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租賃公司與大型國企合作的模式有那些?

假設依託於大型國企現新設立融資租賃公司,該融資租賃公司如何基於國企背景開展業務,開展業務的模式有哪些?如進一步拓展多行業業務,該從何處著手?


謝邀。

從公司角度而言,我認為先討論定位再討論業務是比較靠譜的思路。而恰恰題主的問題在定位上不太明確,先梳理一下:

1. 國企是是什麼性質的國企:國有銀行?生產型國有企業?還是服務型國有企業?國有銀行成立金融租賃公司拿銀監會金融租賃拍照,受銀監會監管,業務定位上是銀行金融產品的重要補充,需要滿足銀監會監管條件(感覺題主問的不是這類,下文不作展開);生產型國有企業,至少在成立初期的業務定位大多是金融服務促進產品銷售,那麼初期考慮服務好主業是基本的要求;服務型國有企業,此類國企成立的大多是第三方租賃公司,很多時候定位是出於財務投資考慮,提高母公司資金利用率和回報率,在成立初期選擇行業的時候往往會先考慮短周期高回報的行業(沒錯,說的就是醫療設備之類……)後兩類公司拿商務部牌照,監管相對寬鬆,業務形態也相對靈活。

2. 國企的股東定位:全資或控股股東?還是小股東?對於國企全資或控股的租賃公司而言,基於國企背景初期開展業務這一命題的核心是有效利用國企融資優勢,之前答題的各位在這部分的討論已經比較充分,就不再複述了。個人認為,業務實質就是國企信用變現。如果國企僅是小股東,則其對業務的貢獻基本以提供商業機會和渠道為主。已答題各位沒提到的是業務規模籌劃或業務規劃:在選擇業務初期,需要考慮未來若干年的業務發展規模,國企,特別是上市國企,其集團公司一般對合併財務報表有財務約束,租賃公司業務發展到一定階段,幾乎必然的會遇到業務規模的天花板,解決方式無非三種:1)現有業務出售:如無追索ABS等;2)表外業務(商務部牌照的好處,表外業務幾乎不受監管);3)引進投資人,稀釋股權。提前業務規劃,是租賃公司後期健康發展的基本保證。在上一個10年,大多數租賃公司在這方面做得並不好(特別是那些賣車的國企,不點名),租賃公司最後淪為了國企的次級資產池,資產無法出售,違約率高,母公司層面槓桿越來越高,資產越來越重,其實是非常短視的行為。

3. 國企的資產處置能力。融資租賃相對於銀行或其它金融機構而言,核心競爭力之一是資產處置能力。如國企股東擁有不錯的資產處置能力(設備回收、二次銷售等),在初期業務規劃時可以考慮零售業務(不是小賣部哈,是對少量設備或小型企業提供小額融資租賃服務)和高度定製化業務,以獲得差異化競爭優勢;如果國企股東不具備資產處置能力,則業務考慮上就應以流通性好的行業,大標的大客戶為主。

關於題主最後的問題:「如進一步拓展多行業業務,該從何處著手?」我的建議是:租賃公司初期不要考慮多行業。融資租賃是金融業務,說到底賺的是風險的錢,控制風險永遠是第一要務。起步階段,不熟不做,步子大了,容易扯著蛋。

先到這吧,希望能夠對題主有啟發。


對於租賃的操作模式,諸位答得對比較全面了。我側重於如何「依託於大型國企現新設立融資租賃公司,開展業務」方面說兩句。

如題主所言,探討的是融資租賃公司而非金融租賃。融資租賃公司相比於銀行系的金融租賃公司,其最大的、先天性的劣勢在於資金的籌措和資源的組織上。

先說資產端的業務,對國企背景的利用主要體現在業務營銷上,依託大型國企的關係網路、資源背景、供應鏈關係開展業務,能夠在前期快速的鋪展開業務。但是隨著企業發展最終還是要按照市場去搭建符合自身的業務格局和經營邏輯。然後說負債端業務,這是重點需要「依託國企背景」的地方。普遍認同的融資租賃行業槓桿是10倍左右,即所能形成資產規模可至自有資本的10倍左右。融資租賃公司從2012年的800多家快速發展到現在的3000多家,但真正開展業務的沒多少,有三分之一嗎,我覺得需要打個問號,大多數干著的都是拉皮條的工作。他們動不起來原因,不是放不出去錢,放錢誰都會(當然是不考慮安全收回來的情況下),問題就是無錢可放。所以保證融資租賃公司具有持續的、穩定的乃至低價的資金籌措能力是其面臨的重大課題和挑戰。資產證券化、發債、上市這些融資渠道,對新成立的融資租賃公司都還是很遙遠的事情,前期的資金資金從哪兒來呢,當然是靠爹了。靠爹直接撥付,靠爹擔保在銀行授信,這就是看你說的大型國有企業的實力了。

