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英劇《是,大臣》與《是,首相》中的吉姆·哈克的執政水平?


詹姆斯·哈克(簡稱吉姆)是本劇第一主角、成長性最強,從Lv1到最後練到滿級執政水平跨度很大;同時吉姆也是笑點擔當,出於劇情衝突需要,執政能力波動較大,所以要分階段、分場合來看他的執政水平。

結合電視劇和小說的背景,剛進入DAA時吉姆是個什麼情況:

吉姆所在的黨曾是執政黨但在這次大選前已經在野多年。剛成為多數黨,可能席位並沒有絕對優勢,大概也就300出頭。組閣上任時算上首相自己(為了和吉姆區分,後文中吉姆的前任就叫首相)有過政府工作經驗的就3個人,可謂人才凋零。

用漢弗萊的話說:

議員並不是「人民」選出來的——他們是由他們所在的選區黨組織挑選出來的,也就是說,由三十五個穿著骯髒雨衣的男人和三十五個頭戴滑稽可笑的帽子的女人挑選出來的。以後的「挑選」過程同樣是荒謬的:一共只有六百三十名議員,一個超過三百名議員的黨便組成政府——在這三百人中,有一百人太老太笨,不可能成為大臣,另外一百人圖樣圖森破,也不可能成為大臣。於是剩下的一百名議員便填補了一百個政府官職。實際上毫無選擇可言。

吉姆本人從倫敦政經學院拿到三等學位後當過專科學校的講師,然後在《改革》雜誌當編輯。吉姆是黨內少數派,為了幫好友馬丁跟首相爭奪黨內領導權發動過反對首相的運動,在雜誌上和下院抨擊前政府,本黨的媒體大V、炮轟執政黨的大噴子、影子內閣農業大臣,專註后座議員20年、萌新政治家。

從職務分配上看,由於首相手裡沒有多少好牌,所以只能捏著鼻子把不喜歡的人安排進來。比如後來的副黨魁雷(當時是不是副黨魁並不確定)安排在內政部,把曾經的對手馬丁安排在外交部,行政部據吉姆自己感覺能排在第八、九位的樣子。這麼多重要位置都不是自己的人,遲早是要替換的。首相有這個權力,後來也確實做過這樣的事。前三季內閣重組了好幾次,每次都讓吉姆嚇得渾身哆嗦。並不是吉姆比別的大臣更膽小,而是他的位置不穩,不得不小心。

了解這些背景之後,我們就很理解為什麼毫無政治經驗的吉姆剛上任就雷厲風行+迷之自信。一方面是不了解公務員體系的強大,無知者無畏;另一方面是急切需要成就穩固地位,危機倒逼政績。但沒經驗就是沒經驗,出了不少笑話。

迷之自信的大臣:

第一集的演講事件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案例,充分顯示了老奸巨猾的漢弗萊是如何坑吉姆的:把跟現行政策有衝突的內容假裝不小心讓弗蘭克發現→弗蘭克覺得挖到寶了給吉姆→吉姆發表→因為內容相左跟首相衝突爆發,吉姆陷入危機→漢弗萊出來承認這是由於他堅持了吉姆的原則而導致的錯誤,謀求吉姆諒解→吉姆不諒解就要堅持錯誤;諒解就要違背原則→最後伯納德出來救場,危機解除。

黨鞭維克(尚有頭髮的維克)對吉姆造成大量傷害,這裡維克的話可以當成首相想說的:

這事足以讓吉姆後怕了,如果漢弗萊真的貫徹了開放政府原則,把演講稿傳出去也就傳出去了。結果就是吉姆政治生命結束,甚至這屆政府、這個黨派都會陷入危機。這個下馬威是漢弗萊精心設計的,過程兇險萬分、結果卻毫髮無傷。

此後吉姆的思路就變了:既然我指揮不靈,那麼就自己搞點事情。從發號施令模式改成刷政績模式。

正式訪問事件里吉姆和馬丁這倆少數派抱團取暖,過程卻一波三折(受邀的總統出訪時國內政變了……)吉姆表示呆膠布,政變就政變吧,行行好來個總統家,讓我把任務做完。然後就來了一個對準備對不列顛飛龍騎臉的總統。講道理,就是讓現實中的政治家處理這樣一波三折的事情,恐怕也要吐血三升。漢弗萊已經不加掩飾的對吉姆落井下石。

