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李健和他的音樂?
謝邀
自2002年開始,國內有兩位音樂人很讓我欣賞,一個是李泉,另一個就是李健。
李泉和李健都有非常相似的地方,比如對音樂的態度、對自己想法的堅持和純摯的音樂表達方式。
我眼裡李健的創作從《似水流年》再到《拾光》,無不時刻透露著他的創作痕迹,風格是那麼的鮮明,可以讓你一聽就知道是他的作品。以至於你可以通過他的創作能感受到他似乎被90年代初的民謠影響很深,他似乎的每一首歌你都不會認為是流行歌曲,好像是從上個世紀穿越過來的作品。
比如《貝加爾湖畔》,編曲和演唱會讓你回到80年代初(前蘇聯),幾個文藝青年拉著手風琴、彈著吉他坐在湖邊,享受著一個平淡而又燦爛的下午。
比如《童年》,前奏像時梭,主歌的串聯像是李健在講自己童年的故事,一個哈爾濱少年的童年往事。這是區別於水木年華之外的李健,是還原自我本質的李健。
比如《松花江》,單從這首歌你就足以聽出一個人對自己故鄉的眷戀之情。整首歌非常簡單,連伴奏都是簡單吉他,就是這麼簡單的傾訴和回想,回想自己的故鄉,訴說自己的信仰,猶如松花江猶如異鄉的夢想。
比如《嚮往》,那種自由的感覺,似乎你只能從許巍和李健的歌曲里感受到這種對自由無邊無際的嚮往。
李健還有好多值得我們都市人去沉下心聆聽的歌曲,他從單飛後的每一首作品都值得我們放空自己去傾聽,像是聽一個老朋友在跟你講成長,講經歷,講過往,講滄桑。
說到李健,不得不說到「水木年華」,更不能不提到很多人都熱衷於拿李健出自清華來說事兒,可僅從近期我關注《中國正在聽》他做聽審的表現,以及早期參加的各種訪談都足以看出,李健從檯面上表現出的智商並不如清華的名字那麼凸顯響亮。
我上學彈水木年華的時候,我根本不曉得李健是個大眼呆萌逗逼。尤其是在看了李健做《中國正在聽》直播聽審之後,我發自內心的喜歡上了這個逗逼男(別想歪了)。李健太生活了,他正經起來特別逗,不正經也特逗,他整個人幾乎充滿了喜感,甚至會讓你忽略了他原本是個中年帥哥。
單就李健在正在聽做聽審直播的表現而言,他是國內為數不多「純到爆」的呆萌帥男聽審。他的反應永遠是滯後的,但他又與Jolin有一個區別就是他始終存在於這個狀況內,只是他一直停留在思考的層面,並不急於給出對音樂的意見。這一點是我很欣賞的,他的細膩和專註的時候是非常帥的。
而就是在近期,聽審李健說過一句話:- 可以輸比賽,但不能輸人品。
人品是什麼?
我姑且理解為「商業」,在李健評價阿來演唱的時候,對其過分炫技頗有微詞。過分的使用演唱技巧去渲染歌曲,或使歌曲的表現過於商業化和意圖化。當一個選手在參加歌唱比賽時,或許我們會沉醉於一些令人髮指的演唱技巧中,但當我們剝離技巧去探討歌手與歌曲本質的時候,我們究竟在聽什麼、唱什麼?人品,就是真實與純粹,對得起自己的演唱,對得起自己的表現,而不是為了功利化去刻意炫技。其次除了有知友提到了魯豫有約的訪談,近期的關於李健在《中國正在聽》的專訪我也看了:李健專訪完整版:不介意歌總被別人唱紅 蕭敬騰春晚破音雖不完美但真實感人視頻經常關注李健的歌迷應該了解,李健是極少參加電視節目的歌手,即便是參加電視訪談,他的語言組織和溝通都較為磕絆。而這次李健都有哪些改變?- 李健是一個並不在乎自己的歌曲被其他歌手唱紅的歌手,這個例子聯想一下旭日陽剛就Ok;
- 李健是一個有原則的音樂人,這已經從李健的聽審表現袒露無疑,永遠是那麼認真專註;
- 李健曾經是一個面對電視大眾不自在的人,而現在的李健已然放開了自己且不失真實自我;
- 李健對評審話語權的觀點是「平衡制約」,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李健的謙虛和真誠;
- 李健對音樂的態度,原創也是分三六九等,音樂是有專業門檻的;
- 李健對音感和唱感的要求很苛刻,訪談中談到李健新歌的情況,李健表達了對錄音的態度,如果嗓子以及自己的感覺達不到歌曲錄音的要求,那麼就會繼續調整;
- 李健對於翻版演唱的態度是很開放的,原創者對有更多的翻版反而是對自身的一種認同。但一個原創音樂人前進的動力不是沉浸於短暫的讚譽和翻唱,而是不斷寫出好的作品;
- 李健談了他對音樂選秀類節目直播不修音與錄播的看法,也從不同角度分享了對於歌手做聽審的立場與側重點等..
還有很多,像「小蘋果」Vs「大鴨梨」這樣的萌點,都能從大眼健的嘴巴里蹦出來,最關鍵的是,你很難想像李健在幽默和開玩笑的時候都是一副嚴肅正經臉,我說健哥,您真的是在幽默嗎?
對於李健,我認為最好的評價就是多聽他的作品,如他一樣真誠的對待每一首作品,多思考多積累。這是李健通過他自身音樂表達出的價值觀,值得所有音樂人和喜歡音樂的人去學習。就如不滿足做水木年華的李健單飛一樣,只有真正的釋放才能真正的豁然開朗。《傳奇》是2003發布的歌曲,可是它在七年後通過春晚王菲的演繹才真正得到關注。你要相信,好的音樂和好的歌手,他的成功是註定的,因為他的傳奇在多年前就已書寫,未來的你怎能輕易超越?國內樂壇有一個豁達認真幽默正經臉的大眼健,哪怕他不唱歌只聊聊天都能把人逗醒,他呆萌他智慧他才華橫溢他處變不驚他讓人覺得踏實無比,這就是我眼中安靜的大眼逗逼健~這個答案從寫好到現在已經半年多了,這半年關於李健 發生了很多聽友之間意想不到的變化,知乎討論李健的話題也越來越多了,從提出當今華語樂壇,歌手李健的地位是否被低估? - 音樂這個問題到出現為什麼李健如此受歡迎? - 李健(歌手)不過半年時間,湖南衛視的推星能力可見一斑!眼見李健從逗比聽審 變成高冷段子手,再變成冷萌秋褲男神,各種形態百花齊放有如生物進化一樣...還好,他還是我們欣賞的李健。因為《我是歌手》的超高收視率,李健一些以往不為人知的特質也被挖掘出來,也許正是這些特質加上才華橫溢的音樂水準,才讓李健如此受到各個年齡層的音樂愛好者的歡迎。無論這種「挖掘」是有意或無意,只要是李健的,他就值得擔當!從《中國正在聽》到《我是歌手第三季》李健的曝光率增加不僅僅體現在電視上,在網路可以說是一發不可收拾,這樣的變化對於很多老聽友來說真是措手不及的——以前聽到李健或看到李健的消息少說也要半個月一次;如果身邊發現了一個喜歡李健歌曲的人,哪怕是只有一首都會歡喜一整天。從「傳奇」背後的男人到「秋褲男神」的轉變,我詫異李健究竟是紅得太慢了,還是太快了...
以前李健是我們藏在心裡的瑰寶,我們渴望有更多的知音能發現這塊寶藏卻無可奈何,現在李健是各大媒體和文化缺失的娛樂圈剛發現的金礦,我們害怕他被過度消費卻也無可奈何。知音難求,一如既往...
希望李健始終如一,完美堅持!------------------------------------------------分割線,以下為原答案--------------------------------------------作為李健的聽友,從當年《魯豫有約》偶然看到魯豫對李健的採訪開始知道李健並被他的音樂感動,到現在已經有7年的時間了。知乎氛圍似乎一直對李健不大感冒,所以忍不住回答這個問題。 對於排名第一的回答我有些不同的看法,主要在於說他的智商的...當然我不是說李健智商不行,畢竟是能考上哈三中的人,據他說不用加分也能考上清華,不過就李健能上清華這個事情來說似乎單純和智商關係並不大。 額,怎麼說呢,李健能上清華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他在當年參加一個全國中學生的文藝愛好者冬令營,並且憑藉唱民歌的優秀表現被清華大學「搶」了過去,為什麼是搶這個說法,具體可以看看《魯豫有約-歌者李健》這一期,個人覺得所有李健參加的採訪當屬這一期做的最好,想要了解李健的新晉聽友必看, 那時的李健還不像現在一樣出名,那個青澀的樣子我就不加以多說了,用現在的話來說簡直就是萌的一臉血...當然現在的李健參加採訪就大氣得多了。附上視頻鏈接魯豫有約_歌者李健(上)【清晰版】視頻魯豫有約_歌者李健(下)【清晰版】視頻回到正題,怎麼評價李健這個歌手,單純從音樂角度來評價他,我的看法是——一位華語音樂圈不可多得的好音樂人。
記得李健曾經在一個採訪中說過,自己不太喜歡別人給他歌手這個稱呼,相對於歌手,他更喜歡做一個音樂人。我自己也覺得音樂人這個稱呼是最合適的,李健的成就真心不局限於唱歌。 李健單飛之後可謂是他的演藝生涯的一段低谷,並且這個低谷時間持續了整整八年,李健讓人佩服的地方就在於在這八年並沒有放棄自己所認為好的音樂,也沒有改變自己的追求,真可謂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完美詮釋。當然也有那時候中國流行音樂中電子音樂,rb和網路歌曲迅速流行,李健也實在做不來這些音樂的原因。但是這又何妨,套上一句 李健《完美堅持》中的歌詞作為註解:「在漫長的守候里
忍耐就是最堅強
堅守最初的希望
是我唯一的瘋狂」
堅持自己認為好的音樂,做自己欣賞的音樂,唱自己想說的故事,在現在的音樂圈中,有多少人能做到!