最後說一句,融資租賃的業務邏輯其實挺簡單的,但這裡的水也是很深的,外面看著很美好,但不是誰都玩得開的。


謝邀。曾經在一家國企背景的租賃公司從業,跳出來那個圈子後有一點小感觸,正好借這個問題理一下思路。

首先,簡單說一下個人對目前租賃行業的理解,歡迎知友來探討。因為一直從事銷售工作,所以主要從業務的視角來談這個問題。1.國內融資租賃的業務發展第一個階段已經完成,某東和某安是業內典型的標杆企業。在評價業務時我個人看重的不是簡單的營收和利潤等數據,而是該業務是否可持續,是否有一定的壁壘,是否具有典型的商業邏輯和市場認可的特徵。比如國內都在抓的醫療資產,某東和某安主要優質資產之一,憑藉的就是輔助幾家大型醫療器械主體的銷售,滲透到其經銷商網路,進一步解決了醫療物件的最後一公里。這種業務是優質的和差異化的,因為業務的複雜程度非常高,打通的是一個體系,目前大部分租賃公司還是比較浮躁,難以潛心發掘類似這樣的業務,因此也簡單做一些醫院的回租賃(後面簡稱簡單融資),對於醫院這樣一個收付實現制的主體,這種簡單融資的業務到底解決了醫院的什麼問題?是否是可持續的?誰也說不清楚,所以簡單融資在我眼裡不是一個好業務,而不是從債務人的角度去評判。這就是為什麼說某東和某安是標杆,因為已經建立了自己的業務模式,後續的周轉和資金都圍繞這樣的業務來開展,一群人奔跑的方向都比較明確,所以不出大問題會越跑越快,從醫療到印刷到機床等等細分行業,已經都在複製和迭代,一生二,二生三,三生無窮。大部分走了捷徑的租賃公司,還在做著簡單融資的業務,東一耙西一耙的滿市場找業務,很難確立業務的壁壘,銷售也會做的很累,因為這種業務僅僅是資金的一個通道,這個通道不是常說的出表的通道業務,而是從業務特徵和本質來看只具有簡單通道的屬性和功能,沒有附加值和業務壁壘。2.未來的租賃業務走向判斷。這點很難,至少對我這樣一個小銷售而言。但也有一點感觸,說出來大家探討。目前的租賃行業在受到資金的推動,市場不缺資金,缺好的資產,缺優質的業務模式。這一點從15年各地地方銀行也紛紛設立金租,號稱金租的小陽春可以看出端倪,在我看這就是典型的資金推動,靠資金來找資產。這是我覺得最不值得的一條路,因為漫無目的的燒錢,互聯網公司的燒錢至少有一個自身的業務模式和商業邏輯在裡面,但這種資金推動的簡單融資業務僅僅是燒錢而已,所以會錯過很多真正的業務機會。一設立註冊資本就幾個億,那當年的業績怎麼也得幾十億吧,那招來的業務不是都派去做簡單融資么?哪裡能沉心下來做些真正可持續的租賃業務呢?所以政府和醫院的項目很搶手,因為股東認可,在簡單融資的業務導向下只要把控好風險,就算出現更好的資金通道替代了租賃的殼子例如信託和abs等等,股東也可以掉頭。但這幫銷售從業呢?也轉行去做信託和abs么?所以,我覺得未來的業務要麼就是投行化金控化,把租賃當個通道,玩兒花樣;要麼就是專業化,尋找細分市場適合租賃的物件。具體怎麼走看看團隊、看看股東背景。

順便說一下對國企背景的感受。都說租賃是一手抓資金一手抓資產,兩條腿跑周轉,其他同等條件下國企至少在資金端具有一定優勢。目前國內的資金環境下,國企租賃的再融資確實具有先天優勢,但只在起步階段而已,如果自身業務不能獲得市場認可其實也很難從母公司或者集團獲得更多的資源傾斜,畢竟集團大了業務線條也廣,那麼多孩子嗷嗷待哺,為什麼只給你奶水呢。所以,我的理解如果找到了大型國企的平台來運作租賃公司,資金優勢只能作為早期的一個抓手,需要儘快發展確立自身的業務導向。哪怕做一個扳手的融資租賃,如果市場滲透率領先且可持續,也能作為未來業務的一個導向,獲取更多的股東資源和市場資源。

其次,資產段國企其實沒有太大的優勢。有人說可以利用國企平台操作集團內的業務,其實這條路並不好走。從上面提到的優質的業務的定義來看,系統內做簡單融資很明顯能看到天花板,而且財務公司也能做,要租賃幹嘛?

