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都要經歷生離死別,往往手足無措,應如何態度來面對?
每個人都要經歷生離死別,往往面對這些的時候可能會手足無措,以至於陷入悲傷抑鬱無法擺脫,如果是答主您的話,會採取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人生中的生離死別呢?感恩大家,合十。
有什麼是你自己的?
能留住什麼?我們以為得失是能夠留住的,所以有苦樂的情緒。得到的時候會開心,暫時的開心。失去的時候會難過,暫時的難過。
所以,等到真正的分別的時候,難過就是了。難過完了,就完了。光想著開心,不想接受難過,你們現在這些年輕人啊!圖樣!圖森破!再大的本事,你還能留住時間嗎?你還以為你能+1S?六尺巷有首詩
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梵網經雲
生命無常,過於山水壯色不停,猶如奔馬圖侵刪
謝邀。這個問題表面上我自問自答,其實這個問題確是私下有朋友向我想探討,以下只是說出我的感受而已,末學的回答很簡單,現在就將這番心底話說出來,歡迎任何人繼續回答。究竟什麼叫「著相」?如果用最通俗的簡單比喻,所謂「著相」,就是沉醉在電影橋段之中。
離相是指要「事來則應,事去則空」,不能將任何電影情節去滯留而產生任何糾結,這個難度當然很高,否則就不要「修」,修就是調整的意思,修心、修行就是調整思維、語言、行為。
我們赤裸裸在人間出生,將必赤裸裸離開。生不帶來什麼,死不帶走什麼。我們一生所有的經歷只是一個暫借,擁有更是一份自心創作出來的幻影體驗,都是自心作怪的感受。人一生所帶來及帶走的只是一份由於過去執著而凝聚的「累積訊息~業」,這個業是一個埋藏不被發覺的記憶體,將會掌控著我們一生的感受及際遇。路不轉?人可轉。
人不轉?心轉就可以。
人總要經歷生離死別。
記得小時候由於種種原因,我被寄養在外婆家,每次媽媽來外婆家看我,看完要回去的時候,我都會哭很久。有一次印象好深刻,媽媽和外婆大概是知道我會哭,於是將我騙進後院,把門鎖起來,偷偷地走了,我發現之後,在後院里扯著嗓子哭得死去活來,直哭了一整天,直到自己哭累了為止。這可謂「生離」。
而現在二十多年過去了,但面對「生離死別」的反應,其實仍無多大變化。學習佛法之後明白「諸行無常」~世間一切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之中,但習性難改,冰凍三尺乃萬世之寒,知道應萬事隨緣放下,但是常常做不到。仍要繼續努力。謝邀。
人之悲傷,如撞鐘之響。
人就是一口鐘,死亡離別之相如撞木,鐘聲是心中想。
如果是一口破鍾,無論是什麼外物來撞,自然逆耳,刺心,短促,不廣;
如果是一口全鍾,自然耳順,心平,綿長,深寂。怎麼面對?不如想想怎麼補鍾。記得小時候,我養了一條金魚。每天都很開心的給它餵魚食,每天看著它在魚缸游來游去,心滿意足的。
可是,突然有一天,我看到魚兒不再能遊了,身體浮在水面。它死了…我眼淚不禁流了下來,心情非常悲傷。後來一直到長大成人,我都不再養過金魚了。我從內心深處怕面對它~總有一天會離去。
而現在,我才明白。
我的心態是害怕,逃避。其實,不要說魚兒,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面對親人離世的一天。那怎麼辦呢?能逃避的了嗎?