「這的確是一場災難、悲劇、震蕩、天譴、巨大的災禍。而且這是您乾的。我可不想在泰坦尼克號輪撞上冰山後向船長提出建議。」

最後吉姆靠送錢完成了這次外交活動,勉強在行政部站住腳。

吉姆開局大搞開放政府運動、節約運動、精簡運動,出拳不是打在空氣上就是打在自己身上。唯一一件搞成的事情就是老大哥事件,在媒體曝光造成既定事實後逼行政部兌現。這也是100%搭了前任大臣湯姆的便車(人家文件都做出來就差發布了)。

吉姆還特別擅長政治自殺。接觸一段時間之後漢弗萊發現不用考慮要不要挖坑搞他,而是等吉姆自己挖坑跳坑後考慮要不要救他就行了。

減員運動那集,吉姆提議精簡公務員隊伍,於是大家紛紛贊同那就廢了你的行政部吧。(吉姆走出會議室跟漢弗萊對眼神兒的功夫,其他人就完成了這個py交易)

吉姆:我很震驚

漢弗萊:你還震驚?我才震驚!

吉姆:伯納你怎麼想

伯納德:我驚住了

……

吉姆:一個部門怎麼能說廢就廢

DAA要是真被廢了,你們可以來UC上班。

漢弗萊服務政府30年,表示從沒見過這樣花式作死的大臣。政治自殺居然拉上23000人墊背,還有沒有素質了。

然而也就是這一集吉姆展示出了優秀的政治才能。幾人商量應對時,通過馬丁了解到首相為了得拿破崙獎要在歐通卡上耍花招。吉姆立刻就想到了以泄密要挾首相,其他人卻還沒反應過來。從中可以看出,吉姆對如何利用媒體和信息有獨到見解。後面在綜合交通政策事件也用過類似手段。媒體關係始終是吉姆的一張王牌。

吉姆有一種能夠因禍得福的能力,這裡差點要廢部卻讓他站的更穩了 。

吉姆早期政治經驗不足以撐起政治抱負,總是把本來四平八穩的事搞的亂七八糟,讓周圍的人都捲入其中,然後再通過種種努力讓亂局回復到原點。這種能力太過具有破壞性,以至於漢弗萊也不能完全隔絕吉姆對行政部和白廳的影響,有時候為了不讓他折騰還要給些好處安撫一下。所以不要輕視給人添堵的能力,這也能增加一個政治家的分量。換人的成本越高,這個分量就越重。

當然這樣還有另一個好處,經歷過很多危機的吉姆對政治家、公務員的利益痛點有著深切的體會。拿MOBA舉例,吉姆屬於那種滿腦子騷操作的,菜鳥期各種匪夷所思的花式送,隊友非常痛苦,但是打的多了進步會比保守的玩家快得多。第一階段的吉姆起點低但是成長快(政治上的成長、不是常識上的。畢竟政治家不需要常識)。

吉姆和弗蘭克兩個前反對黨大噴子分道揚鑣,標誌著第二階段的吉姆從運動式政客向無事忙政客轉型。直到當首相前吉姆的核心業務就是不斷的在媒體刷刷刷。用漢弗萊的話說,吉姆是「不上電視就找不到存在感」;用阿諾德的話說,就是「一系列特殊才能,專做沒用的那套」。

立場的不同往往會帶來觀點的偏差。其實並非吉姆不想幹事,而是觸動不了既得利益(自己也被腐蝕差不多了)。自己拗不過漢弗萊,拗不過公務員系統,鬥爭半天民眾也反對、首相一個電話打過來就得改弦更張。為國、為民、 為政府、甚至為女權考慮,你們都不買賬,這還奮鬥個屁啊。所以吉姆作為反對黨時能對執政黨發出犀利的質問,提出改革的藍圖,但是作為執政黨時只剩下刷好感度(這國怎,定體問,英或輸)

對於一個政治家,一定要知道誰能決定自己的命運,業務粗疏反而不是要緊事。在丙醇工廠、浪費調查、醫院罷工幾個事件里,吉姆緊跟首相的步伐,靠著伏低做小穩住了座位。最好的一次和平調動機會是吉姆去歐共體當某總長,但在首相、吉姆都沒意見的情況下被意外入局的漢弗萊攪黃了。