最後,再次感謝邀請,問題不錯,希望同業能一起探討。國企背景個人覺得有用,但是短期不可持續的,還是要導入成功的業務模式,找到自身的商業邏輯,核心還是要有那麼一群不走捷徑願意踏實幹活兒的業務員。


當然是以國企關係網內部的企業入手,圍繞國企的供應鏈開始做業務,都是一個鏈子上的行業,畢竟知根知底,有無風險,客戶怎麼樣,打幾個電話全清楚了,讓國企拉個應付賬款的明細出來,挨個去找一邊,總會有收穫~這是初步開展業務的方法,有資源不用,非要自己奮鬥?

開展多行業的業務,也得靠好爹,國企在當地的政府背景資源多,讓他們給你介紹點政府金融辦,經信委什麼的,還怕你沒客戶?再不濟,介紹幾個銀行行長也行啊,後面就…你懂的。


瀉藥。

首先融資租賃公司分好幾種,銀行背景的金融租賃公司,隸屬銀監局監管;商務部下的融資租賃公司,比如遠東;保險背景的融資租賃公司,比如平安租賃;還有大型生產廠商背景的融資租賃公司,這種公司成立融資租賃主要是為了促進廠家生產設備的銷售。

但主要業務還是單純的直租和售後回租兩種,所以依託大型國企為背景的話,資產端業務模式可以有以下這幾種:

1、直接租賃。以國企為承租人,融資租賃公司代為採購大型生產設備,再租給國企公司使用,好處是國企可以盤活自有資金,延遲納稅啊等等。

2、售後回租。以國企現有資產為標的物,賣給融資租賃公司,再回租給國企,好處是盤活固定資產,資產轉向資本等等。

資本端的業務模式:

1、利用國企的授信額度。

2、將應收租金在銀行或保理商做保理業務,或者以購得資產做資產證券化,以上業務都加上國企擔保。

綜上,依託大型國企的話,不管是資產端還是資本端,業務都是以國企需求為主。

純手打,希望能幫助到你。


首先謝邀。

回答前有幾個問題要問:

1.依託於這個依託如何定義的。是大型國企是貴公司背後的股東,還是跟貴公司股東關係很好可以合作,這兩者有很大區別。

2.開展業務的模式有很多,但是我個人認為,如何開展業務,開展什麼業務,都受限於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年投資回報率要求。換句話說,也就是貴公司說了算的老大投資偏好是怎樣的,傾向於承受大風險高收益還是小風險低收益。

租賃公司現在面臨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呢。

我個人認為是融資難。

如果您背靠大樹,租賃公司他爹是大型上市國有企業。那恭喜,這個問題基本就不是問題了。您只需要考慮如何借到便宜的錢,而不是如何借到錢。

例:某國有大型機械製造上市公司旗下的租賃公司,還沒成立呢銀行授信就有非常非常高額的額度了。吾等只能望額興嘆。

如果背靠大樹,那我個人建議五路齊開:

1.依託於大型國企產品的直租。

2.跟本身國企關係良好的地方政府平台類項目(關係好了很多東西能問方便問方便後續處置)。

3.銀行提供的通道類業務。

4.母公司每年的商票貼現,集團下屬公司的委貸業務。

5.母公司向下的不良資產剝離。

以上覆蓋了打開供應鏈、盈利、維護銀行關係、節省稅收成本、優化母公司報表等多個方向。

如果這可大樹靠不住只能抱一下的話。

在以上環節刪選精簡就成了。

既然有了方向,那如何開拓就不是問題了。

基本一個做了3年以上且比較積極向上的項目經理都能跟你坎1小時以上。你只需找到各條合適的專業人才就行了。

這裡只講方向,細節、方法鋪開來就寫不完了。哈哈


已進入放假模式,無聊得很。那就隨便寫寫我知道的吧。

先說說出資方

1、出資方行業。首先行業內將租賃公司分為金融租賃和融資租賃,金融租賃是由銀行設立,歸屬銀監會監管,可進行同業拆借,融資租賃是由除銀行任意企業設立,歸屬商務部監管,資金靠自有渠道獲取。中國現有金租主要是做銀行本身因客觀條件無法完成的貸款,或者政策性的融資(比如工銀各種海外飛機、軌道交通),金租一般資金較大,一般以億元為單位,融資租賃看公司定位和資金渠道了,幾十萬起價的有,按億的也有。

