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沒有像蘇聯那樣發展高性能對地、反艦巡航導彈呢?

現役的戰斧、魚叉等都是次音速的,威力和突防速度也不如蘇聯的花崗岩


老美說:我們有牛逼的航母戰鬥群啊……我們送出去的大波大波的大黃蜂能到400km甚至800km外狠狠的揍你呀……

一個大黃蜂能帶4枚鬼鬼祟祟的身嬌體萌的掠海爆起傷人威力也不小的魚叉……一次能放出去60架大黃蜂,你肯定都屎了……何必再搞傻大笨粗的超音速蛋蛋……

另外,MK41還能裝載射程500km彈頭半噸的反艦戰斧,同樣鬼鬼祟祟的身嬌體萌的掠海爆起傷人但是威力巨大……

老毛子的幾個超音速蛋蛋,是被逼出來的,被逼出來的!!!!!

因為他沒有能打破老美航母戰鬥群防禦的手段。只能拚命的加速度加速度加速度……面上風光參數牛逼,那是無奈之舉,體積太大,重量太大,6000噸的艦船都裝不了(除了射程100km的短腿白蛉)。導致載艦體積巨大……基洛夫有2萬多噸,光榮是1萬2千噸

就算花崗岩玄武岩還是火山岩有400~500km的射程,又有個啥用,載艦早早落入老美的預警範圍,船又那麼大,又沒有隱身設計……早早就會被發現……按照老美的習慣:發現即摧毀。

老毛子的那些蛋蛋只能說有個卵用……

何況這些蛋蛋需要中繼,如果不是衛星中繼,而是艦載機中繼的話,早早就被發現並幹掉了……

說完載艦再說蛋蛋,老毛子的蛋蛋很暴力,一直到了玄武岩和白蛉才會掠海,但是掠海了,射程就只有之前的一半射程了,導致載艦需要更接近航母戰鬥群。就只能在很高的循環高度,拚命的加速加速再加速,到了目標了一頭栽下來……

續航高度那麼高,體積那麼大,熱目標信號那麼強……簡直就是一路跑一路喊「我來了呀我來了呀」……

相比之下,魚叉和戰斧,體積小目標小,7/800米高度巡航,然後數米掠海前進靠著地球曲率不容易發現,等到快到目標了,爆起從天頂攻擊,還能做出s型規避路線……


因為不需要。

平台優勢碾壓,就不需要在單件兵器上多下功夫了。

類似於P500,P1000這樣的導彈都是弱勢體系對抗強勢體系下的產物。

美國在海戰中一直可以拿到大多數海域的制空權和制電磁權,艦載機在100km左右的距離上放魚叉就夠了。

而且便宜,量足。一架F/A18就能掛2-4枚。

射程那麼遠,不進行中繼制導可靠性其實挺低。

不過沒有什麼平台可以在較近的距離上投放,只能用重型反艦彈,或者反艦彈道導彈這種投機取巧的兵器。

但是即使這樣無論攻擊半徑,探測半徑,和攻擊強度,1144和1164都和航空母艦完全不是一個級別上的。

最後說一下,魚叉其實也不好攔。

雷達反射面和紅外特徵都比超音速反艦彈要小得多,機動性好,也可以全程貼海平面飛行。

超音速飛行阻力大,很多時候為了保證射程需要飛高彈道,末段才能低彈道,所以現在類似3M54的導彈都採用的末段才超音速的模式。


美帝突防有三叉戟,而且除了美帝和盟國,其他國家的反導系統都是渣渣。

對地有幼畜,第一代精確打擊巡航導彈。

對艦?用彈道導彈裝常規彈頭攻擊移動目標,這傻逼點子誰想出來的?