吉姆把跪舔叫忠誠和正直,看這一臉的大義凜然。漢弗萊聽了會沉默,安妮聽了會流淚。

吉姆雖然道德感十分強烈,但是道德立場並不堅定。總是節操掉了一地像沒事人一樣又撿起來瞬間回復滿。這也算吉姆的一大亮點,各種作死就是不翻車。無論比起前期的馬丁、鄧肯還是後來的達德利、索恩來說,吉姆的政治生命要強韌得多。什麼角度能看得到好處,吉姆就從什麼角度看待問題。用漢弗萊的話說就是「高度的思想服從和精神可控性」。阿諾德和漢弗萊覺得吉姆最重要的能力就是「flexible」。這對於吉姆的命運很關鍵。

蘇格蘭軍事基地事件吉姆替漢弗萊保密,民防系統問題吉姆說錯話了漢弗萊也拉他一把。兩個人都有把柄在對方手裡,這種能相互將死的關係往往特別穩固。雙方在尊重對方核心利益的原則下可以相互合作,後面漢弗萊幫吉姆登頂應該也有這方面的考慮。

吉姆:咱們倆的關係有點像匪徒和人質。

伯納德:誰是匪徒呢?

對比前後劇情就能發現,吉姆的政治能力是在潛移默化的提升。委員會質詢事件中跟首相的顧問斯賓塞說話既誠惶誠恐又不得要領。等到了綜合交通政策事件時,吉姆在漢弗萊的幫助下已經可以和阿諾德+斯賓塞斗個來回(這時候已經到了大臣的最後幾集了)。跟斯賓塞互相要挾毫不怯陣,最後把皮球踢回交通部成功抽身,一個老練的政壇滾刀肉。

首相辦公室泄密比內閣大臣辦公室泄密嚴重得多。我想說,光是安全問題……

敢用這小眼神兒撇阿諾德,吉姆你可以的。

第二階段的吉姆有點大隱於朝了(不幹正事)。放棄了跟公務員硬碰硬的對抗,融入到規則之中的吉姆開始遊刃有餘。平時看不出這人背後正在積蓄能量,就感覺一浮躁又中二的中年政客(稀有度?)。如果說第一階段是終日乾乾夕惕若厲,那麼第二階段彷彿潛龍在淵,俗稱悶聲發大財。

比較意外的是出使庫朗事件。吉姆暴露了一個政治家的黑暗面:諉過於下。遇到危機的第一反應是讓別人當替死鬼,頗有漢高祖之風。

第二個意外是軍火交易那一集,吉姆懷揣最後一點良知向首相報信,最後卻選擇了逃避。這一集是我心中本劇的top5(另外4集是聖誕特輯、鑰匙風波、禁煙政策、葬禮外交),對白全程高能,顯露出喜劇的悲劇內核。公民吉姆和政治家吉姆在此分手告別。(ps:維克總能一針見血,比傑弗里不知高到哪去)

所以你不能跟著你的良心,因為它可能不跟你同路。——酗酒牧師哈克

一路走來,吉姆得到了牛津大學的榮譽法學博士學位、詹姆斯·哈克動物庇護所的冠名、藝術總管大臣、黨主席等頭銜。行政部也在幾次重組中獲得了地方治理權、藝術和廣播電視管轄權。小日子越過越紅火。在大臣的最後一集里,吉姆增加了地方議員經費、跟公務員們去看歌劇,把好感度刷出了新高度,為登頂做了最後鋪墊。(編劇草蛇灰線的寫法比龍傲天不知道高到哪裡去,我先拜三拜。)

有時間再更

-----------------------2017年末更新的分割線---------------

吉姆的所有積累,終於在首相提前退休時變現了——通過黨內選舉成為新的首相。過程固然充滿巧合,有撿便宜之嫌。但也不是隨便誰都能撿到這個便宜。

鄧肯和埃里克兩個水火不容的人都默認吉姆是支持自己、反對對方的助力;等到二人退選後能吉姆獲得多數的認可(吉姆本人還是黨主席);

黨組織秘書傑弗里乍聽得漢弗萊提名吉姆驚詫不已,但細思後認可了漢弗萊的判斷;