2、出資方來源。內資或外資,外資融資租賃公司設立相對是比較簡單的,而且最大優勢是可以找外幣資金,對降低融資成本提高盈利有幫助,開展涉外業務相對簡單點。所以一般都是國內公司跑去XX群島成立一家鳥公司再入資,國內所謂外資的租賃公司基本混合制居多,純外資大部分水土不服,當然也有部分混得風生水起。

所以你提到的國資背景對業務模式是沒有任何影響的,租賃常用主營業務分三類:直租、回租、廠商租賃,無論什麼性質的公司,業務都圍繞這三塊展開,有影響的是在營銷渠道方面。

從你提出的背景我大概從實務分析一下,下文你說的國企簡稱A,租賃公司簡稱B。

1、直租。直租指出租人向設備商購入設備再租用給承租人使用,行外解釋成類似按揭買設備。A及下屬子公司購買新設備時即可通過這種模式購買設備,好處是減少前期固定資產投入,匹配現金流收入,加速折舊,由於是關聯企業,成本肯定也有優勢。當然A作為大型國企,其產業鏈上遊客戶肯定數量多也比較穩定,那麼在A出現產品增量或者新技術產品時,其上游肯定也會購買設備以繼續接單,那麼這部分設備需求就是商機,在A的推薦下是很容易營銷成功的。當然A自身認識的非交易關係企業有需求也可以推薦,畢竟有國企的身份做背書。

2、回租。回租至承租人將設備賣給出租人,出租人再將設備租賃給承租人使用,行外解釋成類似抵押借款。如果A需要資金,那麼就由B直接做回租,演算法明確,降低在外融資成本,其他的就上文所講的營銷渠道了。值得一提的是平台公司、學校、醫院三方面,經常涉及回租,特別是平台,這三個行業好一點的都需要關係,一般單子都比較大,就看你國企背景有多硬了,今年有家上市租賃公司一單平台業務21億元。

3、廠商租賃。如果A是製造大型設備的企業,那B可以直接給予A廠商租賃額度,即針對A的資質情況進行授信,給出一定額度,可將在此額度內的設備採用直租的形式交於A的客戶。普遍情況下,廠商租賃主要是針對A進行,對其客戶審核較松,但是廠商租賃絕大部分均要求設備商進行回購擔保,即客戶無法換款時,設備商需無條件向租賃公司購買該設備,所以一般做廠商租賃的廠商所生產的設備都是通用機,畢竟你買回去了補個漆還能繼續賣,專用機就沒招了。國內大型設備製造商一般都自有租賃公司,比如徐工、三一、中聯。

斷斷續續寫,可能有點亂,隨意看吧- -


一般來說主要的業務形式還是直接租賃和售後回租這兩種,但是在租金支付和租賃利率方面是討論的重點。

1. 要看企業能夠拿出的抵押,這是最重要的,如房產(是否只能做「二抵」、面積、所在位置、是否好處置)、關聯人無限責任連帶擔保、股東股權質押等等;

2. 儘可能在行業內做業務,畢竟是大型國企,關係等各方面因素可靠些,資源多,但是前提是有的,首先還是第一條,抵押不能少,至少是足值抵押,再就是要看行業風險,若是屬於高危行業則展業要很小心,首先看企業資質怎麼樣,有么有什麼專利,公司同業競爭行情怎麼樣,收入現金流是否穩定,遠景規劃是什麼,遠景規劃中的資金支出情況(尤其是各筆大額資金),目前為各遠景項目規劃已支付的資金,向誰支付,還需支付多少,為什麼支付(保證金?初期研究經費?等等),客戶目前主要收入來源,客戶所在行業上下游情況等等,要是屬於高耗能行業,下游需求是重點;要是屬於新興產業、文化產業、新興公司,財務報表不一定好看,這個時候要會看人,主要是管理層及管理層背後的資源量究竟怎麼樣,在政府中的相應部門是否有熟人等等;

3. 要做企業所屬的行業外項目,歸根結底問題兩個,一是項目所在行業怎麼樣,大勢要看;二是要看融資租賃資金哪裡來,自有?銀行?還是只做資金業務?ABS?等等。

4. 最後個人建議,自己可以考慮先找一個行業做調研報告,未來融資租賃業務做泛的話,其實項目經理也是公司的「產品」,是產品就有同質化的可能,所以用心調研某個看好的行業,寫個報告,精緻為上,做精不做泛,忙碌不盲目!