關於李健的音樂造詣:
李健在《鏘鏘三人行》中說到:「(藝術品)都是很理性的,當然你衝動的那一瞬間,在那個層面上應該是感性的,所謂的大眾叫靈感,但至於把這個靈感能夠發展成一個完整的作品其實是靠技術,是靠理性的思維一樣。」這也是我對李健更為佩服的一個原因,因為我從中看到李健對音樂尤其是古典音樂這個藝術鑽研之深,不是一般歌手能達到的,這也是他能夠寫出那麼好的音樂作品的必備原因。好的音樂就像是數學,是具有嚴格的理性構架的,並不是突然靈感爆發,然後隨便哼哼的而來的。因此真的要向巴赫,德彪西等等那樣的古典音樂家致敬!沒有他們的構架就沒有現在各類音樂藝術的良好發展。
總有人問我,聽古典音樂聽什麼,其實,這和讀書差不多,當然是聽自己喜歡的.我對旋律很在意,所以我就喜歡聽那些旋律寫得好的作曲家,比如肖邦,柴科夫斯基,拉赫瑪尼諾夫.最初聽肖邦是聽他的夜曲,尤其是降B和降E這兩首,真是好聽極了,宛如潺潺流水漫過草地.其實,肖邦骨子裡是傷感而悲憫的,這符合我的音樂審美,所以他的作品我都喜歡,我聽過很多版本,偏愛霍洛維茲和傅聰.古典音樂的翻譯是有些問題的,準確的應該是經典音樂.那些作品經歷了時間的考驗,所蘊涵的信息量非常大,所以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詮釋.如果說古典音樂像大海,那麼流行音樂的確就是小河了,而且大部分的河是渾濁的.我並不是輕視流行音樂,但對於我來說,我太知道那些歌是怎麼寫出來的,或者說是怎麼抄來的,面對音樂真誠的缺失,是應該深感失望的,對此,我並不覺得自己是悲觀的.我是做流行音樂的,卻已經不太願意聽流行音樂,越來越難以聽到讓自己感動的歌曲了,歌手和公司都想著這些東西能不能賺錢,能不能作彩鈴,能不能卡拉OK,所以,古典音樂給了我更多的安全感。我越來越喜歡郎郎了,因為他推廣了古典音樂,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古典音樂,讓學習古典音樂成為了一種時尚.我們好幾代人都沒有接受過良好的音樂教育,尤其是現在的青少年,基本上沒有自己的音樂審美,網路歌曲,港台和美國音樂不斷侵襲,所以,這時候出現一個古典音樂偶像是多麼及時啊.如果你彈過鋼琴,你就會知道郎郎有多偉大了,我希望有一天人們覺得穿著hip-hop的衣服已經是毫無個性了,而懷揣著古典樂譜的年輕人才是真正的潮人。
以上來自百度李健吧《轉載:李健關於古典音樂的理念》
繼續說李健的音樂,李健作曲風格早期確實很受校園民謠的影響,但是也不乏有突破民謠風格的作品,例如他的《傳奇》。到了2007年發行《想念你》這張專輯,音樂風格有了明顯變化(從創作上我個人認為李健真正的轉折點是2007年,而不是2010年),編曲中民謠吉他的比例大幅減少,其中樂器編排更完整多樣,曲風已經遠離校園民謠,逐漸向古典音樂的風格靠攏,到了《依然》這張專輯,李健作品的曲風,編曲,甚至演唱的技巧已經變化非常多了,相信李健的歌友都能明顯感受到。為什麼不說《拾光》這張專輯呢?因為《拾光》這張專輯對於李健的音樂風格變化來說,簡直可以說是升華而不是單純的進步了。 喜歡聽李健的歌友通常都會感嘆李健的歌詞寫的真是好!我覺得這個和李健對歌詞押韻和意境的追求關係密不可分,當然意境這個東西仁者見仁,只能意會,我也說不上來。不過李健對歌詞技巧運用還是能夠客觀分析的,李健歌曲中的歌詞(包括別人如左右,王海濤等人寫的詞)大部分追求押韻且一韻到底,更有些歌詞用了修辭手法「炫技」,以下拿李健《綻放》做參考:紫色的火穿越夜的雲朵
流星一樣飛過雨的線索繁花碎落打開平鏡湖泊魚鷹一樣急迫
遠去的我另一邊時間的光亮在這片水面下搖晃每一顆水珠已綻放在生命最美的地方在生命最美的地方每一顆水珠已綻放在這片水面下搖晃另一邊世界的光亮遠去的我
魚鷹一樣急迫打開平鏡湖泊繁花碎落雨的線索流星一樣飛過穿越夜的雲朵紫色的火繁花碎落平鏡湖泊夜的雲朵
遠去的我 ——《綻放》作者:左右
看出倪端了嗎,有興趣可以聽聽《凌晨兩點》,仔細聽也會有發現的。
另附上知乎關於歌曲作詞的一個問題答案,Sherry Li的答案裡面有分析關於李健《如果可以》歌詞的解析,比我說的有水平得多:寫歌詞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以下說說李健的唱功:這也是我非常佩服的一點。有人說李健作品不錯但是唱功不行,對於這個說法我很難同意啊。套上我在貼吧說過的一段話:「其實早期李健也是「選秀」(指各種各樣的比賽)出來的,而且基本都是第一名的成績,讓他保送清華的就是因為唱 民歌唱得很好,雖然他只練過半年左右。ps:不要覺得唱民歌沒有說服力,民歌和美聲從難度角度來說絕對比流行唱法難,需要堅實的聲樂基礎。所以我覺得李健唱功還是很不錯的,他最初的出名(我指的是在清華那段時間)並不是因為寫歌,恰好是因為唱歌唱得好。」李健唱歌運用的技巧很多是「混音」,而且是「混音」當中難度最難的「弱混」,這個技巧真心不是吹的,能運用到像李健這樣純熟的男性歌手我還沒見過其他人(有人說張傑曾經「弱混」很牛逼,不過我不怎麼了解他)。弱混的特點是高音通透但又不緊,力度感不那麼強但是聲音很寬,不會給人壓迫感,跟嘶喊帶來的高音完全不同,好的弱混真假聲轉換幾乎可以做到沒有換聲點,也就是說你壓根聽不出來他有沒有運用假聲。這種技巧對歌手氣息控制要求非常高,沒有多年的訓練是沒辦法做到李健這樣收放自如的。有興趣的人可以聽聽《傳奇》前面的哼唱、《聖潔之光》,還有一首我認為是李健創作最好的一首作品《想念你》,簡直是神一般的混聲技巧,我最近才發現李健很久之前的歌曲《遠古》的混聲技巧也是非常純熟,這麼年輕的時候(1999年)居然有這樣的技巧,真是極其有天賦的一位歌手,附上《遠古》鏈接:【遠古】_李健 說了這麼多,其實李健最讓我喜歡的是他的為人,不過說這個就有點太主觀了,附上他的一句歌詞作為結束,這句歌詞在我高三時候一直貼在我的桌面上:「有時堅持就是一種無路可退,就像大地不能停止開放花蕊」。
首先敬佩的是他的智商(保送清華嘛),然後年輕的時候他是我以前工作的行業的前前輩(2000年就在國家廣電總局做網路工程師),再然後就是我高中的時候他還在《水木年華》,那首《一生有你》讓我萌發了學吉他的想法。然後就是關注他這麼些年。從未聽過他的緋聞,從未高調的有過什麼宣傳,也許不是《傳奇》很多人都忘記了他。其實王菲、那英、李詠等都是她的歌迷。聽李健的歌,還是需要靜下心,尤其是在夜裡,閉上眼「生命如此無常,我總是一樣 ""生命就是這樣,我卻是無常 ,永遠不知道下一刻 歡樂或悲傷"
李健:「生活的哲學」與「哲學地生活」
寫在前面的啰啰嗦嗦:這篇是我粉上李健之後以寫學術論文的態度熬到凌晨兩點鐘寫出來的……真的太喜歡李健了,這是我為偶像做過的最瘋狂的事了。
------------------------------------------------------分割線-----------------------------------------------------------------------------------------------------------------------------------------------------------------------------------------------------
說來慚愧,我一向是個後知後覺的人。無論對人還是對事,很多時候都是在最初的熱潮平息之後,我才會反應過來去關注一下,對李健,也是如此。
2010年《傳奇》唱遍大街小巷的時候,我沒關注他;2015年,第三季《我是歌手》火的一塌糊塗的時候,我也沒關注他;2017年,第五季《歌手》已經落下帷幕近兩個月,直到6月18日一個微信公眾號推薦了岳雲鵬父親節唱的一首歌,順便貼了李健在第五季《歌手》里唱的那首《父親寫的散文詩》,我才真正被擊中,瞬間驚覺,自己可能錯過了太多。然後就是餓虎撲食一樣惡補他的作品、比賽、訪談,甚至翻出他自2010年之後就沒再更新過的博客,一篇挨著一篇細細地看了一遍。
我看的越多,了解的越多,自己所產生的那種靈魂共鳴的感覺就越強烈。
這和我之前喜歡任何一個明星或偶像的感覺都不一樣。作為一個雙子座的女生,我的花心屬性強烈地體現在我頻繁更換的愛豆身上:從國內到國外,從體育到藝術,從老的到小的,我喜歡過很多公眾視野里好看的男人,可是從沒有哪一個像李健一樣,帶給我如此深刻的精神震撼。這種震撼固然有他外在形象和氣質的加持,但歸根結底,主要是李健作品和人格中流露出那種從容睿智的生活狀態深深地打動了我。
知乎上有關「李健為什麼這麼受歡迎」這個問題點贊最高的一個回答來自知名時尚博主黎貝卡,她除了分析李健的顏值衣品這些外在的因素外,還提到了李健在為人處世中所秉持的恰當的分寸感,讓他既能夠很好地融入身邊的人和事,同時又能與這些人和事保持恰當的距離。就像藝術家王邁說的,「李健就像煉了一個金剛罩,還是個水晶罩。看上去是透明的,人人都想來摸一下,其實水晶罩著呢。」距離產生美,同時也產生孤獨。而正像李健自己說的「孤獨導致幻想,幻想導致創作」。所以李健的迷人之處有很重要的一點在於他整個人散發出的這種恰到好處的「距離感」:既沒有像陽春白雪那樣遙不可及,也不會如下里巴人那樣過於艷俗。他用自己的作品和生活實實在在地詮釋著李澤厚所說的專屬中國人的「度的哲學」。
這種「度」首先體現在他的作品中。
李健的作品始終在「雅」和「俗」之間做著平衡。他的作品有一以貫之的高超的審美水準,並且是那種被很好地流行化了的古典審美取向。李健自身有紮實的古典音樂素養,並且他也是一個忠實的古典音樂愛好者。像他自己在博客中寫的那樣,市面上的流行音樂無法帶給他感動,而古典音樂就像大海一樣,包蘊著各種複雜深邃的情感衝擊,是所有音樂從業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靈感寶藏。所以我們常能在他的作品中聽到大提琴、鋼琴、蕭、笛子等等各種古典樂器的伴奏,並且也見識到他在我歌的舞台上總是能恰如其分地選取一些經典的古典樂片段輔助自己的演唱,使之和諧地參與到作品的二次創作之中。這種對古典音樂的熱愛和熟練運用使得他的作品無論在編曲、配器、旋律等各個方面都比一般的流行音樂高出一籌,呈現出一種古希臘雕塑般的純潔、端正和典雅之感。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沒有讓這種古典的審美取向過分泛濫,沒有一味地為了追求「逼格」而損失音樂本身所應具備的「優美」屬性。我們聽他的作品,《心升明月》《滄海輕舟》《美若黎明》,隨手拿出一首,都有一種水銀瀉地、芙蓉泣露般的聽覺體驗,彷彿月光拂過自己的發梢,既空靈清澈,又不刻意驕矜。所以在做2017年快樂男生評委的時候,李健對台上一名風格清奇的參賽選手說:「無論你唱什麼,首先它必須好聽。」
可到底什麼是「好聽」?「好聽」是一種太過主觀的感受,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或者答案。
但李健其實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回答這個問題。
在演唱《十點半的地鐵》這首歌時他說「真正的歌手應該唱出人們內心的沉默,或者是要言別人想言卻無法言語的一些事情。」而在演唱那首空前絕後的《唐僧在女兒國抒懷並望著女兒國王的眼睛》時,他又說:「我更希望音樂能夠去安撫人們的心靈,能夠發現一些問題。……這些作品就是能夠引領人們去回望那些令人心動的,心靈為之一顫的美好的瞬間。」說白了,在李健的音樂理念中,達到「好聽」這個目的,固然要遵循一些基本的樂理準則,但更重要的是要足夠「動人」,那些能夠直擊心靈、戳動聽者情感神經的作品毫無疑問就是好聽的音樂作品。
這種觀點恰恰和「音樂」二字本源性的意義不謀而合。
《禮記?樂記》中講:「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簡而言之,把能夠讓人心動的聲音有規律、有章法地組織呈現出來,就形成了音樂。這是音樂的本質,也是音樂能夠吸引人的最重要原因。所以我們看到李健的作品雖然有古典高雅的審美旨趣,但卻一點也不高冷滯澀,他唱故鄉,唱河流,唱親情,也唱愛情;他雖然使用馬爾克斯、卡夫卡式的魔幻現實主義作詞手法,但卻總是選取青山、白雲、明月、飛鳥這樣國人非常熟悉的簡潔鮮明的修辭意象。這使得他的音樂總是帶著一種散文詩樣的迷人格調——悠揚、舒緩、流暢、自然,同時又鮮活、熨帖、有力而動人。所以我們說李健作品中的「俗」是一種通俗,是易於接受和理解的簡約直接,而絕非粗製濫造、淺薄潦草的庸俗或流俗。
當然,也有人因此詬病他的音樂格局太小,作品風格單一,但我覺得與其說這是「單一」毋寧說這是他自己主動選擇和建構的一種「統一」。李健很早就說過一個人擅長的領域總是有限的,而他自己又是個非常重視旋律和音質的人,古典音樂中也最喜歡以旋律見長的肖邦。所以如果是自己認為不好聽的東西,即使再有群眾基礎(比如薩克斯和二胡的音色他就說自己完全聽不了),他也仍然不會選擇放進自己的音樂之中。這當然是一種非常私人化的創作潔癖,但因為始終堅持「打動人心」這一樸素的創作理念,所以即使有著強烈突出的個人風格,李健仍能夠讓自己這種稍顯「任性」的私人偏好不露聲色地被作品本身的魅力所修正。
因此我並不贊同人們把李健簡單地標籤化為民謠歌手。他的音樂作品,無論從旋律、歌詞還是意境都和現在一般意義上的民謠作品相去甚遠。不是優劣的差異,而是立意、結構、視野以及內在邏輯的差異。李健不像很多民謠歌手那樣苦情,他作品的力量來自於跟自己以及世界的和解,而不是像其他人那樣常常來自憤怒和抗爭。所以你一旦喜歡李健這種風格,基本可以毫無障礙地喜歡他所有的作品,但對另一些民謠歌手來說,你可能很喜歡他的某一首作品,卻可能不太容易接納他全部的創作。畢竟過於情緒化和破碎式的表達雖然有充沛的激情能夠在某個瞬間擊中人心,卻往往缺乏持久而綿長的感染力。而李健擁有一種完整、從容、平和、內斂的敘事能力,越是濃郁熾烈的情感他越是採用清淡含蓄的方式去演繹,像他自己在演唱《父親寫的散文詩》這首歌時說的那樣:「要懂得節制,不動聲色,觀眾才能夠為之動容。」深諳「大道至簡,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之理的李健,充分地把節制的美德運用在自己的創作和表演之中,這讓他作品中原本容易曲高和寡的古典審美也變得親切溫柔起來,變得雅俗共賞,優美動聽,且經得起時間的檢驗。
除了作品,李健對「度」的把握還深刻地體現在他的人格特質之中。
忘了是誰說過,藝術家的作品和他的人品並無關係。好的人品不一定能創作出好的作品,而創作出好作品的人有時候可能在生活中恰恰是個不折不扣的混蛋。所以一旦出現作品和人品雙雙過硬的藝術家,圍觀者勢必都會激動不已,將所有的溢美之詞奉上,像李健自己說的那樣,一邊造神,再一邊毀神。
從2015年到現在,各路媒體報刊對李健本人的讚美和頌揚不計其數,甚至超過了對他作品本身的關注。這對於他這樣一個熱愛音樂,追求極致的創作人來說,其實並不公平。當然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李健自身除了作品之外的確存在很多容易被標籤化的特質,比如清華畢業的理工男,自帶彈幕的段子手,詩意恩愛的神仙眷侶,以及在中國的中年男性中難得一見的顏值和衣品。在娛樂圈中,具備上述任何一項特質可能在今天都很容易靠賣人設火起來,更不用說集齊了上述所有特質並且作品質量還相當過硬的李健。李健的火爆在很大程度上源於人們對「完美」的奢望和誤解:唱歌的往往沒文化,上清華的往往長得丑,顏值高的通常比較花心,以及中年老男人普遍都又禿頂又油膩……李健的出現幾乎推翻了上述所有刻板印象,他的智慧、儒雅、幽默、專一以及高水平的音樂素養像一顆深水炸彈,瞬間擊潰了吃瓜群眾,尤其是女性瓜眾的心理防線——大家不禁在心中驚呼:世上竟真有這樣好的人!