道理很簡單,美國手裡有海權和陸權的複合,所以干翻了德國、英國。

所以美國要做的就是在海權、陸權的基礎之上,發展制空權。

而俄羅斯則面臨另外一種窘境,162年前英國對俄羅斯採取遏制其海運的手段,162年後英國的衣缽繼承者美國還是遏制俄羅斯少得可憐的海洋權益。俄羅斯有陸權無海權,沒有海權則航母戰鬥群沒有意義,沒有航母戰鬥群則航母沒有意義,對於俄羅斯而言,提高單兵武器效率最高的手段就是提高單艦的戰鬥水平,最好能用漏點肌肉和血盆大口嚇(he)止戰爭。

其實作為世界最強的美國海軍,一旦開戰美國軍艦決定不會開到俄羅斯海軍的射程之內,讓俄羅斯用一戰時期的火(fei)炮(dan)齊射摧毀美國軍艦。相反美國軍艦可以用戰鬥機航程+副油箱航程+空艦導彈的射程摧毀肆意蹂躪和摧毀俄羅斯海軍。這就是海權!俄羅斯沒有海權,關於這一點蘇聯領導人清楚的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根據自己的地緣政治戰略非對稱的發展了超音速反艦導彈。而根據美國的地緣政治戰略反艦導彈超不超音速根本沒有意義,因為對於美國人而言,花崗岩根本沒用。


紅海軍的遠程超音速的反艦導彈是為打擊美帝航母編隊存在的。在自身沒有航母,處於戰略守勢的情況下,為了突防,反艦彈要有足夠的速度,射程;為了有效毀傷航母,必須要有足夠強的戰鬥部,巨大的體積不可避免。這樣的高性能導彈是特化功能的結果,但並不是當時反艦彈發展主流,而且是在針對特定目標的情況下配合飽和攻擊的戰術才可能奏效,畢竟攔截一枚高空巡航彈道的的超音速彈並不比掠海的亞音速彈難多少。

美帝航母編隊有足夠強大的制海制空能力,遂行反艦任務時有著足夠的航空兵力,投射範圍與手段更為自由。反艦壓力遠不如蘇聯大。魚叉射程重量適中,足以勝任。

至於對地彈,美蘇應該是平分秋色,都有著門類齊全的彈藥種類。

其實如果不把高性能限定於威力與突防速度的範疇,美帝並不是沒有實用超音速反艦導彈的。其早期的RIM-24具有一定反艦能力,RIM-67則是歷史上唯一在實戰中擊傷敵艦的超音速防空(反艦)導彈...冷戰後,部分退役的RIM-67成為了GQM-163靶彈,甚至繼續魔改成了GQM-163A這樣:

這就一美帝版的迷你YJ-12/Kh-31好不好,裝上導引頭戰鬥部就妥妥的超音速反艦彈了。所以...要說美帝沒有發展,可能只是人家懶得動手而已。


突防理念不同。反艦導彈一直分龜派和兔派,西方以飛魚和魚叉為代表的龜派,速度慢,但是體積小,不容易被探測,而且可以大量攜帶,飛機上軍艦上,潛艇上都可以裝。俄羅斯花崗岩等為代表的兔派,超音速,體積巨大,純靠速度突防,一擊致命,目標只有美國的航母和大型軍艦。中國基本上都有,鷹擊8系列以亞音速為主,83雙速制,大部分時間亞音速飛行,直到接近目標才會加速到超音速。鷹擊12純超音速。現在還有了東風21d反艦導彈,直接攻頂,防空系統的盲區。不管打不打得中,有這麼個威脅在,靠近中國的航母就不再是威脅而是人質了。

美國之前一直是非對稱作戰,對手沒有放空能力,所以美軍希望軍艦和飛機可以一次性攜帶更多的彈藥,打擊多個目標。高性能超音速的對地或反艦導彈對於需要打擊的目標來說太昂貴,產生不了需求。


因為USN有艦載機


都有航母艦載機還要啥自行車,飛機扔導彈比艦艦導彈多快好省爽多了,三維打二維。


推薦閱讀:

冷戰期間,美蘇兩國在武器和戰略方向上都犯過什麼樣的錯誤?
為什麼冷戰期間美軍可以輕鬆打敗朝鮮,卻在越戰中陷入泥淖?
假如當年是美國解體了而不是蘇聯解體這個世界將會是什麼樣子的?
從冷戰開始,蘇聯是不是就註定失敗?

TAG:美國 | 軍事 | 蘇聯 | 航空母艦 | 美蘇冷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