工作在身,暫時先寫這些,謝謝採納!:)


廢話就不多說了 什麼理論啥的就不解釋了。都是租賃人 再說顯得我幼稚....現在民營企業的出路,找個乾爹的確是個好選擇 找乾爹(國企)來注資,至少錢有了,而且成本還很低!優勢主要有兩方面:1、資金成本低,公司要求的irr低了,業務好做了市場好打了!2、公信力高了,去和各種機構談合作 自己底氣也足,對方也重視你,向銀行 搞保理 都很願意和好國企攀關係 做業務!什麼保險公司 搞點履約責任險什麼。接下來要看國企這個乾爹的想法了,通常國企合作 都是要球51%以上控股!這就有不好了,怕他未來不斷增資 自己這邊股權被稀釋,另外 國企第一大股東 業務方向要聽他的。如果業務對自己系統的上下游 那就沒什麼意思了,出於整個系統企業的財務規劃什麼的 so無聊的 風控根本不需要。如果這個乾爹有想做外部市場,那麼上述兩個優勢,就可以發揮了!


謝邀!國企股東背景對融資租賃公司而言有幾個方面的優勢,都會對其開展業務的模式產生影響。

1. 股東信用背書可以引入相對較低的資金成本,相對較大的引資規模,使得租賃子公司得以進入對資金成本要求較高,規模需求較大的領域,小到醫院大到航空都有機會,具體參考遠東宏信的業務發展模式即可。

2.國有資本之間的天然信任,使得租賃子公司的風控分析更多滲入定性成分,同等條件下對國企承租人的財務指標要求有所放寬。具體參考越秀租賃在廣州當地大量涉入的基建項目,此類項目的短期盈利能力幾乎為負。

3.行業縱深主導,現存的國有企業多少都經歷過各種改革,產業化多元化的理念培育了一大批莫名的子公司,初期的租賃子公司極有可能淪為股東產業相關,或直接業務相關的融資平台,各大銀行下屬的金融租賃初期都是承接轉貸項目的模式。

綜上,如果僅是開展業務,拼爹已經甩各類浙江老闆註冊的租賃公司幾條街了,但想在多如牛毛的租賃公司中另闢蹊徑,還需要股東首先明確自身定位,再行闡明租賃子公司的目標。


因為曾經就職於大型國企的融資租賃公司,所以想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從業務方面來說。我曾經所在的這家公司成立於2012年末,主要的業務方向是平台、醫院、民生類項目。2013年的業務相對來說是很好開展的。兩方面原因,一方面,當時大部分的融資平台缺錢,部分中西部地區的平台融資渠道還沒有完全打開,能接受很高的成本。另一方面,大型國有企業在當地都具有天然的資源優勢。當時可以說業務人員是坐在家裡挑項目。

發展三年以後,企業的主要客戶群沒有變,但是業務開展的難度大不一樣了。現在市場上稍微好點的平台都不缺錢,銀行、信託、融資租賃都排著隊的想往裡投。由於成本上無法和金融租賃公司抗衡,業務想發展只能在准入標準、方案設計上下功夫。期限拉的更長,金額給的越大,租賃標的物的要求進一步放寬等。隨著集團在短短几年又迅速成立了保理、汽車金融等多家公司,在資源支持上也越來越有限了。從個人角度來看,租賃公司發展這幾年並沒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大部分業務實質上也就是簡單粗暴的為平台放貸款。由於業務性質相對單一,業務團隊並沒有較高的盡職調查能力,有時拿到一些做實業的項目,往往因為調查的不清楚而影響了項目的通過。

從風控角度來說。許多大型國企並沒有豐富的金融行業經驗,大多是從實業發家,介入金融業也就這短短几年時間。但很多企業的步子往往跨得很大,股權、債權各種業務遍地開花。雖說是秉持風控第一的理念,但實際情況是既缺乏專業的風控團隊,又缺乏完善的體制約束。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為有限的風險控制能力才制約了業務的發展。為什麼主要操作政府類項目,一是因為風險確實相對較小,二是因為其他行業的項目風險也把握不來。隔行如隔山,沒有大數據支持,沒有當地的消息渠道,談何風險控制。

從現狀來看,企業是談不上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要想不被市場淘汰,只有整個團隊沉下心,踏踏實實的做調研,建立渠道,發展細分市場,培養出一支專業的風控和業務團隊才是王道!