現在懂得原來生老病死是大自然規律。誰也逃不過。萬物是平等的。所以逃避不是辦法。正是因為知道終有一天會離別,所以現在的相聚是多麼難得?請珍惜身邊人。我們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不要等失去了才後悔。
擁有時盡情,失去時放手!我最最最愛的爺爺於前天離世了。曾經,雖然我明白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經之路,誰也逃不掉,但每次看到爺爺日漸衰老的身體,我都會在心裡默念爺爺一定要一直一直活下去,爺爺不要離開我。曾經的我真的不敢想像爺爺離世的情形,對,我懼怕那一天的到來,甚至到了連想都不敢去想的地步。自爺爺生病以來,擔憂,難過以及懼怕的情緒一直圍繞著我。生死乃自然規律,但我卻不希望這樣的規律出現在爺爺身上,所以這根本就是一個死結,在迷茫中我根本找不到任何出路。但今天在爺爺的追悼會上,我卻可以平靜的送走爺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變?因為這段時間我想明白了很多。我希望透過我的這份分享,能夠對此刻讀文章的您有所助益。一定要明白一個人生命的結束,只意味著他在這個世界上與大家的緣分暫時告一段落,之後會隨著名為因果的牽引力去向下一個地方,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其實靜下心來,你仔細想想,親人離去,你為什麼無法面對?癥結點在哪裡?在你的心啊。要明白,人生就是一個劇本,一個人屬於他的劇情結束了,必定是要謝幕。所以你無論再哭再鬧,結束了就是結束了,你什麼也留不住。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人心的那份感受其實是不實在的,若我們永遠用著相,二元對立的觀點去生活,那麼煩惱必然會接踵而至。因為在二元對立的觀點影響下,我們會這樣想,我認為好的事情發生我高興,不發生我難過;我認為壞的事情發生我難過,不發生我高興。發現沒有?你的心永遠是隨著世事的表象轉,世事的表象會一直控制著你的情緒,你的心有片刻的安穩和自由嗎?請深思。但實際上,怎麼可能一切都順你心意。要明白我們就是大自然的延伸,你看看自然,山川河流花草樹木,哪一個不是歷經種種變化與滄桑。所以不要再用二元對立的觀點去生活,要跳出二元對立的去看待世事,這樣心才會安穩才會安定才會自在。以上我用最淺顯的話語解釋了什麼是著相,以及為什麼不要著相。所以不要再滯留於親人逝去的那份悲傷中無法出離,難過便痛苦大哭特哭一場,哭完之後便繼續向前,因為這個橋段已經結束,你的人生有下一個橋段等著你,去面對吧。再者,說的更深一點,你認為你的親人離世你會難過,那麼不是你的親人陌生人呢?不會有任何感覺對吧?為什麼?因為你的分別心,因為分別心讓你產生對立,讓你對世事產生不同的感受。發現了沒有,我說來說去都是在說心,在說我們這個二元對立的心,因為二元對立所以執著在表象上無法出離。用智慧面對人生,什麼是智慧,就是打破這個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當你生命中的一個橋段過去後便要懂得放下,若繼續滯留在悲傷中便是著相,求覺者要懂得駕馭自己的心,而非讓心被事轉。所以與其繼續悲痛,倒不如珍惜每一個當下,真心善心誠心地去對待每一個在你生命中出現的人,讓每一個人都成為你的親人,不再區分彼此。生命雖然脆弱,但是生命力卻可以很頑強,要如向日葵般面對光明頑強的生活著,從此無懼風吹雨打。最後留一個問題讓大家去思考。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你前段時間認為的壞,過一段時間也許你會認為是好,曾經的好,到現在也許是壞。世事真的有所謂的好壞之分嗎?還是世事本來是中性,好壞的感受全在你的心呢?既然在你的心,為什麼不做自己的主人?與君共勉。