這真的再正常不過了。
在這樣一個浮躁、狗血、撕逼無處不在的時代,李健真的就像姚晨評價的那樣,乾淨優美到不像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我們隔著屏幕看向他的時候,恍惚間彷彿看到了「完美」本尊。但當輿論的熱潮翻滾不止,當探照燈一樣獵奇的目光在他身上聚焦的時候,我們發現李健的魅力遠不止於那些充滿話題性的標籤而已。他用教科書級別的行動向我們展示了他身上真正值得人敬佩和喜愛的地方,是那種超乎尋常的清醒冷靜以及堅定自持的人生態度。15年爆紅之後躲到美國避了一個多月風頭這種不走尋常路的神級操作就無需多言了,17年重新回到歌手舞台,在所有人卯足了勁兒奪冠、比拼,使出渾身解數廝殺的昏天黑地的時候,李健一如既往地淡泊且專註。他只是熱愛音樂本身,而並非熱愛歌手這個行業,他不是一個僅僅在舞台上表演的藝人,而是一個承擔著「訴說者」角色的載體。正是由於秉持著這樣的自我認知和定位,在其他人或自我感動,或自我厭棄的情況下,他卻能不動聲色地唱出《父親寫的散文詩》《十點半的地鐵》以及《紅豆曲+一生所愛》這種可以被長久保存和流傳下去的好作品,平靜真摯,直抵人心。
有人說李健是一個在出世和入世之間平衡的特別好的人。這話我既贊同又不贊同。李健的可貴之處並非掌控「出世」和「入世」之間的博弈這麼簡單。他身上有一種中國傳統文化人的精神特質,他像中國歷史上典型的士大夫階層一樣,精神領域中能夠觀察到顯著的「儒釋道」三位一體的思想遺產:他接受正規的學校教育,努力考入全中國最好的大學,為了完成學業可以終止聲樂訓練,畢業之後為了現實的戶口問題又可以選擇自己並不熱愛的工作,事業成功之後也懂得要為社會履行相應的義務,這些都是儒家「識時務」思想的真實反映。但與此同時,因為無法忍受工作的庸碌瑣碎,他可以毅然辭掉人人艷羨的「鐵飯碗」,變成一個投奔音樂的「閑散人員」;又會因為音樂理念不合,可以選擇在盛名之時離開水木年華並默默蟄伏八九年;等到終於功成名就世人皆知,他又可以一個轉身果斷迅速地將自己從巨大的聲名與利益誘惑中抽離,回歸原有的生活軌道。追隨本心,不為物役,這是道家典型的「超然」之心。
但如果只是有「識時務」的眼力價兒和超然物外的魄力,我覺得李健還不足以讓我如此青睞,更難能可貴的是,他身上還罕見地葆有著佛家的「不忍人之心」。這種「不忍人」表現為特別能理解別人的為難之處,特別能照顧別人的感受,並且始終將絕不傷害他人作為自己行動的前提。所以我們看李健雖然堅持自我,追求本心,但卻一點也不自私,不放縱,反而像他評價黎明扮演的梅蘭芳一樣:「老派的知識分子不是懦弱,是因為總是為他人著想而顯得謙卑而已。」因此即使面對那些與自身價值觀對立的人和事,他也盡量選擇包容,選擇體諒,選擇用一種「體面」且「溫柔」的方式去處理。因為「世人皆苦」,李健太明白這個道理了。在給最新一期《三聯生活周刊》撰寫的那篇《立與不立皆辛苦》中,李健說他今年給快樂男聲做評委,看到那些懷揣音樂或是明星夢想的年輕人會隱隱地擔憂甚至心疼,他很想告訴他們可以找一個其他的工作讓自己生活的開心些。畢竟生活的理想其實就是理想地生活,為了追求夢想而捨棄眼前的生活,對於尤為注重當下的李健來說,確實有些過於悲情了。這種對「生之多艱」的悲憫也清楚地反映在他的作品之中:他在《紅豆曲+一生所愛》的結尾接上一段指環王的哼唱,因為那種撥雲見日、霞光萬丈的感覺,最適合用來點撥和祝福在情海中備受煎熬、不得逃離的男男女女。在最後歌王之爭的決賽現場,他邀請小嶽嶽上台幫唱,用一種戲謔、調侃的形式,包裹住他對唐僧明明動了心卻不得不捨棄的理解和同情……所以李健的歌曲聯唱絕對不是簡單的片段堆砌,他像一個手藝高超的大廚,把各個獨立的作品拆分開來,按照歌曲本身的氣質,用自己的邏輯和理解重新串聯整合,創造出真正屬於自己的新作品。這比那些單純把旋律拼接起來的串燒唱法不知高明多少倍。
大家都說李健活的通透,我想這種通透恰恰是因為他把「識時務之心」「超然之心」和「不忍人之心」圓融地調和在了自己的性格之中,並憑藉自己強大的自省能力和判斷能力,熟練地駕馭和使用它們。正因為如此,李健對於生活,確實如他自己說的是一種「平起平坐」的關係,他是一個冷靜的旁觀者,但卻絕不冷酷;他觀察別人的生活,同時也建構和保護自己的生活;他在舞台上內斂、剋制、雋秀,但走下舞台又能幽默、輕鬆、自在地融入生活本身。我們喜歡他,羨慕他,是因為我們知道,一個人,太識時務就會變得世故,太超然物外就會變得清高,太悲天憫人又會變得軟弱。李健的可貴之處在於,他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知世故而不世故,看透了生活的本質卻依然熱愛生活,像他自己說的「立與不立都是別人眼裡的,懂得生活了,過一種自得其樂,有滋有味的生活,就是所謂的『立』了」。而這,恰恰是「生活的哲學」與「哲學地生活」和諧統一的理想答案。
作為李健的老鄉和校友,喜歡他差不多快有十年了。第一次知道他是因為我們高中80年校慶他來演出,演出之後不久我們新生入學,在校慶宣傳中知道了他。我聽的他第一首歌可能和多數人不一樣,是《中學時代》,一首非常美好的帶著學生時代纖細憂鬱的歌,然後就順藤摸瓜把當時他所有的歌都聽了個遍,也喜歡上了他。把他所有的歌都裝進了mp3,(其實也沒多少),反覆的聽。後來把她推薦給了我媽,我媽也特別喜歡他,有一年還送了他的新專輯《依然》給我媽當生日禮物。李健的歌曲,風格非常獨特,可能是因為哈爾濱這片土地造就了他對於音樂的非常品味,他的歌里能明顯感覺到受俄羅斯歌曲和民族音樂的影響(他父親是京劇演員),又因為他從小就學古典吉他,所以這方面的熏陶也頗深。而他又把所有這一切糅合成自己空靈如夢境般回憶的風格,至少在國內應該是很特立獨行了。李健的為人也很低調,平時沒新聞,出新專輯宣傳也不多,我記得他說過一段話,大意就是我只是歌手,不是明星,你們(下面的觀眾)不是粉絲,是聽眾。可見他是有意與娛樂圈保持距離的。最後推薦幾首我喜歡的,他的歌吧。《遠》——吉他伴奏的輪指簡直醉了。《風吹麥浪》,&<傳奇》,《貝加爾湖畔》——這三首知名度已經很高了,不多說。《心升明月》—飛鳥歸山林 落日入東海
我心上的人 你從哪裡來
青山隨雲走 大地沿河流
這深情一片 等待誰收留
寥寥幾句,勾勒出如水墨畫的情境,配上李健清廓高遠的聲音,美不勝收。
《在每個想你的夜裡》,《凌晨兩點》——當你在一個如水的夜,想念一個人的時候,聽這首歌吧。《凌晨兩點》的歌詞有彩蛋(如果算彩蛋的話)。
《似水流年》,《八月照相館》——關於回憶的歌,好像在河對岸遙望過去的感覺,安靜,悵然若失,但並不憂傷。
《中學時代》——愛是什麼,我不知道。。。
附歌單
網易雲音樂 聽見好時光
樓里各種答案已經很面面俱到了,我就舉一個栗子。忘了是哪一期的我是歌手,清華哥哥唱《當你老了》之前,在採訪里說:
「我希望自己老了的時候,變得更加寬闊,能接納一切人。對身份對地位都沒有偏見,對世界還很好奇,有正義感,而且能夠很勇敢。」
我家老男神本來在旁邊嗑瓜子磕得異常投入,聽到這段話,突然抬起頭來,特別感慨地嘆了一句:「說得真好!」
嗯。說得真好。
類似這種讓人心頭一顫的話,他講過太多了。最令我欣賞的是,他在輸出自己觀點的時候,從來都沒有一星半點居高臨下的優越感。在中文系呆久了,恃才而驕咄咄逼人的「文人」實在見過不要太多。而他不是。他一直很平和,很冷靜。他把一切都看在眼裡,看得極分明,卻又能用寬容而溫潤的方式傳達出來,絲毫沒有賣弄感,永遠春風化雨地擲地有聲,相當自然。
推薦一篇文章。清華哥哥在母校的演講:http://www.360doc.cn/article/202378_447684834.html概括的來說,他是一個用音樂寫詩的人。
聲音用詩句來描述,大概就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吧。男歌手聲音又澄澈又輕盈但是一點也沒有那種不討人喜歡的陰柔,聽起來實在很舒服。 很多人對於他的歌曲的印象只停留在春晚元宵晚會的《傳奇》、《風吹麥浪》、《異鄉人》(這首歌在元宵晚會上被兩個女人詮釋的簡直是……無語)這些,其實他的歌曲遠遠豐富得多。
現在的悠揚婉轉的校園民謠,流行歌曲,大多數的主題都離不開纏綿的愛情,而有關於人生,奮鬥主題的歌曲又多是聲音高亢,情緒激昂(像汪峰老師),而始終以一種「泉水涓涓流淌」的態度去詮釋一切的在急躁的社會裡很難得。 像詩人一樣,他對事物敏感又細緻,對美好的抱著熱忱的追求,因此也更容易發現生活中的美,小小的一件事也能唱出優雅和心中的恬靜,比如《小鳥睡在我身旁》;時光流逝,回憶溫暖,有《似水流年》;離別的傷感,有《撫仙湖》;追憶美好的小時光,有《童年》;歌唱家鄉的《松花江》(據說是在松花江水污染那年寫的);對夢想的追求《依然在路上》;寫愛人的《一往情深的戀人》……而且因為是哈爾濱長大所以對俄羅斯音樂有著特別鍾情的一面,他的《貝加爾湖畔》,《一輩子的十分鐘》都融入了濃濃的俄羅斯風情。讓我一個土生土長的哈爾濱人聽起來真是異常親切呀&>@ 後來更多認識到他,是通過《開講啦》和中國正在聽,我喜歡一個歌手,只聽他的歌,但是對他本身並沒有什麼太多了解的慾望,所以對他的印象就是歌曲中透露出的那種純凈,淡泊。但是後來我發現這也是一個好獃萌的理工男耶!中國正在聽裡面那個化肥會揮發的梗,還有一直在強調樂壇需要女歌手,需要長得漂亮的女歌手,也需要長得漂亮的男歌手。還有開講啦裡面描述自己的大學同班女同學,說『』她們長得,呃…『』然後停頓一下,好像不知道怎樣形容,然後馬上接上『』當然都很善良……『』那裡要笑死我了。也正好呼應了他自己說的,「千萬不要以以作品來評價一個人,一個很偉大的人,他的作品可能很平庸,一個作品卓越的人,很可能是個混蛋。」
但是更讓我欽佩的當然是對音樂和人生的態度啦,離開水木單飛就不說了,他在大概七年的時間裡,都默默無聞,這份沉得住氣,而且堅持做自己想做的音樂的態度讓人不得不佩服,當然他也是絕對有才華在支撐才可以如此有底氣。他說過卡夫卡就是一個小職員,但他每天擠出時間來寫作,最後寫出卓越的作品,就是這樣,你可以是任何職業,但是你要堅持自己鍾情的東西,即使沒有收穫名利,也是成功的。這也就是他堅持的理由吧。對音樂的追求上,他一直堅持不去迎合大眾,他說過他的音樂絕不是大眾,的確只是針對一部分人,但是能讓這一部分人的心靈有觸動,有共鳴,就可以了。而且絕不在意他人翻唱自己的作品,這份豁達,實在難找。
有才華,低調,謙遜,純凈。真的是一旦喜歡上就無法自拔呢&>。不請自來。
記得很清楚第一此聽到 李健 是在03年的時候,那時第一次高考落榜,在高中邊上的租了一間房復讀,某天中午在學校邊上的小飯店看電視,平時那邊永遠放的是CCTV5,那天也不知道什麼原因放的是《魯豫有約》,講的正是 李健 。
印象最深的是 李健 唱的那首《異鄉人》以及《想念你》
十幾年過去了,我依然記得在那種中午,飄散著地溝油味道的小飯店的牆上掛著一台舊電視,裡面的李健唱的這首:
你終究還是要離去
來不及說一句
一陣風掠過
放開還有溫度的手
So I』m losing you
大海在等候那條河流
So I』m losing
you夢中那雙手輕撫我的頭
就像小時候
你知道的魯豫是多麼話癆的一個人,然後我看到在邊上的李健,那時候的他好像完全不會對鏡頭說話,講的就是自己畢業去石家莊爬電線杆之類的事情。
記得他說寫《一生有你》里的那句「因為夢見你離開,我從哭泣中醒來」,就是在某天想到自己離開音樂的生活。他說自己不喜歡頒獎典禮,因為之前已經通過氣,你會不會得獎什麼的,最後到那一刻還是要裝的好像剛剛知道的,很驚喜的樣子。後來從 水木年華 中退出來,自己歸隱。在之後的復讀時間裡,經常夜裡用那個128M的MP3聽 李健,想來專業的術語我們外行不懂,但是簡單而言就是入耳,好聽。上大一的時候,剛剛認識EX ,給她推薦了《傳奇》,悶騷文藝青年的心裡是用第一句話表白: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後來春節回家,這首歌就火遍大江南北。在後來,大三那年準備 司法考試;李健和張懸合唱的《在水一方》是我每天午睡的催眠曲。原文鏈接找不到了,大家自己搜吧。回頭想想怎麼說,十年過去了,我從小飯店裡的復讀高中生到工作兩年,李健也用自己的嗓音證明了自己。對於這樣伴隨你長成的歌手,還要怎麼評價呢?以上。在微博關注@ 歌手李健 已久,他是個不怎麼發微博的人,原創微博基本上就是一句感悟+一張照片,或者乾脆當做遊記來用;轉發的微博多數是與他相關的活動、節目或者朋友的微博。
想從他的微博里加深對他的了解,真的挺難。我是個愛研究「某人微博」的人,從ta的微博里通常都能看出些「情報」,但是李健的微博里我只能看到(其實也是印證)一些他的生活態度,其他的真是一無所獲。【不過他發在微博的照片我每次必存 (??? ???)