前執政黨的行政部大臣湯姆跟吉姆私交不錯,分享了自己任上的改革成果(白皮書)和應對官僚體系的心得;

參選前後媒體曝光和社會活動頻頻,幫助吉姆造勢;

漢弗萊和伯納德都曾被吉姆陰過(或者差點被陰過),當初吉姆踢開弗蘭克二人在場甚至參與其中,但都樂見吉姆登頂。

以上種種,足以見吉姆矯飾得人之能。

ps吉姆要是有點過人的才略就更棒了(人望+才略≈王霸之氣),可惜他沒有。

退一步講,即使吉姆選擇認慫導致鄧肯或埃里克當選,他們的第一要務也是打擊對方。吉姆作為黨主席是暫時拉攏對象。而等到他們掃清異己之後,也需要吉姆這樣的人填補空缺,(以避免任用真正的賢能之士,漢弗萊語)。而吉姆本身已經是黨主席和行政大臣,沒有大的問題很難降職調用,明升暗降也不可能——他一直都是在明升暗降才會在的職位上,不然就是農業大臣了嘛。而擢升吉姆能讓異己者也記恨上吉姆,拉得一手仇恨。吉姆也沒有落井下石、下克上的前科,放在哪裡都安心。可以說吉姆立於不敗之地。

但夢想總是驅使人們選擇冒險。吉姆選擇了一條同時得罪鄧肯和埃里克的路。在公務員體制的左右下,這個便宜被吉姆撿到了。


謝邀。

其實吧這部劇裡面基本沒有一個角色是多正面的,因為它本身就是以諷刺為目的,所以hacker的形象肯定是被醜化的。

首先hacker並沒有什麼政治經驗,他當過五年的backbencher,之前是報刊的編輯,他能坐上大臣也可能是出於前任首相看上了他的某一個特質。這裡需要指出的一點是,英國首相組閣是完全由其個人決定的,而非民主選舉產生,所以會存在由於某位議員與首相關係好所以成為內閣大臣的情況。

其次hacker沒有太多主見,他是一個比較理想主義化的人,喊著透明政府削減公共開支等等,但是實際上具體要怎麼做,他不知道。所以只能在絕大部分情況下受humphrey擺布。

第三就是所有政客的通病,所做的事情都要能為自己贏得支持率,尤其是首相。由於英國的政黨制度,backbencher可以投票促使身為首相的黨首下台,所以實際上首相本人受制於多方。

簡言之,hacker作為本劇整了的代表,基本體現了政客絕大部分的特點。不過hacker這一角色是用來諷刺當時英國政客的,其中必定有醜化和加大的成分,一個政客要是真的像hacker那樣幾乎沒有優點可言的話,估計任職不久也會被免職吧,實在太不像話了。

當然hacker有一個難能可貴的優點,就是在bomb那一集種體現出來的良知。可是這種良知最後也被利益所吞沒了。


在BBC的Yes PM宇宙中,吉姆·哈克是英國20世紀80年代傑出的首相,可以位列英國戰後最偉大的政治家之一。證據就在於此:

2019年,哈克在牛津有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學院!!!

要知道。在我們的宇宙中,牛津大學沒有一所學院是以傑出的首相命名的。這至少說明,LSE出身的哈克(LSE:???),得到了Oxford傲嬌老貴族的認可。

在Yes PM宇宙中,Lynn和Jay(我們的宇宙中的Yes PM的編劇)以哈克的日記為藍本,參考了小漢爵士的記錄(他們公務員總是嚴格地一切記下來)和Bernard的回憶與記錄,寫出了Yes Minister和Yes PM。

BTW,劇中幾乎掌控一切的Humpy後來老年痴呆,生活無法自理,晚年在聖迪姆那老年精神錯亂病院居住。

而曾經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的Bernard後來成為了公務員首腦,也就是小漢和阿諾德曾坐過的位置。哈克在本世紀初逝世,而哈克夫人則至少活到了2020年。他們的女兒Lucy(就是為了野生的獾的棲息地要去裸體抗議,被Humpy以房地產商的陰謀騙止的那位)成年後也涉足政治,但序言中沒有對她用多少筆墨。