感謝答主分享!曾經面對生離死別,撕心裂肺,不能接受,放下,始終在眼淚中滯留傷心的感覺。 如今,明白得失註定,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面對生離死別依舊會哭,更多的是感恩與祝福。 還有就是改變了對身邊人的態度,對依舊在身邊陪伴的會更加珍惜,毫不吝嗇地去表達愛,付出愛,感受那種油然而生的幸福,當失去時,便可安心道別,沒有遺憾。
我以前特別不喜歡結束感,結束一段感情,結束一段旅途,結束一段暢聊,都會覺得失落無比,有一種深深的孤獨感襲來。後來吧,開始讀書,開始學習獨處,明白人本來就是獨來獨往的,往人生的整條長線看,誰和你由始至終過一生?父母?愛人?朋友?孩子?你能保證在這個星球待多久?由此釋懷很多最大的收穫是,當下太美好!每一刻,無論相聚還是分離。
接受,坦然的、心平氣和的去接受,不要排斥。「意外」的發生是自己不能控制的,它的出現自然有它的道理,一味排斥除了只能讓自己更加煩惱之外,別無其他益處。不管發生什麼,生活還是要繼續的,不管你接不接受所遇到的一切。
說到離別,大腦里會出現幾個場景。第一次離別的感覺來自於異地求學。十幾歲的年紀離開父母親人,孤獨與思鄉伴隨,很不是滋味。長大後,送妹妹上學,望著疾馳而去的火車,想著妹妹遠赴千里之外獨自生活,又一次淚眼婆娑。還有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的,親人離世。釋迦牟尼傳里母親痛失愛子,絕望中求世尊賜她起死回生的辦法,世尊讓她向三代內沒辦過喪事的人家討白芝麻,孩子就可以起死回生。結局想必大家都能猜到。愛別離,本就是佛經中所講八苦之一。每個人都會面對和經歷。而我們該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呢。一句話常常聽說,子欲養而親不在。如果把這句話反過來理解,我們離別之痛可能更來自於生前的不盡心,內心存有遺憾。所以,在於親人,戀人,朋友...相處時,我們盡心做好自己的角色。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等到緣盡那天,我們也可以瀟洒的放下,因為一切圓滿,毫無遺憾。聚散離合本是大自然的自然規律,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做好當下,盡心碎緣。標與靶的每次分離都是為了下一次的重新相聚。
課本里學過的啊。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個人想法而已。曾自殺過,記得那時最重要的事是寫遺書。知道那些親近之人看到後會悲痛不已,所以我盡最大努力文筆歡快,傳達給他們,我沒有悲傷,在當一切沒有希望時,對我來說死亡是種解脫,因為我希望他們面對我的死亡,是抱送我去另一個地方的心情,祝福我。離別是肯定的,很難過很難過...但想著祝福他,放他去一個新的開始,更好的未來,就會平靜下來了
該來的總要來,該走的總要走。
皈依的三年後,也就是今年,外婆去世。說一點都不傷心難過是假的,撕心裂肺的哭過難受過,這些自己最真實最自然的情感有什麼必要強制壓抑呢?難受不過是因為愛別離苦,都很正常。回過頭想想,再過幾十年,我自己也要離開,生命就是這樣輪迴不止。親人是緣分,這一世不論善待的慢待的,都已過去了。想得通就想通,該吃吃該喝喝。想不通,難過,那就難過,該哭哭該傷心就傷心……再正常不過了,隨緣就好,隨自己的緣。祝好。
佛說五無返復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爾時佛在祇樹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
時有梵志。在羅閱祇國聞舍衛人多慈孝順奉經修道供事三尊。便到舍衛國。見父子二人耕地。毒蛇嚙殺其子。父故耕不視其子。亦不啼哭。
梵志問曰。
此兒誰子。
答言。
是我之子。
梵志曰。
是卿子者。何不啼哭。而耕如故。
其人答曰。
人生有死。物成有敗。善者有報。惡者有對。愁憂啼哭。何所追逮。設不飲食。何益死者。卿今入城。我家在某處。願過語之。吾子已死。不須持二人食來。