第一次聽他的歌是nnnn久之前在超市,一首《在他鄉》傳入耳畔,當時我並不知李健,只曉得「水木年華」,覺得很好聽,然後沒有然後了。當時我大約13、14歲。
第二次對他有印象是《傳奇》被唱紅之後,偶然看到一個視頻,標題大概是「傳奇原作者演唱傳奇空靈婉轉xxxx」之類的,因為特別喜歡王菲,所以點開來聽了,最後結論是:什麼嘛,還是王菲唱的更棒。
第三次對李健產生印象,是偶然聽到了《嚮往》這首歌。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我知道並不是
所有鳥兒都飛翔當夏天過去後還有些花未曾開放我害怕看到你獨自一人絕望更害怕看不到你不能和你一起迷惘多想你在我身旁看命運變幻無常體會這默默忍耐的力量當春風掠過山崗依然能感覺寒冷卻無法阻擋對溫暖的嚮往
可能和當時的情緒有關,世上沒有理所當然,付出也不一定能換取收穫——這就是我當時的想法,偶然聽到這麼一句「我知道並不是所有鳥兒都飛翔,當夏天過去後還有些花未曾開放」的時候,正中我的內心,從此對「李健」這個人,多了一分留意。
其實從初聽李健到最後真正被李健的歌吸引,間隔差不多有8年,大概「真愛」就是這麼千迴百轉,也可能是從前還小,未能領悟李健音樂的內涵和魅力。
李健說:「能令人感動的才是好音樂」
沒錯!從創作到演唱,音樂從來都不是炫技,而是娓娓道來一個故事或者一段感悟,適時爆發感情。李老師的音樂就是這樣給了我太多感動。剛剛開始系統地聽李健的歌的時候,除《嚮往》以外,還有一首《異鄉人》讓我動容。其實我從小到大上學、工作都在家鄉,完全沒有異鄉生活的經驗,但是為何也有別樣的感動,我想大概是因為李健在演唱這首歌的時候太有感染力,我自動帶入角色了吧~李健說:「我不介意別人唱紅我的歌」
王菲唱紅了《傳奇》,前陣子「中國好聲音」的兩位選手合唱了《貝加爾湖畔》,有採訪問李健是否介意別人唱紅他的歌,李健說不介意,還點評了選手的演唱給予了肯定,笑言能唱好我的歌不容易,我的歌也不是那麼好唱的。李健的歌確實有難度,需要感情和技巧並用,他不介意別人翻唱他的歌,最神奇的是李健對他的作品多了一分「保護」,他不願意公開場合多唱他的作品,他說總唱就沒有新鮮感了~這和一有演出就唱那一首恨不得代表作深入人心的歌手相比,實在太個性。不過不要緊,你的歌每首我們都喜歡~即使你不常唱,我們也忘不了!李健說:「我的音樂從來不是大眾音樂」
喜歡李健的人也非常支持他繼續「小眾」下去,因為這樣才是我們真正的李健!「不迎合大眾、不迎合潮流、安靜的做自己,喜歡我的人自然會來喜歡我」這種觀點我非常喜歡,這是真正的個性。而某些話里話外宣稱自己「就是個性、就是好」的人,其實才最沒個性~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無需懂。李健的歌從來不直白的說「我愛你」李健說」我愛你「的方式有很多
我們曾在田野里歌唱 在冬季盼望
卻沒能等到陽光下 這秋天的景象就讓曾經的誓言飛舞吧隨西風飄蕩就像你柔軟的長髮曾芬芳我夢鄉
寧願用這一生等你發現
我一直在你身旁從未走遠
這美麗的世界
已經擁有你我已經擁有 這美麗世界
我是為你而來
不在乎穿越綿綿山脈你給我的最愛永遠在盛開是我一生的精彩
她給我的愛就像是
帶著露水的清晨我多想給她我的真我心疼的愛人我願為她守候寂寞就像這夜晚 深沉
我多想給你看
我熾熱的心靈在寂寞的胸膛里 燃燒我真的說不出那甜言蜜語我只想為你歌唱在每個想你的夜裡
無盡的想念
荒了容顏無助的愛戀從未改變
哪一天我會離開這世界
請你忘記關於我的一切也許都來不及告別也許還能說些請像往常一樣 把燈熄滅我知道你一定會為我流淚但請你不要太過傷悲因為已受上天恩惠讓彼此相陪請像往常一樣 我才欣慰
句句沒有」我愛你「三個字,但句句說的都是」我愛你「,甚至比」我愛你「還要深刻。
-------關於李健的歌,就說這麼多。我不是太懂樂理,所以無法從技術角度分析----------
下面我想再說說李健這個人。
他的經歷,我基本獲取於訪談節目和《開講啦》李健這一集。
看得出來他不是太善言辭,本性低調的他也沒有參加很多訪談節目,娛樂節目更是鮮見。所以全程需要他一人支撐的演講節目《開講啦》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李健說:「有些事情時間會為你證明」。
明顯能感到他不是隨隨便便口吐蓮花即興就能「扯一場」的人,但是可以感受到他準備的特別認真、充分,這就讓我非常欣賞他。他從哈三中保送清華,到了大學之後感覺自己不再那麼輕鬆的可以獲得好成績了,接著他表達了一個觀點:孤獨導致幻想,幻想導致創作。
大學的時候誰沒彷徨過呢,清華學子也不例外嘛~
畢業之後本來可以安穩的生活,他說他在廣電總局當網路工程師,聽著就倍兒高大上啊,但是為了音樂他背著家裡辭職了,接著唱歌。他做了我們很多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這點我挺佩服他。生活和理想的抉擇,果斷選擇了理想。
和盧庚戌組成了水木年華,火了。之後李健有意單飛,並說「這些作品以後我不會再唱,你可以找到其他人組合,那些歌你們可以繼續唱」。
水木很火,據說當時橫掃各大頒獎禮(當時我沒有很關注水木,遺憾),你怎麼捨得單飛呢!說到底,這又是一次理想和現實的pk。我猜想當時應該是李健的一些個性並不被組合所允許發揮,畢竟兩個人組成了「團隊」,就要以整體性和總利益為優先,但李健還是難以放棄他的個性理想,最終單飛。他說他知道盧庚戌會找到繆傑,他們也會繼續唱好。這裡我再次佩服李老師,畢竟忠於理想也不是那麼容易。
現在看來李健單飛確實是個明智的選擇,不然現在怎麼會有我如此欣賞的李老師呢~
其實我從未追過星,不過從那以後李健成為我的「精神偶像」,俗稱「男神」(*′∨`*)?"真的有傳遞「精神的力量」!
1.真實、真誠、純粹的做事。
創作的根本是真實,只有塌下心,掠去浮躁,除掉功利心,才能創作出好的音樂。不因「想紅」而作,不附和某種當紅的潮流,純粹的做音樂,成功自然而然就會來敲門。其實做什麼事不都是這個道理嗎?2.積累,不斷的積累,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
2003年李健創作了《傳奇》,當時是一個中國風、RB,總之很熱鬧的時代,但李健還是堅持寫他認為好的歌,即使和這個時代格格不入,他說他不會因為歌不紅而鬱悶,反而因為自己寫出了令自己滿意的音樂而高興!2010年王菲把這首歌唱紅了,也讓廣大聽眾認識了李健,可以說他的音樂理念領先了時代7年。如果當時因為自己寫的歌沒有「紅」的機會他就此放棄了,也許今日就沒有歌手李健了,可能多了一個「網路工程師老李」。3.堅持,忍耐。如李老師在《完美堅持》里所唱到的:在漫長的守候里
忍耐就是最堅強堅守最初的希望是我唯一的瘋狂
多忍耐一點,也許結果大不同。創作要耐得住寂寞,生活也是如此。
4.厚積薄發,時間會為你證明。
張愛玲說:「成名要趁早」,但李健說有些事情時間會為你證明。如果在起步階段就大獲成功確實是好事,但要看你能否駕馭成功帶來的各種附屬品。如果你無法駕馭,那你就會被這些附屬品(名、利等)所擊倒,成就也到此戛然而止,甚至還會帶來其他意外的後果。如果累積的過程長一點、久一點,自我修鍊多一點,自然而然帶來成功之後的淡然會讓你輕鬆駕馭一切,也就是不會被成功沖昏頭腦。5.以人為本,感動是標準
人永遠是主體,音樂要為人所用,而不是人去迎合潮流。創作先要感動自己,然後才能得到別人的共鳴。李健加盟「中國正在聽」成為明星聽審是最近比較火的一件事(因為他很少參加娛樂節目,之前某音樂節目多次邀請他都婉拒),他判斷音樂的首要標準是「能否感動人」,寫歌的他站在聽眾的角度思考,聽歌的我帶入角色聆聽,哎呀,臭不要臉的說,這不就是知音嘛!6.低調做人
李健是一個特別低調的人,沒有緋聞、炒作以及一切亂七八糟的事,家庭也被保護的很好。他給自己的定位是「音樂人」而不是「明星」,做音樂,就是做音樂,給大家看到的是他的音樂而不是其他花邊內容,拒絕炒作。他的低調令我感動。------------------------------最後,再說說目前為止李健給我的影響-----------------------------------
李健說:「剛畢業的大學生是社會上最無力的一群人」,是的,一年半以前,我就是這樣無力的人,剛剛畢業初入職場,很多事無法把控,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甚至比上學的時候還迷茫,有時候還有點苦悶。
也曾遇到過很多坎坷和機遇,也曾想到過放棄,是李健的歌給了我力量,教會我【真實、積累、忍耐、厚積薄發、以人為本、低調】經過一年半,時間真的為我證明了!所以,信李健,沒錯滴~!現在基本上每天都要寫一寫李老師的歌詞希望李健可以寫本書,相信他的文字也會魅力非凡!
生命中太需要這樣的感動了!ps,我現在每天必聽李健的歌,一天不聽感覺少了點什麼,估計是中毒了╮(╯▽╰)╭pps,有人說他是真正的」安靜的美男子「,哈哈~其實他也偶出金句,不說是不說,一說就精華 比如許戈輝問李健:」十年是否是一個里程碑?「 李健答:」十年應該是一個里程,碑就算了「 當時我都笑趴了~關於李健的歌~我的看法:
他寫的詞不是不太好,只是沒那麼驚艷。
他作的曲不是不好聽,只是沒那麼驚艷。其實這是個不低的評價。因為一上來不是那麼驚艷的東西(包括人),當你處久了,不斷的發現,挖掘潛藏的驚喜,愈久愈濃。低調又內秀的人,最招人喜歡吧*^_^*
但是他的音色特別好,清亮。
我是歌手給他的助力,讓他把自己驚艷的部分都拿出來了,驚艷的歌(自己的代表作貝加爾湖,自己審美後淘到的寶貝在水一方等)他本來就驚艷的嗓音,最後加上自帶驚艷的氣質和逗比的反差萌,好了,這下凸顯出了個李健
就像我對我歌的觀後感:沖著張靚穎看的,結果收穫了個李健→_→再去看他自己的大部分的歌時,發現基本都是很平緩的旋律,描寫的也都是故鄉什麼的,不如我歌上的驚艷了,於是一首首的聽,一首首的刪。
因為睡不好的原因,聽不了太吵鬧的歌,又重新聽起了他,有些歌聽著聽著會發現還不錯,咦,詞還挺好的,咦,這首歌也不錯~
重新來看他的詞,重新評價一下:真實。大部分都能應和著他的生活,他的處境,真實到相比之下,林夕的詞驚艷之餘,我覺得華麗過頭了都(但還是很喜歡)
真實到什麼地步呢?
