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在家人如果以解脫輪迴為目標,巴利三藏怎麼安排閱讀次序?傳統上是怎麼讀的?
是不是先讀《相應部》
倘若題目問,「一個在家人,如果以解脫輪迴為目標,應該做什麼?」那麼答案是,「他應該禪修。」
當今,一個人解脫輪迴的關鍵是禪修。禪修以持戒為基礎,分為兩部分:止禪和觀禪。止禪,培育起定力。從經教法的角度而言,通常的定力有八個階段: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
依據禪修者們的實踐經驗,四禪的定力已然足夠強大,足以支撐後續的止禪訓練;當成就強大的定力(如四禪)後,他應當通過修習「四界分別」而轉入觀禪領域,通過逐步地對色法、名法是什麼、為何存在、如何生起、如何滅去、其三種共性等的如實知見,從而培育起觀智(insight knowledge)。觀智有十六個階段:一、名色限定智;二、緣攝受智;三、思維智;四、生滅隨觀智;五、壞滅隨觀智;六、怖畏現起智;七、過患隨觀智;八、厭離隨觀智;九、欲解脫智;十、審察隨觀智;十一、行舍智;十二、隨順智;十三、種姓智;十四、四種出世間道智;十五、四種出世間果智;十六、省察智。
當禪修者在定力的幫助下順利地修習觀禪,並最終使得第十四種觀智:四種出世間道智生起時,他將由凡夫轉為聖者,該道智的功能是徹底地去除掉或削弱某些不善的心理成分(名法),由此達到斷除或削弱煩惱的結果。而當第四種道智:阿拉漢道智生起時,所有的煩惱將全部被斷除,包括導致輪迴發生的元兇:無明、貪愛。
輪迴的發生,依賴五大重要的因素:無明、貪愛、取、行、業。當阿拉漢道智生起,徹底地砍斷了無明和貪愛時,推動輪迴發生的要素便被拆解破除了,以至於輪迴難以繼續發生,由此我們說,證得了阿拉漢道果的阿拉漢聖者,他們不再有下一世。
然而,現在提的問題是,「一個在家人,如果以解脫輪迴為目標,怎麼安排巴利三藏的閱讀次序?」那麼,我將其理解與補全為,「一個在家人,如果以解脫輪迴為目標,怎麼安排巴利三藏的閱讀次序,以指導自己的禪修?」
具備指導止觀禪修能力的禪修導師們,他們因為實踐而獲得了足夠的經驗,故而他們的著述,大多能夠很好地指示出一條閱讀路徑。
人們應當明白,解脫的關鍵是第十四觀智:道智的生起。而道智的生起,對當今的人而言,需要通過實踐禪修方能達成。對於尚未證悟道智的禪修者而言,閱讀三藏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引導對於禪修的實踐,而非留於字面。
有時,你不必精通三藏,而只需要遵循一位優秀的禪修導師的指示,便足以很好地修習止禪和觀禪,乃至最終證悟道智和果智。而這些禪修導師,雖然不會在為你指示禪修實踐的方法時,過多地解釋三藏中的內容,但是他們總能提綱挈領地指出,「現在你該怎麼做。」
如果哪一天,禪修者已經禪修成功,那麼,那時的他再去學習三藏,更多地是為了幫助傳承佛陀的教法。
建議先通讀《相應部》。
轉法輪經
無我相經
四諦分別經
大念處經
涅槃經
一夜賢者經
梵網經
沙門果經
先讀哪部都可以,個人建議先讀《中部經》~
就算沒有來世,悉達多也會出家,《佛陀》這部電視劇裡面已經說明了——為什麼王公貴族也會痛苦?為什麼棄絕者一無所有也生活得無憂無慮?悉達多之所以出家求道可不是因為悉達多相信輪迴存在(當時他還沒有宿命通)。
沒見過靠讀那個能證解脫的,你當故事書看看吧。。
@善智 ,尊者,我沒法給你私信啦
巴利三藏的修行,在家眾確實可以證果。1果2果3果。如果證到4果,將自動化的現出家相。
《清凈道論》《南傳菩薩道》《阿毗達摩概要》《內觀》《觀呼吸》
讀哪部經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認清苦、集、滅、道是次第或叫次序。
苦諦,是用來建立觀察問題的角度的
集諦,是用來摸清要剷除的東東是啥的
滅諦,是用來明白用力方向的。很多人很輕視這一諦,以為通過打坐或其他方法不升起集諦所闡述的那個導致苦的原因就行,卻不知,不升起不等於剷除……如何剷除以及如何是剷除,就是滅諦的內容,也是四諦中最為至關重要的一步
道諦,明白前三後,執行就是
佛法,是非常「狠毒」的法門,不僅僅滿足於斬草,佛法講究的是連根拔起,斬草除根(手動齜牙)
巴利三藏下的設定在家人能脫得了輪迴么?
推薦閱讀:
※六組壇經中的「直心」指什麼?
※什麼樣的人適合禪修?有沒有明顯的,清晰的適合禪修的人的特點?
※抑鬱症患者能入定嗎?
※讀書能修身養性,那要讀什麼書才能修身養性?你讀過多少,是哪些?技術書籍是否也能達到這樣的作用?
※作為教練/運動愛好者,您怎麼看待佛偈「身體不過一具臭皮囊」?我們鍛煉和醫治這些皮囊,是否屬於犯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