上面各位大牛說的很多,也很清楚。我白話幾句吧!

首先,你要明白你爸媽想讓你成為一個怎麼樣的公司?給你的戰略定位是處於行業的那個層次?

其次,綜合考量,你的初期融資成本是多少?融資成本才能確定你的客戶群體。

然後,借用某金融租賃副總裁在給領導們彙報的一段話:別期望一開始就能做到遠東和恆信的專業化,先養活自己。這年頭,依靠股東做些專業化都不靠譜,一個方向,100%做政府!這都是血和淚的教訓。


問題沒有細化。國企分很多類,偏好也各不相同…同時租賃公司類別也有區分,金融系租賃和其他類型租賃所能介入的行業也有很多區別,建議將問題進行細化之後再進行回答,不然都是直租和回租的泛泛而談…建議解釋一下租賃公司類別,國企主要經營業務,行業地位等


前期解決資金問題以及去找大項目比較有幫助,得找有產業背景的人來充實隊伍,不然平台期一過,金租或者銀行把業務下沉下來,純粹做融資的租賃公司就沒有任何優勢可言了。


感謝邀請。合作形式是多種多樣,首先,可以從資金上合作,很多大型國企,有充沛的現金流,可以通過財務公司,或者財務槓桿提供給融資租賃公司。

其次,可以從業務模式上合作,大型國企,大多具備上下游的議價能力,對於某些適合融資租賃的標的,如大型設備,車輛等,都可以通過融資租賃形式合作。


謝邀。

題主就想問的是集團的租賃子公司怎麼為集團服務吧,這類租賃公司裡面可能還是保留著國企的一些老毛病,多是做自己國企的業務,量很少,沒多少真正專業人才,很可能成立之初就是為了促進股東的銷售收入、增加融資渠道來用。大多數公司來看,這類租賃公司在集團內部其實並不太好展業,兄弟公司之間不一定合得來,所以之前都在做政府平台呀:)


廈門實力國企誠招融資租賃項目經理數名,待遇底薪8-12K,有意可諮詢Q635260457


謝邀。

題主想問的應該是大型國企參股的融資租賃公司如何開展業務吧,我就針對此題說說我的看法:

首先,要搞清楚股東設立公司的目的。如果股東們在設立公司之前就已經明確發展方向,比如能源、航空、地產等,那公司只要招一批團隊就可以幹下去了,業務模式無非是直租和回租或者供應商租賃,區別在於選擇什麼樣的目標客戶。如果要上市,最好做一些容易做大資產、容易在資本市場融資的資產。

其次,如果業務方向不明確,但想借用國企資源的,要搞清楚該國企的主營業務是什麼。如果是製造設備的,那就主要給母公司的客戶做租賃,這樣可以很好解決租賃物價款的核實以及客戶來源等問題;如果是專註某一行業的國企,可主要開展這個行業內的融資租賃,這樣可以更客觀的判斷客戶資質,也可以依託眾多上下遊客戶,開展商業保理,獲得無風險收益;如果是大型綜合性國企,除了資金以外很難有別的資源的,租賃公司就要制定主攻的業務方向,什麼都做肯定是不行的。

再次,要確定公司的比較優勢。優勢是相對與目標市場確定的,比如國企背景的利率一般較低,但在醫療、航空等金租的領域,利率卻難有競爭力。所以公司首先要制定一個相對合理的優勢,最簡單的就是利率和效率,流程也要儘可能的簡化。

最後,國企背景的租賃公司能否持續成功,還在於其保持相對獨立性。如果一味滿足大股東的要求,放鬆風險控制,從長期來看,公司的收益率必然降低。所以管理層在這方面要多做考慮。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新的租賃公司拓展業務建議趨于謹慎。


依託國企背景比較好解決資金端,針對國企業務屬性便於業務的開展。具體業務模式就因各個租賃公司CEO的要求了。是沖資產量的話,就做大傢伙了。


推薦閱讀:

融資租賃公司怎麼參與 PPP 項目?
融資租賃那個方向發展潛力比較大?
什麼是融資租賃,怎麼運作的,它的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融資租賃項目是如何運作的?
請問融資租賃在醫療健康領域的真實業務情況是怎麼樣?面臨哪些挑戰??

TAG:融資 | 金融 | 租賃 | 融資租賃 |