嚮往:『』我知道,並不是所有的鳥兒都飛翔『』 歌詞開篇了,描寫他當時的處境,低谷,沒有飛起來,他複雜的情緒「看命運變幻無常,體會這默默忍耐的力量」,但是即使飛不起來,他的態度「當春風略過山崗,依然感覺寒冷,卻無法阻擋對溫暖的嚮往」 態度點贊,沒有勵志雞湯,給自己保留初心的嚮往。
想念你:大海在等候,那條河流~竟然會有人如此去比喻死亡。。。每條河流最終都要流入大海,就像我們每個人最終都會死去。這樣來解釋父親的離開,因為這樣好一些釋懷嗎?第一次在魯豫有約上聽到他彈唱,不覺得怎樣,可是安靜下來聽到時,真是悲傷瀰漫了整個人,真切的想念,沒有故意渲染氣氛。
故鄉山川:我歌的版本好聽,因為音色清亮了一個度,更舒服。「每次看見雪花綻放,心也跟隨飛舞」作為一個北方人,看到雪花飄落的驚喜,就像追憶到了小時候,共鳴很強。還有「我心中的世界竟是如此遙遠,不知不覺已離家千萬里」這個也寫出來了大多數人的經歷,普通人家的孩子,背負著向上層流動的願景,通過求學等方式,不知不覺間離開了故鄉。。都真實。
謝謝你:全程聽完,哈哈,還真是感謝的調調,but是很李健的感謝,內斂,羞澀,真誠的感謝~參照陳奕迅的謝謝儂,就是很陳奕迅很嘻哈風格的感謝了~
太多了,不列舉了,並且他的歌裡面並不是像很多歌那樣:『』高潮的詞特別好,其他的詞勉強聽著『』。他是很連貫的表達一個中心,因此評價還是那樣:乍聽一般,多聽幾遍就體味到了。
正因為他一直寫他的經歷,他在某一時的所感所想,也就是說李健在寫他的三觀,所以,我反而更期待他的歌詞多過旋律了。所以,四十歲,到了啥山唱啥歌,他思考人生,思索信仰,關注社會,我也樂得來聽~~~
話說這些話題都不可能旋律很規律的對吧。
所以新專輯裡面「我拜訪過許多神仙,可我的信仰還沒看見」激起了我的興趣,咦,那我聽聽看,你最終找了嗎,你有什麼心得嗎?還有,《迷霧》在講北上廣漂的人吧,環境是「看似平淡無奇,然而深不可測」是「海洋」,大多數人的心態則是「等待傳說中的奇蹟」
可是,大部分人的結局他也給出了「年復一年許多事還是那樣,天真的孩子找不到天堂」所以,聽多了之後,我對自己說,原來迷霧是個悲傷的故事呢。有次跟師兄爭論一個問題,我講不好,在空間里發了這個圖第一張圖,大家都表示,說的很對,那我放上不馬賽克的原截屏。馬賽克是為了不讓同學因為「李健」而不去看我想傳達的想法。 不應該把自己的想法,價值觀強加給別人。這是我的喜歡作為一個潛水多年的老聽友,不請自來。看題之後,想起我歌之後自己PO在微博上的一篇文字。原PO中提到目前健哥所出的所有原創碟(不含翻唱碟及單曲EP),文中部分感受相對主觀,僅為分享,不喜請海涵。
2001年,有一個組合成立並出道,同年度推出首張專輯,正是這張專輯中的主打歌曲紅遍大街小巷,幾乎攬獲當年度全部最佳新人獎。
這個組合,是「水木年華」。
這首歌,叫做「一生有你」。
2004年,有一個姑娘初入大學校園。軍訓某個休息間隙,被教官點名給大家表演節目。彼時,她正處於與相識多年的初戀揮別之時。於是,她第一次在很多人面前,心懷感傷與痛惜,唱起了這首珍愛多年的「一生有你」。
這個姑娘,就是我。
【樂聲】
因為這首歌,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認識了李健。
但彼時對我來說,他只是我喜歡的歌手之一,並不知道在此後的十多年光陰中,會成為我生命中如此溫暖的慰藉。
2003年,李健已不是水木年華的一員,推出了的第一張個人專輯「似水流年」。專輯封面上,是一個略顯稚嫩的青年,眼神中透著堅毅。
獨立擔任所有作曲與編曲,除了部分自己的詞作(「今生今世遙不可及」、「溫暖」),還集中了一眾大神作詞與製作(左右、王海濤、鍾立風及李延亮等)。陣容強大、質量上乘,再多推崇都不為過。
正是因為獨立作曲與編曲,曲風中的個人風格亦十分明顯。大量的弦樂,絲絲入扣。
其中最被廣為熟知且傳唱的,莫過於在七年後的2010年,被天后王菲在春晚翻唱的「傳奇」。
但這張值得全碟推薦的專輯中,遠不僅有「傳奇」。
01 綻放
02 似水流年
03 遠
04 一輩子的十分鐘
05 今生今世 遙不可及
06 什剎海
07 八月照相館
08 溫暖
09 傳奇
10 紫羅蘭
「綻放」,整張專輯中唯一一首區別於其他作品的,是它獨特的金屬音色與律動感。生命的綻放與自由,閃耀光芒。
「似水流年」是李健讀完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後有感而發寫就。其中古典吉他也是親自彈奏,追憶逝去的時光,如水的流年,白描式的畫面感,哀而不傷,憂而不怨,既吟唱逝去的美好,又撫慰當下的傷感。
「遠」,「今生今世遙不可及」,異曲同情。前者既有民謠式的抒情,又有民歌般的秀美,願清風徐來,遙寄相思。而後者,明知已遠,卻仍有期盼。曲中大提琴醇厚沉靜,堪稱點睛。
「一輩子的十分鐘」與「八月照相館」都緣起於電影。前者取材於前蘇聯電影,後者是為同名電影寫的一首歌。對於後者,李健曾說:「一直也說不清楚為什麼喜歡這部平淡無奇的同名電影,牢牢的抓住我的心,讓我有衝動為它寫一段音樂,就把它獻給所有鍾情於此片的朋友吧。」小提琴如水般傾瀉,閉上眼睛,如午後陽光中,一本喜愛的書,美好如斯。
最文藝的「什剎海」,承載了多少懷揣藝術的北漂夢想者。溫柔演繹,原應憂傷的情緒卻變得溫情脈脈。
在「看見·李健」全國巡迴演唱會杭州站中,他說:「2002年的時候,我寫過一首歌,歌詞中寫道『漫山遍野的春天,何時到來』。我想,已經到來了。你們讓我看到了春夏秋冬最美好的景色,最後一首歌,「溫暖」,獻給你們。」將它作為演唱會最後一首歌,想必是有特別的用意。
演唱會歸來,我把這首歌單曲循環了很多次。每每聽時,總有不同的感受。彷彿穿過十二年的光陰,看到十二年前的李健,旋律飛揚,婉轉動聽。
至於「傳奇」,不多贅言,讚賞與傳唱已說明一切。
「紫羅蘭」是早期作品中我非常喜歡的一首歌,詞作唯美,曲調悠揚。
詞作者是同樣曾被稱之為「音樂詩人」的鐘立風(健哥在參加我是歌手時翻唱過他的作品「今天是你的生日,媽媽」)。其中的日語和聲者是他的妻子孟小蓓(微博名,健哥稱她為小貝殼)。
我特地去查了那一小段和聲的中文譯詞——「他們排成排,跳著奇怪的舞,整齊得讓你無法通過」。由此及彼,不由讓人想到,詩人顧城在作品《在陌生的街上》曾寫道:
在陌生的街上,有許多人跳舞,
跳得整齊而莫測,使我無法通過。
由於長時間的等待,我變成了路牌,
指著希望的地方,沒有一字說明。
不知鍾立風的靈感是否源自於此。
2005年,推出第二張專輯「為你而來」。這是李健首次包攬專輯的詞曲創作。也是從這張專輯開始了一些規律:兩年一碟、包攬詞曲、致小貝殼。
01 為你而來
02 不知不覺
03 在海上
04 明天還會在路上
05 父親
06 嚮往
07 戀人
08 雲上的日子
09 縱身一跳
10 你像從前一樣
他曾說,「為你而來」的靈感來源於深冬茫茫的開闊雪地,天氣雖然寒冷,卻有暖陽照耀在身上,溫暖的感覺讓心情也開朗起來。在十年後的杭州站巡演中,是開場曲。升降台還未升到舞台,悠揚的歌聲傳來「我,是為你而來」,全場歡呼,掌聲雷動。
「傳奇」被廣為人知之後,清華大學曾邀請李健返校演講。在邀請之下,他用吉他彈唱的,就是這張專輯中的「父親」。
坐在岸邊 看著夕陽 讓我想起你
暖暖餘暉 溫柔如你 慈愛的眼睛
感謝你啊 舉起了我金色的童年
什麼時候 開始忘記你講給我的故事
什麼時候 開始想念你默默的注視
原諒我啊 從未給你我長大後的擁抱
你為我驕傲 我卻從未因你感到自豪
……
這也許是典型的中國人的父子關係,有些疏離,卻互相愛得深刻。
還有一首歌不能不提。它給過很多人鼓舞,包括我。是的,「嚮往」。
我們都害怕離別,更怕的是,走著走著就不見了,連聲再見都來不及說。可是又多麼慶幸,雖然受過傷害,雖然歷經挫折,可是我們依然堅定,還有全心去愛的勇氣,還有直面未知未來的信心。
我知道並不是 耕耘就有收穫
當淚水流干後 生命還是那麼脆弱
多殘忍你和我 就像流星滑落
多絢爛飛馳而過 點亮黑夜最美煙火
多想你在我身旁 看命運變幻無常
體會這默默忍耐的力量
這張專輯中,致小貝殼的是「戀人」。初聽時平淡,可是反覆靜靜聆聽,卻發現這清泉般的愛戀,美好得讓人感動。明明是寫愛,卻充斥著生命的無常;無常致離別,卻只有感恩與眷戀。
哪一天我會離開這世界 請你忘記關於我的一切
也許都來不及告別 也許還能說些
請像往常一樣 把燈熄滅
我知道你一定會為我流淚
但請你不要太過傷悲
因為已受上天恩惠 讓彼此相陪
請像往常一樣 我才欣慰
用盡這生愛你愛不完
怎麼捨得讓你獨自面對孤單
多少愛戀 就像那清泉
藍色夢中 和你纏綿
花開花落就在你身邊
你是我這一生中不變的畫卷
匆匆數年 就像一眨眼
如幻歲月 就在昨天
當哪一天你離開這世界
我已記住關於你的一切
2007年,推出第三張專輯,「想念你」。這是他父親去世後發行的首張專輯。
01 撫仙湖
02 風吹麥浪
03 童年
04 超越
05 松花江
06 天狐
07 異鄉人
08 想念你
09 小鳥睡在我身旁
10 異鄉人(伴奏)
同名主題曲「想念你」是李健非常看重的一首歌,其中寫道:「2006年6月19日下午,父親去世了。我在父親的墓碑上寫下——冬夏恆久,一世溫良。」
你終究還是要離去 來不及說一句
一陣風掠過
放開還有溫度的手
在後來錄製「魯豫有約」的時候,提到這首歌,看到放大的泛黃照片,情緒激動,一度暫停錄製。其間哀痛又眷戀的心情,讓人唏噓。綿長思念,深蘊其中。
那曲「童年」,亦是如此。
也是從這張專輯開始,音樂風格有了一些變化,樂器更加多元,校園民謠的印記也越來越少。
比如「超越」,比如「天狐」,還有「風吹麥浪」。
現在找到的「風吹麥浪」,基本都是2013年重新編曲收錄進「拾光」專輯,並在2013年春晚曾與孫儷合唱過的版本。在2007年的時候成為遺珠之憾,卻在5年後重新煥發生機。新版本在風格上借鑒了電影配樂的古典樂曲,也是「拾光」中用到樂器最多的一首歌,鋼琴、豎琴、弦樂五重奏、木管組,還有一個三十多人的弦樂群,堪稱一曲田園交響詩。
李健似乎很偏愛水,江河湖海,都是心頭好。上一張專輯中的「在海上」,這裡的一湖一江(「撫仙湖」、「松花江」),還有後期的「貝加爾湖畔」、「深海之尋」。
我個人很喜歡「松花江」,旋律悠揚,詞句質樸卻充滿對家鄉的眷戀。
還有兩首歌,值得壓軸。「異鄉人」與「小鳥睡在我身旁」。
「異鄉人」,與「風吹麥浪」一樣,新編版被收錄進了精選輯「拾光」。新版的編曲,吉他更為清冽悠遠。
這張專輯中致小貝殼的是「小鳥睡在我身旁」。短短的2分41秒,寥寥幾句詞,簡單的吉他伴奏,大提琴聲醇厚悠揚,卻能從淺吟低唱中,深感愛意滿滿。
2009年,第四張創作專輯,「音樂傲骨」。加盟金牌大風之後的首張專輯,獨立完成詞、曲、製作,獲得第11屆蒙牛酸酸乳音樂風雲榜年度盛典內地最佳製作人等獎項。
01 璀璨
02 一往情深的戀人
03 聖潔之光
04 完美堅持
05 在每個想你的夜裡
06 故鄉山川
07 lily
08 愛的四季
09 轉眼瞬間
10 好望角
11 我的朋友
主打歌曲「故鄉山川」,被稱為現代版《遊子吟》。
南簫開篇,意境復古深遠。故土難離,而一旦離開,就很難再回去了。
「璀璨」與「轉眼瞬間」,都是嘆無常,一曲歌頌璀璨片刻的美好,一曲吟唱歲月變遷後的感恩。
「聖潔之光」,在所有李健的作品中,提及率並不高,但我卻十分喜歡。開篇似有泉水之聲,鋼琴鋪墊、層層遞進,再有大提琴、長笛相和。閉上眼睛,一種莊重又清冽的儀式感在內心涌動,猶如唱詩般的美感。詞作優美,意境空靈。和聲悠遠,曲終回味。
「完美堅持」是李健作品中難得的相對「勵志」的歌曲。充滿希望,滿懷自我激勵。
等待和耕耘 誰更辛苦
陣陣的秋風也開始急速
在漫長的守候里
忍耐就是最堅強
「在每個想你的夜裡」,就像是校園裡在女生宿舍樓下抱著吉他唱情歌的少年,用質樸卻又真摯的情懷,吟唱愛慕與思念,吉他聲聲,純真美好。
「好望角」是與南非旅遊局合作的一首歌,寫在世界盃之前。東方旋律與非洲風情的碰撞,有一種奇特的相互包容(最後一段不知是否是南非語,很有異域風情感)。
「一往情深的戀人」,一如既往,致小貝殼。才子佳人,願相伴永遠,笑語常盈盈。
