要的問題:
這個概念、這個方法論、這個道理、這個知識,還可以用在什麼地方?
這是讓你真正培養融會貫通能力的方式。所謂的聰明就是這麼來的:腦子裡有足夠多清晰正確的概念與方法論,然後它們之間還有正確應有的關聯…… 所以聰明的操作系統總是有更多的想法、更多的方案、更多的可能性。
萬一想到了可以「出其不意」地使用的場景,那就賺大了,因為同樣的東西到了你的手裡卻發揮了不一樣的作用,你當然與眾不同,也只能與眾不同。
(十)
與喜歡學習的人泡在一起 —— 這一點真的特別重要。潛移默化的力量是非常大的,與喜歡學習的人在一起,正面的影響力很大;與不喜歡學習的人在一起,負面的影響力不僅很大也很可怕。
尋找那些終生學習的人,把他們當作朋友,把他們當作榜樣。
網路時代有個好處,這種人雖然身邊並不多見,但網路上卻很常見。為什麼呢?網路消滅了地域的限制,甚至消滅了語言的限制。我就有個很長期的榜樣:Bruce Eckel。我根本不認識他,也沒有過任何傳統意義上的交往,連 email 往來都沒有。他是 Thinking In C++ 的作者。十多年前,他在網上發布 Thinking In C++ 第一版的寫作計劃,然後以極快的速度更新完成…… 毫無疑問,見識到有人這樣,就成了後來我寫書的時候「雷厲風行」的根本原因和動力。再反過來說,人家寫書都可以這樣,我們讀書怎麼可以拖拖拉拉呢?
我研究生買過一本書《社會心理學》,很厚,字很小,讀一小段就會覺得很舒服,一讀就是5年,不停讀,不停品,沒想過要得出一些結論,讀多了自然對自己會有一些改變。
也許你得到的那些感悟就是這本書的中心思想了吧,人不同,感悟不同。 我覺得呢,生活就是哲學,其實在生活中很多時候我都用到了哲學方面的東西在思考在處事,只不過哲學書上面的東西都是一些專業名詞,專業性術語等,我們在生活中運用的都是淺顯化掉的,從哲學專業術語那邊引申過來的比較易於理解的東西吧,所以就感覺哲學在生活中聯繫不上吧,其實它已經運用到了,只是我們沒發現而已。
並非『一定要思考出深刻的東西』,而是『一定要思考出理性且有實體的東西』。
看闡述,所獲得的多半是『內在的、感性的』,這會涉及到『情境性和時間性』的問題:過了一段時間,在不同的現實情景中,讀書所獲得的心境和感悟會弱化。摘要九字:不要急,寫下來,常思考。如果想深入獲得——
原則:不要急。很多東西是不斷『融入』之後的出來的。或許不是讀完一本書後『一定』要如何如何。覺得讀書是流水過指,總會留痕的。或許當時覺得看過了就看過了,但到了某個契機,真的會有『頓悟』的感覺。我體驗最深的是《小石潭記》和《記承天寺夜遊》中的『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如果覺得讀完書後不思考或無法應用很可惜——
方法:寫下來。P.S.我經常如此,覺得讀一本書就該有一本書的收穫於是就寫下來,從各個角度,以各種文體形式譬如說:哲學類的工具書改寫成小冊子『這是當初出版社的項目,後來成了習慣』整理年表規條概念條目類『擴大該領域的關鍵詞。初中時做過三毛的年表和地圖:某年她在某個地方寫了某篇文。』寫論文評論散文感想,揉進小言情里……等等等等。順便談下我對『讀書功利』的看法。
去查了下『功利』的含義,符合情景的怕是這個意思『眼前的功效和利益』提問者說,讀三毛書,內心平靜;讀哲學,知所講不知所用。而是否要『思考出很深刻的東西』。並不覺得和『功利』有關係。前面羅亞軻有說:讀教輔難道也要思考什麼深刻問題嗎。
暫以這個為例。不是說思考『深刻問題』,不過要『思考』。譬如說:1、教輔為什麼如此編排?前後的知識點有什麼聯繫?選用這一例題的原因是什麼?2、它是怎麼排版的?版式版面版心……(等)3、若縮寫以備考試或筆記,打算如何選取,選取的依據和理由是什麼。4、能不能看著這教輔選個切入點寫篇嚴肅的文章?(後面略)如果一本書以『看了』為標準的話,總覺得可惜。或許是我習慣了罷。不。不同的書有不同的讀法,不同的目的導致不同的讀法。
閱讀只是多看見了一些東西的過程,並且你在這過程中獲得了快感。開闊的視野能幫助思維,而其他問題則可以留在之後再考慮。沒有那麼沉重,只是閱讀而已。
推薦閱讀:
※怎麼提高學習效率,如何才能集中注意力?
※你是如何在書本上做筆記的?有什麼技巧方法令筆記一目了然?
※「死理性派」的人有什麼特性?
※研究自我或者過度思考一定是沒有意義的嗎?(從非絕對方面?)
※富人的思考方式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