梵志自念。此人無返復。兒死在地。情不愁憂。而返索食。此人不慈。無有比類。
梵志便行入城。詣耕者家。見死兒母。即便語之。
卿兒已死。父言但持一人食來。何以不念子耶。
兒母逆為梵志說譬喻言。
子者如客。來依人止。來亦不卻。去亦不留。此兒本我亦不喚來。自來過我生。死亦自去。非我力乃便進退。隨其本行。追命所生。
又語其姊。卿弟已死。何不啼哭。
姊即向梵志說喻言。
我等兄弟。譬如工師入山斫材縛筏。水中卒逢大風。吹破筏散。隨水流去。前後分張。不相顧望。我弟亦爾。如是宿命因緣。一時共合會。在一家生。隨命長短。死亡無常。合會有離。我弟命盡。各自隨行。無常對至。隨其本行。不能相救。
又語死者婦。卿夫已死。何不啼哭。
婦復為梵志說喻言。
我等夫婦。因緣共會。須臾間已。譬如飛鳥暮棲高樹。擾擾作聲。向明各自飛去。行求飲食。有緣則合。無緣則離 夫婦如是。無常對至。隨其本命。不能相救。
又語其奴。
汝大家兒死。何不啼哭。
奴復說喻。
我之大家。因緣合會。我如犢子隨逐大牛。人殺大牛犢子在邊。不能救大牛。無常之命。不可得救。奈何愁憂啼哭。亦無所益。
梵志聞之。心惑目瞑。不識東西。聞此國人。孝順奉道。供事三尊。故從遠來。欲得學問。未有善應。而見五無返復人。勞身苦心。遠來至此。了無所益。
又問行人。
佛在何許欲往問之。
行人答曰。
近在祇洹精舍。
梵志即往到佛所。稽首佛足作禮。卻坐一面。愁憂低頭。默無所說。
佛知其意。謂梵志曰。
何為低頭。愁憂不樂。
梵志白佛言。
所願不果。違我本心。是故愁憂也。
佛問曰。
有何所失。
白佛言。
我從羅閱祇國來。聞此國人孝順奉敬三尊。故從遠來欲得學問。既來到此。見五無返復人。是故愁憂不樂。
佛言。
何謂無返復者。
梵志白佛言。
見父子二人耕地下種。子死在地。父亦不愁。反更索食。而反向我說無常事。母婦及姊與奴。都無愁憂。是為大逆無返復也。
佛言。
不然不如卿語。此之五人。最有返復。知命無常。非愁憂所逮。是故自定。無有愁戚。
世間俗人。不識無常。懊惱啼哭。不能自勝。
譬如人得熱病。不自覺知。恍惚妄語。良師與葯。熱即除愈。不復妄語。俗人愚痴。愁憂啼哭。不能自解。能知無常。不復愁憂。如熱病癒。此之五人。皆得道證。
梵志聞之佛語。即自克責。我為愚惑。不識道義。今聞佛語。如盲得目。冥中見明。
——《佛說無量壽經》所以,善導大師才勸一切眾生:
無論你現在學到多少心理準備,屆時依然會手足無措的。所以,無需準備。保持堅強。
以前對生死更多的都是聽說,也就是別人家的事,後來我姥姥去世前的一個月是我第一次真正正正接觸到一個瀕危生命終點的過程,從蹣跚走路到僅僅能扶著下床,到懶得下床,靠著被子跟子女說話,後來靠著的時間越來越感覺累,總想躺著,就像小孩子一樣,基本每天都會有細微的變化,而不同的是,小孩子在慢慢發育長大,而老人就像落葉一點點枯黃衰落,去醫院檢查,身體正常就是90多歲器官慢慢嚴重衰竭,吃得越來越少,喝水也越來越少,越來越愛睡覺,緩緩說幾句就要睡覺,生命就是一個輪迴,老人就像小孩一樣,沒有安全感,小孩子的安全感來源於父母,而老去的父母尤其瀕臨生命結束的時候,總在找兒女,而我認為,生命總會結束,偉人也不能因為豐功偉績而多活幾十年,所以接受有期限的生命,而在這期間,多行善事,就算沒有多大貢獻,但我沒有給別人添麻煩,給社會添亂,給其他生命造成威脅,把好的精神傳承給子女,我覺得這就夠了
我五歲的兒子告訴我: c"est la vie, c"est comme ca. 這就是人生,就是這樣的。我問他,然後呢?他說沒有然後,該幹什麼幹什麼,繼續生活。
生生不息。生命是不斷輪迴延續的,這段生命的結束不過是下段的開始。悲傷很正常,無需迴避也不要變成負擔。記憶是可以不斷在意識中被重複的,與其重複悲傷,不如去重複美好。
推薦閱讀:
※為什麼輸錯密碼之後,大家普遍刪掉從頭開始輸入而不是修改錯誤?
※是不是當意識到兩個人的價值觀不同的時候,就意味著關係開始疏遠?
※朋友很冷靜地與我絕交了,我該如何挽回?
※北京人怎麼買得起房子,房價那麼貴?
※人生的價值到底是在於社會的肯定還是自我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