所有的愛都是冒險 那就心甘情願
等待我們一生中所有懸念
我一往情深的戀人 她是我的愛人
她給我的愛 就像是帶著露水的清晨
……
我一往情深的戀人 她是我的愛人
她說與我相愛以後 是她最美的年華
我多想給她我的真 我心疼的愛人
我願為她守候寂寞 就像這夜晚深沉
2011年,第五張創作專輯,「李健·依然」,收錄11首歌曲。其中,「珍愛深深」由日本配樂大師作曲,「依然在路上」由《新周刊》創始人孫冕填詞,其他詞曲均由自己完成。2012年,憑藉這張專輯獲得第11屆CCTV-MTV音樂盛典最佳年度男歌手獎。
01 心升明月
02 Color me love
03 我始終在這裡
04 回到從前
05 捨得
06 珍愛深深
07 依然在路上
08 貝加爾湖畔
09 眷戀
10 凌晨兩點
11 謝謝你
終於寫到了很多人都超級喜歡的「心升明月」,曲中的吉他伴奏音樂家是吉他大師楊雪霏,流暢優美,堪稱一絕。在泰國海邊寫成的旋律,細細聆聽,彷彿確有一種大海的唯美與深邃。輕輕吟唱,詩意盎然。
李健的第二次「命題作文」,是電影「愛出色」的主題曲,「Color me love」。愛是什麼?每個人都能給出自己的答案。愛本就是五彩斑斕,而正是這五彩斑斕,才讓人心動又心傷。
「我始終在這裡」與「依然在路上」,是少有的加入搖滾元素的作品。同樣的充滿希望,沒有聲嘶力竭的吶喊,沒有苦大仇深的悲戚,只有平靜的表達。前者彷彿在傾訴對於理想及心中所愛執著追求的堅定,而後者更多了一些快意人生的洒脫。
我也知道這勇氣
即使耗盡我生命
But I still love you
——我始終在這裡
體會那起起落落的心 和不得已的堅強
生命的霞光 融化了征途的風霜
就讓平凡的你我依然
在這不平凡的路上
——依然在路上
如果能有時光機,誰又不希望「回到從前」?回到孩童時代,還擁有純真,父母還未老去;回到學生時代,還能有更加努力的機會;回到遺憾那一刻,留下想留下的人……可是沒有如果。寫到這裡的時候,想到「似水流年」中的那曲非常好聽的「一輩子的十分鐘」。這世上,親情永遠是我們最深的牽掛。
每個人看倉央嘉措的作品,都會有不同的感悟,對於李健來說,這感悟的靈感成就了「捨得」。流水之聲伴著吉他,長笛悠悠,歌聲緩緩切入,如同清晨的湖邊,清澈婉轉的唱著情歌,繾綣深情,盡在其中。而專輯中,同樣與湖有關係的一曲「貝加爾湖畔」,參加「我是歌手」時唱的第一首歌。也正是因為這首歌,讓很多人重新認識並欣賞他。
「珍愛深深」,由吉卜力工作室御用配樂大師久石讓作曲,旋律中確有宮崎駿電影的瑰麗之美。是創作專輯中第二次寫到雲南的作品(大理),而第三次寫到雲南,則是後來被收錄進限量發行的精選輯「拾光」中的「麗江」。
好友茜茜非常喜歡的作品,就是這曲「謝謝你」。杭州站演唱會中,所有人舉起了演唱會開始前後援團發放的藍色手幅與絲帶,美極。
2015年,暌違四年之後的第六張創作專輯,也是成立工作室後的首張專輯,「李健」。
百度百科中這樣介紹這張專輯:「集結了李健2011年到2015年的創作,靈感來自世界各地,透過生活上的細微小事,每首歌都帶著屬於自己的故事線,整張專輯就像他自由卻又深刻的個性一般,因著看似隨性的旅行,滲透生命的哲理。」
接受採訪時李健曾透露,這張專輯主要講的是信仰、宿命等比較「玄」的東西,這也體現了他的內心想法:「我想做一張與以前作品有所區別的專輯。我已經40歲了,看了很多書,覺得似乎明白了很多事,但又有很多事不明白,和我20多歲時的狀態差不多,似懂非懂,但這恰恰是我現階段最大的收穫。古人說四十不惑,但我覺得放在現代,那是不可能的,四十不會不惑。」
01 深海之尋
02 美若黎明
03 日落之前
04 滄海輕舟
05 雨後初晴
06 眾妙
07 迷霧
08 風吹黃昏
09 消失的月光
10 假如愛有天意
「深海之尋」,又是一首與大海有關的作品。而與此前描繪江河湖海的美好不同的是,這曲「深海之尋」是就環保而生的靈感,詞作中使用大量的對比,用「你」「我」直接對話的形式,來表現人類對海洋的破壞與反思。
「美若黎明」,開篇如誦缽般悠遠傳來,如黎明朝陽初升,日出之時,從金黃色的一抹光亮,逐漸變成半圓,彼時就能感受到,周身開始溫暖,充滿希望與能量。
「日落之前」,無論什麼時候遇見,都不算晚。
以為自己經歷了許多 不會輕易為誰而衝動
可無論有天我們有多成熟
在愛面前還是孩子
這張專輯中,有幾首作品,值得驚喜與眼前一亮。「滄海輕舟」、「雨後初晴」、「眾妙」、「迷霧」。
「滄海輕舟」,前奏一起,畫面感如大幕拉開。他說在寫這首歌的時候,是想說命運,也是最能涵蓋整張專輯的內涵。每個人都像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小船,心中有信仰的人,猶如燈塔,可「信仰慾望,花落草長」,在信仰與慾望之間,又何嘗沒有關聯,又何嘗不是此消彼長的關係?
「雨後初晴」,旋律讓人初聽就很喜歡,如同京都的連綿細雨,空氣中瀰漫著微濕的泥土味道,櫻花飄落,說不出的詩意浪漫。
「眾妙」,罕見犀利的筆觸,觸及哲學及信仰。整張專輯中,最深入探討玄之又玄的形而上。參禪拜佛,不一定心中就有信仰;即便心有信仰,也不盡然就有靈魂。作為超自然與非物質的存在,主宰人的精神與心意——你是獨立自省的,能與自己同在。
不是所有的廟宇 都灑滿恩惠
就像不是每個人 有靈魂
當我看不到通天的道路 像在迷宮裡尋找
可我忘不掉曾有的瞬間 心裡升騰的美好
那是一團不滅的火焰 在我心裡
「迷霧」,關注社會層面,也是詞作寫的相對較長的一首歌。進的艱難、無路可退的無奈,小人物的辛酸。結尾時的和聲,蒼茫有力。
「風吹黃昏」,彷彿在用悲憫而冷靜的態度,講述一個故事。大街上的一個精神失常的老人,他從哪裡來?在等待著什麼?有著什麼樣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這首歌的演唱方式,略帶哭腔的演繹,蕭瑟秋風中,就像那份孤寂,屬於聽著歌的每一個人。
「消失的月光」,改編於蘇格蘭民謠,依然有弦樂清亮。充盈於其中的哼唱,淡淡的憂傷中更添美感。「若能讓你幸福,願永遠與你相守。若只能帶給你痛苦,唯願遠離讓你平靜。」如古時的騎士,銀色盔甲,獵獵披風,迎著朦朧月色,遠眺屬於心愛的人的燈光。湖水漣漪,心中難捨。
「假如愛有天意」,專輯中唯一一首完全非李健譜曲的作品,來自於韓國同名電影「假如愛有天意」。電影中,女主角無意中發現母親的日記與信件,走進時間的河流,重溫母親與初戀相愛不能相守的故事,卻最終發現,這故事與自己的人生,竟也有隱秘的關聯。初聽,是在「我是歌手」的舞台,因這首歌,去看了這部電影,愛屋及烏的喜歡。
年少的我們 曾以為相愛的人就能到永遠
當我們相信情到深處在一起
聽不見風中的嘆息
誰知道 愛是什麼
短暫的相遇卻念念不忘
用盡一生的時間 竟學不會遺忘
如今我們已天各一方
生活得像周圍人一樣
眼前人給我最信任的依賴
但願你被溫柔對待
多少恍惚的時候 彷彿看見你在人海川流
隱約中 你已浮現
一轉眼 又不見
溫柔又溫暖的演繹,愛之遺憾,命運之奇妙,凄絕婉轉。
對我來說,這是繼「似水流年」後,第二張值得全碟推薦的專輯。
不知是巧合還是有意,與「似水流年」同樣是一幅畫像,彷彿在向12年前的自己握手say Hi。「李健」的專輯封面,是當代藝術家王邁創作於1998年的畫像,畫這幅畫時李健才24歲,當時他還開玩笑說,這幅畫的名字就叫做《一個長得有些像李健的人》。他在接受《南方都市報》採訪時說:「我覺得王邁抓了我一個神,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容貌發生這麼大變化,都從24到40了,但那神態沒變。那狀態,有點冷傲,有點不知所措,有點生硬,那就是我的常態,他保留我的這個神態,延續到今天。」
是啊,一個人真正有靈魂的人,他的精神內核不會因歲月時光而消磨,而只會沉澱的愈加豐滿。
李健在古典音樂方面的素養,幾乎全部內化成了這些給人以無限溫暖的作品。他如此描述古典音樂帶給他的聯想:「有時候弦樂一響,就如霧乍起,開始瀰漫」。歌唱的時候,聲音里有一種天生的理智與沉靜,不疾不徐、從容有度。
當然,我只寫到每一張創作專輯,並未涉及到精選輯(包括廣受好評的「拾光」),還有一些散落各處的單曲。每一個作品都有自己的故事,有的家喻戶曉,眾人欣賞,不負盛名,而有的初聽平淡,但重複循環之後,卻能從旋律傾瀉中聽出意蘊悠長,還有一些,如同隱藏在沙漠中的玫瑰,需要走更多的路,才能有發現滄海遺珠般的喜悅。
我力求讓自己用跳脫抽離的角度去客觀的描述,但最終清晰的看到,音樂乃至藝術終究是主觀的感受,就像有的人喜歡欣賞瑰麗的花園,有的人熱衷於觀察一朵花開的過程。
都好。
【流年】
當你越來越多的朋友、人生的大事件,動不動就以十年之期來衡量之時,也許才是真正的走向成熟的過程。光陰是這個世上最奇妙的事情,既能摧殘容顏,也能鑄就靈魂。
穿過厚重的時光,我像個在田野里撿稻穗的孩子一樣,生怕錯過。所以就這樣,一張一張專輯的往回看,不覺懷中已是收穫滿滿。
從離開水木年華,有很長一段時間,健哥並未頻繁的出現在大眾視野中。
他說:「沉寂的幾年現在看來挺寶貴的,你有更多的時間去豐富自我,壯大自由,能夠寫出那麼多自己滿意的作品,其實是需要的。你也可以美其名曰說成那八年在醞釀一場更大的盛宴,人需要積累。」
我敬佩初心不改且堅持不懈的人,這需要極強大的自信與堅忍的努力,而我更希望,自己也成為這樣的人。
我是歌手的全賽程,將他的知名度與事業推上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
各種標籤紛至沓來,「秋褲男神」、「清華哥哥」、「音樂詩人」,儼然成為高顏值、有才華且金句頻出的高冷段子手。讚譽、掌聲,乃至質疑,如潮水般湧向他。他說:「不食人間煙火那都是假象,誰不食人間煙火?人就要做人的事情,不要學一些似是而非的。我從來沒有把自己刻意雕刻成特別高尚的人,甚至是一個聖人,我覺得人就應該擁有人所有的優點和缺點,過屬於人的生活,包括你所呈現出來的弱點,不好的一面。我其實一直是這麼要求自己,我希望活得真實一些,隨意一些。我享受普通人擁有的權利和快樂。」他清楚的知道,無論是被過譽或被神化,都是危險的狀態。
所以,李健還是那個李健。從前,他在人們心中如桃花源般神秘,而今擁簇者甚眾,他依然謙遜睿智。
這樣飛速發展的時代,世界如陀螺般不停旋轉,沒有片刻停歇。
對他無感的人,會說,李健怎麼永遠是這樣,沒有一點改變。
而喜歡他的人,則感到這樣慶幸,幸好,他沒變。
其實,變與不變,在於用什麼樣的視角來看待。他是李健,不是任何人的私人物品,也不被誰的思維綁架。只要一切發乎本心,又何必執拗於變化本身。
光影樂聲之所以時時能觸動人的心弦,更多時候,恰恰是觀之聽之的人,從美妙的詞中、從動聽的旋律中,如電影回放定格的瞬間,看到了屬於自己的故事,觸摸到了往日的回憶。
2015.10.30,「看見·李健」全國巡演杭州站,請假奔赴杭州。那是我第一次,離他這麼近。全程中,歡呼與喝彩此起彼伏,而我並無初見「偶像」的激動與緊張,卻每每在熟悉的旋律響起的時候,靜默的想要流淚。他就像是我的一個老朋友,從青春唱到愛情,從愛情看見大地,從大地轉向人生,彷彿在你的眼前,在耳畔,在心中,展開了一幅絕美的畫卷,勾起了多年來隨他的歌聲而來的回憶。你雖身在其中,靈魂卻可飛翔。
輕紗浮動的舞台,絢麗溫馨的燈光,豪華陣容的樂隊,匠心獨運的編排……只有用心的團隊和這些音樂家們滿滿的誠意,才能奉獻出這樣的音樂盛宴。
感恩於這大千世界,寂靜靈魂在旋律中的美好碰撞。
——謝謝你,健哥。願與你一起,且行且歌。
而每每想到健哥,聽他唱歌,觀之言行,心中總浮現兩句話——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歲月如歌,你亦如詩。
@兩畝草田
2015.11.12
* 請勿轉載。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路,若涉版權,請聯繫作者@兩畝草田 刪除,謝謝。