英國在野黨是有影子內閣的,同樣一套班子和執政黨一一對應。同樣進行相應決策。hacker在他們黨上台前是影子內閣農業部長。小說裡面提過,首相本來想讓hacker繼續當農業部長的,Arnold因為hacker干過這個,可能會有些真知灼見,攛掇首相讓他去了DAA。選首相那一集也了解到hacker其實是黨內中間派,其他兩派都在拚命拉攏他,他導向誰誰就贏。說明他在黨內地位是很高的。

首相大臣都離不開文官,政治就是利益交換。不是誰要壓倒誰。能一起幹事不折騰就行。劇中hacker一開始確實是小白,後面慢慢的手腕成熟多了。漸漸可以和Humphrey各占勝場了尤其是首相以後,用cabinet office跟10之間的門就整的humphrey灰頭土臉。首相以後對內閣的控制力也是很強的,雖然受humphrey影響還是很大的。

執政能力的話,畢竟是諷刺劇,基本上設定就決定了hacker不可能有什麼政績。不過其實真箇內閣都沒有政績。前首相死的時候看看hacker的吐槽就知道了。前首相的朋友連一個小教堂都站不滿。hacker這樣能對文官有些掣肘的就算挺強的了。

前面有個答案說英國組閣大臣不是民選,這是錯誤的。大臣必須是當選議員。就是已經民選過了。不過確實哪個議員當大臣確實是首相說了算。世界上並沒有一個民主國家民眾還要挨個選部長的。


記得在任何麥克風面前都要當成沒有關的。

做到這一點就是一位優秀的首相了。


提高了內閣的平均年齡,拉低了內閣的平均智商


我覺得哈克能力是有的。書里對劇里情節進行了補充,哈克一開始是想去農業部的,他是農業部的影子大臣,但是農業部的常務秘書找阿德若,把哈克弄走了,要真是廢物就不需要這樣了。

哈克和漢弗萊在行政部鬥了三季,後面基本上平分秋色,一個沒從過政的人和部委的老油條玩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首相就不用說了,漢弗萊吃的虧更多。


還記得哈克當上首相的時候。漢爵爺和阿諾德的反應么。


哈克熱衷媒體曝光度更勝於權力,在黨內有著不錯的人緣。行政能力中庸,政治手腕過硬。有著在現實政治面前不堪一擊的原則,不恥於妥協。偏聽偏信,有和公務員集團合作的豐富經驗。希望限制公務員集體但不真正願意摧毀這一利益集團。簡直是能和公務員集團合作的最好大臣/首相。


首先保選票,其次是公眾形象,再次才是政績

想做啥,但發現啥都幹不成.


這個諷刺喜劇,突出表達的不是執政者的優秀,而是愚蠢。然而我最欣喜的是,英國人幾十年前拍攝的劇集,就已經把當代中國官場的事兒寫得淋漓盡致


平庸之極,甚至可以說是平均水準之下,這點在《是,大臣》最後一集已經很清楚了。

執政過程上,基本被漢弗萊玩弄於鼓掌之間,偶爾會利用自己的小計謀小小反制一下漢弗萊,但是在執政的大政方針上從未偏離過漢弗萊的掌控。

哈克主要有以下弱點:

1.沒有主見。牆頭草,A下屬跟他彙報他覺得A有道理,B下屬跟他彙報他覺得B有道理,沒有自己的想法。

2.城府太淺。政治手段太幼稚了,這也能當大臣?經常被漢弗萊玩弄,還渾然不知。

3.最重要的一點,體制問題不能實現他的理想。哈克代表的是誰的利益?人民群眾的。漢弗萊呢?公務員體系和商業巨頭的。誰來執行各項決策呢?公務員。所以儘管哈克有時想做一些實事,但是在這種公務員體制中阻礙重重。不管哈克能贏得選票,公務員們的地位巋然不動。所以,他們並沒有維護哈克的政策的動力。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Black Mirror》(黑鏡)第四季第四集《Hang The DJ》?
《IT 狂人》為什麼如此好笑?
有哪些與主角相愛相殺的角色?
最讓你感動的《神秘博士》的情節有哪些?
《Yes,prime minister》的主角是Sir Humphrey 還是首相大人?

TAG:政治 | 英劇 | 是,大臣英劇 | 是,首相英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