他對自己的音樂夢想堅持了一部分,妥協了一部分。但終歸很好聽,在華語樂壇是個異類。
一個真正的「安靜的美男子」。
喜歡李健七年,以下的這些話寫在他上《我是歌手》之前。現在看來,仍可以算作對他的評價。
……………………………………………………分割線…………………………——最近,你又難得地成為了微博上大家討論的焦點,這句話絕沒有貶損之意,只是覺得有些戲劇化。掐指算算,喜歡你的時間開始用兩隻手來數,而我也從一個無知無畏的高中女生變成了一個初入職場的新人。所以,這一年也許對你我而言,都有些里程碑似的意義吧涉世未深,初入社會,總覺得力不從心又身不由己,便愈加懷念那些純粹的時光。總是頻繁地回憶起那些和你有關的日子:高三時和閨蜜分享一隻耳機聽《紫羅蘭》;沒辦法進入美凱龍慶典會場,在天橋上大哭;不想錯過你2013年唯一的一場演唱會,坐了十四個小時火車去上海;北京奧體演出結束後,目送你的車離開卻捨不得打擾你;錄製《首席夜話》後,你站在我旁邊,我卻只是靜靜地看著你,不忍上前…每一個情節都像一幀幀的電影畫面,一直印刻在腦海中,沒有忘記。
很多人都說我大學四年變化太多,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也被時間日漸撫平稜角。曾經看到有人在微博詆毀你,會與之對罵,而現在只會一笑而過。曾經因為看不了北京811演唱會,在家裡系著藍絲帶假裝在現場,而現在只會在心裡遙祝你一切順利,曾經會在微博公開表明態度:不與整日刷你信息的腦殘粉為伍,而現在卻覺得如何表達喜歡是他們的權利。也有人問我是不是不喜歡你了,我總是一笑置之。初上大學,你是我心中的唯一,甚至身體不適做手術,從手術室推回到病房,都要讓家人用音箱放你的歌給我聽,後來,我接觸的世界越來越廣闊,喜歡的歌手越來越多,混跡在各種演唱會,音樂節以及livehouse,聽你的歌便越來越少,但是它們仍然躺在我的播放器里,每一首都在。過去的幾年看著在工體開唱,看你登上春晚的舞台,看你出古典專輯,看你即將參加《我是歌手》,看你拿的獎越來越多,看喜歡你的小姑娘越來越多,看「怕你變了」的人越來越多,我的心態反而越來越平和。可能是喜歡太久,所以對你的目光便不再是仰視,時間越久越了解你,便愈發尊重相信你的每一個決定。
你從不是僅僅讓我崇拜的一位歌手,而是指引我向前的一束光。初入大學時,我也茫然無措並對一切都感到新奇,但是是你的存在,叩開了我傾聽古典音樂的大門,打開了我的文學閱讀之窗。也是因為你,讓我交到了待我真誠的朋友們。是你,給了我這些值得珍藏一生的財富。真正的偶像不是讓人對著屏幕傻笑,不是讓你只聽著他的歌搖頭晃腦。而是指引你接觸更好的世界,找到生活的意義。
在我的床頭一直放著一個相框,相框里是你的簽名照。曾經還有人因為它吃醋,但是我卻依然把它放在那裡。因為自己知道,從未把你當過幻想的對象,只是心裡的敬重與對人格的崇拜。
你的身上有一個不可戰勝的夏天,你優雅又幽默,沉穩卻偶爾孩子氣,歌聲美好,生活透亮,你照亮了我的生活與生命。我的人生開啟了新一階段,而你的歌聲依然陪伴著我,在這座有你的城市,即便孤身一人,我也並不孤單。我們終究會為彼此驕傲。(更) 原答案 2016/9/
在我眼裡,李健是周邦彥。
記得有一個答主寫的,他的格局不夠大,因為他就是衣食無憂的那一型,我很認同。但是,周邦彥的升級,他可以變成王維。也可以看出,他正在追求這個進化,比如新專輯《李健》的求索,但最後結果如何,只能交給時間來檢驗。
李健一生都過得很順,所以在很多人眼裡,他就像理想一樣,是每個人都期望自己能成為卻很難成為的樣子,因此也就不難理解「三天路轉粉,一年粉轉路」的心理了。
然而他一生所謂的順,也不是天生的,而是性格使然,這個人性格比較內斂,所以與外界干涉不會太多,也不容易被干擾,這一點才是外人真正可以學的。
他自己也在追求一種非質變的突破,其實我覺得他內心應該是矛盾的,因為他既想有所「破境」(用這個詞是因為還沒想到更好的),想達到一個更高的境界(新專輯的歌大部分都可以證明這一點),但同時又拒絕「突破」,認為應該保持自己的風格,我稱之為安逸型,這也是他安逸慣了所養成的思維習慣。
李健的音樂和生活方式總體來說是屬於小資層面的,這一點對他來說,有利,也有弊。
補一點,現在我仍是一名狂熱聽友,但,並不代表我沒有理性的態度。
————————————————————————————————————————
2017/3/27更看過這一季的歌手後,我要說,他的格局遠遠超過我的想像,他早就完成質變了。我的健健現在厲害得可怕^(●???○)?
此圖直接反應出他的思考和格局。
健哥,小妹給您跪了!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在這漫長的路上,有太多期待。變幻不停的畫面,多少意外。心中嚮往的地方,有多遙遠。漫山遍野的春天,何時到來。幽藍夜空多遼闊,繁星點點。花開雲落流轉里,有你陪伴。分享所有的歡樂,還有憂傷。裝點我寂寞的世界,不再黯淡。就讓這美好的歌聲,永遠動聽。就在這柔軟的月光里,直到天明。」_《溫暖》。
李健的溫暖最後一句歌詞,很有「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的意境,故此聊作題目。
溫暖這首歌陪我那麼久,在青春孤獨刻苦的時候。會一個人在路上戴著耳機默默聽,和朋友在冬天夜風裡,在自習室外的樓道里哼唱,懷揣著一種憂傷倔強的孩子氣天真。這默契感動了彼此,照亮了逝去的時光。是李健的歌伴著我,還有許多朋友,許多陽光。灑在心上。我會寫紙條給她,說打開早晨的門窗,聞到了整個阿爾卑斯山脈飄來的芬芳。我會寫信給她,說在自習室里最後一排,夕陽落在我身上,風移影動,風推送起藍色的窗帘。我會寫一首詩給她,山間紫色的霧靄增加,如同我的思念。我會告訴我的朋友,我的感激,我的想念,我和天外雲朵陽光交流對話的內容。那時候,是那麼溫暖,又那麼寂靜,是歡欣,又安寧,既寥廓,又圓滿。我會聽著李健的歌去操場跑步,會隨時記下每一次日落,在圖書館裡看秋天的落木和泰戈爾詩里有什麼契合與不同,和朋友一起討論各種色彩,鮮明的或是奇異的。靜默的出去逛街,爬山,回來寫信,寫街上的雪,人世溫暖,山裡的清風。常常有許多單純的聰明,都用在鑒賞衣服,零食,笑話和詩,音樂。我懷念那時候,毫不掩飾的懷念,就像我懷念緩慢的安靜的路,聽著李健的歌。
「紫色的火…穿越夜的雲朵…流星一樣…划過…遠去的我…」那麼詩情的歌詞,還有瀟洒的曲調,我在星星下面聽,覺得夜空溫馨。
「不知何時天空飄起雪,就要告別最美的季節,你離開那一刻讓我閉上眼,轉瞬之間消失在天邊。」現在想想,那時並不真的知道,朱顏辭鏡花辭樹。 「記得那時天空下著雨,有人在雨中大聲哭泣,孩子們奔跑過來繞圍著你,做起快樂又孤獨的遊戲。」現在的我們,已沒有資格大聲哭泣,隱忍是長大的美德。那時在操場,夏天晚上跑步,聽的正是這個,在冰天雪地里,也給愛人唱過。我喜歡寂靜的冬天,明亮,開闊,像梧桐樹那樣瀟洒。
《似水流年》的歌詞最像詩:「那片遠遠的天空,爐火映紅的暖冬…赤著腳的快樂,只不過是倉皇的一轉眼…」調子是緩的,靜的,像在落日里看著窗花那樣優遊的歲月。
很讚歎李健的聲音,清亮,悠遠,常常在晚自習回去的冬天的路上聽《故鄉山川》,風飄起來那一瞬間真美,我也輕盈如羽。「我心中的世界竟是如此遙遠」,是這樣,如同莊子的,杳杳漠漠。「千古渺遠里的知己」,今天看以前的讀書筆記時瞥見這樣的話,08年左右寫的。
《窗檯》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歌,「窗外…春天…我不知道你是否美麗依然…」一唱三嘆,李健的聲音真的是可以傳達出心底的憂傷,余哀綿綿,那樣美麗,記得給一個研友聽過,她贊李健的歌很紳士,我十分高興。喜歡和別人分享美好的東西,也喜歡接受。這個世界上的詩情畫意是十分多又十分少的。然而它們如此寶貴,會給人單純,豐富和安寧。
《松花江》也喜歡,並不覺得它格外平淡,因為有一次打電話我自顧自哼著,他聽著覺得很好聽,從此我們都會唱了。哎悠悠的悠悠的悠悠的歲月。
《聖潔之光》是我們都喜歡的,我喜歡月光和湖面,臉孔,他喜歡夕陽和一天就像一生。
《風吹麥浪》,《異鄉人》,《傳奇》,應該是李健的歌傳唱度最高的。《風吹麥浪》如歌名一樣洒脫明朗,有陽光和穀草的味道。《異鄉人》,我和阿奇在十渡那裡趴床上唱的就是這個,是有情意又瀟洒的。第一次聽《傳奇》是蟲子告訴我,自己在靜夜裡聽著,感動得不能自已。
他的歌適合安靜地聽,獨自聽,唱的話也要很空曠清潔的環境才好。清楚記得兩個好友告訴我《八月照相館》的好處,特別記下了,大約有一種往事如煙。
《一輩子的十分鐘》,是我很喜歡的一首歌,蟲子說有俄羅斯歌曲的風情,我不了解俄羅斯音樂,柴可夫斯基也聽的很少,可是很喜歡這首歌的歌詞,以及曲調。歌詞和歌名很容易讓人想起泰戈爾的一篇詩文,講我們曾經多少次經過母親的窗前而沒有過去問候等她伸開雙臂迎接我們。「我是歸來的鴿子…」,很像自己以前在爺爺去世時寫過的「我是上蒼養的一隻敏感的鴿子」那句詩,所以也大有共鳴。這個曲調是清泉石上流的感覺,水漫過思念和溫情的石頭。
《嚮往》是我的勵志歌曲,在凜冽冬天的乾淨大路上給朋友唱過,唱得時候感覺很享受。「多殘忍…你和我…就像流星劃落…多絢爛…飛馳而過…點亮黑夜最美煙火…多想你在我身旁…看命運變化無常…體會著默默忍耐的力量…」多麼美好的情意,又知滄海桑田,又願意天長地久,又隱忍沉默,又善良有力。
《遠》是在長清圖書館新樓對著對面的青山唱過,那時剛下過微雨,空氣清涼,所謂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這首歌很簡單和平歡快,雖然有別離。現在還記得年少時讀過的書念過的詩嗎?或許不,然而那溫馨清涼場景,卻一輩子銘記,在熟悉的音樂重響起時又飄到你面前。
《明天還會在路上》,是一種站在人群中的迷惘和方向感的自我清晰,很激勵人,李健很難歇斯底里,他有一種節制的美。
《戀人》這首歌老讓我想起葉芝那首著名的詩,當你老了,頭白了,睡思昏沉。「哪一天我會離開這世界,請你忘記關於我的一切…用盡這生愛你愛不完,怎麼捨得讓你獨自面對孤單…花開花落就在你身邊,你是我這一生中不變的畫卷…」
我喜歡李健的歌中所有輕輕的婉轉,包括《再別康橋》里的悄悄是別離的笙蕭,《一輩子的十分鐘》里的各種婉轉。
《四月物語》也是李健的作品,我對它的評價是像綢緞包著的金屬發出的玲瓏聲響,很多人聽這歌可能會想到泰戈爾和林徽因吧,我喜歡林徽因詩里說的舊六月,還有高峰外雲在深藍天邊鑲白銀色的光轉,很多美的靈動的意象,家常口語的爽快聰明自由,當然還有惆悵如薄層煙。李健的《四月物語》就類似於這種環佩叮咚。……
聽李健的歌,會感覺他是我的一個朋友,妥帖安定,在你凝思遠望的時候,他知道你,在你低頭垂淚的時候,他知道你,在你不辨方向的時候,他知道你。用他綿長悠揚清亮的歌聲撫慰你,與你共鳴。也看過一些李健的訪談,讀書的時候有幸見過他一次,聽了一次現場,很棒。常常分析他的每次選擇,他的生命狀態,李健的生命態度對我來說就像一個啟示。他很自知,知道自己擅長和不擅長處,相信自己的才華,不在乎外界的評價聲音。他很努力,十幾年如一日一點一滴踏踏實實的去做。以前喜歡過一句話,」塵潛數載,一朝花開「,現在看來李健似乎就是如此。然而其實不是這樣的。他走的每一步都已經是在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他每一天都在胸中聞著自己心靈音樂和理想的芬芳。因為人生的理想不是一個標杆性的目標矗立在某個遠方,而是就在踏踏實實的每一分每一秒的生活里。
http://weixin.qq.com/r/LUllfQbE3VuirUIe9xw- (二維碼自動識別)
歡迎關注微信號:caicaifuyi1988
他詮釋了什麼是熱愛音樂,什麼是夢想和堅持,什麼是儒雅和純凈。就算沒有任何名氣,完全不影響其偉大。
看完上期的《歌手》,我有點小開心。李健回來了,那個音樂界的詩人、文學界的諧星。
作為一個高產段子手,李健為2015年的《我是歌手》貢獻了多少段子,還記得嗎?
韓紅:今天是一場惡戰。
李健:本來就餓,還要餓戰。沈夢辰:他有一個特好的嗜好,唱歌之後必須吃橘子。
眾人:為什麼?
李健:因為他們只準備了橘子,有西瓜就吃西瓜了。沈夢辰:這一期的主持是誰?
李健:不是我。
沈夢辰:為什麼?但是你是呼聲最高的呀!
李健:我是方丈,不是住持。記者:你今天穿得非常亮眼,衣服是誰挑的?
李健:我的服裝都是借的。我前面幾期都穿西裝,不能老穿西裝,不然人以為是費玉清老師。
他參加竇文濤的節目,聊到肯亞的馬賽馬拉國家公園:
在馬賽馬拉,完全是放在動物世界當中,真正看到動物本身,哪怕是只猴都印象很深。在動物園裡看和電視里看,那種野性的東西你很難體會到,你更多體會到的是趙忠祥老師的聲音。
竇文濤一時笑蒙圈。
兩年不見,李健仍然是那個呆萌段子手,一整晚地說相聲。
老實說,芒果台真該為他的單口相聲額外付費了。
一進門,他就懟節目組:
哎喲,這拆遷拆得不錯呀!哈哈哈!
接著就懟自己,順帶懟了林憶蓮:
房間在哪兒?樓上樓下?哦,看見了。隔壁是林憶蓮。我發現了,是不是年齡比較大的都放一樓啊?
林憶蓮看到這段了嗎?求她的心理陰影面積。
他坐下就懟贊助商:
給我整這麼多口紅什麼意思啊?我們有那麼多張嘴嗎?
攝製組解釋:可以送給心愛的人。
他接著懟,兼撒狗糧:
心愛的人也沒那麼多啊,一個就夠了!
他送給在線歌手一個「真」字,也要和合伙人李銳互懟一番:
李健:其實這個「真」字,只代表唱你真正想唱的,聽眾投你真正相投的,真的有好結果。
李銳:我給健哥翻譯一下,健哥的意思就是,歌手,我們真的來了哦,我們真的會留在這兒就不走了哦。
李健:這樣講真的不太好。
李銳:但是這真的是我們的真心話哦。
李健:這是他的。
節目一開始,他立即開啟「花式點評」模式。
段位最高的是婉拒張傑邀歌:
張傑:健哥,我記得我在2008年的時候有問你邀過歌……我說,健哥,我很喜歡你的歌,能不能寫一首歌什麼的。今年都2017年了!
眾人笑:這是來要債來了。
李健:(冷靜狀)我覺得張傑的聲音變高了,因為我覺得他以前好像沒有那麼高。
張傑:沒有沒有,我也覺得沒有。
李健:我以前要給你寫就委屈你了。但是呢,我覺得你還會更高,所以我再等等。
這究竟是夸人的藝術?還是拒絕人的藝術?
最逗的是談重回《歌手》的感想:
洪濤:健哥再次回到舞台,有什麼感覺?
李健:特別「穿越」,特別像:大學畢業後有一天說,你的文憑不好使,再讀一遍。
洪濤:志炫曾經有同感嗎?
林志炫:沒有啊,因為又有新的歌,可以在這上面介紹給更多的知音。我的想法就是這樣。
李健:(對林志炫)看你講話講多好。
林志炫懵。
林憶蓮:來說相聲來了。
李健:(對洪濤)我覺得還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依然是您,尤其說話的方式。
洪濤笑:很「討厭」。
李健是個被唱歌耽誤的段子手?
不得不承認,他即興創作冷笑話的天賦一點也不輸給他寫歌的才能。
而他作為音樂界的詩人的地位,也進一步被夯實。這不,連余華都給他站台來了。
余華是所有活著的作家裡我最喜歡的一位了,他的《在細雨中呼喊》、《活著》、《許三觀賣血記》都是極好的小說。李健曾推薦過余華的隨筆集《靈魂飯》(我沒讀過)。
余華來站台,我難免有點激動。他說得也非常好:
詩人和歌手,在過去就是很難分開的。他們就是合二為一的。
我們今日所見的詩歌經典,無論是四言、五言、七言還是其他,無一不是古時作為流行歌曲的歌詞而存在的。
李健談到鮑勃·迪倫的歌詞,曾說他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是「當之無愧」的。果不其然,2016年,鮑勃·迪倫成了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歌手。
今日的流行歌曲,經過篩濾淘潞就是明日的古典音樂。而今日的歌詞,也可能成為將來人誦讀的詩歌。
余華說,李健的歌最打動他的是那首《風吹黃昏》。
歌詞寫得很好,蘊含深深的同情:
在黃昏街頭
我常看到他,一個蒼老的人
他走走停停又自言自語,失落的人
有人說他在等他的愛人
可他孤獨多年
有人說他在找他的孩子
找了許多年
誰知道他是誰
誰知道他找誰
而我經常單曲循環的,是李健填詞、翻唱的一首歌:《車站》。
這首歌的原版叫《駅》(讀yì,意思就是驛),是竹內瑪莉亞為中森明菜創作的一首情歌。日文歌詞以女主人公的口吻,寫了她和戀人在車站的分別。
90年代,這首歌在日本發行後就很紅,不少歌手都翻唱了。梅艷芳曾經唱過粵語填詞的版本:《裝飾的眼淚》。
而在各個版本中,最耐聽的要屬德永英明的翻唱,優美而哀傷。
李健的填詞和翻唱應該也是基於德永英明的版本。畢竟,他所推薦的音樂專輯就有德永英明的《Vocalist》。
也許是李健成長於哈爾濱的緣故,這首日本歌曲經過他的配樂和演唱,增添了一些俄羅斯風味。從好聽程度上來說,李健的《車站》和德永英明的《駅》可謂各有千秋。
但是,從意境上來講,李健的《車站》則要比德永英明的《駅》更勝一籌。
因為,在歌詞中,他把自己從男女主人公的故事裡抽離了,而是作為一個旁觀者和過來人。
他目睹了這場分別,靜靜看著姑娘不舍、焦急、難過、流淚,直到列車開往深夜、姑娘已經入睡。
年輕人並不知道這場分別的意義,而他這個過來人卻因此而想到了當年的那場別離:
我想起多年以前
像今天的畫面
以為告別還會再見
哪知一去不還
當車廂里的人都在沉睡,他清醒地坐在黑暗中,聽著列車一刻不停向前飛馳。
就在一瞬間,他模糊了時間,過去和現在突然插播、重疊:這是何年何月、什麼季節?這是哪一列車、去向哪裡的深夜?
當列車飛奔下一站的愛恨離別
我彷彿看見車窗外換了季節
在這一瞬間忘了
要去向哪裡的深夜
此刻,這個旁觀者和過來人已經無法區分:這究竟是姑娘的故事?還是自己的故事?
他不禁感慨歲月的流逝,和自我被時間裹挾的無力。
我不知道,我還有多少相聚分別
我像這列車,也不能隨意停歇
匆匆錯過的
何止是窗外的世界
錯過的是什麼?是青春?是回憶?是某個人?是某件事?
機緣來去無意,就像車窗外變換的風景。你以為回頭只是一瞬,卻不料回頭已然一世。
在我看來,這首歌詞是李健寫得最好的一首了。每一句都流暢、自然,不露聲色地撥動著每一個過來人的心弦。
從這首詞里,也可以看出李健的文學功底。他雖讀的是理工科,但儼然是個「文青」。正像余華對他的觀察:
「閱讀對李健來說,我覺得就是他的土壤。」
曾有段時間,網上流傳著一份李健的書單,其中包括:
萊昂納德·柯恩:《渴望之書》
西爾維萊·西蒙斯:《我是你的男人——萊昂納德·柯恩傳記》
米洛拉德·帕維奇:《哈扎爾辭典》
斯蒂芬·茨威格:《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人類群星閃耀時》
馬塞爾·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
霍桑:《紅字》
列夫·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喬治·奧威爾:《1984》
傑克·凱魯亞克:《在路上》
豪·路·博爾赫斯:《博爾赫斯全集》
辛波斯卡:《萬物靜默如謎》
雷蒙德·卡佛:《大教堂》
西蒙·沙瑪:《風景與記憶》
勞倫斯·布洛克:《每個人都死了》
村上春樹:《1Q84》、《眠》
李商隱:《李商隱詩選》
北島:《時間的玫瑰》
木心:《文學回憶錄》、《偽所羅門書》
……
這份書單里的書,有些算是「文青」必讀,有些則真的有點冷門。從中可以窺見一點李健的喜好吧。
其實這樣的書單用處並不大的,因為:不讀書的人終歸是不讀書;而喜歡讀書的人,則各有各的喜好。
李健曾說,重要的是自己的生活,而這個「生活」,就是你的那些喜好。
我很有同感。
人活一世,就像拿到上帝限量發售的單程票。
僅有這一世,要做什麼呢?就是要和喜歡的人、喜歡的事、喜歡的物在一起。
能夠創作、能夠自我表達的人,都是上帝的寵兒。他們自己創造著自己的精神領地。
而對大多數人來說,我們則是在用自己的喜好和選擇,劃定著自己的精神領地。
那些和你喜好相似的人,是你的同類和知音。你們共享同一塊精神領地。
而與你相距最遠的,不是那些和你喜好不同的人,而是那些沒有喜好的人。
和喜好不同的人交流,就好似去未知的領地旅行,是件新鮮刺激的事。說不定,這趟旅行還會拓展你自己的精神領地。
而和沒有喜好的人交流,是件難以達成的事。因為,能夠交流些什麼呢?
這就是沒有迴音的孤獨吧。
相信每個喜歡李健的歌的人,都有一塊自己的精神領地。TA就像李健一樣,在TA的那塊領地上,做著愉快的領主。
歡迎關注魚鮮支的微信公眾號:觀念的牢籠(guanniandelaolong)
今天之前我並不知道這個人的,我也並不是在知呼知道他的,就在一小時之前,我網易雲音樂的一個歌單突然聽到他的《如果可以》,默默點了個心,然後現在逛知乎突然看到這個貼,進來了,評價了,僅此而已。———————————————————————————————————————————然後我把他熱門50首全下了···
遇見他感覺像是三生有幸 一直以來坦然 低調 淡泊 自由 真正做著一些自己想做的事 停停走走 而無拘無束 健哥的歌陪了我一年 有太多個失眠的夜晚 他溫柔的歌聲都能撫平我 冥冥之中已經成了一種力量 喜歡他 想要一直安靜的喜歡這樣一個美好的溫暖的人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李健的紅豆曲+一生所愛?
※如何評價李健《美若黎明》?
※如何看待2017年快樂男聲三個導師?
※怎樣評價李健演唱會安可終場北京站?
※如何評價李健的《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